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书10本 | 因为心在摇摆,也算是活着吧
10月书10本
因为心在摇摆,也算是活着吧
10
《一个人的万物牧歌》
/ 苏先生 著
有很多很多书都叫《一个人的xx》,有很多很多文章也叫“一个人的xx”。xx一般都是属于集体或者不特定的人的,比如“一个人的村庄”——我们都知道这个人肯定不是村长;再比如“一个人的长征”——我们相信它一定是指从这个人的角度所体会的长征。
苏先生的书在这个范畴里又增加了一本。一个人的万物复苏,“一”和“万”的并置,寓意是一小本书囊括很宏大的自然界及在其中活动的人,从家人到邻人到乡里人。大多数书中的散文都是以动植物为主题,例如猫狗,麻雀,蛇,树,马蜂,蝴蝶,驴等等,然而实际上的主题是那个人人会讲的“小时候”。动植物都是小时候世界里的角色,然后是家里家外的老人,和曾经认识的故人,那些面目模糊、只有文字在强行挽留其形象的人。写麻雀的一文里,作者说到了记忆中村子最繁荣的日子,那是在他六岁上下时,“男人女人身体壮硕,井里的水突突直冒”,夏末的某一日,他听到了许多只麻雀声振云霄。所有的篇什渗透了乡土回忆性文字难以避免的伤感,包括这声音。
09
《希望之书》
/(英) 珍·古道尔 (美)道格拉斯·艾布拉姆斯 著侯健 译
2020年瘟疫爆发的时候珍·古道尔86岁,一年多后,她和对话者道格拉斯合作完成了这本书。她讲了很多生平里的故事和感受,有亲历的事情,例如亲眼见证的飞机轰炸,和难民与扶贫人员的来往,在纽约看到的双子楼倒塌,1969年看到月亮时的激动(人类登月成功),有时是别人的事,例如youtube里一个男人救落水大猩猩的视频,俄克拉荷马一个放弃自杀的少年日后取得的成就。她到处寻找并看到希望的征象,人类的延续,物种的延续,对团结的信任,对普通人在一个时刻爆发出的勇气的欣赏。
我们都会期待从这样岁数的人口中听到一些既坚定,同时又不流于空洞的话,希望他们分享丰富的阅历,而又不总在重复那些早已固化的、令人尴尬的旧见。总的来讲,珍·古道尔信任人类“智力上的爆发式进步”,但强调“选择的能力和责任”。乐观的表述出自她的口中,和出自别人口中,听起来是不一样的。
08
《制造白痴:电子产品如何威胁下一代》
/ (法)米歇尔·德米尔热 著
杜若琳 译
作者如此强势,如此不留余地,凶悍地告诉读者说电子产品对孩子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是何等凶险的东西。能够拿起这本书的人,想必对书名都是有所赞同的,但它对人的实际改变能达到怎样的程度?这样的书需要出版多少,才能将人们已形成的习惯扭转过来?应该感谢这位法国作者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有一些重话狠话是必须有人说的,不管它是否言之不预。
07
《声色:永明时代的宫廷文学与文化》
/(新加坡)吴妙慧 著
朱梦雯 译
从晋到南朝的诗,总体的感觉是比较单调的,因为都是五言,字的组合、意象的发生,典故的使用,虽然频繁出现奇特之处,但难以引起我琢磨的好奇,因为那种“宫廷诗人”典型的曲奥矫情实在让我不感兴趣。
这种印象在看完这本书后也没多大改变,但是作者的一番用力是值得赞赏的。作者拓宽了“宫廷诗人”的涵义,说“到了永明诗歌,诗人对声音、物色、空间和动态的表达已经完全可以作为他的‘诗性自我’而存在”,这是以西方诗学概念考究中国古诗的一个非常不错的尝试。
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三章“所见一物”,其中质疑了对永明时代的咏物诗“视野狭隘”,仅仅反映宫廷文人圈子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的通常观点,而提出了一个更谨细的考察角度。在沈约和谢朓的咏植物诗中,作者看到了“他们将观物者的观察能力作为诗歌的核心”,“观察微细事物的方式有一种‘停留’和‘穿透’的特点。”她将张华和沈约的咏荷诗做对比,将王维的禅意诗与佛教刚刚进入中土时沈约他们的佛味诗做对比,澄清永明诗歌的文学史地位,强化了一种处于“过渡”阶段的文学现象的价值。
06
《终了之前》
/(阿根廷)埃内斯托·萨瓦托 著
侯健 译
“如今的我只会向三王乞求一样东西:把那段遥远的童年时光、把我坚信他们存在的那段日子还给我。”埃内斯托·萨瓦托写道。三王,那是他童年时相信的类似圣诞老人的神灵,“他们会在我们的鞋子里留下我们期盼已久的东西”。而现在,写这本想在“终了之前”讲掉的话的作家,想要向三王索回童年。
萨瓦托的小说创作不多,这本回忆录也是勉强而写,但他太真诚,稍一用力,对世界及其未来的悲愤就溢满纸面。冷战结束后接管东西方的新自由主义引起了他最强烈的态度:“它唯一达成的奇迹就是,让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拥有了百分之八十的财富,而剩下的人,生活在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只能在悲惨的困境中饿死。”只这两句话,就能见出萨瓦托的安那其主义之心的坚定。
他爱憎分明,始终在他所效力过的理念和导致这些理念在实践中虚无化的人之间做出决然的区分,为此他珍惜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理想,厌恶达利以超现实主义为幌子的故弄玄虚。他对祖国阿根廷的批判是最激烈的,阿根廷是一个失败得很彻底的国家,致命的独裁史及其制造的不计其数的“失踪者”,让它丧失了一个国家应有的信誉。对它的否定构成了这本书中所有爱恨悲忧里的核心线索,萨瓦托希望世人能够以阿根廷为教训,检讨自己的得失。
“于是我继续写这份证词、后记,或精神遗嘱”——他就是这样定位这本《终了之前》的,这本书,作为他自认对那些迷失方向的青年男女有用的书,是“一些不够牢靠的残缺的木头”。
05
《成为小王子:圣-埃克苏佩里手稿书信集》
/(法)纳塔莉·德·瓦利埃 罗斯利娜·德·阿亚拉 著
黄荭 译
在《成为小王子》里翻看圣-埃的各种手稿、书信留言、简笔画,还有一些照片,不禁感慨这是何等珍稀的人物。圣-埃1912年爱上飞行,十年以后拿到了军事飞行员执照,1926年他考取公共运输飞行员执照,又过了五年,根据自己的飞行经历出版了第一本小说《夜航》,他的每一个标志性时刻,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任性的产物。在那个执业风险巨大的年代,一个飞行员还要找暇余写小说,这得是出于多大的执念?
《夜航》、《人的大地》、《战地飞行员》、《堡垒》等作品的手稿在书中都可以看到,圣-埃的手迹往往还配了他自己画的小图,他对小王子的形象是有过多次尝试描绘的。从书中看,他的朋友不少,并非像《小王子》里所显示的那样,在大人的世界找不到朋友,亨利·吉约梅、莱昂·韦尔特这几位前辈都拿他当个男孩来看待,恐怕也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
圣埃克苏佩里的画
尤其可看的一封信是圣-埃写给他那位水泽女神般的妈妈的,他对妈妈的依恋,就和他对童话的热爱一样,到了不分界线的地步。在信里一方面看得到这份依恋的纯粹、强烈、美好,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他任性的地方:他习惯性地“升华”现实,相信宠爱他的妈妈一定一如既往地爱听。他在一封信里汇报自己的飞行训练:“今天早上我练了六次降落,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六次……”随后就发起了一段童话式的呓语:
“我要飞去看两栋正在建造的别墅……我还到【一栋深蓝色的房子上空以及它的花园和屋顶上空盘旋。那里简直是一个小小的沙漠绿洲。我在那里等《一千零一夜》中的苏丹后妃前来汲取清水,但此时一切沉睡、万籁俱寂……】”
04
《桑塔格传:人生与作品》
/(美)本杰明·莫泽 著
姚君伟 译
从1963年开始的三十多年里,文化界常青的明星桑塔格最有销量的作品除了《反对阐释》外就是《论摄影》。智识性的创作真的能够使公众的智识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还是仅仅在一度风靡之后,成就她个人在小圈子里的名声?在这部传记里,我们不容易找到前一方面的证据,却时不时注意到,她屡屡向长期出版她作品的出版商罗杰·施特劳斯求助;尤其是她在五十五岁时,罗杰掷下八十万美元买断了她四本书的版权,为她解了经济上的燃眉之急。在给罗杰的一封求助信里,桑塔格还不无高姿态地说:你是个有钱的商人,我是个没钱的女人(大意)。
她总是高姿态的,既恃才又恃容颜,有任性的资本,并凭着对波希米亚生活方式的坚持迷恋,一直没有刻意寻求一个稳定的住所(直到1987年书房险遭火灾后想法才有所改变),也很晚才真正雇用一名经纪人安德鲁·怀利——那八十万美元还要大大归功于这位怀利的出手不凡。她彻头彻尾地贯彻自己的心性,追求内省的自由,享受来之不难的名声;她把跟自己处于一个“同温层”的欧洲作家不遗余力地推荐给美国的出版商,在1963年就曾建议罗杰·施特劳斯买下瓦尔特·本雅明的所有作品的版权;她不停地写文章,讲述米沃什、德瑞克·沃尔科特以及布罗茨基这些其他来自大陆、其他民族、其他文化共同体的精英作家的价值,直到1996年,《反对阐释》的西班牙语译本再版的时候,她才在序言中自嘲说,她得承认,不是所有人都像她一样是“欧洲迷”。
她做的事再多似乎也有限:不停地开讲座,不停地在会议上发言,不停地在发表文章,也不间断地记日记。在写日记的时候,苏珊·桑塔格根本想不到她有一天会死——否则她的日记所涉主题大概不会如此广泛——也根本想不到这些日记会作为遗作出版,成为每个想为她写传记的人的必读,或者,启发一个读者萌发为她写传记的想法。
03
《另一种审判:关于卡夫卡》
/(英)埃利亚斯·卡内蒂 著
刘文杰 译
卡内蒂是位因为嗜好读书而耽误了创作的人,漫长的一生里,他的纯文学创作只是一部长篇小说,若干个剧本以及三部回忆录,不过他的笔记的确是一份很重要的思想财富。在1968年,六十五岁的卡内蒂集中地读卡夫卡,多次感慨道,有如此了不起的德语先辈在前,我又何苦写一些二三流的东西。
可是卡夫卡对他的精神构成了纠缠,并像魔魇一样控制着他下笔的手。成为卡夫卡,就要像他一样极端地自我纠结,就要像他一样没有后代,身体孱弱,把自己变小、隐遁起来乃至静悄悄死去。1975年底,卡内蒂在笔记中写:“有必要牢记那些在世时隐藏起来的人,无论他们是早逝还是用疯狂的方式结束。”
02
《我的无限痴迷:贝托鲁奇电影随笔》
/(意大利)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著
文偲 译
一位名导演的文章,能否让读者在从未接触过他的电影的情况下,就对他产生完全的信任?就我所见,在做戏剧的人里,不乏写起东西来思想深刻、观点精到,制作出的作品却不太“好看”的情况,但在电影导演中,这种情况就罕见了,拍得出高质量影片的人,文字也自带光彩。
读这本书,最好假装自己没有看过贝托鲁奇的任何作品,从而不必专门去寻找《末代皇帝》、《戏梦巴黎》等最有名的名字。他像一个公平对待所有孩子的母亲一样,把关注度平均分配给他的所有作品。对《一九零零》,对《月神》,对《同流者》,对《巴黎最后的探戈》,他没有说其中哪个是“得意之作”,只有确保对每个作品做到足够精心。每一个片子都是他的一部分,是他对他所认同的雷诺阿的观点——“当一台机器一切都预设好了的时候,现实突然闯了进来”——的实践。
01
《海豚:手稿对照本1972-1973》
/(美)罗伯特·洛威尔 著
程佳 译
每一个标点都有嚼劲,词语丝丝入扣地组合,产生浑然一体的画面和语言:仿佛语言走着走着就成了画面,画面延展又成为语言。罗伯特·洛威尔从生命里一个个真实的瞬间提取出句子,仿佛这些瞬间就是为了成为句子而发生的,而句中有时使用不同的字体,来标识出某个异常的声音的入场,虽然异常却又和常规的声音嵌在一起,似乎一直就在彼此等待。
“我们爱什么我们就是什么。当十一月/使早晨的白霜变硬,我变小了”(《驱魔》)“天空面色酸黄,并无恶意;需以圣诞灯火/映照泰晤士河。上帝看得清清楚楚——/将我洗白吧,白如我昨晚食用的鳎鱼”(《比目鱼》)“为什么我顶着嗓门说话?/我是在和你们打越洋电话,/我们几乎是在彼此的怀中交谈”(《在电话那端》)。许多诗都结束在一个稍许加重的句子里:“终生都想知道完美的年纪如何定义!”(《伊万娜》)“一切都是真实的,直至它落地成书”(《与卡洛琳在候机室》)
诗集后半部分的几组诗中,自传的意味更明显,气氛也越发清晰到可以共感,洛威尔不停地向自己的新欢旧爱、向家人子女、向自己提问题,或字斟句酌地倾吐衷肠,而不轻薄地对待自己选来书写的任何一点经验。最末两首诗都叫《圣诞节》,视线摄取的庸常的家中陈设与一颗不想庸常度日的老灵魂之间反复撕扯,直至讲和,犹如一组家庭成员之间真实的关系。圣诞树来自自然,却又可笑地暴露出“一个裸露的圆锥形触发接线器”。“刺一样的针叶/在过堂风中摇摆,仿佛还活着——我亦如此,/因为心在摇摆,也算是活着吧。”
往期回顾
看书 | 神奇的1922年,以及决定20世纪心智格局的伟大作家
福克纳120周年记:今天,你必须像个健身者一样走进约克纳帕塔法
看书 | 虽不比雨果风华绝代,但这个沉闷阴郁的胖子却是法国真正的国宝
看书 | 上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出版依然是一门很伟大的事业
看书 | 巴格达大学高考政治主观题:萨达姆和美国人,哪一个更可恨?
本文系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