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发展仍有压力,总量政策空间或将打开

蒋飞,仝垚炜 蒋飞宏观研究 2023-09-13


核心观点

 结论 

今年二季度GDP季调环比增长0.8%,增速比一季度下降1.4个百分点,经济环比动能明显减弱。当前国内产需两端仍有压力。往后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压力”。我们认为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发力可能性较大。近期提示关注国常会、政治局会议等政策倾向。 数据 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为3.1%,前值12.7%;工业增加值增速为4.4%,前值3.5%。1-6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3.8%,前值4.0%;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为6.0%,前值6.0%;基础建设投资(不含电热气水)累计增速为7.2%,前值7.5%。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5.3%,前值-0.9%;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为-7.9%,前值-7.2%。

 要点 

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5.7%,同比低基数因素消除,增速回归到3.1%,低于我们预测,可能是GDP低于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消费结构上看,大宗耐用商品偏弱,线下服务偏强:地产销售延续低位调整态势,同时地产下游建材、办公用品等6月均同比负增,可能是消费低于我们预期的重要原因。其他消费中,餐饮表现较强,商品中通讯器材略有回暖,服装也较强,汽车销售有一定韧性。

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比前5月下降0.2个百分点至3.8%,对应5月份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基本符合我们前期提示,当前工业企业库存偏高、地产待售面积增速还在上升,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投资增速放缓的趋势难以改变。地产、基建(不含电力)投资均有放缓,制造业投资维持韧性。

6月份,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季调环比增长0.68%,同比增长4.4%,较5月提高0.9个百分点,这与发电量、出口交货值、制造业PMI偏弱均出现短暂背离,可能是部分行业拉动作用较明显。分门类看,6月制造业、电热气水供应业同比分别增4.8%和4.9%,共同支撑工业增长。而制造业中部分下游产业如汽车、电气通用设备等增速相对较高。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2%,其中16-24岁人口失业率较5月份进一步上升至0.5个百分点至21.3。

今年二季度经济环比动能明显减弱,GDP当季同比6.3%,低于我们预期。当前国内产需两端增长仍有压力,工业企业利润压力偏大,地产销售仍在低位调整,汽车销售金额同比持续回升可能有阻力,出口未来数月也不乐观。我们认为完成全年5%的增速目标压力可能较大,在此背景下,后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发力可能性较大。货币政策方面,适当宽松的基调可能延续,降息的空间可能打开,降准、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也有使用的可能。财政政策方面,减税降费、专项债发行提速、盘活专项债务结存限额可能是发力方向,“准财政”工具如财政贴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也可能推出。

1

社零消费同比趋向正常‍‍‍‍‍
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9951亿元,环比增长5.7%。去年6月份社零恢复正常,低基数影响消除,同比增速回归正常,为3.1%,略低于我们前期预测的3.7%。从消费结构上看,出行链(餐饮、服装等)表现较强,其余消费品中,通讯器材略有回暖,汽车销售有一定韧性,而地产销售延续低位调整态势上半年整体看,餐饮也是消费的重要支撑,其余消费增速放缓: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两年复合增速从3月份的3.2%下滑到6月份的2.5%,其中餐饮收入两年复合增速震荡上行,从3月的2.8%升至6月的5.6%。分细项来看:

1.1 汽车销售环比延续回升,高基数影响同比转负
6月份,汽车类销售额为4526亿元,环比上升15.2%,由于去年高基数,同比下降1.1%(去年6月同比13.9%),拖累社零同比下降约0.1个百分点。6月份乘联会口径乘用车销售189.4万辆,同比下降2.6%,环比增长8.7%。今年上半年,一方面是国家层面针对汽车消费的刺激力度较大,工信部、商务部推动新能源车下乡,另一方面多家厂商“以价换量”促销活动频出,汽车销售表现相对强势。上半年汽车类销售额累计同比增长6.8%,而中汽协口径汽车销售量累计同比增长9.8%。

往后看,三季度高基数因素可能仍将显现,汽车销售额能否实现正增长还有待观察。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1-9日,乘用车市场零售33.1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降7%,较上月同期下降2%。6月份汽车行业产成品库存同比8.7%,略有下降,但后续汽车销售增速大幅回升动力可能不足,汽车行业去库存压力可能仍然相对较大。
1.2 餐饮消费较强,商品消费较弱

6月份扣除汽车以外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7%,两年复合增速为2.5%,增速延续放缓趋势。从消费结构来看,6月份仍然是场景服务、耐用商品分化特点,餐饮消费增速较高,多数耐用品涨势偏弱。6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6.1%,拉动社零增长1.6%个百分点。实际上餐饮收入仅占社零总额的约10%,其余90%为商品零售。餐饮对消费拉动作用如此突出,“跷跷板效应”之下,一定程度表明商品零售的拉动作用减弱。

6月份的商品消费同比增长1.7%,拉动社零增长1.5个百分点。亮点在通讯器材和服装类,可能有“618”促销的刺激作用,分别同比增长6.6%和6.9%,分别拉动当月社零增长0.1和0.2个百分点。另外,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中西医药消费同比分别增长7.8%、9.2%和6.6%,增速均高于整体社零增速。

1.3 商品房销售低位调整仍在延续

我们在《风高浪急,变中求进——下半年国内经济展望》中提示,传统的销售-融资-拿地-投资链条节点可能存在阻塞,当前地产需求端难言回暖,供给端竣工与新开工高低分化,预示今年地产的深度调整可能仍要延续整年。因此我们下调了全年商品房成交面积增速至-5.1%, 实际上,6月份地产销售延续弱势,1-6商品房销售面积59515万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5.3%,低于我们前期预测的-4.6%。

从单月情况看,6月份销售面积13075万平方米,环比回升力度弱于季节性;同比下降28.1%,降幅比5月继续扩大。当前高频数据显示地产成交仍在低位调整,7月前15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仅27.9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滑超过30%。

与此同时,房地产下游商品零售的回暖也不稳固,文化办公、建筑装潢类零售额6月分别同比下降9.9%和6.8%,对社零形成拖累;家具类消费同比增长1.2%,增速也在回落;而家电消费同比增长4.5%,增速略有回升。6月29日国常会指出,家居消费涉及领域多、上下游链条长、规模体量大,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提振,有利于带动居民消费增长和经济恢复,可能对后续家具、家电等消费仍有一定提升作用。

2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趋势不改‍‍‍‍‍‍‍‍‍‍‍‍‍
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比前5月下降0.2个百分点至3.8%,对应5月份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基本符合我们前期提示,当前工业企业库存偏高、地产待售面积增速还在上升,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投资增速放缓的趋势难以改变。地产、基建(不含电力)投资均有放缓,制造业投资维持韧性。

2.1 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韧性

1-6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6%,与前5月持平,略高于我们前期预测;对应单月同比约6%,较5月份回升0.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的结构性机遇可能在于政策对部分行业、领域倾斜。分行业看,部分高技术制造业增速相对较高,其中,计算机、电气机械、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4%、38.9%和20%,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速甚至还在上升。国家发改委5月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在稳定和扩大制造业投资方面持续发力,继续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扩大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我们认为制造业投资面临的三重压力仍然存在:需求端、利润端、产能过剩的压力均仍在显现——出口降幅扩大, PPI持续负增,利润增速磨底,产能利用率偏低。下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平稳下滑,年底可能至5.2%左右,回归2020-2021年平均水平。

2.2 基建投资增速逐渐向政府债增速靠拢

1-6月份,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7.2%,比前5月增速下滑0.3个百分点,略高于我们预期,但整体方向仍然是在向领先指标政府债增速靠拢。基建投资受财政政策影响相对较大,也是政府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增速的韧性一直强于我们预期。分行业看,水利、铁路投资是亮点,1-6月累计同比分别增长9.6%和20.5%,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速逐步提升,是基建投资的重要支撑。

往后看,下半年若财政政策继续加力,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不会快速下滑,我们预计年底基建投资增速或缓幅降至4.5%左右。2020-2023年平均增速落在3.8%左右,回归到疫情前(2018、2019年均为3.8%)的水平。

2.3 房地产投融资同比降幅均扩大

1-6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7.9%,比前5月继续扩大0.7个百分点,略好于我们预期。对应地产投资6月单月同比下降20.6%,比5月份降幅略有收窄。从资金来源看,1-6月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累计同比下降9.8%,降幅扩大3.2个百分点,表明房企融资依然偏弱,投资意愿不强。

从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看,定金及预收款、自筹、国内贷款资金等主要资金来源降幅均扩大,而个人按揭同比增速也有所放缓。占比最大的定金及预收款累计同比下滑0.9%,重新转负,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增长2.7%,增速比前5月下滑3.8个百分点。而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累计增降幅分别扩大0.6和1.8个百分点至-11.1%和-23.4%。

从地产投资去向看,施工/新开工仍在较低位,竣工累计增速略有放缓,广义库存延续下降。随着“保交楼”集中展开,1-6月房屋竣工同比增长19.0%,增速有所放缓,而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4.3%,降幅比前5月进一步扩大1.7个百分点。以房屋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作为房屋在建面积(即广义库存),1-6月房屋在建面积累计同比降幅比前5月扩大0.9个百分点至-8.9%。

后续“保交楼”可能还是地产投资重点。7月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将“金融16条”中两项有适用期限的政策统一延长至2024年12月底,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对房企存量融资展期,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同时结合保交楼工作需要,将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期限延长至2024年5月底。

3

部分行业拉动工业生产略好于预期
6月份,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季调环比增长0.68%,同比增长4.4%,较5月提高0.9个百分点,略高于我们预期。6月份工业生产与发电量、出口交货值、制造业PMI均出现短暂背离:第二产业发电量同比增长2.3%,较5月下降1.7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9.5%,降幅比5月扩大4.5个百分点;制造业PMI为49%,仍在收缩区间。6月内生需求相对不足,出口同比降幅扩大,工业企业产能释放受到一定抑制,而工增同比高于预期,可能是部分行业拉动作用较明显。
分门类看,6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与电热气水供应业(同比增4.9%)共同支撑工业增长。而制造业行业分化较明显,部分下游产业如汽车、电气通用设备等增速相对较高。高技术制造业同比2.7%,增速不高;汽车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8.8%和15.4%。

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2%,其中25-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也维持在4.1%;16-24岁人口失业率较5月份进一步上升至0.5个百分点至21.3%。统计局指出,当前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还是存在的,青年人的‘求职难’和部分行业‘招工难’并存,稳就业需要持续加力。下阶段,随着经济持续恢复,用工需求继续扩大,加之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就业形势有望保持总体稳定。随着毕业季青年毕业生逐步入岗入职,青年失业率有望逐步下降。

4

经济增长动能放缓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打开

今年二季度GDP季调环比增长0.8%,增速比一季度下降1.4个百分点,经济环比动能明显减弱。二季度GDP同比6.3%,略低于我们预期。我们认为完成全年5%的增速目标压力可能较大。
当前国内产需两端仍有压力。生产端看,工业企业利润压力偏大。PPI连续数月同比负增,近两月降幅仍在扩大,本轮主动去库存周期仍未结束。在PPI负增的背景下,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也在低位徘徊。需求端看,内需外需均有压力。私人需求出现一定的收缩趋势:地产销售仍在低位调整,7月上半月30城地产销售明显不及2022年同期水平;汽车销售金额同比持续回升可能有阻力。近期出口也不乐观:6月出口金额环比回升力度并不强,PMI新订单指数指向未来数月我国出口遇到的压力可能依然较大。

往后看,统计局指出“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压力”,同时也指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也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改变”。

我们认为下半年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发力可能性较大。货币政策方面,适当宽松的基调可能延续,降息的空间可能打开,降准、专项再贷款等工具也有使用的可能。财政政策方面,减税降费、专项债发行提速、盘活专项债务结存限额可能是发力方向,“准财政”工具如财政贴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也可能推出。近期提示关注国常会、政治局会议等政策倾向。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降息降准不及预期;高温干旱天气对电力供需的影响;财政政策超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证券研究报告:经济发展仍有压力,总量政策空间或将打开——6月经济数据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
2023年7月17日‍‍‍‍‍报告发布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分析师: 蒋飞S1070521080001 jiangfei@cgws.com仝垚炜(研究助理)S1070122040023 tongyaowei@cgws.com

滑动查阅往期报告


数据、会议点评

二季度或再降准一次——2022年4月央行降准点评

【长城宏观】针对个人养老金问题该出手了——“个人养老金”点评

【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评【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

【长城宏观】忘掉数据回落,警惕需求反扑——美国7月通胀数据点评【长城宏观】欧央行展现强硬“鹰派”态度,欧美或将持续加息——欧央行7月会议纪要点评疫情扩散,PMI进一步回落——11月PMI点评

物价降速加快,加息仍有空间——美国11月通胀数据点评



出口增速创今年低点——6月外贸数据点评
信贷偏强但社融增速创新低——6月金融数据点评CPI同比已降至0%——6月通胀数据点评服务业旺盛维持经济强韧——美国6月服务业PMI点评美国制造业PMI再创疫情后新低——美欧6月制造业PMI点评
制造业仍在收缩,政策组合拳已在路上——6月PMI点评
地方财政压力陡增,地产政策放松迫在眉睫——5月财政数据点评
欧央行控通胀决心更强——欧央行6月加息点评
经济增长放缓,降息如期而至——5月经济数据点评
加息虽暂停,终点还未至——美联储6月FOMC点评
M1、M2、社融、政府债增速回落——5月金融数据点评
核心通胀中枢不变,高利率仍将持续——5月美国通胀点评
降息周期再延续——六月降息点评
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怎么走?——5月通胀数据点评
美国制造业产需错配加重——5月美欧PMI点评
服务业复苏态势现隐忧——5月PMI点评企业利润负增拖累财税收入房地产修复受阻居民信贷再次收缩,降息或可期通缩只差一步,降息或将至
服务通胀压力缓解,核心通胀仍显韧性
新市场开拓成效持续显现——4月外贸数据点评
存款利率下调带动银行业利好,转债行情正当时
欧央行放缓加息,但不会停止紧缩
加息周期可能接近终点
美国非制造业大幅回落
内生动力不足,PMI再度收缩
政策基调有何变化?
财政收入回暖,收支差额由正转负——3月财政数据点评
GDP同比回升至趋势线上
出口增速为何超预期?
滞胀与衰退临界点,美联储仍需一次加息
信贷持续超预期,但产出效应递减
通缩压力加大,降息可期
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进一步分化
环比回落,回归正常
加息25bp,控通胀仍为主线 开年收入增速下降,支出强度仍在——1-2月财政数据点评如约而至——降准点评 欧央行顶住压力,再度加息50bp三驾马车复苏节奏快慢不一——1-2月经济数据点评

环比仍较高,二次通胀趋势明显——美国2 月通胀数据点评

社融结构初步改善,居民信贷难言回暖——2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通缩未走,通胀未至——2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出口形势依然严峻——1-2月外贸数据点评务实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点评

出口订单意外反弹,带动生产提速——2月PMI点评

美国下半年通胀反弹风险加剧——美国1月通胀数据点评
信贷总量创新高,但社融结构仍待改善——1月金融数据点评
消费修复初步确认——1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欧央行强硬加息——欧央行1月加息点评

减缓加息或促使通胀反弹——美联储1月加息点评

美国PMI跌破临界线,失业率或将回升——美欧1月PMI点评

内需修复第一步——1月PMI点评

年度小结和2023年看点——12月财政数据点评

防疫政策优化,消费快速复苏——12月经济数据点评

美联储仍需坚持走完加息路程——美国12月通胀数据点评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12月外贸数据点评

通缩趋势仍在延续——12月通胀数据点评

抗通缩仍是主旋律——12月金融数据点评

差别化房贷政策继续加码,降息周期延续——1月房地产政策点评

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继续下行——美欧12月PMI点评

美联储或将继续加息至5.5%——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点评

美国PMI跌破临界线,失业率或将回升——美欧1月PMI点评

减缓加息或促使通胀反弹——美联储1月加息点评



周报、月报、季度报

【长城宏观】人民币汇率料将兑现我们预期——20220425【长城宏观】八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七月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月报长城证券宏观二季度研究报告合集
化解地方债务问题任重道远
国家安全问题“复杂艰巨”,地缘政治风险抬升六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六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两大峰会同时举办,国际“阵营化”趋势加剧存款利率调降,债市或将继续走强五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五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地产销售降温,降息预期又起四月可转债投资策略报告
中国将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20230403周报
二季度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四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二季度 GDP 增速或到 7%——二季度中国经济展望
国外紧急灭火,国内需求新高—20230327周报
美国经济开启衰退模式——美国二季度经济展望
原油指数暴跌,大类资产指数创年内新高——20230320周报硅谷银行破产,美国经济风险显现——20230313周报
三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三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GDP跟踪指数持续回升——20230213周报
二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二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或在5.5%以上——20230116周报元旦假期出行迎来修复——20230103周报
一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专题报告

【长城宏观】短期利率的再思考——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可转债个债分析——睿创转债(118030.SH)

重庆经济分析报告

如何看待债务对经济的影响?

下半年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风高浪急,变中求进——下半年国内经济展望

可转债个债分析——法兰转债

2023年下半年财政政策展望

河北经济分析报告

可转债个债分析——寿22转债

中国人口趋势研判及建议

可转债个债分析——淳中转债

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失败的影响有多大?

双低转债还能继续投资吗?

陕西经济分析报告

可转债个债分析——起帆转债

中美两国经济呈现分化趋势

中国生育率研究

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

AI开启科技浪潮,中美竞争更显激烈

安徽经济分析报告

供给侧改革促进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

黄金正在开启新一轮牛市

湖南经济分析报告

欧美银行危机可能已经开启 

可转债市场结构分析

湖北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再议十年期国债利率——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河南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3年可转债市场或迎来良机——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川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M2/GDP的新形势:或将持续上升——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季度出口为何快速下滑?——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如何看待IMF下调中国中期GDP增速?——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美国失业率为何再创新低?——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会持续走高吗?——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天津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2年度总结——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