微讲堂 |善导疏二十五异讲义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微妙法音随缘讲
堂堂正正往西方
因为一些因缘,
讲记后面部分暂时没有完成。
现将讲义发出来供大家先了解。
净土三经东来,历代大德竞相注疏,早期特重《观经》,后期独崇《小经》。盖《观经》文约义丰,定观、三福、九品、念佛,诸师以己宗义各取所需,辗转释义助成各家之说。后诸宗竞衰汇归净土,《弥陀经》念佛独显,遂为诸家之共归。
然诸家虽释净土,乃诸家之净土,非净土之净土,故弥陀示迹善导大师疏《观经》以破诸师之非、立净土宗义,称释迦之本心、显弥陀之愿意。所谓“楷定古今”者,正在破立元义。所谓古者,宗地论之净影慧远、宗法华之天台智者、宗三论之嘉祥吉藏;所谓今者,宗唯识之慈恩窥基、迦才等。
破立者,异也。善导疏与诸师之异甚多,今述为二十五异者,略明善导疏之破立义。
又,所谓异者,破立义也。二十五异,破立之目;机、教、行、益,破立之纲。又,机、教、行、益之四破,正为立本愿之元。
二十五异大分为三,是为:
一、科文异
1、三分五分之异
2、两会正说之异
3、序正分科之异
4、二序三序之异
5、二缘七缘之异
6、九品通科之异
二、释义异
1、定散致请之异
2、定散配属之异
3、即便微笑之异
4、得忍判位之异
5、韦提见佛方便正观之异
6、法忍得处之异
7、事观理观之异
8、三心通局之异
9、中二品回心之异
10、二乘开会之异
11、称名九品通局之异
12、念佛之观念称名之异
三、教义异
1、九品凡圣之异
2、韦提凡圣之异
3、一教二教之异
4、要弘付嘱之异
5、观佛念佛之异
6、身土报应之异
7、修力愿力之异
以教义异而释义异,以释义异而科文异,此大师注疏之灵韵;以科文异而释义异,以释义异而教义异,此后学领解之契印也。
解二十五异如下:先举诸师疏文,次出善导疏文,后释义。
科文异
一、三分五分之异
举诸师解:
此经始终,文别有三,谓:序、正、流通。
——慧远疏
分文为三:序、正、流通。
——智者疏
此经例为三段:序、正、流通。
——吉藏疏
出善导疏:
从此以下,就文料简,略作五门明义。
——《序分义》
上来虽有五分不同,总解《观经》一部文义竞。
——《散善义》
释义:
五分者,序分、正宗分、得益分、王宫流通分、耆阇分。与诸师异者,在得益分与耆阇分。诸师判得益分属正宗分,为观佛利益;善导大师依经义开念、观二宗,得益独判一分,正为释明二宗利益分齐。
又,此三分五分别有深义。观经一部虽韦提当机,实则为末后凡夫所说,故就机说,耆阇会正当流通,五分之前四分是为耆阇会之由序,故一经三分开为五分;若就法论,王宫会是佛直说,耆阇会阿难传说,耆阇会是王宫会之流通分,故虽开五分,还为三分,“上来虽有五义不同,略料简序、正、流通义竟”。
二、两会正说之异
举诸师解:
下明流通。于中有二:
一、王宫流通;
二、“足步”下,耆阇流通。
——慧远疏
流通复二:王、鹫山。
——智者疏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下,大段第三、流通。
此中文句可知。
此中应有二句:
第一、宫内付属流通;
第二、佛还崛山,阿难重说流通也。
——吉藏疏
出善导疏:
言“一卷”者,此《观经》一部,虽言两会正说,总成斯一,故名一卷。
——《玄义分·释名门》
从阿难为耆阇大众传说,复是一会,亦有三分。
——《序分义》
释义:
窃以真宗叵遇,净土之要难逢,欲使五趣齐生,是以劝闻于后代。但如来神力,转变无方,隐显随机,王宫密化,于是耆阇圣众,小智怀疑,佛后还山,弗窥委况;于时阿难为宣王宫之化,定散两门,异众因此同闻,莫不奉行而顶戴。
——《后跋》
《观经》一部,说处有二:王宫密化、耆阇传说。诸师解还耆阇山阿难传说为王宫密化之流通,是为一经二流通。善导大师释耆阇传说为单独一会,与王宫会等,是为两会正说。
又,耆阇会虽是阿难传说,然释尊亲证,与释尊亲说无异,如耆阇会流通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善导大师释“今此《观经》是佛自说”。
“正”者,不偏、等、同也。两会之异,正在神力、教力之别,正此教力等同神力,方使耆阇异众不疑,十三观教力观成同韦提仗释迦神力见国;末后五趣齐生,称名即生不异得睹弥陀神力证生。
三、序正分科之异
举诸师解:
从初乃至“世尊何缘与提婆达为眷属”来,是其由序。
“唯愿为我说无忧”下是其正宗。
——慧远疏
从“如是”讫“清净业处”,序分。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讫“诸天发无上道心”,正说当机益分。
——智者疏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下,三段。初章竟。今则第二、正说。
——吉藏疏
出善导疏:
从“如是我闻”下至“五苦所逼,云何见极乐世界”以来,明其序分。
从日观初句“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下至“下品下生”以来,明正宗分。
——《序分义》
释义:
三师科序正虽小异,皆以光台、三福即为正宗;善导大师以十三观和九品为正宗,光台现国、净业三福为由序。
然光台神力与十六观教力不同;三福行门与九品观门不同,正是光台、三福时,韦提犹是自力分齐也。诸师不辨,善导独明。
三、二序三序之异
举诸师解:
就初序中,文别虽众,义要唯二:一发起序;二证信序。
——慧远疏
序中文二:证信、发起。
——智者疏
当就序中,有二:谓通序、别序。
——吉藏疏
出善导疏:
又,就前序中,复分为二:
一、从“如是我闻”一句,名为证信序;
二、从“一时”下至“云何见极乐世界”以来,正明发起序。
——《序分义》
就“发起序”中,细分为七:
初、从“一时,佛在”下之“法王子而为上首”以来,明化前序;
二、从“王舍大城”下至“颜色和悦”以来,正明发起序,禁父之缘。
——《序分义》
释义:
慧远大师科“如是我闻”一句证信,“一时”以下是发起序,其中在耆阇崛山为异地起化序,阇山没王宫出为身往摄化序。智者大师和吉藏大师通科二序,以六成就为证信序(通序),后为发起序(别序)。善导大师以六成就之闻、信科为证信序,时、主、处、众独科为化前序;是为证信序、化前序、发起序之三序。
慧远大师与善导大师“一句证信”以下,一依“处”科,一依“时”科。
此“一时”含三时——化前时、起化时、传化时。
“化前”者,正是《观经》起化“尔时”之前。化前中有主、有众、有阇山常说法处,一代时教中圣道法门主、众、处、说法闻法皆入“一时”而成净土法门之化前也,是为今经远发起。
“起化”者,正此《观经》一部王宫之说六缘,是为今经近发起。今经旨要正在要门摄众行入弘愿得生。
“传化”者,阇山传说于后代,舍神力而归教力,正流通弘愿于遐代。
正是“化主临机,待于时、处”。
又,依“时”而科,此“时”有圣道差别时、净土平等时。化前为圣道差别时,教法差别、机受差别、利益差别、正像末法差别等等。
五、二缘七缘之异
举诸师解:
今则第二、别序。
就此中,有二句:第一、明杀父王因缘;第二、明执母因缘。
——吉藏疏
出善导疏:
就发起序中,细分为七:
初、从“一时佛在”下至“法王子而为上首”以来,明化前序;
二、从“王舍大城”下至“颜色和悦”以来,正明发起序,禁父之缘;
三、从“时阿阇世”下至“不令复出”以来,明禁母缘;
四、从“时韦提希被幽闭”下至“共为眷属”以来,明厌苦缘;
五、从“唯愿为我广说”下至“教我正受”以来,明其欣净缘;
六、从“尔时世尊,即便微笑”下至“净业正因”以来,明散善显行缘;
七、从“佛告阿难等谛听”下至“云何得见极乐国土”以来,正明定善示观缘。
上来虽有七段不同,广料简发起序竟。
——《序分义》
释义:
发起序中,诸师以杀父禁母为今经发起之缘因,只明阇王过去业因,频婆、韦提现生业报,但韦提一人之事缘也。善导大师释厌苦缘、欣净缘者,韦提归心缘熟,如《序分义·欣净缘》云“夫人真心彻到,厌苦娑婆,欣乐无为”;散善显行缘、定善示观缘者,众生缘熟,如《序分义·散善显行缘》云“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序分义·定善示观缘》云“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今经不同余经,虽韦提当机众,实末后众生当机众也。
六、九品通科之异
举诸师解:
于中,先以六门分别,然后释文。
其六门者:
一、定别其人;
二、辨其因;
三、明去时见佛不同;
四、明到彼生时有异;
五、彰生彼得益差别;
六、释会经论。
——慧远疏
出善导疏:
就上辈观行善,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
一者、总明告命;
二者、辨定其位;
三者、总举有缘之类;
四者、辨定三心以为正因;
五者、正明简机堪与不堪;
六者、正明受法不同;
七者、正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
八者、明回所修行,愿生弥陀佛国;
九者、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
十者、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
十一者、明华开以后得益有异。
今此十一门义者,约对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为一百番义也。
又,此十一门义,就上辈文前总料简亦得,或就中、下辈文前各料简亦得。
——《散善义》
释义:
慧远大师之六门中前五门通科九品,后一门会释九品,亦可说六门为九品玄义无妨。善导大师此十一门通科九品,亦可言通科三辈。
此中正因不同正是其义。
慧远大师辨其因者,就经文说相,辨观经有四因:
一、修十六观往生;
二、修净业三福往生;
三、修三心往生;
四、一心归向弥陀往生。就九品人来说,则发心、业行不同,各依心、行、业得生(下辈为宿发菩提心人,一心归向得生)。
善导大师判九品三心为正因,故每一品皆有回所修行愿生弥陀佛国。
释义异
一、定散致请之异
二、定散配属之异
举诸师解:
“唯愿教我思惟、正受”请问其因。
思惟、正受两门分别:
一、定散分别。下三净业,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观,说为正受。
第二、就彼十六观中,随义分别。初二想观,名曰思惟。地观已后,十四种观,依定修起,说为正受。
——慧远疏
次、“世尊微笑”下,酬前净业;近答思惟、正受。
三种净业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观说名“正受”。
——智者疏
出善导疏:
问曰:定散二善,因谁致请?
答曰:定善一门,韦提致请;散善一门,是佛自说。
——《玄义分·定散门》
次下又请言:“教我思惟、正受”,虽有二请,唯是定善。又,散善之文请无请处,但是佛自开。
——《玄义分·定散门》
问曰:云何名定善?云何名散善?
答曰:从日观下至十三观以来,名为定善;三福九品,名为散善。
——《玄义分·定散门》
释义:
诸师以韦提请思惟、正受即是定散通请;善导大师释韦提唯别请定善,散善是佛自开。
定散通请,则定散通答,答在问处,弥陀弘愿不彰。请定答散,答于请外,正是世尊广开净土之要门,普为定散俱摄,欲显弥陀之愿意,致使善恶齐归。极乐净国弥陀本愿,舍利佛尚不得答,韦提垢凡女质如何能请?
诸师以思惟为散,配当三福散心,以正受为定,配当十六正观。善导大师释思惟、正受皆是定,配当十三定观,散善三福九品是世尊自开。
此中,定散差别者,十三定观为定无异;诸师以九品为定观,善导大师以九品为散善,为三福之行或可说为三福之益。
诸师所解不合经义,若论九品即是正观,下辈三品往生当如何观?何有定心?诸师会释:
自下三观合为一分,为他生观——观察他人九品生相。
何故观此?为令世人知其生业上下阶降,修而往生,所以劝观。
——慧远疏
此下三观,观往生人者,有二义:
为令识三品往生,舍于中下,修习上品;
——智者疏
十六品观,本大为二段:第一、有十三观观果;第二、有三观观因。
观因者,则三辈往生。
今观察生净土之因,有其上、中、下,故名为观也。
——吉藏疏
慧远大师和智者大师解为“他生观”,吉藏大师解为“观往生因”,若如此论者,下辈三品为示观,非能观人之正行,如此则弥陀度生本怀不彰,末后众生求出路塞。
就此九品散善者,正明今经“观”义,不在正观,而在散善;又,下辈三品者,正明正行不在定散二善,唯在念佛救度。正是定散二门俱摄,善恶之行其归,本愿救度义彰,诸佛本怀大畅。
故道绰大师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三、即便微笑之异
举诸师解:
“微笑”,如释种被诛,如来光色益显。正以如来善达因缘,业报无差,对至叵避。王虽应死而获道迹;夫人幽絷,即是现净土之缘,有此多缘所以致笑也。
——智者疏
出善导疏:
此明如来以见夫人愿生极乐,更请得生之行,称佛本心,又显弥陀愿意。因斯二请,广开净土之门,非直韦提得去,有识闻之皆往。有斯益故,所以“如来微笑”也。
——《序分义》
释义:
世尊心怀弥陀本愿从阇山没王宫出,默然而坐,神力转变,光台隐显者,望此化益,正待韦提之请。今请畅释迦本怀,弥陀愿意和盘托出,故而微笑。
如《大经》说“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诸师之解,未论释迦本心,更不达弥陀愿意。
四、得忍判位之异
举诸师解:
“应时”下,由见心喜,得无生忍。由知彼国从心而现,达本无法,故得无生。无生,理也;慧心安理,名无生忍。
“忍”具有五,如仁王经说:
一、是伏忍,在于种性解行位中,学观诸法,能伏烦恼,故名为伏;
二、是信忍,二三地于无生理,信心决定,名为信忍;
三、者顺忍,四五六地破相入如,趣顺无生,名为顺忍;
四、无生忍,七八九地证实离相名无生忍;
五、寂灭忍,十地已上,破相毕竟冥心至寂,证大涅盘,名寂灭忍。
今言无生是第四门,下文宣说韦提希等得无生忍即其事也。
——慧远疏
“即得无生忍”,是初住、初地。《仁王经》说五忍:一伏、二信、三顺、四无生、五寂灭。
——智者疏
夫人大利益,夫人闻说净土法门,得无生法忍,故是大利益。
所以明此二无生者,无生有二处:一、初地无生;二、七地无生。为是故,明二无生也。
——吉藏疏
出善导疏:
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以上忍也。
——《序分义》
释义:
韦提得忍者,慧远大师判为七地无生;智者大师判为初住、初地无生;吉藏未解韦提得忍判位,若按其上品下生释中,则韦提应为初地或七地无生。
七地无生为无功用菩萨,初地无生为功用菩萨;圆教初住依断惑正等别教初地。
善导大师判韦提得忍还是惑业凡夫,至多在十信外凡之位,毫无修证。
诸师判韦提得忍为证益,善导大师判韦提得忍为往生决定之位格,即是光摄现益,摄生当益。如《论注》言“不断烦恼得涅槃分”,一、一分;二、分齐;三、身份。
五、韦提见佛方便正观之异
举诸师解:
今正果体观,亦二:第一、明观方便;第二、辨观正体。
今则,初、观方便,复为四:
……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下,第三、无量寿佛及二菩萨现韦提希前。所以佛菩萨现其人前者,为观之境。彼将欲作无量寿佛及二菩萨观,是故佛及二菩萨现其人前,作观之境界也。
“时韦提希见”下,第四、韦提希因见佛及二菩萨。故为未来众生而作无量寿佛及二菩萨之观也。
——吉藏疏
出善导疏:
今乃正睹弥陀,更益心开悟忍。
——《定善义·华座观》
释义:
诸师以弥陀住空为真身正报观之前方便;而善导大师释韦提见佛即是弥陀神力致令韦提正观,真身观乃是教力正观。神力、教力等,故神力正观得忍之因说在教力正观,“由见佛身故,即见佛心。佛心者,慈悲为体,以此平等大慈,普摄一切也。”
六、法忍得处之异
举诸师解:
自下第四、如来别显。于中有二:
一、身放光明,利益彼王;
二、口言说法,利益夫人。
前中,初、明佛光照王,王后得益。王先须陀,故今增进成阿那含。
益夫人中,初佛为说,“说是语已,韦提夫人、五百侍女得无生”下,明其得益。
——慧远疏
韦提……此会即得无生忍。
第二利益中,有二:初、明夫人道悟无生;二、明侍女发心也。
——智者疏
今经顿者,乃于化法以圆为顿,故就韦提即身得忍,判教为顿。
初夫人悟道。《经》“豁然大悟逮无生忍”者,以凡夫心闻十六观,即闻即修,顿入圆住。
——《妙宗钞》 四明知礼
“善哉!韦提希”者,第三、叹问。
前双告,今双叹。所以叹韦提希问者,其问故,现得无生忍,称佛心。又由其问故,宫内婇女发菩提心,复称佛心,以称佛心故,叹其所问也。
——吉藏疏
出善导疏:
韦提得忍,出在第七观初。
——《玄义分·得益门》
正明夫人于第七观初,见无量寿佛时,即得无生之益。
——《散善义·得益分》
释义:
韦提得忍之处,诸师所判各不相同。慧远大师判为十六观后总得,将“说是语时”转释为“说是语已”即是十六观口言说法已竞。智者大师未详判,言“此会即得”者,恐在十六观后总得。若依知礼大师之释义,则于十六观中即闻即修、即修即证、即证即入,即身得忍,亦不知于何观中得。吉藏大师言佛叹时现得无生忍,是为定善示观缘得忍。
诸师所判统是闻法得忍,是为自力修证。善导大师释为见佛得忍,明韦提得忍唯在弥陀本身,如云:“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也”,“今乃正睹弥陀,更益心开悟忍”,即是他力得度。
七、事观理观之异
举诸师解:
现当分别。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即是诸佛法身之体,名心是佛;望己当果,由观生彼,名心作佛。
——慧远疏
“是心作佛”者,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亦因此三昧心,终成作佛也。
“是心是佛”者,向闻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便谓条然有异,故言“即是”。心外无佛,亦无佛之因也。始学名“作”;终成即“是佛”。
若当现分别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即是诸佛法身之体,名“心是佛”。望己当果,由观生彼,名“心作佛”也。
——智者疏
三十二相即是应身,是心是佛即是法身,是心作佛即明二身因也。
——吉藏疏
出善导疏:
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岂有相可缘,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无色,绝于眼对,更无类可方,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
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定善义·像观》
释义:
理观者,理体法性之观;事观者,事相之观。又理观有二:唯识法身观者,观佛法身与己法身同一,如慧远疏;自性清净佛性观者,观自心清净佛性即是佛法身,心佛一体,如智者疏。诸师以理观为胜,后圣道诸大德咸遵其旨,如圭峰宗密《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立四种念佛: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称名念佛,独推实相念佛为胜,莲池大师沿用之。善导大师于观佛为宗中,破理观而唯立事观。正明净土法门指方立相,所求有在。此约观佛——理观、事观废立。
又,此就观佛为宗立事观,若论凡夫,事观犹是不成。故《往生礼赞》云:“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乃由众生彰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此约念佛——观佛、念佛废立。
八、三心通局之异
举诸师解:
次观上中……前上品中,三种之心并慈、具戒,此亦应有,同前不说。
——慧远疏
出善导疏:
就上辈观行善,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
……
四者、辨定三心以为正因;
……
又,此义若以文来勘者,即有具不具;虽有隐显,若据其道理,悉皆合有。
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应知。
——《散善义》
释义:
慧远大师判三心通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智者大师和吉藏大师于其它品中不论三心,故知判三心唯局上品上生。善导大师判三心通九品,更明三心通定善。
诸师释《观经》以“观”为眼目,论往生因多种,如慧远《观经》四因:
一、修十六观往生;
二、修净业三福往生;
三、修三心往生;
四、一心归向弥陀往生。智者大师明二因:“行有定、散。观佛三昧名定,修余善业说以为散”,对韦提思惟、正受二请,即是三福、十六观。吉藏说二通别因:“通论以三福、十六种观,皆是生净土因。别则以菩提心为业,主余善为缘”。此则漫无纲轨,又九品正观之义难会。
善导大师宗归念佛,以三心通摄定观、九品为正因,回入念佛得生。以定散为网目,三心为纲骨,本愿为主轴,则一经说相入理整然有序,定散随机,义不零落。
九、中二品回心之异
举诸师解:
问曰:依如《往生论》中说:二乘种不得往生。此经何故宣说中辈学小得生?
释言:弥陀,菩萨正处,唯修小行不得往生。要由乘终发菩提心种,大乘种方乃得生。故《大经》中宣说:其人发菩提心。彼《往生论》据终为言,故说二乘种子不生;此经就始,故说中辈学小得生。
——慧远疏
问:依《往生论》二乘不得生,此经中辈小乘得生?
答:正处小行不生。要由垂终发大乘种尔乃得生。《经》说现今,《论》举本始。
——智者疏
二乘者:一谓愚法,证人空也。得小果,不达法空,故云愚法。唯求自益不能利他,不可得生净土;二谓不愚法。虽得罗汉不住小果,随诸菩萨起大乘心,谓生佛前发利行故,生彼国也。
——《西方要诀》 窥基
出善导疏:
又,十方众生,修小乘戒行,愿往生者,一无妨碍,悉得往生。
——《玄义分·和会门》
释义:
中品上生、中品中生皆是习小众生,诸师不许回愿得生;总须命终前回小向大,发大菩提心,方许得生。是为总不许小乘人往生。
善导大师释此二品人,就小乘位,回行愿生,即得往生。总许小乘人往生。
十、二乘开会之异
举诸师解:
《论》明小乘不生者,决定不生。此中明生,退菩提心得生,至彼处无漏道熟,即证第四果。
——智者疏
言无二乘者,无定性二乘。彼土二乘并是不定姓声闻。天亲菩萨依《瑜伽师地论》造诸论,故《摄论》云:“被阅《决定藏》以释《摄大乘论》”,《决定藏》即是《瑜伽师地论》中“决择分”也。今造《净土论》,还依彼《论》之宗,有五乘姓义,故言二乘种不生也。
——《释净土群疑论·卷五》 怀感
二乘者,若是二乘学人及二乘方便道中人,种二乘定因,不信有大乘及十方净土者,亦不得往生。以此人是愚法,二乘不信有十方佛及净土故,不肯发愿回向也。此即是决定小乘,障大乘也。彼《论》所明种者,定业名也。但无此三定种者,即是往生也……若论二乘无学人不向愚法,不愚法悉生净土中,以受变易生死三界无受生处故也。
——《净土论》 迦才
一、就愚法声闻以释。执小迷大为愚法,是愚法人,舍现阴形,未即受身,入无余灭。不可思议劫未来,无余涅盘之后,心想生时,方于净土受身闻法。龙树据终说生净土;此经就始故不说生。
二、就不愚法者以释。阿罗汉中解小知大,名不愚法。是人死已,即于净土受身。
——慧远疏
出善导疏:
又,十方众生,修小乘戒行,愿往生者,一无妨碍,悉得往生。
——《玄义分·和会门》
灰身灭智无余证,二万劫尽复生心。
生心觉动身还现,诸佛先教发大乘。
——《法事赞·转经分》
释义:
智者大师、怀感大师开二乘为定性二乘、不定性二乘(迦才大师说为愚法、不愚法),许不定性二乘得生,不许定性二乘得生。如《安养抄·卷二》载“《龙兴记·下》云:‘然彼《论》中,小不生者:一向小性不得生故,不定性等皆无妨之’”;善导大师会此二乘不论其异,但得回愿皆生。
此就有余涅槃二乘言,若就无余涅槃二乘,慧远大师开为愚法、不愚法二乘。愚法二乘出无余界回心,闻净土法得生。善导大师《法事赞》亦有此义。
十一、称名九品通局之异
举诸师解:
下上生者,现犯轻罪,善友为说大乘经名,教称彼佛,灭罪故生。
……
下下生者,现犯四重、五逆等罪,善友教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乃至十念”,灭罪生。
——慧远疏
下品下生。
……
“称无量寿佛至于十念”者,善心相续,至于十念;或一念成就,即得往生,以念佛除灭罪障故,即以念佛为胜缘也。若不如此者,云何得往生也。
——智者疏
出善导释:
上品上生凡夫等,持戒念佛诵经专。
上品中生凡夫等,读诵念佛专持戒。
下品上生凡夫等……一声称佛除众苦。
下品中生凡夫等……当时即值善知识,发大慈悲教念佛。
下品下生凡夫等……善友告言专合掌,正念专称无量寿,声声连注满十念.
——《般舟赞》
附他师解:
问:念佛之行,于九品中,是何品摄?
答:若如说行,理当上上;如是随其胜劣,应分九品。然经所说九品行业,是示一端,理实无量。
——《往生要集·卷下》 源信
九品之中,皆可有念佛……故知念佛亦可通九品。
——《选择集·四·三辈章》 法然
凡九品配当是一往义。五逆回心,通于上上;读诵妙行,亦通下下;十恶轻罪,破戒次罪,各通上下;解第一义,发菩提心,亦通上下。
——《选择集·十一·赞叹念佛章》 法然
念佛之行,广亘九品。
——《三部经释·观经释》 法然
释义:
诸师判称名念佛唯在下辈。善导大师于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举念佛,意念佛广亘九品。
此是文证,若就理证,则三心通摄九品,九品依三心回入念佛得生,故知九品之行虽众,品品唯在念佛得生。
又,《观经》九品是《大经》三辈文的展开,善导大师《观念法门》释言“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故知《大经》三辈皆说念佛,《观经》九品亦然。
十二、念佛之观念称名之异
举诸师解:
佛身观中
……
明由见一切佛故,即得具足念佛三昧。
——慧远疏
第九观佛真法身
……
(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以修念佛三昧故,发见佛愿,生生常值,如人习巧,从少至长,所作遂妙。
——智者疏
问:今观无量寿可是念佛三昧不耶?
解云:得是念佛三昧。
——吉藏疏
出善导释:
《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玄义分·和会门》
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定善义·真身观》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证诚此事,故名《护念经》。
——《往生礼赞》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往生礼赞》
附他师解:
问曰:《经》云“十念”,《释》云“十声”,“念声”之义如何?
答曰:“念声是一”,何以得知?《观经》下品下生云:“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今依此文,声即是念,念即是声,其意明矣!加之《大集月藏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感师释云:“大念者大声念佛,小念者小声念佛”,故知念即是称也。
——《选择集·三·本愿章》
问:念佛之人,有出声念,有默念记数,何者为宜?
答:口称是称名号,心念亦是念名号,皆成往生之业。
然,佛之本愿是称名本愿,故宜出声。是故《观无量寿经》言:“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善导和尚之《往生礼赞》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但使耳中闻之,皆是高声念佛。然非不知讥嫌之高声,应思本质者出声也。
——《十二问答·六》
释义:
诸师所解,观佛即是念佛,观、念是一,止观义,如慧远疏云:系念思察,说以为观。智者疏云:“观”者,观也,有次第三观;一心中三观。吉藏疏云:“观”是“观见”,亦是“观行”,亦是“观察”。善导大师释观佛是止观义,念佛是称名义,念、称是一。
教义异
前科文异、释义异,若比《观经疏》可言文义,今教义异可言玄义。
此中七异,一、二辨机;三、四明教;五定宗明行;六辨身土明益;七总彰原理。若就《观经疏·玄义分》“七门料简”,则一、二、五、六入第六和会门,三、四入序题门。七门中,和会门是破,余六门是立,立中序题门、释名门是本。故此科文异、释义异总不出和会门机、行、身土之异,机、行、身土之异,正在教之不同。
一、九品凡圣之异
举诸师解:
大乘人中,四地已上,说为上上,生彼即得无生忍故无生地,理实于中,亦有多时得无生者。经言即得,就胜为言。
初、二、三地,信忍菩萨说为上中。经说生彼,过一小劫得无生故。理实于中,亦有二劫、三劫得者。经言一劫,就近为语。
种性、解行说为上下。经说此人过三小劫得百法,明到初地故。
小乘人中,前三果人,说为中上,生彼即得阿罗汉故,理实于中,亦有多时得阿罗汉者,经言即得就胜为语。
见前已前,内外二凡,精持净戒,求出离者,说为中中。经说:生彼七日闻法得须陀洹,过半劫已得罗汉故。理实于中,亦有多时闻法得果,经言七日及半劫就胜为言。
见道已前,世俗凡夫,修余世福求出离者,说为中下。经说:生彼过一小劫得罗汉故。理实于中,亦有多劫得罗汉者,经就胜为言。
于彼大乘始学人中,随过轻重,分为三品。未有道位,难辨阶阩。
——慧远疏
就三品中更为九:
上品之人,始从习种,终至解行菩萨。
中品者,从外凡,十信已下。
下品即是今时悠悠凡夫。
何以得知?
上品见佛闻法,
便悟无生故,是道种人。
下品备造四重、
众罪亦得往生。类此似尔。
上品位当道种,
中品位当性种,下品位当习种。
——智者疏
今明三辈往生者正就现因为论,不约得果。现因有三品胜劣:第一品修大乘善不作恶;第二品修小乘善亦不作恶;第三品不修善而作恶。以大乘善为上品;小乘善为中品;作恶无善众生为下品,约此以判三品也。
——吉藏疏
出善导疏:
但此《观经》,佛为凡说,不干圣也。
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
——《玄义分·和会门》
就行差别分三品。
——《散善义·上辈观》
释义:
诸师判九品为圣或修行人;善导大师判九品皆凡。诸师据果判因,善导大师就因行而判。若九品为圣,则末世凡夫出离无望,净土门塞,往生路断。
又,善导大师所判就机性而言,不论众生外修大乘行、小乘行、世善行之机相如何,其内心贪嗔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决定现是罪恶生死凡夫。
二、韦提凡圣之异
举诸师解:
韦提夫人实大菩萨,此会即得无生法忍。
——慧远疏
韦提实大菩萨,此会即得无生忍,示同在凡夫。
——智者疏
是以韦提大士自为,及哀悯末世五浊众生轮回多劫、徒受痛烧,故能假遇苦缘咨开,出路豁然。大圣加慈,劝归极乐。
——《安乐集·第一大门·教兴所由》
出善导疏:
正明夫人是凡非圣。
此明如来恐众生置惑,谓言夫人是圣非凡,由起疑故,即自生怯弱:“然韦提现是菩萨,假示凡身,我等罪人,无由比及”,为断此疑,故言“汝是凡夫”也。
——《序分义·定善示观缘》
释义:
慧远大师判韦提是大菩萨,智者大师判韦提是权现凡夫,善导大师判韦提是实业凡夫。以实业凡夫故,佛力得生,非自己本地功德。
道绰道师亦判权现凡夫,此又不同。智者大师判权现凡夫是判韦提得忍由宿世修行功高,今世示现,缘熟得无生。道绰大师判权现凡夫,正以韦提为众示现罪业凡夫得弥陀愿力摄取,定得往生。还同善导大师意。虽同判权现凡夫,二义不同。
三、一教二教之异
出善导疏: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玄义分·序题门》
释义:
诸师不言二教者,唯举释迦一佛一教;善导大师判二尊二教,释迦要门教,弥陀弘愿教。以教不同故宗不同,以宗不同故行不同,以教、行不同故得益不同。
四、要弘付嘱之异
举诸师解:
结名付嘱,亦名观无量寿佛,亦名灭除业障也。
——智者疏
出善导疏:
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散善义·流通分》
释义:
前虽开二教,还摄为弥陀一教。
如《选择集·十二·付嘱念佛章》云:随他之前,虽暂开定散门,随自之后,还闭定散门;一开以后永不闭者,唯是念佛一门。
五、观佛念佛之异
举诸师解:
此经观佛三昧为宗。
——慧远疏
此经心观为宗。
今此经宗:以心观净,则佛土净,为经宗致。
以修心妙观能感净土,为经宗也。
——智者疏
出善导疏:
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亦以念佛三昧为宗。
——《玄义分·宗旨门》
释义:
诸师唯判观佛一宗,善导大师判观佛、念佛二宗。一经两宗,如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必有权实、废立。依付嘱文义,废观佛宗,立念佛宗。
六、身土报应之异
1、身异
举诸师解:
观佛有二:一、真身观;二、应身观。
观佛平等法门之身,是真身观;观佛如来共世间身,名应身观。
应身观中,有始有终。闻菩萨藏,知十方界有无量佛,系想思察,令心分了,以如是等,粗净信见,名之为始;以大神通亲往礼觐,或复往生面睹供养,名真实见,此以为终。
今此所论,是应身中粗净信观矣。
今此所论是应非真。故彼《观音授记经》云:“无量寿佛命虽长久,亦有终尽”,故知是应。此佛应寿长久无边,非余凡夫二乘能测,故曰无量,命限称寿。
佛具三身:
一者、真身,谓法与教;
二者、应身,八相现成;
三者、化身,随机现起。
依此《观经》,上辈三人同皆见佛应、化二身而来迎接。
此经明修观行,由观心明,是故上人应、化俱见,中人见应,下人见化。
——慧远疏
法身者,师轨法性,还以法性为身。
报身者,修行所感。
应身者,应同万物为身也,应同连持为寿也,应同长短为量也。
如阿弥陀实有期限,人、天莫数,是有量之无量。
——智者疏
观有三种:
一、观实相法身;
二、观修成法身;
三、观化身。
观实相者,体无二相,是不二正观,谓平等境智义,故此经云“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观修成法身者,观修成佛研修妙行,行满克成妙觉报佛。故此《经》云:是心作佛。
观化者,观西方净土佛也。此是昔自在王佛时,法藏菩萨发四十八愿,造此净土,佛生其中,化度众生。观此佛,故名观化佛身。
——吉藏疏
出善导疏:
今彼弥陀,现是报也。
今既以斯圣教验知,弥陀定是报也。
——《玄义分·和会门》
释义:
慧远大师判真身、应身、化身三身,弥陀判是应身。智者大师判法身、报身、应身,弥陀判为应身。吉藏大师判实相法身、修成法身、化身,弥陀判为化身。
三师所判,真身=法身=实相法身;应身、化身=应身=化身;报身=修成法身。故三师所判三身虽异,同判弥陀是化身佛也。
善导大师判弥陀是报佛。
2、土异
举诸师解:
土有粗妙,粗处杂小,妙处唯大。又复,粗国通有分段凡夫往生;妙土唯有变易圣人。弥陀佛国净土中粗,更有妙刹此经不说,《华严》具辨。
——慧远疏
四种净土: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也。
各有净秽:五浊轻、重,同居净秽;体、析巧拙有余净秽;次第、顿入实报净秽;分证、究竟寂光净秽。
安养清净,池流八德,树列七珍,次于泥洹,皆正定聚,凡圣同居,上品净土也。
——智者疏
问:安养世界为报土、为应土耶?
答:……
今谓:若就通门为论,无非酬因可云报土。
别门不然。何者?以法藏菩萨有本、迹二门。
就迹为论,在凡夫地,以愿造土可云“报土”。故《双卷》对阿难言:“成佛以来已迳十劫,今在无量寿世界”。
若论本门,此菩萨位居邻极,无更造业,唯是应现依、正两报,故《双卷》云:“成佛今时,七宝为地自然而生”。此乃是愿力乍应,成佛之时方始生,非如论师,成佛今前预生土体;其中众生为所化。又彼经云:“生天、生人等皆胜于天、人诸类”。不云净土事,因时预有也,故知应土,亦是分段。
问:《双卷》则云应、云报土耶?
答:此是应中,开应、报两土。非是异应,别有报土。何者?
一往辨土体,谓之为报。于此报土示种种七宝,为应土也;非是酬因之报,故为报土也。若就所化,修因往生义为论,可为报土。然所化,由因往生,应土中也。
问:二死中摄何生耶?
答:……
今云:此应是分段生死。何以知之?世自在王佛所,为国王而发心出家,始发四十八愿,造此净土;又彼土寿虽无量,必终讫,故知彼土分段生死。
——吉藏疏
出善导疏:
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
答曰:是报非化。
——《玄义分·和会门》
释义:
慧远大师判极乐是粗净土、分段生死;智者大师判极乐是凡圣同居净土;吉藏大师判极乐是应土、分段生死。总不许极乐是报土。
善导大师判极乐是报土。
《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凡言报者,因行不虚,定招来果,以果应因,故名为报。
……
斯乃过、现诸佛辨立三身,除斯以外,更无别体。
——《玄义分·和会门》
酬因得果,报佛报土,诸佛辨体之通规。
七、修力愿力之异
出善导疏: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玄义分·序题门》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玄义分·和会门》
释义:
机、行、身土之义正在凡夫入报。诸师判圣人之机、化身化土,正是唯局众生自力修证,故诸宗释净土,总不准凡夫入报。唯善导大师楷定古今,从弥陀本愿之立场,唱惑业凡夫称名乘愿,得入极乐报土之义。故修力、愿力之异,正是圣道、净土立场之分水岭。
此二十五异,科文异、释义异之前十八异是目,教义异之前六机、教、行、益是纲,纲举而目张;归宗结顶在弥陀愿力。
二十五异但循古德芳轨,若详还有,略而不述。
我 要 赞 赏
◎微讲堂 | 要门与弘愿
◎微讲堂 | 导观佛宗入念佛宗,废观佛宗立念佛宗 ——试论“念观二宗”(上)
◎微讲堂 | 观佛、念佛二宗,终归念佛一宗 ——试论“念观二宗”(下)
◎熏染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