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短周期内主动去库或接近尾声——7月PMI点评

蒋飞,仝垚炜 蒋飞宏观研究 2023-09-13


核心观点

结论 

7月份PMI读数尽管小幅回升,但趋势上仍在下行,与传统领先指标社融脉冲所预示的一致。近期政治局会议已提及地产政策调整、地方债化解、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等。后续PMI能否回升,要结合信用扩张速度与政策落地效果来判断。实际上6月份社融存量增速创新低,二季度GDP增速也中性偏低,从这个角度看PMI可能仍将会在收缩区间震荡数月。

 数据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3%,前值49%。其中生产指数为50.2%,前值50.3%,新订单指数为49.5%,前值48.6%,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3%,前值46.4%。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5%,前值53.2%。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2%,前值55.7%;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3%,前值52.8%。

 要点 

制造业PMI继续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至49.3%,仍在收缩区间。

需求端看,分内外需,新出口订单指数仍在下滑,这预示着未来数月“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海外订单减少”仍然会给我国出口带来压力。而剔除外需指标,PMI内需指标继续回升,拉动本月的新订单指数回升,也是7月份制造业PMI环比回升的主要贡献。不过这与实体经济的数据似乎有所背离。7月30城地产销售面积依然偏低,同时政府债发行暂未提速,净融资节奏也有所放缓。生产端看,整体维持在扩张区间,但小企业压力仍在。尽管7月小企业生产景气水平初步回升,但已经连续3个月在较低位收缩区间。

价格端看,国际油价震荡回升,部分行业原材料价格环比回升;PMI出厂价格指数虽然回升但仍在收缩区间,表明PPI仍有较大下行压力。我们结合产出缺口、M1 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等领先指标,判断三季度 PPI 同比可能还会再创新低,即使四季度见底回升,大概率也是底部盘整。库存端看当前PPI价格、工业企业利润持续负增,国内外市场整体需求偏弱但需求缺口(PMI新订单-库存指数)扩大,本轮主动去库存或接近尾声。

非制造业PMI虽在扩张期间但持续回落。其中服务业恢复性增长进一步明显放缓,高温多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建筑业景气水平也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也在收缩区间进一步大幅下滑,表明居民出行半径扩大对服务业的边际贡献已经开始减弱,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仍将下滑,地产投资与新开工也不乐观。

1

  制造业PMI继续小幅回升但仍在收缩区间
7月份,制造业PMI继续小幅回升0.3个百分点至49.3%,仍在收缩区间。从细项上看,制造业PMI的环比回升主要来自新订单的贡献,生产对PMI的贡献并未增长。实际上新出口订单指数仍在下滑,新订单的回升主要来自内需边际回升。
1.1需求:出口压力较大,内需略有回升
7月份新订单指数环比回升0.9个百分点至49.5%,但仍在收缩区间。分内需、外需来看,外需指标继续回落,出口压力依然较大;而内需略有回升,拉动新订单指数边际回升。

外需指标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回落0.1个百分点至46.3%,已经在收缩区间连续四个月下滑,表明出口遇到的阻力依然较强。国家统计局指出“一些企业反映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海外订单减少,需求不足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这表明我国出口面临的全球商品贸易萎缩、中美贸易摩擦延续两大挑战暂未好转,我国的积极“突围”,开拓新市场等多方面稳外贸措施虽然有一定成效,但整体而言我国出口遇到的挑战可能大于机遇,6月份我国出口金额(美元计价)单月同比下降12.4%,降幅比5月扩大,当前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数月收缩,预示三季度出口金额可能仍有下降压力,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出口同比降幅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剔除持续下滑的外需指标,PMI内需新订单指标小幅回升。但实际上7月份国内需求仍处于筑底阶段。尤其是地产销售面积偏低,政府债发行暂未提速,净融资节奏也有所放缓。7月截至30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在30万平方米左右,与6月份相比明显减少,也低于去年同期水平。7月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需“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7月份国债与地方政府债合计净融资3046亿元,也处于近几年同期相对低位。往后看,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这可能带动8月、9月政府债发行提速。

1.2生产:整体维持扩张,小企业压力仍在

7月份PMI生产指数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50.2%,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仍在扩张,但扩张速度放缓。不过与往年同期对比来看,7月份PMI生产指数偏低。今年前6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16.8%,仍在筑底阶段,可能对制造业生产也形成一定压力。

生产指数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生产指数均回落,值得关注的是小企业生产指数虽然有所回升但仍在收缩区间,表明小企业生产压力较大。大型、中型企业PMI生产指数分别从上月52.7%和50.2%回落至52%和49.5%,而小企业景气水平初步回升1.7个百分点至47.4%,小企业生产景气水平已经连续3个月在较低位收缩区间。分行业来看,部分行业景气度持续扩张。国家统计局指出,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临界点。
供应商配送时间维持平稳,7月份制造业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环比小幅上涨0.1个百分点至50.5%,非制造业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环比小幅下滑至51.4%,均在扩张区间,表明当前各行业物流配送时间大致维持稳定。7月份全国高速公路货车周通行量维持在5293万辆的高位。

1.3价格与库存:价格筑底,本轮主动去库或接近尾声
7月份国际油价震荡回升,部分行业原材料价格环比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环比回升7.4和4.7个百分点至52.4%和48.6%。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升至60.0%以上,部分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明显。PMI出厂价格指数虽然回升但仍在收缩区间,表明PPI环比可能仍有下行压力。6月PPI环比为-0.8%,同比已降至-5.4%,我们维持在《下半年国内经济展望:风高浪急,变中求进》中的提示,结合产出缺口、M1 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等领先指标,三季度 PPI 同比可能还会再创新低,即使四季度见底回升,大概率也是底部盘整。
库存端看,当前PPI价格、工业企业利润持续负增,国内外市场整体需求偏弱但需求缺口扩大,本轮主动去库存或接近尾声。7月份PMI产成品库存指数仅回升0.2个百分点至46.3%,今年1-6月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2.2%,增速延续下滑趋势。以PMI新订单-库存表征需求缺口,7月份需求缺口为3.2%,比6月进一步回升,或表明新订单继续恢复,去库存延续,需求缺口继续扩大。

7月份PMI读数小幅回升,但趋势上仍在下行,与传统领先指标社融脉冲所预示的一致。近期政治局会议已提及地产政策调整、地方债化解、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等。后续PMI能否回升,要结合信用扩张速度与政策落地效果来判断。实际上6月份社融存量增速创新低,二季度GDP增速也中性偏低,从这个角度看PMI可能仍将会在收缩区间震荡数月。

2

非制造业扩张进一步放缓
7月份非制造业PMI在扩张区间进一步回落,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回落1.3个百分点至51.5%;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回落4.5个百分点至51.2%,最终非制造业PMI环比下滑1.7个百分点至51.5%,表明非制造业的恢复性增长放缓,尤其是建筑业。
2.1服务业恢复性增长明显放缓
7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回落1.3个百分点至51.5%,已经连续4个月回落,目前仍在扩张区间,表明服务业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指出,7月份暑期消费带动,居民休闲消费和旅游出行有所增加,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服务业新动能持续释放,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60.0%,企业经营活动加快,业务总量持续扩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7月服务业新订单指数较6月下降1.2个百分点至48.4%,连续三个月位于收缩区间,表明服务业市场需求明显回落。居民出行半径扩大对非制造业的拉动效果也在减弱。


2.2建筑业景气水平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7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环比继续回落4.5个百分点至51.2%,明显低于往年水平,国家统计局指出,受高温多雨等不利因素影响,近期建筑业施工进度有所放缓;建筑业新订单指数继续回落2.4个百分点至46.3%,连续三个月位于收缩区间,或预示基建投资增速将继续明显放缓,且地产投资与新开工暂不乐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基建(不含电力)投资同比增长7.2%,比前5月继续下降0.3个百分点,增速初步放缓。1-6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和房地产投资分别同比下降24.3%和7.9%,降幅均在扩大。而7月份房地产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于50%,仍在收缩,表明地产投资与开工并不乐观。

3

就业压力仍较大
7月份各行业从业人员指数均在收缩区间,表明企业用工景气水平仍在回落。其中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继续环比下滑0.1个百分点至48.1%,非制造业中,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环比大幅下降2个百分点至45.2%,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环比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至46.8%。

尽管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2%的低位,但青年就业仍面临较大压力,16-24岁人口失业率上升0.5个百分点至21.3%。7月份各行业企业用工景气度仍在收缩,或表明当前就业压力仍存。
7月政治局会议提到“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我们认为,后续稳就业政策可能会更加密集。并且随着扩内需多项政策落地实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得到提振,内生动力可能回升,有助于带动供给端和就业端回升。
风险提示
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不及预期;降息降准不及预期;数据提取不及时;财政政策超预期;信用事件集中爆发。
证券研究报告:短周期内主动去库或接近尾声——7月PMI点评对外发布时间:
2023年7月31日‍‍‍‍‍报告发布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分析师: 蒋飞S1070521080001 jiangfei@cgws.com仝垚炜S1070122040023 tongyaowei@cgws.com

滑动查阅往期报告


数据、会议点评

二季度或再降准一次——2022年4月央行降准点评

【长城宏观】针对个人养老金问题该出手了——“个人养老金”点评

【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评【长城宏观】内需修复加快,地产急需稳住——6月经济数据点

【长城宏观】忘掉数据回落,警惕需求反扑——美国7月通胀数据点评【长城宏观】欧央行展现强硬“鹰派”态度,欧美或将持续加息——欧央行7月会议纪要点评疫情扩散,PMI进一步回落——11月PMI点评

物价降速加快,加息仍有空间——美国11月通胀数据点评



美联储加息难言结束——美联储7月加息点评
政治局会议的五点变化
财政支出明显放缓,政策加码预期升温——6月财政数据点评
经济发展仍有压力,总量政策空间或将打开出口增速创今年低点——6月外贸数据点评信贷偏强但社融增速创新低——6月金融数据点评CPI同比已降至0%——6月通胀数据点评服务业旺盛维持经济强韧——美国6月服务业PMI点评美国制造业PMI再创疫情后新低——美欧6月制造业PMI点评
制造业仍在收缩,政策组合拳已在路上——6月PMI点评
地方财政压力陡增,地产政策放松迫在眉睫——5月财政数据点评
欧央行控通胀决心更强——欧央行6月加息点评
经济增长放缓,降息如期而至——5月经济数据点评
加息虽暂停,终点还未至——美联储6月FOMC点评
M1、M2、社融、政府债增速回落——5月金融数据点评
核心通胀中枢不变,高利率仍将持续——5月美国通胀点评
降息周期再延续——六月降息点评
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怎么走?——5月通胀数据点评
美国制造业产需错配加重——5月美欧PMI点评
服务业复苏态势现隐忧——5月PMI点评企业利润负增拖累财税收入房地产修复受阻居民信贷再次收缩,降息或可期通缩只差一步,降息或将至
服务通胀压力缓解,核心通胀仍显韧性
新市场开拓成效持续显现——4月外贸数据点评
存款利率下调带动银行业利好,转债行情正当时
欧央行放缓加息,但不会停止紧缩
加息周期可能接近终点
美国非制造业大幅回落
内生动力不足,PMI再度收缩
政策基调有何变化?
财政收入回暖,收支差额由正转负——3月财政数据点评
GDP同比回升至趋势线上
出口增速为何超预期?
滞胀与衰退临界点,美联储仍需一次加息
信贷持续超预期,但产出效应递减
通缩压力加大,降息可期
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进一步分化
环比回落,回归正常
加息25bp,控通胀仍为主线 开年收入增速下降,支出强度仍在——1-2月财政数据点评如约而至——降准点评 欧央行顶住压力,再度加息50bp三驾马车复苏节奏快慢不一——1-2月经济数据点评

环比仍较高,二次通胀趋势明显——美国2 月通胀数据点评

社融结构初步改善,居民信贷难言回暖——2月份金融数据点评

通缩未走,通胀未至——2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出口形势依然严峻——1-2月外贸数据点评务实的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点评

出口订单意外反弹,带动生产提速——2月PMI点评

美国下半年通胀反弹风险加剧——美国1月通胀数据点评
信贷总量创新高,但社融结构仍待改善——1月金融数据点评
消费修复初步确认——1月份通胀数据点评

欧央行强硬加息——欧央行1月加息点评

减缓加息或促使通胀反弹——美联储1月加息点评

美国PMI跌破临界线,失业率或将回升——美欧1月PMI点评

内需修复第一步——1月PMI点评

年度小结和2023年看点——12月财政数据点评

防疫政策优化,消费快速复苏——12月经济数据点评

美联储仍需坚持走完加息路程——美国12月通胀数据点评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12月外贸数据点评

通缩趋势仍在延续——12月通胀数据点评

抗通缩仍是主旋律——12月金融数据点评

差别化房贷政策继续加码,降息周期延续——1月房地产政策点评

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继续下行——美欧12月PMI点评

美联储或将继续加息至5.5%——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点评

美国PMI跌破临界线,失业率或将回升——美欧1月PMI点评

减缓加息或促使通胀反弹——美联储1月加息点评



周报、月报、季度报

【长城宏观】人民币汇率料将兑现我们预期——20220425【长城宏观】八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八月可转债月报
七月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月报长城证券宏观二季度研究报告合集
化解地方债务问题任重道远
国家安全问题“复杂艰巨”,地缘政治风险抬升六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六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两大峰会同时举办,国际“阵营化”趋势加剧存款利率调降,债市或将继续走强五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五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地产销售降温,降息预期又起四月可转债投资策略报告
中国将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20230403周报
二季度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四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二季度 GDP 增速或到 7%——二季度中国经济展望
国外紧急灭火,国内需求新高—20230327周报
美国经济开启衰退模式——美国二季度经济展望
原油指数暴跌,大类资产指数创年内新高——20230320周报硅谷银行破产,美国经济风险显现——20230313周报
三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三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GDP跟踪指数持续回升——20230213周报
二月大类资产配置月报
二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2023年全国GDP增速目标或在5.5%以上——20230116周报元旦假期出行迎来修复——20230103周报
一月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专题报告

【长城宏观】短期利率的再思考——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气候变化之下经济目标和能耗目标短期难以平衡——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德国财政政策启示:行稳致远——德国研究系列之二

可转债个债分析——睿创转债(118030.SH)

重庆经济分析报告

如何看待债务对经济的影响?

下半年债券投资分析报告

风高浪急,变中求进——下半年国内经济展望

可转债个债分析——法兰转债

2023年下半年财政政策展望

河北经济分析报告

可转债个债分析——寿22转债

中国人口趋势研判及建议

可转债个债分析——淳中转债

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失败的影响有多大?

双低转债还能继续投资吗?

陕西经济分析报告

可转债个债分析——起帆转债

中美两国经济呈现分化趋势

中国生育率研究

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

AI开启科技浪潮,中美竞争更显激烈

安徽经济分析报告

供给侧改革促进煤炭企业高质量发展

黄金正在开启新一轮牛市

湖南经济分析报告

欧美银行危机可能已经开启 

可转债市场结构分析

湖北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再议十年期国债利率——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河南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3年可转债市场或迎来良机——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川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M2/GDP的新形势:或将持续上升——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季度出口为何快速下滑?——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如何看待IMF下调中国中期GDP增速?——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美国失业率为何再创新低?——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还会持续走高吗?——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天津经济分析报告——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2年度总结——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以上推送信息仅面向长城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上述类型的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以上推送中的任何信息。

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免责声明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证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以上推送信息摘自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完整内容请以长城证券已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研究报告由长城证券向专业投资者客户及风险承受能力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的普通投资者客户(以下统称客户)提供,除非另有说明,所有研究报告的版权属于长城证券。未经长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亦不得作为诉讼、仲裁、传媒及任何单位或个人引用的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任何用途。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长城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研究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研究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在任何情况下,研究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研究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长城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研究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长城证券可能与研究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长城证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