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推荐·经济学家】
对话经济学家李维安:应该把钱多用在直接扩大基本的消费需求上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搜狐财经年终策划《2023,看多中国》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小企业应如何发展?李维安对搜狐智库表示,大企业有显示度,它们的困难容易引起关注。但是眼前最困难的是中小企业。要以深化改革为抓手,通过市场化改革着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通过放管服改革稳定企业预期,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保障助力复工复产。
第一,民营经济受市场影响最大,要加强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化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第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环境的信心;第三,要考虑中小企业存活,就需要稳定政策,政策不能时常变更;第四,线下企业相对于线上企业受影响更大,因此需要社会和政府给予一定支持。
2023年应如何刺激居民消费?李维安指出,刺激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就是稳就业。只有就业稳定、收入稳定,居民才敢消费,因此,经济发展的增长需要到达一定规模,扩大预期。
“如果有实力的话,应该发放消费券,而且应该相对地扩大发放规模。”李维安说。“通过发放消费券,对实体店、中小零售企业、商业企业,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消费券往往是基本消费品、生活用品,对居民生活的保障有很大意义。”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居民应如何合理安排个人财富?李维安表示,这是个人不同的选择。在当前经济偏紧的情况下,高收入人群往往追求收益,低收入人群往往追求稳定,需要根据个人观念做出选择。
为了扩大内需,从经济偏紧的环境中走出来,李维安表示,我国应该形成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不是把钱习惯性地用在扩大基建上。他指出,当前更重要的是,应该把钱多用在直接扩大基本的消费需求上。
“现在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零售的商业企业,我们最应该扩大基本生活支出、生活消费,市场消费需求起来了,保证大量中小企业、商业企业、零售企业的存活,也能够拉动上游产业发展,形成一个稳定的预期。”李维安说。
搜狐智库:2023年的全球经济形势将如何?
李维安:首先,欧洲经济未来陷入衰退或金融危机的可能性比较大,也会波及到美国。
其次是高科技领域面临封锁。从高科技到信息产业,在数字经济下,信息产业在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涉及面很广,出租车业都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产业安全,这可能还会波及到其他方面。
第三就是疫情问题,疫情现在放开,但是它会不会再变异,这都是不确定因素。
搜狐智库:2023年我国应追求怎样的经济目标?
李维安:我国应追求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也应该有适度的经济发展速度。现在提的比较的多的是5%-5.5%的GDP经济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得要靠努力,我觉得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性开放来扩大内需,激发活力。
搜狐智库:当前经济环境下,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何建议?
李维安:中小企业是市场化最强的,很多都是靠自己,但是在疫情的外部环境下,市场活力相对受到限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要以深化改革为抓手,通过市场化改革着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通过放管服改革稳定企业预期,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保障助力复工复产。
第一,就是市场化改革,因为民营经济受市场影响最大,要让中小企业有信心,有稳定的预期,而不是前途无望,或者用非市场经济的办法来做,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市场化改革能够充分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优势和效率优势。
第二,中小企业能不能办得下去、房子要不要租、企业要不要建、原材料要不要进,在这方面要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所以现在就要提振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环境的信心,稳预期很重要。深化改革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定心丸”。
第三,政府可以对因疫情影响发展困难的中小企业给予救急支持。要从公共财政入手,社会应该承担一定的成本,因为中小企业受影响最大。同样是中小企业,线上的受影响相对较小,线下的服务业受影响大,中小企业事关民生和就业,在这方面社会、政府应该给予支持。
今后如果有类似疫情这种不确定问题出现的话,在一般情况下,要考虑经济发展、中小企业的存活,政策不能变来变去,也要稳定。
搜狐智库:当前消费需求疲软,2023年应如何刺激居民消费?
李维安:刺激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就是稳就业,如果就业稳定,收入稳定,居民才敢消费。如果没有工作,收入不稳定,不知道哪天下岗,怎么敢消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经济发展的增长需要扩大预期;同时,得让企业能活下去,一个企业垮了是它自己的事,如果大量的企业都遇到困难,这就是我们社会和政府的事情,是宏观政策的事情了。
至于消费券发放问题,我认为如果有实力的话,就应该发放,而且应该相对地扩大规模,这样能形成实际消费。通过发放消费券,对实体店、中小型零售企业、商业企业,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同时消费券往往是基本消费品、生活用品,这对居民生活的保障,意义很大。
原来都是个别城市在做,我觉得应该扩大规模,这个来得最直接。而且对不同的收入阶层居民进行梯度式的支持,能形成实际的帮助。
搜狐智库:在大环境下,居民应如何合理安排个人财富?应该继续增加现金储蓄还是应该做理财?
李维安:这就需要根据个人的观念了,因为在当前经济偏紧的情况下,要看人们是想以收益为准,还是以稳定性为准。收入高的往往以收益为主,收入低的以稳定为主,这是个人不同的选择。
原来最主要是理财,比较稳定,但是现在理财产品都不保证基本收益了,因为理财公司现在从银行独立化了,现在金融机构要搞理财如银行还做理财的话,那么都需要从银行里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法人,专门设立机构。以前还都是在银行的理财资金池里,一般兑付保本问题不大,但今后不会这样了,所以风险也大了。
搜狐智库:在货币财政政策方面,应对居民和企业做何调整?
李维安:为了扩大内需,从经济偏紧的情况下走出来,应该有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不是把钱习惯性地仅用在扩大基建上。
提出新基建,这很重要,是大项目。但眼前更重要的是,还应该把钱用在直接扩大基本的消费需求上,现在受影响最大的是零售的商业企业,我们最应该扩大基本生活支出、生活消费,保证大量中小企业、商业企业、零售企业的存活,形成一个稳定的预期,我觉得是最直接的。
【推荐阅读】
1 | 对话姚洋:明年二季度GDP增速可达7%;建议给每人发1000元促消费 |
2 | 对话任泽平: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困难是暂时的,前景终将是光明的 |
3 | 潘英丽:稳就业是第一要务,有就业才有消费;生儿育女仍是年轻家庭的可靠投资 |
4 | 荀玉根:长期来看股权类资产是最好的资产,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
胡左浩 | 姚景源 | 鞠建东 | 张斌 | 宁高宁 | 杜祥琬 | 瑞·达利欧|项飙|杨畅|黄秉杰|吴琦|韩复龄|黄剑辉|涂建军|滕泰|周小川 | 周其仁 | 许小年 | 高培勇 | 朱民 | 林毅夫 | 黄奇帆 | 周延礼 | 朱光耀 | 海闻 | 吴晓求 | 丁远 | 高西庆 | 常修泽 | 张军 | 贾康 | 温元凯 | 王忠民 | 宋敏 | 周皓 | 樊纲 | 李扬 | 史蒂夫·霍夫曼 | 赫尔曼·西蒙 | 曹远征 | 盛斌 | 刘克崮 | 刘守英 | 托马斯·皮凯蒂 | 刘小兵 | 董克用 | 汤敏 | 张中祥 | 李实 | 毛基业 | 秦虹 | 白重恩 | 薛澜 | 魏杰 | 毛振华 | 余永定 | 魏后凯 | 霍建国 | 周天勇 | 刘元春 | 甘犁 | 李玲 | 刘世锦 | 周黎安 | 迟福林 | 陈春花 | 李迅雷 | 刘尚希 | 王小鲁 | 斯蒂格利茨 | 黄益平 | 李铁 | 张承惠 | 管清友 | 谢国忠 | 肖金成 | 金刻羽 | 何亚非 | 郑新立 | 刘尚希 | 许善达 | 马晓河 | 潘家华 | 安德鲁·迈克尔·斯宾塞 | 苏剑 | 杨壮 | 钱建农 | 钱军 | 田轩 | 刘俏 | 刘科 | 李灿 | 李海涛 | 陈德铭 | 毛基业 | 卡尼曼 | 陈勇民 | 刘劲 | 林嵩 | 周鸿祎 | 许善达 | 薛澜 | 郑新立 | 高皓 | 余淼杰 | 张健华 | 周春生 | 郑秉文 | 程国强 | 邵宇 | 毛振华 | 何帆 | 连平 | 姚洋 | 董秀成 | 易宪容 | 张晓燕 | 温彬 | 张峥 | 刘守英 | 陆铭 | 况伟大 | 田轩
【往期推荐·企业家】
夏华 | 周鸿祎 | 张北|宋志平 | 刘永好 | 陈泽民 | 王均豪 | 胡葆森 | 沈国军 | 魏东 | 晏平 | 梁建章 | 章华妹 | 钱于军 | 朱建民 | 徐井宏 | 夏华 | 江南春 | 王静 | 刘京京 | 郑元豹 | 张建宏 | 马蔚华 | 傅军 | 艾路明 | 王耀 | 王小兰 | 王梓木 | 阎志 | 陈黎明 | 李东生 | 倪以理 | 朱明跃 | 王航 | 梁静 | 戴璞 | 陈伟利 | 何佳 | 李东生 | 刘永好 | 宣瑞国 | 赵燕 | 汪林朋 | 沈鹏 | 钱明飞 | 雪梨 | 脱不花 | 卢琦 | 张燕燕 | 陈东升 | 胡显河 | 蒋承宏 | 韩焱 | 李旭 | 范东睿 | 樊文花 | 李彦 | 华楠 | 李玲 | Leslie | 汪泓 | 尹烨 | 彭心 | 马振山 | 王羽潇 | 白波 | 李彦 | 贺光启 | 艾渝 | 唐旭辉 | 陆坚 | 张峰 | 昌敬 | 黄文博 | 阎焱 | 王建宙 | 许单单 | 周以升 | 郝景芳 | 王倩 | 夏华 | 祝刚 | 李戈 | 李国庆以智慧者为师 ▌ 与梦想家同行
-转载或合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