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青袍笔记 2022-11-03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目录

楞严讲解38:一切功德来自一颗欢喜的心、喜悦的心。

楞严讲解37:当我们听到佛法,和要落实到真正的境界现前,要去超越过它

楞严讲解36:你连梦境都能念佛、求生极乐世界,那么这是一定往生!

楞严讲解35:见一切相都知道是如梦幻泡影,不要做太多的情绪变化

楞严讲解34:要让正法重现,《楞严经》大法首推第一,不作二想

楞严讲解33:要讲尽人力,才讲听天命,因为冥冥当中有个定数

楞严讲解32:须知这五阴五十境本质上并非魔境,而是禅定中各个阶段必经的现象

楞严讲解31: 记得总原则是退、让、忍,但是大原则是智慧

楞严讲解30:把万法回归到当下,不被境界和烦恼拖着走,是真正修行人

楞严讲解29: 一般人修学佛道,绝对不是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搞定它的

楞严讲解28:这八俱非便成一切外道言说戏论的核心

楞严讲解27:于修行中所有见闻觉知种种相,一概不依不随不取不着

楞严讲解26:当今邪魔外道、附魔外道这么多,我们应当戒慎恐惧,战战兢兢

楞严讲解25:若见有好说神通或搬神弄鬼者,便知多半有问题,最好敬而远之

楞严讲解24:大抵上修禅的人比较容易着魔,修净土的人比较不会着魔

楞严讲解23:外道悟道不究竟,停顿在第七意识跟第八意识的微细执着上进不去

楞严讲解22:这个五十种阴魔对于正法重现是有正面的作用,非常重要

楞严讲解21:自心不贪不取,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楞严讲解20:若自心贪则不论善相、恶相甚至中性之相,一切都可成魔相

楞严讲解19:佛法不能等到死才受用,是在当处、当下、现在就要受益

楞严讲解18:我执和法执,就是修行人最重的二块石头

楞严讲解17:我们亲近善知识,应当取其莲花,不应取污泥

楞严讲解16:要往生天趣一定要行十善,还有你淫欲愈少往生的天道层次就愈高

楞严讲解15:同样是杀生,你杀死愈接近成佛的罪愈重

楞严讲解14:要学一种功夫:就是尊重异己、包容异己的存在

楞严讲解13:悟不悟,就但看你对这个[无]字参得透参不透?

楞严讲解12:事相就是差别,差别就是平等,活在平等的心性当中就是佛法的生活

楞严讲解11: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如避毒药

楞严讲解10: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见性后还要继续把习气慢慢的断掉断除

楞严讲解09:我们娑婆世界以听经闻法证悟最快,速度最快

楞严讲解08:令心无所增减是名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楞严讲解07:在娑婆世界要以耳根最为精明,要多听经闻法就是这个道理

楞严讲解06:你知道投胎成人,又能听到正法有多困难吗?

楞严讲解05:什么是宇宙?就是业力的网。一切的众生都活在业力的网子里

楞严讲解04:给大家一个深入《楞严经》的整个轮廓、概念

楞严讲解03:要修首楞严大定,要决定捐弃一切诸有为相

楞严讲解02:我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

楞严讲解(01)楞严经就如同小部的大藏经,禅净律密都包括在里面


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目录

法华经浅释75:妙法莲华经就是佛的真身,也就是佛的法身

法华经浅释74:在功德没有圆满以前,听了之后就要去多做善功德

法华经浅释73:我提倡禅净教三修,才能成为戒定慧三学的法门

法华经浅释72:佛示现涅槃的本意,是令众生早种善根,早成佛道

法华经浅释71:佛的寿命在时间上是无限,在空间上是无量

法华经浅释70: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若能不动心,那就有功夫了

法华经浅释69:佛现在说的妙法莲华经妙法才是真实法,以前说的法都是善巧方便法门

法华经浅释68:若是明白,五十小劫不过一念之间而已

法华经浅释67:此妙法莲华经正如转轮圣王髻中之宝珠一般珍贵,不会随便为人演说

法华经浅释66:若法师真正有德行,可以加以赞叹,但勿称其名称

法华经浅释65:十法界不离一念心,一念心生十法界

法华经浅释64:忍辱仙人答,若我生瞋恨心,将来就不能成佛,乃至堕地狱...

法华经浅释63:我们常穿忍辱的铠甲,为弘扬流通妙法莲华经甘愿忍受种种难忍的事

法华经浅释62:劝说他人读诵奉持这部妙法莲华经,一定会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法华经浅释61:要相信生生世世来反对你、给你苦头吃的人,都是在帮助你成佛

法华经浅释60:提婆达多生生世世都以反面人物来助佛成道

法华经浅释59:假使有人能护持妙法莲华经,等于供养佛和多宝如来一样有功德。

法华经浅释58: 结跏趺坐的功德能生戒力、定力、慧力,三力具足

法华经浅释57:拜佛能将无量劫的罪业消灭。拜佛是拜自性佛.

法华经浅释56:你所见物质的见其实也是假的,看不见的那个才是真的

法华经浅释55:受持法师就是受之于心、持之于身,永不忘经义

法华经浅释54:佛给法华会中的二千位有学无学位的声闻授记

法华经浅释53:悭法是修行中之大障碍,果报不只是愚痴,还会得哑吧之果报

法华经浅释52:谁若能精进勤奋教化众生,谁即是清净佛国土

法华经浅释51:佛法本来是只有佛乘才是实乘,没有缘觉乘、声闻乘之分

法华经浅释50:佛法都是讲因果,若无此因,则无此果。

法华经浅释49:众生也必须要具足无量功德才遇见佛

法华经浅释48:凡是修道证果的人,都要经过魔考的一关

法华经浅释47:佛给摩诃迦叶及三位大弟子予以授记

法华经浅释46:现前听法所得之功德及果报,使我们与之前判若两人,但自己不知道

法华经浅释45:一切诸法性虽空寂,然救度众生乃必须之事

法华经浅释44:人若要修正道,亦要有助道之因缘相助

法华经浅释43:能有机会听闻法华经的人皆有大善根,否则不得入此法门

法华经浅释42:若人能信解经中之义理,继而躬行实践,才能真正得到法益

法华经浅释41:唯有对有大乘根性的人,才可说法华经上乘妙法

法华经浅释40:佛历尽千辛万苦  久经劫数才得栽培出大乘的种子根基

法华经浅释39:修道人必须具足择法眼,明辨是非,择善而从

法华经浅释38:精进分身精进\心精进。拜经念佛打坐持咒是身精进。

法华经浅释37:人有业障才有烦恼,应消除业障,修忍辱行

法华经浅释36:人若能保持无漏,定会成佛。无漏即驾上白牛车

法华经浅释35:学佛法不可有分别心,无论任何法师说法,都应虚心地听法

法华经浅释34:那些人乐于诵经、学佛及助印经典,故得智慧

法华经浅释33:妙法莲华经乃是至高无上法中之王;佛说此经去权智而说实智

法华经浅释32:凡是成功的人,皆有克制功夫

法华经浅释31:能听过妙法莲华经的人不容易找到,犹如优昙华那么罕见

法华经浅释30:如果有人对于其他法门功夫用不上,可以修念佛法门

法华经浅释29:不要把念佛看得那么容易,一旦业障障住时你想念也念不出来

法华经浅释28:在末法时期能来此学佛听经者,如黄金一般罕有

法华经浅释27:真正修道者,不会怕别人比自己好

法华经浅释26:三世诸佛的目的就是教化众生令发菩萨心,使之成佛

法华经浅释25:你生死的问题不清楚,你的大事就没有完成

法华经浅释24:定力就是不被一切境界所转,对善恶境均不动于心

法华经浅释23:一般众生无论到那一个境地上,亦有他的执着

法华经浅释22:在每一个法界里,皆有十如是

法华经浅释21:佛之所以成佛,皆因“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

法华经浅释20:切记修行者要仗自力---佛陀本无种,众生当自强!

法华经浅释19:万劫不离一念心,时间的长短无非分别在心

法华经浅释18:宁可修行死,莫为偷安活

法华经浅释17:若人悭贪不舍,亦不行布施,则永远不能了生死

法华经浅释16:作功德即修福;听经诵经及研究佛法则名为修慧

法华经浅释15:作为一个人之最基本条件是持五戒

法华经浅释14:功德生时烦恼灭,烦恼生时功德灭

法华经浅释13:释提桓因、四大天王、龙王等与其眷属,同时到法华会上。

法华经浅释12: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

法华经浅释11:我们对于佛法有真正的大信心,我们也就是菩萨摩诃萨

法华经浅释10: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等大阿罗汉

法华经浅释09: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

法华经浅释08:没有定力就会起瞋心,看人看事都觉得不顺眼

法华经浅释07:在每一部经前面都有六种成就,佛才说法

法华经浅释06: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的因缘

法华经浅释05:唯有莲华才真正可以比喻妙法。因为莲华是花果同时

法华经浅释04:讲一些公案给大家听,来证明法华经妙法的妙处

法华经浅释03:那一个法门可以治你毛病,那一个法门就是第一

法华经浅释02:无论任何修学佛法的人都一定要谦、恭、和、敬。

法华经浅释01:天地间所有一切,没有一样不是妙的


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摘录

悟的人吃饭都是修大定修智慧。迷的人吃饭是造罪业造业障

六道轮回舍身受身是看他现前业力哪个业力最强最大,强者先牵

大经不懂没有关系,一遍一遍地熏习久了,就会开悟

念念当中没有一切的希求,他就证无生法忍了

这个大定不是修来的呀,放下,定就现成的了

我们的功夫用在断贪嗔痴慢,这叫会用功

弘法利生是一切善法里面的第一善法

看破一分就放下一分。不肯放下功夫就不能进步

把你最喜欢的头一个舍掉,你要肯这样做叫真正的修行

你要见到世间过,就不是修道人,永远不会明心见性

现前苦乐忧喜舍看破了,一切境界里面能如如不动,这个叫作功夫。

我们学佛就是六根在六尘境界当中,要晓得回头返观自性

心是通的,心是一不是二,你所想的事情,我都知道

记住一定要正助双修,正修是念佛,助修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要在转识成智,转的方法要学分别即是不分别,执著便是不执著

佛给我们讲,迷的时候一切都不是;悟了以后一切都是。

佛法是以悟为宗,说法听法读诵都是摄心的方便

摧邪立正的邪是我们自己心里头的邪思,与外人不相干

修行是修正行为,行为有了错误,把它修正过来

净土法门唯一的一个特色就是带业往生

佛说法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我们直下承当

凡是把佛菩萨也看作鬼神来祈求保佑,这个是极冤枉啦,迷信到所以然处了

人家说我们盲修瞎练就一肚子不高兴,这个不高兴正是盲修瞎练

楞严经跟华严经,就是帮助我们得到理一心不乱

一法含一切法,一种解脱门含摄无量无边的解脱门,法法如是

背书是修根本智,它并不重在记诵,目的是开悟

佛法里面所谓迷失自心,就是误认缘影为自心,那与认物为己、为心没有两样

为什么叫你天天念经背经?这念经背经就是唤醒自己

性迷了就叫识;识悟了就叫作性

念佛看你用什么心去念,有念佛念到地狱饿鬼里去了

我们现前这个十法界依正庄严山何大地芸芸众生,就如银幕里头现出来的相

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是不是真实的,一不相熏种子就没有了

不与境缘相会的那是真心;凡是与境缘相会的通是妄心

要想超越轮回在业上(修善)是不行的,一定要破惑才行

凡是没有明心见性的人,都是属于邪见之人

七处征心之之六:执心在中间

七处征心之之六:执心在中间

七处征心之五:执心则随有

七处征心之四:执心分明暗

七处征心之三:执心潜眼根

七处征心之二:执心在身外

七处征心之一:执心在身内

读佛经乃至古人的注疏不要受他的拘束,才能看到真正的东西

今天要想挽救这个世界从不妄语救起,直心是菩提心的根本

初学的时候,解就是行;老参的时候,行就是解。

我学佛学了三年,才肯跪下来拜一拜啊

求学的态度就是这八个字: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背诵是三学等运三慧齐修---不是叫你背文字,而是借这个做自己修心的功夫

出家的弟子接受在家人供养,一定要给人说法才合法

我们有愿而没有心。只要你存这个心都是招一切障碍的根源

没有吃亏的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老师责备学生也是为了爱护他,对不爱护的学生一定是当宾客看待

世间稍微聪明一点的人都喜欢博学多闻,因此心不能专志不能一

现了神通一定就走,这是佛法里面是一种规矩

要学得佛的那个法门在日常生活当中确确实实能做到,做得很圆满

记住:同学们当中有过失是不可以说的,无论是当面无论是背后

从绐列举这六位上首的专长,也就能看出这一部经的特性。

佛菩萨现身是随我们众生根性的

我们一定要孝亲,一定要爱国,一定要懂得本末这个顺序

佛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完全为众生的是正;有一念为自己都是邪

有心就有业,无心就无业。

菩萨所修的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自已所得到的是清净平等慈悲

用这一个名号是唤醒自己本性里面的释迦牟尼佛

因为你有时间观念,你就会老

我觉得修定最好的办法是背经,背经书就是修定

你的我执、法执还在,你就还没有入门

在古时候凡是学佛的不管学哪一宗,没有不读《楞严》的

见了性的人才看到“常乐我净”

执着恶法是病,执着善法还是病。一切都不分别,心才能定得下来

一切法里头不起心不动念,那就是舍识用根

般剌密帝法师把楞严经送到我们中国来的苦心

现前一念心我们不难体会,但是现前一念心的理体不容易体会

两三年不间断熏习,利根的人就有入处,就有悟处

有断证的功夫,能以观照破见思烦恼.是观行级的菩萨

用根不用识;称性不着相

修行的方法上来讲:一根归源,六根就通达

破戒的人佛有办法救他,破见之人诸佛没有办法救

凡是秘密传教的一定有问题啊,不要去相信他

众生为什么一个人一个相貌呢?

诸佛菩萨千经万论教我们“敬”,要懂得了诚与敬

背诵经典是第一层的功夫;持咒念佛是第二层的功夫

业障相是通过人的长相可以看出来


元音老人楞严要解

楞严要解67:要了生死必须先要了这个淫欲心,夫妻之间是正淫也不能维持

楞严要解66:如果你执着这就是妄;你不执着这就是真,这就是见性

楞严要解65:知见越多,执著和挂碍就越多,能障碍我们的正觉之道

楞严要解64:见性之后念佛打扫自己的妄想,把习气消灭,使妄心变成佛心

楞严要解63:你定力不够,顺逆境界一来你要么欢喜要么烦恼

楞严要解62:断惑是度生的第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培植福德

楞严要解61:见到本性还不是真功夫,要活泼泼地证体起用,才是真功夫

楞严要解60: 真正的“得无挂碍”就是心不住相,并不是一点事情都不管

楞严要解59:只有对着各种顺逆的环境都不动心了才是真成道

楞严要解58:小乘讲定业一定要酬报不可转,但大乘法说定业可以转

楞严要解57:一切都是我的妙用,不要再去着相,不要再去着知见

楞严要解56:假如不是根尘相对,就不能生起见。没有见性就发不出这个识。

楞严要解55:讲的这些道理为的就是破这六根,把这六根摄归本来,摄归如来藏

楞严要解54:见闻觉知这六根,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不是别的东西

楞严要解53:见觉本身实际是无知的,因色相之故才得以显发,发出个见觉

楞严要解52:不管是念佛参禅修密都是为了转这个心。能够转为佛心,当下就是净土

楞严要解51:错就错在误以为修法就是要把一切相都去掉。是要透过相而不要执着相

楞严要解50:性空真风----有形状、有动摇、有触觉,那就不是真风

楞严要解49:修行是在内心不在外表,悟道以后的修行才是真修

楞严要解48:心量大了法就大,心量小法也就小了。

楞严要解47:要透过形相认识本性,一切都是佛,都是真心所显现

楞严要解46:前四科讲的是因缘性是和合相;七大讲的是自然性是不和合相

楞严要解45:不要执著在事相上,你做的那些善行是福报不是功德

楞严要解44:不管横也好、竖也好,一定要破了五蕴才能成佛

楞严要解43:由于意根不缘外尘,所以外面的色境不是意识所缘

楞严要解42:舌、味、舌界,三处都无

楞严要解41:著相而修,以为要做多少功德,好比肩上挑着千斤重担

楞严要解40:耳、声、声界,三处都无

楞严要解39:眼、色、色界,三处都无

楞严要解38:修行要晓得一个“觉”字,要晓得道属于悟,不属于修

楞严要解37:心生境,境生心,意根缘法尘;都是不可得,都是虚妄的

楞严要解36:我们时时刻刻做这样的功夫,一切事相都是妙有非有

楞严要解35:嗅与香二处都是虚妄不实的,尝与味也是虚妄不可得的

楞严要解34:要透过相见到体,时时刻刻在这上面用功

楞严要解33:偏空或者偏有,都是我们的分别心在执着

楞严要解32:实际上心和色并不是固定的,心就是根,根就是心

楞严要解31:意根非常重要,修行时时刻刻都要在意根上着手

楞严要解31:身体以内、以外的这一切都是你自己

楞严要解30:禅宗大德开悟见性之后,回过头来还要再修净土

楞严要解29:根身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由妄见粘滞在色相上

楞严要解28:我们定力不够,听到别人说话会随语生解,心就跟着跑了

楞严要解27:眼睛等对境能吸收尘境,吸进来的东西都是妄想劳相

楞严要解26:尽虚空遍法界正是我自己本身

楞严要解25:我们的业报身在六道轮回无有息时

楞严要解24:诀窍第一要紧的就是开悟

楞严要解23:你不执著才是灵明妙用,你若执著那就死掉了

楞严要解22:达摩祖师传的禅宗不讲渐次,没有次第加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一步即可登天的圆顿法门

楞严要解21:悟后的真修就是要学会观照好自己的心和念头,与妄念做千万次的斗争

楞严要解20:自性也叫法身,不仅佛与佛,佛与众生都是共一法身。

楞严要解19:指上指下都是虚妄,说正说倒都是妄见

楞严要解18:你看起来停止不动,其实一念当中九十个刹那

楞严要解17:禅宗行人开悟之后,不少人忽然大哭一场,痛哭流涕。

楞严要解16:修行实际上是闹革命,不是革他人的命,是革自己的命

楞严要解15: 客对主、尘对空,憍陈那就在这两个字上悟道了

楞严要解15:实际上能见东西的不是眼睛,眼根只是‘见’性的增上缘。

楞严要解14:若不实修,知道的理论再多,也得不到三昧,

楞严要解13:打坐做功夫,先粗住再细住,然后是欲界定、未到定

楞严要解12:一切事物都是从妙明真心生起的,妙明真心是一切事物的源头

楞严要解11:一切色相都是真心的变现,都是真心的妙用。

楞严要解10:学佛要根据人的根器,一点都不能勉强。

楞严要解09:修什么法门都要根据学人的根器来定。从前的师父能识取来人的根基

楞严要解08:不同的人同样做一件事情,但果报却不一样。

楞严要解07:一切法门目的都是让我们息下缘心,但现在的人不知道这个关键

楞严要解06:我们修行的人一定要认清本性,念头一来,不予以理睬就行了

楞严要解05:凡有言谈,皆无实义;化身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

楞严要解04:修行不应落入顽空。该做的事情还是应该认真去做

楞严要解03:心无所住,处处都是净土。如果有所住就是秽土了

楞严要解02:真正有体性的东西必定有相用。体、相、用三者密不可分。

楞严要解01:真心是不动的,而妄心生灭不已


历史文章选读集一(新关注的师兄入)

历史文章选读集二链接(新关注的师兄入)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

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

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 


六根污浊最根本的来源,是饮食不清净

许多病都因肾精消耗过度引起的

修道要在阳气足的地方修

人和环境本来一体,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在嗔恨时,这个力量可以化成蛇

学生能否考个好大学,是靠孩子的福德及祖上的阴德所感

要生起真正的惭愧心确实不容易

把阴德留给子孙胜过钱财

修行第一关破除对色身的贪着

看人多往光明正大、好处看,这个是一种功德

想身心健康,就要保持身体的能量来源干净及能量不流失

要受人尊重,就要为人付出

修来的福报留百姓家,让大众都有福报来修行

要考取好大学,福报是很关键,智慧也是不可缺少的

善事功德不会丢失

现在科技发达,我们很多本能都退化了

身体生病要多念经,什么药方都没有念经好

一个人生病了并不只是简单的四大不调

用灵性来生活

说说母亲的伟大

娑婆众生耳根最厉,骂人一句话一辈子都记得,甚至进入轮回

要有学习祖师高僧的精进精神

管好自己的六根,耐得住清贫和寂寞

打坐之人,最好也念经背经

生命要有大格局观

佛教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华严经

要积累三千阴功才能到天上

一个修道人有清气是很重要的

看媒体网络的世俗信息,会让人生很多妄想,智慧减少

人的贪嗔痴,都是阴暗的魄的力量向外的表现

地藏菩萨专门清理我们生命中的垃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