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丨李宜华:一张小字报终结学生食堂"包伙制"
老编的话:2018年是新三届大学生中的77、78级走进校园40周年。他们有怎样的高考故事?他们的校园生活如何度过?本号延续“卌年”“校园”“同窗”等专题,征集新三届学子记录高考历程和大学生涯的文图稿件,共同分享新三届人永志不忘的那一段如歌岁月。
作者简介
作者当年
李宜华,生于1956年1月,1978年3月进入江苏师范学院政史系(政史分家后就读于政治系)学习,毕业后相继在姜堰中学、姜堰市委组织部、姜堰市教育局和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供职。2016年1月在泰职院退休,后受聘为泰州学院特聘教授。
原题
大学生活二三事
——自我标榜德智体
限于个人知识阅历和性格因素,我在江苏师范学院求学期间就是一很普通的角色存在。但俗话有云,“骄傲使人进步”:只要不是没有资本没有依据无从查考的胡吹;俗话又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我不是好汉,自然有心存显摆的欲望。从这样的角度看,4年大学生活似乎还真有涵盖德智体的几件事可圈可点。
一是进校不久校方面向全校文理各系学生组织的一次百科知识竞赛。对这次赛事,我本就没想参加,更不可能有何非分之想。直到竞赛开始之前的那个中午,午睡之后,同室一位同学一把拖起我来,撺掇我与他同去:说的也是,参与了,不管结果如何,反正也不会损失什么。于是乎,就在有点迷糊的状态中进了赛场。
记得那份试卷有300分,题量很大,内容包括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文艺术、科技信息、政治理论等文理各科知识。限定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我大概一个半小时就交了卷——不是全部做完,而是做了大半,其中有的题目实际上是蒙的,余下几道题目明显不会。
本来是不带奢望的被动参与,也就不愿为那些搞不懂的问题伤脑筋了。可没有想到的结果是,我在数百名参赛者中竟名列第14名,成为25位一等奖获得者之一,奖品是一支大包头的自来水笔。
拿到奖品,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撺掇我参赛的同学心存感激!若干年后回忆及此,我更深切领悟到学校的良苦用心:身为教师需要广泛涉猎。至于个人因此获奖,既有侥幸因素,也启迪我临机需要适度自信的道理。
二是苏州市有关部门组织的万人万米长跑。由于我七八岁的童年时代,恰值国家的三年大饥荒时期,我身体素质底子很差,以致我1977年高考体检时的体重还不到90市斤。因为如此,同时也因同室陈建林同学等的影响,我在大学期间十分注意体育锻炼。
与陈建林校园
考虑到自己一向不好活动,没什么特长和爱好,就选择了每天长跑的简单方法,即使遍地雪冻也没有间断:一般是每天早上六点前起床,到操场跑步20圈(合8000m);遇到雨雪天气没有办法到操场,就在楼梯道上下跑动;有时候我还会特意到体育系活动场地锻炼,以检验自己能达到的实际水平。坚持一两年之后,还就见效:1500m长跑成绩4’45’’,记得就是一些体育系学生也达不到这个水平;还曾参加学校运动会的4×800m接力赛,所在团队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就凭着持之以恒锻炼奠定的基础,苏州市那年举行万人万米长跑时,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与,结果是再次取得名列第14名(实际名列25,包括不算一般选手之列的11位体育系学生)的好成绩,再次获得了一个一等奖。
说至此,不能不深切感谢所处的和谐温暖集体!在那次万米长跑过程中的每个路口,都有同学代拿衣物、递送温开水和毛巾等,走到终点即有若干同学围拢过来,搀扶慢走、温言安抚、交还代保管衣物等,不一而足。
在这之后,我还曾多年保持长跑习惯,由此大大改善了我的体质:若非如此,很难想象我在退休之后还能经常性站在讲台前连续两三小时讲课。
与徐文华校园
4年大学生活最为得意的杰作,当数直接引发了学校食堂“革命”的小字报。那是在进校之初,也许是食堂主人图着省事省心,我们面临的食堂制度实行所谓“包伙制”:每顿饭菜都是指定的种类,每人到时交上一定数额饭菜票领取一份饭菜,而已。结果可想而知,有不够的,有嫌多的,更有不合口味的,但都不得自选。
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自然是怨气纷纷,但一时也毫无办法。记得有一天的午饭,我领到的菜肴是带鱼(也可能是黄鱼),听起来品种满好,但其味道实在不敢恭维——明显是不很新鲜的东西。偏偏那个时候,我因为沾染油漆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正值皮肤过敏症发病期,自然不想吃那个菜,连带搁过臭鱼的饭都没有吃几口。
回到宿舍,越想越气,就在同室室友何家明等同学的鼓动和指点下,信手写了一篇短文——《“美味鱼”小议》,描述了有关情境和我的感受,痛陈包伙制度的不近人情。没有想到的是,当天下午,食堂内外很快就被同学们张贴的大小字报盖满了。说实话,就当时那架势,心里还真有点儿“打鼓”!
始料未及的是,开明的学校领导没有开罪于擅写大小字报的学生,而是责成食堂方面予以充分反思,所谓“包伙制度”就此终结:各食堂自此都分别增加了饭菜品种,并专门安排供应各类早点、夜宵,进而逐步形成了食堂各个窗口、后来发展为几个食堂之间的竞争态势,学校食堂形象由此大为改观。其后不久,学校食堂服务学生的经验竟登上了《光明日报》三版头条。
当年同一个小组部分同学2017年11月合影。左起朱志琴、卢新建、徐文华、贾桂林、李宜华.
事后想到如此客观效果,只觉得自己为全校学生、为学校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即使如此,实际上也还真有点后怕:好在国家当时还没有禁止大小字报的规定(有关禁令的发布是那几年后的事情),且当届的校系两级学生会主席都在我们班级。一方面是学校方面并未认真追查,另一方面学生会也没有给予积极配合,所以我并未因那次“越轨”行为而遭致任何不良后果。
值此走进高校四十年之际的今天回顾往事,感慨之余,惟有心存感激:感恩为自己的成长搭建平台提供载体的母校和母校老师,感恩当年就读期间及毕业后在工作学习交往等多方关心自己的同学,感恩前行路上一直在不断努力的自己。
业已开始退休生活的今天,我更要珍惜脚下每一步,以期对得起时代领袖、对得起当年母校老师和同窗校友,对得起前行中持续付出的自己!
总体而言,此前生涯未有大的遗憾,今后余生当继续尽力追求圆满!
2017年11月在沪通大桥工地
(本文原为百年苏大120周年华诞“校友故事”主题征文)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卌年:恢复高考记忆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