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理论园地:李犁先生《烹诗.素术》(连载10)(总794期)

王恩荣主编 诗眼睛 2021-10-07



李犁:本名李玉生。上世纪八十年开始写作诗歌和评论。2008年重新写作,评论多于诗歌。出版诗集《大风》《黑罂粟》《一座村庄的二十四首歌》,文学评论集《烹诗》《拒绝永恒》,诗人研究集《天堂无门——世界自杀诗人的心理分析》;有若干诗歌与评论作品获全国和省政府奖。任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秘书长、辽宁新诗学会副会长、《深圳诗刊》执行主编,《猛犸象诗刊》特约主编。



素术

(朴素,洗去铅华,呈现真实,洗练文字,还诗自然简单)


 

 

                   

凌厉与柔软:写诗就是说话

 

诗歌泡得快成妖精了的编辑,诗歌的精髓早已渗进了他们的骨髓。所以读他们的作品有一种很通透的感觉,犹如夏日的中午,突然四周的窗子洞开,清风徐徐进来,一股清新和舒畅透开沉闷的心胸,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自然自由,朴素简单。这样的风格也决定了他们写作的时候,都是很放松很轻松的,因为他们知道用力过猛不是诗,端着肩膀装腔作势更不是。他们明白写诗就是说话,平常似地聊天或自语才是诗歌的常态更是正确的姿态。所以在他们的诗歌几乎找不到形容词和重重叠叠的比喻,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不虚张声势,也不隐喻,至于读者从中读出更多的指向和更多的微言大义,那是读者自己的联想,作者只是就事说事,直截了当,说出即止。  这算不算他们写作的一个境界?或者是职业让他们准确地领悟到:写诗就是做人,必须洗去胭脂,尽显真情真率真性情。诗中有了性情,就像躯体有了气,眼睛有了神,生命有了魂。  商震诗歌的魂就是,意义,很重很大的意义像钝器一样很沉重地砸在你的心上、你盲目的神经上。但他表达出来又是举重若轻,漫不经心中剑出鞘了。每首诗歌都从一件小事,譬如洗个冷水澡,拔个牙;从一个事物,譬如枯草,雾霾,腊梅开始。每句话都紧贴这些事与物,但你读完心很疼,有中剑的感觉。整个写作的过程他就像在磨剑,开始你觉得霍霍之声很好玩,但最后锋利的剑尖却刺中了你。这就是诗歌的锋芒,诗人的思想,还有诗人高超的手艺。商震的诗歌内核是冷峻的,他诗歌的剑尖一直对着中心,直指核心和本质,然后挑开,让真相露出来。譬如他通过拔牙想到:“ 比疾病更残酷的 / 是用工具制服人的肢体与意志 ”。在拔牙疼不疼的问题上,他又说:“ 我不会向那些在我皮肉上动粗的人 / 说出真 情 ”。这里诗歌在一瞬间就生成了更广阔更深邃的意义。这样的例子在他诗歌里比比皆是。看他的诗歌,表面光芒闪烁,但是你一不小心,就被划伤。这光芒原来都是刃,思想之刃,它潜伏在幽默叙述中,每隔两三句,就露出来扎你一下,直到最后让麻木的心滴出血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商震是一个理性的诗人,是一个把诗浓缩成思的诗人,是一个让热烈淬火为锋芒和力量的诗人。

张洪波的诗歌亦如此自然幽默犀利,但是洪波的诗歌更热乎一些,温情一些。他不把诗歌变成剑,而是用诗把剑一样的生活捂热。所以他的诗歌抒情意味更浓一些。他写作的基本途径就是对消失的一些事物以及经历和品质的怀念和咏叹。所以他的诗歌充满了老歌的味道。一般怀旧的作品,都伴随着忏悔和反思,但洪波没有,一首都没有。这是因为他诗歌的核心是热爱,这敞亮宽阔的心态让他不仅只选择美好的事与物,更让他有意磨蚀掉那些扎人的犹如玻璃碴边沿的毛刺,让诗歌变得温和甚至温馨温暖起来。他面对高高在上的石头跌入山谷,这样一个很容易让人发出冷嘲的事件,写起来也充满了宽容以及手下留情,一点没有幸灾乐祸:“它居高山太久/被什么逼急了/才知道还有低处”。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充满善意和对生活以及命运的更宽阔的谅解和理解。但是善良宽容不是没有立场也不是没有是与非,只是惊涛骇浪被平静的海面包裹了:“我还是弓着我的腰/只是在心里 把自己挺得笔直笔直……”诗人的良知依旧,正直正义依旧。写诗就是做人,诗歌即人品。洪波诗歌的锋芒内敛着,外显为大气和平和。

  洪波是一个有情有义的诗人,是一个温暖的诗人,是一个有意弱化理性或者把思融化在情感流动中的抒情诗人。

 

两位殊途同归,他们都是追求意义的诗人,但一个冷一个热,一个凌厉一个柔软,一个主“义”,一个主情。但这些诗行都是他们灵魂里卸下的灵和,血和泪,所以他们的诗歌有着同样的效果,那就是感人。

 

新亲情诗的义与素



  我理解的亲情诗应该像一个亲人在拥烤着火炉,即使是在大雪纷飞的严冬,读者的心也无比温暖轻松温馨明亮。这幸福的感觉很久没有了,因为诗坛一直被一种阴冷和自私的情绪笼罩着,我称之为灰色情感,就是冷漠冷酷冷静地逼近真相,而忽略了诗人的热爱激情和关怀,其实这也是一种阴霾。诗人必须走出自我,走到蓝天下面,给读者以阳光雨露和圣洁与爱。最近读到一个诗人专门写给母亲、父亲、妻子和他谓之为乡下祖国的生他养他的小村庄的几本诗集,内心一下子燃起了炭火,几乎一瞬间就把偏出感情视线的诗歌从遥远寒冷的地方拉到身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亲情诗的贡献就是恢复了诗歌伦理,具体就是说写温暖的诗歌,做有情有义的诗人,并与别人的命运肝胆相照。这不仅是正能量,更是让诗歌本身恢复了气血并红润饱满起来,这就凸显出诗歌本身的光芒,重新唤起了读者对诗歌这种体裁的热爱和关注。

  深情、感恩、善美是亲情诗的内核,但我个人比较感动和看重的是诗歌中“义”的部分,义是真情的升级,有舍己为人的意味。义常和侠连在一起,侠义就不仅是情感上的援助,还体现在行动上。所以侠义这个词总是让人热血沸腾,它代表着正义和真诚,坦荡和牺牲,还有情谊和泰山一样的信诺。它让诗歌充满情怀和高度。所以古人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有侠义的诗人才能写出大热大爱大时代的作品。

  一个诗人给自己的亲人故乡写几首甚至几组诗歌是一种感动,而每个亲人写一本书就是一种义举。尤其是诗人自小就离开了家乡,三十年后把自己的写作触角又伸回故乡,有组织有预谋有整体布局和不放过一个诗意的细节来写,就是一种大情大义。而且这些诗中的人与物不是作为诗人抒情写诗的道具,而是诗人写作的主旨,也就是说诗人不是为了自己写诗才想起亲人和故乡,而是为了亲人和乡亲们的命运,为了凸显村庄的价值才写作,尤其是把镜头对准了那些没有情感交际,而又是普通平凡甚至贫穷落魄的平民身上,这样的诗歌就有了情义的,有了良知和温度。

  侠义是诗歌中的钙和铁甚至是钢。有了它诗歌就充满了浩然正气并慈爱温情。这种自动地去接纳和感受别人的苦难,而又能与苦难休戚与共的诗人才是当下最需要的诗人。

这种亲情诗的贡献还在于改变了亲情题材诗歌的美学类型,在我们习惯的那些歌咏父亲母爱的诗歌里,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怀念与追忆,悲痛和遗憾。这样的诗歌虽然真实虽然深刻甚至彻骨,但是大部分是写作者在忏悔和自责,忧伤浸透诗篇,美学类型上是属于悲剧的。而刚才提到的这几本诗集中的诗歌却充盈着欢快愉悦和幸福。这除了作者捕捉了生活中可爱有趣的细节,更可贵的是这些诗可以当面给父母和妻子朗诵,写者与写作对象可以一起交流并完善这些诗歌,作者和接受者一起构成了完整的诗篇。这种即时性和鲜活性,诗里诗外的沟通和交融就让诗活了,那些文字像有血有肉的孩子在他们中间快乐地呼吸和蹦跳着。

   这样的亲情诗超出了诗歌本身的范畴,而成为社会的伦理的道德的一部分,因为诗人解决了一个长期人性的难题,即“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终极遗憾,启示我们孝心爱心不能拖延,不能等待。而且要总结人生,及时地记取和铭刻下亲人以及生活中那些生动的深情的有趣的快乐的人生瞬间,并让它们在诗歌中保鲜且永恒。让我顺手牵出一首这位诗人写给妻子的诗歌:“有一年/你咬了我一口/我刚要发火/突然想到你是属狗的/我原谅了你……可我后怕又幸福/你那一天要是一口/把我吃了/我永远永远/见不到你了/后来的后来/你也常常‘咬’我/只是比吻还轻”。生动有趣又深情。推想,当这首诗歌展开在两个人面前的时候,幸福一定被推向极致。这时,诗歌不只是一种文本,而是成为一种实用的欢乐剂和和谐剂,甚至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女儿,一个儿子,总之是幸福的聚焦点和集大成者。

   这首小诗成功还在于它的写法,这写法有点小品的味道。先抛出一个包袱,吸引大家,并让大家猜想,然后一抖,让读者眼前一亮,有一种找到谜底的感觉,捧腹然后情感为之镀亮并被幸福爆破。这也是这位诗人亲情诗的总体且自己发明的写法。把真实的事件情节化小品化,用自己的智慧把杂乱的记忆条理化,并在日常琐屑的毫无诗意的地方中汲取出诗意,在浓缩的诗行里鼓荡着起承转合,这是作者的气在流动,一气呵成的情感之气,性格之气,才气和对万物的了然之气,以及心灵中的美和灵韵之气。

   这些亲情诗的最大贡献还在于让迷茫中的诗歌找到了方向,找到了根。那就是任何诗歌的本源都是情感,而亲情爱情乡情就是感情中的感情,是感情之本源。当我们诗人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请你重新并细致地想想你的父母、你的爱人、你的故乡,那是你的生命,你的一切爱和幸福以及痛苦的源头。这是我们忘掉了的写作常识,这位诗人用他的写作实践再一次提醒我们不论是写作还是做人都不能忘本。

(引用诗歌作者为刘福君)

 

 

朴素仙灵

 

  技术让人震惊,但感动人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的夹缝中冒出来的情愫,哪怕细弱如青草,但它的清新,它的真而纯,总会令人怦然心动。很多时候我喜欢也情不自禁地把诗歌想成朴素仙灵的青草,这刚刚发芽的草就是大地的女儿,她紧贴在大地上,就像一个孩子在给母亲写亲切的情书。

  做一颗青草,就是永远的低调。谁的姿越低,谁飞得才越高。好的诗人不要做眩目的花,而甘愿做朴素但生命力最强最旺的青草。青草不计较身份地位,不在意自己是谁,这是一种胸襟;青草又是母性的,因为她的慈爱无处不在,即使和自己无关,既然是美,就把她们迎进自己的视野和胸怀。这是一颗懂得欣赏懂得珍惜的女儿心:一月天明。二月苏醒/三月春风骑马过玉门/留下长城/四月,绿裙拖曳//五月生出的小耳朵/六月妖娆/七月招蜂引蝶,是是非非/八月,思想涨高/懂得真爱,做了母亲……//十二月/我听见人类的脚步声/惊动了诗人——/他揭开门帘/望见大雪纷飞/草和草籽/站在冬天的牙齿里……任佐俐青草的自述》)”。

诗中充盈着一股气,催使诗歌流速快,让人非一口气读完不可。气流让诗歌连贯激荡而且饱满。很多优秀的诗歌中都贯穿着一种气,但不同诗人这种气是不同的形态,更多的时候这种气就是情感,情感在诗中犹如一根红线,把互不相干的形象连缀成一个整体,而且不管思绪怎么蔓延,枝枝杈杈中我们也能看到不变的灵魂。类似那句老话:形散而神不散。而且随着情感的凝聚和奔泻诗歌也呈现不同的景象。我喜欢这样的诗歌,有些许的伤感但读起来并不心寒,意象琐碎灌注了情感,变得连绵,连绵的气息中散发出自然的芳香。

这样的诗歌读起来不费劲,而且有一种清新扑面而来。真的就像离离的青草,真切蓬勃,还带着沁人心脾的气息。这符合我一向提倡的真实朴素,简单透明的美学思想,还有真诚和深情。好的诗歌都是这样有感而发,从自己出发,通过所见之物直接抒情。诗歌在这里像一个洗去胭脂的女孩,露出清水芙蓉的本质“大雪要来/赴大寒的约/我要赶紧回村/叫醒打盹的柴禾/拭亮水缸里的镜子/屋顶上安排好炊烟//我想劝雪歇在十里之外/进村的路先铺上毛毡/树上都点起灯笼/鸟窝垫好丝绵//让书卷在案头等一等/让枣香在灶上等一等/让红梅在枝上等一等/让惦念在心里等一等//让高兴慢慢来(陆苏《大寒》)”。

表达是简单的,内容是清晰的,虽不新奇,只要你细致的吟诵,你就会被这首诗歌所营造的情境笼罩,被传达出的气息迷醉。而且视觉效果明显。这里诗的切入点就是围绕大寒这个节气组织与之相关的意象,在诗人情感的滋润下,这些意象开始复活,好像被雪水清洗过,变得清新动人。从而诗意开始弥漫。就像水果味的口香糖,简单但意味却很绵远。    

这样的风格同样也出现在方海云一首写雪的小诗里。《冰雪聪明》:“从天之上逃下来/先是恣意地爬上树梢和房顶/和夜行人一遍遍飞吻。最后/再把坑坑洼洼沟沟坎坎/掩起来//这些天使们,有多淘气啊/自以为这么一闹腾/一切就被藏起来,一切就/雪白雪白了//一场雪,它能覆盖什么”。

几乎不需要解释。全篇采用的是白描,只是最后一句:“一场雪,它能覆盖什么?”加重了诗歌重量,像一粒种子,播进了土壤,让土地有了内容和质的变化。这是意义的力量,是诗歌的内核。也是这些诗歌与生俱来的气质。它像一个人的标签和身份,无论你身处何处,生活多么变异,人们也会根据它一眼把你揪出来。这些诗歌的气质就是朴素和简单,还有自然和清新。它一个诗人写作的根和魂,是命运。从此不论是写什么,怎么写,还是走多远,怎么沧海桑田,都是从这里滋生和蔓延

但是朴素不等于黯淡,简单也不等于浅薄。它代表着一个人的修为和诗歌的品位。只有历练人生的人才知道朴素和简单的境界,只有经历了沧海才明白水只是水。任何技术上的风云变幻,都是诗歌的“马甲”。诗歌就是诗歌,它所追寻和最后的归宿就是人类最初的品质,那还是朴素和简单。像禅宗说的人生的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人生追寻的过程,从无到有再到无。这最后的境界,就是最高的境界,而最高的境界就是回到本来或者本原去。

一个诗人能做到朴素和简单,除了她先天的气质因子,还和她写的内容有关。首先这些诗人不写那些复杂的东西,譬如很多女作者挖掘的生命体验、内心独语、潜意识还有幻觉和预感等等。这些诗人写的就是自己所见所感所经历的。故乡、亲人、往事,诗人用的是追忆。还有经历的事件以及目光所及的自然中的动植物,譬如月光、露珠、阳光、清泉,写它们用的是擦拭法。

  和亲人说话,没有人会装腔作势冠冕堂皇,这题材本身就决定了诗歌真实自然。而擦拭法,就是用新鲜的言语和感觉擦去陈旧的言语和感觉,洗去铅华,呈现自然,让真相和心灵更清澈和透明。所以我们会轻而易举的走进这些诗中,发现作者的诗心:“这个世间,说话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甚至简单到可以省略/比如:爱。(《大地之上》)”。

  短短几行但扎灵魂,简单而深刻:人生其实不需要的东西很多,连爱都可以不必说出来,那诗中前面提到过的脚步、电话铃、手机等等整天的吵闹,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这小诗先白描,最后寥寥几字给诗歌安上心脏,就是思想,思想使诗歌陡然增加了重量。重量让朴素中含有意味,简单里蕴含思想。而作为一个女诗人,天生的敏感和细腻,使她更容易多愁善感,对万物感怀。这些情绪轻易地从诗歌里暴露出来,让我们感到清新的气息下面,流淌着一股善良脆弱而又感伤的情感。这是对人类和美好事物的悲悯担忧使然。

这让我们质疑诗歌到底还要不要技法?假如上面那首《冰雪聪明》中没有这几句:“这些天使们,有多淘气啊/自以为这么一闹腾/一切就被藏起来”,这首诗歌还是否这么鲜活和生动?但这几句的产生又是来得那么自然,是自动生发的流淌出来的,没有一点思维发力的痕迹。其实这几句就是我们常说的拟人化,但是它不是作者有意的技术为之,而是作者内心真实的感受无意中与技术相遇了。

所以我们说好的诗歌中是有技术存在的,只不过这种技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而是这种技术化成了诗人的一种习惯,像盐融化于水,看不见但水的质量已经改变了。所以真正的写作者之间不在意你写什么,而是怎么写。像一个好的舞者,舞什么无所谓,重要的是舞技的优劣。真正的舞者,内容和舞术还有舞者是浑然一体的,舞者手足之间,都体现了三者的合一,虽然简单,但有无穷的玄机,体现了舞者和舞本身的精神。舞者自己就是一个精灵,他(她)自己就是舞的全部。这同样适用诗歌。

 

诗随年龄递


1 .40岁是诗人的一个坎


在我对诗歌的阅读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们的写作却越来越单纯和简单。当然这种单纯是指表达方式和技术方法,其意蕴并非如此而且正好相反。这是一个很有价值和值得研究的一个细节。对于女诗人来说,真正意义的写作是在30岁以后,到40岁左右开始成熟,并进入最佳状态。这个时候,各种干扰渐少,注意力分外集中,创作的势头更加兴旺,作品的质量也和年龄一样越来越成熟和老练。这除了女性的韧性使然之外,还有就是女诗人的灵性随着阅历知识和理性渗入会转变成智慧,而智慧能使她们的写作走更高更远。

男诗人也有智慧,但他们的智慧中更多的掺入了社会的元素。这就涉及到男女社会角色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男诗人面对的不仅仅是诗歌,还有社会的风尘和生活的风雨,这些东西有时会损坏诗人的心灵。而女诗人与男诗人相比所承受的社会和生活的压力相对比较小,她们的心灵也就保存的比较完整,而纯洁的心灵会使女诗人依然保持对诗歌的敏锐力和独特的感觉。所以年龄对女诗人是个帮助,对男诗人则是个破坏

对于男诗人来说,40岁仿佛是一个坎,也是一个考验挺过来了,或许成了大师,或者靠毅力而不是激情支撑着自己诗人的头衔。更多的是改弦易辙,当官当董事长当教授去了这也说明激情是靠不住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激情会枯竭。只好等时间再翻过10年乃至20年,待他们的人生已定,再重新归来。

  譬如目前那些号称“新归来者”的50多岁的诗人们,他们经历了人生最热闹的时节,在繁华即将凋落的时间里重回诗歌现场。人的作品非常的沉静而开阔。这是因为他们功成名就或者功不成名不就之后,对生活的现状和命运已经认可,不不忿不抗争。对写作也没有功利的需求,只是把诗歌作为灵魂的朋友和依靠。人的心一放下,天地就大了,境界就高了,出手也就自由了。像书法中弃去巧与功的章草,随心所欲中透视着灵与慧,凸显出真诚和朴素。这是一种辽阔和寂静,代表着高度和境界。诗人看透了人生,诗歌就成熟了,俯视着人生,诗歌就能满腔和气,随地春风。

 

2.诗随年龄递简


诗人开始写作都是从自身出发,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开始。其创作视角是内视的。写作的资源主要来自诗人自己身体内部的感觉、体验和起伏的潮汐。尤其是一些女诗人,她们写作的对象都是作为女性和个体生命的狂想、梦境、呓语、欲望、潜意识、躁动、第六感,以及神秘体验、本能驱使和两性的冥想和勘探。这样的写作使她漠视身边发生的人和事,从而走进了人自身生命的隐秘世界。这让她们的诗歌布满了超验、无序和隐喻,还有破碎、错乱的光芒。读她们早期的作品,你会感到灵光到处闪烁,就像撒了一地的玻璃碎片其光芒是无序和杂乱无章的。她们也不追求有序和完整,而且似乎有意打碎完整,使一大块光明变成很多块小的光芒。这泛滥的光芒可能更能折射出生命的隐秘成份。同时也使这些诗歌成为探索人的生命的符号,从而使诗歌具有了心理学的成份。使诗歌充满了想象力、模糊和神秘的色彩,甚至无解。

这种写作除了当时的思潮以及一些更优秀的女诗人影响之外,更多的是来自于女性特殊的心理,还有她们的年龄和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诗歌变得清晰和明朗。譬如李轻松30多岁时写的关于铁的系列就有别于青春期时候的神秘和深晦:整整一天,我们一直在打铁/……一股潜伏的铁水一直醒着/等待着奔流,或一个伤口/它流到哪儿,哪儿就变硬  结痂/亲爱的,不要停下,/我从来不怕疼。从来不怕/在命运的铁砧上被击痛/或被粉碎,只是我需要足够的硬度/来煅造我生命中坚硬的部分(《让我们再打一会铁吧》)

这时李轻松的写作虽然局部还有些模糊,但整体已呈明朗,并且有了意蕴。让我们吃惊的是她的语言也像被反复锤打的铁,精制、完美和出人意料。此时她的诗歌就像一个很会妆扮的女人,虽然能看出来修剪的痕迹,但只是浅浅的淡妆。我个人把她的系列打铁作品看成李轻松诗歌写作的分水岭,或者是一个新的起点,或者更深刻一点说,是李轻松真正写作的开始。

让我坚信年龄越大写作越单纯和简单,是我读到了李轻松40岁时写的作品。40岁时的写作正好是对她早期作品的一种反拨,早期那些繁琐的零碎的无序的模糊的超验的意象已经变成单纯、整体、秩序、清晰和可知可感。也摆脱了她写铁的系列时候那种局部还存在模糊的情境。过了不惑之年的李轻松以及更多的女诗人的诗歌是完全开放的、自由的、明晰的、还有更主要的是朴素的和开阔的。其作品也由有意思转变到有意义,由有趣味转变到有意味,诗歌的资源也由关注自身的生命拓展到关注周围的事物和事件,写作的视角是敞开的自由的。从而诗歌不再是个人的隐私和秘密,而成为大家的公开的普遍的能感动人的一种艺术。例如她的《托尔斯泰的最后一个冬天》:1910年的冬天  82岁的列夫 托尔斯泰/决计要离开世俗的生活/他举着一截蜡烛,叫醒他的医生和马车夫/他说:我马上就要了……/当四轮马车终于驶出了庄园/当他在亚先基火车站想到南方/他激动得眼含热泪,满脸通红/像第一次出远门的孩子/……他的生命从这一刻开始/便一点点地飘离了他的身体/漫游广阔的大地/他所期望的乡村,单独而暖和的农舍/还有那些农民兄弟/离他是越来越近了/他为什么要选择火车出走?/选择碾过安娜的宿命的火车?/是什么提早把死亡降临在他身上?/他是否想起多年前/为自己做的一次安魂弥撒?/没有人因为享乐而感到可耻/没有人把真正的风寒迎进自己的身躯/只有列夫。托尔斯泰  俄罗斯大地的良心/定要在荒凉中停止呼吸

诗歌是线状的,像流水一样清晰简单。让我们轻而易举读懂了它并被它打动。我们把这看成诗人完成了一次锐变。这次是彻底的刻骨的真诚的本质的变化,表明40岁后的诗人的诗歌就像洗净的脸,去掉了铅华而呈现出本色的美和自然真实的魅力。

其实走向单纯和朴素,不仅是艺术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也是人性的本质回归本来这是我们性情中的本然,可我们学会了掩饰和包装,也习惯了圆滑而圆滑就是技巧所以技巧多了,就失真,就失信。像一个云山雾罩的人,生活里是不会有朋友的。所以,人过40大多数诗人都醒悟了,更多的人正在折返的途中。而且不论是表达方法还是内容都显露出真实和质朴,还多了一点生活波和烟火味。诗歌不再只是生命体验的符号和呓语,而更贴近了生存,贴近了意义,贴近了心灵。那些原来生命意识的探秘者转化为更广阔的时空中生活的记录者和言说者

 





《都市》杂志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诗歌    征   稿   启   事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诗歌的姿态浓墨重彩地描绘新中国70年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讴歌中国人民团结奋战建功立业建设祖国的英雄壮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新诗的形式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的历史进程和发展变化,本刊从2019年5月5日开始,向全国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征稿。来稿题材为新诗,每一首不超50行,组诗以四首为宜。截止日期为2019年6月20日。来稿一经刊用,奉送样刊并寄稿酬。

 

来稿请投:happy2008poiuyt@qq.com

 

 



理论园地与他评


1、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张无为  张无为 张无为   陈超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谭五昌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罗振亚  罗振亚  罗振亚  吴敬思  吴敬思  梁志宏  梁志宏  赵少琳  赵少琳  陈瑞  陈瑞  张执浩  张执浩  张执浩  马鸣信  毕福堂  蒋言礼  吴小虫  吴小虫  耿占春  耿占春  周所同  周所同  吕达  巫昂  马晋乾  李成恩  李成恩  郭克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关海山  洛夫  唐诗  王恩荣   李杜  病夫   赵树义  潞潞  庄伟杰  庄伟杰   甲子   张锐峰  张锐锋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西川  西川  陈小素  郭金牛  郭金牛  杜学文  赖廷阶  赖廷阶  王单单  王单单  王单单  左右  雷平阳  雷平阳  木行之  王立世  王立世  王爱红  潘洪科  潘洪科  大解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肖黛  玄武

孤城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唐晋  刘阶耳  杨炼  杨炼  杨炼  孔令剑  赵建雄   赵建雄  赵建雄  李元业  石头  李元胜  李元胜  李骏虎  雪野  闫海育  闫海育  悦芳  杜涯  杜涯  金铃子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沈天鸿  沈天鸿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邓朝晖  张新泉  刘川  刘川  张二棍  张二棍  简明  简明  简明  林旭埜  卢辉  张海荣  张海荣  葛平  百定安  百定安  人邻   李不嫁  林莽  苏美晴  树才  马启代  马启代  白桦  向以鲜  燎原  梁生智   梁生智  梁生智  谷禾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成小二  李成恩   三色堇  李不嫁  宗小白  曾瀑  宫白云  安琪   江苏哑石  潘加红  刘年  谢克强  王妃  草树  臧棣  李浔  西渡  高春林  瓦刀  张建新  何三坡  周所同  路也  张作梗   黄亚洲  桑恒昌  胡弦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周所同  周所同  翟永明  商震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罗伯特·勃莱  敕勒川  大卫   任先青  娜仁琪琪格  西娃  陈先发  李琦  六指   重庆子衣  向天笑  食指  黄礼孩  黄礼孩  黄礼孩  大解  张执浩  雷平阳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毕福堂  曹谁  王国伟   李唱白  荣荣  约翰·阿什贝利  左右  郑小琼  乐冰   孙大梅   马亭华  左拾遗  田暖  大连点点  马尔克斯  马明高  马明高  汪曾祺  左岸  李霞  林荣  涂拥  王恩荣  葛水平  王祥夫  闫文盛  十首精短诗赏析  葛平  杨凤喜  刘郎  韩玉光  雷霆  王俊才  王二  谢有顺  谢有顺  木心  雪克  张作梗  卢辉


  

曹伊论战(1)  曹伊论战(2)  曹伊论战(3)  曹伊论战(4)  曹伊论战(5)  曹伊论战(6)  曹伊论战(7)  曹伊论战(8)  曹伊论战(9)


我评(综评与一诗一评)


综评:


林静  路军锋  王俊才  姚宏伟  毕福堂  崔万福  白恩杰  张海荣  张二棍  葛平  杨丕梁  雷霆  荫丽娟  张琳  霍秀琴  韩玉光  王文海  王小泗   武恩利  罗广才  宗小白  韩庆成  《“地域写作”的传承与突破》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论马启代的现代诗》  张建新  王爱红  罗广才  牛梦龙  老刀客


一诗一评:


马启代(1)  马启代(2)   马启代(3)   马启代(4)   马启代(5)  马启代(6)   马启代(7)  马启代(8)  马启代(9)罗广才(1)  罗广才(2)  罗广才(3)  罗广才(4)  罗广才(5)  罗广才(6)  罗广才(7)  蒋言礼(1)  蒋言礼(2)  蒋言礼(3)  蒋言礼(4)  蒋言礼(5)  蒋言礼(6)  蒋言礼(7)  蒋言礼(8)  蒋言礼(9)山翠(1)   山翠(2)  山翠(3)  山翠(4)  山翠(5)  山翠(6)  崔万福(1)  崔万福(2)  崔万福(3)  崔万福(4)  崔万福(5) 姚宏伟(1)  姚宏伟(2)  姚宏伟(3)  姚宏伟(4)  姚宏伟(5)  姚宏伟(6)  姚宏伟(7)  姚宏伟(8)  姚宏伟(9)  姚宏伟(10)刘年(1)  刘年(2)  刘年(3)  刘年(4)  刘年(5)  月牙儿(1)  月牙儿(2)  月牙儿(3)  月牙儿(4)  月牙儿(5)余秀华(1)  余秀华(2)  余秀华(3)  余秀华(4)  余秀华(5)  余秀华(6)  余秀华(7) 

潇潇(1)  潇潇(2)  潇潇(3)  潇潇(4)  潇潇(5)  潇潇(6)原野牧夫(1)  原野牧夫(2)  原野牧夫(3)  原野牧夫(4)原野牧夫(5)  

王俊才(1)  王俊才(2)  王俊才(3)  王俊才(4)  王俊才(5)  王俊才(6)  宋清芳(1)  宋清芳(2)   曹谁(1)  曹谁(2)  帕斯  陈庆  雪铓  付海平  雷霆  简明  张二棍   聂权  崖山后人  长林晓歌  韩玉光  周所同  樊建军  燕南飞  许剑桐  梁志宏



诗歌活动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二(总157期)

● 诗眼睛||理论园地:王恩荣《对县域新诗写作中提出问题的试答--答榆州诗友问》(总535期)

● 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 诗眼睛||汇总:《诗刊》“E首诗”2018年山西入选者被推荐所有作品欣赏 (总514期)

● 诗眼睛||书讯:《三晋诗人》创刊发布会在太原龙城国际成功举办(总563期)

● 诗眼睛||快讯:“新时代都市诗歌创作与走向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修定版)(总622期)

● 诗眼睛||远方:梁志宏:行走俄罗斯(组诗)(珍藏版)(总638期)

● 诗眼睛||年度推荐:《诗眼睛》2018年推送入选《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的作品(总673期)

● 诗眼睛||书讯:《汉诗三百首·2018卷》目录和编后记(修正版)(总715期)

● 诗眼睛||海外诗会 传播文化:【多伦多诗友会】首届华人诗歌研讨会:切磋诗艺,共求美好(总719期)

● 诗眼睛||五告读者书:平台运作与五告读者书(总788期)(2017.3-2019.4 珍藏版)

● 诗眼睛||征稿启示: 《都市》杂志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诗歌征稿启事(总790期)




个人年度报告


● 诗眼睛||个人年度报告:王恩荣二〇一七年年度发表作品情况(总318期)

● 诗眼睛||个人年度报告:王恩荣2018年阳历1月份到12月份底刊发的作品情况(总670期)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