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论写作:马亭华:诗是一场艳遇(总723期)

王恩荣主编 诗眼睛 2021-10-07


诗是一场艳遇


马亭华,笔名黑马,1977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出版诗集《苏北记》《寻隐者》、散文诗集《大风》《乡土辞典》。曾获第6、7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第5届宝石文学奖、第2届中国•曹植诗歌奖。



001


这是一个缺少大师的年代。

我们所谓的“大师”不过是与大师投影相似的人,而相似就意味着调侃,真正的大师是笨拙的、木讷的、沉重的、不可复制的。

在中国现代诗失语的当下,大师是缺席的,这是不以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一厢情愿”为转移的。



002


诗歌正在逐渐成为一门技术。

他太多地依赖平衡术、冶炼术、嫁接术、打磨抛光术……

而真正的诗歌境界,是天然,是大化,是无术。



003


诗人,首先是天才。

天才的结局不一定就要成为疯子,或自杀,但对于为诗歌艺术而疯而自杀的诗人,我保持着足够的敬畏。

我认为,诗人除了天性浪漫、通灵、忧郁和沉静,还应当具备有疯狂倾向的因子。

诗人的最终愿望应该是“天人合一”。



004


诗歌首先是抒情的。

哪怕是叙事,它也必然含有抒情的成份。



005


海德格尔说:思就是诗。

这显然是不够完美的,但它的指向却暗示了诗的无限可能性。

思可以看作诗的一种渊源,从语言及诗歌的本质上讲。



006


当下的诗歌,一方面业已成为人类在城市文化中突围的手段和方式,崇尚灵魂精神放逐的载体,并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保持了强大旺盛的活力。

然而,另一方面诗歌也渐渐为急功近利中的人们所漠视,或者彻底遗忘。




007


爱情,一度曾被我定义为幻想和梦。

我心中的爱情,一直坐在诗歌风暴中心的底部。

一个保持了几十年诗歌习惯的人,他本身就是一个伟大而“执迷不悟”的情圣。



008


诗歌是一匹马,危险而优美。

诗人与诗歌的关系,就是主人与马的关系,马在找主人,主人也在找马,这是一种生态和谐,诗人在这一互相寻找的过程中获得了自由、安宁和无上的幸福。

否则,就是危险的。



009


大多数诗人都写到过月亮。

月亮本身就是一首诗。书写月亮的诗人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而书写月亮背面的诗人则可以成为卓越不凡的诗人。



010


乡愁,是诗人先天的病症。

乡愁可以决定两种人的命运,一种是自焚的,一种是自恋的。

当然,乡愁也因每个诗人的境遇不同而在身体内部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征兆。



011


诗人是世间万物生灵中,高迈生命中的舞蹈者。

诗人让坚硬的、纯净的东西发光发热,让黄金在天空中舞蹈,让人民疲惫的心灵得到慰藉,诗人为人类自由而将命运粉碎、劈开——

诗人必将成为人类精神的终极领袖。



012


不得不谈到诗人的姿态。

它不是向上的,也不是向下的,而是平视的。这是从时代和人民中获得的答案。




013


诗人是人类的先知。

任何一个不尊重诗人的人,事实上,他从没有严肃地对待过生活。



014


网络诗人,在新世纪这个特定时期显得尤为重要,绝不是无足轻重的。

网络诗人中正在默默产生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一点已成为主流媒体日渐发现并被时代不断印证的客观。



015


中国现代诗的症结之一:盲目的随从性写作。

它使诗人和语言产生了双重异化,直接带来的危害是现代诗内核的羸弱。这一点尤其值得当下诗人的注意。



016


每个独立的诗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词根”。

每一个“词根”都有一个“场”,诗人用一生来形成自己的第六感和“小宇宙”,如果诗人可以看作一个星球的话,那么在风格迥异的中国诗歌版图之上,构成的则是东方幻美风貌的诗人星座。

遗憾的是,仅仅是星座,庞大的星系尚未形成,它的核心尚未形成。



017


现代诗特别强调意象的特质。

我偏爱通过华采、纯粹、辽阔等等给读者以震惊的追求及梦想,从而创造出完美、自适、理性的境界。



018


我早年的诗歌写作曾过多地迷恋修辞。

修辞对于诗歌来说是必需的,但过多地依赖修辞会有堆砌之感。

当然,在密集的想象力中,执意追求一种速度感和节奏的风格就另当别论了。



019


玫瑰、蝴蝶、麦地、姐姐、天鹅等等大量的意象,被一些“善意的”诗歌评论家提醒:这些词要回避。

这是很滑稽的,在诗歌史上没有说一定要回避哪个词。问题在于这些旧词怎么用出新意,这是时代留给我们的任务。

关键是诗人要防止随波逐流,诗人要保留独立的个性,要用回自己的语言。



020


我常常探索意象之间的跳跃变化,将炽热的真情贯穿始终,并依赖一种强烈的音乐节奏、复杂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创造出宏大而幻美的理想空间,从而置读者于全新的阅读快感和诡异意象的奔突中……




021


干净纯粹,这是诗歌最美的一种品格。

我权且把它称之谓“风骨”。我写每一首诗时都突感内心的洗礼,那是一种清澈之美。 



022


在我看来,人世不过是一场穿越虚无的漂泊。

这种漂泊,是全人类的。



023


对于诗人来说,你可以没有好的想象力,但你必须要有绝对好的表现力。

诗歌是瞬间而来,又稍纵即逝的的语言,抓住那一丝颤抖的灵感,准确地表现出来是诗人刻不容缓的责任。



024


一首诗,应该有建筑美、音乐美、语言美三大要素。



025


“面对诗歌,背对诗坛”,这是一个成熟诗人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026


为一首诗、一句话或一个字,我甚至好几个星期茶饭不思、夜不能寝,它可能一文钱也挣不到;但我清楚得很,当一首诗歌到来时,我别无选择。

我有责任把最直接最准确的语言呈现出来,仿佛在传达神灵的意志和圣谕。



027


诗歌有时为创新为标新立异而追求陌生化,但过于追求陌生化会破坏诗歌的肌质。

这一点,在诗歌创作实践中要树立足够的警惕。



028


我认为诗歌是不应该承载过多思想性的。

诗歌首先应该是诗歌,它源于精神感悟,有很大的直觉的成分。如果非要找思想的话,你可以求助哲学、伦理学、玄学等等其他艺术形式,不该独独对诗歌苦苦相逼。



029


诗歌和酒是一类事物。

好酒就是好酒,不以人的偏见和酒的牌子的不同为转移。这同样适用诗歌,不要管它是民族的还是先锋的,朦胧诗派的还是超现实主义的,知识分子写作还是民间写作,只要是好诗,大家就会认可,历史就会认可。



030


不得不谈到传统。

当下诗人们提及的传统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一类是欧美现代诗的传统。

而我的传统则是追求从汉语诗歌的民族性出发抵达全人类文明的传统。




031


诗歌史,就像一列飞速行驶的火车。

很多诗人千方百计地想挤进去,但进去以后又苦于找不到座位而懊悔。有软卧的当是“大师”,硬卧的也称个“大师级”,找到座位的可混个“著名诗人”,没有座位罚站似的只能叫“小诗人”了。

可中国诗歌的民族性和本土风貌,却都是由“小诗人”谱写的。



032


诗写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发觉不是我在写诗,而是诗在写我。

我只是默默地跟着走,在大地上自由地散步,用缓慢、镇静、独自的节奏。



033


诗,是一场艳遇。可遇,而不可求也。



034


对于乡村这一诗歌母题,我是爱恨交加的。

乡村衍生出来的家园史、创伤、宿命、信仰、苦难与光荣,都成为我的精神之源。

而我只是老槐树下一个爱做梦的孩子。



035


诗人没有死,诗人还活着,诗人将永远活着。这是宇宙的规律。



036


诗人是孤独的,有了爱,诗人会更加孤独。

这是诗人的宿命,是诗人与世界的隐秘关系。爱是挽留,它让人类在对死亡的反抗中获得了教义。

诗人是经历炼狱的人,是民族的先驱者,是精神的先锋战士,是对世界心怀大爱并默默无闻的潜行者。



037


一首诗的命运,是由诗的自身来决定的。

检验一首诗的好坏,不能依靠诗人的名气和声望。

一首好诗必然会经受住历史洪流的冲刷和洗淘,这是时代对诗的严峻考验。



038


关于灵感。

我不得不提及在苏北的一个仲夏夜,窗外繁星闪烁。我摇着蒲扇在书房纳凉,而我的桌上一些闪耀的词还放在一张洁白的稿纸上,我在心里念叨着“生长啊,生长啊……”

翌日清晨,我起床重新抖动那些新鲜发芽的句子,我突感强大的前所未有的思想的光芒,在我的手中缓缓地排队……



039


关于自由。

我推崇加拿大诗人安东尼奥·达尔冯索的话——“我喜欢那震颤的言词,那故意把你推出平衡的言词。歇斯底里的言词。它们的力量或力量的缺乏就是我的自由。”

这实际上是每一个诗人的自由。



040


关于音乐和色彩之美。

诗歌的音乐和色彩之美,是我所追求的,在我有限的诗歌实践中,我力求做到每一个词都响亮、清澈、有旋律感,闪光、鲜艳、珠圆玉润。

在我的散文诗中,我的这种追求尤为明显。





041


语言的清澈和空灵质感来源于心灵的清澈和善良。


042


有时候,一首诗可以纯粹地表达喜悦和美,而不需要任何思想性的拔高。



043


在诗歌语言上,诗歌分为三种:抒情性的,叙述性的,戏剧性的。在我看来,中国当代诗人中此三种诗歌的集大成者尚未出现,但有一个人或许业已呈现了某种可能性。

这个人正是西川。



044


关于怀疑主义。

诗人精神深处的怀疑主义是对世俗的一种决绝、对峙。

它不提供救世的具体办法,但它对世界无穷大的质疑态度和对灵魂拷问的深度呈现,带来的必然是时代的觉醒。



045


诗歌是无限孤独的艺术。

孤独是一种美和气质,这种气质常常伴随着渴望、惶惑、领悟、猛醒……但决不是孤芳自赏。

诗歌中的孤独气质永远是精神高贵的闲庭信步,是从容、豁达,和没有对手的苦恼,是一个诗人遇见了另一个诗人,是一种无法企及、无以言说的美。



046


后退与超越。

在诗歌创作中遇到了难题,我总是后退几步,不是败退,而是为迎接挑战的助跑,像弓与弦的关系。

当诗歌的火焰萎靡时,我在灵魂上播洒雨水,从而唤起更热烈的诗歌欲望,更像是细胞的激活。

这是来自内心的自我整饬,我要超越的只能是我自己,不是某某诗派,也不是某某诗人。



047


诗歌来自生活的提纯,诗人来自时代的全人类的痛苦。

真正的诗人必须在“诗歌的生活”和“生活的诗歌”之间做出选择。



048


诗歌拼到最后,拼的是观念。

我提倡独立、安静、自由、创意、简洁的诗歌,主张回归汉语诗歌的民族性和传统,同时萃取西方现代诗艺术精湛的技法,古今贯通,中西合璧,赋予中国当代汉语诗歌新的元素、活力和辽阔的气质,坚守在人民中间写作,为人民代言,保持诗人在时代中特有的启示、纯粹与担当,旨在传承汉语诗歌艺术,并试图抵达“大诗歌”的境界与高度。

这是我的诗歌观念。




049


艺术是精神的堡垒,诗歌是我精神惟一的避难所。




祭奠乡土的新的话语仪式

——评黑马诗集《苏北记》


苗雨时


马克思早在300多年前,就对当时兴起的“工业革命”,有着深刻的反思和判断。他尖锐地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已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日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发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伟大先哲的预言,就好像是针对我们当今现实而说的。


当今时代,中国现代化的步伐,走向惊人的繁荣和进步。但与此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工业文明的推进,不仅造成了土地被吞食、自然遭破坏的生态危机,而且也使人陷入了物质挤压精神、人性异化、灵肉分裂的生存困境。在此种文化历史的阴霾下,重整破碎的自然和重建式微的人之精神,使诗意重归大地,便成了当下“乡土诗”的历史使命和艺术责任。


其实,中国乡土诗的传统,源远流长。因为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作为文化的底蕴。然而,当它遭遇工业文明的现实,历史性的变革,就成为一种必然。而且,正是在两种文明的现代性冲突中,才能使乡土诗获得新的视野,并凸显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乡土诗关于乡土的阐释与命名,已经很多了。诸如,乡景、乡情、乡风、乡俗、乡恋、乡愁等等,但相较于乡土在工业代进程中的急剧陷落,看上去,似乎显得悬浮与空洞、无着与无奈。犹如水中的浮萍,作无根的游荡。能不能走出这些迷茫的语境,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楔入乡土深层,对乡土重新命名,就成了对诗人立足点、才情和创造力的一种庄严的检验。


而黑马的诗集《苏北记》,像书名一样,朴实无华。然而,他却走出了“田园牧歌”式的泳叹,也超越了“无可奈何花落去”般的挽唱,又不作乡土滞重悲苦的回忆,更突破了那些喧嚣、浮躁所谓变革叙事。他不是以局外人的身份,而是以大地之子名义,用谦卑、敬畏的姿态,俯下身来,抚摸乡土大地,从泥土中汲取生命,发现和创造了与乡土异质同构的话语修辞,并用这种词语,搭设了祭奠乡土大地的话语仪式。他遵从了诗的本源意义。诗者,从字源上考察,从言从寺。其原始本义,是古代祭祀时对神圣与先王的赞颂。这就历史地说明了它是对一种神圣去蔽的言说方式的祈祷和沉思。诗,是在与现实对称与超越中高于生命的语言存在形式。诗人正是以这种语言形式,祭奠和礼赞生养他的苏北大地,为乡土重构了超凡脱俗而葆有神性的语言天地。


诗人在《在河流的源头》一诗中说:“村庄,我将一生一世为你祈祷/永世的时光啊,大河与土地”。他在《祈祷》一诗中又说:祈祷中“古朴的风吹着我,也吹着揉碎的月光/芦苇的忧伤”。肃穆而庄严,悲慨而深沉。而“仪式中的乡村,朴素且宁静”,“古铜的祭器,火焰的哲学,风中飞鸟的剪刀/灯盏,落地的杏花,一切都如心头的白雪干净而温暖”(《仪式中的乡村》)。这是乡村历史原初的丰饶与大地的恒凝、坦荡。它曾孕育了生民祖先的生命。这样的村庄,“坐在古风里比时光更远,比春天/更要辽阔”,在这里,曾荡动着征战的“豪气与悲怆”,也曾负载着历史的苦难与辉煌(《村庄坐在古风里》)。此处的“古风”一词,既是古代民谣的风光情韵,也使我们聆听到汉高祖《大风歌》的词句:“大风起兮云飞扬”。正如诗人在《向晚的大风》一诗中所吟哦的:“当思念投射苏北大地上/把大风排练成编钟演绎的盛世歌舞/每一只起舞的蝴蝶都是汉赋/美人秋水,美若羽翅/大风啊,你又怎能说清星座的隐喻”?恰是这种从大地深处刮来的古风汉韵,裹扶着历史变幻的云烟,滋润了乡土文明的生长,催生了土地上的生存场景,演绎了亲人们的故事,从古至今,绵延不尽,从而谱写了苏北大地的精神史册。


诗人之所以咏赞乡土,不仅因为人与这块土地有着历史文化的渊源,而且更因为这种关联还包含着人的生命最原始的文化血缘。人生于土地,又归于土地。早在农耕时代,人们就意识到土地对生存的重要性,“地生养至极”,“万物资地而生(《周易·坤·正义》),这是中国最早的文化符号对土地的揭示。所以产生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性。由此可见人们对土地由依赖而崇拜,而神化,而信仰,是来自他们体内流淌的血液的暗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集体无意识,也是一种人类生存的原型。因此,诗人依偎在乡土的怀抱里,他对大地母亲的依恋和感恩,是刻骨铭心的,历久而弥深。他说:“如果老了,就学会用一把骨头去爱“(《亲人》)。他把自我的生命置放于乡土的日夜更替和四季轮回中,让它感应着大自然的脉动,顽韧地生长,就像那些乡土上的草木和庄稼一样,扎根泥土,蓬勃向上,在天空中开花结果。


苏北大地的夜晚,并不是一片沉沉的黒暗。它幽深而明亮,寂静而温暖。因为有大地母亲擎起的“灯盏”。他诗中有很多写到“灯火”的诗句,诸如,“灯笼在泥土的深处”、“村庄在一盏灯里”,“一盏闪亮的心灯”,“把爱种在一盏灯里”,“一盏灯为村庄增添了体温”,“为一盏灯而活下去/让它永远亮在人们浅蓝的头顶/活在人的心里”等等。这“灯盏”,是诗人奉献给乡土的重要词语,它作为一个实体意象,既辉映了暮色中的落日长河、风中芦苇、湖边蛙鸣,也托举起了浩瀚深遂的夜空,月光如水,群星灿烂,天地浑茫,神圣而又安祥。在这里,“灯盏”是大地的灵魂,它笼罩着人间生命的孕育、爱情、温暖和梦想……


接继“灯火”的是太阳。清晨,万物苏醒,阳光普照田野,诗人“铸造了太阳的颂词”,于是打开了苏北乡土的立轴画卷:“风,翻阅苏北的画卷/油菜花是原生态的舞蹈者,看,欢快的海洋”,“百鸟向着蔚蓝啼叫/抒情的白云,擦亮更蓝的天空”,人们在土地上劳作,明亮的河水从身边流过,天际是飘拂着氤氲的晴岚(《立轴的苏北》)。在天地之间,诗人学会了“仰望”,而“仰望”,不仅确定了他的立足之地,而且望穿了一年四季的流转。春天的桃花,夏季的绿树,秋日的稻谷,冬天的飞雪,循环往复,在大自然的律动中,天人感应,划出了泥土人生四季的轨迹。土地上开放的五色六色,缤纷了农民千年的感情,优美地昭示了天地人的温馨的甜蜜。诗人对时光岁月如此祭奠:“在苏北,眺望苍茫大地”,“大雪像仪式纷纷扬扬”,“而雪的背后,正是春天”(《大雪的仪式》)……


真正的诗人与诗歌是“去蔽”的。他在敞亮乡土的同时,也打开了自我生命的本真。他与草木禾苗为伍,谛听大地的呼吸如心跳。他的生命像“青草”:“一根草叶上的水滴/如闪亮的绝句,被风轻轻吟唱”,但却“在水和天之间”,“韧如竖琴”(《青草》);也像“一棵树”,“带着新鲜的枝桠和阳光”,挺拔高耸,“生长出哲学的高度”(《行走的树》);又像一株“稻谷”,摇曳在秋风里,“金黄的稻束举着村庄的渴望”,播洒着浓郁的清香(《秋天是孤独的》)。“青草”、“树”、“稻谷”三个词之间,我更钟情于“稻谷”,并把三个意象叠加在一起,以“稻谷”表征大地植物的生命。你看,它把根插进泥土,然后由黄变绿,在风雨和曝晒下,分孽开花,茁壮生长,最后结出丰满的稻穗,却又低下头来,感恩滋养它的土地。人的生命不也正应该是这样的吗?!诗人就是一株“稻谷”,他秉赋着大地的灵魂,身处底处,然而,他的生命却顶风冒雨不屈不挠地成生,直到成熟。他的“爱,卑微地亮着”,但微小而博大。因为有了大地的归属,获得了泥土深处“更为强大的力量”,所以这样的人生谦卑而高贵,放达而自由,并在与大自然的和谐中,感受到了切近生命本真的愉悦和灵魂的安妥。这才真正是人生存的幸福。


然而,土地并非完好无损。那象征着工业文明的火车隆隆驰过,打破了乡村的平和与宁静,给大地留下了划痕。“一列火车以决绝的口吻在午夜写下忧伤的词”(《薄霜》),“草叶上的梦被赶夜路的火车撞得纷碎”(《故乡的夜晚》),“时光是火车扔下的一两声鸣咽”(《旧情书》)……这使他陷入了心灵的震撼与焦虑。万般无奈之下,他躺卧在大地上,伸展自已的身躯,让血液流回生命的源头,重新翻阅大地的史诗,倒叙前世今生,那“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父亲,已经老去,而眼前的“月亮”,“像一颗旧年的泪滴/缄默在云里”,“终于,我的头顶落满了岁月的白雪”……我在哪里?我是谁?于是,他“深深的孤独”,“笔尖有轻微的颤栗”,然后他寂寞地生在岩石上,“遥远的夜空/他在寻找被思想洗亮的星辰”(《孤独》),而耳边“秋虫在辽阔的旷野里鸣啾/它的执着感染了我/它把自已的命运跟大地紧紧捆在了一起/它唱得豪情满怀/它一点也不觉得孤单”(《秋虫》)。仰天俯地,在一片迷范中,他看到“家乡的小路弯弯曲折,伸向远方/村庄的梦想高悬/脚下的泥土芬芳含着古老的隐喻”(《相信未来》),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深入反思和自省,他开始坚定了信仰:“我走不出苏北的圣洁、旷远、辽阔/我站在苏北的中央,听风的呼吸,花的歌唱”(《大地上守灯的人》)……


在科技理性把人变为工具、市场经济使人沦为商品的文化历史语境下,人的物化,泯灭了生命灵性,人的存在从深邃的乡土背景被剥离出来,成为一种失根的枯萎状态。在此种危机时刻,回归大地,回归童年,回归心灵,重返精神家园,重新找回生命在土地上的本真,就成了一种必不可缺的价值取向。诗人站在乡土大地上,带领我们重温古老的风情、不熄的灯火,永生的太阳,品味一下童年的欢乐、与草木在阳光下,一起成长的经验,阅读那些行将被删除的点点滴滴的诗意生活的传奇,这无疑会给人们的心灵,以极大的慰藉和安抚,使生命的灵性重新绽放花束……


人类的发展使生命的存在成为一种文化形式,而生命存在的形式决定着文化的本质。农耕文化的深层底蕴,就是人与土地意会神交的自由而和谐的生存方式。诗人置身于今天现代化的潮涌中,他并反对工业文明,而是以现代生态哲学的观点,审视自已文化的母体,力求超越局限而进入人类共同追求的精神命题。中国古代哲人的“天人合一”,现代存在主义的人在大地上“诗意的柄居”,一脉相承,都彰显了人类生存的大智慧。因此,他认为:中国现代文明的构建,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并非二元对立,既要承认社会变革中个人主体性确立的重要性,也不能一任土地荒芜和自然伦理的凋蔽与流失,而是把传统文化的基因与现代性的文化质素,有机地融汇起来,共同绅入现代人的价值结构和民族精神共同体中。这样的文化具有巨大的历史张力。由此可见,现代文明应该物质与精神并重,灵魂与肉体统一。正如诗人在《跑向远方的列车》一诗中所吟咏的:“跑向远方的列车,载着灵魂的重量”,“列车的光芒呼应着头顶的星辰/在蓝色的奏鸣曲中”,从冬天驰向春天……这才真正是合乎真理的现代化进程!


这就是诗人对乡土祭奠的价值和意义。而祭奠的仪式,是由语言达成的。他在《我为什么写作》一文中曾说:“我写出的每一首诗每一篇文字都要求代表一种秩序,令人想入非非,心旷神怡。那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很特别,很愉快,自由和释放,伴随着写作的渐入佳境有如神助,文思泉涌,语言在巧妙自由的排列组合,一种崭新的超越前人的力量在推动着写作的进程,由不得你停下来,每一粒文字都充满了灵性,有了飞翔的渴望,黄金的质感,这一切都仿佛是上天安排的。”正是这种灵感推动的内心语言,带着生命的省思和感悟,以平实、素朴、沉静而神奇的姿态,与大胆的想象相结合,营造出了一片属于诗人自我的独特的乡土。语言的姿态,是语言的形象。语言的秩序,是人和世界的秩序。语言的改写,以超越前人的力量改写了世界。像“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样,诗人以新的话语方式为现实的乡土,构建了一座祭坛,把富有生命灵性的稻束,摆放在祭坛中央,虔诚地奉献给苏北大地。这稻束,象征着人类精神,它祝福大地母亲,安宁而富足。正如诗人在《飞翔》一诗中所吟唱的:


十年一梦醒来,……

抖掉疲惫的雨水

我看到了天使在飞翔


岁月的“天使”,家图的“天使”,她们的飞舞,为乡土大地点亮了一缕神圣的光照,使之充盈着一脉悠邀的气韵!……


这就是诗人黑马和他的诗集《苏北记》!







名人名言


为了体验一首诗,我们必须理解它;而为了理解它,我们必须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把它变成一种回声、一片阴影,把它变成无。理解是一种心智的运用。


“开放型”作品与“封闭型”作品之间的差异并不是绝对的。封闭的诗要最终完成需要读者介入来破译它;而开放的诗,则至少有一个最低限度的结构:一个起点,或就像佛教徒所说的,一个冥思的“支点”。在第一种情况里,读者开放了这首诗;在第二种情况里,读者完成了这首诗,封闭了它。


                                                                      ----帕斯



理论园地与他评


1、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张无为  张无为 张无为   陈超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谭五昌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罗振亚  罗振亚  罗振亚  吴敬思  吴敬思  梁志宏  赵少琳  陈瑞  张执浩  张执浩  张执浩  马鸣信  毕福堂  蒋言礼  吴小虫  吴小虫  耿占春  耿占春  周所同  周所同  马晋乾  李成恩  李成恩  郭克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关海山  洛夫  唐诗  王恩荣   李杜  病夫   赵树义  潞潞  庄伟杰  庄伟杰   甲子   张锐峰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西川  西川  陈小素  郭金牛  杜学文  赖廷阶  赖廷阶  王单单  王单单  王单单  左右  雷平阳  雷平阳  木行之  王立世  王爱红  潘洪科  潘洪科  大解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肖黛  玄武

孤城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唐晋  刘阶耳  杨炼  杨炼  杨炼  孔令剑  赵建雄   赵建雄  赵建雄  李元业  石头  李元胜  李元胜  李骏虎  雪野  闫海育  闫海育  悦芳  杜涯  杜涯  金铃子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沈天鸿  沈天鸿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邓朝晖  张新泉  刘川  刘川  张二棍  张二棍  简明  简明  简明  林旭埜  卢辉  张海荣  张海荣  葛平  百定安  百定安  人邻   李不嫁  林莽  苏美晴  树才  马启代  白桦  向以鲜  燎原  梁生智   谷禾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成小二  李成恩   三色堇  李不嫁  宗小白  曾瀑  宫白云  安琪   江苏哑石  潘加红  刘年  谢克强  王妃  草树  臧棣  李浔  西渡  高春林  瓦刀  张建新  何三坡  周所同  路也  张作梗   黄亚洲  桑恒昌  胡弦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周所同  周所同  翟永明  商震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罗伯特·勃莱  敕勒川  大卫   任先青  娜仁琪琪格  西娃  陈先发  李琦  六指   重庆子衣  向天笑  食指  黄礼孩  黄礼孩  黄礼孩  大解  张执浩  雷平阳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毕福堂  曹谁  王国伟   李唱白  荣荣  约翰·阿什贝利  左右  郑小琼

  

曹伊论战(1)  曹伊论战(2)  曹伊论战(3)  曹伊论战(4)  曹伊论战(5)  曹伊论战(6)  曹伊论战(7)  曹伊论战(8)  曹伊论战(9)


我评(综评与一诗一评)


综评:


林静  路军锋  王俊才  姚宏伟  毕福堂  崔万福  白恩杰  张二棍  葛平  杨丕梁  雷霆  荫丽娟  张琳  霍秀琴  韩玉光  王文海  王小泗   武恩利  罗广才  宗小白  韩庆成  《“地域写作”的传承与突破》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论马启代的现代诗》  张建新  王爱红  罗广才  牛梦龙  老刀客


一诗一评:


马启代(1)  马启代(2)   马启代(3)   马启代(4)   马启代(5)  马启代(6)   马启代(7)  马启代(8)  马启代(9)罗广才(1)  罗广才(2)  罗广才(3)  罗广才(4)  罗广才(5)  罗广才(6)  罗广才(7)  蒋言礼(1)  蒋言礼(2)  蒋言礼(3)  蒋言礼(4)  蒋言礼(5)  蒋言礼(6)  蒋言礼(7)  蒋言礼(8)  蒋言礼(9)山翠(1)   山翠(2)  山翠(3)  山翠(4)  山翠(5)  山翠(6)  崔万福(1)  崔万福(2)  崔万福(3)  崔万福(4)  崔万福(5) 姚宏伟(1)  姚宏伟(2)  姚宏伟(3)  姚宏伟(4)  姚宏伟(5)  姚宏伟(6)  姚宏伟(7)  姚宏伟(8)  姚宏伟(9)  姚宏伟(10)刘年(1)  刘年(2)  刘年(3)  刘年(4)  刘年(5)  月牙儿(1)  月牙儿(2)  月牙儿(3)  月牙儿(4)  月牙儿(5)余秀华(1)  余秀华(2)  余秀华(3)  余秀华(4)  余秀华(5)  余秀华(6)  余秀华(7) 

潇潇(1)  潇潇(2)  潇潇(3)  潇潇(4)  潇潇(5)  潇潇(6)原野牧夫(1)  原野牧夫(2)  原野牧夫(3)  原野牧夫(4)原野牧夫(5)  

王俊才(1)  王俊才(2)  王俊才(3)  王俊才(4)  王俊才(5)  王俊才(6)  宋清芳(1)  宋清芳(2)   曹谁(1)  曹谁(2)  帕斯  陈庆  雪铓  付海平  雷霆  简明  张二棍   聂权  崖山后人  长林晓歌  韩玉光  周所同  樊建军  燕南飞  许剑桐  梁志宏


诗歌活动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二(总157期)

● 诗眼睛||理论园地:王恩荣《对县域新诗写作中提出问题的试答--答榆州诗友问》(总535期)

● 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 诗眼睛||汇总:《诗刊》“E首诗”2018年山西入选者被推荐所有作品欣赏 (总514期)

● 诗眼睛||书讯:《三晋诗人》创刊发布会在太原龙城国际成功举办(总563期)

● 诗眼睛||快讯:“新时代都市诗歌创作与走向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修定版)(总622期)

● 诗眼睛||远方:梁志宏:行走俄罗斯(组诗)(珍藏版)(总638期)

● 诗眼睛||年度推荐:《诗眼睛》2018年推送入选《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的作品(总673期)

 诗眼睛||书讯:《汉诗三百首·2018卷》目录和编后记(修正版)(总715期)

● 诗眼睛||海外诗会 传播文化:【多伦多诗友会】首届华人诗歌研讨会:切磋诗艺,共求美好(总719期)


个人年度报告


● 诗眼睛||个人年度报告:王恩荣二〇一七年年度发表作品情况(总318期)

● 诗眼睛||个人年度报告:王恩荣2018年阳历1月份到12月份底刊发的作品情况(总670期)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