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杜鹃
作为一个长久以来
与「高级」绑定的女性
杜鹃希望自己离这样的形容远一点
形容,杜鹃
采访、撰文:吕彦妮
杜鹃坐在半米外的椅子上,侧身斜倚,然后点了一根烟。看得出来,她这时候很舒服,也不设防备。我们已经聊了一个多小时,就在摄影棚的透明化妆间。几分钟前,话题变成了阮玲玉。在中国电影史上,阮玲玉并非第一个受困于「刻板印象」的女演员,但她的死让这种「刻板印象」尤为狰狞:我们至今都无法估算,资本在逐利的过程中会毫不犹豫牺牲什么。
「不要吓唬我。」杜鹃顺势接过话,表情里划过一丝玩笑般的惊慌,接着笑了起来。她说,大约从十年前起,她就「尽量不做采访了,能不接受就不接受」,因为「喜欢过自由自在、不被打扰的生活」。总结起来两个字,安静。
这种安静可以被具化。我曾经听闻当时在场的人描述过这样的画面:在一个如《了不起的盖茨比》般活色生香的晚宴里,杜鹃端坐其中,不动声色。觥筹交错是别人的,她的脖颈不自知地梗着,吃自己的盘中菜,喝自己的杯中酒,眼帘低垂,不与旁人相照。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活色生香的晚宴剧照
「我不知道该跟我旁边不认识的、第一次见面的人聊些什么,就是,大家之前完全不了解……我非常不善于这种交际。」她解释说。
「『我很喜欢您的戏,希望有机会可以合作』,这样的话,你也不会对那些社交场上的人讲吗?」
「不会,一般都是别人来跟我说(这样的话),别人主动来加我微信。」
她会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被动。回话总是简短,似乎也无所谓自己的语焉不详,或者说,面对人情世故中的「客套之辞」,她不谙,也不怕。
另外一些公开场合,她的安静是直接「垮下脸」。比如电影发布会和路演,有媒体抛出诸如「你觉得自己这一次在片子里的造型美不美」的提问,她要么不语,要么直言「我觉得您没有看懂我们的电影」,再补充一声微妙的「谢谢」。
她用这种方式提醒对方,女演员(至少是她这样的女演员)拒绝被分配一个仅仅关于时尚的肤浅命题,也没有义务满足一次不过脑的试探。
「所以这就是我很真实的一面,大家都看到我不开心了,是不是?因为我不太会去说什么圆滑的话,所以即使是你这么直接来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也会是一样的。不管在任何一个场合,或者任何的一个状态下,我的情绪呈现在大家面前,都是最真实的状态」。
真实 —— 杜鹃挂在心头的风筝。即使她要为之付出代价,她也认了:「是啊,如果我多一些采访,或者主动一些,也许事情就和现在不一样。但那不是我的性格。」
掰指算来,她从模特转轨到演员,已经 6 年。除却去年下半年接连拍了三部电影以外,她其实一直保持着「悠游」的速率往前划,其情如驾舟行江,激流勇进有时,更多是看两岸山头雾来雾散。
除此之外,也不乏一点兴之所至。
2009 年,她在纽约时装周前剪短了自己的长发。什么也没有发生,只是合作了很多年的发型师无意间问她,你要不要稍微改变一下形象?她听完顿了一下,就点了头。纽约正好有些热,她撩开长头发摸摸后脖子,汗津津的,那就剪吧。
「没有仪式感?」
「没有仪式感。剪了就剪了。」
「殊荣给了她光环,却没能拢住她继续往下走的心。」
那几年也是亚洲模特抢滩国际时装周的一个时间节点。此前杜鹃近乎孤军奋战,「首登法国版《Vogue》的亚洲超模」和「《时代》杂志封面人物」的殊荣给了她光环,却没能拢住她继续往下走的心:人生的出场时间和顺序很重要,因为她是「第一人」,所以与她谈论「危机感」这样的话题其实无用。更何况,当年的她是唯一。
现在,该变的和不该变的都变了,但杜鹃已经选择了「退场」—— 她天生就不喜欢拥挤。然后,她又不知不觉地成了另一个「第一人」:第一个从模特转型职业演员的中国超模。
过去一个人拉着箱子满世界飞、抱着资料面试各种大秀、孤身应对一切未知的生活经验,现在都以一种难以名状的方式作用在了她的表演里。当然,还有芭蕾舞留下的痕迹。
只是杜鹃不太讲得出深邃的大道理和冒尖或者惊人的体会。
「你从『扮演』中得到的乐趣和苦楚分别都有什么?在表演上,你这些年得到的最重要的启发是什么?你认为高级的表演应该是怎样的?」
她拿出手机,点开一个文档,念出了采访提纲。(我自觉)每一个问题都在帮她「搭梯子」,可以作为侃侃而谈的抓手,但杜鹃决定原地不动。
「她必须解锁一些新东西,在带着它们进入新世界。」
「我很谢谢你问我这些,谢谢你把我放在这个位置来审视我,但其实我觉得自己还在体验和感受当中,我不希望给读者出来的东西太假。当然我在追求、我在努力(到达)这个高度,但我还没有到。」她伸出手,在空气里比划出两条线,两个「高度」间差了半个身子那么远。她很确凿这个差距,一下不够,又追加了一下。
「所以你千万不要用任何高级的词来写我,好吗?」她嘱托道。
当一个一直与「高级」二字构成绑定关系的人如此嘱托时,你很容易联想到,她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形容。简单来说,演员要体验的人生远不止高级一种。没有人要求杜鹃进入百态人生,但她清楚,在戏的问题上,她不能、也不应该被一个貌似褒义的形容词拦在外面。她必须解锁一点新东西,再带着它们进入新世界。
《如影随心》《欧洲攻略》《风再起时》,这是去年她参与拍摄的所有作品。三个新世界。
《欧洲攻略》是杜鹃从业生涯的第一部动作戏,「我演一个黑客高手,很酷的。」她为这个角色学了钢琴、滑板和意大利语,还有黑客技能,「但是后来都被剪掉了。」
不无奈?
「我没事啊。你用心学了,这个东西在你肚子里剪不掉的,镜头剪掉就剪掉了呗。」
《欧洲攻略》是杜鹃从业生涯的第一部动作戏,「我演一个黑客高手,很酷的。」
一场和吴亦凡的对手戏,她负责进攻,打得颇为酣畅。收工后,她才发现自己脚踝处有一大片淤青,但既然没伤到骨头,红花油擦一擦,「过几天就好了」。你想象不到杜鹃会娇气。她语气淡淡的,好像在说别人的事:「跳舞的时候掉过一次指甲,大脚趾盖因为穿足尖鞋,裂开来了,但是你又不能把它整个都撕下来,非常疼,就只能等着它自己从后面长出新的来,自然地去把前边的给顶掉。」
吃苦不值一提。杜鹃似乎也不愿让人觉察到她有什么「伤痕感」,甚至隐藏了多余的情绪。
只不过,「我也有情绪啊,导演在现场说『过了』或者我看到监视器里自己很帅的时候,最开心了!」
我打趣说,对她的误解太深了,「以为杜鹃是一个不太会为什么事极度开心或者极度不开心的人」。
「可以采访一下摄影师、发型师、化妆师,我们经常在一起合作,他们相对都很熟悉了,也会比较了解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私底下,」她说,「我会情绪化的,只是情绪化不太会对外人,除非把我逼到一个地方。我情绪化一般都对自己。」
但继续追问,情绪化对演员来说算不算一种必须?她又垂下眼,继而反问道:「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好演员,都是每时每刻在想着自己的工作,或者和演戏状态有关的事情,是吗?」
她说起在《风再起时》中合作的郭富城,没见过他有什么溢出来的无端的情绪,反倒是他身上那股「百分之百满电」的热情,让杜鹃感慨,「你跟他在一起合作的时候就会感受到为什么他可以这么成功。」
同样的模范还有梁朝伟。
从《摆渡人》至《欧洲攻略》,已经是他们第三次合作。初次交手是在《摆渡人》里的吧台,二人离得非常近,「你跟他对戏,就会一秒进入到他的眼睛里,所有人都会这样说吧。总之,他一秒钟就已经在(戏)里面,他给你的反应、他给你的回馈,就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东西,你就跟着他进去就可以了。」
但杜鹃不奢求自己也能把人「一秒钟带进来」。喊口号也没用,她知道,「我没有想过,我努力吧。」
电影《摆渡人》剧照
在这种巧夺天工的表演才华之外,梁朝伟更让杜鹃感慨的是他对职业的专注:「我看到一个真正的演员是什么样子的,在他身上,就是他这样子的。」梁朝伟在现场就会一直在现场,「对演员来说,你真的要享受那样的过程,你要非常爱,才可以待得住吧?因为其实很耗人的,是不是?很耗人的。」
具体到她,职业追求是有的,但并不能接受那种「365 天都开工」的节奏:「我不希望,我不要,我还是要现实的生活。」
她在长居的城市过相似的日子。早晨起来喝茶、吃早餐,游泳,再吃一个「晚一点的午饭」,然后去楼下的公园,天黑了回来看看电影、会会朋友。公园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绕完一圈大约 40 分钟,一路都会遇到老人、孩子和邻居。杜鹃一身闲散,也不担心被人认出来。她很确定,自己对这种生活节奏是满意的。
因为这给了她观察的机会。观察人世,算是杜鹃近年来自然而然的学习。有一次在曼哈顿的中国城吃中餐,邻桌一家人,她淡看一眼就和同伴说,他们应该不是来自曼哈顿,而是纽约周边的地方。为什么?「那两个女孩子的穿衣打扮,比较保守一点,没有那么开放和潮流。」但这样的判断也并非刻意,而是遇到了就看一看,想一想 —— 凡事没有那么用力。
「这是我一贯的。如果我不接受这个职业的话,我就不会去碰它,不会参与到(其中)…… 如果我可以做得时间长一点,那就长一点,短一点也没关系。」
重要的是时间没有被虚度。杜鹃慢慢悟到了什么。
前一晚她和几个朋友聚会,席间有位做室内设计的朋友说起自己业内的一条「铁律」:30 岁前就想成为行业大师吗?不要想了。你还没有生活,没有经历,没有足够的感悟,怎么作出饱含人性的设计呢?「我理解,很多职业,都是这样子的道理。」
她知道自己选择了一条「不由己」的道路。演员,别人怎么看你,凭什么挑选你,选中你来做什么,「很多时候要看运气」。这些年,她遇到太多导演主动坐到她对面说,杜鹃,我们觉得你不只是一种样子,除了「女神」和「高冷」,你一定还有很多可能性的 —— 她乐于接受这样的声音,也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完完整整把一个角色的转变与折磨演绎出来,「更有起伏,更有故事,哪怕在戏里失去了很多,很辛苦,也没关系」。她期待被戏「吞噬」,就像当年出演长片处女作《中国合伙人》时,陈可辛曾经引导的那样。她还记得戏里的她出国前夜和黄晓明在宿舍里吃饺子的长镜头,正式开拍前走了几次位,然后导演告诉杜鹃,一会儿你尽管演,不要管其他 —— 她就「真实地感受角色的心跳」,那样,「很过瘾」。
人生会不会如戏?杜鹃没想过。你想不想如戏?「不想。」现在,回到我们谈到的阮玲玉,是她提起的。她说如果有机会演一个像阮玲玉那样的人,她是愿意的;但演演就好了,「谁想要她那样的人生呢?」
当年关锦鹏拍《阮玲玉》时,曾有巧思穿插其中:让参演电影的演员张曼玉、刘嘉玲在戏里戏外跳进跳出,也在正片中时不时插入他们围坐一起谈戏谈人的片段。有一次,导演问两位女演员,过了几十年,你还希望别人记得你吗?
当年关锦鹏拍《阮玲玉》时,曾有巧思穿插其中:让参演电影的演员张曼玉、刘嘉玲在戏里戏外跳进跳出,也在正片中时不时插入他们围坐一起谈戏谈人的片段。有一次,导演问两位女演员,过了几十年,你还希望别人记得你吗?把这个问题推到当下的杜鹃眼前,她眨了一下眼,像慢镜头,然后说:「我无所谓,随便记不记得,没关系的。」
被捧、出名、拿奖,这些都不入她的眼。世上没有永远的传奇,那样太辛苦了,她只能保证自己每一天都「努力在现场好好工作」,然后镜头之外,就做一介凡人。
▼▼▼
本文原刊于《T Magazine》7月刊
撰文:吕彦妮 Yanni Lv
摄影:曾无 Zeng Wu
造型:钱晓静 Jojo Qian
编辑:李森 Sen Li
发型 :张凡 Bon
化妆 : Yooyo Keong Ming at Andy Creation
制片 :于卓艺 Zhuoyi Yu
微信编辑:Antoine Yang
▼▼▼
-近期文章精选-
荷西走后6年, 这两个女孩闯进三毛的生活。又过了30年, 岁月带来这阵爱的「回声」
他陪伴了《极限挑战》整整四年,却在最后一刻,选择消失,选择不告别
-部分人物故事精选-
| 萧玮 | 黄璐 | 张雨绮 | 张榕容 | 好妹妹乐队 | 秋微 |
| 大鹏 | 陈萨 | 黄舒骏 | 余文乐 | 周一围 | 文咏珊 |
| 陈凯歌 | 陈红 | 安悦溪 | 乔梁 |「极限男人幫」|
| 范伟 | 迪丽热巴 | 胡歌 | 杨玏 | 江一燕 | 张艾嘉 |
| 叶蓓 | 宋慧乔 | 霍建华 | 王学兵 | 马龙 | 董洁 |
| 雷佳音 | 陈小春 | 吴彦姝 | 蓝天野 | 李屏宾 | 冯小刚 |
| 朱亚文 | 廖凡 | 窦靖童 | 陈坤 | 周迅 | 邓超 |
| 陈奕迅 | 林青霞 | 王菲 | 梁朝伟 | 刘嘉玲 | 金城武 |
| 章子怡 | 张震 | 赵薇 | 舒淇 | 杜鹃 | 鹿晗 | 易烊千玺 |
| 刘雯 | 马伊琍 | 黄渤 | 井柏然 | 倪妮 | 孙俪 |
| 李媛 | 李健 | 朴树 | 陈柏霖 | 董子健 | 黄磊 | 王凯 |
| 李冰冰 | 宋佳 | 李荣浩 | 王千源 | 白百何 | 高圆圆 |
| 刘若英 | 王子文 | 吴秀波 | 岳云鹏 | 李宇春 |
| 祖峰 | 吴彦祖 | 胡军 | 郭麒麟 | 宋仲基 | 南派三叔
| 刘昊然 | 蔡健雅 | 张鲁一 | 彭于晏 | 何炅 | 陈数 |
| 张天爱 | 海清 | 韩庚 | 李淳 | 陈妍希 | 袁泉 |
| 姚晨 | 梅婷 | 杜江 | 韩童生 | 李雪健 | 赵又廷 | 赵文瑄 |
| 柯蓝 | 王珞丹 | 周冬雨 | 马思纯 | 张孝全 | 杨千嬅 |
| 林依晨 | 靳东 | 罗晋 | 吴刚 | 金世佳 | 春夏 |
| 吴越 | 吴亦凡 | 万茜 | 吴尊 | 陈粒 | Papi酱 |
| 李治廷 | 李现 | 华晨宇 | 饶雪漫 | 黄晓明 | 钟欣潼 |
| 惠若琪 | 钟楚曦 | 辛芷蕾 | 谭卓 | 杜江 | 祖峰 |
| 俞飞鸿 | 陈伟霆 | 周一围 | 蒋雯丽 | 郭京飞 |
▼▼▼
-更多往期文章请点击以下目录页-
文字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转载联系作者或本帐号。
微博:@吕彦妮Lvyanni
转载、合作、工作联络
362011091@qq.com
虽然微信改版
但是你还是能找到我的全部文章
都在阅读原文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