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红:东北地区乡村的现实与未来【2021学术报告】
全文字数 | 6507
阅读时间 | 20 分钟
第八届费孝通学术思想论坛暨首届未来乡村论坛于2021年4月23-25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横渡镇举办。会议以“未来乡村”为主题,由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上海大学联合主办,费孝通学术思想研究中心、中共台州市委统战部、三门县人民政府承办,民盟上海大学委员会、民盟台州市委员会、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上海上大建筑设计院、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共同协办。会议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冷红教授做题为《东北地区乡村的现实与未来》的学术报告。
本文由乡村委志愿者、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陈越依,乡村委志愿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徐洋冰,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邹海燕,根据会议听录稿及主讲人PPT整理校对,特此感谢!
本文已经秘书处审核,未经发言人审定。
开卷有益
主讲人
冷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 委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本报告基于对东北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和调研经验及相关文件和资料等,主要从基本情况、问题挑战、发展优势和未来愿景四个方面介绍东北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情况。
一
东北乡村的基本情况
东北地区发展历史主要体现出两个关键词:“少数民族”和“移民”。目前为止,少数民族在东北地区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多,从7200年前原始先民社会到改革开放后的阶段,东北地区经历了女真人建立金国、元军设置驿站、明朝开办造船厂等变化,这些变化与来源于关内的人口密切相关。奉系军阀统治时期,鼓励关内农民移民东北,致使东北地区涌入大量的人口。
古渤海国地图
闯关东景象
建国之后,东北地区是全国的能源和资源输出地,也是重要的装备制造业中心,因此产生了大批工矿型村镇,进而也导致大量移民涌入。在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城镇化水平快速增长,而东北地区发展却较缓,导致大量人口迁出。从整个过程来看,东北地区的人口实际上是由大量移民构成的,这部分移民大部分来自于山东、河北等地。
采煤村
关于“东北”有两个说法:一个是指东北三省;另外一个是指东北地区,除了东北三省之外,还包括内蒙古的东部和冀东北。东北地区面积辽阔,自然条件的核心是有中国第一大平原,即东北平原地区,其平原特征显著,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农业自然生态丰富多样。
东北平原农业
另一个特点是东北森林覆盖率很高,森林的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煤、石油、石墨等,所以说东北是“大煤矿”、“大石油”。
东北森林覆盖率高
大庆油田采油景象
①
乡村数量
根据东北地区2017年统计年鉴可知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行政村数量有将近3万个。
②
乡村分布特征
总体来看,东北地区乡村聚落大部分处于低密度状态。行政村集中在中心腹地区域和沿海区域,而大兴安岭包括林场的一些集中地森林面积比较大,乡村聚居点相对较少。
典型东北地区乡村聚落分布——地广人稀
典型东南乡村聚落分布——星罗棋布
③
乡村规模特征
空间上,东北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中部地区向边缘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规模较大的集中在中部地区,规模较小的集中在边缘地区。平原地区耕地面积较大,农作物的产量也较高,相应的乡村聚落规模会比较大。在东北地区乡镇政府所在地的聚落单体规模与普通乡村差异较小,很多乡镇规模看起来与大规模的村庄一样,整体的空间结构属于集中发展。
④
乡村形态特征
东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类型主要分为带状、团状、枝状三类。
带状
团状
枝状
①
民族构成
目前东北地区有51个民族,主要民族有汉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回族等。
延边朝鲜村
抓吉赫哲族村
锦江满族木屋村
②
人口密度
东北三省的乡村较城市人口密度低。乡村人口平均密度达每平方公里99.1人,城市地区每平方公里383.2人。乡村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县域多分布在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以及三江平原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整体上呈现出以四大副省级城市为主的“T”型空间集聚格局。整体乡村人口密度最高的为辽宁省,其次为吉林省,最低为黑龙江省。
从乡村经济的特征来看,第一产业占东北三省农村经济首位,其中种植业占首要地位,这一比例自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以来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不断发展,经济结构渐趋合理。农业形成以“种植业、牧业为主,林业、渔业为辅”的产业格局,特别是黑龙江省,以粮食生产为主导的种植业一枝独秀的格局仍未改变。
东北三省农业主导型的县域有28个,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均值为27.24%,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以及大小兴安岭东部边缘的传统农区,人口稀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尤其是大规模农业。
①
东北乡村自然风貌
地形地貌方面,主要有开阔型的平原地形,还有起伏多样型的丘陵地形,还有山林背景型。
平原开阔型
起伏多样型
山林背景型
水文地质方面,东北平原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除少数大面积固定水域外(兴凯湖、拉林河流域等),乡村外部水系常间断出现,周边驳岸多处于原始自然状态。
村内沟渠
大面积固定水域
枯水期干涸的河床
气候气象方面,大量乡村分布在建筑气候分区的I区东北严寒区(不包括辽宁省南部地区),漫长的冬季使乡村出现周期性的冰雪空间,增加了如冬捕冰钓、旅游观光等特色功能。冬季降雪时,积雪随物赋型,形成了树挂、雪堆等风貌要素。
冬捕
雪乡
野生植被方面,主要植被是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常见乔木有红松、杜松、紫杉、青杨、白桦、旱柳等。常见灌木包括紫叶小檗、榆叶梅、黄刺玫、刺五加、东北连翘、紫丁香、金银忍冬、接骨木等。常见藤木植物包括五叶地锦、葛藤、山葡萄、北五味子等。
白桦
②
东北乡村人工风貌
对东北地区乡村的风貌进行系统地研究,乡村建筑方面,调研和分析乡村聚落建筑的屋顶、墙体、门窗、台基台阶、烟囱等的特征与浙江一带、长江中下游一带的表现特征明显不同。
东北乡村建筑
农业生产方面,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作物主要为水稻、玉米、大豆等。播种与秋收时节,广袤农田上大型农机联合作业,呈现了壮观的机械化大农业图景,高耸的粮仓、整齐的大棚等农用设施也增添了大农业气息。另外其森林资源、草甸、芦苇、渔业等均体现了该地区乡村的人文风貌。
水稻田
小规模放牧
冰上冬捕木屋
工业方面,工业规模普遍较小。村庄内工业厂房以彩钢房为主,结构形式较为单一。村庄边缘的工业区内工业设施种类丰富,整体规模较大。
旅游观光方面,发展较好的村庄多为少数民族聚落,像朝鲜族、鄂伦春等聚落体现传统文化特征。
③
东北乡村景观脆弱性
关于东北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治理维度进行评价。以黑龙江省为例,从2008年到2017年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演变情况可以看出,在不同年份县域城乡发展政策和引导作用明显、严控污染源和废弃物的县域乡村景观脆弱性整体呈降低的趋势。
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2008-2017年演变情况
二
东北乡村的问题挑战
区域间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严重,大部分乡村产业发展都极度依赖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同质化导致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越来越低,而且区域内的农业和相关产业的竞争比较激烈。
人口方面,一是人口总量减少,即人口处于净流出状态,净迁出的时间已经长达20年。在2006年到2019年,整个东北乡村的人口减少了800多万,人口的外流导致经济下滑,经济下滑又加剧了人口的外流。
二是人口结构失衡,从1990年到2010年的人口结构变化可以看出,乡村人口年龄结构从低年龄组人数最多、高年龄组人数最少到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人数相差不多的过程,反映了东北三省乡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1990-2010年东北地区乡村人口结构金字塔图
三是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根据2018年和2019年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双鸭山市和哈尔滨市70个样本乡村的调查统计,村屯的儿童和少年大多到乡镇或附近的城市接受教育,通常不在村内,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仅在过年时才会返乡团聚,乡村常住人口老龄化现象极为严重。
存量空间遭受破坏,存在很多废弃房屋的同时并没有影响乡村聚落中出现一些增量空间,但这些增量空间相对来说较零散,导致存量的破坏和增量的零散共存的现状。
村内废弃房屋
黄色区域为某样本村新建筑
基础设施的老化较严重。由于东北地广人稀,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较高,收益较少,形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部分地区的居住庭院利用率较低。东北的居住用地总量过大,土地开发强度较低,住宅建筑多为一层,而居住庭院用地规模偏大,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较低,人均宅基地面积严重超标,且庭院内的建筑布局、基础设施、种植、景观绿化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院落中晾晒玉米粒
院落中的鸡圈
生态方面存在脆弱化的问题,包括水土流失、土壤的退化。东北地区的黑土是非常珍贵的资源,被称为土壤里面的“大熊猫”,但近年来每年都会流失一厘米的黑土表层,以这样的趋势发展问题会日趋严重。
土地盐碱化
侵蚀沟
冬季气温过低,场地和路面积雪结冰而不适宜出行和开展户外活动,限制乡村居民的活动,导致基础条件落后及经济实力发展受影响。
冬季的东北乡村出行困难
以上所呈现出的问题会对乡村聚落带来一定的发展风险。
第一个方面是乡村产业现代化进程延缓,大量的劳动力的外流,导致乡村的人口资源数量和质量下降,农业发展所需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低层次特征,影响先进农技推广应用。
第二个方面是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受阻,乡村人口外流严重,农村闲置房屋较多,加大了人居环境改善难度。
第三个方面是乡村生态环境破坏,如乡村土地粗放经营使化肥、农药使用强度高,污染水体和土壤,缺乏垃圾回收、转运、处理相关企业;农民对环保材料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低;土地冻融交替明显,易受到风蚀、水蚀等物理环境影响,加重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
第四个方面,乡村治理有效性降低,大量的乡村经营流失弱化了乡村的自治主体,同时也虚化了村民的自治,使得乡村治理面临着养老、家庭文化传统断代和公共文化建设滞后的难题。
第五个方面是乡村文化边缘化加速,乡村空心化带来乡村文明的逐渐衰落,外出务工人员在接触城市文化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被城市文化同化,脱离并排斥原有的农业文明和乡土文化。
三
东北乡村的发展优势
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各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央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等来推动、助力东北地区乡村聚落的发展。
东北地区的生态资源的优势非常明显。由于气温较低、蒸发微弱、环境湿冷,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草甸草原、沼泽等自然景观。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森林覆盖率较高森林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动植物资源构成了多样的生物基因库。
东北地区森林雪景
东北虎
狍子
东北地区拥有最稀缺最珍贵的土壤资源——黑土地,耕地资源十分丰富,典型黑土地耕地面积2.78亿亩。东北三省的人均耕地面积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黑龙江省人均耕地面积达到0.32平方千米,是浙江省的6倍,江苏省的4.7倍。
东北地区以平原地形为主,肥沃丰饶且平坦开阔的耕地资源使绝大部分地区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适于发展以集约化、规模化为特点的现代农业。大豆、大米及其他农产品、林产品等绿色食品在全国非常具有竞争力。
东北平原农场
平原地区适用的联合收割机
东北地区有近百座传统村落,可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寒地的少数民族特色鲜明,与浙江、江苏、云南等地风貌明显不同,具有冰雪特色的旅游优势。
木屋建筑 ——木克楞
现代歇山顶朝鲜族民居
鄂伦春族斜仁柱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亚布力滑雪场
吉林长白山天池
四
东北乡村的未来愿景
①
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综合考虑各类村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生态环境,明确乡村产业发展定位。如城郊型要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平原型要培育区域品牌,提升主导产业;山区型要立足资源生态特色,发展山区特色产业;边境型要发展出口优势的外向型农业、文旅、现代物流等产业;特色型要注重特色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良性互促,强化特色农业、手工业、商贸流通业。
以增强农村产业发展与城乡需求连接性为基准,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在保证粮食产能的前提下,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乡村产业体系。如畜牧业、农林产品加工和特色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
②
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农业
土地流转和规模农业的发展,要注意在流转过程中发挥政府的职能。比如说加强监管机制,明确界定产权和所有权的主体,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外促进土地流转的规范发展。
③
三次产业融合,打造特色产业
以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为基础发展大农业。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调研时指出,农业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大农业是东北地区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基础,形成现代化农村农业体系。
培育特色产业,建设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是指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社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乡村空间的布局,为建设田园综合体提供空间。田园综合体建设范围是广大的乡村地区,所带来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产业模式创新、农村社区提档升级,必然会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做强绿色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东北地区有很多特色产品,如甜糯玉米、水稻等,以村庄为单位形成农工商的贸易中心,形成以龙头、基地、农户相结合的立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同时借助互联网助力,网红带货的现象对产品营销起到重要作用。北大荒农场景区的数字农服体系完全是由无人机分撒和无人机监控生产管理,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
甜糯玉米工厂的全自动双层水浴式杀菌锅
北大荒七星农场科技春耕
①
调整农村居民点布局
居民点布局调整要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选取设施配套齐全、生活富裕、产业发达的特色小城镇作为区域发展中心,吸引和接纳劳动力,促进就地城镇化;
要通过公共设施布局优化引导,优先发展重点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引导乡村居民向特色小城镇以及产业发展集聚区集中;
要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加强乡村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做好协调引导,保障各主体间利益平衡。
从土地利用、空间功能、公共设施、集体记忆方面做好乡村的精明收缩。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有计划地对人居资源进行空间调配,改变农村人口减少而房屋土地不减反增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由于现状规模小、分布散、数量大而产生的公共产品供给低效、农村社区缺乏活力和生存条件恶劣等一系列困境。
②
乡村公共空间整治
对于乡村公共空间整治一般通过公共空间的总体布局、公共空间的气候适宜性策略、公共空间场所塑造策略等方面着手进行整治、改善。
③
乡村庭院空间整治
针对不同庭院做不同的设计,常分为一般型居住庭院、种植型居住庭院和商业型居住庭院。
一般型前院式居住庭院优化示意图
种植型前宅后院式居住庭院优化示意图
商业型后院式居住庭院优化示意图
④
乡村防灾与村民健康提升
村镇灾害防御空间规划中需注意灾害防御空间设防条件、灾害防御空间的布置形式、灾害防御设施指标要素。村镇避灾空间规划中要注重紧急避灾场所、固定避灾场所、中心避灾场地的建设。村镇生命线系统防灾规划中要构建“平灾结合”系统、提高应急生命线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保护生命线设施避免于灾害。另外,基于疫情的启发,乡村要注重公共健康导向的空间形态与环境的整治优化措施,考虑乡村空间要素的提升。
东北雪灾压垮大棚
针对生态环境方面,主要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包括生态红线的划定及管控、生态服务功能的完善和耕地的低影响整治管控。其中,重要的是水土资源的保护修复、废弃物污染的降低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乡村的治理要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激发乡村群众积极性和保障乡村社会稳定有序等方面,由基层组织调动乡村群众自下而上的积极性,促进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
保护和发扬乡村文化方面,一是保护绿水青山、传承生态文化。“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曾是东北原始湿地的生态图景,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人们心中东北乡村的特征,应将保护与恢复生态环境融入乡村发展政策制定中。
二是培养文化自豪、开发特色项目。地域文化是推动乡村发展的源动力。东北地区特色鲜明,多样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化、老工业文化、农业文化等都具有促进东北乡村振兴发展的潜力。应保护传统文化遗迹、遗址,挖掘特色民俗如民间游戏、特色美食、传统民俗建筑、日常手工艺等,进行相关产业开发。
东北铁锅炖
赫哲族鱼皮画
在此基础上,要保护与提升乡村风貌,注意乡村建筑品质的提升、院落空间布局的科学规划、街道空间风貌的强化管控等。同时,要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还原、再生村落仪式承载空间;存旧、续新村落日常场景空间;修缮、利用建筑与村落意涵空间;留存、控制村落结构空间。
注:报告参考了报告人学术团队参与完成的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规划与环境优化关键技术”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质性数据分析和定量模型的东北平原地区乡村风貌演变特征及规划技术策略体系研究”等研究成果,在此不一一列举。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 | 陈越依、徐洋冰 整理
校对 | 邹海燕
编辑 | 孙一休
END
学术报告
相关资讯
129. 杨毅:魁阁学理与西南未来乡村规划建设【2021学术报告】
128. 汪兴毅:皖西大别山区传统村落的现状、保护与发展【2019学术报告】
127. 汪劲柏:乡村振兴的空间经济原理思考【2019学术报告】
125. 冷红:地域气候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使用及活动特征【2019学术报告】
124. 敬东:乡村振兴中“流与留”的再思考【2019学术报告】
123. 栾峰:大都市地区的未来乡村——畅想与行动【2021学术报告】
122. 但文红:基于成本分析的乡民社会、乡村规划与设计【2019学术报告】
121. 张尚武:面向2035——乡村振兴的若干规划议题【2021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20. 程堂明:文化认同下的皖南地区乡村风貌形成内因与塑造机制研究【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9. 余压芳:西江银饰天下知·麻料古村银匠集【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8. 杨毅:保护借重利用,空间带入未来【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7. 唐曦文:线性文化遗产空间的再利用——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6. 罗震东: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乡村【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5. 曲江:县域电商生态体系中的角色及价值【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4. 宁志中:乡村旅游——模式、问题与挑战【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3. 陈荣:农业振兴——乡村振兴的核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2. 段德罡:共同缔造,因村制宜【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1. 李京生:从国土空间规划看村庄的类型和规划定位【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0. 齐飞:把握乡村振兴政策脉络 搞好乡村规划建设【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9. 马琳:艺术乡建的实践——社区美术馆与美育大课堂【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8. 路英浩:从开弦弓到小城镇——费孝通小城镇思想的脉络【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7. 张巧运:乡土重建中的家园感——以四川羌寨经验为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6. 魏秦:主体认知视角下的芝英公共空间现状调查与研究【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5. 袁浩: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活动、邻里关系与幸福感【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4. 肖瑛:以学术挖掘古村落振兴潜能:以芝英为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3. 李荣山:乡村振兴与团体组织——以梁漱溟为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2. 张江华:芝英的祠堂文化【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1. 周珂:家的感觉——集体记忆空间之下的传统村落延续【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0. 但文红:乡村技术更新的设计影响【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9. 余压芳:贵州民族特色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表征研究【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
98. 段德罡:三合实验——西北贫困村庄空间建设实践与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7. 宁志中:产业振兴视角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考【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
96. 但文红:乡村规划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质量提升路径【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
95. 宁志中:乡村区划与社区治理【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4. 纪莺莺:乡村经济发展的生活伦理基础【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3. 张尚武:乡村的社会再生产功能【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2. 王南溟:行动的费孝通——江南一带的艺术乡村与公共教育【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1. 刘勇: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的乡村振兴实践与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0. 曹迎: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探索和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9. 史怀昱:“守陵人”村庄的故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8. 曹劲:南北通融·八方汇流——南粤古驿道上的村落保护与振兴【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7. 叶红:湾区时代·乡村振兴——乡村规划建设新模式·新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6. 李京生:山村发展的前景与规划【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5. 栾峰:小微渐进——村庄规划建设模式的实践探索【2019迈向全球城市的乡村振兴实践学术报告】
84. 张尚武: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的乡村规划【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3. 奚慧:乡村景观遗产的保育【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2. 刘勇:社会变迁视角下芝英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思考【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1. 陈前虎:“五态”融合——浙江乡建的3.0版【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0. 罗震东:乡村振兴的困境与出路——网红村的经验与启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9. 吴小平:海南省美丽乡村规划与若干政策【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8. 陈耀:海南乡村休闲产业的经验与教训【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7. 宁志中:从全域旅游实践看乡村产业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6. 万艳华:乡村环境景观与山水美学【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5. 冯长春:加强要素流动,促进乡村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4. 万艳华:休闲养老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策略【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3. 周建军:中国美丽乡村海岛样本——舟山新建社区绿色发展实践与启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2. 徐煜辉:共治视角下乡村历史民居修缮资金渠道研究【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1. 周安伟:形而下学——乡村规划建设中的政府作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0. 柳肃:生态环境保护与村落防灾【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9. 敬东:乡村振兴 流与留【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8. 范凌云:乡村规划教育实践与思考【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7. 宁志中:趣谈乡村聚落称谓【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6. 张佳:重塑经济地理,助力乡村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5. 谢英俊:农民能参与的集成化建筑体系【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4. 张尚武: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乡村社会再生产功能的修复和重塑【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3. 张佳:国土综合整治视野下大地景观再造探索与实践——以成都为例【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
62. 顾守柏:上海大都市乡村振兴的空间机制与政策【2019迈向全球城市的乡村振兴实践学术报告】
61. 魏春雨:另一种乡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0. 李京生:组织多元主体参与村庄建设的规划实践【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9. 彭震伟:大都市地区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的上海实践【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8. 沈蕊:北斗乡建故事【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7. 余侃华:“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复兴模式及城乡规划响应初探【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6. 张旭锋:深化农村改革,助推乡村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5. 田涛:从礼泉县乡村规划建设引发的几点思考【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4. 盛国宏:富阳美丽乡村建设进展【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3. 武前波: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浙江乡建的实践历程【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2. 范凌云:乡村振兴视阈下苏南乡村规划演进及展望【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1. 罗震东:新时代、新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0. 段德罡: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设【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49. 李京生:关于村庄规划的内容与方法的讨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交流会】
48. 归玉东:蝴蝶村的蜕变【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7. 桑万琛:基于文化传承的一般性乡村规划实践——以“杭派民居”规划研究实施为例【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6. 戴星翼:传统与现代农村社区【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5. 罗震东:淘宝村3.0与美丽乡村建设【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4. 王春:如何理解“田园综合体”【2017年会专题】
43. 彭婧:我的故事我的家——美丽乡愁大学生公益实践计划【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2. 张尚武:城乡现代化与乡村振兴【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1. 李京生:“学院派”的乡村规划——编写《乡村规划原理》时的思考【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40. 宁志中:从乡村旅游实践看乡村规划教学内容的拓展【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9. 张秋玲:农业产业视角的乡村规划教育需求研讨【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8. 但文红:文化公平视阈下乡村规划教育课程设想【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7. 任文伟:湿地文化、乡村湿地与农村经济发展【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6. 桂华: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5. 李铁: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
32. 戴冰武:系统性乡村建设实践
30. 但文红:交换视阈下的苗族招龙节解析——兼论不同群体的文化集体记忆与行为差异
29. 史怀昱:白鹿原乡村地区的发展探索
28. 孙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26. 张立:日本的老龄化与地方人口减少及应对 ——东亚经济体农村考察(二)
24. 康洪莉:农业美——乡村才美
23. 陈瑶:返乡创客是这个时代先行者
22. 王竹:乡建——经营与永居
20. 林善浪:新常态,新农村
18. 杨飏:创意,让农村更有价值
16. 赵民:韩国、日本乡村发展考察——城乡关系、困境和政策应对、启示和思考
14. 王竹, 钱振澜:“韶山试验” 构建经济社会发展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营建方法
12. 贺雪峰:为了谁的农业现代化?
6. 张立:韩国:改良支援程序、齐心协力促进农村发展——韩国农村考察纪实及启示(一)
3. 李京生:乡村空间的解读
欢迎交流:rural@planning.org.cn
乡村振兴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