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高三“一模”后该何去何从
(该文较长,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很少人能看完全文)
每年高三“一模”的考试成绩倍受家长和老师的关心,那对于学生而言不由自主的也重视起来。也许有人会纳闷,姜老师用“不由自主”是什么意思。其意思就是老师和家长比学生更需要一模成绩。
老师关注一模成绩是因为这是本地区的统考:统一命题,统一批阅,统一分析成绩,统一评比。尽管该成绩不会决定高考奖金和奖励,(其实也没啥奖金和奖励,和你开玩笑呢)但是,具体点讲该考试是对教师复习成效的检验。既检验学生更检验老师的业务水平,还是一次可以向社会发布成绩的考试,关乎脸面和学校今后的招生,故此次考试有“小高考”之称。
基于此,各个学校非常重视考后的成绩分析和比较。比如,各个学科的及格率、优秀率、达线率等等。为了这一搏,为了这次评比,老师在家长和学生面前都会把这次考试说的极其重要,甚至会说这次考试成绩决定高考成绩。这种“一模决定论”夸大了“一模”的地位和作用。让很多行业外的家长和没经历高考的同学们感到神经紧绷,不可掉以轻心。之所以有“一模决定论”是因为该老师静态的看待学生的变化,认为一模后学生的变化不会太大。或者说自己也无计可施了,就听天由命吧。对于基础良好平时努力的同学而言,即使一模失利也有回天之术的。
在一模成绩下发之时,自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基于刚才老师对一模的渲染,在叠加上考得不理想,这两个因素足以让一个充满进取心的高三优等生丧气上半个月一个月的。等他反过神来,二模又要开始了。若考生不能尽快从悲伤中跳出来,那可就真中了“一模决定论”的魔咒了。
一模考试对考生而言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对学生到底有多大的功效?我们是不是应该把重点放在一模如何能对接下来的“二模”“三模”“四模”以及最后的高考决战起到什么积极启发上来?
对于一模考试的成绩,同学和家长朋友们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尤其是平时积极复习学习成绩良好的同学而言,更是如此。
基于本地区从开始启用全国卷以来,其实很多一线教学还没有摆脱山东卷的阴影,很多地方出现了无所适从没有底气的现象。能做的就是这个地方学学,那个地方看看,到最后就缺乏独立思考的原创精神。为什么不需要惊慌?因为十多年前本地区用的就是全国卷,尽管题型不同了,但是应对全国卷的资源还是很丰富的。如果说,你不能胜任应对全国卷的任务,至少说明十年前你们学校的学科业务水平也没有摆平全国卷。那么你现在迷茫也就不足为奇了。
基于上述的情况,大家觉得一模试题离高考真题的距离有多远?其实很多学科的试题质量不及高考真题质量的50%。这样看来,一模考试的方方面面仅供参考。研究多了反而会误导大家的。那研究什么呢?这才是同学和家长关心的。在这里我告诉大家:研究各个学科的高考真题,近五年甚至近十年的,你别嫌弃他们老旧,或者说你已经做过了。请注意听讲:我是让你去研究,不是让你做过就完事。以做多少试题而感到快乐和自豪。
历年真题是对高考的靶向,这些试题体现了高考的命题规律和精神。同学,你只看一年的是不够的,这是是个静态的练习。你必须得做多年的,然后进行对比研究,这才是动态,咱们的学的“规律”不是说了吗?是在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既然如此,那你要获得高考规律,必须得动态的看待和研究它。
这个研究最好和老师一起,或者得由老师带着学生一起研究。如果缺失了这个研究基础,转而做全国各地的模拟试题,那你就掉进题海肯定被淹的不要不要的。最后的成绩还不理想。
跟你说个真实的事情来证明这点。某地区为了高二的优秀生的练兵,就让高二的学生也参加一模考试。结果呢?该高二学生的成绩高处一本线20多分,你说吧高二的学生新课都没学完,都考过高三的学生了。这个事情至少说明两点:
1.学习成绩的好坏和做了多少试题没有规律性的联系
2.学习成绩的好坏和投入多少时间没有规律性的联系。
那高三同学做的一大摞试题白做了?投入的时间白浪费了?总感觉这是没有天理的现实。
再举一例,每年高三的艺术生都有大半年的时间外出学艺术专业不在学校学习,但是三月份回到学校后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竟然比常年在校学习的孩子考得还好。你不信不行,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这样,但是有大批的孩子是这样的。这就是现实。
你也许会问:传统上“头悬梁锥刺股”和“天道酬勤”没有用了吗?我告诉你:这些老理好用,但是不完整。不完整在哪?
比如,高三的同学做了一大摞一大摞的试题后,该怎么办呢?同学们,家长们,从做完海量的试题到获得高分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在做完海量的试题后,还有很多专业化提升能力和素养的环节需要老师带着孩子一起做,才可以直达成绩。并不是做完海量试题后就等着学生“自生自灭”吧,更不能用海量试题代替提升能力和素养的环节。后面这个环节都得专门做,不是可有可无,更不能被代替。就像给病人动完手术后还有后续的更多的疗养。这个疗养环节才是学生真正拔高的过程。而目前一线大多是缺失的。
具体该怎么疗养?请听我说。复习过程中除了做些题目以外,带着学生加强对试题的研究极其重要。
若不去研究,不加深理解。每次复习同一个主题的时候都是简单重复,简单重复某些固定的公式、单词、记忆同样的内容,与之相匹配的就是整天只知道做题,只关心做了多少题目,做了多少地区的模拟试题。
对待基础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对待试题的浮光掠影是最搭配的,也是最重伤孩子们的。这样应对高考的弊端就是只注重数量的积累忽视或者淡化质量的升级。
在这样的复习中,学生就会整天忙于记忆忙于完成各个地区的各种试题。做来做去就是不能沉下心来研究高考到底考什么?怎么考?而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及其悲催的,面对浩瀚的知识,不分轻重,没有主次。真正对复习质量的提升全靠自己悟,约等于自学。这就看孩子自己有没有琢磨研究的习惯了。
说到了动脑子,琢磨研究这个话题,正是全国卷考察的切入点。全国卷的考核可不是让学生背诵记忆海量的知识,文科理科都如此。而是侧重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
也许你会问考试深度如何检测衡量。也许大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资料《考试说明》。在考试复习中还有至少有如下的误区,请大家反思一下可否存在:
1、把《考试说明》扔到一边,用市场上某复习资料代替。其本质是市场化的需要,不是应对高考的需要,不多鳌述。
2、把课本扔到一边用提纲、学案代替。其本质是架空根本,舍本逐末。
3、把能力要求扔到一边用解题方法代替。其本质是急功近利,不求学科素养。
4、把历年的高考真题扔到一边用全国各地的模拟试题代替。其本质是稀释了高考规律和精神指向。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有科学的应对路子了吧
1、一边做题,一边回归课本,一边研究试题规律加深对课本的理解。避免只做题不思考,避免多轮复习都是简单重复。
2、老师应该带着学生研究《考试说明》,让学生知晓学习、练习中的每个环节都是在训练什么能力,复习什么知识。不能处于无目的无意识状态。
3、重视历年真题的使用,一切秘密都在其中。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方向错了,越努力越失败。祝同学们金榜题名!
【往期作品回顾】敬请点击以下链接品阅转发分享原创作品
姜修亮|心灵劝导遇到不良情绪(对北师大吴国珍教授两个问题的思考)
姜修亮|你家孩子有这些学习细节的不足吗?
姜修亮|影响孩子人生的33种(句)优秀品质和箴言(家教分享)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7,8,9)|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3,4)|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1,2)|姜修亮
姜修亮|[养生之道]为了健康而奋斗
姜修亮|[时评]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国际比赛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比赛
姜修亮|时评:不忘初心 方得民心
姜修亮|彩虹是通往天堂的路
姜修亮|童言童趣(家庭故事五则)
姜修亮|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六大糟粕
姜修亮|你不知道的三个学习原理
姜修亮|做人做事做自己
姜修亮|工匠精神与职业艺术化
姜修亮|什么人不值得帮助和尊重
姜修亮|生命中,哪个人让你时常想起
姜修亮|我为儿子写童话
姜修亮|平庸和优秀的差距在哪里?
姜修亮|心中那颗小树
姜修亮|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姜修亮|从阅读和理解谈起
姜修亮|诚信与生存
姜修亮|启蒙与唤醒
姜修亮|谁来买她的火柴?
姜修亮|二两牛肉
姜修亮|找回自我 活出天性
姜修亮|创业简史:这不是一颗流星
姜修亮|论质疑精神
姜修亮|答学生课堂提问的几段即兴讲话
姜修亮|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姜修亮|人格魅力初体验——记我与当代教育家崔仁波先生的几次交集
姜修亮|不必远行,幸福和修炼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