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好诗点评76:刘年/聂权/刘川/招小波/王跃强/安琪/李不嫁等22首诗 点评家:施远方(总1094期)

王恩荣主编 诗眼睛 2021-10-07





本期点评诗人:


刘年/聂权/刘川/招小波/王跃强/安琪/李不嫁/毕志/素峰/王玫/邓红琼/严小妖/磙子/李松山/缑晓晓/迟顿/子空/余秀华/戴维娜/张二棍/牛庆国(排名不分先后)






《七行》


刘年


以太行山脉开头,阴山山脉

贺兰山脉,祁连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

以冈底斯山脉的冈仁波齐圣山结尾

共七行


贺兰山脉最短,昆仑山脉最长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33万平方公里的留白


昆仑和天山之间,累极的行者,和衣而卧

因此多出一行



【远方读诗】那么多的名山,仅以《七行》命名,看似小气,实则磅礴。4行列举山名,2行重点写沙漠,2行突出行者,画面感很强,给人的视觉冲击也很强。大山、大漠、行者,都是这幅壮丽图景的主角。“塔克拉玛干沙漠,是33万平方公里的留白”这一行,大手笔,大情怀。苍凉,凄美。以画状物,悲情摧人。以33万平方公里的留白反思960万平方公里的疮痍,反思全人类对大自然造成的伤害。要有多深的悲悯,才写得出如此悲壮雄浑的诗句?第3节,是全诗的密钥。行者疲卧大山间大漠上,诗人说是多出的一行,很奇妙。《七行》共8行,多一行者,多一行诗;太行多了这一行否?这一多向度的结尾很震撼,给人很多想像的方向和空间。行者,玄奘?刘年?抑或写下“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大诗人?行者不过是行人罢了。行人,也是行动、作为之人。翻一翻史书,看这一大片“留白”,想一想这些个行者,不禁悲从中来:这大漠不就是多行不义的作品?卧成问号的行者刘年,也是多出来的一行,但这一行,恰到好处。由此我想到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后来中医界又有七行说(五行外加了气、电),不论五行说还是七行说,都在讲相生相克的道理。七行之上,再加一行——人。万物相生相克,人,又如何与万物相生相克?如果只有山川大漠而无法再容纳行者,人间还有意义吗?天地之间,人何以自处?这首诗噎到我了。这第8行,多乎哉?不多也!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4期  评论:施远方)



《那色峰海间》


聂权

 

不能相见的山峰

是最好的山峰,那么多的山峰

一座山峰的海洋

不能相近

从此两相亏欠

是最好的;人间广阔

多一些惦念

也是好的

大雾茫茫,我们在山中

肆意欢笑,相见而不相近

而下山

又将分别

不辨当时面目


 

【远方读诗】“一切景语皆情语”,当我们流连山水时,真能“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聂权的这首诗,写的是在云南曲靖罗平县采风时所见的群山,其实,诗意完全在山水之外。

“不能相见的山峰/是最好的山峰,那么多的山峰/一座山峰的海洋/不能相近/从此两相亏欠/是最好的”。万物有灵不假,然而从人的知觉出发,山与山之间,怎会有感情?它们之间,绝不会有亏欠。故而,互不亏欠是最好的,合情合理。由眼前之山,诗人联想到了人间情感,“多一些惦念/也是好的”。这,与前一层的诗意形成了一个反差。山水无情,人间有意。合情合理。

然而,峰回路转,诗人紧接着写到第三层,“大雾茫茫,我们在山中/肆意欢笑,相见而不相近”,这与第一层的群山,又有了呼应。山中的我们“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颇有古诗的意境,欢笑肆意,多么美好的聚会啊。尤其是那么一群天南海北聚拢来的诗人、文友,实在难得。山与人对比,陡然间多了那么一股亘古的味道。最后三行,是诗意的第四层。下山分别,不辨当时面目,陡生悲凉之情。人间际遇,太让人伤感。

一首诗中,悲欢交织,情感一变再变,随着山形而波澜起伏。整首诗歌中,那种从始至终不变的阴郁心境,是一以贯之的。山巅看群山,心生悲凉;山中欢笑,笑也难掩失落;下山分别,似乎一切成空。真是山路弯弯,情思漫漫。人在山中行走,情也与群山有了呼应,从大自然那里学会了“麻木”,学会了淡然从容,学会了拿得起放得下。

诗人的心,都是柔软的刀。其实,他有太多的放不下、舍不得。不过是正话反说而已。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看似平淡、坦然的语言中,无处不是人间情意,只是情感的抒发、思想的沉淀不显山不露水。闹处是画意,淡处见诗情。聂权的诗,通俗畅销中,藏着无限深意。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53期  评论:施远方)



《地球上的人乱成一团》


刘川(辽宁)

 

我总有一种冲动

把一个墓园拿起来

当一把梳子

用它一排排整齐的墓碑

梳一梳操场上的乱跑的学生

梳一梳广场上拥挤的市民

梳一梳市场上混乱的商贩

只需轻轻一梳

他们就无比整齐了



【远方读诗】说说生命吧。文学不谈生命,还谈什么呢?谈死亡也是在谈生命。就像刘川的这首诗,写的还是生命。

刘川的诗歌发现力极强,表现力也极强。他的想象力非常独特,居然将整整齐齐一字排开的坟墓们组成的墓园,看成是一把梳子。这是语言的创举。所谓诗歌的创新,难就难在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诗意支点,用别人所没用过的方式表达诗意。但,单是这个奇绝的比喻,还不足以惊艳诗坛。以奇制胜,还得以义为本。

拿起墓园所代表的死亡,来梳理充满生气的学生、市民、商贩,那才是惊人之笔。“乱跑”、“拥挤”、“混乱”在诗人的表达平面上,是令人望而生厌的,因为它乱,没有秩序,而且时不时就会闹出一些不愉快来。试想,哪个学校、广场、商场(交易市场)从来没有发生过令人不安的事情。当人们不能忍受“乱”时,都希望所面对的乱局消失,然而,有谁,真能拿起死亡的梳子,将所有乱局都捋顺?诗人从人之常情,写出了人类内心阴暗的一面,虽然这种阴暗,有其“良好”的出发点。虽然有这样的心机,是因为“地球上的人乱成一团”,需要治理,需要强权慑服。然而,诗人举起的这把梳子,却是死亡,让这些鲜活的生命立马消失。

雪莱说,诗人是世间未被公认的立法者。作为诗人的刘川,有没有权力制定这样一种法律呢?假如赋予他这样的特权,人们也都唯命是从,他会不会真的制定这样的法令,让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行?再问一问,这世上,有没有这样的一种“乱”,让人想置他人于死地?有没有这样一类人,想让一切人等对自己俯首帖耳唯马首是瞻?一定有,以前有过,现在仍有,将来,谁保证一定没有!刘川一定知道,小死亡虽然可以换来暂时的宁静,大死亡可以换来永久的宁静,然而世间一切生命都消失了,哪还有什么乐趣和意义呢?所以,诗人这个绝妙计策,不过是对生命的另类咏叹,对死亡的独特拒绝。

除了死亡,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人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在我看来,诗人其实是以自污的方式,讽刺那些动辄使用暴力、高压、强权和非常手段,剥夺别人生机的奇葩们。生命太脆弱,且行且珍惜。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56期  评论:施远方)




《有人假扮山峰》


招小波

 

有人假扮山峰

混在张家界的群山之中

欲与天门山的奇峰

斗奇、争宠

 

前来拿奖的人

有文本立身

来自各地的自媒体

高矮也见分晓

 

但还是有小矮人

戴着纸糊的高帽

踩着高脚跷

假扮张家界的山峰

 


【远方读诗】招小波的诗,总是有一种杂文式的笔调。这样的诗歌,有力量。这首诗,直接揭露了当下文坛那些自封大师的小丑们。戴高帽,本是特定时期一种过激行为,后来很多被戴上高帽的人,都摘帽了。但诗人诗中所指,是那些“空自许”的梁上君子,欺世盗名之徒。文学界中,这样的人太多了,我们在任何地方都能见到许多。他们要么组团在欠发达地区文学圈行骗,要么在政商界冒充大腕狼狈为奸。其丑恶嘴脸,无需揭露,每个初学写作的人,似乎都已经领教过。纷繁的赛事,夸张的名头,把文法未通的文学盲,都能一下子冠以世界文学名家的光环。他们不但自己戴高帽,踩高跷,也有偿为别人戴高帽,踩高跷。这样的文棍,绝大多数随意拉起来的数百人的文学大群,都不乏其人。但,还是有无数人不明就里也好,明知山有虎依然想献身也罢,上了他们的贼船。而这些人依然招摇过市,威风八面。这是文学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诗人以小见大,从一个张家界,折射整个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藏污纳垢鱼龙混杂;从一次颁奖中看到的一小撮人,讽刺整个文学圈里那些招摇撞骗的文贼。同时,也往我们思考,为什么这些小人、小矮人,能够屡试不爽,无往而不利。是某些文学爱好者的作家梦、名家梦成就了他们,还是文化监管、文学监控不力,导致了他们的张狂,而毁坏了文学应有的荣光和写作应有的尊严?

其实这样的行骗行为,又何至于文学界,哪个名利场,没有这么些小矮人呢?他们的如鱼得水,正揭露着社会的宽纵,暴露了社会的漏洞。没有土壤,哪来的毒苗!招小波曾将自己写的诗歌自嘲为自酿的毒酒,而在我看来,这样的毒酒,恰能以毒攻毒,让我们开眼看社会,明白做人。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55期  评论:施远方)



《我们在湖边念诗,鱼就游了过来》


招小波(香港)

 


那年的中秋

在深圳荔枝公园

我们在湖边念诗

鱼就游了过来

 

那些当年偷听的鱼

如今还在吗

我们投在湖边的影子

还沉在湖底吗

 

好想打捞湖中

那轮当年的明月

连同化作珊瑚的身影

和长成珍珠的诗句

  

 

【远方读诗】言简义丰,用表象呈现生活的万象乃至所谓真相,是无数诗人前赴后继所追求的艺术境界。然而很多诗人忘记了一个原则或者底线:文学为谁创作、靠谁流传。许多诗人、作家是关起门来搞创作的,毫不关心门外发生了什么,却把所有“读不懂”其大作的称之为“门外汉”。历史一再证明,诗歌、文学的真正流传者是读者,尤其是大众读者,而不是所谓内围读者。作者把自己和臭味相投者称之为内行,其实他们恰好是断送了自己文学史前程的内奸。

招小波的诗歌很好读,明朗,不设门槛。这并不是说,他的诗歌毫无深度。恰好,他的诗歌属于大多数人都能读懂,却不能完全理解的那一类。

比如第一节,“我们在湖边念诗/鱼就游了过来”这两句,鱼是因为听到诗就游过来的吗?绝对不是,它们是将来读诗的人,当成了投食者。诗人巧妙地将“诗”和“食”这对概念含混在一起了。这么一来,却写出了浪漫效果。但,这是陷阱(暂且按下)。

第二节中,诗人一来就问“那些当年偷听的鱼/如今还在吗/我们投在湖边的影子/还沉在湖底吗”。这几句与第一节的浪漫呼应,但情绪却又很大变化,暗含“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悲凉情绪。所以,我说浪漫是陷阱。这,从第三节可以得到更为明确的答案。

第三节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节。一个“好想”,将愁绪、愿景都倾诉出来了。从这四句诗可以看出,再来湖边,已经时过境迁,孤独寂寥、愁肠百结,不言自明。然而诗人并不气馁,从诗句可见,诗人对当初那段情是难以忘怀的。不然,怎写得出如此凄美绝伦的诗句来。

这样的诗,是越读越有味的,“天凉好个秋”似能说出其中郁结与希冀。而诗人并未明确说出,是爱情还是友谊,或者是没有转变为爱情的友谊,昔人过往、现在、性别、生死等信息皆是谜,这首诗却也无意点破,更产生了谜一样的神秘之美,纯情而臻纯粹。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46期  评论:施远方)



《十月的红柿子》


王跃强

 

十月的柿子红如小坟墓

里面的核

是何人的木乃伊?至今,仍透出灯笼光

也许,这静静的暖

胜过微萤

可以传递给后来人,尤其是它会点亮

那些无蒂的黑暗

也许

会有一个夜晚白极了,看上去,像一张

雪色的大纸

压满红柿子的影子

但它们已不是

小坟墓,而是红灯笼,闪射着新生的光芒



【远方读诗】诗歌需要给人以新鲜感,忌讳千人一面。同质化会让读者失去阅读兴趣,就像T台上的维密模特,个个高级脸大长腿,也没看头。王跃强的这首《十月的红柿子》,非常新颖。这是一首智性、神性、诗性兼具的诗。

“十月的柿子红如小坟墓”,诗歌第一句,就能刺激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这个比喻太意外,柿子和坟墓完全没有可比性,找不到能够建立起“比喻”这种修辞的丝毫联系。悬!玄!!他给人以思考的空间。

紧接着诗人追问:“里面的核/是何人的木乃伊?”这又是惊人之语。木乃伊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并看过不少相关的电影。在这首诗歌中,诗人选择柿子而不是其他有核的水果,有深意。一则“柿子”与“逝者”有谐音。孔夫子曰:逝者如斯。在诗人这里,同样有伤逝之情在其中。如此一来,小坟墓的比喻的基础就坐实了,木乃伊的引申也就有了依据。同时,题中的“十月”这一时间节点,与一年将尽,时光流逝,也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了。诗人的发现力,决定了其书写的深度与高度及其独特性,王跃强就具有这样的诗歌发现力。二来柿子的红色,与后文的红灯笼是最相匹配的。柿子与灯笼的比喻,并不新鲜。但,这样的使用却能得到更大程度的认同。这也就给了读者一个心理适应,为情感认同和回归,找到了一个最佳途径。毕竟,诗歌是写给读者看的,没有了读者的认同,诗人也就没有了存在感和存在的必要。

诗人最大的创新,在于表现生命的顽强。诗人将柿子之子——核——比作木乃伊,这个比喻也是特别奇怪的。木乃伊是死物,但是制作木乃伊的初心却是为了灵魂的永生。为了灵魂的永生,逝者不惜掏心掏肺,去掉一切皮囊之下的东西。大舍之得,更趋于大。至此,坟墓的比喻,才算是有了形与神的共通。红色的肉身,将果核葬下,此为形;皮囊将灵魂拥抱,此为神。诗人借一只柿子,写生与死,灵与肉,大胆而细腻。“坟墓”、“木乃伊”与“光”、“暖”的反差,则体现出诗人的生命观。因为生命、生活无论如何曲折或是辉煌,核,永远是生命的火种、希望的火炬。火在,就能“点亮/那些无蒂的黑暗”,活着,就是希望,就能迎来新生和永生。

这首诗的结构也很精巧。以两个“也许”为界分为三层,第一层重在“智性”,峭拔的比喻精妙绝伦,见大智慧。第一个“也许”为第二层,将第一层的“智性”、“神性”从冷色调和谜团中抽丝重组,让人看到生命之光,原来如此神秘而庄重,肃穆而亲近。第二个“也许”为第三层,最具“诗性”,诗人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将明亮的夜晚比作白纸,却又合情合理;而地上的柿子投屏到夜空,则匪夷所思,奇幻浪漫。黑——白——红三色的渐变(黑夜变白夜,白夜变红夜),将生命之美写到极致。最后两行的书写,诗人也从自设的阴暗诗境步入光明之中,心路与诗路历程,清晰可见。读者,也与诗人一同经历了生死的洗礼,内心放出光芒来。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54期  评论:施远方)


《风过喜玛拉雅》


安琪(北京)

 

想象一下,风过喜玛拉雅,多高的风?

多强的风?想象一下翻不过喜玛拉雅的风

它的沮丧,或自得

它不奢求它所不能

它就在喜玛拉雅中部,或山脚下,游荡

一朵一朵嗅着未被冰雪覆盖的小花

 

居然有这种风不思上进,说它累了

说它有众多的兄弟都翻不过喜玛拉雅

至于那些翻过的风

它们最后,还是要掉到山脚下

 

它们将被最高处的冰雪冻死一部分

磕伤一部分

当它们掉到山脚下,它们疲惫,憔悴

一点也不像山脚下的风光鲜

亮堂。

 

我遇到那么多的风,它们说,瞧瞧这个笨人

做梦都想翻过喜玛拉雅。



【远方读诗】诗人要随时与天地万物对话,也只有诗人,能随时与天地万物对话,并能听得懂它们的心声。尤其是,那些凡人无法企及的,神秘的风的心声。

诗,寺中言语也。许多诗歌,是诗人与神明的灵魂交流。《风过喜玛拉雅》就是这样一首诗人与神明的对话。最早的诗人,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在尘世、幽冥和神界之间做着通译的活计。

诗的第一节,诗人以脱俗的想象力,写了风的野心和无奈。征服的野心,似乎是所有有生命力的物什共同的天性。但是,这世间更多的,是生活的溃败。自然界的一切,都可能是并且必然是成功路上天然的绊脚石。诗人以天才的想象力,去触摸“风”的心灵,抚慰它受挫的伤痕,巨细同一的庞大与细腻,竟然天衣无缝。最为难得的是,诗人写了一群无形的风有形的生活。在喜马拉雅的山腰、山脚活着的“失败”的风,它们的心情、行止,玲珑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一刻,我看到的,是一直被凡俗的眼光忽视了的众生。


喜马拉雅太高了,我们心中的理想、目标,是不是也和它们一样?我们所遇到的阻碍,和屋脊之巅又有什么不同。但你看看,这些失败者,它们“一朵一朵嗅着未被冰雪覆盖的小花”的样子,是多么温馨、诗意!其实,这世间多少人都是在从没有刀剑、硝烟的战场退下之后,孤独无助地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像孑孓的小兽。诗人虽以“居然有这种风不思上进”的口吻,批评这些风,其实,这些失败的、不思上进的风,它们的行事,却是那么令人艳羡。这让我想到了犬儒主义大师狄奥根尼。据说狄奥根尼住在一个木桶里,所拥有的所有财产包括这个木桶、一件斗篷、一支棍子、一个面包袋。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访问他,问他需要什么,并保证会兑现他的愿望。狄奥根尼回答道:“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亚历山大大帝后来说:“我若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是狄奥根尼。”

与犬儒哲学类似,这首诗也有颠覆世俗的意义。它也在追问生命的意义。第二节读罢,有一种厌世、隐逸的感觉在里头。但这种厌世、隐逸,却有着它合理、健康的一面:不苟且、不极端,不按别人的意志行事,不随波不逐流不跟风,就算是所有想要翻越喜马拉雅的风中的一缕,就算是大海中无法分离出来的一滴水,也要做一个不一样的自己,特立独行,不违背自我。它们是深知“绚烂至极归于平静”哲理的明智者。

第三节里的风,与第二节中的形成鲜明对比。奋斗之后的伤痕累累,值得钦佩也值得同情。在没有了英雄的时代,所有在奋斗着的人却重复着英雄的梦,想要会当凌绝顶,想要做登临长城的“好汉”,“不到黄河心不死”。其实第二节和第三节中的“风”一般的人,在人类历史上一直相安无事地客观存在着。第四节中的“笨人”所做的梦,其实不也是两种风都曾去做过,所有人都愿意去成为的人吗?虽然诗人以自嘲及被嘲讽的形象——“笨人”出现在最后,但这世间笨人何其多。

这首诗,有着“第三代诗人”的一些印迹,有着对历史、传统、规矩的挑战、撼动、颠覆,与著名的“大雁塔诗”有着某些精神上的渊源。它有杨炼朦胧诗那般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人道人性复归的呼唤,也有着韩东的散淡、洒脱。但要比杨炼、韩东多了一些东西,比如磅礴想象中的细腻书写;比如中西联璧的哲学思维,犬儒、道家、佛家各种哲学辅之以阿Q式的自嘲、自慰……百味纷呈,常人所不及,非常大气厚重。

《风过喜玛拉雅》以风写“风”,写的是风的行事,更是人类的行事之风,人类的精神峰岭、风貌。安琪像一名炼金术师,把一切目之所及的金属、泥土、冰雪、尘埃、毛发……都抛进了诗歌的熔炉里熔炼,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彷徨、不安、抉择、煎熬、苟且,以及与此相对的所有美好。

“女性主义诗人”的印戳,是世人对安琪等女诗人的一种成见,真正的诗人没有性别之分。除了好诗和好诗人,所谓流派、标签,都该见鬼去。多年之后,没有人会去计较安琪是男是女,但《风过喜玛拉雅》会成为被人铭记的好诗。这是毋庸置疑的。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20期  评论:施远方)



《崖山怀古》


李不嫁

 

每个人的消失

只是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

一粒沙

每个人的到来,都未曾拥有立锥之地,像一棵小草

 

若说伤心,我已伤心过了

若说到咒骂,我可从未有过:哪一朵浪花不在抱头痛哭?


 

【远方读诗】说到崖山,有历史常识的人们,谁能忘记南宋数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陆秀夫背负宋怀宗赵昺投海自尽,后宫及群臣大多随之殉国惨烈悲壮的场面?“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文化论调虽然并不严谨、全面,但它具有一定文化代表性。

这首诗,思虑远而深。崖山之败,只是军事失利王朝覆灭,精英文化的消亡。但国本——人民仍在。战争可以摧毁一个国家,但只要人民还在,国本就不会动摇。文化相对于人民而言,是更次之的事物。战败亡国不可怕,焚书坑儒也不可怕,伏生在则文化典籍就在,典籍不失则文化可兴,文化可兴则国可复。五千年文明史,兴替几复,莫不如是。故而诗人避而不谈文化存亡的问题,而是回归到最根本的“人”这一中心上来。“每个人的消失/只是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一粒沙”。诗人将人比作沙,似乎太微贱,但它有一个前提——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这并非南宋疆土面积。诗人是将人比作国土,少了一个人,就是丢失了一寸疆土。由此可见这个妙喻的分量和奇伟。

“每个人的到来,都未曾拥有立锥之地,像一棵小草”。这一句让人想到:命如草芥。这句的费解在于,草与沙的关系。死而为沙,生而为草,这是诗人对普通大众生命的一种悲观呈现。然其悲观书写中,却有着生命的礼赞。从无根的草,到有家的沙,生命的倔强、韧性、情怀都在其中了。草离不开土地,哪怕死后化为一粒沙,也要扎根生长,这就是草民的顽强,这就是国民精神和人文情怀。怀古往往因为伤今。第一节寥寥数语,有太多深意。

第二节诗仅两句,但更为深沉。这两句,核心词语有三:伤心、咒骂和痛哭。伤心自不必言,眼见那么多死亡、痛苦,人非草木,孰能不痛!揪心、伤心之余,多少人开骂了,网络上随处可见,不再赘述。但诗人没有咒骂。诗人的高妙之处在于“借泪”——移情于物。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浪花身上。抱头痛哭的浪花,哭出了一片泪海。如此大手笔,如此短小的篇幅,完全不成正比。但是,悲沉的情感,力逾万钧,情感冲击力太过强悍。

另外,诗歌的结构也很有意思。前三句写死,第四句写活(生),五六句写情;第一节写世界(现实),第二节写我(感情)。布局很恰当。然而,比例(句式长短)却是非常规的。第一节里的那种“死者长已矣,生者长戚戚”,分量是等重的。死用了三行,活用了三句,不等而平。诗人对死去的和活着的人们,忧心、伤情并无二致。第二节,伤心与咒骂分行,最后还是回到伤心上来,谩骂无用唯有殇,更显得沉痛。全诗就这么均衡地呈现了一位诗人的“死”“生”“情”,句句有恨,句句含情。

透过诗篇,似乎看到了诗人站在崖山观海的孤独与神伤。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54期  评论:施远方)




《春运》


毕志(辽宁)

 

户籍、身份,全部塞进车厢

几亿个流浪的人,迁徙,迁徙,迁徙

像一群群外出打食的蚁

此刻,他们嗅着气味,向家走,向家走

 

像一张张流转的、用旧了的钞票

被换成,活着的各种姿势

狗剩子挤在绿皮火车过道处,有些激动

他已经一年没做过爱了


 

【远方读诗】《春运》很写实,是每一年都发生着的事情。春运期间,即使是与春运毫无关联的人,偶尔看看新闻、朋友圈,看看《人在囧途》,都会看到车站、码头的人头攒动。在很多人看来这不过是“春运”,但在拼命想回家的“流浪的人”心里,这是命运。

毕志的诗歌,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的诗歌,常常关注底层人物的生存境况,因而有温度。他常以诗歌的方式,触及底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因而有深度。

“户籍、身份,全部塞进车厢/几亿个流浪的人,迁徙,迁徙,迁徙/像一群群外出打食的蚁”三行,将春运期间车站的拥挤,局部放大为整体,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三个“迁徙”构成的反复修辞很奇妙,给人以浩浩荡荡的感觉,而又极其拥堵、缓慢,心里很不舒服。因而蝼蚁式的命运感,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蚁”喻人的生存、命运不新鲜,却十分贴切,使人读来心酸。


第二节是生存艰难的诗意升华。“像一张张流转的、用旧了的钞票/被换成,活着的各种姿势”真实反映了当下大批民工为了钱财而背井离乡的境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奔命的人生,写得很凄凉。后两句,诗人从全景转为特写,狗剩子在镜头中出现了:“狗剩子挤在绿皮火车过道处,有些激动/他已经一年没做过爱了”,一个家庭负担承重,苦心经营着一个家庭生计的男青年形象跃然纸上,多么淳朴的农人,多么心酸的写照。

小诗很短,但内容很充实,开口很奇,结尾很巧。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18期  评论:施远方)




《人间草木》


素峰(天津)

 

不知名的杂草太多。羊肠小道上

一些草被嚼烂,成为屎壳郎推动时光的原力

太阳再次爬上山坡时,它们

却仍然站在那里

在风中摇曳,仿佛从未死去过

一棵松树替代槐树站起来,就像

在岩壁上,为某人雕刻出肃穆的碑文,而

那个戴着白头巾放牧的人

已将这一群羊驱赶了一千余年

 


【远方读诗】每个人都想在时光里定居,然而每个人都只能做本分的过客。诗人、作家们则心坚如水,总想滴穿铁石,为自己的灵魂筑巢。素峰的《人间草木》,就是一首关于灵魂永生和生活依旧的诗歌。

读这首小诗,你会发现,千百年来,我们的生活内容千变万化,然而生活归宿并没有改变多少,我们都有一个不易磨损的灵魂。

《人间草木》充满了隐喻,但这些隐喻并不想掩埋真相。“不知名的杂草太多。”诗歌第一句就将人类异化为人间草木,羊肠小道,是众多平凡人的生活场。这似乎将平凡者与伟大者对立起来了,其实我们必须公道地看清楚,那些风云人物、千古英雄,无不是在羊肠小道上崛起的。没有独木桥上的叱咤,谁能拥有翻云覆雨的势能?诗人将西西弗斯般的屎壳郎推粪球,美化为推动时光,无形中给了人提振精神的正能量。而这个粪球,它包含了草木多少的生前荣光,也就包含了它们多少艰辛和不幸。小小粪球,生死就在其中,荣辱就在其中,福祸就在其中。“太阳再次爬上山坡”以一次日出,写尽了所有过往,所有将来,日复一日的生活,尽在一语之中。“仿佛从未死去过”的,又何止是草木、屎壳郎?这是一曲献给平凡者的赞歌,告诉人们,每一个卑微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就像令一些人生厌的乞讨者、啃老族,至少他们显对出另一些人的善良和慈悲,让人看到人间尚有真情和悲剧。

诗人的创新,在“一棵松树替代槐树站起来”这一发现。这句诗,很有神秘性、科学性和哲理性。为何这么说?槐树没了,松树在槐树“窝里”长出来,它有生命轮回的神性光芒,每一个新生命,似乎都有逝者的印痕,甚至要重复前者的生命轨迹。所谓宿命,就是事物逃脱不开的自然法则,一样的水土养育出百样千样的草木,而草木终究重归尘土;每一粒微尘,却又总是新生命的养料和光辉。这就是科学,这就是哲学,生命论中的能量守恒定律。诗人将活着的树,比作逝者的“碑文”,更将其生命观写得积极、乐观而理性,浪漫而不失法度,现实却不失风度。

最后两句,放羊人赶羊这一情节很有代表性。诗人将历史不去书写,但生活中存在了千百年并将长期存在的场景诗情画意地写出,自有一种大气磅礴的力量。整首诗,诗人从杂草、树木、人三者极不相同而又极其相近的生命、生活状态书写了出来,像极了沙画艺术表演,将平凡的生活平淡的场景,绘成了微妙的画卷,为卑微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恢弘的赞歌。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56期  评论:施远方)



《老碾房》


王玫(云南)

             

一目十滩蒙着面纱

多依河岸

老树把手伸进河里

打捞一水丰盈

 

老碾房,瘦亭黛瓦

在一轮风水中转动沧桑

绿色的风,绿色的水

还有在绿色中奔跑的人们

 

源于南北朝

盛行唐代的水车水碾

岁月被青苔包裹

水锯慢条斯理讲述着

布依族前世今生的动人故事

那时的爱情像多依河的水

清澈见底



【远方读诗】王玫的文字,简洁、干净。“老碾房,瘦亭黛瓦”,七个字就勾勒了一幅立体的写意画,非常简练。诗人需像商人一样,对自己的商品知根知底明码标价,诗人构筑一首诗的文字,就是这样的商品。这些文字或许有虚标价格的嫌疑,但要给读者合适、恰当的感受。王玫做到了。比如第三节,她用饱含沧桑和情意的文字,联系历史、现实,把碾房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那时的爱情像多依河的水/清澈见底”,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怀念,无限感叹穿越时空,笼罩在碾房四周,也笼罩着整个世界。全诗三节,看着有点散,其实一气贯通,第一节的“打捞”一词用得非常精彩,是全诗的诗眼,有效地统帅全诗,与第二节的“绿色”,第三节的“清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抒情框架,思路清晰,遣词清癯,笔调清逸,意境清淡,写出了老碾房和布依族清丽、沧桑而温暖的“前世今生”,引人向往。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53期  评论:施远方)



《催开春天需要多少花朵》


邓红琼

 

我们的守望

像春天的花朵,在芳草之上

敞开心扉

每一缕呼吸,都息息相关


我听到,你心底的琴声

在受伤的大地上奔流

我们用目光抚慰

用一支笔,凿开深沉的暮色

在阵痛里豢养蝴蝶


潺潺流水淌过我们的身体

洗心也洗肺

当晨风拂过

请别问,催开春天需要多少花朵

你看,辽阔的蓝

正迎接每一双翅膀

在沦陷中起飞


 

【远方读诗】这首诗的诗歌语言,如老蚌含珠,初看朴质,华美在蓄。全诗在一种很平实的话风中倾诉着,但不时冒出的华美之句,令人眼前一亮。更为震撼人心的,是诗人的心底有一汪清泉,即使在沙漠里也努力地喷吐着清亮的细水,滋润着每一粒即将枯死的沙,让它们化作沃土,吐出草木和花香。这不单是对笔力的考炼,更是情怀的显现。

诗歌不长,仅三节。第一节,将“守望”这抽象的心理、行为,形象地转化为可以真切感知的芳草上的花朵,极美。而这草上之花在诗人笔下,是尚未绽放甚至还没打苞的。“每一缕呼吸,都息息相关”一语,将守望相助一词诗意地诠释了。同时,引出了第二节“具化”的守望。

第二节表面上写的是“你”“我”之间的一次目光交融,其实是写天下人的心灵慰藉。“我听到,你心底的琴声/在受伤的大地上奔流”,写出了每个人感同身受的东西,琴声即是心声。受伤的大地上,每个人都身心俱疲遍体鳞伤。即使是互不相识的人,目光交汇时都会把对方当作另一个自己,因为我们身处同样一个环境,心怀同样一份感情。在“我”,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一位诗人,所能做的是什么呢?“用一支笔,凿开深沉的暮色/在阵痛里豢养蝴蝶”,把希望和美好,带到人间。

第三节相对于前两节的阴郁,显得十分澄净、奔放,与第一二节的沉闷、郁结、封闭相比,天高地阔,清新畅快。这就是大家心里面最想要的美好。诗人紧承第二节,就是要把这些美好的事物,还回人们心间,把春天还给春天,让生活回复正轨。在这一节中,一句“请别问,催开春天需要多少花朵”,满怀对未来的信心,态度乐观向上。其实,第一二节中不乏这样的信念,字里行间都有这种乐观,只是到了第三节,层递到了极致,像一朵花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苞开芳涌。非常有层次感,非常有秩序。

“在沦陷中起飞”,是全民的心愿,是全世界的期待。这首诗给了大众信心和希望。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47期  评论:施远方)

 


《你想摸就摸吧》


严小妖(贵州)

 

是什么样的感情

夫妻之间才能说出

你想摸就摸吧

当岁月打磨你们的肌肤

数以百计的调整你们做爱的方式

你们自摸互摸也摸过别人

时光分裂那些积累多年的小压抑

雀斑和粉刺开始侵袭

我看见

你们卸下皮肤和灵魂

相拥而泣



【远方读诗】这是一首很容易被人误读的诗歌。严小妖的诗歌读过不少,记忆最深的是她写父亲的那几首。这一首也不错,她写出了人世间的混乱、丑恶和悔悟。

《你想摸就摸吧》,在某些语境下,会被认为是下半身写作、身体写作。的确,从流派看,它虽红极一时,但绚烂之时同时也是糜烂时刻,毁誉参杂,很难被人接受。它似乎就是低俗的代名词。事实上,很多身体写作的诗人,也曾以诗人的身份,进行着行为艺术的表演。这样的行为,同样是毁誉参杂。之所以没说是毁誉参半,因为很难说清楚毁和誉哪一个得票更多。

囿于我们的阅读和环境,身体写作的良性土壤,其实是很浅的。当我读到这首诗歌时,我很快想起了我多年前读过的一些小说作品: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米兰·昆德拉的《慢》《身份》《玩笑》《不朽》,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当然还有《金瓶梅》。以及霭理士的《性心理学》,基斯洛夫斯基《红》《白》《蓝》电影三部曲等。不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性描写过多过露的作品,不论什么体裁,难免受到控制,即便是《十日谈》这样的以反抗、揭露神学的作品,都会在它们的母土、他乡遭到放逐。

严小妖的诗中,“调整”一句,让我想起了昆德拉笔下的对于“万分之一”差异的寻找那样的深刻。二者之间,同样流露着压抑、苦恼,却同样流露着渴望、生机。和昆德拉小说背景的阴郁厚重沉痛和对性爱狂欢的宣泄相比,小妖的诗中透着的更多的是爱的苟且、迷茫和卑微。“卸下皮肤和灵魂/相拥而泣”,更多的是王小波笔下王二和陈清扬最后一次“蹲伟大友谊”挽歌式的辛酸。

小妖这首诗,写出了世相的某个角落,折射着人们内心阴郁的光,但,这同样是人性的光芒。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23期  评论:施远方)




《风吹》


磙子(河南)

 

风越来越大

野草几乎倒伏在地

田埂上的树

瑟瑟地缩紧了身子

还未抽穗的麦子

被风吹的东倒西歪

 

正在薅草的母亲

睁不开眼

只能低头抱膝

坐在地上

 

风,没有绕过母亲

在风的眼里

母亲只是那些草木,庄稼

的一小部分



【远方读诗】客观上讲,现在已经没有“乡愁”和所谓乡愁诗了,它们已经随着炊烟一起被送走了。乡愁,越来越汇聚于亲情、亲人的书写抒发。《风吹》正是这样一首以亲情、母爱为载体,体现乡土人情的诗歌。


诗的第一节,诗人从风的强度越来越大,作物、野草被摧残入题,恰如其分。正如王国维强调的那样,“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由景入题,其实为的是铺垫好母亲的出场。

第二节诗中,母亲的出场很有国画般的效果,是一个从全景到局部的镜头截取。母亲在风中的表现,写出了一种现实——留守老人的真实生活情景。这样的书写,看了令人揪心、疼痛。诗人找到了这个痛点,这样一个镜头,它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挤压力,不亚于《观刈麦》中捡拾麦穗的农妇。


诗歌通过第一二节的写景、写人,到了第三节,转化为情感的宣泄。

“风,没有绕过母亲”一句,读来催人泪下。风作为自然物,它是没有情感的,不会因为母亲的孱弱、无助而可怜她、绕过她。多少劳动人民,都在这么一场大风之中,从古至今、中外皆有,他们之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幼,有的是土地的主人,有的是来到这块土地找食的人……而无论是谁,他们都躲不过一场大风,因为风不会绕过他们。

第三节的苍凉、疼痛还在于,诗人以风的口吻、视觉,说出了人与草木的无差别。从这个层面上上讲,凡人与草木无异,众生平等,皇帝与乞丐只不过是衣着不同而已;然而,眼前这个孤独的老人,她是“我”的母亲,是“我”最亲的亲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诗人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文字的张力、情感的弛度,产生了一种飓风般的螺旋梯度,读来使人感慨万千。

好诗以情动人,这样的诗,看了让人想家,想回家,想和最亲最爱的人好好在一起,永不分离,为他们分担生活的风雨。这就是一首好诗的药效。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35期  评论:施远方)



《闲下来的日子》


李松山(河南)

 

一桌人在搓麻将,

一桌人在斗地主,

一群来回走动的围观者。

阳光落在坠落的叶片上,

风抚摸着矮墙,低语。

这是他们闲下来的日子,

他们的麦子

在各自的麦田里

自顾自地生长,

长势如何那是麦子的事情。

小卖部后面的大桐树上,

两只喜鹊在巢里

 

不啼叫,不飞翔,

它们闲下来的时候,

和树冠融为一体。



【远方读诗】“有羊放,有书看,有诗写,我很爱生活。”从李松山的话语中,我看到了他生活的缩影。读这首《闲下来的日子》,我想到的是,我们每个人闲下来的时候,都会做些什么呢?

李松山只是一个九岁辍学的小学肄业生,放羊曾是他唯一的生活来源。但他坚持利用电视进行学习,有了智能手机又利用有限的拼音“知识”,在手机里拼写诗歌,坚持自学21年,积攒、学习了上百本中外诗集之后,三年里他终于写出了一百多首诗歌,终于在《河南诗人》《诗刊》等刊物发表了自己的诗作。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是诗歌、文学,让他的生命焕发出异样的光彩,使他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一朵惊艳的涟漪。“不教一日闲过”,我们自小聆听的节约时间的交回、名言,我们都遵循了吗?闲下来的日子,很多人都把它们用来“休闲”了,打麻将、斗地主、钓鱼、吃喝、睡觉、游玩……谁也无权干涉别人的闲暇时光该怎样度过,然而当我们看到不少“先天不足”者都成为旗帜、典型时,我们会如何想呢?写诗,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很难说。但生活的意义,难道这就只是娱乐、凑热闹吗?

还是说说这首诗歌吧。这首诗歌本身是很浅淡的,没有特别的深意。他仅只是以一位过客、旁观者的身份和角度,将自己所见的场景写出来,属于“写生派”诗歌,直接呈现生活的原色,也可以说是对生活的一种平视。而这正是李松山区别于其他诗人的特质,他没有仰视也没有俯瞰,写邻居们的生活,他也成了生活的邻居,不对生活指指点点。比如,他在诗里这样写到,“这是他们闲下来的日子,/他们的麦子/在各自的麦田里/自顾自地生长,/长势如何那是麦子的事情。”这些诗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别有洞天。李松山发表在《诗刊》的诗作,不少诗句都提到了麦子、庄稼,这和他农民、牧羊人的身份、生活有关,但诗歌精神上却与海子等写了大量“麦子诗”的诗人们有所呼应。姑且不去细究了。在这样轻松愉悦的场景中,其实它反映出了李松山自己的情感态度,为什么大家都做那么无聊的事情呢?麦子,播散之后就任其自身自灭吗?他为麦子感到不值,为得不到悉心照料的麦子而忧心。在《我把羊群赶上冈坡》一诗中诗人写到,“我把羊群赶上冈坡,/阳光在麦苗上驱赶露珠。/我用不标准的口号,/教它们分辨杂草和庄稼”。诗人对庄稼是很有感情的,我们可以想象,他“教会”羊分辨杂草和庄稼的艰辛和用心。而那些肢体健全的人们,对自己的麦子、庄稼无所用心,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加珍惜,多么令人痛心。

诗歌的第一二节之间,诗人故意将书写喜鹊的部分,一半与人类活动连在一起,一半独立写它们闲下来的状态。这样的分割,给人一种强行分离、分割不合理的感觉,但这样的分布,却引人思考。鸟儿闲下来不啼叫、不飞翔,与树冠连为一体是风景,是为下一次啼叫、飞翔做储备,人们长时间地玩耍、自娱,算得上是风景吗?或许诗人本意,只是想写出一种闲适、自然、恬静的乡村情景。然而,在诗艺之外,好的诗歌常常给人更多的诗义。

不过,我们从李松山本人的励志故事和他的诗歌中,都该汲取一些积极的养分。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35期  评论:施远方)




《每一朵花都是击中心脏的子弹》


缑晓晓

 

从一棵树迸发,太寂寥了

只适合惆怅的眺望

装不下风的浩荡

 

要开就漫天遍野

每一朵桃花都是灼灼的火苗

让群山燃烧

让你深陷这无边的海

无处躲藏

 

面对这汪洋恣肆的网

缴械投降吧

每一朵花都是击中心脏的子弹

任何抵抗都是徒劳

 

亿万桃花

每一朵都是血液里流窜的

辣辣烈酒

我只想让自己也绽放于枝头

让你:醉死,梦生



【远方读诗】诗歌属于文学的一个分支,但它集中体现了文学以小见大、以小博大的特性和雄心。《每一朵花都是击中心脏的子弹》这首诗,单看标题就知道,它必须是博大而深广的。

所以,诗歌的第一节,一下笔就不同凡响。“从一棵树迸发,太寂寥了/只适合惆怅的眺望/

装不下风的浩荡”,完全摆脱了吟风弄月、风花雪夜的小家子气和小资情调。大气的开端,雄姿英挺。

第二节顺承第一节,格局打开。从眼前,回溯数千年。“要开就漫天遍野/每一朵桃花都是灼灼的火苗/让群山燃烧”。古来春色桃花始,这首诗没有例外。一个“灼灼”,立马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景象打开。似乎把眼前的桃花,放回了《诗经》。“群山燃烧”,人“无处躲藏”,人在花海,也在情海。场面热烈广阔,惊叹与喜悦,都在景中了。诗人眼里,哪里是一个春天、一片桃林,简直就是万世桃园,开在未被限定的空间和无穷无尽的时间里。

第三节诗,一二句写得巧妙。“面对这汪洋恣肆的网/缴械投降吧”,诗人将花海比喻为“网”,那么,入海之人就成了“自投罗网”。同时,这两句也是后两句的前提,虽然见不到“如果……那么……”,但是逻辑严密。有了天罗地网的预设,花之“子弹”才顺理成章。诗人把战场上的进了伏击圈被击毙,演绎得诗情画意,一种“做鬼也风流”的沉醉、倾情之态,活脱而出。这就是构建在理性思维之上的诗性表达,非常有张力,非常有意境。

不过,第四节却写得太过顺理成章,而落入俗套。原因有二。第一,前三节已经让人如痴如醉,就不该以赏花如品酒来作比,就算这样比拟了,也不该出现“醉”字,才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美意。第二,俗套地将自己化作桃花也就罢了,“让你”一句就该打住不写,或将“我只想让自己也绽放于枝头”改为类似于“我只想让自己/也绽放于你的枝头”。如此,则更加含蓄,意境仍在。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较为成功的诗作。诗人就该有这种枪手的野心和准度,最好,是狙击手,弹不虚发,直抵人心,美到致命。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47期  评论:施远方)



《雪》


迟顿(山西)

 

我是在傍晚时分,与她擦身而过的

那时候,她还很年轻

有几丝白发,不算什么

昨天遥远,而梦,模糊不清

那个被石头绊倒又爬起来的孩子

擦破的手掌,还未及喊疼

已成了另外两个孩子的父亲

而她,仿佛一夜之间就满头白发

现在,我的母亲要用攒足了一生的积蓄

与这场白雪媲美

两个向冬天争宠的美人

一个操持着人间烟火

一个由来已久

只有脚下这片泥土知道

她们永远分不出胜负

   


【远方读诗】迟顿的《雪》是耐读的。诗歌写的是时光如梭,是女性的美丽和母爱如歌,是岁月无情人间有爱,更是人的灵魂之美。短短15行的小诗,他写出了两代人与时间赛跑,在亲情中成熟、老去的故事,不显山不露水,十分沉稳内敛的叙事,却给人以心灵的震颤。

“那个被石头绊倒又爬起来的孩子/擦破的手掌,还未及喊疼/已成了另外两个孩子的父亲”这样的诗句,把时光流逝带给不同生命的不同感触,同时传递给读者,举重若轻,调侃中带着苍凉,奇谐中更显庄重。一个“疼”字,贯穿生命始终,而“孩子”却带给了人们希望,那个似乎没有分量、带着欢喜、充满动感的“来不及”,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儿童轻松起身的样子,却终只感到岁月的匆忙、无情。

“母亲要用攒足了一生的积蓄/与这场白雪媲美”二句,其实是以有意争斗来写无意争锋,这不过是母亲的白发在儿女眼中,与天地共美的心眼,未必就是母亲真实举动、真实动机。不过,后五句却并不完美。

 

“两个向冬天争宠的美人

一个操持着人间烟火

一个由来已久

只有脚下这片泥土知道

她们永远分不出胜负”

 

首先,“争”并不准确。诗人太过自我的表达,并非无斗之心的自然之雪与一位白发母亲的与世无争的真实意愿,违背了常理。其次,“操持人间烟火”的诗意,与“由来已久”的寡淡,并不匹配。最后,末尾两句的平局,人之美与自然之美平分秋色固然好,但和前面那种与天斗与地斗的心气相比,显得弱了一些。改为“结果”或者“胜负”,可能更合理一些,虽然这样改,会削弱诗歌抒情的主观性、热烈度。此外,前三句中刻意制造的人生如梦、纯属偶然的感觉,美则美矣,却充满了人物身份、时间的不确定性。准确乃至精确,不论是用词造句还是营造氛围、创造意境,都是需要遵从的。

对一首好诗过于苛刻,还望作者、读者见谅。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46期  评论:施远方)




《橡皮树》


子空(云南)


橡皮树,生长在南方

又叫砍头树。不砍不生长

越砍越旺盛,旺盛到

可以遮住你的眼睛

满天空,都是森林

 


【远方读诗】这是一首淡到看不见诗的诗。

“淡”是一种素朴自然、平和淡远,无涉于刻意雕造的艺术风格和境界。作为文学范畴,始见于六朝。如钟嵘《诗品》称郭璞“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

《橡皮树》写的就是一种别名砍头树的普通树木,但它的生长却很有特点:“不砍不生长/越砍越旺盛”。诗人发现了这个特点,发现了它的生命力,也就发现了它的诗意。这样一种树,被写成这样一首诗,它就具有了生命的倔强,它是命运的罪与美的结合。但是,诗人完全没有去触碰砍头者,砍头者在诗中是隐藏的。是谁伤害了橡皮树,不用说都知道。为什么要给橡皮树砍头,诗人同样没有说。这其间,又隐藏了什么?不必去费心猜测,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多的是:割胶、割松脂、给茶树去掉顶端优势……

世界如此美妙的秘密在于,有一些事物为你的生存和审美默默牺牲着,他(它)们的牺牲在你看来完全合理、理所当然,完全可以被无视,完全可以不被知晓——事实上我们很少去思考万物对于人类的成全,其实完全是被迫的,然而我们必须让这一切看起来合情合理,以便我们摆脱罪恶感,可以惬意地欣赏、享受。

这真是诗到淡时是浓时。它写出了生命和命运的真相,砍头树也好,橡皮树也罢,它的生长已经超越了个体,达到了哲与思的高度、深度。这样的诗,让我看到了勃勃生机的同时,也看到了生机背后的惨痛。

而诗人的按下不表,才是真的高明。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23期  评论:施远方)



《杏花》


余秀华

 

恰如,于千万人里一转身的遇见:街灯亮起来

暗下去的时候已经走散

 

孤单。热闹。一朵试图落进另一朵蕊里

用去了短暂的春天

——我们被不同的时间衔在嘴里,在同一个尘世

跌跌撞撞

 

多么让人不甘啊:我不过从他的额头捡下一个花瓣

他不再说话

但是那么多人听见了他的声音

 

——一棵树死了,另一棵长出来。一个人走了

另一个走过来

一个果子落了,一朵花开出来

 

我们长泣。悲欢于落满尘垢的一生,寂寥,短暂

那些散落的结绳

不过是反过来,看着它腐烂,消逝

 

今夜有风。流言适于内心,尊严也如此

家门口有一棵杏树,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远方读诗】读余秀华的诗,以《杏花》为范例,似乎不能代表她整个诗歌创作风貌。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并不想对她的诗歌作全面的解读。全面是困难的,毕竟每个诗人的任何一首诗都不能代表他们的全貌。全面应该交给时间、历史,而不是交给读者的。

在余秀华的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中,以花为题、以花为媒的诗并不多,粗略数了一下,也就五六首而已。《杏花》是诗集中第一首花诗。

女诗人应该很喜欢花,很爱写花的。但实际上整部诗集,余秀华写得最多的是时间,而不是花。即使写到花,也并不明媚。以《杏花》为例,全诗形式优美,文字洗练,技巧纯熟,但整体而言,诗歌的气氛阴郁而复杂。有爱有痛,也有追逐和喜悦,更多的是失落和自我开慰。

诗的第一节,诗人以人海茫茫中的邂逅比喻杏花纷落。诗人给了这一次的遇见一个很黯然的概述:“街灯亮起来/暗下去的时候已经走散”。一个尚未开始已经结束的悲剧开端,与杏花这一大自然的尤物,很不合拍。即使是“落花时节”,落花也该有“落英缤纷”的美好。这就为后面的抒情,奠定了寂寥落寞的情绪。第二节一开头,诗人就孤置两个词语:“孤单。热闹”。这是两个完全不搭调的词语。诗人有意将其安置在一处,别有用意。诗人对此作了诗意的解释:“一朵试图落进另一朵蕊里/用去了短暂的春天”。这样的解释,凄美而抽象。但是它将一颗心灵进入不了另一个灵魂的境遇,十分妥帖地写出来了。孤单,是的,多孤单啊,一颗心的付出得不到回应,就像一朵花进入不了另一朵的蕊里,极端细腻,极度凄怆。然而,花朵不停地落下,一次次失败后,万千次不断尝试,又是多么热闹。越是热闹,就越是闹心,越显孤单啊!“——我们被不同的时间衔在嘴里,在同一个尘世/跌跌撞撞”,似乎两个人身在多维的时空中,生不逢时的悲哀涌在心间,凄绝哀怨,何以复加?

这两节诗,写法上是很别致的。第一节的写景(杏花飘落),诗人另辟蹊径,以叙事来代笔。而这遇见,却与生活中的过往,交织一处。第二节,诗人以细致的观察发现一朵花进入不到另一朵花蕊里,进而细腻地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壁垒无法开解。景、事、情,就这么奇妙地和谐共生了,诗意诗情,与大自然无缝对接,精微之至。

第三节诗,是诗歌的叙事、抒情部分。诗人的“不甘”,通过前两节诗歌的铺垫,很容易就能够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此时无声胜有声。第四节,诗歌进入一种哲思的氛围。通过从自然现象、人世浮沉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柔韧而睿智的心。但如果只看这一小节而不继续往下读,我们就会误以为诗人真是看破红尘不食烟火的圣女了。第五节,诗人一句“我们长泣。”就显露了诗人的多愁善感,展现了女人脆弱敏感的本性,证实了她的感性。她的感性,并未因为有诗性、理性而湮灭。相反,她的情欲更加汹涌澎湃。情感的激流,并未被智性的堤岸束缚。

长泣一语,在景与悟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将瞬间的观察与永恒的洞察连在一起,把瞬间悲欢将人生悲喜连在了一起,更把个体的悲欢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悲欢于落满尘垢的一生,寂寥,短暂/那些散落的结绳/不过是反过来,看着它腐烂,消逝”三行诗,在全诗中分量极重。“结绳”并不仅指过去之史,“散落”这个极具张力的动词,将过去抛到了当下,将古今融在了一处。“反过来”用得很好,是站在当下回望人类全史,也是从历史源头看现在和未来。这几句,大气磅礴。时间的洪流与情感的洪流,感性的洪流与智性的洪流,汇聚一处,给人以震撼。而“腐烂”、“消逝”等词,又将这种磅礴汇入了阴郁幽怨之中,有如冰箱制冷般将所有热空气压缩到极细的管道中,再呼出来,寒气逼人。

诗的第六节只有两行,但这两行却非常重要。它是这首小诗情感九转百折的最后归宿。诗歌经过多次的迂回后,于此有了一个了结:坐看花开花落,等闲视之。“流言适于内心,尊严也如此”,所有流言蜚语,让别人去说吧,只管走自己的路。诗人借杏花飘落说一段人生际遇,然而杏花落尽,杏树已然挺立,又给了诗人信心与勇气。杏花如心花,灼灼开放很美,瑟瑟纷落也很美;杏树似幸福,无关花开花落,反正来日方长。

余秀华这首的抒情诗,短小精悍,颇具匠心。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33期  评论:施远方)



《知识的色情》


戴潍娜(北京)

 

你的后背不曾跟我的脚踝亲热

我的肩胛骨从未触碰你的腰窝

二十年在一起,我不认识你

就像不认识我的房间,

和家门口的三尺土地——

它的体温,我的赤脚从未体会

隔着词语,隔着网络,隔着逻辑

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如同一场禁欲

我爱上的全是赝品

 

我从未尝过泥土,从未舔过雪冻

我这一副身体不够来爱这世界

可我依然活着,依赖种种传言

流连他们口中一天比一天更可爱的蓝

罔顾启示录里一年年延迟的末日时间

盲目幸福着,如草原上一只獴苍凉的小背影

只一次机会,造访这宇宙的深情

它汗腺和血液中的冰川,抵御——

那来自知识的色情

而最终用一首诗打发掉这些

如表演中的无实物练习

我再一次辜负你

 


【远方读诗】《知识的色情》诗题看似香艳,读过第一二句,一种悲凉就透过文字席卷人心。“你的后背不曾跟我的脚踝亲热/我的肩胛骨从未触碰你的腰窝”,这两句诗以爱人、情侣间尚未完成的私密接触——遗憾的渴望,来隐喻实践的缺失,细腻、独具匠心的感性色彩下,折射的是那些未经体验、检验,就流行开来的伪学术、假艺术、非文学……接下来,诗人用“二十年在一起,我不认识你/就像不认识我的房间,/和家门口的三尺土地——/它的体温,我的赤脚从未体会”来加以阐释“我”和知识的隔膜。其实,诗人很鲜明地指出了我们与知识的隔膜,其产生的原因,只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拒绝体验。家门口的三尺土地,我们赤着脚都不愿意亲自体验,而借助于书本、网络的记载来间接体验。这不禁让人想到新闻里爆出的那些糗事:分不清茶树和杂树却对各类高级茶品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的官僚,抄袭学生或是其他作者学术论文的专家学者教授,以及分不清猪牛认不清韭菜和麦苗的中小学生……因为他们都走了同一条路——“隔着词语,隔着网络,隔着逻辑”去认识世界。三个“隔着”,气势磅礴,却给人以无限的悲哀。“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如同一场禁欲/我爱上的全是赝品”,直抒诗人的悲愤。

诗歌的第二节,诗人这样写道:“我从未尝过泥土,从未舔过雪冻/我这一副身体不够来爱这世界/可我依然活着,依赖种种传言”。纵然悲愤,然而人生却充满了无奈。在人间,我们不得不依赖“传言”而活着,并且参与其中,传递着谣言,传递着假。知识固有的精神,教人求取真善美的精神,在此倾覆,一败涂地。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宣泄悲哀之情,进而诗人以“蓝”和“末日”来佐证。“蓝”和“末日”的出现,将知识的范畴猛然延展开来,不再局限于书本、网络等载体承载的知识,而是人类所拥有的一切天然的“知”和“识”——对天地万物的真实感知,以及对失去原色的大自然的恐慌。它揭露着人类的虚伪和盲目。有人制造假象,就有人推波助澜、盲目跟从。这一节,从上一节的人云亦云,扩展为从行动上作伪,助纣为虐而不自知。世人中的大多数如此,毕竟还有清醒者,诗人就是他们中的清醒者。

“如草原上一只獴苍凉的小背影/只一次机会,造访这宇宙的深情/它汗腺和血液中的冰川,抵御——/那来自知识的色情”,诗人以“獴”自喻,是有寓意的。獴科动物中的一部分,是以蛇为食物的,它们能将毒蛇吞下而不中毒。世间的毒物,实在太多,一如每年出版的各类读物,层出不穷。读者和獴一样,要默默忍受着毒害,坚韧地活下去。诗意生存,多么不易;阅遇真知,多么不易。

最后三行诗,作者的语调充满了调侃的意味,自嘲中更多的是反讽。《知识的色情》,诱惑我们的那些皮相,应该指引我们得到真相。然而,欠缺实践欲和辨识力的众生,只能牺牲于世界的色相,永难抵达真切和真知,何其悲哀。这首诗,能启人心智,为俗世拨开了迷雾。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23期  评论:施远方)



《黑夜了,我们还坐在铁路桥下》


张二棍

 

幸好桥上的那些星星

我真的摘不下来

幸好你也不舍得,我爬那么高

去冒险。我们坐在地上

你一边抛着小石头

一边抛着奇怪的问题

你六岁了,怕黑,怕远方

怕火车大声的轰鸣

怕我又一个人坐着火车

去了远方。你靠得我

那么近,让我觉得

你就是,我分出来的一小块儿

最骄傲的一小块儿

别人肯定不知道,你模仿着火车

鸣笛的时候,我内心已锃亮

而辽远。我已为你,铺好铁轨

我将用一生,等你通过


 

【远方读诗】这是一首关于爱的诗歌。读出担忧,读出谅解,读出恐惧与温暖,还应读出承继和甘愿。

“幸好桥上的那些星星/我真的摘不下来/幸好你也不舍得,我爬那么高/去冒险。”短短四句,第一个“幸好”读出的是担忧和如释重负,万一孩子提出摘星星的要求,作为父亲,“我”一定会想办法去做,首先,至少要做出个样子。第二个“幸好”,是孩子对父亲的谅解或者说,是理解、关心,不提无理的、办不到的要求。爱是原谅无能为力,爱是不苛责。张二棍用父子(父女)之间的亲昵之情,阐释了爱是一种包容、不奢求。

到这,还没完。爱,也是付出啊,只有付出爱,才能得到爱。“我们坐在地上/你一边抛着小石头/一边抛着奇怪的问题”,这三句是真实的生活场景,然而诗歌不是散文、小说,容不得闲笔和废话。“小石头”和“奇怪的问题”之间,就存在这两代人之间的问答,而问答之间,则是爱的沟通、知识常识和为人处世道理的传递。教育,是的。教育无处不在,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正处于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大过渡的时期。闲谈之间,两代人说什么并不重要,所以这三句似乎也不重要。但是,孩子抛出的问题中,一定有像小石头砸痛大地一样砸痛“我”的。这个问题,就是恐惧。

“你六岁了,怕黑,怕远方/怕火车大声的轰鸣/怕我又一个人坐着火车/去了远方。”这就是孩子所有问题中,让追问和回答停滞的问题:害怕离别,害怕失去父亲的呵护和关心,需要父亲给予的陪伴。这样的恐惧,同样是“我”的恐惧,是所有经历过亲人离别、久别的人们的共同记忆。

张二棍“已经是大诗人了”(某编辑言),他的“大”不是特立独行独树一帜,而是因为他写出了好诗。好诗的标准太多了,我认为,好诗不在于特立独行,而在于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共鸣和承认。因为不舍父亲离开,孩子自然而然地倚靠着父亲,“你靠得我/那么近,让我觉得

你就是,我分出来的一小块儿/最骄傲的一小块儿”这几句,写出了天下父母共同的心声,用质朴的常情阐释了何为“骨肉”,为亲情作了诗意的注解。非常温暖的诗行,非常动人的情感。这几句诗,情感很细腻。一个男人的细腻,可能就展现在当他处于爱之中的时候。

“别人肯定不知道,你模仿着火车/鸣笛的时候,我内心已锃亮/而辽远。”摹仿,似乎是天性。读到这几行诗,我想到了我刚满两岁的女儿因为我驻村扶贫想念我,而收拾了一小包衣服背在背上,一手提个小收纳盒,一手提着我的文件袋,说“我要下乡去了”的情景,以及每次视频她一说到“爸爸,我想你了,我挂你了”就要低下头的样子……天下父母的心都一样,子女渴望和父母在一起的情,也都一样。孩子的摹仿,就是不舍除了语言之外的一种行为表达。孩子的摹仿,触动了身为人父的“我”,从心底涌出了“我已为你,铺好铁轨/我将用一生,等你通过”这样的诗句,这想象奇特的诗句,却道出了天下父母共同的心声,一种愿意为子女付出一切,“甘为人梯”的担当和奉献。“一切为了孩子”,就从躺下自己做孩子前进的轨道的举动中,充分体现出来了。振聋发聩,感天动地。

这首诗的构思,是很巧妙的。诗中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有着感天动地的情怀。读完全诗再回头看诗歌的题目《黑夜了,我们还坐在铁路桥下》,会有一种巨大的压力,仿佛无数的列车轰鸣而过,那种仿佛被列车碾压,将被汽笛撑破的感觉,更增加了读诗的震撼,更加体会到不得不分别的痛苦。有多痛,就有多爱,张二棍一首小诗,写出了爱的摧枯拉朽和隽永深沉。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21期  评论:施远方)



《诗歌》


牛庆国(甘肃)

 

不能让亲人完成你的诗歌

这是我最近的想法

比如那些年我一直写着父亲

写着写着 父亲就老了 病了

接着写 父亲就走了

母亲也是这样

那些曾走在我诗里的岔里人

也都一个个先后走进了土里

如果土地是一张稿纸

他们都已成为再不能修改的诗句

那天我给母亲去上坟

整整一天都没看到一个人

岔里干净的土地上

草和庄稼一样寂寞

我担心如果再写它们

秋天就会提前赶到

杏儿岔也就会很快老去

我热爱诗歌 但更爱我的亲人

从此 我要在每首诗里

都写下祝福

愿每一棵小草也都好好地活着

 


【远方读诗】读完牛庆国的《诗歌》一诗,感觉诗中充满了愧疚和感恩,充满了爱和悲悯,他的诗歌,是献给那些痛苦挣扎的生命的赞歌。

“不能让亲人完成你的诗歌/这是我最近的想法”这两行诗句,一开头就让人感到奇怪,就引人思考,为什么不能?亲人,不是我们情感深处最难以割舍的部分吗?“比如那些年我一直写着父亲/写着写着 父亲就老了 病了/接着写 父亲就走了/母亲也是这样/那些曾走在我诗里的岔里人/也都一个个先后走进了土里”。读了这几行我们知道了,诗人是把父母、乡亲们的死亡,归罪于自己的书写。诗歌写出来,是要给人看的,要“卖钱”以维持生计、声誉的,诗人感觉到这样的书写、售卖,似乎是在出卖父母、亲人、乡亲。负罪感由此而来,爱之深责之切。

“如果土地是一张稿纸/他们都已成为再不能修改的诗句”两行,很诗意,原来死亡,可以表现得如此之美。这是世间最美的哀悼之一。这美,美在“再不能修改”,也无需修改。它承认了逝者的一生,充满了不完美,却来不及似乎也无法修改的一生。

 

那天我给母亲去上坟

整整一天都没看到一个人

岔里干净的土地上

草和庄稼一样寂寞

我担心如果再写它们

秋天就会提前赶到

杏儿岔也就会很快老去


 

这7句,回忆中的画面使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草和庄稼一样寂寞”,读来令人泪沾襟。草,一定会被农民拔掉;庄稼会被悉心照料,也一定会被收获。草也好庄稼也罢,最终,都将死去。看着这一切的诗人,看着母亲坟头草和庄稼地的诗人,心中的痛苦,岂是一个“寂寞”可表。逝去的母亲,又将面对多久的寂寞呢?

 

我热爱诗歌 但更爱我的亲人

从此 我要在每首诗里

都写下祝福

愿每一棵小草也都好好地活着

 

谈及诗集《我把你的名字写在诗里》的创作时,牛庆国说:“母亲去世以后,我才发现家里连本家谱都没有。于是就想把母亲的名字写到诗里面去。”我想,他每首诗歌里写到的亲人,都回到了“家园”,都得到了家谱的承认。每一首诗,都是亲人的家谱和家园。


(选自公众平台《诗药》·评论版 第18期  评论:施远方)





名人名言:


      “一个诗人应该把自己隐藏在作品里,如同上帝把自己隐藏在万物中。

---福楼拜




好诗点评


好诗点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4 )       




我评(综评与一诗一评)


综评:


林静  路军锋  王俊才  姚宏伟  毕福堂  崔万福  白恩杰  张海荣  张二棍  葛平  杨丕梁  雷霆  荫丽娟  张琳  霍秀琴  韩玉光  王文海  王小泗   武恩利  罗广才  宗小白  韩庆成  《“地域写作”的传承与突破》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论马启代的现代诗》  张建新  王爱红  罗广才  牛梦龙  老刀客  任爱玲  雷霆  简明  张二棍   聂权  韩玉光  燕南飞  梁志宏



诗歌活动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二(总157期)

● 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 诗眼睛||快讯:“新时代都市诗歌创作与走向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修定版)(总622期)

● 诗眼睛||年度推荐:《诗眼睛》2018年推送入选《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的作品(总673期)

● 诗眼睛||书讯:《汉诗三百首·2018卷》目录和编后记(修正版)(总715期)

● 诗眼睛||海外诗会 传播文化:【多伦多诗友会】首届华人诗歌研讨会:切磋诗艺,共求美好(总719期)

● 诗眼睛||七告读者书:平台运作与七告读者书(总1073期)(2020 持续版)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张新泉、西川、黄亚洲、娜夜等五十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0期)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之二:欧阳江河、韩东、张执浩、大卫等五十八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2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晋中市纪念屈原诗歌征文获奖作品展播(总823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之二:余光中、欧阳江河、大解、娜夜、张执浩等古今诗人献给屈原之 汨 罗 诗 章!(总826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任爱玲诗歌研讨会暨《尘世之光》首发式在太原举行(收藏版)(总834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徐忠诚 赵玉兰《灯下絮语》《溪涧兰草》出版作品研讨会 (收藏版)(总871期)

 诗眼睛||七夕爱情诗专辑:余光中\朱湘\洛夫\食指\海子等一百首献给七夕节的现代诗精选, 情到深处便是诗!(总890期)

 诗眼睛||中秋节专辑:胡弦\臧棣\车前子\陈先发\雷平阳\大解\刘川等一百诗人写中秋月亮的现代诗歌精选,(总926期)

 汉诗三百首 || 《汉诗三百首》2019卷目录 (新年特刊)

 诗眼睛||快讯:《2019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由台湾甘露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总1036期)

 诗眼睛||快讯:《中国诗人生日大典》(2020卷)诗歌年选目录 (校正版)(总1037期)

 诗眼睛||下雪诗专辑:欧阳江河/王小妮/李少君/胡弦/李犁/西渡/商震/娜夜等一百首关于下雪的现代诗精选(总1054期)

● 诗眼睛||清明节专辑:席慕蓉\叶延滨\黄亚洲\梁志宏\龚学敏\李犁\潇潇等87首清明节现代诗歌精选,(总1077期)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