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州味道|宋韵湖州⑪:千年铁佛的微笑

湖州发布 湖州发布 2023-12-10



播音:王然、汇哲


全文7144字,阅读约28分钟《湖州味道》特邀作者:潘林荣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朋友周抗先生是一位知名的摄影艺术家,数年前机缘巧合隐寓湖州太湖之滨邱城山下,他经常听人提起铁佛寺。2019年夏天,在有心人的陪同下,周先生终于来到了湖州城中的古寺,见到了那一尊伫立近千年的宋代铁观音像,这位阅历无数的艺术家被铁佛那神秘而含蓄的微笑深深打动,他发誓一定要让全世界的人们去见识、认知这隐匿了近千年的神圣微笑。2020年春节,适逢疫情期间寺庙关闭,受寺院主事者之邀,他来到寺内,为“她”好好拍摄了一张“标准像”,随后他就出国了。从国外回来,他再次细细品味,决定把取名《千年铁佛的微笑》收入他著名的“幻象”作品系列。
周抗作品《千年铁佛的微笑》 
铁佛的微笑太触动人心了,以致两年后的那个还在“烧烤”中的立秋节气次日,周先生与我聊起、仍然充满了激动,他说这尊铸造于北宋初年的铁观音像比世界著名的《蒙娜丽莎》差不多早了约480年,《蒙娜丽莎》每年接受着600万人的朝觐,而这尊铁观音偏居一隅、甚至连绝大多数的湖州人也不知其所在,进入寺内的游客多半把她当作一座灰不溜秋的普通菩萨,这境遇令人遗憾而难得其解。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与铁佛结缘已有30余载,职业生涯经历过的刻骨铭心的往事中也有它的一份子。当然,因为是职业,我的关注更多地留在了文物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我向无以数计的同行或朋友推荐,铁观音是湖州城内最具价值的“国宝”,在我的心目中甚至超过了建于南宋初期的飞英塔内石塔。铁观音立像
铁器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发明。但铁器往往很少用于铸造大件,比之泥塑、木雕、铜雕,铁制的塑像要少见得多。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铁质塑像是唐开元十二年(724)的山西永济蒲津渡遗址的四尊铁人和四头铁牛,还有山西临汾大云寺唐代铁佛头。唐宋之际的五代吴越国大兴佛教,境内建造了众多铁质佛塔,尤以义乌双林寺外壁铸有千佛的大型铁塔为最。随着吴越国纳土归宋,冶炼和铸造技术快速发展,同时政府放松了对民间坑冶的管控,北宋以降,大型铸铁塑像、铁佛塔纷纷涌现,全国各地以铁佛寺命名的寺院亦多半是这一时期出现的。然而,由于铁质文物易锈蚀、难保存及近世熔铁炼钢时的毁坏,宋代铁质塑像保存下来的屈指可数:河南嵩山中岳庙北宋治平元年(1064)四尊镇库铁人,福州开元寺北宋元丰六年(1083)大铁佛,山西太原晋祠北宋元祐至绍圣年间的三尊镇水铁人,陕西富平县铁佛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金代铁佛。
浦津渡唐代铁人铁牛
湖州铁佛寺宋铸铁观音像高2.15米,重约为1.5吨,体态丰盈,右向侧身微转呈“S”形,跣足端立莲台,呈现佛瑞像,头挽花式高发髻、额顶围头箍,面颊丰满圆润,双眉弯如新月,耳长且垂,低首含嫣,左手搭于右手交叉于胸前、右手捻一串佛珠;身着通肩佛衣,衣服厚重宽大,衣领层层叠叠,衣褶呈U形下垂、行云流水般地从胸部垂至足踝,层次分明。这尊观音造像最大的特色在于,“她”上承盛唐丰腴遗风,下开宋代俊丽先声,既有佛相庄严、又具中国式的内敛,眉目嘴角的端庄慈祥之间微含一丝笑意,透出东方女性的古典之美;手形一改常见的杨枝净水等菩萨手印,双手相交斜搭于腹部,这种看起来比较自由、随意的姿势是唐宋以来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和世俗化的表证;全身衣物包裹严实、略显保守,或许是受到宋代理学思想浸淫的缘故,然其长服呈现向后摆动之势,犹如缓步走向世俗,更具有了普度众生的意蕴。
右侧身

观音乃佛教传入中国后影响最广的菩萨信仰。印度佛经中称观音为“善男子”,古印度佛教艺术中观音多为男性形象。佛教进入中土初期直至唐代的观音像还常见小胡子。重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的飞英塔内石塔四层正北面的大悲观音像、四层正南的面阿弥陀佛左胁士观音像均为比较标准的男相观音。

敦煌遗书P4082线描观音像


水月观音图(局部)北宋 佚名


观音大士像 明 佚名


如意轮观音图(局部) 日本良全


高丽王朝水月观音图

诸种观音像(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观音造像的种类和形象繁多、有“三十三身”之说。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女相观音成为主流。目前所见的历代观音造像中,与宋铸铁观音形神相近的仅见数例:杭州烟霞洞石窟中的五代吴越国白衣观音像,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原河北行唐县清凉寺宋代三菩萨之观音,重庆大足石刻北山第125窟的数珠观音,还有北京房山云居寺出土辽代铜镜上的线刻观音。



杭州烟霞洞石刻白衣观音像


行唐三菩萨之观音像(中)


大足石刻数珠观音

形神相近的观音造像(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与中岳庙宋代铁人等分节叠铸法铸造的塑像不同,宋铸铁观音全身未见合范铸造留下的披缝,估计是用传统失蜡法铸成。铁铸塑像既不同于泥塑作品灵活、自由的表达,又不像石、木雕塑那样容易呈现创作者对形象的细腻刻划,宋铸铁观音涉及到塑型刻模、冶铁铸造等复杂工序及二次创作,尚能达到如此神韵,确实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明嘉靖年间本土士人宋雷在其《西吴里语》中有评:“铁观音像面目庄严,而身右向侧立鳌背,端丽飘逸有仙佛气,盖唐宋时物,铁工之绝巧者也”。我们留意一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也是侧身双手交叉于胸前,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就是这么一座世界上最美的宋代铁铸观音像,世人对它的认知模糊不清,关于它铸造的年代有两个版本,有关造像缘起唐僧鉴真、稀有金属合金炼而不化的传闻更是迷雾重重,值得探究捋清。
铁佛寺现位于市区劳动路,其前身是始建于唐早期的开元寺之东广福观音院。南宋嘉泰《吴兴志》记载:“广福观音禅院,在子城西,乾兴初有僧鉴真铸铁观音像,置开元寺东南隅。后经火灾,就故址建殿宇、廊庑五十余间,号铁观音院。熙宁元年赐寿圣观音禅院,绍兴二十二年改今额”——按此文献,铁观音的铸造时间为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
《两浙金石志》清阮元
而清代学者阮元的《两浙金石志》卷五有一段重要的记录:“宋铁佛寺造观音像铁盆铭:弟子王德言舍盆,都会首弟子徐谦男,都会首弟子朱,造像愿僧鉴真,天圣三年岁次乙丑二月甲寅”。书中进而注明了这段盆铭的由来:“右在湖州府治西铁佛寺,高六寸、围径三尺许。中贯铁柱,实之以土,上承铁观音像,四周以木。自来无知之者,近因雨淋版坏欸,识全露,明经中孚手拓之,可显晦固有时也”。“明经”是明清时期对贡生的尊称,中孚是指阮元的学生、乌程(湖州)人周中孚,他是清嘉庆六年的拔贡。原来,大约在嘉庆年间,铁佛寺因常年漏雨,造像底座朽坏、铁盆上的铭文显露出来,铁盆高6寸(20厘米)围径3尺(1米),与现存铁观音的覆盆莲花座尺寸相似,铁盆可能就是铁质莲花底座。此事恰好被周中孚知晓,这位细心的近世藏书目录学家为防止铭文再次湮灭,不仅将盆铭录了下来,又拓印了多份分赠同好。其中一份印拓被近代金石家褚德彝转辗收藏,又送给了民国元老张静江的兄长张弁群,后者如获至宝,专门请同乡学人周梦坡作诗题字,一段金石佳话廓清了铁观音的“生辰”——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嘉泰《吴兴志》记录有误,后来的明、清历代方志也跟着以讹传讹,都是因为编撰者均未见过此铭刻。
清拓 铁佛寺造观音像铁盆铭及学人题跋
观音的“生辰”弄清楚了,然盆铭中“造像愿僧鉴真”又给后人留下了重重迷团。但凡浏览当今有关这尊铁观音由来的文字、甚至包括正式出版的著作与论文,均描述为唐鉴真大师第二次东渡日本失败后从明州(今宁波)来湖州开元寺讲经授戒、曾发愿造铁观音而未成的故事,有的还添加了大和尚与湖州开元寺有缘等诸多细节,但故事的来源没有确切的文献依据、都称“据说”。有关鉴真东渡最权威的著作是日本奈良时代中后期的文学家真人元开的《唐大和上东征传》(成书于779年),它是依据追随鉴真东渡的弟子思讬之随行记录编撰而成的,其中提到天宝三载(744)鉴真第二次渡海失败暂居明州阿育王寺期间,受邀赴越州、杭州、湖州、宣州讲经授戒。但文中没有明确提到是湖州哪家寺院,更没有“曾发愿铸造铁观音”说法,笔者查阅历代湖州佛教方面的史籍,亦未见类似文献记录。
铁佛莲瓣底座
嘉泰《吴兴志》“乾兴初有僧鉴真铸铁观音像”指认铸像的是宋代僧人鉴真,“盆铭”讲得也基本清楚,天圣三年僧人鉴真得弟子王德言施的铁盆、在徐谦男为首的信徒支持下铸造了这尊铁观音像。关于宋代僧人鉴真,《宋高僧传》和地方志书中的释道条文均没有记录,他到底是怎样一位僧人?他取唐代高僧同样的法号有何因缘?他发起铸造这尊铁观音与大唐高僧有何关联?这尊观音恰如静伫家门等待着她远行的孩子平安归来的中国古典女人形象,“她”的原型又是谁呢?——这一连串的问号为这尊铁观音凭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其答案只能留待后来者探究了。
铁佛寺的梅花
铁佛寺的方位也有变迁。“西林铁佛禅寺,元末寺院毁于兵火,仅存铁观音像。明洪武二年,以院基地造泰定仓,移寺于今所,改今额”——成化《湖州府志》的这段记载表明铁佛寺及其前身的开元寺原址非在现在的处所。查泰定仓原在湖城白蘋州、现红门馆处,明初迁址黄沙路开元寺旧址、不久后废,明成化十四年乌程县令魏宗上疏迁乌程县学于泰定仓基址。乌程县学旧址很明确,位于今红旗路中段、曾为湖州市政府西大院所在,今属新天地商业中心。由此回溯,铁佛寺最初的院址应该是在后来的乌程县学位置,明初北迁数十米至现在的位置。
铁观音随后的命运也可谓跌宕起伏:明宣德八年,僧昙壁在铁佛禅寺内又铸三尊大铁佛,为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这“华严三圣”,创慈云阁,寺院又呈兴旺景象。晚清太平天国祸乱江南,寺遭兵毁,仅存铁观音和三尊大佛立于露天。同(治)光(绪)年间才得重建观音殿、铁佛殿。
1963年铁佛寺四尊铁佛被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革”浩劫,铁佛寺成了湖州镇蔬菜大队的耐火厂,前后殿改成了车间,铁观音和三尊大佛先被抛于野外,又被锤砸、铁锯,三尊明代铁佛被投入炉中熔炼而毁,传说惟有这尊铁观音“砸而不碎、炼而不化”而幸免于难,后来不知哪位文人杜撰了宋铸铁观音“含有钛、锰、铬等13种稀有金属元素”的文字,于是越传越神乎。而事实上,专业机构X荧光无损分析(XRF)及金相分析的结论是,“铁观音材质为铁素体基灰铸铁,化学组成大约是:铁96.85%,硅0.47%,铜0.45%,硫0.096%,余量约3%应为碳”,与著名的永济蒲津渡遗址的铁人和铁牛成分相近,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钛、铬、锰等稀有金属。而铁素体基灰铸铁的力学性能(抗击打性)及耐蚀性都较低,绝不可能有砸不烂、熔不化的神话,当年幸得本寺第40代主持僧恒森和文物工作者及时发现,藏匿了宋铸铁观音,才逃过大劫。
专家对铁观音进行专业监测
1979年,政府拨款由原嘉兴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重修铁佛寺,受损的铁观音像经简单的修复后重新供奉于观音殿内,同时元代赵孟頫书《天宁万寿禅寺》、唐天宁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等文物陆续移入寺内保存。寺院一度成为嘉兴地区文管会的驻地,1994年经批准恢复宗教活动,其权属未变,一直由湖州市文保所(其前身为铁佛寺文保所)直管。

宋铸铁观音像是湖城数一数二的艺术瑰宝,再过三年它将迎来一千年的诞辰。历史赋予它厚重的荣光与包浆、也留下难于抹去的沧桑。2008年前后,在湖州老城的有机更新过程中,铁佛寺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提升。但由于江南潮湿空气中长期的裸置供奉,塑像表面已是锈迹斑斑,特别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这种状况正在加剧,前景令人堪忧。
观音殿内景
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一种比较容易生锈腐蚀的金属。铁质文物的保护是业内公认的难题,特别是对大型铁器文物国内目前的研究还不多,保护手段的长期效果还有待于观察。对于“搬进库房”、“加装保护罩”等观点,鉴于其使文物脱离了原有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可逆转的伤害而被业内专家所否决。1988年永济蒲津渡黄河大铁牛、铁人出土后采取的是“就地放置保护”的策略;太原晋祠宋代镇水铁人的防护装置撤去,嵩山中岳庙镇库铁人置身露天,笔者前段时间亲眼目测它们都仍钲亮溜光。看来,铁质文物的保护绝不是物理干预这么简单。
中岳庙镇库铁人
为了科学慎重地对待珍贵文物的保护问题,尽可能降低现有保护措施、材料、工艺局限所潜在的风险,2012年3月我们专门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史所、国家博物馆研究中心、上海博物馆文保实验室、南京博物院文保研究所和浙江博物馆技术保护部的金属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首次对宋铸铁观音像的保护问题进行现场调研会诊。专家们对宋铸铁观音的工艺和艺术价值给予高度评价,都认定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他们一致的意见是:基于铁质文物保护还有许多难题,前期的监测研究要扎实,保护方案要进行风险评估,保护措施要慎重再慎重。
报省、市主管部门同意后,我们委托具备国家可移动文保设计甲级、修复一级资质的南博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对铁观音进行前期监测研究。专业团队对铁观音所处寺内环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温湿度和大气监测及数据采集,对病害原因进行微观研究,对原有的封护、修补、涂料、起皮进行科学分析,并按照文物取样的要求,在不同部位取得有代表性的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这次的前期监测研究的重要成果除了弄清了铁观音基体材料及其元素以外,还为我们大致还原了铁观音历史上修复的基本情况:佛像最近的一次保护处理是在1970年代末,先以石膏腻子对佛像表面受损部位进行修补,对缺失部位用木条支撑造型、石膏补配,然后进行表面配色,涂刷醇酸漆进行封护;对本体腹内壁和中心立柱直接以碳酸铅腻子涂敷,未上漆封护——当年,铁观音劫后余生、寺院重修,在那百废待兴的年代,文保理念、技术及材料的局限性客观存在,我们不能去苛求我们的前辈。
对铸铁来说,石膏和醇酸漆等并不是合适的防腐止锈材料。研究人员勘察分析发现:佛像外表面锈蚀最大的问题是有机涂层、腻子层的老化,表现为裂纹、起皮、空鼓、粉化、脱落等。佛像外表基体也出现了酥松的锈层,面部还发现多处泡锈,衣服的皱折、面部鼻粱等处出现局部脱落,但未发现基体穿孔。
铁观音手势及锈蚀
科学研究表明,干燥的环境会在铁器表面生成具有保护性的无害锈,而潮湿的环境中易形成有害锈,特别是当相对湿度持续超过65%以上后,大气腐蚀速度将进入高峰值。南博专家提交的报告认为,宋铸铁观音处于年均相对湿度80%上下、年降雨116~156天的南方湿热环境,电化学反应与化学反应共同作用、大气腐蚀程度特别活跃。当长期高湿空气遇到日趋老化的腻子、涂层和灰尘杂物时,老化所生成的酥松多孔的物质,使得空气中的氧气、水分、氯离子、有害气体等更容易侵入,对金属文物本体的锈蚀有明显的加剧作用。寺院外的车水马龙、院内长明的佛灯香火多会使其空气污染指数相对偏高,也会促进铸铁的腐蚀。这些共同构成了宋铸铁观音病害的根源。
铁观音病害分析报告
当年11月专家组提交的《湖州市铁佛寺铁观音病害调查及保护研究报告》还对宋铸铁观音可能选择的保护材料作了实验性筛选,并提出了保护修复的建议措施。我们随即将该报告呈上级文物部门审议。
大型铁器质文物的保护修复一般只能在现场常温下进行操作,大体要经过手工除锈、脱盐清洗、钝化、初次封护、腻子补配、表面封护等复杂的工序,清洗钝化材料、腻子材料和表面封护剂等关键性修复材料十分重要,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组织专家对上述《研究报告》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委托专业机构编制更为细化的保护修复方案,方案通过专业评审和监管审批后才能实施,整个工程需要较为长久的时间、较大的财务支撑作为保障。由于当时业界对大型铁质文物保护修复之风险尚存疑虑,又逢管理机构调整,该项工作暂时休止。

观音,全称“观世音”,是梵文Avalokites' Vara的意译,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去“世”字、改称“观音”。音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湖州飞英塔曾出土过吴越国时期的“西方三圣”坐像,其左尊即为观音菩萨像。
飞英塔塔壁出土的吴越国西方三圣
佛教经典中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慈航普渡,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观世音”这一救苦救难的神灵形象,与本土道、仙、儒等多方面的教义结合,形成了影响深广的中华观音文化信仰,又衍生出汉传佛教观音文化、藏传佛教观音文化和民俗观音文化三大体系。
湖州与观音文化信仰渊源深厚。前有南朝萧梁时期达摩弟子比丘尼道迹结庐弁山东麓,昼夜诵《法华经》二十年,圆寂后其灵塔生青莲而被认作观音大士化身,梁武帝下诏为其在寺内敕建真身殿;后有元代管道昇刊刻《观音大士传略》,将北宋蔡京所书河南宝丰香山寺《大悲观音菩萨传碑》有关楚庄王三女儿妙善证道成大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身故事与广泛流传于太湖流域的梁代郡王妙庄王三公主妙音修行得道的传说相结合,把儒家孝义人情揉入佛法,成为民间观世音菩萨故事流布最为广远的版本之一。据清同治《湖州府志》记载,本地主奉观音或直接以观音命名的寺院多达36所,这还不包括遍布乡村的观音堂,各种观音桥及在水乡各地常见地名,而且在观音的诞辰、成道、涅槃日各大观音主奉寺院形成了独具太湖地域特色的祭拜礼仪。南朝古刹法华寺之观音真身道场在江南地区善男信女心目中的地位,绝不亚于汉传佛教的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
铁观音侧像
历代观音造像无论坐姿手形如何变化、绝大多数是胸佩层层璎珞,惟有宋铸铁观音不饰璎珞,衣着厚重华贵,神态亲和,明显褪去了晋唐佛像的神性威严,透露出扶助众生的人性之美,堪称观音信仰世俗化、本土化的代表性艺术杰作。今天的铁观音不仅仅是以湖州为中心的太湖观音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宋代传世至今最重要的国宝之一,是湖州文化的大IP。如何唤醒“千年铁佛微笑”之荣光,庚续太湖观音文化,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是时候重启宋铸铁观音保护工程了,以严谨的流程和科学的态度展开其修复工作,止损铁观音的斑斑锈迹,让这尊千年艺术珍品重放华彩。在不干扰文物本体的前提下,以先进科学的设施和手段,改造、调控观音殿温湿度及照明环境,以艺术审美之标准调整、设计布置宋铸铁观音的展示空间,让世人欣赏到千年铁佛的神秘的微笑;进而吸引海内外文化创意方面的各路高手以多种样式去解析千年铁佛微笑的密码,演绎太湖观音文化的美好故事。
铁佛寺观音殿曾有李碧岩撰、沙孟海书的抱联:“铁佛成像,经六朝妙手,当灾无损慈容神采;匠师造型,运三昧丰姿,阅世欣看艺术巧功。”我们期待宋铸铁观音造像越过千年沧桑、重生熠熠光辉。     



往期推荐

上下滑动

湖州味道①|湖州味道②|湖州味道③

湖州味道④|湖州味道⑤|湖州味道⑥

湖州味道⑦|湖州味道⑧|湖州味道⑨

湖州味道|湖州味道⑪|湖州味道⑫

湖州味道⑬|湖州味道⑭|湖州味道⑮

湖州味道⑯|湖州味道⑰|湖州味道⑱

湖州味道⑲|湖州味道⑳|湖州味道㉑

湖州味道㉒|湖州味道㉓|湖州味道㉔

湖州味道㉕|湖州味道|湖州味道㉗

湖州味道㉘|湖州味道㉙|湖州味道㉚

湖州味道㉛|湖州味道㉜|湖州味道㉝

湖州味道㉞|湖州味道㉟|湖州味道㊱

湖州味道㊲|湖州味道㊳|湖州味道㊴

湖州味道㊵|湖州味道㊶|湖州味道㊷

湖州味道㊸|湖州味道㊹|湖州味道㊺

湖州味道㊻|湖州味道㊼|湖州味道㊽

湖州味道㊾|湖州味道㊿|湖州味道51

湖州味道52|湖州味道53|湖州味道54

湖州味道55|湖州味道56|湖州味道57

湖州味道58|湖州味道59|湖州味道60

湖州味道61|湖州味道62|湖州味道63

湖州味道64|湖州味道65|湖州味道66

湖州味道67|湖州味道68|湖州味道69

湖州味道70|湖州味道71|湖州味道72

湖州味道73|湖州味道74|湖州味道75
湖州味道76|湖州味道77|湖州味道78

湖州味道79|湖州味道80|湖州味道81

湖州味道82|湖州味道83|湖州味道84

湖州味道85|湖州味道86|湖州味道87

湖州味道88|湖州味道89|湖州味道90

湖州味道91|湖州味道92|湖州味道93

湖州味道94|湖州味道95|湖州味道96

湖州味道97|湖州味道98|湖州味道99

湖州味道100|湖州味道101|湖州味道102

第103期






来源:湖州发布
制图:王燕婷封面图:汤伟编辑:顾方明、黄娟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