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联合《经济》杂志系列访谈——“致知100人”第164期(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专题)
持续已逾两个月的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冲击,正成为战事之外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全球粮食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5月27日,印度宣布可能会考虑限制大米出口的可能性,以防止该国出现商品价格急剧上涨或大米短缺的现象。此前,印度已经全面禁止出口小麦,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出台了粮食出口限制令。
如何看待全球范围内对农产品的出口禁令?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是否已经爆发?对此,搜狐财经《致知100人》对话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
程国强指出,全球粮食危机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粮食产不足需,缺乏有效供给,导致买不到粮食;二是粮食供需虽然基本平衡,但粮价大幅上涨,导致买不起粮食。新一轮全球粮食危机自2020年4月就已启动,到今年的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是第一阶段,目前已经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说,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和美元流动性扩张的影响,已经有很多发展中国家因全球粮价大幅上涨而陷入粮食危机。按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2020年有1.55亿、2021年有近2亿人陷入严重粮食危机。这也再次暴露出一个严重问题,为什么许多发展中国家,只要是遇到国际粮食市场的风吹草动,就会陷入缺粮危机?
谈及今年全球粮价上涨的原因,程国强认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净出口国,俄乌冲突直接导致国际市场谷物价格急剧上涨,如小麦价格,近期期货市场价格比冲突爆发前上涨40%。“这次俄乌冲突以及带来的市场预期不稳,使全球粮食危机进一步恶化,可能会有三四千万人加入到缺粮的行列中。”
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约有50个国家依赖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粮食,这些国家以中东、非洲、南亚为主。在本轮粮食危机中,这些地区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程国强提到,一个月前,世界粮食计划署已发出警告称,2022年将是灾难性的饥饿之年,38个国家的4400万人在饥荒边缘徘徊。
“粮食危机加之俄乌冲突,使许多出口国预期不稳甚至惊慌失措,它们纷纷开始实施出口管制、增加粮食储备,以优先保证本国国内供应。”程国强介绍,这正是印度此次禁止小麦出口的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印度从3月份以来遭遇了严重的高温干旱气候,小麦产区受到明显影响,有可能会导致小麦减产15%-25%。“若印度小麦减产成真,意味着印度不仅不能给国际市场提供小麦,还有可能不得不进口才能满足其国内的需要。所以印度政府采取这个限制出口的断然措施,主要是为了应对可能的缺粮风险。”
程国强指出,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氮肥、尿素、磷肥、钾肥出口国。俄乌冲突以及西方的经济制裁,已经从多方面影响全球化肥供给和价格。若全球化肥供给严重受阻、不能有效供给的话,从技术上看有可能导致粮食减产30%-50%,这意味着全球粮食供给有可能会出现非常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在警惕全球粮价上涨的同时,更要警惕全球粮食的减产。如果这两个双碰头的话,有可能使全球粮食安全陷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以下为《致知100人》与程国强的对话精编:
《致知100人》: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外都高度关注粮食问题。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
程国强:中国历来高度重视粮食问题,到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三位一体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其中,第一个支柱是国内粮食综合生产体系,已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核心。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保障全国人民吃饭的供需平衡点是6.5亿吨左右,到目前我国已经连续7年保持这个产能水平,去年已经达到6.8亿吨。
第二个支柱就是国家粮食储备调控体系。主要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包括自然灾害、新冠肺炎疫情等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的冲击,维护粮食市场稳定。
第三个支柱是全球农业食品供应链,以统筹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为目标。目前我国包括粮食、肉蛋奶等所有农产品的供需平衡,国内农业资源只能满足三分之二的供给,三分之一需要统筹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
若出现全球粮价上涨和粮食减产双碰头的形势,将对全球粮食安全将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但我国三位一体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完全可以从容应对。我国现行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完全能够确保我国老百姓吃饱饭、吃好饭。
《致知100人》:近期,世界粮价持续走高,此轮粮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是否已经爆发?
程国强: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造成全球粮食生产、物流、贸易阶段性受到影响。与此同时,美国实施无上限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美元进入流动性扩张阶段,为了避免美元贬值所带来的资产收缩风险,大量投机资本转向投资大宗产品,包括贵重金属、石油和农产品。因此,全球粮价从2020年4月起,一路走高,使许多发展中缺粮国面临买不起粮食的挑战。
2021年,粮价上涨的幅度超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粮价大幅上涨,导致2020年全球有1.55亿、2021年有近2亿人陷入严重缺粮危机。所以,我觉得这一轮粮食危机,实际上从2020年4月已经就已启动,到今年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为第一阶段。
而自俄乌冲突爆发到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全球粮食危机进入第二阶段,全球粮价在高位继续攀升,如小麦价格4月比俄乌冲突爆发前上涨40%,同时也推动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上涨25-30%。相对前2年而言,今年粮价的大幅上涨,对本已深陷粮食危机的低收入缺粮国,更是一个致命打击。
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受俄乌冲突、经济制裁等地缘政治冲突,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生物能源以及全球生产预期不稳带来的粮食出口限制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全球粮食危机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致知100人》:印度或将考虑限制大米等农产品出口,您认为原因是什么?若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全球粮食危机有何趋势?
程国强:从小麦看,印度过去在国际小麦出口市场占的份额并不大,但近三年来小麦出口增长较快,已达800多万吨,约占全球小麦出口4%。但前不久印度宣布禁止小麦出口,对全球市场预期的影响非常深刻: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粮食消费国,突然宣布限制粮食出口,意味着其背后有复杂的原因。初步分析,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在全球粮价高企、粮食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印度意识到必须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印度官方在5月13日宣布禁止小麦出口的通知中指出,全球小麦价格突然上涨,已经威胁到印度及周边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限制粮食出口,以确保国内市场的供给。
第二,这也是印度试图抑制国内高企的通胀的重要举措。印度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印度4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至7.79%,为近8年来最高水平。
其中,粮食价格上涨成为印度通胀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印度粮价大幅上涨,与其同期小麦出口大规模增长高度相关——在全球粮价上涨背景下,印度国内粮食贸易商抓住机会扩大小麦出口,仅在3-4月就签订了400万吨小麦出口合同,相当于全年出口的60%。因此,为了遏制国内的高通胀,把CPI降下来,印度考虑通过限制小麦、大米等粮食出口来降低国内粮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宏观考量。
第三,印度应对极端天气带来的粮食减产挑战的举措。印度自2022年3月下旬开始出现持续的高温天气,创下122年以来的新高,对印度中部和西北部小麦主产区影响较大,印度专家认为持续高温干旱影响小麦生长,预计这些产区单产将大幅下降,减产幅度达15-25%。
值得重视的是,印度北部及中部是水稻、棉花主产区,目前正临播种关键季节,如果高温干旱天气延续,或将影响播种正常进行,由此有可能导致水稻等作物减产。而印度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2017-2020年年均出口1200万吨,占全球大米出口的25.7%。据近期外媒报道,为防止国内粮食价格急剧上涨、大米供给出现短缺,印度政府可能会收紧大米出口。若印度禁止大米出口,将进一步恶化全球粮食市场预期,或许将更多的粮食出口国跟进限制出口,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更加严重的冲击。
与此同时,不仅印度粮食生产面临高温干旱威胁,美国、法国等世界小麦主产区,也面临干旱气候的影响,小麦减产风险也在上升。如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预测,近60%美国大陆干旱持续的可能性超过50%,基本覆盖美国冬小麦及大麦主产区,使美国小麦生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法国气象机构和农业部门也预警,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法国降水量减少20%,高温和干旱天气将对其小麦等谷物生产造成影响。因此,若今年高温干旱等灾害性气候对全球粮食主产区形成实质性影响,那么,今年全球粮食减产风险有可能难以避免。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为应对石油价格飙升,美欧等国大举实行生物能源替代。如美国总统拜登4月宣布扩大生物燃料销售,将乙醇混合汽油比例从10%扩大到15%。这意味着,美国等国将消耗更多的粮食用于生物能源生产(目前美国45%左右的玉米产量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由此将使全球粮价持续在高位运行。
综合而言,今年必须警惕全球粮价上涨与全球粮食减产双碰头,对全球粮食安全的灾难性影响。一方面,这将进一步恶化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既使全球面临买不起粮食的危机,也可能使全球遭遇买不到粮食的危机,对发展中缺粮国解决吃饭问题严重不利,会导致数亿低收入人口陷入饥荒。另一方面,使全球遏制通货膨胀面临困难,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更大的挑战。
《致知100人》:如何看待发达国家高额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如何加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程国强: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一直全球粮食危机的受害者。许多发展中国家只要遇到国际粮食市场的风吹草动,就会陷入缺粮危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虽然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有一点必须引起关注——发达国家对农业高额补贴的溢出效应——即在补贴发达国家农民收入的同时,形成低价过剩农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既扭曲全球粮食贸易和市场,也挤占发展中国家市场空间,导致发展中国家普遍对农业的战略失误,使其长期过度依赖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农业生产投资不足,发展中国家普遍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生产发展迟缓,不能依靠国内生产解决吃饭问题;加之发展中国家缺乏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设施投资,粮食储备、物流、应急体系严重短缺,导致全球粮价波动时,发展中国家均无力应对,极易陷入严重缺粮危机。因此,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额补贴,必须受到进一步的约束和削减。
这已是多次全球粮食危机暴露的突出问题,但目前仍然没有缓解的迹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全球粮食危机,必须加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一方面,发达国家必须承担维护全球粮食安全的责任,大幅度削减农业补贴,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提供公平、合理的国际环境;全面限制农产品能源化趋势,停止将粮食等农产品作为生物能源的原料;规范和限制投机资本对农产品市场的投机炒作,维护全球粮食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全球必须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支持,促进发展中国家加强对农业的战略投资,提高国内粮食生产水平,注重粮食储备、物流以及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保障粮食安全和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