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下的铁匠
向以鲜
除此之外再无景色可以玄览
四月的柳烟,七月流火
再加上两个伟大的灵魂
一堆黑煤半部诗卷
擦响广陵散的迷茫手指
攥住巨锤,恶狠狠砸下去
像惊雷砸碎晴空
沉闷的钢铁龙蛇狂舞
还有,亲爱的子期
我鼓风而歌的同门祖先
请用庄子秋水那样干净的
喉咙,那样辽阔的肺叶
鼓亮炉膛
来!一起来柳树下打铁
吃饱了没事撑着打
饿死之前拼命打
这痛苦又浮华的时代
唯有无情的锻炼才能解恨
你打铁来我打铁
往深山翻卷如柳绦散发
打了干将打莫邪
向无尽江河淬取繁星
世上还有什么更犀利的
火舌在暗中跳跃
在血液里沸腾尖叫,好兄弟
火候恰到好处,请拭锋以待
[注]竹林七贤之向秀(子期)妙解《庄子》,与嵇康相善。《晋书》卷四九:“(嵇康)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同书又载:“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
点评:
阅读此诗,不可忽视“解恨”一词,嵇康之恨、向以鲜之恨、你之恨、我之恨,何可解也?由此,我曾经说过:这首诗代表了当下语境中汉语诗人基本的尊严和体面。(山鸿)
( 选自《冯站长之家》微信公众平台2018.12.25 点评嘉宾:山鸿 )
漆 树
李不嫁
在许多漆树中
我只记得刀疤最多的一棵
刀口呈梯形地排列
由低到高,随着年龄的增长
一道道新伤覆盖旧痕
在许多对树木的戕伐行为中
这,已经够仁慈的了
哪一种挺拔躲得过电锯和利斧?
生来挨刀的,都应该学着漆树般隐忍
并时时保持奉献的冲动
当采漆人到来,刀尖磕响桶沿
你看,满山漆树应声起伏,像颤栗,更像兴奋不已
点评:
咏物诗古已有之。比如王安石的《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李不嫁《漆树》一诗依然承袭古代咏物诗的传统,但其思想性却非古人能比。漆树的刀痕,来自于时间空间的聚焦,来自于时空交织的戕伐。这里有戕伐者对于漆树们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畅快、得意和满足。电锯和利斧,既制造快感,又制造累累伤痕。快感属于高高在上的采漆人,伤痕由是布满漆树。
末两句诗来自日常经验,充满了画面感。让人仿佛看到主人用瓢敲打食盆时,一群鸡疾奔而来,疾驰中的兴奋夹杂一丝忐忑,因为它们不知道等待它们的究竟是一顿美食还是一场杀戮?体内灌注了挥之不去的奴性之后,漆树是可怜又可悲的。(阿红)
( 选自《冯站长之家》微信公众平台2019.1.15 点评嘉宾:阿红 )
林 间
李树侠
当栾树叶子落尽
天空倒挂着蓝色长衫
从透光的枝桠中间
不经意间,露出了里面肥胖的白云
偶尔有三两声鸟的鸣叫
把林子掏得越来越静
簌簌的声响来自松软的落叶
你深陷于往事的脚印,难以自拔
拐上羊肠小路,几朵花把秋天的脸色
深埋在野蔷薇体内
远处的歌声,像一粒粒露水
珠圆玉润地滚落
阳光又一次涌进来
这片小小的树林
在一个人幸福的颤栗里
缓缓垂下金色的眼睑
点评:
读《林间》,有读王维《辋川集》的感受:诗中有画,有一份清新的禅意在其中。拟人以及通感手法的运用,让天空、白云、秋天、树林等意象变得丰满而亲切,并被赋予人性光芒,“露出”“掏得”“深陷”“深埋”“缓缓垂下”等动词,则让“林间”秋色特征得以呈现。
每节在表达上均有令人称道之处。第一段“天空倒挂着蓝色长衫”,“露出了里面肥胖的白云”,既为“林间”提供了宏阔的背景,又给全诗一份清寂的定调。第二段“你深陷于往事的脚印,难以自拔”,则凸显出林间人的情绪,人情景得以有机统一。第三段“远处的歌声,像一粒粒露水/珠圆玉润地滚落”变远为近、变声为形,让本来难以捉摸的“歌声”变得触手可及。第四段“阳光又一次涌进来 ”,既为林间人情绪变化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外因,也让“林间”氛围为为之一振,充分展现出人在面对相关景物之时的主观能动性。(吕本怀)
( 选自《冯站长之家》微信公众平台2019.1.8 点评嘉宾:吕本怀 )
帽 子
王立世
没有这顶帽子
容易伤风,被露水打湿
被闪电击中,被太阳晒晕
有了这顶帽子
又遮住了很多风景
隔断了很多天籁之音
最要命的是偏头疼
为了这顶帽子
绞尽了脑汁
不惜低头弯腰
甚至把良心弄丢
点评:
这首诗写出了人类如何对待“帽子”的问题。“帽子”,是一种外在物,这种对人类本有好处的东西,却会令人产生两种不同的态度。它——既可以遮风挡雨,却也能因此让人“把良心丢掉”。就看人类如何对待了,也许这就是诗人写《帽子》的真正原因之一。是的,人类与所有的外在物,在某种角度看,的确存有一种微妙的关系,而为了获取一时的“帽子”,就“把良心弄丢”,这未免是太可悲的下场。“低头弯腰”,也可能会成为人类蜗居时的某种方式,但绝不能为此让那个善良的自我失掉。也许,这都是诗人王立世写作此诗的本意。(横竖天一宁)
( 选自《冯站长之家》微信公众平台2019.3.11 点评嘉宾:横竖天一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