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理论园地:韩玉光、吴小虫、霍虎勇、王晓琴、王恩荣:雷霆诗歌大家谈(总772)

王恩荣主编 诗眼睛 2021-10-07



雷霆,1963年生于山西原平。1994年参加《诗刊》社第12届“青春诗会”。先后在各大文学期刊发表诗歌、散文诗多首(篇)。出版诗集《雷霆诗歌》(2000山西人民出版社)、《大地歌谣》(2008北岳文艺出版社)、《官道梁诗篇》(2010三晋出版社)、《我的官道梁》(2013长江文艺出版社)。作品入选十几种选集。获得过 “郭沫若诗歌奖”、“赵树理文学奖”、“黄河文学奖”、“山西文学奖”、“第二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第二届上官军乐诗歌奖”杰出诗人奖、 “首届刘章诗歌奖”等奖项。在《诗刊》、《星星》诗刊、《诗神》等刊物举办的全国诗歌大奖赛中多次获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山西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忻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一个人的描述


——浅读雷霆诗集《大地歌谣》


韩玉光


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


——米沃什


记得有一年秋天,阳光从峰顶拖下来,

田野上静得出奇。我和父亲收土豆。

我看见他的汗水闪着光不停地掉进土里,

在他直起腰的时候,我看见两只鸟,

是灰灰的那种,它们在沟底窃窃私语。


… …


我反复猜想,那两只窃窃私语的鸟在传递着怎样的乡村秘密呢?多年以后,当诗人雷霆在远离故土的地方想起那些鸟的故乡,“总是抬起头,/眺望一个地方。那一两声鸟鸣,/仿佛早已渗进我的骨头,比季节还凉。”(《秋天忆事》),刻骨铭心的某个片段,总是在不经意间抵达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当我们体会到“比季节还凉”的鸟鸣时,或许那只鸟已落下温暖的羽毛,轻轻地覆盖住官道梁的谷子,那种瞬间的幸福感代替了心底的酸楚与孤独。

我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这个时代抒情性的缺席,而诗人荷尔德林诗意的栖居也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新的神话。“那些感动过雷霆的事物,又通过他的诗,感动了我。”(洪烛《归来的诗人,早晨从中年开始》),这样抒情的声音,同样也感动了我们。我们无法避开雷霆诗歌中那种真实、平静的词语下潜藏的如波浪一样的神奇力量,正是一个优秀诗人与生俱来的怀疑和忧伤品性中呈现着另一个与现实世界重叠的精神世界,那是人到中年才能望见的桃花源呵。“每朝前一步就有一片桃林退回泪水。…/我读出的桃花源有失语的文明”。(《桃花源》)“我还要说一些平时不敢说的话,/而一经说出,世俗的伤口就张开/我就是其中最疼痛的一块疤痕。”(《到达桃花源的途中》),诗人记忆中熟悉的玉米、苦艾、土豆、羊群、麦芒、瓢虫、藤本植物…都是一触即痛的“疤痕”,他要替代“失语的文明”发出声音,而这声音在苍茫的北方原野上决不是最后的歌谣,他唤醒了“秋天深处的马车”,那来自大地的歌谣。


这些年我欠你太多。风来雨去

已不再感受到早年的切肤之痛。

我看见炊烟,看不见归来的人


一个人能承受风雨之轻,却不能放弃对命运的质询。究竟是什么隐秘的力量赋予一个诗人不断重新理解世界的勇气?而且坚定、彻底地剥出痛苦的内核?对雷霆而言,当他由“来到这个世界上/有时觉得很意外”的青年时代进入探究“这流水一定有来龙去脉”的中年写作,他有足够纯熟的诗歌词语和技艺去表达尘世之事物。但显然他站在更高的位置,观察着,判断着,否定着,他在冷静地提炼着新的抒情成分,犹如在语言的丘陵地带开始一个人的描述。



90年代初期,熟悉雷霆的人都读到过一组《女儿的光芒》与《给潇潇的十四行诗》组诗,在一个别人看来平常的秋天,诗人因女儿的降临觉得“这压倒一切的光明将使不幸明亮”。他在短时间内以近乎狂喜的心情连续写下了大量献给女儿的诗篇,在夜里他听着蝉声,看着蝙蝠掠过屋檐,回想着峪口,陪女儿的哭声直到天明。还有什么幸福甚过这人间至爱?诗人写道:“我是更远处久久眺望故乡的人/此生为你的光芒照耀不再贫困”,“对于这个世界,诗歌有点过份!/记住,不要留恋满眼的黄金,/你透明的双手只为了飞翔!”,这些脱去技艺的纯美诗句打动着阅读者,在众多诗人讨论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时,雷霆的诗歌却做了最好的注脚。一面生活,一面写作,只有在诗人内心活过的诗歌才能长久地存活在读者的心里。


是他们鼓舞我们的生活

叫着你的名字,潇潇,我说你是幸福的

身披阳光,远望一大片墨绿的高粱

那是丰收的景象,你要双手抚摸玉米和谷仓

从种子到果实到燃尽的桔杆

是你一生不能避开的过程

并且注定在某个早晨你要去远方

在时间的通道上拼命奔走

啊!什么使你那样快乐?

啊!什么使你忘情地舞蹈?


诗人没有局限于平面的抒情,在这里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立体的精神居所,关于生存、命运、存在的描述、反诘、歌唱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颗质地良好的钻石被一个技艺精湛的工艺师磨刻成光芒四射的稀世精品,一首诗歌有绘画、音乐的精髓,最终令人惊叹的像是一件雕塑作品,它有高度、弧度、深度的多重效果,如同在深邃的夜空被璀璨的群星彻照,那是无法用语言复述的神奇震撼力。在雷霆后期创作的怀念父亲的《时节》、《给娘写首诗》、《写给晓静》、《到那时》等来自情感与灵魂深处的作品中,我们能体悟到生命内部的光焰在慢慢燃烧,又像将一场风暴隐藏在某片叶子上。雷霆诗歌的价值在于他不是单纯让语言服从于情感,也不是让主观经验屈从于语言符号,他所做的是让语言同内心自觉相遇、碰撞,有一种在场的介入力度,他只是一个见证这场邂逅的目击者。我一直想证明一个词语——真相——与诗歌的关系,究竟什么样的真相有助于诗意的充分释放?在雷霆诗歌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个人意义上的,又是普遍意义上的客体和主体真相,他豪不刻意表现,也不着力掩饰,自然的才是永恒的,一切暧昧不明与隔靴瘙痒式的无效表达被细节的真实涵盖了,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纳他的艺术特色,纯诗的美感,象征的暗示,零度的叙述,抒情的准确,总是交替构成他的诗歌观念,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的诗歌将陌生与熟悉,简单与复杂,表层与内在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具有中国诗歌质地的光滑却不失尖锐的隐忍力量,有我们难以抗拒的人性光辉闪烁其中,语境敞开而张力弹性十足。“它的两面是健壮的山峰。你会发现花朵和冬雪,/还有一生中仅有的幸福,/只为了空谷的一声鸟鸣。”(《给潇潇的十四行诗之三》)这样的诗句是否会给我们的审美情趣和经验带来不可或缺的积淀呢?山峰的雄健、花朵的柔美,空灵的鸟鸣是否就是我们幸福的肌理呢?雷霆诗歌的层次感构成了语言的骨骼与血肉,并传递出雅致的气韵,外型同内蕴同时获得了整体的提升。




在钟鼓瑟瑟的《诗经》里,我想到痛。

刻骨的痛疼被我晾晒了多少年。

一生的劳顿多么靠近痛疼的岸边。

我展示着风采,也被风采一笔带过,

我内心的欢乐,总是一闪而过。

还有什么比雎鸠的歌吟更接近孤寂?

——《诗意中的《诗经》之一:关雎》


《诗经》是汉语诗歌的源头,两千年来,在这条诗歌之河的下游,有多少诗人在岸边听见了那一声声关关之音?诗人雷霆在一个夜晚突然发问:还有什么比雎鸠的歌吟更接近孤寂?在他写下《关雎》、《伐檀》、《蒹葭》、《静女》、《采芩》系列组诗后,我发现,他不是试图用现代汉语重述历史,而是要抚慰四十年来感受的冷暖。一个喜欢回忆的诗人是因为不相信时间会带走一切,包括疼痛、泪水、南飞的候鸟,三百亩阡陌,茂密的芦苇,舞蹈的岩羊,窗棂上的剪纸,当他再次问道:谁是那落满尘埃的朴素?这样的诗句令我想起里尔克在《杜伊诺哀歌》起篇的询问,这不仅是对生活的质询,同时包含了对于诗歌的重新理解。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诗比历史更真实”。那么有没有比诗更真实的存在呢?诗人以《诗经》为题的初衷是显而易见的,他就是要使历史在诗歌中短路,让诗人的真实体验渗透在诗歌的个人化写作中。在当下的文学思潮中,个人经验似乎显得举足轻重。我个人以为所谓个人经验并非世界对自我进行窥视的窗口,而应该是自我对普遍世界的深度挖掘,一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里的一山与一叶就是个人化的感性认知。一个诗人,特别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具有穿透性的体验本能,他们总是在欢乐的背面发现对称的苦痛,抑或将痛苦当作幸福来领养。


80年代就颇负诗名的雷霆属于那种天才型的诗人,他敏锐的发现能力使他的诗保持了鲜活的魅力,而他内在的性格又促使他的诗接近于忧郁的抒情风格。一个真实的自我折射在分行的词语中,导致了诗歌以真实的力量穿越着时间。从雷霆诗歌谱系来看,他的诗歌总是在一致的形式内部进行新的尝试和改变,他在不断的转身中完成诗歌不同时期的突破。他曾说“我一直反对那种重复的诗歌建设和平庸的诗歌制造,与其无法超越自己,难以有新的突破,不如就此打住。”,在90年代后期,面对喧嚣的诗坛,诗人一度沉默,他一边梳理着中国诗歌的脉络,一边积蓄着随时准备喷发的诗情。直到他重新意识到,只有将现实的风声铺展在历史的河面上,只有将地域的图象雕刻在辽阔的荒凉上,传统与现代,个体与世界才能有机地焊接在一块,词语才“回到更加纯净的火焰”。这种思考也体现在《汉宫秋月》、《杜甫》等系列诗作中,“难以嵌入岁月的语言”彰显出“生存的高度”,诗人把对自然的感受,中年经验,以及对生命的冷静审视升华为从容不迫的诗句,娓娓道来。




雪莱声称:“诗人是这个世界上不被承认的立法者。”(《保卫诗歌》),但奥朋(GeorgeOppen)对这句话做了修正:“诗人是不被承认的世界的立法者。”事实上,诗人倾其一生营建的正是个人化的理想王国,就像海子所设想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一个诗人永远的乌托邦,它只供一颗被理想浸润的心灵长期在那里跳动。


羊群归来,秋天的教堂粉刷一新,

有蚂蚱凉凉的歌,大雁高高的唱,

我这株深山里的野菊,像走散的风,

也一定会在早晨遇见辽阔的牧场。


官道梁,在那个叫峪口的村子里静静地存在着,当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在上面的时候,一个诗人敏感的内心似乎也寻找到了一生的栖落点。“从官道梁出走那年,我刚满十八岁/阳光打在坡上,秋风往来田间”,或许就是那一片细碎的阳光,一缕针尖般的秋风幻化成一点点诗意潜藏在雷霆的心中,三十年来,用词语的方式完成着一次次灵魂的蜕变,官道梁仿佛一种生命的高度,横亘在每一个星光流转的夜晚,召唤着诗人。“在官道梁上,我占用一小片耕地/用来远望,我看见的不是河流,/而是心中微凉的水波流过。”,“从官道梁到打谷场,一袋烟的工夫!/起伏的沟壑,就走散这么多玉米的兄弟;”,“雨水来到官道梁的时候,/父亲正在歇晌。”,“我发现官道梁上的高粱如旗帜/我知道在这个时候,首领们远走高飞”,“一辈子端坐在官道梁尽头的桦树林/是我早年的兄弟。”,“中秋节的前后晌,官道梁的谷子就熟了。/低下头的谷穗再也不想成长的艰辛了。”,“大雪降临,鹰在预谋/官道梁上,草香远去”……诗人默念着官道梁的名字,似乎时光就静止了,似乎就守住了所有大雪中的收成。在《大地歌谣》中,官道梁是诗歌之根,充满灵性的朴素的根。所有生活在梁上的动物、植物,以及飞临过的鸟们、雪们都是诗人的兄弟,他们相依为命,其实多年以来,他一直渴望从纷繁的世俗中回归的或许正是这条可以用来远望的官道梁。


我是你不紧不慢的风尘,久久不散

我高不过群山,低不过官道梁

我阅读的干旱,植物越生长越靠近痛


趁这个词还没有背井离乡,趁生活

还有最后的火焰,我决心不再长大

我忧郁的胡麻花一路蓝到天涯


守着一个词想念生活,诗人只是建立新的世界,不需要立法,只有生活的火焰在独自燃烧,只有不再长大的自己与痛平行,而那个词还没有背井离乡,它就在诗人的官道梁上,眺望着群山,眺望着忧郁的胡麻花一路蓝到天涯。

什么是诗歌?我以为是人与自然相互占有的公共部分,当诗人拥有自己的官道梁时,他也同时让官道梁拥有。在雷霆诗歌中,应该有三个官道梁,一个是地理的官道梁,它坚持了泥土原始的质朴;另一个是诗人自我的官道梁,像纤细的血管一样的山梁,传递着他的呼吸与生命气息;还有一个超越了现实,是诗性的官道梁,它延伸于词语中,既是物的,又是我的,也是天籁中的绝响。置身官道梁,有一种辽阔与宁澈弥散开来,它不再仅仅是地域的情愫,而是生命内在的体悟。世界上如果有一个永恒的磁场,那只能属于故乡这个词。对诗人雷霆而言,官道梁就是那破布中的针,让他在贴近心灵的部位感到岁月的砥砺,这枚细小的针尖常常使他隐隐作痛,“是心中微凉的水波流过”。这样的小,无疑又是博大的,大到一个人走一生,却仿佛只是在原地行走。一首好诗具备感动读者的核心元素,一个优秀诗人却首先应该有感动自己的能力。那些无法释怀的一草一木,雨雪风声,胶片一样定格在梦境中的渐行渐远的熟悉的人事,都在感动着诗人脆弱的乡土情怀,这样的真实情感才令词语显得不空洞,不苍白,相反,它激活了词语的能量,在瞬间爆发出不可抵御的无形感染力,产生强烈的共鸣,使诗与物的对称关系转换为诗与物的内在关联,是一种真正的源头性写作,这样的写作也才是有效的及物写作,在这个远离诗歌的年代,雷霆诗歌所呈现的恰恰是当下抒情语言的地平线。




抒情态度是每一个人潜在的态势: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范畴之一。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抒情诗已经存在了许多世纪,因为千百年来人类就具有抒情态度的能力。诗人就是它的化身。(《米兰•昆德拉:生活在抒情的时代》)在中国新诗90年的简短历程中,从始至终处于对西方诗歌的盲目吸收状态,这种不加甄别的机械效仿导致了中国诗歌在语言的传统断裂后,又面临着传统审美倾向的断裂。在诗歌的自由度遭遇挑战的时代,抒情的尺度同样经受着考验。


心中的火苗也许再次拨亮

当月光从午夜的窗棂上移开

这夜晚将深得不见了底,在那里

谁输谁赢也一样。我的山河更旧

我呈现给你的生活的苦水也悄悄流开


这样的诗歌语言给予我们的阅读愉悦是无可替代的,当庞德痴迷于李白东方意境的时候,正是出于对中国古典意象美的敬畏,如同江南有江南的妩媚,塞北有塞北的雄浑,这种自然存在的多样性满足了人类不同的审美需求。其实,艺术总是来源于人的直觉,而直觉就是审美取舍,诗歌是诗人对所见所思的感性描述,从唐诗中我们不难看出: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是日常口语描写,是叙事性切入,后两句是抒情,是比兴。由此发现现代诗歌先锋探索中的口语加叙述手法在唐朝早已存在,它就是诗歌表现形式的基本技巧,情景交融,即是白描与抒情的结合。从当代诗歌体例中我们还能读到众多身体缺失的写作,这里的身体是“我”的在场,不是浅薄的上下半身分类。“因我与生俱来的忧郁,我欠你太多/有时候,我觉得我仅仅是路过/却惊动了娴静的乡下时光”,雷霆诗歌的优势在于他既使中国传统写作一脉相承,又从西方诗歌的理性思维中汲取养分。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不难觅到他所热爱的外国大师帕斯捷尔那克、布罗斯基、里尔克、博尔赫斯、帕斯等人的影踪。“我知道,他会从我的梦中消失/但我绝不会从孤独中退出”。记得90年代初,诗人雷霆从成都参加《星星》诗会回来,一度提倡的“高尚、美丽、歌唱”诗歌观点,正是一种切近内心的写作,理想主义的格调。芝诺有一个著名的悖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一只前进的乌龟。如果分析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我认为诗歌是那只乌龟,而现实即是长跑健将阿基里斯。诗人永远领先于生活,它揭示的是存在的秘密,是预言家。而里尔克在《哀歌》第二首结尾恰好写道:我们的心超越了我们。更重要的是雷霆先天的悲悯意识又时刻提醒我们事物的两极相生相克,让我们认识一个完整的世界,在张扬与节制中寻找平衡的支点,是雷霆诗歌所渴望抵达的终极重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雷霆诗歌中,会进一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终结关怀与深切力量。“我们像一粒尘埃被命运牢牢抓起/又轻轻放下”。



 

读雷霆《大地歌谣》


文/吴小虫


久闻雷霆大名,但一直没读到他的东西。去年冬天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他的几首作品,我一下被深深震撼了。这种震撼是颠覆性的,就如同我当年读到于坚一样。简单地说,于坚是叙事化的,雷霆是抒情化的,但是他们两人都在各自的路子上达到了极致。从而也给我的写作带来了从叙事向抒情的微妙转化与融合。我来太原后,几个自己看得过去的习作如《初雪:妈妈》《冬夜----给麦坚》等就是受益于雷霆的影响。


于是专门找病夫要来一本他的诗集《大地歌谣》细读。谁知这“细读”居然成了“吸毒”,几个月了,我一直没有换其他的读物。我深深地沉浸在他的那些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诗句而不能自拔。


可以说,雷霆的写作还是乡村式的,题材上和时代生活还有距离。但是如果从诗歌艺术上来看,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他的写作已经超越了时代,而且他的写作更多地是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的一种坚守,是一种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致敬,从他的一些写《诗经》的意象的诗里,从他的一些写名山大川、写汉宫秋月等等之类的诗作可看出。但是他的诗歌也有一些写给布罗茨基、帕斯捷尔纳克等,这也可以考究他的诗歌渊源是受了俄罗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的影响。

当然了,他的诗很纯粹,几乎没有废话,而且很透明,能读懂,有感染力。现在诗坛上一些人胡写乱写,把句子弄得很玄很深奥,以展示其天花乱坠的语言才华,其实这是还没到家的表现。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首先在语言上你得让读者读懂了,我想这是其中之一的标准吧。


在雷霆的这本集子里,我看到有很多写给亲人的,写给父亲、母亲、妻子、女儿等,我常常流连于这些诗作,去感受一个诗人在世俗生活里的最真的表现。在上次朔黄诗会上,吃饭间,一位画家朋友拿着《大地歌谣》问我哪首写的好,我随手翻出《给娘写首诗歌》这首诗,我说,无论哪首,但是这首诗让我常想到天下的母亲:“我和母亲照相的时候/她忽然想起没戴假牙/她返回老屋找假牙的瞬间/我看见她摇晃的身影比/人世间的美更让人揪心”。我说就凭这几句,雷霆就可以成为最牛X的诗人,因为抒情诗最怕缺乏思想力,他能融哲理于抒情之中,对事物的本质有独特的见解,知道美的多维度。


另外,我发现,雷霆的诗不像当下诗歌一样,越写越”小“。雷霆也写”小“,比如上面提到的亲情诗,但是他的优点就在于能把握住”大“与”小“的平衡。读他的诗,读着读着,一种宏大辽阔的感觉就出来了,我时常惊叹于这种写法,我知道,这不是技艺的问题,是一个人的修炼、生命的修炼的结果。。。。。他生于上世纪60年代,那时的诗歌已经开始消解“政治”这个词语,诗人们开始回归内心,所以,我也羡慕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诗人们,时代的烙印加上现在的风气,再加上诗人的勤奋和悟性,是会成就一个优秀的诗人的,比如杜涯、大解等。而对于80后写作诗歌的我们,需要面对的诗学问题更多,而雷霆的写作也给我们后来者在某一方向上树立了标杆。


雷霆的诗有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官道梁“。这是他的故乡,是晋北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子。可以说,这个地方养育了他,一定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我想,其实”官道梁“从终极意义上说是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回馈,诗人也明白这个地方也终将是他的”落脚点“:这至上的爱源自彻骨的孤独/像迷茫的月光悬挂在夜的深处。


一段时间内,我在网上搜索雷霆,希望和他联系上,但是他的博客已经不再更新。后来,很偶然地,我在网上又发现一个人,和雷霆写的风格一模一样,而且出现”官道梁“这样的意象,于是在其博客发纸条,他回复说,网络太乱,还是谨慎点好。哈哈,不愧是高人。




会歌唱的官道梁

——山西诗人雷霆诗歌印象


霍虎勇



天空,因为多了星辰而璀璨,大地,因为多了诗歌而完美。诗人无遮如是说。喧嚣的世界散发着浮躁的气息,许多人都在充满杂乱、污浊的街道上麻木爬行,而那些心怀诗意的歌者总能通过文学的指引找到生命的净土,把通往伊甸园的密码刻在灵魂的背上一路向前。


我在此重点谈一谈他最新出版的诗集《我的官道梁》中的部分诗歌以及他独具特色的官道梁系列诗篇。



来自土地的声音



守一扇幽窗静观雨雪,执一支素笔书写日月。有人说,文学是美的,美指引人心,像黑夜中的一座灯塔,指引途人走出困境。面对诗歌,我的笔又不能自已的在纸上开始舞蹈。《我的官道梁》这本书是雷霆先生在原平第五届梨花诗歌艺术节上送我的,拿到书我便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官道梁的冬日有长长的夜/在油灯照亮的炕上我们搓玉米/搓着一年来从土地里收回来的那点心事/从玉米穗上离开的玉米粒/就像一排一排咬累生活的牙齿//秋后新打的土炕有泥土的清香/我们一边搓一边想些玉米以外的事情/想到明天或者后天父亲就会把一些玉米卖掉/给我们换开学后的课本和铅笔/我们就越搓越觉得有劲//有时候搓到后半夜/窗外寒风使劲吹着冷/但我们不感到一丝寒意/守着这一堆金黄的玉米/我们就是尘世上最富有的人//就这样我们在油灯下搓玉米/搓着搓着/春天就不远了”(《搓玉米》)。诗歌是对人类记忆的表达,这就是他记忆中的风景,唯一属于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官道梁。我想说,我从来没有读过这么土气又如此令人回味无穷的诗歌。语言平淡无奇亦不凝练,可浓浓的诗意却溢满纸上,让岁月都慢下脚步咀嚼这般甜蜜的时光。诗不在言而在意,真实而质朴的诗歌更贴近生活的泥土,也自然更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都市的生活僵硬而乏味,读这样的诗歌似乎瞬间便让人复活了。搓玉米,一个多么遥远的记忆,而一切仿佛就在眼前。这使我想起了儿时的农村生活——想起了夜晚那盏破旧的油灯,想起了结实的炕头,想起了散发着土气的窑洞……而这一切不复存在的时候,却成了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和最难以忘却的回忆。有关往事,有关故乡,诗人在笔墨中娓娓道来。



刻在灵魂深处的根



“我知道,我是这片土地上之于父亲的躬耕,之于缓慢前进的故乡唯一的守望者和记录者。因为,诗歌说到底是一个精神的高度,如果她能普照官道梁的一草一木,如果她有天地间的宽容和无私,我的心就不会走远……”我突然好羡慕眼前这位己近天命之年却精神矍铄的诗人能够拥有如此丰富且充满诗意的人生。


官道梁的冬天,日头有迟无早

枣树上的麻雀目光飘移,院子里

我们为过冬的牲畜铡着玉米杆

刀起刀落,阳光闪闪烁烁像幸福


而在铺满苇席的土炕上,母亲

把早年的背面摊开,我看见上面的牡丹

那种大红的色彩,溢满眼帘

仿佛它们刚刚开放,在朴素的木栏边


其它的花色我记不起来了,这几朵

在岁月的深处燃起火苗,点亮我们的耐心

多么像我命定的因缘,流落在荒山

我惊奇棉花之上的牡丹花爱上了峻岭

…………

多年来,我一想到早年的绣花被面

就想起静静落下的大雪,人间干净得

只剩下花朵和我们相守,一瞬即一生

我们和这些细碎的事物一起消磨着美好


——《早年的牡丹被面》


诗歌作品之所以能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动或审美体验,之所以能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激情,首先是因为作品并非对客观生活的机械描摹,而是深深地渗透着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态度。日头、麻雀、铡刀、玉米杆、牡丹花的被面,这些事物对太多的城市人是陌生的,而对于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却是童年最美的风景。冬日的阳光总是很懒,“有迟无早”的照在院子里,干秃的枣树上偶尔会有几只麻雀无精打采的落在枝头晒太阳。冬天到了,母亲拿出绣着大红色牡丹花的被子摊在炕头上晾。一幅冬日官道梁的风景画跃然纸上。这一切对诗人而言如此熟悉,干净的记忆不留一丝尘埃。他的诗歌总能使很多人想起自己的童年,想到那些在生命中悄悄流逝的无可取代的岁月。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如此喜欢这么土气的诗歌的原因。这首诗歌较之《搓玉米》,语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意象的组合,色彩的搭配都恰到好处。近乎完美的表达加之抒情意象的奇特,诗歌结构的精巧,遣词造句的形式美使得这首诗歌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记忆最美的风景


“像启封陈年的老酒,我们在秋天/小心地翻开土地/我们迎接土豆/就像迎接失散多年回家的兄弟……”(《刨土豆》);“一片葵花杆站在冬日的原野上/像一堵寂寥的墙阻挡着衰老/有时它在风之上/仿佛一件衣裳//从北面山岗吹过来的雪花/用尽一生的嘱咐/它提醒着/乡下的时光/冷一阵热一阵……//我们生活在这里/踏着更大的雪/像踩着细碎的日子/在官道梁/把深藏的秘密一路逼至春暖花开”(《葵花杆》);十月初,我们就看上了官道梁尽处的山柴/那时,阳光还暖着,风还不至于过分紧张/越过干枯的葵花杆,山柴好似隔世的家园/岁月逼迫我们找回一年来走散的人间烟火/有一瞬,我仿佛看见炉膛里燃烧的柴火/先是蓝烟悬浮,刺眼的青涩,一会儿工夫/火苗就高高在上了,舔得老屋亮亮堂堂……”(《砍山柴》)。刨土豆、葵花杆、砍山柴,他是如此的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和故乡的一切。可这一切又让我想到了自己那些年在农村的生活——一样的砍山柴,一样的刨土豆,一样的葵花秆。我万万没有想到,时隔多年我竟然会因为几首诗歌,把那些藏在岁月深处或者已经丢弃的片段如同失散多年的兄弟又找了回来。此刻,我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幸福。我从未见过这么朴实自然的诗句,每一个文字仿佛都是一粒沙土,虽不若钻石的晶莹剔透却散发着温暖的热量,散发着虔诚的信仰,散发着不竭的能量,散发着天地间至真至善的光芒,散发着人间的大美。当更多人的目光朝向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的时候,我们都忘了脚下养育我们的土地,而诗人雷霆却站在官道梁之上,低下头去寻找遗失的天堂,寻找他心中的离我们越来越远的美好和朴素,安静和辽阔。终于,上苍没有让他失望。《庄子·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一切虽非直接的表现,但却是从诗人灵魂深处辐射出的一种感觉得到的存在。而且,愈有这种辐射力的灵魂,则愈显其深度和魅力。由于诗人那颗滚烫的心至真至诚,所以由它铸造的一切也随之花光四射,感天动地,从而与真实的经历汇为一种摄魂夺魄的真实性与深刻性,辐射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生命的宣言


诗人张乐朋在《雷霆的后田园诗》中这样写道:“读《我的官道梁》仿佛回到了熟稔而又略显陌生的乡村世界,一个充满了甜蜜回忆的令人惆怅的失乐园。一种若有若无的存在,一种确切无误的矛盾,彼此生发和消长,一种行而上的追寻,也隐秘地汇合在行而下的形形色色的万般事物中。儿时的家园,记忆的家园,精神的家园,在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间迷离和错落,它们似一而三,似三而一。”


这样的评价中肯而得体,可见雷霆的诗作触动了一大批心怀故乡,立足民生的人们。


在最后的谈话中雷霆这样说道:“现在,远望心中神圣的官道梁,我看见的是玉米,高粱,过冬的土豆;我抬头是蓝天,俯首是河山;有一场春雨就有与生活较量的资本;羊群从山背后归来,就有热闹的黄昏。我的诗歌面对她们时总是无话可说。我能够做到的是在官道梁上为心中的感动而感动。我阅读着平凡,怀揣着心中的美好,在十八年前离开的村头大声诉说着原本就有的朴素!”这是诗人雷霆对生活的宣言,对官道梁的对话,对生命历经百态最平静而自信的总结。


兹不赘言,更多地优秀诗作尚待读者细细品读。我们期待诗人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创作出更加经典的诗歌来。我们也期待更多的诗人能够立足土地,关注民生,坚守艺术,能够真正坚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创作出更加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族,有益于天地的诗篇。让我们祝福,祝福诗意的花朵开满人间。




我们希望,回归与简洁

——读2009年4期《诗刊》“每月诗星”雷霆的诗


 文/王晓琴


还是回到《诗刊》2009年第四期“每月之星”上来读他的诗吧。这期刊发的是他的组诗《官道梁上的记忆》,由十一首小诗组成。可以说,这十一首小诗,每一首都能从骨子深处打动你的灵魂,而每一篇都蕴含着中国诗歌的传统美德:对自然的回归,对简洁的返朴!他的诗中流露出的对乡村(官道梁)对土地及母亲的爱和眷恋,无处不深深震撼人心——不是那种呐喊,而是自然深情!“娘的身后是一生的风雨,/娘总是笑着把这些淡忘。/没有什么比这更加值钱,/当冬天向远方走去,当春天/踏着田埂走来,我祝愿/原野上忙碌的农人中,/能看见娘消瘦的背影,/她白雪一样的银发在飘扬!”(《给娘写首诗歌》)“娘”,其实就是广大中国土地上的农民,他们忙碌的一生,最后是银发飘扬。这让生活在现代化高消费的都市和时代,有没有悟出些什么?


他的诗歌中的主题几乎无不质疑现实时弊,而又不是痛斥式咒骂式说教式的直白,他是从乡村最质朴的生活中,表达出生活的本源的真善美,给人以感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化。“久居乡下,无论谁都会变得节俭。/一粒米或一把柴禾都是金子,/即便是风调雨顺,老人说/好日子要当穷日子过。”(《久居乡下》)是啊,社会发展了,日子好过了,但是我们要不要记住其实就在当下,这世界还有疾病、灾害、战争,还有流离失所,我们要不要重温“好日子要当穷日子过”呢?我们需要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地大开宴席,一掷千金吗——面对我们乡下的父亲母亲、父老乡亲?请所有这些追求超现实的物质享受的人们去官道梁上看一看那里的冬日!“又见冬日。又见冬日/山村里的土院从来不动声色/依靠了苇席,山柴,相依为命的牲畜/我们就这样与身边的事物/一年又一年活下来/来年的雨水里,我们还是那些不死的庄稼”。(《又见冬日》)官道梁上的这一幕生活情景,我想谁读到它,他她的灵魂都会为之震颤,哪怕是一瞬间,这便是诗歌在那一刻给予灵魂的净化!是啊,无论你在哪里,你真的能够离得了那些植根于土地的“事物”吗?如果看不到它们其实是和我们“相依为命”,那将是人类真正的悲哀!但是,伟大之处,就是诗人告诉我们,不管你有没有认识到,“来年的雨水里,我们还是那些不死的庄稼”,而这些“不死的庄稼才是拯救人类的最后的“食粮”也是精神的!


可现实如何呢?“男人们外出打工了,一坡的庄禾/就交给女人和放秋假的娃儿了。”(《我渴望有人喊我的乳名》)男人们外出打工无疑是为了活路,为了活得更好。但是什么是更好?完全物质化的、城市化的?这些追求,让城市迷失了乡村土地,那些扩建的城市正在鲸吞乡野良田,而那些原本土地上的后生,也迷失了自己,抛荒了土地。其实,人们只要追求精神生活,即便是贫瘠的年代,也一样可以欢愉生活。“在五黄六月的乡村,/一台古装戏像盛满雨水的陶罐,/在即将铺开的委婉的情节中,/准备了隔世的泪水和祈祷。”“在那样贫穷的日子里,/这样的故事就是一朵花,/绽放在乡村戏台上,/安抚不为人知的乡下岁月。”(《乡村戏台.》)读这首诗,既让你感到那个贫穷年月乡下的渴盼,又让你感受到在渴盼之中乡村以及乡村的那种精神单纯的悲喜——乡亲们有着多么善良的“隔世的泪水和祈祷”啊!而如今,电视通到家了,不用再奢求“乡村戏台”了,可是,为什么每逢春节与元宵佳节,乡村出来玩狮子龙灯的还是那么热闹,大人小孩老老少少拖家携口赶到村头上?为着这一份积聚一起的情欢啊!因为平日里,大多只是老幼留家,幼的还要上学,人伦之乐难得。而年轻的父母们外出打工,抛荒的何止是土地更是自己应该伺奉床前的老人和年幼待教的子女啊!捧着雷霆的诗,我不禁再一次要问:


我们究竟要追求一个什么样的日子?


“在秋天深处,我看见马车/它平静、古朴、到达了简洁/我仿佛听到了车轮的声响/来自更久远的古代文明”(《秋天深处的马车》),这是一辆马车吗?“多么像一位老人在诉说着”,“在蓝天尽头,它欲要飞翔/它简洁,像一首古诗/把悠悠的曲调一路唱到天堂”。为什么是秋天深处?只有穿越春秋历尽沧桑,在肃杀的冬季即将来临的时刻,人类才或许像一个阅历以后的老人而自省吧?人的一生需要什么,人类的过往需要什么,于脚下这块大地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而诗人在这里已经给我们描绘了梁子上一幅简洁的秋日马车图,仿佛“一首古诗”,蕴意简洁而深邃,那些瑰宝一样美好的古代诗句,不是在遥远的简朴的生活的历史中诞生的吗?!




雷霆的不同凡响的照亮精神

---读雷霆的两首诗


文/王恩荣


凭我的对诗的嗅觉,我通过诗认识了一些优秀的诗人。比如,我通过《石膏山得句》,又认识了雷霆。诗里优美的意境,干净的语言,典雅的意象,巧妙而奇崛的比喻,让我感觉到他高贵的气质和非凡的才华。后来我又读了他的《又一年》,整个诗里,弥漫着一种对故乡官道梁浓郁的爱和博大的悲悯的情怀,震撼我的心灵。喜也罢悲也罢,总感觉到他有一种不同凡响的照亮精神。下面我们通过欣赏他的两首诗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1\《石膏山得句》


雷 霆

 

尘世上,闲置的美太多了

比如石膏山,和她匆忙的秋色

那么多红叶,想遮住一座山的迟暮之年

 

干净的阳光,被草木公开议论着

好象一座山的内心有宝石的品德

有藏不住的荣华。而在山岭上

你只要愿意,就能伸手取走云朵

 

突然想到一个比喻:整座石膏山

就是一座红叶加工厂,有心的红叶

连忧伤也是有棱有角的样子


这首小诗写的是10月14日至16日,由山西灵石县委宣传部、县文联、旅游局举办的“山西诗人看灵石”采风活动的应景之作。此次活动,山西诗人云集,可以说是诗人精神的一次盛宴,雷霆诗人无疑也是激情满怀的,但他只此一首,就孤篇独绝,堪为上上品之作。石膏山的景色无疑是美的,但美则美矣,在诗人笔下的石膏山,更是他心灵的化身,那宝石一样的品质,正是诗人理想的生成。


“尘世上,闲置的美太多了/比如石膏山,和她匆忙的秋色”,诗人一开始并没有开门见山,直抒胸意,而是宕开一笔,表达了对世上闲置的美的叹惋,这是声东击西,这正说明诗人一见到石膏山就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意。而且“尘世上”的词汇本有宗教的色彩,与石膏山相遇是缘分,“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一代宗师》),所以诗人说闲置,对于今天来说,也不是闲置,是石膏山终于等到了诗人,等到了意中人。在对的时间等到了对的人。词汇“比如”用的很委婉,把石膏山称呼为“她”,有一种“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意,诗人是爱慕石膏山的美了。

 

 “那么多红叶,想遮住一座山的迟暮之年”,这句诗写的是秋天的气象,我想起白居易的红叶诗:“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诗人是多情的,刚才还是惊喜之意,现在又有点“美人迟暮”的悲秋之感了。


“干净的阳光,被草木公开议论着/好象一座山的内心有宝石的品德”,刚刚还是滋生了半点悲秋之意,第二节,马上被石膏山的美吸引过去了。这句应该是本诗的灵魂。在石膏山:阳光是干净的,和他的诗一样简洁凝练。这里也包含诗人褒扬石膏山自然环境保护得好的意思。阳光普照着草木,坦荡如砥。草木斑驳的样子,像在公开议论事情。知性的比喻表意性很强,我们不仅很生动的知道了诗人所发现的自然美,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诗人内在光明磊落的品质。于是顺着诗人的叙述方向才有了下句“好象一座山的内心有宝石的品德”,我忽然想到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有美好的心灵才能看到美好的自然景观。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反映。


“有藏不住的荣华。而在山岭上/你只要愿意,就能伸手取走云朵”,此句的荣华是精神的气象,无关物质。我想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句。而在山岭上能伸手取走云朵,自然与诗人的距离是多么的亲密无间。而且也有“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诗意的变异。“你只要愿意”既是说自然的慷慨大方,也是暗喻石膏山的高迈。综上所述都是宝石品质的深化,也是诗人对石膏山对秋天红叶的赞美,整个意境,恰如文征明《题画》一句诗“春山何似秋山好,红叶青山锁白云”。


“突然想到一个比喻:整座石膏山/就是一座红叶加工厂,有心的红叶”,突然想起一个比喻,说明诗人已融化在石膏山的诗情画意中,自然美景激发诗人灵感是随时随地俯拾即是,大有自然界的“云出岫而无心”之意。“整座石膏山/就是一座红叶加工厂”,比喻的何其惊绝,加工的东西都是纯粹的,都是凝炼的都是精华。这是对石膏山最高的褒奖!在美好的境界面前无为而为游刃有余的诗人,一句“有心的红叶”道出了美好都是理性精神的外化。高贵是一种节制,宝石一样美好的品质需要内心的修为。所以才有最后一句金句:“连忧伤也是有棱有角的样子”。忧伤代指情绪,情绪也要理性化,正如《诗经》“乐而不淫”的意蕴,这就彻底打破了自古“文人无行”的偏见,所以本诗表面上是说石膏山的品质,其实质是说诗人自己的个人理想的品质修为,这么重大的命题在一首小诗表现,又不显山不露水,丝毫没有张扬之意,可见诗人的精神的纯粹,宝石一样清绝的品质。


 2\《又一年》


雷霆


昨夜大雪来临,挨个探望村庄。

土墙上的积雪留下湿漉漉的影子。

在枣树上,雪花把最上面的枝条,

一再搂紧。雪花是泥土的亲人,

才这样绵绵的述说着,像记忆。

 

寒风是供词。冰河不再想念远方。

田埂上丢弃的秸秆,站在雪的中间。

曾有的饱满,被收获折断的叶子。

整个田野,像一位举目无亲的老人,

仿佛这彻骨的寒冷,就是他的宿命。

 

什么也没发生,冰河闪着夕阳的光泽,

对于一再丧失的,我们正在加紧审判。

那么多的雪花落向官道梁,连麻雀

也茫然。炊烟缠绕着空荡荡的街道。

又一年了,往昔的对与错大雪说了算。


明亮的皆是易碎的。四野苍茫 !

草根里的冰,回想着早年的告密。

还有什么是多余的,值得我们揪心?

静谧的村庄,提着一片雪花想家。

大风吹过,这一年无缘无故的乡愁。


雷霆在他博大深刻的想象里,我似乎看到意象里面深藏的东西,第二节的“寒风是供词,”第三节的“对于一再丧失的,我们正在加紧审判”,第四节的“草根里的冰,回想着早年的告密”。这掩映在每节诗句的这些严肃的词汇,诗人仿佛把我们置于一个重大的事件中。我们还是一节一节去看诗人大格局中的诗意吧。


“昨夜大雪来临,挨个探望村庄。/土墙上的积雪留下湿漉漉的影子。/在枣树上,雪花把最上面的枝条,/一再搂紧。雪花是泥土的亲人,/才这样绵绵的述说着,像记忆。”,昨夜大雪来临有平淡中的突兀之感,挨个探望村庄,让我们感觉到土地的苦难和雪的厚重,而且我们仿佛看到为政一方父母官了解民间疾苦,体察下情的场景。”枣树上,雪花把最上面的枝条,/一再搂紧“,我们传统的知道白居易的《夜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夜雪之美,也知道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雪花之美,而雪花搂抱枣树枝却是难得听到,可见此诗句有不同凡响的照亮精神的第一现场感,而且把下雪说成是”雪花是泥土的亲人,/才这样绵绵的述说着,像记忆。“原因与状态都有,我们佩服他的表现力了。“像记忆”其实就是回忆。


雷霆的整个诗里,弥漫着一种对故乡官道梁爱和悲悯的情绪,我想到一首古诗“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他在用自己悲悯的眼光关照着故乡的山河意象:“冰河不再想念远方”“田埂上丢弃的秸秆,站在雪的中间”“曾有的饱满,被收获折断的叶子”“整个田野,像一位举目无亲的老人”“冰河闪着夕阳的光泽”“连麻雀/也茫然”“炊烟缠绕着空荡荡的街道”“明亮的皆是易碎的。四野苍茫”每个事物身都赋予了诗性的光泽,便像是自述了。整体而言:第一节是展开回忆;第二节是供词;第三节是审判;第四节是出路。


第二节供词其实是说故乡的命运,也是天地万物的命运,所以说也是自己的命运。冬天的田野象被打的丢盔卸甲的英雄一样,“冰河不再想念远方”、’像一位举目无亲的老人“、”仿佛这彻骨的寒冷,就是他的宿命。“,我想到一句话:”英雄失路,哀鸿遍野“。诗人不是自责,是站在自己的上空对自己的悲悯。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尽沧桑“。


第三节是审判,其实就是深刻的反思。是的”什么也没发生“,一切都是命运。”那么多的雪花落向官道梁,连麻雀/也茫然。“这里的雪花也暗喻苦难,麻雀的茫然何尝不是诗人自己的茫然。一切都过去了,只有”炊烟缠绕着空荡荡的街道“。不可以成败论英雄,”又一年了,往昔的对与错大雪说了算“,一年就得有一年的清帐,大自然的清帐办法就是一切化了,重新来过。


第四节,”明亮的皆是易碎的。四野苍茫 !“,好事多磨,路漫漫其修远兮。”草根里的冰,回想着早年的告密。“时不时的想起人生的不如意,人生如草,四季苦难,把自己放卑微,就什么也是多余的,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诗人道:“还有什么是多余的,值得我们揪心?”,这句反问是诗人对生活睿智的结论。但究竟是伤痕累累,所以最后两句诗人陈述道:“静谧的村庄,提着一片雪花想家。/大风吹过,这一年无缘无故的乡愁”,是的,诗人毕竟没有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潇洒,他只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官道梁抚慰自己的创伤,他的创伤真可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想起一句古人对美好品质的形容:“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正是这首诗和诗人精神内涵的写照。读了这两首诗,我对诗人几乎是充满敬意和仰望了,诗人对任何美好东西的态度都是理性和节制的,无疑诗人是高贵的;诗人对任何丑恶的东西,是势不两立,毫不留情的鞭挞的,无疑是白璧无瑕的。戴叔伦有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虽然“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但他有一种不同凡响的照亮精神,我们在他的诗意光芒中得到了精神的洗礼。



守望者的英雄主义情结

----读雷霆的采风诗《蓝刺头的忧郁,以及光芒》


文/王恩荣


二〇一七年八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日,为期四天的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阵容之大、名家之多、集全国范围之广为近年少见。用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杨占平致贺词说就是:“这次大刊云集、名刊云集、大腕云集,是山西诗歌届不可多得的盛会”,这次盛会后,各路名家纷纷赋诗,给和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著名诗人雷霆的和顺采风诗《蓝刺头的忧郁,以及光芒》尤显得别具一格。


雷霆老师是一个特别有静气的诗人,他的诗里字里行间随处我们能发现到他对人生对生命的冷静的睿智的思考,对我们浸淫世俗生活已久的人不啻是一种净化,这种处处出现的照亮精神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诗意的栖居。


“夕光穿过阳曲山,有绒线般的暖意

久违的山风,吹着悬崖上的蓝刺头”


一开始是对和顺阳曲山的简单陈述:阳曲山的夕光、绒线般的暖意、吹着的山风、悬崖上的蓝刺头给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诗人“久违”的轻松,一开始就看出雷霆诗人的诗歌特色:意象稠密、层次分明、颜色感很强,短句的陈列有枝头茂密的感觉。


“我不知道一抹金黄,披在蓝刺头上

是加冕还是安慰?一棵挨着一棵

为即将到来的衰老收纳虚幻的荣誉”


接着诗人就是诗意的描述:“我不知道一抹金黄,披在蓝刺头上/是加冕还是安慰?”,首先,“一抹金黄”那是夕照,“披在蓝刺头上”,让我们想到徐志摩《再别康桥》的“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句,有一种柔情蜜意,只有在众诗人文友知音的采风团,诗人才能有此特殊的感受。“是加冕还是安慰?”,“加冕”,只有雷霆才能想到这般诗意美好,这也是采风活动给无冕之王的诗人们的尊容,所以既是加冕也是安慰就不言而喻了。“一棵挨着一棵/为即将到来的衰老收纳虚幻的荣誉”,这句就显示出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经历过大悲大喜后的悲悯情怀。可以看出和顺阳曲山的蓝刺头披上诗人的意志就氤氲出夺目的诗意光辉。


“碎石滑落,事物皆有放得下的脾气

阳曲山也是。”


滑落的碎石有停止的时候,让诗人想到:“事物皆有放得下的脾气”,这是不是就是对自己的觉悟,“阳曲山也是”,物我就化一,诗人的精神就与阳曲山合二为一。也颇似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山石如简,叠加的册页

记录过往的云雨,半空流浪的鸟鸣

栈道入云,一把石梯就是高天琴弦

没有更高的植物了,真的没有知音了”


阳曲山抗战历史或者打动了诗人的思考,经历历史风雨的阳曲山就是诗人所道:“山石如简,叠加的册页/记录过往的云雨”,这样的语言有诗意的光辉,也有历史的纵深感。“半空流浪的鸟鸣/栈道入云,一把石梯就是高天琴弦/没有更高的植物了,真的没有知音了”,这是诗人对阳曲山极高的赞誉,“半空流浪的鸟鸣/栈道入云”,一句写尽了太行山的雄浑伟岸,可与天同高,可与地同大。但“流浪的鸟鸣”又显示出诗人忧郁的气质。许村溶洞的石梯比作“高天琴弦”,让我们想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语。于是诗人慨叹道:“没有更高的植物了,真的没有知音了”。这既是对蓝刺头的赞美,更是对阳曲山的赞美,“知音”一词照应“琴弦”,让我们想到高山流水,诗人是真遇到理解自己的人了。写得真是美到极致情到极致!


“除了蓝刺头,和它风中紧张的颤栗

就连寂寞的刺,也收回内心的暴躁

被置于夕光一侧 ,给予好听的名分”


这句就是写诗人自己嘛,“紧张的颤栗”、“寂寞的刺”、“收回内心的暴躁”,我们从中彷佛窥视出诗人的不平凡的经历,“被置于夕光一侧 ,给予好听的名分”,这是诗人超然的对自己处境的真实感受,也是对俗世的冷漠的态度与认知。


“就说你是首阳山上十万支穿心之箭

而心已荒芜多时,峭壁也无鄙视之物”


首阳山是阳曲山的顶峰,“就说你是首阳山上十万支穿心之箭”,诗人内心的雄浑演绎了一场阳曲山的蓝刺头的壮观场景,“十万支穿心之箭”这是炼狱之境,也是一场凤凰磐涅,当然也是尘世给予诗人的无尽的疼痛和悲伤。“而心已荒芜多时,峭壁也无鄙视之物”,是哀莫大于心死,也是诗人久经历练的豁达的面世的态度。这一句接着一句的暗喻、象征和压抑的言志之辞,让我们的心灵一次一次被击中和打开,好象在听一场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诗人太多的苦无言诉之人,只有倾诉给相见恨晚的伟岸的阳曲山。


“就这样金甲裹身,立于众草之上

期待时光变换,消弥内心累积的锈迹”


“金甲裹身,立于众草之上”,对蓝刺头的状物描写,让我们想到走马槽的黄巢寨的故事,想到“满城尽带黄金甲”雄壮的正义之士,但历史会使一切尘埃落定,世上的任何事物都会“期待时光变换,消弥内心累积的锈迹”,都会成为历史的过眼云烟,正如杜牧那首古诗《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由此句也可见此诗处处显示出一种后现代的英雄主义情结,我们从诗意象中呈现的历史文化的影像中看到诗人的诗与远方的苦难的追寻历程。


“你瞧一瞧吧,山下溪水哗哗流向河北

世间许多不值一提的草木,在冷风中

收紧衣袖,一样走在寂寞的归途”


最后一节,诗人好像“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了,“你瞧一瞧吧”是终于松了一口气,“山下溪水哗哗流向河北”,那是清漳河,也暗指历史的河流,“世间许多不值一提的草木,在冷风中/收紧衣袖,一样走在寂寞的归途”,人生恰如沧海一粟,如“在冷风中收紧衣袖”的草木,谁不在“寂寞的归途”?“不值一提”是诗人高屋建瓴的视野气势。诗人虽无看破红尘,却也正视现实,到底有无远方?远方到底有多远?诗人是迷茫的也是执着的,但不管如何,都在“寂寞的归途”,寻找真理的路漫漫其修远的人生,不是过客是归人,那巨大的寂寞抵达了诗人对世间苦难的满腹悲悯和愁绪,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整首诗由和顺阳曲山的蓝刺头说开去,处处显示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入的思考,诗意的字句间弥漫着浓郁的言志情怀,虽无一字对世道人心的批判, 但从蓝刺头的精神的淋漓尽致的铺叙中暗示仁者的涤荡社会与人性中的自私冷漠,重拾社会的善良和正义,在一个冷漠的道德沦丧和失去价值的时代,实现意义的重建,寻找恢复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的入世情怀。在充满象征性的隐约语辞中,最大容量的隐藏着诗人纠葛于善与恶、正与邪的世界中,这些裹挟着压抑与控诉的文字,有激烈的呼吁,有难以平抑的悲愤,有殷切的希望与期冀。更可贵的是,他有一种当今已经正在消逝的英雄主义情结,为他的诗在压抑与忧郁的诗意气质中植入光芒正向的英雄元素,真是一首绝唱好诗。




中国梦•一百位华语作家诗人系列专题访谈


——专访山西原平、诗人雷霆


中国访谈记者/白恩杰(《天涯诗刊》主编)


编辑整理/寇宗源、高晓东(《天涯诗刊》执行主编)


专访诗人简介:雷霆,男,1963年生于山西省原平市。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诗歌写作。迄今已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星星》《文学界》《绿风》《青年文学》《诗林》《延河》《滇池》《诗神》《飞天》《诗歌报月刊》《诗选刊》《山西文学》等报刊发表诗作800余首。出版《雷霆诗歌》《大地歌谣》《官道梁诗篇》《我的官道梁》等专著。1994年参加诗刊社第12届青春诗会。作品在《诗刊》等刊物大奖赛中获奖。不少作品被选入各种诗歌选本。曾获第四届赵树理文学奖。“黄河文学奖”、“山西文学奖”、“第二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现居山西原平。

诗人雷霆的诗,恰如唱诗班庄严而抒情的声音萦绕在官道梁上,不迷醉甘苦,不沉沦生活的浮尘。官道梁,对雷霆来说无疑是一个精神地标式的诗意符号,似乎是在官道梁上为自己的灵魂建造一座奢华的圣殿。

今天,我们很荣幸能在百忙之中采访到著名诗人雷霆,借助“中国梦•一百位华语作家诗人系列专题访谈”的平台,让我们共同走进诗人雷霆:《官道梁》——精神的地标。



中国访谈网:雷霆老师您好。一直感到您是一个个人写作非常严谨、扎实、从容、内敛而富有节制您的《官道梁》从诗中可以窥视到,您试图对本土历史遗迹和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挖掘,以及对已故的人,或者逝去的往事,成为写作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题材。那您诗歌创作的初衷是什么?谈谈您与《官道梁》的不解之缘。


雷霆:您好!我写作从80年代中期开始,90年代以后大体上有10年停笔吧。2007年重返诗坛。回顾起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80年代的狂热,二是90年代的抒情,三是2007年以后的安静、倾听、描述,更多关注那些从心灵深处出发的思考。对于我目前的诗歌写作,我想是这样的:

首先在诗歌的地域上不断地挖掘,至少官道梁就是我最大的诗歌疆土和最远的诗歌天涯。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几十年来,尽管我生活在县城,经历了外面的天空和四季,但骨头里的那种乡情却时起时伏,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些朴实的的事物让我感动,它们就像远在深山里的野菊花,用它们闪烁的光芒照亮我内心的芜杂和荒凉。你从我先后出版的诗集里能感受到这种灼热带来的心疼,从我不断赞美的乡村景象中能感受到有一种爱原本就在,它们优秀的品德不断提醒着我们疲累的生活。

其次是,我性格中好像天生就有忧郁的一面,自觉不自觉地会带进诗歌。有时候我想,一个人的忧郁和伤感,是不是我写作的原始动力?你不知道,许多时候我在写下故乡的诸多事物,比如拴马桩,碾盘,远去的小溪,马车,田野上秋风中的玉米秆,黄昏时归来的羊群溅起的尘土。。。我的眼角总是潮湿的。我很敏感自己的童年,面对饥馑和贫穷的年景,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对大地上的草木和山川,我们不言不语,迎着四季的交替,移动着我们卑微的生命。我90年代的许多作品里,如,《梦中的老虎》,《拒马河》,《蓝天深处的马车》,《秋歌》,《看鹰》等等,都弥漫着这种忧郁的气息。

再次,诗歌表现手法有时也很重要。在不断地写作当中,随着年龄,经验,阅历的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作为一个诗人,去表达时往往得俯下身来,用诗歌的目光去端详,去厘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我期待一种缓慢,一种隐忍的热爱。这样的写作有时会陷入缓慢,而让人感到絮絮叨叨。如果说这样的表达能够成功的话,有的诗人认为一定是在冒险。对此,有时候我也很苦恼,不过既然关注了官道梁这一地标,我会再尝试一段时间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诗歌就是对生活的记录和怀念,只是因人而异罢了。诗人不是预言家,不是演讲家。我们需要仔细地观察生活的纹理,念想尘世上的美好,用那种不偏不倚的,不卑不亢的姿态打量前世今生。把我们依赖的汉语盘活,让词语在暗夜里熠熠生辉。我知道,选择诗歌写作要有失败的准备,因为诗歌除了勤奋不懈,更多依赖于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不是那种天才诗人,得靠不断的后天努力去弥补先天的不足,特别是理论上的不到位。


中国访谈网:您的诗歌语言有一种泥土的气息,就像您写的山药蛋一样,仿佛是从肥沃的土地里自然而出的,您可以谈谈这种语言是在怎么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锤炼而成的?


雷霆:哈哈,你也注意到我诗歌语言的老土了。那年我写出《官道梁的谷子熟了》,《刨土豆》等作品后,杨克在我博客评论说:没有见过这样土的好诗。这当然是诗人对我的鼓励,事实上,这也是我在写作中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从理论上讲,诗歌的语言是不是要更加贴近文本的指向,更加多地与所表达的思想融为一体。而且诗歌写到一定程度,是要避免和拒绝激情的,同时也要远离华丽的“规范”的语式。有机会你看看张乐朋给我写的评论,他对于这个问题作了很好的阐述,我还把这篇文章作了《我的官道梁》这本诗集的序言。从阅读角度看,我的诗歌语言会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二是没有接触过乡村景物的,在阅读当中会产生一些语感上的差异。在我写作中,许多时候也尽量把很方言的词语避开,但是要保留北方山村朴素的民间语言。说到底,诗歌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必须从自己出发,从你处的环境着眼,去选择和把握语言。况且,诗歌的个性就是包括语言的使用,意像的遴选,情绪的到达,精神的高度等多方面的个性,语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


中国访谈网:当今诗坛对好诗的标准指向很模糊,那到底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好诗有哪些特质?诗歌应该具有怎样的精神?请您谈谈您的观点。


雷霆:这个问题纠缠多年,一个诗人有一个诗人的解释。但是诗歌在变化中发展,在时代的感召下调整。总的来讲,诗歌是言志的,这是古人说的。为什么言志?怎样言志?言到什么程度?好像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时候无以言说。怎么说呢,我一直认为诗歌的好与不好,优和劣,应该有这样的标尺:

一是,作品里能感到诗人对世间万物的关怀和担当。我们和大千世界的生命没有两样,我们有的是善良的朴实的宽阔的胸怀,在完成一首诗歌时,这些东西就是语言背后的力量。从古到今,从国际到国内,我们读到的优秀诗歌都包涵或者渗透着一种情怀,具体点讲就是大德大爱。对于事物的谦卑,对于人间友爱的尊敬,对于苦难岁月的顿悟.没有这样的背景,诗歌的写作很可能会陷入自恋和语言的游戏。

二是,作品里能感到诗人对语言天生的敏锐和锋芒。一首好的诗歌,应该有过目不忘的魅力,语言的抉择决定了一首诗歌的敞亮程度。说到这里,忽然想起山东诗人阿华的诗歌,就是属于这种类型。还有雷平阳,娜夜,张执浩,大解,陈小素,刘年,哈,太多了,一时数不上几个。你读他(她)们的诗歌时,是不是被他们特有的语言魅力所感染,被其中独特的经验所击中,仿佛雨后的阳光瞬间就照亮你的心灵。所以说,一首好诗是有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力量。

三是,作品里能感到诗人对所表达事物的不偏不倚。什么是诗歌能够完成的,什么是诗歌要抵达的,要做到心中有数。一首好诗的线条应该是明晰的,节奏是稳健的,旋律是悠扬的,它能够让人瞬间安静下来,远离喧嚣、嘈杂和俗气。这是不是马拉美所说的诗歌要达到精神的高度?我想是的。


中国访谈网:雷霆老师,您从八十年代就开始诗歌创作,您能否谈一谈在如今这样一个环境中诗歌创作的一个方向?在如今这样诗歌被冷落搁浅的的环境下,您对诗歌创作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雷霆:诗歌没有被赋予救世的价值,作为文学的最高表现形式,诗歌应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仍然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对于文学而言,观念丛生,诗歌的派别纷呈,文学的价值观支离破碎。诗歌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因为诗歌的前进总是相伴于社会的变革。从目前看,一个成熟的诗人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种清晰的思维。坚守平和谦卑的底线,不盲从,不放弃,不喧嚣,安安静静关注内心的涟漪或者波澜。心态就是境界,就是我们需要的环境。


中国访谈网:有人说:“诗歌永远属于年轻人的”。当今80、90后校园诗人已经崭露头角,但是很显然现在不是一个诗歌的时代,如今对于90后诗人,他们写诗是一种机遇还是一种挑战?您是如何看待的?


雷霆:“诗歌永远属于年轻人的”这句话,更多是指年轻人充满激情,而诗歌永远是需要激情滋养的。80、90后诗人所处的年代不同,他们会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实际上,一代一代诗人都同样拥有诗人本身的涵养和素质,只是观念上的差异,判断事物的差异。。。但不变的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诗歌博大的情怀,温暖的胸襟,来自心灵深处一次次的感动和惊喜。


中国访谈网:好,非常感谢雷霆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让大家更加了解您对诗歌的理解和看法,希望您在诗歌和事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再次感谢您!


雷霆:好的,不客气




雷霆的诗︱大地歌谣(组诗)



《在风中》


 

风是从半前晌开始吹的,到中午就小了

梁上的玉米秆能展腰的都挺起了腰杆

更多的草木低首,用衰败死盯着旷野

大老远就能看见一只野兔闪过的影子

像一缕灰灰的尘埃,瞬间消散无踪影


又添了一座新坟,离父亲的墓地不远

白幡之下,移动着白衣男女缓慢的忧伤

山榆树上的乌鸦一遍一遍地叫啊

仿佛它们也是这世间的有情之物

用那一点点黑,擦拭着人间的不安


群峰安详,山脊棱角分明像凝重的眉宇

父亲,我又想你了。十年了我总是想

这一代一代的人,被岁月打磨着梦想

走在风中,我眼含泪水,模糊的故乡

仿佛能听到三十年前旷野上悠扬的牧歌


一大群人在阡陌穿梭,与苦命打赌

而现在的官道梁,空旷得让人害怕

当送葬的亲人们散尽,当忧伤随风而去

这梁上只剩下一种叫回忆的东西

去安放那些走远的灵魂,我们腾出田园


腾出一大片年迈的山川,让我一眼就

认出倚门的白发,认出春天里新鲜的草汁

这些年我已习惯了紧咬双唇,我把自己

伤感的,挫折的,无奈的情绪都暗藏心底

我在风中落泪的样子,是不会让别人看见的


什么是揪心的疼痛?期待更冷的风吹过来

期待来年的风调雨顺消弭过往的错

现在我坐在官道梁上,我的嘴唇紧闭

我知道我又想你了,我像一根长不大的草

多么想被你轻轻抚摸,像你抚摸庄稼那样


 

《秋凉》


那些树叶终于赢得最后的功名

那是金色的幻觉,有透明的暗恋

留足丰收最后的体面。草木静谧

期待一场更大的风将其揽入怀中


我知道自己的敏感,知道山中有

随遇而安的平和,这样的落叶

用自己的不安换取人间的完美

我描述的不好,夸大过失败的人生


但红叶在远处摇曳,和自己谈判

它擦亮我更加苍茫的视野

还能多低?风贴紧草根往远方吹

麻雀不离不弃,犹如飞翔的尘埃


整整一个下午,我和爱人坐在梁上

我们相互打量着对方,身边的荆条

像围拢过来的童年,更像一缕马鬃

秋水长天,让我们感受生命的无常


 

《在黄龙溪古镇听蝉》


这易碎的歌吟,一定暗含微苦。

古树苍苍,新叶萌动,溪水有光斑。

蝉鸣初起时,连风也不敢出声。

而更加紧密的蝉声压过来,

似有一支古代的将士踏马而来。


焦虑之季,得先把内心叫醒。

靠不断加强的旋律,充装更加稠密的苍茫。

仿佛这起伏的蝉鸣不是来自空中,

而是要把平原上的溪水喊到高处,

再将隐忍的爱悉数流向人间。


整整一个下午,我坐在古镇的石阶上。

听蝉鸣一遍一遍划过心灵。

是什么唤醒这熟悉的场景?

我甚至无法辨识,这骤然而至的感动,

来自哪一方多余的疆域和久远的寒冷。


突然想到,世上的孤独总是源自决绝。

这些年我内心生锈,拒绝万物的问候。

在黄龙溪古镇,这久违的蝉鸣,

仿佛瞬间推开一扇潮湿的窗户,

让我看见远方依然宁静的故乡。


20158 23  初稿于黄龙溪古镇


 

《郊外。废弃铁轨》


仿佛昨夜还有火车一闪而过

一串绿皮车厢晃荡着开往远方

我看见站台上人们停在空中的手臂

和被露水打湿的伤心和别离


晨光中的废弃铁轨,不言不语

不再和我们一起继往和开来

秋风里,像一段没有说完的话

冰冷,生锈,回顾自身的寂寞


就这样躺下来,做万物的好邻居

人间秋深,两旁是成熟的庄稼

牵牛花迷上了秋天的玉米秆

她们还有向上的好心情


一切从未发生。晃荡也是多余

更远处是含黛的远山,是大河

一截废弃的铁轨,不再去应对

尘世上的喧嚣,她引领我们遗忘


用安静抵顶托付,腾出远方

生锈的暮年,把嫌弃当做名声

她留在我们单薄的记忆中

靠锈迹把自己逼近岁月深处


2015  9 18



《一个人的黄昏》


突然想到商朝,山河逶迤的模样

我们只剩下越来越高尚的情操

除了远去的大雁被我们久久注视

我们还留恋苍茫的芦苇。灰灰菜

是这个季节的盛宴,兔子的家园


一份无法抵达的信件,已忘却邮址

实际上途中有迷人的景色让我停下来

驿站的孤单,酒旗还是飘摇的醉意

江山让人振奋,家乡已是忧怨的羌笛

石刻的舞蹈,保持着黄昏时分的表情


没有发生的悲恸,把日子含在泪水里

一个哭泣的人,怀着一颗隐忍的心

抬头有日月,俯首是流水抒情的草木

我在一个旧朝代的岸边想念一片葱茏

不要说我看见了朴素,看见了遗憾


一截秋天的萝卜,加上满世界的素缟

那一年的寺庙,什么是其中的香火

微凉的大地,灶台不断燃烧的柴火

我不是幽州的公子,却有散淡的情愫

已经远去了,还说什么华贵与卑微


人间美好如初,草木依然溢漾着水渠

想到商朝的街巷,人影相随的命运

就让我拥有的是颤栗的故乡,就让

花瓣里的矫情放弃一个宫殿的悠闲

在远远地商朝,我想念逶迤的光阴


 

《春天的瓷片》


碎在四方,想那些未了的心事。

相隔多年,连叹息也是典雅的。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春水荡漾,

就在那山谷之间野花簇拥着开放。


灰烬还不是最后。春天的瓷片,

荒野之上残存一点羞涩,比瓦砾

更容易想起炉火。它渴望灼热,

渴望披彩挂釉去眺望世外风尘。


美好的事物因破碎告老还乡。

那是谁,一个人在田垄上念念有词。

携带深山里的一把好土走南闯北,

即使慢慢老去,也不放弃远方。


春天的瓷片把孤独化整为零,

在人间四处打探祖上的好消息。

想回到深深的庭院握紧前世,

光鲜如初,能割得动生活吗?

 

走在春天的瓷片遇见料峭的春寒。

有人一直在说,往瓷片的深处瞧瞧!

你会发现更多安静的色彩深陷其中,

就连无序的纹理,时间也会安排妥当。


20154  10



《早年的天空》


早年的天空,云朵从四面八方涌来

大地上的我们,一会儿走在云的前面

一会儿又落在云的后头。我们总是低首

把摇摇晃晃的生活一路过下去


那年秋天,云的影子投放到官道梁上

枣树上的麻雀叫个不停,祖屋上青苔萋萋

天空中迷人的色彩像送往邻村的插图

山川壮阔的美正好嵌入我们苍茫的生活


天空孤寂,才怀揣云彩暖暖的行囊

为了远方的霓裳,才刮起心底的大风

这是天空给于我们的承诺,斑斓如初

这是天空摆布的风霜雨雪,还在路上


大地上陡峭的事物,我见得多了

而天空捉摸不定。白云只顾流放

我们敬仰的雨水,会不会在大雾弥漫的早晨落下来

就像大雪静静的,除了白什么也没有


 


《我们在秋风中辨识着未来的生活》



大雨说停就停了,彩虹远在天边

坡上的庄稼含着感激的泪光。它们

领取了属于它们的那份短暂的饱满

天蓝蓝,水清清,花儿艳艳地绽开

雨后的官道梁,有娶儿聘女的好心情


因为马上就要立秋了,河里的水

涨了许多。整个官道梁神清气爽

空气也不再那么粘稠了,倒是

水洼里有新鲜的淤泥。几只蝌蚪

被突然到来的雨水撂倒在岸上


我们把倒伏的高粱扶起来。扶起

心中还不是挺拔的规矩。镰刀闪闪

把田埂上疯长的藤蔓铲得干干净净

因为我们生活在风雨和土地之间

这些雨后的植物,都与我们有关


我们言语不多,默默侍弄着庄稼

至于秋后是丰是欠,心中都是有数的

为一场雨欢喜,为一缕凉爽的风高兴

我们在秋风中辨识着脚下的生活

琐碎的念想,打发着一时三刻的日子


弯腰拾起的谷穗,就是丢下的银两

秋风加上秋雨,说不定是好是坏

反正,我们一直守望着这一方泥土

没有远方的理想,也谈不上抱负

在丰收到来之前,辨识着未来的生活


 


《红山果》


 

薄暮时分的红山果,暗含少年的羞涩。

一队队人马从远古走进史册。酒旗

悬挂于高高的杨树上,不再随风飘曳。


草香弥漫,土墙也没有阻拦的意思。

晚霞洒落余晖,试图照见干枯的竹简。

他们前往的是一个不多不少的年代。


需要洗心革面,更需要清心寡欲。

茶已老,风嫌淡,旷野安好如初。

不远不近的红山果,擦过马蹄的冷。


一个唠唠叨叨的尘世,色彩也分明。

溪水流不流出声响,取决于跌宕的岩石。

我们言语,却发不出有节奏的表达。


已是薄暮了,心中还放不下寂寥江山。

你再看看沟里的植物,一株比一株紧凑,

仿佛秋风会送她们回到故乡。


栅栏里舔犊的羊群,月光一会儿会来。

总有一束光,透过苇席像累累的伤痕。

这要命的年头,粮草总在途中。


我们总是身在远山想念近水,在大漠望月。

那是中年的又一次踉跄,连骨骼也融进夜色。

瞧瞧我吧,灯笼一样的红山果暗含卑微。


 


《山居随想》


 

我来过,携带的是尘埃,不是闪电

心灵深处一遍遍漫过的不是忧伤

是我们常常说起的变幻的风和云


城砖一层比一层高,支撑着边关的辉煌

晚霞覆盖的骨骼,有大风稀释的恩怨

野花不大。我是叫不出她们名字的人

 

已是五月了,山涧的冰凌还不见消融

面对微小的事物,比如低于露水的花萼

我也匆匆深陷其中的高洁。有时候


贴心的苍茫是那份薄暮时分的无言

瞧瞧我吧,细数山坡上不多的山榆树

在石头的夹缝里遇见光芒和青草


我知道的,此生还没有把赞美的力气用光

为了拓展更大的寂寞,在岁月的风口

风暴藏于心尖,谁点燃的闪电清晰可见?



往期回顾:


诗眼睛||原生态:雷霆的诗(连载66)(总626期)

【综评】雷霆的不同凡响的照亮精神(总32期)

诗眼睛||荐读一诗:雷霆的七夕和顺采风诗(连载6)(总174期)







名人名言:


德国哲学家黒格尔说:“艺术在死亡,因为艺术消融于哲学之中。当艺术嫁给哲学,艺术就走到尽头。当诗歌靠近哲学边缘就靠近了危险。”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说:“写诗靠的是词,而不是思想。”“诗的目的在于暗示。”



理论园地与他评


1、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张无为  张无为 张无为   陈超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谭五昌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罗振亚  罗振亚  罗振亚  吴敬思  吴敬思  梁志宏  梁志宏  赵少琳  赵少琳  陈瑞  陈瑞  张执浩  张执浩  张执浩  马鸣信  毕福堂  蒋言礼  吴小虫  吴小虫  耿占春  耿占春  周所同  周所同  吕达  巫昂  马晋乾  李成恩  李成恩  郭克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关海山  洛夫  唐诗  王恩荣   李杜  病夫   赵树义  潞潞  庄伟杰  庄伟杰   甲子   张锐峰  张锐锋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西川  西川  陈小素  郭金牛  郭金牛  杜学文  赖廷阶  赖廷阶  王单单  王单单  王单单  左右  雷平阳  雷平阳  木行之  王立世  王爱红  潘洪科  潘洪科  大解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肖黛  玄武

孤城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唐晋  刘阶耳  杨炼  杨炼  杨炼  孔令剑  赵建雄   赵建雄  赵建雄  李元业  石头  李元胜  李元胜  李骏虎  雪野  闫海育  闫海育  悦芳  杜涯  杜涯  金铃子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沈天鸿  沈天鸿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邓朝晖  张新泉  刘川  刘川  张二棍  张二棍  简明  简明  简明  林旭埜  卢辉  张海荣  张海荣  葛平  百定安  百定安  人邻   李不嫁  林莽  苏美晴  树才  马启代  马启代  白桦  向以鲜  燎原  梁生智   梁生智  梁生智  谷禾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成小二  李成恩   三色堇  李不嫁  宗小白  曾瀑  宫白云  安琪   江苏哑石  潘加红  刘年  谢克强  王妃  草树  臧棣  李浔  西渡  高春林  瓦刀  张建新  何三坡  周所同  路也  张作梗   黄亚洲  桑恒昌  胡弦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周所同  周所同  翟永明  商震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罗伯特·勃莱  敕勒川  大卫   任先青  娜仁琪琪格  西娃  陈先发  李琦  六指   重庆子衣  向天笑  食指  黄礼孩  黄礼孩  黄礼孩  大解  张执浩  雷平阳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毕福堂  曹谁  王国伟   李唱白  荣荣  约翰·阿什贝利  左右  郑小琼  乐冰   孙大梅   马亭华  左拾遗  田暖  大连点点  马尔克斯  马明高  马明高  汪曾祺  左岸  李霞  林荣  涂拥  王恩荣  葛水平  王祥夫  闫文盛  十首精短诗赏析  葛平  杨凤喜  刘郎  韩玉光


  

曹伊论战(1)  曹伊论战(2)  曹伊论战(3)  曹伊论战(4)  曹伊论战(5)  曹伊论战(6)  曹伊论战(7)  曹伊论战(8)  曹伊论战(9)


我评(综评与一诗一评)


综评:


林静  路军锋  王俊才  姚宏伟  毕福堂  崔万福  白恩杰  张海荣  张二棍  葛平  杨丕梁  雷霆  荫丽娟  张琳  霍秀琴  韩玉光  王文海  王小泗   武恩利  罗广才  宗小白  韩庆成  《“地域写作”的传承与突破》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论马启代的现代诗》  张建新  王爱红  罗广才  牛梦龙  老刀客


一诗一评:


马启代(1)  马启代(2)   马启代(3)   马启代(4)   马启代(5)  马启代(6)   马启代(7)  马启代(8)  马启代(9)罗广才(1)  罗广才(2)  罗广才(3)  罗广才(4)  罗广才(5)  罗广才(6)  罗广才(7)  蒋言礼(1)  蒋言礼(2)  蒋言礼(3)  蒋言礼(4)  蒋言礼(5)  蒋言礼(6)  蒋言礼(7)  蒋言礼(8)  蒋言礼(9)山翠(1)   山翠(2)  山翠(3)  山翠(4)  山翠(5)  山翠(6)  崔万福(1)  崔万福(2)  崔万福(3)  崔万福(4)  崔万福(5) 姚宏伟(1)  姚宏伟(2)  姚宏伟(3)  姚宏伟(4)  姚宏伟(5)  姚宏伟(6)  姚宏伟(7)  姚宏伟(8)  姚宏伟(9)  姚宏伟(10)刘年(1)  刘年(2)  刘年(3)  刘年(4)  刘年(5)  月牙儿(1)  月牙儿(2)  月牙儿(3)  月牙儿(4)  月牙儿(5)余秀华(1)  余秀华(2)  余秀华(3)  余秀华(4)  余秀华(5)  余秀华(6)  余秀华(7) 

潇潇(1)  潇潇(2)  潇潇(3)  潇潇(4)  潇潇(5)  潇潇(6)原野牧夫(1)  原野牧夫(2)  原野牧夫(3)  原野牧夫(4)原野牧夫(5)  

王俊才(1)  王俊才(2)  王俊才(3)  王俊才(4)  王俊才(5)  王俊才(6)  宋清芳(1)  宋清芳(2)   曹谁(1)  曹谁(2)  帕斯  陈庆  雪铓  付海平  雷霆  简明  张二棍   聂权  崖山后人  长林晓歌  韩玉光  周所同  樊建军  燕南飞  许剑桐  梁志宏  赵生斌



诗歌活动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二(总157期)

● 诗眼睛||理论园地:王恩荣《对县域新诗写作中提出问题的试答--答榆州诗友问》(总535期)

● 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 诗眼睛||汇总:《诗刊》“E首诗”2018年山西入选者被推荐所有作品欣赏 (总514期)

● 诗眼睛||书讯:《三晋诗人》创刊发布会在太原龙城国际成功举办(总563期)

● 诗眼睛||快讯:“新时代都市诗歌创作与走向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修定版)(总622期)

● 诗眼睛||远方:梁志宏:行走俄罗斯(组诗)(珍藏版)(总638期)

● 诗眼睛||年度推荐:《诗眼睛》2018年推送入选《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的作品(总673期)

● 诗眼睛||书讯:《汉诗三百首·2018卷》目录和编后记(修正版)(总715期)

● 诗眼睛||海外诗会 传播文化:【多伦多诗友会】首届华人诗歌研讨会:切磋诗艺,共求美好(总719期)

● 诗眼睛||四告读者书:平台运作与四告读者书(总738期)


个人年度报告


● 诗眼睛||个人年度报告:王恩荣二〇一七年年度发表作品情况(总318期)

● 诗眼睛||个人年度报告:王恩荣2018年阳历1月份到12月份底刊发的作品情况(总670期)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