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青袍笔记 2022-11-03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空法师《法华经大意》目录01-66(全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 01-287目录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102 (全)链接

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01-23目录(全)

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释目录(全)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120链接(未完)

净慧法师僧伽吒经浅释01-18目录(全)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370链接(未完)

梦参老和尚地藏经浅释(全)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 全

师大德悟道因缘 集 链

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

首楞严神咒注解整理(慧律法师版)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白话版 全

太上感应篇目录01--52(完)

修福者必看:文昌帝君阴骘文大意(净空法师讲述)

自然疗法:不一法师棍棒推拿、按摩疗法教学视频

魔王波旬(第六天魔王)

历史文章选读目录二(新关注的师兄入)

大悲咒的妙用 (宣化上人)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仁清法师)

盂兰盆节的故事——目连救母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300~370链接(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200~300链接(未完)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01~200链接(未完)

首楞严神咒注解整理(慧律法师版)

楞严经讲解370:任何一件事情都不能执理废事;修行不能投机取巧

楞严经讲解371:看到稀奇古怪的、佛的、自己的境界的都因为执,执为禅之大病

楞严经讲解372:不受情绪的控制;不受环境的影响;学佛就是这个目的

楞严经讲解373:生命是一连串的行为编织而成的,佛弟子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跟因果负责

楞严经讲解374:二乘人声闻跟缘觉还有变易生死,识心仍然是微细的生灭

楞严经讲解375:很多人在一个团体住不下来,其实是自己的问题

楞严经讲解376:看你的内心是什么世界,可以感得将来

楞严经讲解377:薰习了圆顿的大教,你生生世世都是圆顿的大教根器了

楞严经讲解378: 顿悟还是没什么力道,还要事修慢慢力量才会渐备

楞严经讲解379:返闻一门是专指耳根门,不包括所有的楞严三昧

楞严经讲解380:你一着魔就不是只毁一戒,是所有的全部的法身慧命全部断掉

楞严经讲解381: 一定要赶快去极乐世界,有能力你再乘愿再来

楞严经讲解382: 受阴的十境都跟情绪、觉受有关,极端的情绪就不是佛法

楞严经讲解383:不管出家、在家去到任何一个道场,都应当跟长老顶礼

楞严经讲解384:大家都误将世间有漏福报及对世间法的贪求当作是‘修行’

楞严经讲解385:自己先要能把持得住情绪,才配教诫他人

楞严经讲解386:一切诸佛都显现出来,重点在于你的清净心

楞严经讲解387:更进一步的没有能所的行阴跟境界无关,统统是心魔作祟

楞严经讲解388: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意见,行阴就破

楞严经讲解389:一个人的心没有任何的增减的时候,他的脸就会出现变化

楞严经讲解390:佛法悟到究竟生命只剩下一种责任,你必须要去完成你的责任

楞严经讲解391:如果你还没了生死,愈能舍的人下辈子的果报就愈庄严

楞严经讲解392:当你的正报身成佛时,依报的一切都是神圣庄严的

楞严经讲解393:悟无常法是二乘人的境界,悟真常法是佛的境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12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121 : 菩薩修无有定法,沒有一定的界限

华严经淺释122 : 无论怎样來譬喩,都不及菩薩初发心功德的一分

华严经淺释123 : 我們修道人,不要有自我宣傳的思想

华严经淺释124 : 淫欲的这個念頭一动就有漏了,漏到三界中去受生死

华严经淺释125: 任何的譬喩都沒有初发菩提心的功德那样大

华严经淺释126 : 身口意三业清淨就是修波罗蜜法,这是初发心菩薩的根本行門

华严经淺释127 : 有十种法能使令一切菩薩所修的行門都得到清淨

华严经淺释128 : 我們要发这十种清淨愿,才能成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聖人

华严经淺释129 : 佛是從众生田中出生,所以能令佛种不断。

华严经淺释130 : 佛不離菩提树下,而升到夜摩天宮宝庄严殿为天众說十行法

华严经淺释131 : 娑婆世界夜摩天上,諸菩薩咸來集会;十方世界夜摩天上也是这样

华严经淺释131 : 娑婆世界夜摩天上,諸菩薩咸來集会;十方世界夜摩天上也是这样

华严经淺释132 : 切記:絕对不談說人之是非,不評论人之善惡

华严经淺释133 : 一切业以心为根本;业是從众生心而生出

华严经淺释134 : 修行欢喜行的菩薩要將自己所有財物統統布施給需要的众生

华严经淺释135 : 被境界所轉受不了罵更受不了打,这就是沒有正定的功夫

华严经淺释136 : 因为不輕慢一切法的緣故,所以沒有一切法的障礙

华严经淺释137 : 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第七种无著行門

华严经淺释138 : 大菩薩所修的難得行門,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愿

华严经淺释139  : 修行人若会修的是修善中之善;不会修的是修善中之惡

华严经淺释140 : 依法修行的各位菩薩所修行的各种行門

华严经淺释141 : 依法修行的大菩薩所修行的各种行門

华严经淺释142: 依法修行的菩薩所修行的各种法門

华严经淺释143: 大菩薩所应該修行的有十种无尽法藏

华严经淺释144 : 大菩薩所修行十种布施的法門

华严经淺释145: 大菩薩所应該修行的慧藏法门

华严经淺释146: 大菩薩所应該修行的念藏、辯藏法门

华严经淺释147: 誰能知足誰就能升到兜率天;佛法是平等沒有階級的观念的

华严经淺释148: 对境无心就是忍;將忍辱的功夫修到圓滿時便证得天耳通

华严经淺释149: 这些諸菩萨、天子等发广修供养的大愿,尽其所能來供养佛

华严经淺释150 : 不被世間法所动搖,不被境界所轉變,是出世間法的要素

华严经淺释151 : 現在是末法時代-鬪爭堅固的時期,魔最喜欢的就是鬪爭

华严经淺释152: 欲令大乘法存在,必須讀华严、拜华严、修持华严、流通华严


南禅七日01: 本师释迦牟尼佛修道 证道与打七来源

南禅七日02: 生命科学及死亡过程

南禅七日03: 中阴身的存在及其投胎过程

南禅七日04:  胎儿住胎与成长

南禅七日05:七支坐法,示范打坐姿势

南禅七日06:座上体操与入定方法

南禅七日07:打坐一定碰上的身体、身心变化现象

南禅七日08:安那般那及重要性、六妙门、悟和修

南禅七日09: 龙树菩萨的故事及五部概论

南禅七日10:入定境界和天人境界分析

南禅七日11:止观、六妙门、安那、般那详讲与定境

南禅七日12:"不坐高广大床"与鸠摩罗什法师的故事

南禅七日13:修禅定打坐是共法和四禅境界

南禅七日14:般舟三昧、安那般那气脉、邵康节与易经

南禅七日15: 禅堂行香和观世音菩萨耳根法门

南禅七日16:观音法门的重要、打坐时眼睛的摆正

南禅七日17:韩愈、王勃、李翱、张商英

南禅七日18:张商英开悟、安那般那科学与宗教

南禅七日19:宋代演禅师、达摩祖师四句话

南禅七日20: 德山禅师、《指月录》、曾参悟道

南禅七日21:  马祖道一禅师、灵光独耀四偈、朱元璋皇帝

南禅七日22:灵光独耀四偈、参话头、野狐禅公案

南禅七日23:二禅境界、中阴身升天条件、大慧杲禅师


圆觉经01:无论你到哪个诸佛国土,从因地修行到佛果,都要研究这部经

圆觉经02:你如果想成佛作祖,就是一定要听这部《圆觉经》

圆觉经03: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就是看你是什么心

圆觉经04:真人就是我们本来的面目,要以平等心才可以通达本来的面目

圆觉经05:修二乘的偏空,业报就是落入涅槃坑道里面

圆觉经06:了解这个圆觉经,你因地修行才不会偏差

圆觉经07:放得下的人,他不必用功就是用功

圆觉经08:如果不从事相上好好地去磨练,你那个习气要断难如登天

圆觉经09:有得到点法喜却派不上用场,就是内心计较心还放不下

圆觉经10:你如果学佛学到跟大家都不合,那你就要自我检讨了

圆觉经11:摆平我们的内在心的问题,外境自然就平等

圆觉经12:耻笑没有修行的人,你本身也是落入没有修行的念头

圆觉经13:如果做不到,先学无所执着加大悲心

圆觉经14:要先学不受任何境界影响,要依法不依人,永远不受任何人影响

圆觉经15:离开执着心自然就定,你不用打坐也定

圆觉经16:眼根清净其他五根就清净;耳根清净其他五根也清净

圆觉经17:凡夫俗子除了薰习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圆觉经18:修行可以将无量劫化作一念,无量劫的无明在一刹那之间就能解决

圆觉经19:赞叹佛教才会兴,阿弥陀经里面都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圆觉经20:绝不动摇信心是生命修行最大的开关,是点亮暗室的枢纽

圆觉经21:不要让这些仇视心、不满的心填塞我们的心中

圆觉经22:我修行法门就培养无间断的念头,那声音就出来,阿弥陀佛一路念下去

圆觉经23:宁可让人说我们无情没关系,不要让人说我们不慈悲

圆觉经24:别人看法与我们不同,我们就想:他是菩萨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寿康宝鉴》原名《不可录》白话版 全

太上感应篇目录01--52(完)

提倡文昌法门的阴骘教育

不要做一个无聊的聪明人,管好自己嘴巴

如果一昧地多闻不修定没有用处,自己保自己都保不了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每个人都有资格比我拥有的多

理上大彻大悟的人在娑婆世界照样轮转,往生极乐世界就一生成佛

世间感情之苦是因为过去以同样方式伤害过对方

要治病先要忏悔,忏悔也是治病最好的良方

冤家宜解不宜结

常常不开心,又多病,是有业障拉扯

有句话叫做“你烧成灰都认得你”

婚姻、感情,乃至一个朝代的变更,都是怎么来就怎么去

作恶的人家会“恶鬼屯门”

大家多念法华经,能加持你不贪世俗世乐

每天留出一个时间段来念经,就能防止放逸

要健康最好做减法,饮食上要减法

不管多恶的人,只要能信佛了,都不能小看他

讲价还价的时候要给对方留下一些利润空间,这样对自己只有好处

近代四位高僧的惜福事迹

助印经书者不要在经书后加上自己的名字

为什么说财为五家共有?

修行要识路头

淫欲心很重,这会不会影响往生净土?

三重境界的天人合一

看这个也不如法,看那个也不如法,你这就是为他人忙

你所爱的、所贪的、所想的便是红尘,把这一切放下算是看破红尘

修行是在这烦恼、无明、灾难之中用功

做功夫一定要耐得烦、吃得苦、受得委屈

男女的事情忘不了,这就是生死

话头就是你还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妄想

有人找你帮忙,就是给你机会去培福

汝道没有我道真

凡夫与圣人的区别

只是吃饭埋头做事,别的都不知道,这种人最好修行

人的业力是可见:你生活中的环境人事物、乃至工作、生活都是业力的显现

有贪心、染心、爱心或是欢喜心这一念,功夫就没有了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