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好诗点评37:马新朝/李少君/雷平阳/马启代/毛子/刘年/大解/胡弦等34首诗 点评家:谷冰 (总867期)

王恩荣主编 诗眼睛 2021-10-07





谷冰,本名谷树贵,汉族,执业中医师,河北石家庄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以现代诗歌创作为主,也写古典诗词,作品散见《诗刊》《诗选刊》《中华诗词》《中国诗歌》《诗神》《星星诗刊》《绿风》《国风》《中华风诗刊》《燕赵诗刊》《旅馆诗刊》《中国文学》《中国网络诗歌精选》等官刊民刊。古典诗词入选多种选本。石家庄市作协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曾获获第二届全国“诗歌里的城”作品大赛二等奖等奖项。东坡风诗歌大赛二等奖。首届金迪诗歌奖年度提名诗人奖等。


本期点评以下诗人数首作品:


马新朝(4)/李少君(2)/雷平阳(2)/马启代(2)/毛子(3)/刘年(4)/大解(3)/胡弦(5)/陈先发(2)/空格键(2)/余秀华(2)/白象小鱼(3)






《典籍》


马新朝


山中有未被拆散、未被注释的茫茫典籍

字迹碎成云烟,搁置或封存于

紫云英的气息中

蜜蜂们来来往往地搬运着,在不远处的蜂巢中

把这些内容酿制成蜜



谷冰点评:


山是宝藏,作者善于在山里挖掘出一些精神财富,所谓藏之名山者也。典籍当然是人类文明的集大成的智慧凝结,是取之不尽的矿源资产。这这里,山既是一种实指,也是一种泛指。

这种典籍,有未被拆散的,未被注释的,这些都是历史的遗存,当然,这些遗存,必是卓越的文化,有开发价值的文化,值得发扬光大的文化。只是缺乏有远见卓识的人来整理,编纂,阐释,推广。甚至有些都“字迹碎成云烟”了。实在有些可惜,可悲,可叹。还好,它们还没有完全泯灭,没有完全被历史的风尘湮灭。他们只是暂时“搁置或封存于/紫云英的气息中”。这里的紫云英,无疑是一种象征,紫云英是一种中药,有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之功效,并且是主要蜜源植物之一,花呈紫红色。紫代表一种祥瑞,如成语的紫气东来等。既能治病,也能酿蜜。因此,蜜蜂们就忙起来了,络绎不绝地搬运,忙碌,一套一套的工序,把不成气候的云烟,酿制成了可供人们享受生活,获得幸福的甜蜜物质。

典籍是作者智慧的发现,是从苍茫繁复的物事中,慧眼独具的深度挖掘。云烟,紫云英,蜂蜜,文化与实际生活的密揉,提炼出的另一类的典籍,不可多得,令人叹服。




《风》


马新朝


山中的风,是《道德经》里没有规定的内容

有着无限的含混。它抱着一棵树

并安慰它

风,喝足了山间的泉水,跑过去,坐在一块岩石上

使它瞬间拥有了财富



谷冰点评:


作者对风的研究可谓精到,在诗歌中多次写到,风在作者的笔下,变幻莫测,时时通灵,而且,往往令读者十分惊讶。这风怎么是这样的活灵活现呢!

在山中,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在恣意地享受着大自然的宠爱。即使有了好几千年的《道德经》也拿它没有办法。因为《道德经》很老了,为当时的诸子所共仰,曾经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政治,科学,宗教等诸多方面,甚至也在世界各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这么一本老子所著的大作,却对这山中的风无可奈何,因为它限制不了它。

这风,疏于表达,缺乏语言天赋,常常含混不清。但这风对一棵树情有独钟。这棵树肯定受过内伤,有些悲观情绪。而这风是个善本,有无微不至的关爱。风来到这里,就是来替树做思想工作的。抚慰它,安慰它,让它重新获得精神和力量,能够尽快走出阴影。这风真像慈母啊!

风,当然也有自己的需要,它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喝足了山间的泉水,跑过去,坐在一块岩石上”,这里的三个字,尤其起到了刻画风形象的作用。“喝”,“跑”,“坐”,动词的作用,给了风立体的,可触可摸的形象实体。由于风,喝足了泉水,坐在岩石上又养足了精神,获得了通灵的觉悟,因此,“使它瞬间拥有了财富”。这里的财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财富,它肯定是物质和精神上兼而有之的财富。

这首诗里的风,不是凡俗的风,而是超然于形而下的具体的风,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超拔的风。在这里,风与传统观念的道,有些许的冲突,甚至,这种风有了某些超越这种道的可能,因此,它瞬间拥有了财富,也就顺理成章。在这首诗里,风,树,泉水,石头,财富,构成一幅富春山居图的象征或隐喻的画面。它久久流连于我们的脑海,令我们过目不忘。




《斯人》


马新朝


他从湖底来,把自己妆扮成雷声,一身的水气

在一篇文章中洇开

鲜竹叶在风中用儿童的姿势弯向他

天放晴时,他身上那些散落在各处的灵魂配件

开始活跃,蠕动着想回去



谷冰点评:


斯人何许人也?不得而知,你就把他看成一个神秘的人物好了,或者把他看成超然于世外的人,一个活在人们精神状态里的人,甚或是一个游荡在天地间的幽灵也是可以的。

湖底,预示着前世,一个不知哪个朝代的人。这个人可以化妆,可以升到天空成为雷声,几近荒诞的描写,透出了神秘的色彩,魔幻的色彩。可他又是现实化了的。你看他还有“一身的水气”,就是一个活灵灵的真实人物。可是,不一会儿就又没有了。又“在一篇文章中洇开”了。这个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即是具体的人,又是虚无的人,可最终却不是你可以伸手可及的人。

鲜竹叶对这个人表示了欢迎,是可爱的儿童。还用了一定的礼数。说明这个人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或许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值得弘扬的精神,或者魂魄。是这个民族赖于生存,发展,并延续不衰的某种象征。

可是,这个幽灵似的人物,却是复杂的,具有着与真正的具体的人的不同秉赋。当“天放晴时,他身上那些散落在各处的灵魂配件”,像回黄转绿一样,阳气升腾使他活泛,“开始活跃,蠕动着想回去”。多么逼真的描写,多么逼真的笔法。写出了一个人的矛盾的心情,或者说写出了一种精神的难于凝集,难于回归,难于如愿。

《斯人》五行,却令我们看到了精神魂魄的复杂状态,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雕刻在了我们面前。作者笔法传神,雕刀犀利幻化。现实与精神,阴间与阳间,穿插回还,犹如神助,笔力老到,实乃大师风采。




《风吹着》


马新朝


一块镇石在平原上稳稳地压着被风吹乱的绿色纸页

远处的机井房,攥紧拳头,用灰白色酝酿激情

鸟群翻弄着阴郁的文字

风吹着,空空的纸页上,内容被反复地删除

空无消耗着一个人的行走



谷冰点评:


读透这样的现代诗需要一种智慧,它一反传统的一些固有的概念化的写法,在自然界的风里注入了新的元素,逼迫着读者必须认真地沉潜下去,去重新认识风,认识风吹。平原之大,已不用细说。那广袤无垠的大平原,平原上的所有的景景物物,无不在风吹里活跃着,生长着,变形着,甚至堕落着,腐朽着,死亡着。那些正处于生命旺盛期的,葳蕤着,葱笼着的生命体,就像一些纸页一样随时被风席卷而去。这时,必须需要一块有象征意义的镇石,来把它们镇住,以使这些生命按照自然的规律完成它们的历史使命,这样方为合乎天道,合乎生命的意义。这块镇石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你说它是一个具体的物事也行,你说它是一种思想观念也行,一种能够让事物或让人遵守的客观规律也行。但它必须是有的,否则,就会乱了大套。


你看,机井房:在“攥紧拳头,用灰白色酝酿激情”,拳头无疑代表一种力量,激情当然好理解,无非是一种潜藏的力量。但它却是用“灰白色”酝酿的。灰白色当然是一种非积极的因素,否则,那镇石就显得没有了来头,没有了作用。“鸟群翻弄着阴郁的文字”,成群的鸟在飞,但它们却在翻弄着“阴郁”的文字,阴郁的文字无疑也不是什么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东东,也是需要镇石压住,或者说用风来吹散的。


风是一种代表自然界的力量,是一种主宰,在大自然中,或者在尘世,风无处不在,在形而上的纸页上,当然,也可以说在苍茫的尘世这个纸页上,所有的内容,都会被风“反复地删除“,以呈现除旧布新,以恢复自然界或人世间的本来面目。无论你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甚至,你是一个英雄,一个伟大的人。即使你留下了深刻的足印,也无济于事。正如作者所说的“空无消耗着一个人的行走“。

风是作者深思熟虑后的一个意象,也是实际。风在这里被作者运用到了极致,它的象征意义渗透在字里行间,被作者操控的得心应手。



《过临海再遇晚秋》


李少君


当此寒风萧瑟一季,若北人南下

必再度遭遇晚秋、江南、落英和迟桂花

香气氤氲,易使灵魂散佚,情陷太深

落叶金黄,让人目迷眼花,不辨身世

远处,田野里还摇曳着数株晚熟的麦穗

窗口,满树桔子点染秋色

古城墙头,藤缠的旧钟高挂

早晚霜打过的枫叶更红……


倘使还有黄酒、蟹黄佐秋菊款待

我这贪婪的诗意的寻芳客

定将恶狠狠地榨取美的最后的剩余价值




谷冰点评:


临海的晚秋之景若何,看一看作者的描述就明白了。

北方的人,已经经历了萧瑟寒风了,如果你南下,将再度经历晚秋风景。在江南,落英缤纷,迟桂花开得正好,香气弥漫氤氲,容易让人意乱情迷,不能自拔。

落叶金黄,也让人迷醉于这黄金遍地的风景,不知身在何处,陷于晚秋的景色之中了。

远处,还有晚熟的麦穗,近处呢,窗口外,一片橘子树黄橙橙的,更把秋色渲染的浓浓的,直让人沉醉。

看古城墙上,老藤缠绕着旧钟,高高挂着,霜打过的枫叶更加红了,当然还有更多。

光有景是乏味的,没有人就显得寡淡。作者适时就出现了。如果这时恰好还有黄酒,蟹黄与秋菊,这些绝美的待客之物,我“这贪婪的诗意的寻芳客”,挺有自知之明的啊,一定不会怠慢了美景与美餐,作为一个饕餮者,是绝不会放过这大好机会的,一定会“恶狠狠地榨取美的最后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资本的名词,在此一用,显得味道好极了。


浓笔重彩地描绘江南的晚秋盛景,是一大特色,作者不惜笔墨,在一首短诗里,极尽敛色之能力,把晚秋的各种色彩几乎收敛殆尽,也把人处于美景中的意乱情迷,目迷眼花写了出来。黄色的主基调,氤氲的香气,再加上黄酒,蟹黄,黄色菊花,简直成了黄金的天下了。在此美景美食美酒面前,如果不去尽情享受,似乎就对不起这大好的晚秋景色。

叠色之笔,读来不觉得烦;人之饕餮,看后不觉得厌,是得景知人的功力所在。




《碧玉》


李少君


国家一大,就有回旋的余地

你一小,就可以握在手中慢慢地玩味

什么是温软如玉啊

他在国家和你之间游刃有余


一会儿是家国事大

一会儿是儿女情长

焦头烂额时,你是一帖他贴在胸口的清凉剂

安宁无事时,你是他缠绵心头的一段柔肠


谷冰点评:


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里面的平字并不是平定的意思,在《礼记·乐记》中说:“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说明,修身齐家平天下中的平,是指天下平和,表示的是一个公平,公正,秩序的意思,是受佛教思想:众生平等的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天下太平的理想。

者的《碧玉》,渗透了儒家的这种思想,家国家国,其实必须要有一个和谐在内。国家事大,道理都懂,就看如何摆正二者的位置。一个是大国,一个是小家,因此,妻子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碧玉。玉是可以握在手心里把玩的,因为小,当然是跟国家比。这个男人是一个把家国能统一起来,相得益彰的好男人。你看他既懂得“什么是温软如玉啊”,又能辩证地在“国家和你之间游刃有余”。这个男人真是个宝啊!


一个肩上是“家国事大”,一个肩上是“儿女情长”,在忙大事的时候,这块碧玉,并没有拖男人的后腿,而男人也把碧玉揣在了胸口,在忙得一锅粥时,作为清凉剂镇静一下,使耳聪目明,不至于乱了方寸;一旦,大事办完了,这块温润的碧玉,又成了“他缠绵心头的一段柔肠”。哈,这真是家国和谐,两不耽误,最终的结果就是家国昌盛。

这首短诗,就是矛盾的正确处理法,作者以对比的方式入手,以国喻家,以家喻国,以碧玉隐喻妻子和家庭,家国游刃有余,艺术造诣也是游刃有余,短短的八行,气指颐使,把一个儒家的家国概念诠释的十分完美。赞!




《脸谱》


雷平阳


博尚镇制作脸谱的大爷

杀象,制作象脸

杀虎,制作虎脸

他一直想杀人,但他已经老朽

白白的在心里藏着一堆刀斧



谷冰点评:


这个脸谱,大概不是纸糊的,有那么一点儿血腥味。但是,如果不是联合国保护动物的有关条律,就没有一点儿血腥味了。

这个大爷是有英雄气概的,敢于杀象杀虎,都是庞然大物啊,非英雄绝干不成此等壮举,实在该为这个大爷点个赞,好样的。

他杀了象,就作个象脸,杀个虎就作个虎脸,估计也杀过其它的动物,也估计制作过其它动物的脸谱,过程不必细究,说他是个艺人就是艺人,说他是个刽子手就是刽子手。他制作这么多的动物脸谱干什么呢?作者目的显然不在这里,也不细究。


这大爷还想杀人呢,杀坏人还是好人呢,估计想杀坏人吧,社会很复杂,估计也不会太公平,想杀坏人就很正常了。结果好人与坏人他都没杀,结果落了个鼓鼓囊囊个心,里面是一堆堆的刀斧。原因是老朽了,杀不动了。一直怀揣了这虎胆象胆,结果到了还是一个人胆。作为杀了一辈子动物,做了一辈子动物脸谱的人来说,的确是有些悲哀了。不过,也正是这一点儿遗憾,这个制作脸谱的大爷站起来了,也就是说,这个人物很典型很成功。他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只杀虎象,不杀人。

五行诗,干净利索,既奇崛峭拔又深沉凝重;既冷峻凛冽,又沉雄藏锋。确是短诗的精典之作,盛赞。



《底线》


雷平阳


我一生也不会歌唱的东西

主要有以下这些:高大的拦河坝

把天空变黑的烟囱;说两句汉语

就要夹上一句外语的人

三个月就出栏、肝脏里充满激素的猪

乌鸦和杀人狂;铜块中紧锁的自由

毒品和毒药;喝文学之血的败类

蔑视大地和记忆的城邦

至亲至爱者的死亡;姐姐痛不欲生的爱情

……我想,这是诗人的底线,我不会突破它



谷冰点评:


底线,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真正的诗人,更应该有。这是一个原则,是区别于真诗人与假诗人的标准,说得再严重一点,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了。

拦河坝,如果是为大多数人的灌溉,发电,则另当别论,如果是随意就要截住水流,独霸水源,就是强盗行为了。

染天空破坏环境的烟囱,不伦不类的假洋鬼子,养殖界的败类,有邪恶意味的乌鸦,杀人狂,毒贩,文痞,目空一切,不把大地城邦放在眼里的鬼魅,漠视亲人死亡和挚爱者的爱情的恶魔等等,都是不能与之为伍的,是必须划清界限的。

一个人,一个真正的诗人,底线就是起码的道德标准,不能违反,只能奉为宝典。一个人的胸襟,一个人的爱憎,一个人的防火墙,对这样的底线,我们只能肃然起敬,诚心点赞。




《蚯蚓,是地下诗人》


马启代


——蚯蚓,是地下诗人。最懂黑,所以不说话

唱歌,但像元曲或宋词


它让土地穿越身体,如诗人让黑暗穿越灵魂


……所谓精耕细作就是从泥土里打磨词语

它不以柔克刚,只以小搏大


为了躲开人类的挖掘,那些血腥十足的铁爪

它必须把自己向深邃里写



谷冰点评:说句实话,写蚯蚓的诗歌读得不多,读马先生的这一首,有了写几句文字的冲动。主要从立意上给了我们一个美学冲击。蚯蚓成了地下诗人,就觉得耳目一新。当然,你可以随便把别的东西比作诗人,那是你的本事。关键是,你顺着这个思路能不能写出彩头来。从写任何一首诗歌来说,有了新的立意,可以说,思路就打开了,开掘的深浅,就看你的功力了。

蚯蚓既然是诗人,它必须有诗人的本领,才能证明其是诗人。懂黑,是他的特长,像许多潜伏的特工,把黑暗摸得一清二楚。这个诗人不说话,却会唱歌,这就别致了,能唱元曲和宋词,哈,类似于唐宋时期的教坊歌手,这蚯蚓看来是个著名诗人啊。


“它让土地穿越身体,如诗人让黑暗穿越灵魂”,这句令我们一震,的确写到了妙处,有的诗人主张深度描写,猛一听还不好理解,不妨就此举这个例子吧,这是不是就是典型的深度描写了呢?我认为应该属于这个范畴。“它让土地穿越身体”,是一种什么况味呢?土地是如何的强大,土地穿越了蚯蚓的身体,蚯蚓还能够活得滋润,厉害吧。再给你举个例子,那就是“诗人让黑暗穿越灵魂”,一个穿越身体,一个穿越灵魂,诗人的形像立刻矗立了起来,高大了起来,而蚯蚓呢,岂不是同样如此吗!这个比喻,可谓妙喻啊。


蚯蚓打磨词语,本领。以柔克刚是本事,以小博大同样是本事。

蚯蚓的一生,正如人的一生,充满了未知,时刻有灾难的威胁,铁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毁蚯蚓于一旦,因此,蚯蚓采取了防御性的措施,就是把自己“向深邃里写”。这样一个立体的逼真的蚯蚓的形像,就直观地站在了我们面前,蚯蚓果然是一个诗人啊。

整首诗非常干净,纯粹,是一个以小见大的范例,诗人利用蚯蚓这个不起眼的动物,塑造了一个真诗人的形像。其中的一句可谓有警句的作用,是我们不得不点赞的。




《临近仲秋,月亮越长越大》


马启代

  

花落后,就要结果了

万物都洋溢着分娩的幸福

  

天空也是一样

临近仲秋,月亮越长越大

  

风都有了思想

从瞳仁里吹,竟有一江水的宽阔



好诗点赞:临近中秋了,月亮越长越大,这是大实话,月亮在十五十六就成了一个大姑娘了,该出嫁了,也就越来越小了。这似乎不必要说,可它却成了一首诗的标题。

花落了结果,中秋月圆的时候,也就该秋收了。万物的分娩,天和地都很幸福。当然,天空也是幸福的,他的最得意的女儿要出嫁了。

风也有了思想,风也是惬意的,他在分享着秋香,当然,也在烹调着秋香,可能风还是个哲学家,他站在秋天,想着秋天之后的诸多头绪,思想在酝酿之中。

瞳仁是心灵的窗口,思想家的智慧经过筹谋,就要向四野放射了。秋香就是资本,资本的本质都是不安本分的,或许就有了更多的开发生发的设想。理想国的建立或许很遥远,“竟有一江水的宽阔”,目标远大啊!

诗很好读,一目了然,但它经过诗人的处理,在简单的字面里,蕴含了许多的东西,会让你去生发,去望远。视野很宽,意境很远,让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淡远,悠远之美,也有开阔之美,温馨之美。



《地形学》


毛子


身体也有它的地形学

就像我抱着你,仿佛回到了张爱玲的上海

杜拉斯的西贡,林徽因的北平,三毛的撒哈拉沙漠……


我指着一些地方说:看啦,多美啊

像昆曲,像肖邦的钢琴

像乡村的蓝调

被麦浪吹拂


哦,这身体里有匍匐,有皈依,有宗教

夜深人静,我喃喃自语

——我的锡安山,我的麦加城

我的伯利恒,我的耶路撒冷……


像轮回的人来到恒河,像追溯的人

回到巴颜喀拉山

我来到你的身体,像遥远的转经者

来到圣湖


哦,源头啊,归宿啊。

我抱着你说:这是各各地,是天葬台

是一个人的旷野窄门……



谷冰点评: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爱情有永远写不尽的诗意,就在你怎么发掘了。

身体当然是爱的抒情地,也是爱的核心。人们说到爱之遗恨,爱之不圆满,相信大多是没有得到这抒情地的缘故吧。

在作者的笔下,身体的重要性各有各的不同,那是名人的圣地,名人赖于成名的地方。各个地方各有各的风景,有的是昆曲,有的是钢琴,有的“像乡村的蓝调”,被风吹拂。这些比喻,都是首创吧。


“哦,这身体里有匍匐,有皈依,有宗教”,锡安山,麦加城,伯利恒,耶路撒冷,这宗教的圣城,他在夜深人静时抵达了,抵达了就膜拜吧。


作者这还不算完,还要追加论述,“像轮回的人来到恒河,像追溯的人/回到巴颜喀拉山”,“像遥远的转经者/来到圣湖”,来到这些地方,就是到了终极,一辈子不会有遗憾了。

是啊,这既是源头,又是归宿,这时候既使一命归阴,也算是找到了理想所在。

全诗的抒情可算是直线形的,可以说作者把这地形研究透了,已到了博士后的水平了。作者对地形并没有一一论述,而是统而言之,但我相信,他就像徐霞客游遍了祖国所有的好山水,通幽处。说到底,还是对爱情的终极赞美,不过,这赞美不同于他人而已。



《忏悔》


毛子


我穷。

说过谎。

八岁时偷过父亲的钱。

至于我拖欠的命,有青蛙、蚂蚁、麻雀

和跟随我多年的一条狗。

20岁进工厂,我嘲笑过一个喜欢我的女孩

原因是她丑。

95年在郑州火车站,面对一个发高烧的农民工

我犹豫半天,但没有掏出钱……


现在我四十有八,尚在人世苟活。

我写一种叫诗的东西,它们大多对不住汉语。

看来我远不止七棕罪

但这首诗不算,它不是诗

它是忏悔



谷冰点评:


忏悔,是需要勇气的,不管忏悔的是怎样小的一件事,也不管这件事的性质。

忏悔,是心灵坦荡的一种表现,即使他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忏悔。

他忏悔的是什么呢:穷,说谎,偷父亲的钱,杀生,嘲笑女孩丑,缺乏悲悯行动,写得诗不够好,自觉对不起汉语。按照罗列的也正好是七种,与天主教教义所指的人性七宗罪:“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有着本质的不同。认真说起来,根本够不上罪,不过是不够高尚罢了。

题外话,如果这样的事也需要忏悔的话,我看,应该把这首诗编入公务员培训基本教材,人人必读,烂熟于心,党和政府岂不就无比廉洁,无比可爱,根本就不用反腐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会无比高大,人心也会更加凝集,则政党幸甚,国家幸甚,人民幸甚。


但此诗毕竟抒发了一种坦荡的情怀,勇气可嘉。不像一些人把自己打扮的像一个圣人,而内心无比肮脏。这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有人可能斥之于鼻,极度不屑,但既然是诗,就不能写得字烂,人烂,诗烂,否则,就对不起诗这个圣物。


从诗艺上说,也是可圈可点的。有的人写出的诗,令人读不下去,即使你写得再有意义,又有什么用呢?而这首诗不是这样,一读就有一种引力,使你急于要了解最后,总有一种悬念勾着你,欲罢不能。这就是魅力,这就是本事。

诗的语言通俗易懂,是那种猛一看无技巧,细一品就知道是深得汉语之妙的大技巧。




《失败书》


毛子


扎西说,诗,还是少写为宜。

是的,写来写去,无非是小天赋,小感觉。

无非生米做成熟饭,无非巧妇

做无米之炊。


月亮在天上,写不写

它就是古代的汉语。

它爬进云层,就像王维进了空山

山,在他那里,就是不见人。


我有一个拍纪录片的朋友

他去了一趟西藏,呆了数月,却始终没有打开镜头。

他说,哪怕打开一点点,就是冒犯,是不敬。

是谵妄中的不诚实。


谢谢这样胆小的人,持斋戒的人。

谢谢他们在一个二流的时代

保留着一颗失败之心……



谷冰点评:


失败书其实是一种哲学,它的辩证法思想值得我们思考,这是讲了一个普通而又深刻的道理,与其徒劳无功,与其得不偿失,不若不做,不如静若处子,甘心默默无闻。

作者举了三个例子,以论证自己的观点,其一就是写诗,我们都是读诗写诗的人,按说对此有深刻体会,现在的诗人太多,但真有大智慧的人少之又少,振聋发聩的诗,真正打动人心的诗少之又少。“写来写去,无非是小天赋,小感觉”,言外之意就是,既然写不出好诗,有分量的诗,不如干脆就不要写了,你写了,没人认可,到让人看出了斤两。

其次是说月亮,与月亮来说,人多人少都是一样的,你写不写也是一样的,它就像古代的汉语,它只能影响我们,而我们对古代汉语来说,根本就可有可无,又像王维进了空山,

,根本就看不见人。


第三个例子就更直白了,一个拍片的朋友去了西藏,几个月过去了,就没有打开过镜头,为什么呢?是一种敬畏,你拍了还不如不拍,因为那里都是大自然最美的风景,你一拍倒显出了你的艺术的拙劣,是冒犯是不敬,那你何苦再拍呢!


最后就是结论了,胆小者,斋戒者,这些看起来的矮子,其实是大智慧,是真正的诚实。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有失败之心的人,在这样的红尘滚滚,追名逐利,甚至不择手段的时代里,有失败之心的人,就是难能可贵了。

似乎是一个讲道理的诗,但作者充分调动了形象思维的功能,旁征博引,以像服人,既没有握住真理的圣人架子,也没有故作深奥,而是像一个老朋友谈心,娓娓而谈,舒缓有致,即使用典,也能让人读出味道。



《滇西》


刘年


坐在风中,端详众生

梅里雪山一样,我拒绝融化,拒绝回答

拒绝开满山的花


有一天,我会掉头而去,金沙江一样

二十七座水电站都锁不住



谷冰点评:


滇西是指云南境内昆明以西的广大地区。广义上包括楚雄、大理、保山、德宏、怒江、丽江、迪庆、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市州。狭义上指怒江以西的区域,即含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滇西的地势以高山峡谷为主,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大江穿流。

或者是作者“坐在风中,端详众生”,或者是以滇西拟人化的写法,就像梅里雪山,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而“拒绝融化,拒绝回答”,同时,也“拒绝开满山的花”,这当然是指植物的花,而非雪花。这里的描写就是以梅里雪山代替了滇西,写出了梅里雪山也即滇西的现在时。


作者并没有就此说此,而是给了一个假设,那么滇西就全盘活了,如果有一天,我不再那“三个拒绝”,而是融化掉自己,就会“我会掉头而去,金沙江一样”“二十七座水电站都锁不住”,这么多水电站都锁不住这条巨龙,那是多么大的能量啊!

看似静态地写滇西写雪山,其实,背后是在写滇西的未来,未来的巨大的发展潜力。这里属于欠发达地区,边疆地区,相对于内地,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价值,一旦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必要的条件都具备了,其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是难于想象的,是“二十七座水电站都锁不住”的。

作者依然是简捷的写作风格,短语派发,抓住西瓜,大做文章,把自己要说的藏在后面。既明白晓畅,又余味无穷。可谓短诗写作的典范。




《这一生》


刘年


黄,是这一生的主色调

黄昏一样荒芜,黄金一样冰凉


这一生,感谢天和地

上天让我相信命运和祈祷

大地,给了一条坎坷但布满风景的路

让我行走,让我狂奔,让我停下来久久地回望

等待和寻找,是这一生的主题


这一生,有很多后悔

最愧对的,是父亲和儿子

还有一个狗,名叫大圣,第一锄头没敲死

在菜花里,转一圈,又回来了


这一生,感谢这具肉体

千辛万苦,不舍不弃

感谢这双眼睛,可以望见最远最暗的灯

感谢这双眼睛,盛着丰盈的泪水,足以洗净我的悲伤


这一生,注定是个失败者

选择的两个对手,太过强大


这一生,我会回到山里

在靠水的木屋边,每天做四件事

种菜,酿酒,喂鹅,等几个远来的客人


死神,是走在最后的那位朋友



谷冰点评:


谁的一生都是可以写一首诗的,有的精彩,有的不堪,有的不值一提。

黄,“是这一生的主色调”,正如我们的皮肤一样。作者给了我们两级,一个是“黄昏一样荒芜”,一个是“黄金一样冰凉”,这样的格调,真有些沉闷,即使是黄金一样的,却也是冰凉的。

第二节,就是一个草民的命运,命运之神不太幸运,布满坎坷和艰辛,一生呢,注定要等待和寻找,但即使这样,也要感谢天地。是一个虔诚之人,怀有虔诚之心。

第三节,有后悔的事,愧对父亲和儿子,对一条狗施行过暴力。悲悯情怀浓郁。


第四节,是对自己人生的肯定,坚忍不拔,有远大志向,有怀柔之心。

第五节,是对未来的展望,,看来有些悲观情绪,或者说是一个客观认识。两个对手,一个是命运,一个是目标。命运,命运的坎坷,要战而胜之,估计有些难度;目标呢,如果目标远大,那么失败的几率也大。

第六节,是对故乡的依恋,真实地生活,努力创造生活,也要与朋友分享生活的赐予。

末节就是归宿了,最后与死神握手言欢。

全诗写了一个普通人对生命的认识和瞭望,是一个淳朴的生命的赞美诗。没有好高骛远的雄心壮志,不合实际的乐观估计,用写实的笔法,客观地对生命做了一个基本全方位的透视和评估。呈献给读者的既有怀柔性格,又有悲悯情怀,也有对故乡亲人及动物的炽热感情。朴素的文字,真实的叙述,提高了这首诗的品位,也是点赞的原因。



《苏小云语录》


刘年


以下语录,根据记忆整理

有润色,有删节


放弃反抗的时候

被强奸,也会有快感


后来,又被生活轮奸了一次

连续两个男友都嫌我脏


一个电闪雷鸣的夜里,我决定生下孩子

女人的事,你们男人永远不会懂


卖光了首饰之后

我开始卖自己


其实,我的理想是当一个记者

我说的是记者的记


认钱、认命的时候

卖身,也会有快感


我真名没这么好听

和你们作家一样,这一行都得取一个笔名


来,干一杯

酒有这点好,伤胃伤肝,但不伤心


有需要来找我,熟人八折

不用怀疑我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昨天,孩子掉了五粒饭

我扇了他五个耳光


与大雨无关,与例假无关

主要是那鼻子,越看越像他父亲



谷冰点评:


有人说,男人与女人,有了性关系,彼此就认识的深刻了。如果一个女人被逼无奈,和一个不情愿的男人发生了性关系,那一定就会对生活认识得更加深刻了。

一个女人的不幸,就是因为被强暴,被男人强暴,也被生活强暴。然后就是破罐子破摔,去做皮肉生涯,思想到了这一步,就彻底扭曲了,甚至认为,“卖身,也会有快感”,为钱,为过日子,为养孩子,就什么也无所谓了,而且还“不用怀疑我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还真成了职业女性了。真是生命的悲哀啊。


这也曾是一个有理想的年轻女子,如今成了一个“认钱、认命”的人,什么也无所谓了,什么也不怕了。本不是自己情愿要的孩子也生下来了,也愿意把皮肉勾当当生意来做了,一派浑不吝的派头。可这能怪她吗,是她的错吗?不是,肯定不是。

其实,她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本质纯粹的好女人。你看,她的真诚,她的善良,甚至包括她的敬业。她打孩子的情景最能体现她的纯粹,她的品质。她为什么打孩子呢?是因为那五粒米饭吗?正如她说的:“与大雨无关,与例假无关”,更与五粒米饭无关。“主要是那鼻子,越看越像他父亲”,这句话最到位了,打孩子主要是因为他越来越像他的父亲了。他的父亲,是罪人,是强暴了她的人,说到底,就是这一生她最恨的人,她不愿意她的儿子像他那个罪恶的父亲。


悲剧就是把最有价值东西撕碎了给你看,作者就是给我们讲了一个这样的悲剧,不动声色的叙述,似真似幻的场景,刻骨铭心的命运,典型立体的性格。一个被扭曲了的女性形象就真实地站在了我们面前。

人说,接触现实的诗歌不好写,一接触现实,就生活化了,就没有形象思维了,当我们看完这首诗,或许你就不会这么认识了。现实的题材,那要看谁来写了,只要你具备这种典型化的处理能力,只要你能够艺术化的剪裁,接触现实的诗歌或许更有艺术魅力。



《废墟》


刘年


所有的铁锁都在生锈,所有的粉刷都在剥落

所有的围墙,都在等待倒塌

于是,我把这片繁华,命名为废墟


一辆漆黑的两轮马车刚刚过去

没有人过问,里面坐着医生还是巫师

于是,我把断柱上那只沉默的乌鸦,命名为孤独


狗尾草已经高过了落日和庙宇

所有的承诺,已经变成瓦砾

于是,我把这座缺了一只腿的石狮,命名为自己


荨麻只长荨麻叶,牵牛藤只长牵牛叶

针茅只开细白的花,枇杷树不结一颗桃子

四季如此辽阔,从容和无微不至

于是,我把这片饱含泪水的大地,命名为爱人


时间和茂盛的言词不足以埋葬一切

一定能找到破碎的瓷器,证明历史的骨头

一定有土拨鼠在挖掘老栗树的根

于是,我把这个静如坟墓的废墟,命名为繁华


世人形容金钱和宫殿的,也可以形容草垛

站草垛上,你看到的是故乡,乌鸦,看到的则是死亡

于是,我把这些金黄的晚风,命名为疼痛


于是,我把那只打开翅膀打开沉默的乌鸦

命名为希望



谷冰点评:


很多人写过废墟,像刘年这样写的,好像还没有,读后就有一种新鲜感和陌生感,同时也有一种美的冲击。

铁锁生锈,墙皮脱落,围墙就要倒塌了。“我把这片繁华,命名为废墟”。这片繁华,反话正说,是废墟的“繁华”啊。这样的强调,味道出来了。

马车过去,里面有人坐着,到底是医生呢还是巫师,谁也无人过问,作者就把乌鸦命名为孤独,无人说话,谁也都在沉默。黑加黑再加上沉默,命名孤独确切。

一些不起眼的狗尾草长高了,超过了落日和庙宇,所有的承若都变成了瓦砾,石头狮子也缺了一条腿,作者命名为自己。够谦虚的啊!狗尾草,落日,庙宇瓦砾,缺腿的狮子。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事物或正在逐步消亡的物事。说自己,有点绅士风度啊。


一些植物,按照自然的规律生长,有的长叶,有的开花,有的连果子也不结,但四季轮替,辽阔无边,而且不僭越,不上位,从容而有序。这就是大地的本质啊,虽然苦难深重,时常泪水打衣,但她忍辱负重,与爱人恰似,可有一比,命名为爱人的确准确,恰当。

“时间和茂盛的言词不足以埋葬一切”,这几乎就是真理,时间再久,言辞再多,但一些本质的东西永远不会被埋葬,也永远不会失去。瓷器碎了,瓷片还在,历史的骨头永远是硬的。“一定有土拨鼠在挖掘老栗树的根”,有生命的东西,总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即使这里有一座废墟,无人搭理,像坟墓一样死寂,但这都是暂时的,在废墟之上,一定会有更加强悍的生命取代废墟,所以要命名为繁华。


金钱与宫殿与草垛,都是易朽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站草垛上,你看到的是故乡”,作者浓重的故乡情结,在这里得到体现。故乡,草民,本质上是一致的。“乌鸦,看到的则是死亡”。乌鸦,人们习惯上认为的不祥鸟,这次又背了黑锅。乌鸦是黑色的,死亡,也是黑色的,其隐喻是相一致的。“我把这些金黄的晚风,命名为疼痛”,晚风,虽然是金黄的,却被作者命名成了疼痛。为什么呢?因为他想到了故乡,晚风也会吹到故乡,而故乡总是游子的一道伤疤,一处无法消解的疼痛。是故乡的发展缓慢使然。


最后一节,作者大开大阖,又把那只乌鸦,命名成了希望。因为那只乌鸦,打开了翅膀,打开了沉默。希望总是具有最大的诱惑力,乌鸦虽然与死亡比邻,但没有死亡也就没有新生,正是因为死亡,促成了更具生命力的新的物质的诞生,她就是希望,是朝阳。

这样的一个废墟,是一个丰赡的废墟,具有希望的废墟,它渗透着作者浓厚的哲学思考,放射着辩证的光芒。在这个废墟里,翅膀在飞翔,生命在滋生,希望在孕育,大爱在奔跑,繁华在摇曳,曙光在招手。

在艺术上,这个废墟也可圈可点,作者动用了许多艺术手法,写得枝繁叶茂,才气横生。雄浑,浓厚,恣意,恣肆。像是从血液里流出来的诗意,波澜起伏,妙笔生花,不点赞对不起这么好的文字。




《在河之北》


大解


在河之北,并非我一人走在原野上。

去往远方的人已经弯曲,但仍在前行。


消息说,远方有佳音。

拆下肋骨者,已经造出新人。


今夕何夕?万物已老,

主大势者在中央,转动着原始的轴心。


世界归于一。而命运是分散的,

放眼望去,一个人,又一个人,


走在路上。风吹天地,

烈日和阴影在飘移。


在河之北,泥巴和原罪都有归宿。

远方依然存在,我必须前行。



谷冰点评:


河之北,确指就是河北,如果是泛指,那就是一切的河的北边,“我”在向远方跋涉,原野上也有别的人在走向远方。走在前面的人,由于坚忍不拔,已经有了形体上的改变,弯曲了,腰驼了。但是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止。

佳音来自远方,有远大志向的人,把肋骨拆下,另造了新人,以便走得更远。

现在是什么时间呢,万事万物都老了,能够决定大局的人,掌握着轴心部位和方向。

世界总是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九九归一。各自的命运是不同的,呈发散状态,如果你望向远方,会发现,道路上是一个有一个的人,跋涉是无止境的。


前方很远,路无限延伸。风吹动大地,烈日在上,阴影在下,都在运动中飘移。

在河北边,泥巴,指卑微的人吧,也就是普通人。原罪,罪从来源上看有原罪和本罪的分别,在基督教里,分为七宗:骄傲、吝啬、迷色、忿怒、嫉妒、贪饕、懒惰。人与罪分别都有各自的归宿。但远方呢,也就是理想之地吧,依然没有消失,“我”必须坚持不懈,不断地向前跋涉。




《忆刘邦》


大解


刘邦想见我,我就来到了汉中。

他说,大风起兮了,你可以

喷出喉咙里的沙尘暴,随我呼喊

和歌唱。

我大吼一声:是的。

于是云彩拔地而起,开始飞扬。

英雄策马狂奔,从东方,西方,南方,北方,

带着热血和尘土,呼啸而来……

两千多年过去了,我至今还能记得

旌旗漫卷处,金戈铁马声。


2015年仲春




谷冰点评:


刘邦,汉高祖,汉朝的创始人,他留给文学的自然就是霸气十足,豪迈十足的《大风歌》了,它往往会引起英雄的共鸣,激发起开创基业的雄心壮志。


作者写得亲切,以刘邦欲见作为桥段,以对话展开抒情,以大风歌抒发古人与今人的互动,以沙尘暴取代秦末年间的楚汉风云。虽有重新演绎《大风歌》的嫌疑,却也写得动感十足,如历其境。有些句子令人热血振奋,如“云彩拔地而起”,“英雄策马狂奔”,结尾也结得精彩,像论剑后的英雄,剑声哗然一击,英雄已将酒碗一碰。寥寥数语,刘邦的英雄形象已跃然纸上。



《原野》


大解



从太行山滑下的西风顺着斜坡和山口

疏散在华北平原上走出麦田的人

在傍晚镀上一身金光

他已摘下草帽甚至松开了绳子

让白云自己滑翔


原野太空旷了我不由地

张开双臂看到自己的身影

越拉越长像伸出体外的十字架

倒在地上


传说这是一个路口

可以通往故乡


此时夕阳西下一个大于自我的人

正在融入这个世界并展开了翅膀

当我认出他说出他的身世

语言褪去了花纹像波浪起于麦田一角

遇到泥土后回复了平静



谷冰点评:


原野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从农村走出来的人,不会陌生,那是他的一段永久的记忆,永远不会磨灭。而自小就在城市长大的人,没有农村体验的人,就是一个谜,有那么一点儿诱惑。还是看大解给我们呈现的原野吧:

太行山下的华北平原,风是滑翔着下来的,经过了斜坡和山口。大片大片的麦地,“他”走出来了,夕阳为他镀上了一身的金光。草帽显然在黄昏已经成多余的了,他摘了下来,也松开了系着草帽的绳子,让白云随意的滑翔。这片白云,显然就是草帽了,以白云代表了。

是一种闲适的笔触,他没有进行苦难式的描写,没有艰难心酸的细节,也没有对劳动者的廉价的同情,像我们印象中的田园牧歌。这个农民的形象也是朴实而洒脱的,但也是“一身金光”他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你看他是多么地潇洒,在繁重的劳动后,没有一点儿疲惫的样子,而是摘下草帽,松开帽绳,让草帽白云一样飘下来,一派畅然乐天的自在形象。


“原野太空旷了”,“我”也受到了感染,决心要摆摆姿势,做一个像模像样的造型。他伸开双臂,恰是一个十字架的样子,像人躺在了地上。

“传说这是一个路口/可以通往故乡”,这个“原野”,终于露出了端倪,庐山的真面目出来了。站在人家的原野上,他产生了思乡之情。作者写原野,是为了更好地思乡。


黄昏的意味更浓了,“一个大于自我的人/正在融入这个世界”,为什么是大于自我的人呢,因为这个人他思乡,他代表的是一个离故乡有一些距离的游子,正在实质性地融入黄昏。但在越来越浓的黄昏里,他的翅膀已经张开了,要加速飞翔了,飞到哪里呢,自然就是他的故乡了。

这时,他认出了从麦田里走出的那个人,而且还能说出他的身世,这可有些奇了。看来这里真的离故乡不远了,熟识的人都认出来了,亲不亲,故乡人啊。


“语言褪去了花纹像波浪起于麦田一角/遇到泥土后回复了平静”,遇见了熟识的人,就不用说客气话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在这样袒露的原野里,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就像起风时一样,波浪都是从麦地的一角开始的,是很自然的,但波浪不管有多大,终归是要被土地收容的,它迟早会回到土地的怀抱。


这就是大解的原野,一个真实的原野,有着泥土气息的原野,乡情浓郁的原野,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原野,还有一点点儿神性的原野。

在这首诗里,有着大解写其它乡土情调诗歌的一贯风格,既有飘忽神性的一面,又有溶解着深刻体验的一面。既不太近太实,有不失于疏离。其自然洒脱轻松飘逸的诗风可见一斑。




《路》


胡弦


它受命成为一条路,

受命成为可以踏上去的现实。

它拉紧脊椎扣好肋骨因为人多,车重。

当大家都散了,它留在原地。

在最黑的夜里,它不敲任何人的门。

它是睡眠以外的部分,

它是穿越喧嚣的孤寂,

比阶级直,比尘埃低,比暴君宽,身上印满谵妄的脚印。

当它受命去思考,蟋蟀开始歌唱。

它废弃时,万物才真正朝两侧分开,一半不知所踪;

另一半伴随它的沉默并靠向

时间的尽头。



谷冰点评:


写路的多了,但这样的写法给人的感觉就是新鲜,新颖,或许这就是以陌生化取胜吧。手法或许一般,但所使用的语词足够你品味,也足够你击节。

它受命成为一条路,似乎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思,但既然成为了路,就要让这条路承载历史和使命,路的形象是高大的,你看:“它拉紧脊椎扣好肋骨”,分明是以血肉之躯,在勇于担当。在漆黑的夜里,“它不敲任何人的门”,多像身心疲惫而令人敬仰的红军啊!是啊,“它是睡眠以外的部分/它是穿越喧嚣的孤寂”,这条路,胸怀多么宽广,多么富有牺牲精神啊!

是啊,这条路,生命卑贱,比尘埃低;胸怀坦荡,比阶级直爽,更比暴君宽柔而慈悲,因此,蟋蟀也会为之唱赞歌的。

路总有废弃的时候,路废弃了,万物也就不依赖它了,但作者给出的结尾却耐人寻味,是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余音绕梁感,是真正的诗的成功。说到底,路的废弃,也就是时间没有了,时间没有了,岂不是路完成了它最终的使命。

这条路可敬,这条路伟大。这条路在自己终结的时候,是“沉默”的,而这一个“沉默”,令我们对这条路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后主》


胡弦


他喜欢投壶,饮酒,填词,把美人

认作美狐。

“雪是最大的迷宫。”他喜欢旧句子中

别人不曾察觉的意义。

——河山不容讨论,但在诗中是个例外。

他喜欢指鹿为马——雪给他造出过一匹马。

“雪并不单调,因为白包含的

总是多于想象。”

雪继续下,雪底的雕栏像输掉的筹码。

一个压低了的声音在说:

美哦,让人耽留的美,总是美如虚构!



谷冰点评:


后主的话题总是说不完,曲折的人生经历,大起大落的帝王生涯,迷幻的后宫生活,以及被俘后的屈辱日子,无不给李煜披上了一层有别于他人的色彩。

喜欢射壶的游戏,饮酒,填词,与美人娱乐,并且把她们当成了美丽的能迷惑人的狐狸。这恐怕是后主帝王生涯的享乐时期。

喜欢旧句子““雪是最大的迷宫”,这可能给他于想象,找出自己独到的意义,诗人的认识或许就是囧于常人的,别出心裁或者就是一个帝王的权力,


与帝王当然不能讨论河山,莫非王土吗,如果作诗呢,那将是另一种情况了,开个绿灯吧。

指鹿为马也是帝王的把戏,不然,何以为天子有慧眼呢!雪为他服务,创造一匹马。其实,雪是一个道具,任他驱使,虚构一些场景,一种白的单纯的色调,更容易予他于想象。


雪在下,被雪埋掉的雕栏像输掉的筹码,一切都输了,大雪一抹,什么都没有了,真是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啊!


“一个压低了的声音在说:”,谁呢,或许就是后主自己吧。“哦,让人耽留的美,总是美如虚构!”估计只能是压低声音了,一切的美,都成了过眼云烟,何况这易化的雪呢!不错,能够让人迷恋痴情的美,像虚构的那样美轮美奂。


雪有了他的双重意义,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虚幻的。当后主走到了雪的寒冷的背景里,他只有以虚构取暖了,不虚构他就没有了消磨时光的金钥匙,屈辱已成了人生的主基调,这虚构的美,也是一种冷。

作者充分利用了雪的意象,把后主与雪象征性地重置,一个背景,说尽悲怆,这美而虚幻的雪,既值得把玩,又深于托意,后主就骑着他堆得雪之马,恣情驰骋吧。




《平武读山记》


胡弦


我爱这一再崩溃的山河,爱危崖

如爱乱世。

岩层倾斜,我爱这

犹被盛怒掌控的队列。


……回声中,大地

猛然拱起。我爱那断裂在空中的力,以及它捕获的

关于伤痕和星辰的记忆。


我爱绝顶,也爱那从绝顶

滚落的巨石一如它

爱着深渊:一颗失败的心,余生至死,

爱着沉沉灾难。




谷冰点评:


据说历史上有造山运动,说那时地壳不甘寂寞,一心想着出人头地,就不断自己举着自己向上冲,一边举,一边不断震荡向上,直到举不动了,山开始一节一节断裂,也就是分崩离析,彻底崩溃了,形成了高低不平,连绵不断的起伏脊梁,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山了。

作者说爱这些“一再崩溃的山河,爱危崖”就不难理解了,就像爱乱世,古语说乱世出英雄,在乱世,有的趴下了,有的挺了起来,不像和平年代,人们是幸福了,可英雄峭拔者却不见了。


岩层倾斜,山的形象峭拔俊逸,危岩突出而千姿百态,就好像一个人的盛怒,情绪四野奔腾,一队一队的,着实奇崛,爱之是心远平庸,向往奇崛。


在造山运动时,山体向上拔起,脊梁拱向天空,突然的断裂,举山的力量瞬时崩摧,就在空中断裂了,作者喜爱这力,这瞬时消耗殆尽的美,以及“关于伤痕和星辰的记忆”,壮举的毁灭,就是伤痕,成功者即是星辰。这时的记忆也是作者所爱的。


爱绝顶,无限风光在险峰,当可为此解。也爱“从绝顶/滚落的巨石”,一如它/爱着深渊”,巨石一如壮士,不畏深渊,英雄豪气能不爱吗!虽然,要落进深渊,不算成功,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失败,我的一生至死,也“爱着沉沉灾难”。这种灾难,当然不是人类的灾难,而是一种轰轰烈烈奋斗后的英雄悲壮,壮士断腕的烈举。

此篇虽为读山记,实则为一个壮士的英雄铭,全诗充满豪气,有干云之锋,读之有一种接踵而至的美的冲击,连绵不绝的美的语言一次次刷新你的审美神经,令人快感不断,实为不可多得的好诗无疑,盛赞。





《拈花寺》


胡弦

  

轻如灰尘的小寺,

窗棂上的雕花缓慢而寂寞。

酒喝醉了的时候,

梅枝正好从檐上垂下来。

细雨暂歇,红烛肥美,

木柱是又高又细的傻子,

而大悲伤,是藏在曲子深处的深坑。

——风吹过猛虎扭伤的踝骨。



谷冰点评:


据说拈花寺好几个,也不知道是哪一个,姑且就是最好的那个吧,这是不重要的。

当然这是一个小寺,以小见大吧,或者,小中有大,小寺大境界啊。因此说“轻如灰尘”。

“窗棂上的雕花缓慢而寂寞”,怎么就缓慢了呢?是诗人的视觉使然,也是疗伤之人的恨意使然,有伤的人总是恨时间之慢。寺里的客人,在闲散时刻,凝视这雕花,符合描写的状态。作为固定在窗棂上的雕花,寂寞是真的,暮鼓晨钟,寂寞是广大的。


酒喝到了好处,至醉,细雨敲窗,滴檐,眼神溜到了屋檐下,正好看见了梅枝,是向下的。


雨停后,夜色也暗了,红烛很粗大,“肥美”一词,拟人化了,也是为后面的大悲伤造势,一美一悲,反差出来了。在烛光里,木柱显得清晰,“是又高又细的傻子”,的确是很形象的,也是隐喻时间之慢,人就变得呆傻了。


在寂寞的夜里,有曲子传来,苍凉而悲壮。谁在弄曲于丝弦呢?估计不是寺里的僧众,这些红尘之外的人,如果真的得到了佛的垂顾,是不应该有大悲伤的。必是侨居于寺庙的红尘内人,有胸中的块垒需要排遣,故此,借雨浇愁,援曲疗伤。因此,曲子里才有了不便诉人的深坑,那是藏着才合适的,但不便诉人,却可以诉于曲谱。


“——风吹过猛虎扭伤的踝骨”,一个破折号,给出了一点儿微露的曙光。有风吹过,估计也是曲风里泄露的。原来是猛虎扭伤了踝骨。猛虎扭伤了踝骨,怎么知道的呢?


看来,此猛虎非彼猛虎。一般人们愿意把英雄豪杰比作猛虎,在这里,我们就权且把此猛虎当做一个有些名声有些作为的人吧。否则,要真是老虎,还不把一个“轻如微尘”的拈花小寺掀翻了,也就不会有人抚弦揉曲了。

拈花寺,也是拈花小诗。前面的文字都在写景状物,在铺垫情绪。到了后两行,异峰突起,进行了犀利的抒情。前面温文尔雅,不急不火,后面凌空起势,文势就造成了。令你在读诗过程中也是倏然而惊,挖掘了一个大大的陷阱,原来是一个情感的“深坑”啊!,当然也是文曲,文似看山不喜平嘛。

在意料之内,又在意料之外。寺里的这只猛虎,端的厉害,尽管它有些大悲伤。




《小谣曲》


胡弦


流水济世,乱石耽于山中。

我记得南方之慢,天空

蓝得恰如其分;我记得饮酒的夜晚,

风卷北斗,丹砂如沸。


——殷红的斗拱在光阴中下沉,

老槭如贼。春又深,峡谷像个万花筒。

我记得你手指纤长,爱笑,

衣服上的碎花孤独于世。



谷冰点评:


小谣曲,我把它看成小情歌,无论诗里的那个人是谁。流水是好的,可以周济世人,而乱石却只能耽在山中,无所事事,枉经了转世之苦。在远离尘嚣的山中,主人公回忆起了南方的闲适生活,天空真是可人,它蓝得恰到好处,你还记得那个夜晚吧,那是一个有风的夜晚,我们在一起饮酒,起风了,且风大如狂,飞沙走石,那情景,就像在丹炉里被煮沸了一样,真是让人抓狂啊。


日影旋转,那个建筑殷红色的斗拱向下倾斜了,老槭树像贼一样时隐时现,在春深之时,峡谷万花筒一样迷乱,但我想起了你,你是美丽的,手指纤长,常常笑容可掬,你身上的衣服多漂亮啊,有许多的碎花,但你却是孤独的,令我伤心。


胡弦不愧为编辑,一首小谣曲写得张力十足,引人入胜,流水,乱石,北斗,丹砂,饮酒的夜晚,记忆犹新的情景。在峡谷中,光阴旋转,世事迷乱,但我对你充满了清晰的记忆,想到你活泼的性格,有魅力的笑容,令我多么忧心啊。不说人之孤独,却言碎花孤独,这是不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呢。


整首诗,时空穿越,思绪纵横,但诉诸于文字,情感又飘飘忽忽,蜻蜓点水,隐忍而内敛。脉络拿捏自如,张弛有度。似乎没有说些什么,但又说了那么多,文字背后的东西,只有意会,没法言传了。绝妙小诗啊。




《秋赞》


陈先发


秋天,流水很响,白云几乎成真。

我屈膝倒挂在树上,看院中野蜂飞舞。

我知道你快来了,你轻轻地

从坟头摘下白花插于鬢角

我等着你来,结束我端居耻圣明的铁板人生。

从松冠拂过的低颂,带着不可撤销的

神谕,我知道,你快来了

在我崩溃的这一刹你几乎成真。




谷冰点评:


秋天是美好的,蓝天,白云,流水,当然还有许多景物可状。清澈的流水喧响,水里看到的白云几乎像真的一样。

“我屈膝倒挂在树上”,屈膝,有折节的意味。倒挂,似乎有点猿猴的把戏。树是一种象征,树与人相比,当然树是高大的,是可以像猴子那样攀附的。社会与人,是不等的。某个人的作用的确是微乎其微的,如果你欲达到理想的状态,恐怕都会产生“欲济无舟楫”的慨叹。端居:闲居。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见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其实,在这里,诗人的内心在期待着一种“圣明”的到来,以结束“屈膝倒挂”有违心境的状态。诗人无疑是在自嘲自己的“端居”,有着很浓的反讽的意味。


在倒挂的树上,“看院中野蜂飞舞”,自然是那种美景,而“你快来了”,其中的你,是一种特指,即圣明的秋天,理想的状态。而把白花戴于鬓角的,必然是“你”那种“美人”。而“你”的到来,必有一个埋葬,即坟头的过程。


在秋天,值得歌颂的秋天,他似乎听见了低低的颂歌,像神谕一样,谁也撤消不掉。


在最后,诗人又预知似的写道,“你快来了”,“在我崩溃的这一刹你几乎成真”,在“端居耻圣明”的无奈状态下,这不够真实的我,就要到了快崩溃的一刹了,冥冥中突然像感到了灵光的一闪,那圣明的期待几乎就成真的了。幸亏有了这一个几乎,不过,也就是这一个几乎了。

作者对期待的希望是如此之殷,可见那是有诱惑的,也是对自己真实人生复原的期待,所以要赞美这样的秋天,也是对理想美的呼唤。所以要反复地要她来,反复地“几乎成真”。

一首小诗,却有如此大的境界,没有一定的功力,恐怕是不行的。




《丹青见》


陈先发


桤木,白松,榆树和水杉,高于接骨木,紫荆

铁皮桂和香樟。湖水被秋天挽着向上,针叶林高于

阔叶林,野杜仲高于乱蓬蓬的剑麻。如果

湖水暗涨,柞木将高于紫檀。鸟鸣,一声接一声地

溶化着。蛇的舌头如受电击,她从锁眼中窥见的桦树

高于从旋转着的玻璃中,窥见的桦树。

死人眼中的桦树,高于生者眼中的桦树。

被制成棺木的桦树,高于被制成提琴的桦树。



谷冰点评:


对于陈先发的这首诗,许多的评论家都作了精辟的论述,都有见地,也颇有新锐发现,不说。说到底,就是一个比较,比较价值观,比较价值观的优劣高低。物理意义上的高低,不用去说,因为它毕竟是物理意义,高就是高,低就是低,不会产生争议,也无争议的必要。其关键在于人们在认知世界里的,生命与思想里的,也就是精神境界里的高屋建瓴式的价值观比较。非此,那这首诗就没有一点意义了,就好像你说武二郎高于武大郎,姚明高于谁谁谁一样。


那么,为什么一首论高低的诗会成为好诗名诗呢?关键是诗人采用的诗写形式,也就是艺术手法。它回环往复,重叠映现,一高压一高,一环扣一环;一高比另一高更高,一环比一环更有魅力。弄得读者五迷三道,不知所终。从诗歌史上去看,由于笔者的孤陋寡闻,没有见过别人这样写的,而陈先发写出来了,如果用他的名字来说话就是:别人的都是陈的旧的,而独独他的才是先发制人,蝎子粑粑,独一份无疑。文学就是创作,前人没有,你有,那就是艺术。


树代表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以为,这里的树代表着一种气节,一种品位,或者说,是代表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那其实就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精神价值。你不必去探讨那种树更好更有价值,因为作者不是在纠缠这些,否则,柞木怎么能跟紫檀比呢?!


此诗最为精彩的是,作者着意构画了一幅森林图,用丹青的技法,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你在一高又一高里抓瞎,他却起了一个妙不可言的题目,与正文相互烘托,相得益彰,而又浑然一体。就看你能否绕开藩篱,揭掉棉纱,看见庐山的真面目了。所谓见丹青者方为智者也。


此诗的气息流畅贯通,结构缜密无隙,文字朴实华美,足以令人们反复吟咏,历久而弥新,实为不可多得的名篇精品。




《落叶落在院子里》


空格键


落叶落在院子里

它们便是我的兄弟。


如果我坐下来,看夕阳将墙壁慢慢粉刷。

我们相依为命,我们互相梦见

我们配合默契,出演着这个秋天


最荒诞最温情的戏剧:

清晨六点半,一片落叶爬上五路车

我则蜷缩在院子里等它在


黄昏,提着一瓶酒回来。



谷冰点评:


秋天了,落叶司空见惯,否则,那就不是秋天了。

写落叶的诗也多了,能把落叶写得如此有情彩的,还真是不多,也就是说,它让我感动了。

在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诗都是一本正经,讲道理,教育人的多,是一种板面孔,令人生厌。其腔调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怎样把诗写得耐人寻味,让人读后一激灵,就想着击掌叫好,爽劲一时半时久久不去,那就是好诗了。其实,不见得是什么大题材,有味道就能胜出。


你看,落叶“落在院子里”,“它们便是我的兄弟”,如果,不在院子里,则可能就另当别论了。把落叶称为兄弟,就是出新嘛。


夕阳,暗色调的明东东,“粉刷”墙壁,“我们相依为命,我们互相梦见”,“我们配合默契,出演着这个秋天”,秋天被萧瑟所控制,但在这里,却是温情脉脉,我们“出演”秋天,演员们都很有天赋,“配合默契”啊。


最精彩的还在后边,也更温情。一枚叶子落在了公交车上,车子在跑,诗人的思绪也在跑,他的跑是一种智慧的跑,不跑的跑——等。等什么呢,等黄昏,这枚叶子拎着一瓶酒回来。

叶子怎么会提着一瓶酒回来呢?因为,叶子是他的兄弟,提一瓶酒回来合情合理。在文理上也符合了上下照应的作文规则。

这样的秋天,这样的落叶,你喜欢吗?相信喜欢的还是多的。诗歌写到这种程度,写得这样活泼有致,妙趣横生,是不能不点赞的。



《我理想中的居所》


作者:空格键


我理想中的居所,开门应见山:

一部季节的通史,万千魂灵的宿地;

时有鹤飞过去,并未留声。

雨水滂沱的下午,我在一张晚报里暗访亲友。

夜里不点灯,我想我会睡得早一点。

我想第二天早上,打开门,湿漉漉的山会向我怀里

倒来;而我,非得用点力,才能将它扶住。



谷冰点评:


世人有宜居之地,宜居之城,而诗人的宜居之所是什么样子的呢?

“开门应见山”,是唯一的条件。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看来,作者居面山,系仁者了。在循环的季节里悠然,最终归于灵魂的栖息地。不是有仙鹤来去,也不管它留声与否。与世无争,散淡清净。

如果有大雨莅临,就读读晚报,在字里行间访亲问友。夜里不点灯,黑了就睡。养精蓄锐,随遇而安。


欲晓时,就早早地起来,到山上遛弯。如果一推开门,湿漉漉的山向怀里倾倒,我就使点劲把山扶住,以保持相看两不厌。


从文字里,我们读到的就是这些。一个乐山的人,不事繁华,恬淡飘逸,与世无争,读书看报,甘与仙鹤为伍,早睡早起,即使江山溃败,却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扶山陵于未倾。

诗,抒发了一个诗人的情怀,既像隐士,又有英雄胸襟的形象,散淡而热忱,说到底,其实,还是一个有大胸怀的诗作。



《我养的狗叫小巫》


余秀华


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

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


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

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

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

他喜欢跳舞的女人

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

他说,她们会叫床,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

还总是蒙着脸


我一声不吭地吃饭

喊“小巫,小巫”把一些肉块丢给它

它摇着尾巴,快乐地叫着


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

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


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

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谷冰点评:


有残疾的人对生活的认识总是深刻的,有残疾的女人对生活的认识会更深刻一层。最体贴她的就是这条小狗了,这个叫小巫的狗,可以为她作伴,散步,干活,舔伤,还“摇着尾巴”为她抱屈,为她的眷顾而欢叫,这是一个有良心的狗,一个比男人还强的狗。

男人看不起她,在外边找女人,跳舞,喝酒,还打她,嫌她不叫床,总之就是看不起她,糟践她,想怎么样治摆她就怎么治摆她,就是不把她当人看。


跟她最亲的人走了,已经没有了可以说话的人,她只有跟小巫亲,跟小巫在一起劳作,生活,经受生活的各种考验,这是她的唯一的温存,体贴,阳光与水。这个生活在底层的有残疾的女人,着实是令人同情的,是社会应该充分关注的。

诗歌忠实于生活,形象地把生活搬给了读者。纪实性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现实,一首短诗,塑造了三个活生生的形象,你不能不说是一种诗歌艺术的成功,是运用对比手法成功的范例,点赞是必然的。



《可疑的身份》


余秀华


无法供证呈堂。我的左口袋有雪,右口袋有火

能够燎原的火,能够城墙着火殃及池鱼的火

能够覆盖路,覆盖罪恶的雪


我有月光,我从来不明亮。我有桃花

从来不打开

我有一辈子浩荡的春风,却让它吹不到我


我盗走了一个城市的化工厂,写字楼,博物馆

我盗走了它的来龙去脉

但是我一贫如洗


我是我的罪人,放我潜逃

我是我的法官,判我禁于自己的灵


我穿过午夜的郢中城

没有蛛丝马迹



谷冰点评:


要质疑自己,怎样质疑呢?且看一看余秀华吧。

自己拿不出证据,到大堂上去作证自己的可疑身份。一边是火焰,另一边不是海水了,而是雪。基本相当,还是一冷一热。

有月光也白有,有桃花也白有,有一辈子浩荡的春风,也是白有,因它吹不到自己身上。

可以为盗,什么也能盗过来,当然是一种比喻。可是,自己一直一贫如洗。

我是我的罪人,因为对不起自己,自己放了自己,潜逃到别处去。我是我的法官,自己判处自己,囚禁于自己的灵魂。


自己在午夜,穿过居住的城市,一点儿蛛丝马迹都没有。为什么呢,是自己的灵魂在流浪。

真是一个悲剧,联系到作者的人生际遇,能写出这样的诗歌,当在情理之中。这种身份的确有些悲哀。但是,作者是一个颇有才华的诗作者,能够写出如此高品位的诗歌,当是一种幸福,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朴素的语言,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哲学般的思考,矛盾法的运用,为这首诗增加了光彩。余秀华,的确既有秀,也有华,不虚。




《鬼谷子下山》


白象小鱼


光阴为柴,一场火乱炖

将林中惊鸟声、虎啸、豹吼以及诡异的

风声凝固,躺倒在蓝白之间

像千年木乃伊,闪着资质的光芒

有容乃大。千里外,深陷囹圄的孙膑眼皮跳着

不易察觉地微笑,像是千里之远,箭已至

而自鸣得意的燕国将军,器量小

尚嗅不到风声中的诡异

兵者,诡也,决胜千里之事

身未动,已运筹帷幄,如在百万军中探囊取物

鬼谷子。呼虎唤豹,身如弓,祭战旗,碾车辙

如弦上之箭已发。计谋出深山

却走不出煅烧的元青瓷器

腹内空空,世事虚无。《战国策》虽惊心动魄

鬼谷、孙子兵法虽盖世无双,却败于光阴的一场火

凝固的火、冰冻的火浇灌着元青花

实者虚之,虚者实之。一代鬼才,就这样被一朵

瓷器之花,镶嵌在赶路的仙风道骨中



谷冰简评:


描写细腻,善于开掘,把简单的瓷器画面,延化为一个有情节有细节的故事,笔意纵横,控制的不错。但得失各半,得之于细腻,可能也会失之于细腻,或许缺乏了大开大阖的剪裁效果,可与32号互参,相信会有所触动。



《惊蛰》(二首)


白象小鱼


《惊蛰》一


是日,天地间设下衙门

在天空拍下惊堂木,将万物的良心提审

大地苍茫,交出体内酝酿的闪电

以霹雳手段,读破旧经卷

只为人间草木苏醒,灵兽还魂

春风举起剪刀,捕捉人间不平事

裁去身上多余的悲凉,草诏人间温暖

可沐浴,可牵马,书生本色,万卷书里巡视人间千秋

子规声里,前朝娘子正抚琴



谷冰点评:


读诗时,最高兴的事就是遇见好诗,它让你心灵一震,瞬间产生一阵儿快感。惊蛰已有好些人写了,要写出新意来,的确不容易。因为大多数就是雷同,这里的雷就是引子。

惊蛰惊蛰,谁把蛰虫惊醒了呢?当然是春雷。春雷大概被诗人们用烂了吧,读者诸君不妨翻翻我写的惊蛰,也有雷这个意象。而白先生的雷呢,被他彻底抛弃了。


“天地间设下衙门”,有了衙门,你自然就想到了古代的惊堂木,要审犯人了。可他不审犯人,要审良心。这就吊了读者的胃口,就有了读欲了吧。这就像设了一个美人计,哥们,来吧,秀色可餐。提审良心,并不是给良心判罪,是要让你交出闪电,去创造生活,把“旧经卷”读破,令“草木苏醒,灵兽还魂”。春风你不能闲着,要“捕捉人间不平事”,裁去悲凉,赶紧去写“人间温暖”。

春天来了,书生有事干了,“万卷书里巡视人间千秋”。子规叫得多欢啊,“前朝娘子正抚琴“。爱情也来了,春天没有爱情多寡淡啊。前朝,说的是春天的轮回。


惊蛰这种题目,内容大同小异,中心意思也差不到哪里去,这就看你怎样运用语言了。文学的本质是什么,除了炼意等,我以为就是出新的意象了,你的意象与人不同,再加上组织的呈现艺术,你就占到了高处,就有了凌空的资本。这衙门设得出奇,审得出人意料,艺术效果出来了。



《惊蛰》二


五十里弦外,春风有诸葛之计

以阵制阵,万千草木就是千万士兵

根与根联盟,阵中假寐的兽,练有高超武艺


惊雷在空中升帐,闪电以霹雳手段打出旗语

冻土松动,人间万物气势如虹,仓庚长啸,桃红如若初见

倒春寒回光返照,节节败退


天地动用运算法则,万物彼此加减

灵魂摩擦的火,就点点飞溅在草木上,姹紫嫣红

在竹枝拔节的掐指神算里,卑微如虫鸣,开始漫不经心地将命运吟唱



谷冰点评:


同时写两个或几个同题,要的就是不雷同,不重复自己。这首动用了诸葛之计,是春风动用的。既然诸葛亮出来了,不用兵说不过去,凡军师都会计算,算计的是敌人,胜出的是自己。当然,这个自己是春风,也是作者自己,算计的很有章法,像一个通灵的指挥员,面对百万雄兵,神态悠闲,指挥若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端的有章法,有思想。欣赏这种语言的天花乱坠,异彩纷呈。


 (以上选自好诗选读的博客)

 



理论园地与他评


1、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张无为  张无为 张无为   陈超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谭五昌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罗振亚  罗振亚  罗振亚  吴敬思  吴敬思  梁志宏  梁志宏  梁志宏  赵少琳  赵少琳  陈瑞  陈瑞  张执浩  张执浩  张执浩  马鸣信  毕福堂  蒋言礼  吴小虫  吴小虫  耿占春  耿占春  周所同  周所同  吕达  巫昂  马晋乾  李成恩  李成恩  郭克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关海山  洛夫  唐诗  王恩荣   李杜  病夫   赵树义  潞潞  庄伟杰  庄伟杰   甲子   张锐峰  张锐锋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西川  西川  陈小素  郭金牛  郭金牛  杜学文  赖廷阶  赖廷阶  王单单  王单单  王单单  左右  雷平阳  雷平阳  木行之  王立世  王立世  王立世  王立世  王立世  王爱红  潘洪科  潘洪科  大解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肖黛  玄武

孤城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唐晋  刘阶耳  杨炼  杨炼  杨炼  孔令剑  赵建雄   赵建雄  赵建雄  李元业  石头  李元胜  李元胜  李骏虎  李骏虎  李骏虎  雪野  闫海育  闫海育  悦芳  杜涯  杜涯  金铃子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沈天鸿  沈天鸿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邓朝晖  张新泉  刘川  刘川  张二棍  张二棍  简明  简明  简明  林旭埜  卢辉  张海荣  张海荣  葛平  百定安  百定安  人邻   李不嫁  林莽  苏美晴  树才  马启代  马启代  白桦  向以鲜  燎原  梁生智   梁生智  梁生智  梁生智  谷禾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成小二  李成恩   三色堇  李不嫁  宗小白  曾瀑  宫白云  安琪   江苏哑石  潘加红  刘年  谢克强  王妃  草树  臧棣  李浔  西渡  高春林  瓦刀  张建新  何三坡  周所同  路也  张作梗   黄亚洲  桑恒昌  胡弦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周所同  周所同  翟永明  商震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罗伯特·勃莱  敕勒川  大卫   任先青  娜仁琪琪格  西娃  陈先发  李琦  六指   重庆子衣  向天笑  食指  黄礼孩  黄礼孩  黄礼孩  大解  张执浩  雷平阳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毕福堂  曹谁  王国伟   李唱白  荣荣  约翰·阿什贝利  左右  郑小琼  乐冰   孙大梅   马亭华  左拾遗  田暖  大连点点  马尔克斯  马明高  马明高  汪曾祺  左岸  李霞  林荣  林荣  涂拥  王恩荣  葛水平  王祥夫  闫文盛  十首精短诗赏析  葛平  杨凤喜  刘郎  韩玉光  雷霆  王俊才  王二  谢有顺  谢有顺  木心  雪克  雪克  雪克  雪克  雪克  张作梗  张作梗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黄亚洲  李不嫁  苏童  韩东  谷禾  王恩荣  李少君  李少君  余华  吴言  唐依  李老乡  段崇轩  米沃什  张卫平  张卫平  张卫平  庞白  乔延凤  乔延凤  非飞马  辛泊平  辛泊平  辛泊平  芦苇岸  黄土层  黄土层  方文竹  安琪  安琪  余笑忠  谷冰  汉家


  

曹伊论战(1)  曹伊论战(2)  曹伊论战(3)  曹伊论战(4)  曹伊论战(5)  曹伊论战(6)  曹伊论战(7)  曹伊论战(8)  曹伊论战(9)


我评(综评与一诗一评)


综评:


林静  路军锋  王俊才  姚宏伟  毕福堂  崔万福  白恩杰  张海荣  张二棍  葛平  杨丕梁  雷霆  荫丽娟  张琳  霍秀琴  韩玉光  王文海  王小泗   武恩利  罗广才  宗小白  韩庆成  《“地域写作”的传承与突破》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论马启代的现代诗》  张建新  王爱红  罗广才  牛梦龙  老刀客


一诗一评:


马启代(1)  马启代(2)   马启代(3)   马启代(4)   马启代(5)  马启代(6)   马启代(7)  马启代(8)  马启代(9)罗广才(1)  罗广才(2)  罗广才(3)  罗广才(4)  罗广才(5)  罗广才(6)  罗广才(7)  蒋言礼(1)  蒋言礼(2)  蒋言礼(3)  蒋言礼(4)  蒋言礼(5)  蒋言礼(6)  蒋言礼(7)  蒋言礼(8)  蒋言礼(9)山翠(1)   山翠(2)  山翠(3)  山翠(4)  山翠(5)  山翠(6)  崔万福(1)  崔万福(2)  崔万福(3)  崔万福(4)  崔万福(5) 姚宏伟(1)  姚宏伟(2)  姚宏伟(3)  姚宏伟(4)  姚宏伟(5)  姚宏伟(6)  姚宏伟(7)  姚宏伟(8)  姚宏伟(9)  姚宏伟(10)刘年(1)  刘年(2)  刘年(3)  刘年(4)  刘年(5)  月牙儿(1)  月牙儿(2)  月牙儿(3)  月牙儿(4)  月牙儿(5)余秀华(1)  余秀华(2)  余秀华(3)  余秀华(4)  余秀华(5)  余秀华(6)  余秀华(7) 

潇潇(1)  潇潇(2)  潇潇(3)  潇潇(4)  潇潇(5)  潇潇(6)原野牧夫(1)  原野牧夫(2)  原野牧夫(3)  原野牧夫(4)原野牧夫(5)  

王俊才(1)  王俊才(2)  王俊才(3)  王俊才(4)  王俊才(5)  王俊才(6)  宋清芳(1)  宋清芳(2)   曹谁(1)  曹谁(2)  帕斯  陈庆  雪铓  付海平  雷霆  简明  张二棍   聂权  崖山后人  长林晓歌  韩玉光  周所同  樊建军  燕南飞  许剑桐  梁志宏



诗歌活动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二(总157期)

● 诗眼睛||理论园地:王恩荣《对县域新诗写作中提出问题的试答--答榆州诗友问》(总535期)

● 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 诗眼睛||汇总:《诗刊》“E首诗”2018年山西入选者被推荐所有作品欣赏 (总514期)

● 诗眼睛||书讯:《三晋诗人》创刊发布会在太原龙城国际成功举办(总563期)

● 诗眼睛||快讯:“新时代都市诗歌创作与走向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修定版)(总622期)

● 诗眼睛||远方:梁志宏:行走俄罗斯(组诗)(珍藏版)(总638期)

● 诗眼睛||年度推荐:《诗眼睛》2018年推送入选《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的作品(总673期)

● 诗眼睛||书讯:《汉诗三百首·2018卷》目录和编后记(修正版)(总715期)

● 诗眼睛||海外诗会 传播文化:【多伦多诗友会】首届华人诗歌研讨会:切磋诗艺,共求美好(总719期)

● 诗眼睛||五告读者书:平台运作与五告读者书(总788期)(2017.3-2019.4 珍藏版)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张新泉、西川、黄亚洲、娜夜等五十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0期)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之二:欧阳江河、韩东、张执浩、大卫等五十八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2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晋中市纪念屈原诗歌征文获奖作品展播(总823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之二:余光中、欧阳江河、大解、娜夜、张执浩等古今诗人献给屈原之 汨 罗 诗 章!(总826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任爱玲诗歌研讨会暨《尘世之光》首发式在太原举行(收藏版)(总834期)



个人年度报告


● 诗眼睛||个人年度报告:王恩荣二〇一七年年度发表作品情况(总318期)

● 诗眼睛||个人年度报告:王恩荣2018年阳历1月份到12月份底刊发的作品情况(总670期)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