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书10本 | 只有作家们的话还值得一听
9月书10本:
只有作家们的话还值得一听
10
《来世》
/ (英)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 著
李和庆 译
古尔纳有点帕慕克的味道,想在他的笔下看到一个格局广大的东非面貌,不太可能。小说里土生土长的坦桑尼亚人,也都是像古尔纳本人一样,爱看书、爱学习的,哈姆扎从小就会德语,加入德军后,他被同性恋长官纳为男宠,可是也得到一本席勒的书,他埋头读书的样子出现了多次,于是,他退伍后虽然一文不名,却也能赢得那些有文化讲道理的人的尊重和保护,逐渐过上平静小康的日子,然后他又开始读海涅的书,同样广受善待。看起来,爱读书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来世》和1994年的《天堂》构成了连续,《天堂》里跟了德国人的伊利亚斯,在《来世》中又找回了哈姆扎这位他失散数十年的兄弟,但是故事结束在了一种犹如纪录片剧本那样的“补记”性的叙述里,某人某年如何如何,等等,令人困惑于小说家的想法。
《来世》里面写到了1907年德军镇压坦噶尼喀的原住民起义,写到了德军雇佣的原住民对同胞的杀戮,但古尔纳最为重视的是整个事情里最“温和”的那一层冲突,即被德国文化熏陶后的那些坦桑尼亚人,回归本土生活时的焦虑感。《来世》里的哈姆扎一家所处的似乎都是西式的体制,主要的本土的、“落后”的因素,就是那种各民族皆有的、为了治病而施的驱魔仪式。
09
《自主: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法律与女性身份(1940-1960)》
/(美) 丛小平 著译
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女权运动渐入高潮的时候,女权主义的领袖人物找来了中国作为参照对象,在她们看来,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在男女平等方面做得最好的社会之一,早在江西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推动女性从传统社会里松绑解缚的进程。《自主》一书研究的就是这一印象的来历:女性在新中国建立前后,在婚姻家庭关系里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力量驱动的,造就了怎样的一代人。
“自由”、“自主”、“自治”,对这一系列词语的考辨是书中的精华所在,马锡五司法这一现代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事件在书中得到了专章论述,因其涉及新的国家机器如何改造旧的婚姻风俗的问题。而“刘巧儿”这一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树立是书中最值得看的内容。全书的写法有着现代中国社会史写作所常有的谨慎风格,很多作者未明言的地方,有待读者自己去思考。
08
《终场故事集》
/ (爱尔兰)威廉·特雷弗 著
杨凌峰 译
如书名所示,这本集子收入的故事都有着“终场”的味道,当然身为小说高手的特雷弗会留足空间,让读者在最后一个字落定后仍在氛围里徘徊不去。读特雷弗,不能期待故事能有一个结束:主角的遭遇有了个说法,或是主角迟疑良久后最终做出了某个重大的抉择……而只能去贴住他们的话语和动作,常常是脑中一片空白地跟着走。常常在一个故事的开头,我们就期待着会看到什么不可挽回的损失,但完了以后就明白,连这种期待也不该有,因为我们很难把自己和故事里的人区分开来:那些人的言语、动作经特雷弗的叙写,都成了对他们的生活所下的判词。
07
《铁与血:德意志帝国的衰亡》
/(德)卡佳·霍耶 著
徐一佳 译
寿至91岁的威廉一世和寿至83岁的俾斯麦,以一种充满冲突的合作关系,联手打造了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而这个故事又要从1860年代开始讲起。那十年里,美国打了残酷的内战,意大利进入到统一的进程之中,而德意志帝国在打败了宿敌法国之后宣告问世,则决定性地改变了欧洲的实力版图和世界的未来。俾斯麦是一位政治天才,他知道德国在血与火中降生缺乏合法性,被迫退休后,德国皇帝的地位更加膨胀,为了像英国一样,同时拥有一个独立国家和一支强大的海军,皇帝倾尽了国力。他的不安全感也导致德国终成欧洲的第一大变数。
近现代德国史不缺人写,霍耶的这本作品最大的好处当然是短小简练,要言不烦。她告诉读者,在“铁血”俾斯麦和更“铁血”的希特勒之间建立一条直线联系是太简陋的做法。俾斯麦一手促成的帝国,当年甚至连法国人都是敬服的,因为拿破仑三世的政权太不得人心,也因为当年的德国展现出了诸如团结、成熟、负责任等等诸多美德,而这些素质,霍耶认为都被今日的德国保留了下来。
06
《说谎心理学》
/(英)伊恩·莱斯利 著
张蔚 译
“诚实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战争中的武力和欺骗”、“如何从言谈中辨别真伪”、“如何让孩子学会不说谎”、“如何对待说谎的孩子”……从各章节的小标题看,此书好像不过是本简单的“心理学手册”而已,实际上它的内容相当扎实,而且妙思纷陈。例如,在说到孩子的撒谎时,作者举了《白雪公主》的例子:大人爱讲《白雪公主》,三四岁的孩子却不一定爱听,因为孩子并不明白,为何我们都知道恶继母假扮了老妇人,白雪公主还要给她开门?从这个现象,他就谈到了孩子何时形成对“他人的想法”的认知,这个认知直接联系着说谎的自觉。再如,讲到“虚构症”的时候,作者不仅将它与常规印象里的“说谎”做了区分,而且指出这一症状“揭示了我们大脑所蕴含的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读了此书后,我们对“说谎”、“吹牛”、“欺骗”这一类用贬义词来指代的行为都会大有认识,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得出一个浅层次的结论如“事实上人人都说谎”,而是多方面突破,不断地深化这个很难说清的主题。他说,人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故此,无论是说出真相还是说谎,对人类来说都有着最佳的理由。这的确是睿见。
05
《规模思维》
/(美)贾默·亨特 著
孙阳 孙文龙 译
众多值得提出的问题,都集中到被“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全面渗透的当代体验里。贾默·亨特这本书,优点在于对“规模”的解释特别生动清晰。他讲了几个以科学家、艺术家和科技公司为主导的案例,并且不断地提问,要我们想象虫蛹中变化的蝴蝶幼体,想象身体增大亿万倍的蚂蚁,想象billion和trillion这样的数量级。他揭示了在规模突破了人所适应的框架之后,事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那些超出我们理解力的事物尺度和规模,影响了我们真实的生活经历:大屠杀死难者的数字,首席执行官的工资,每分钟下厂的塑料瓶堆在一起形成的景象、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的成本……在本书的后半段,作者用的新术语越来越多,似乎它们本身就成为这个变得超级复杂的世界的注脚;不过仍有不少并非空话的见解,像是“每一项活动都是一种使大脑、身体和感官参与进来的动态‘推拉’运动。协调不只是我们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而是重申了身体与精神作为一种更谦卑、更充分地拥抱复杂性的手段的首要地位”——这样有些绕嘴的话,却、都是值得好好体会的良言。
04
《中东部落与国家形成》
/(美)菲利普·库里 (以色列)约瑟夫·克丝缇娜 主编
韩志斌 等译
不管你对中东如何陌生,对伊斯兰教、游牧部落、定居民族和中东地理的关系如何不了解,只要能想象在一块陆地上,许多人群呈“马赛克”式地分布生存,并对此感兴趣,就会发现这本论文集非常之好看。中东部落的法律、习俗、社会结构、婚姻制度等等,都与他们的一套完整的“世界观”有关,探究他们如何看待亲属、看待部落里的其他成员、看待部落外的人,能形成许多有趣的题目。
书中最好的文章无疑是著名学者厄内斯特·盖尔纳的一篇。盖尔纳用精炼的学术语言,叙述了从伊斯兰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笔下的部落社会结构在奥斯曼帝国建立后的改变。赫勒敦在其自传中预言,“未来属于突厥人和阿拉伯人,因为他们人口稠密并且具有凝聚力”,盖尔纳据此展开对中东地理和欧洲阿尔卑斯山地理的比较,令人眼界大开。
03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 7》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唐江 等译
恐怕只有作家的声音还值得一听,而且是那些在20世纪内完成自己的一生的作家。在这本书中,生年靠前和居中的作家如布罗茨基、唐纳德·巴塞尔姆、约翰·契弗、巴勒斯等,要比仍然较晚的那些谈得更扎实,内容更丰富,性格更为鲜明。巴塞尔姆、威廉·巴勒斯等皆具实验色彩,也许作品不易招人喜欢,但访谈里到处都是闪光的观点、活跃的思辨。他们对形式的探索表现了对自我的突破和对世界的深刻不满。
当然仍然健在和活跃的作家,如朱利安·巴恩斯的谈话也是高质量的,只是比较“规矩”,恐怕是因为他太熟悉现代媒体的访问了。赫塔·米勒是书中的另一个亮点,这位争议很大的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细致地说起她是如何在一个异常的语言环境里成长和生活的,她讲的故事可以解释她作品里那种无处不在的恐慌,以及对许多事情的敌意。
最长和最出色的一篇访谈是乔治·斯坦纳的。身为批评家,斯坦纳对他的访谈者说:“你我这样的人到底起什么作用?我们是引水鱼,这些奇怪的小东西,游在真正的大家伙——大鲨鱼或大鲸鱼——前面,对人们发出警告:‘大家伙来了。’”从访谈中,我们会得知迈克尔·波西格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就是斯坦纳发掘的宝藏,这部昔日的超级畅销书并非简单的时代产物,它如今配得上更多的重读。
02
《科学革命的结构》
/(美)托马斯·S. 库恩 著
张卜天 译
马克斯·普朗克在其自传中说:“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取得胜利,不是通过让它的反对者信服,而是通过这些反对者的最终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长起来。”这句话,库恩评论说,它不该理解为“科学家也会犯错,也不肯认错”以及“真理总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而应该理解为,科学家是难以被强迫改信另一种“范式”的,因为他确信旧的范式终将解决它的所有问题,他把他最旺盛的人生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解释、拓展这个旧范式之中去了。
学者要通向一个更广阔的大众领域,势必要遭到命名的折磨:就像德里达动辄被问“你的‘解构’如何如何”一样,库恩也深受“范式”引起的争议的困扰,他补写了相关的文章,回应争议,他明言这种概念的创设都是勉为其难地去命名一个虽存在但难以道明的东西。读《革命》的原作,库恩的问题意识实际上是清晰的:他不能接受科学教科书里那种过去简单的线性解释:科学,就是从托勒密到哥白尼、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从占星术到天文学、从炼金术到化学……这么一个以进步取代落后、以真理取代迷信的过程。
库恩没有辜负犹太人善于提问的良好基因。他熟悉旧约圣经的叙事方式,相信叙事是彼此并列的而非一家独大的,读《革命》时,我们应该特别留意他对“另起一套叙事”的强调,对任何现有的叙事和结论,他都能发出“若非如此,又当如何”的拷问,这的确会激怒人,并会让广大处在“知识舒适区”里的人不舒服。当然,库恩第一个为此付出了代价,终生受困于“范式”的争议令他在晚年表达了一些懊恼。
01
《大教堂时代:艺术与社会980-1240》
/(法)乔治·杜比 著
顾晓燕 译
公元1000年,西欧文明进入黑暗期的最深处,被宗教阴影严严实实覆盖起来的社会里,本该成为精英分子的修士们也大多堕落腐化了,少数优秀分子则集中在了修道院里。不过,东方的穆斯林和北方的蛮族都暂停了干戈,又给了西欧以复苏的曙光。大师级的历史学家乔治·杜比,从公元1000年前后开讲,叙述从那时起四百多年里,这片面积狭小的大陆上,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和艺术。
只能用“织锦一般”来形容这本书的风格。杜比的写作可谓环环紧扣,到处交织:对世俗君主,对教会,对修道院,对封建领主,对骑士,对城市和乡村各自的盛衰,对教会所采纳的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知识,尤其是对基督教的核心理念在这段岁月里、伴随着教会和王权的斗争等等发生的变化,杜比的讲述几无一句是不到位和费解的。对文化艺术的主要承载者——大教堂,杜比将它们的兴建、停滞、兴旺、在不同年代被赋予的意义以及与各个阶层和社会团体的关系,用文字绘成了气象万千的画卷。这部首版于1976年的作品做到了太多简直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往期回顾
看书 | 神奇的1922年,以及决定20世纪心智格局的伟大作家
福克纳120周年记:今天,你必须像个健身者一样走进约克纳帕塔法
看书 | 虽不比雨果风华绝代,但这个沉闷阴郁的胖子却是法国真正的国宝
看书 | 上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出版依然是一门很伟大的事业
看书 | 巴格达大学高考政治主观题:萨达姆和美国人,哪一个更可恨?
本文系原创
首发《经济观察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