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施瑛:唤醒历史,复兴乡村——坪石乡村中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2019学术报告】

辛丑年七月廿四 乡村规划与建设
2024-09-04

全文字数 | 4256

阅读时间 | 13 分钟

2019年12月7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乡村委)年会——“乡村振兴·美好家园”学术交流会,在广东省韶关市武江乡村振兴培训实践中心举办。本次年会由华南理工大学承办,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人民政府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协办,广东省韶关市人民政府、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共同支持。会议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施瑛副教授做题为《唤醒历史,复兴乡村——坪石乡村中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的学术报告。

本文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陈乐焱,乡村委秘书处志愿者、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朱佳丽、全晓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邹海燕,根据会议听录稿及主讲人PPT整理校对,特此感谢!

本文已经秘书处审核,未经发言人审定。

开卷有益



主讲人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抗战回顾:避乱粤北乡村的华南教育史概述

抗战时期,为了维护中华民族教育的精髓,躲避战争,中国学术界以大规模内迁的形式保护了来之不易的教育积累,大部分大学师生都迁往西南地区的云南、四川、重庆,也有北方院校迁往大西北。


2015年光明日报制作了一张图,来表达当年各高校的迁移情况。

各高校内迁图

我们团队在做华南教育研究的时候,发现了不太一样的地方。就这张图来看,长江以南地区基本所有的箭头都是从东往西,大规模往中国的大后方迁移。但是有几个反方向走的箭头,这就是国立中山大学。


1938年广州沦陷之后,由于当时广东其他地方也被日本占领了,所以中山大学最初是迁往云南澄江;1940年再迁回广东粤北韶关地区。和中山大学一样,当时延安的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往回走在敌后方,坚持教学、办学,其精神在当时非常难得。1940年报纸报道,伴随着抗战,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为国立中山大学的精神深深地激励着他们重新走上前线,成为中国高校教育史上极为精彩的一笔,现在看来确实彰显了当时的师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民族精神,对于民族有自信,抗战必胜有信心,所以往回走,回到敌后方去。


国立中山大学有三次搬迁历史,第一次在云南澄江;第二次是历经四个月从云南澄江回到粤北,最后到韶关坪石,也就是现在的武江区。过去称其武水河,是沿着珠江的北支流。1945年,日本侵略者为了打通粤汉铁路线,花了很大力气再次对粤北地区发动攻势。当时许多高校仓促撤退到粤东,在连县、三江、仁化等地仍坚持办学。不光国立中山大学,还有私立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陈嘉庚倡导办的国立华侨大学、国立华侨第二师范学校曾到坪石武阳司村办公。私立中华文化学院国文专科学校是抗战时期在坪石成立的。

国立中山大学三度迁校示意图

由于抗战的影响,集中办学有困难。从坪石地区办学分布图可以看出,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在武水河,也就是现在的武江;校本部在坪石老街;法学院在武阳司村;工学院在三星坪村、新村;理学院在塘口村;文学院在铁岭;培正培道在长尾洞。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在灵石坝村,国立中大师范学院在管埠禾丰村。最初文学院在清洞村,医学院在乐山县城教学办学。

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坪石办学分布图

在当时的条件下,大家都沿着武水沿河办学,办学点都与其所在的村庄结合在一起。坪石老街是原来的小镇,因为国立中山的到来,它变成了“小广州”,相当于文化中心。岭南大学和国立中山大学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学府,所以集中到一块。


这段历史对整个乡村规划,包括区域经济规划都非常重要。在村庄规划里建设研学基地的情况在中国有很多,但坪石地区拥有华南教育历史和红色历史,这种规划类型与某个重要历史事件紧密联系,较为独特。南昌起义部队在这里取得坪石大捷,打败了国民党驻地部队,之后在湖南跟毛主席的秋收起义队伍合并,一起去往井冈山。这些历史事件穿插在整个村庄发展中,并且它们不是在某一个村庄发生的,而是连片发生的情况。我们在做研学基地建设时,有意识地考虑到了历史背景,在乡村振兴来说,可以从另外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做。


这段历史非常厚重,坪石老街是理学院本部所在地,通过历史资料发现,当时理学院为延续观测实习,在坪石建立了天文台。天文台由建筑工程学系虞炳烈先生亲自设计,在有限的条件下,利用当地的材料和技术,他还为坪石地区设计、建造了100多所校舍和教室。

国立中山大学理学院历史掠影

通过历史调查,武阳司村法学院有很多重量级人物,如《资本论》翻译者王亚南先生,民盟主席梅龚彬先生,他们在坪石经济系做教授。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先生和黄杨先生在对谈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后来王亚南先生就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编著了一本书。在管埠的师范学院,还有像马思聪、黄永丽这类知名中国音乐家,当时也在坪石坚守教学。


广州沦陷之后,私立岭南大学迁往香港复课。1940 年,岭大农学院先行迁回粤北坪石。李济深先生的儿子李沛文先生曾是农学院院长,也是著名的农学家;还有丁颖、赵善欢院士,以及我国最著名的土壤学家邓植仪等;在他们组织下,岭南大学回到了广东。


乐昌医学院的历史也十分厚重,为当地医疗改善做了很多贡献。我们要对历史文献、历史知识有非常充分的掌握,因为这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乡村规划,如何把这种厚重的历史文献空间化,与村民的生活、家庭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如果缺少这块的深入研究,规划就会空泛。

中山大学医学院旧址状况

今日拾遗:散落粤北乡间的华南教育文化遗存特色

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做了大量的历史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划的想法。当时的学院都是散点布局,我们现在以分散的形式,将主要部分进一步集中。在坪石老街地区做的规划,都有集中的特点,以此来设置整体研学基地在规划上的功能分布。

遗存空间分布的 “ 小分散,大集中 ” 特点

当时华南教育历史遗存有多种类型,如院系教室、故居、办公室、宿舍、天文台、街道、码头、炮楼、门楼等,反映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真实和完整。当年虞炳烈先生用当地材料搭建的木构建筑,大多都已经拆毁,现在仅留下一些痕迹。我们在工学院院长故居发现了很多遗存,通过考古挖掘出了天文台遗址,虽然建筑不在了,但遗址遗迹的重新发掘,也成为规划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亮点。我们在古码头遗址也进行了水上游戏等设施的规划。


院本部所在地遗留的历史建筑有的很完好,有的已是遗迹,有的不复存在。根据虞炳烈先生当年设计的图纸建造的木构建筑,由于不易保存都毁掉了,但通过完整的图纸得知,遗址仍然在。

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曾作院系教室

部分保存的小剧院

发掘出的天文台遗址

虞炳烈先生设计的图纸

历史信息空间化:乡村中的华南教育文化遗存保护思路

基于以上文献材料,我们提出了保护思路,要在多元化历史资料收集和整理过程的基础上进行乡村规划。这也是这类乡村规划独特之处,我们不能因为疏忽而忘掉了某些历史,或篡改某些历史改变其原真性。我们必须做大量的历史文献、照片、图纸收集以及口述史等大量访谈研究,作为规划的重要基础。

航拍图

上图是2008年为了做保护研究所拍摄的航拍图,当时介于防洪保护规划的考虑,做了抢救性的测量测绘。机缘巧合,我们正式进入开展工作后,在古驿道沿线不断地发现带动工作拓展的历史性要素,华南教育的历史,就能应用到其中。后来的规划基于这些内容,将老街走向在规划中尽量地保留。这条老街虽然两边建筑不存在了,但我们根据挖掘的历史资料,对建筑肌理做景观化处理的保存。基于历史文档、文件、档案等图纸发现,对历史建筑进行恢复,这是做规划非常重要的依托。

规划设计后的坪石老街手绘平面图

另外,历史人物对规划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例如建立坪石先生园、院士纪念园等。有十几位当年在坪石教学或接受教育的历史人物,后来成为了学部委员或者是院士。

从坪石走出去的院士及其纪念园的建设设想

也有可歌可泣的人物,例如1945年1月份,时任建筑学系主任卫梓松先生因为胃病未随学校大部队撤退,被日本人围困住。他曾经带过一个日本学生过来找他,让他去粤汉铁路工作,先生当时坚决不从,服安眠药自杀殉国。这些函件后来被发现,国民政府开追悼会悼念卫先生。我们一直苦寻卫梓松先生的照片,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他的肖像张片。为了弥补遗憾,将这些信息都用在了规划中,在专门设置的纪念柱、纪念墙等地方得到体现。

卫梓松先生的一些故事

不光是英勇的教师,也有很多无名的师生应当被载入史册。我们在做调研的过程中,村民主动谈起,有几位中大师生埋葬在这里,虽然没有墓碑,但是他们的祖辈流传下来的事实。这些信息也对规划设计产生了影响。我们把这个地方留出来,做了一个小墓园,名曰中大师生墓。

国立中山大学无名师生墓的发现

基于在李约瑟先生拍的照片中,我们发现了新村天文台。后来我们找村民访谈,他们不知道是否有天文台相关建筑,但有一座天文台山,遂跟随当地人循迹,发现了遗迹。这种发现影响了规划功能的改变和调整,所以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

天文台建筑遗迹

另外,我们经过多次勘查、对历史资料和现状的比对、走访,确定了规划预想内容是否与现场符合,甚至通过资料比对、重新访谈和勘察,纠正了当地人对重要遗迹的存疑地点。 


对水文条件的勘察也影响到设计。武江每年水位都会上涨,通过仔细研究,我们认为沿江地区还是要做干栏式建筑,才能避免由于水文条件产生的干扰。最早的“古码头”,也应当作为重要元素延续下去,古码头的树因为水灾已经砍掉了,但是因为它是历史场所的印记,我们希望将来做一些恢复,可以在规划中呈现。

三星码头大樟树复种设想

研学语境空间化:乡村中的华南教育文化遗存活化思路

该村庄规划能在短短几个月之间取得成果,与各方面的紧密配合有很大关系。例如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为施工图设计单位的广东省建筑设计院,作为方案策划方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还有各级政府包括韶关当地政府的无缝配合与衔接。他们知道学者发现历史遗留后,非常关注和配合。


另外很重要的广东特有的由民间学术、民间团体、专业团体组成的团体——“广东三师专业志愿者委员会”,自发地调研、参与历史挖掘工作;我们也作为其中的一份子,看到各个不同的单位无条件地配合,推动项目前进。真正的工作不是靠一个人,而是要靠一个团队,这是我们做华南教育研学基地一点重要的体会。


通过充分发挥三师志愿者的优势,利用节假日跟当地政府共同配合,可以实现快速实施的目的。在规划全面落地之前,我们对场地、旧建筑进行整治,同时发挥展板优势,结合各种手段,快速营造出可进行多样化参观活动的场所。 凡是有研学点的地方,我们都做了深度的接近修建性详规的规划。此项工作在快速推进,也确定了保护原则和统筹原则,分期建设和以点带面等策略。在村庄规划及基地建设中也要呈现历史原则。

三师志愿者团队在现场工作

另一个是活力注入,我们有不同的主题、安排、功能、流线,进行了古道流线、古驿道、绿道,研学路径、陆上流线、水上流线等多种流线的综合。

陆上流线

水上流线

我们利用当地木材搭建研学场地,设置纪念柱展示,整理祠堂、空地等作为展览展示空间。除了小花船、体育运动等设施,还有文创产品,放在祠堂进行推广销售,当时反应很好。国庆期间迎来大、中、小学生等多批研学团体,包括华工师生、中山大学毕业校友,甚至老教师的子女也慕名前来寻根问祖,影响非常大。我们的体会是,先进行不费钱、不费力、不费事的动作,可以提前反应规划落实的成效,从而推动村庄规划的实施。

部分行动策划及其实施效果

图文 | 陈乐焱、朱佳丽  整理

校对 | 全晓澍、邹海燕

编辑 | 孙一休

 END 

学术报告

相关资讯

137. 郐艳丽:乡村治理的制度基因、逻辑与走向【2019学术报告】

136. 陈荣:乡村产业策划——从空想到务实【2019学术报告】

135. 陈天:灾后重建山地村落规划的检视与再治理策略【2019学术报告】

134. 周珂:游走于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之间的村庄规划与实施【2019学术报告】

133. 李京生: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空间——微观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探索【2019学术报告】

132. 郐艳丽:自然保护地村庄的去与留【2019学术报告】

131. 顾守柏: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上海乡村规划

130. 冷红:东北地区乡村的现实与未来【2021学术报告】

129. 杨毅:魁阁学理与西南未来乡村规划建设【2021学术报告】

128. 汪兴毅:皖西大别山区传统村落的现状、保护与发展【2019学术报告】

127. 汪劲柏:乡村振兴的空间经济原理思考【2019学术报告】

126. 焦正:乡村振兴与美丽海湾建设【2021学术报告】

125. 冷红:地域气候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使用及活动特征【2019学术报告】

124. 敬东:乡村振兴中“流与留”的再思考【2019学术报告】

123. 栾峰:大都市地区的未来乡村——畅想与行动【2021学术报告】

122. 但文红:基于成本分析的乡民社会、乡村规划与设计【2019学术报告】

121. 张尚武:面向2035——乡村振兴的若干规划议题【2021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20. 程堂明:文化认同下的皖南地区乡村风貌形成内因与塑造机制研究【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9. 余压芳:西江银饰天下知·麻料古村银匠集【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8. 杨毅:保护借重利用,空间带入未来【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7. 唐曦文:线性文化遗产空间的再利用——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6. 罗震东: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乡村【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5. 曲江:县域电商生态体系中的角色及价值【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4. 宁志中:乡村旅游——模式、问题与挑战【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3. 陈荣:农业振兴——乡村振兴的核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2. 段德罡:共同缔造,因村制宜【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1. 李京生:从国土空间规划看村庄的类型和规划定位【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10. 齐飞:把握乡村振兴政策脉络 搞好乡村规划建设【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9. 马琳:艺术乡建的实践——社区美术馆与美育大课堂【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8. 路英浩:从开弦弓到小城镇——费孝通小城镇思想的脉络【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7. 张巧运:乡土重建中的家园感——以四川羌寨经验为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6. 魏秦:主体认知视角下的芝英公共空间现状调查与研究【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5. 袁浩: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活动、邻里关系与幸福感【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4. 肖瑛:以学术挖掘古村落振兴潜能:以芝英为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3. 李荣山:乡村振兴与团体组织——以梁漱溟为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2. 张江华:芝英的祠堂文化【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1. 周珂:家的感觉——集体记忆空间之下的传统村落延续【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100. 但文红:乡村技术更新的设计影响【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9. 余压芳:贵州民族特色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表征研究【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

98. 段德罡:三合实验——西北贫困村庄空间建设实践与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7. 宁志中:产业振兴视角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考【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

96. 但文红:乡村规划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质量提升路径【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

95. 宁志中:乡村区划与社区治理【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4. 纪莺莺:乡村经济发展的生活伦理基础【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3. 张尚武:乡村的社会再生产功能【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2. 王南溟:行动的费孝通——江南一带的艺术乡村与公共教育【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1. 刘勇: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的乡村振兴实践与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0. 曹迎: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探索和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9. 史怀昱:“守陵人”村庄的故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8. 曹劲:南北通融·八方汇流——南粤古驿道上的村落保护与振兴【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7. 叶红:湾区时代·乡村振兴——乡村规划建设新模式·新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6. 李京生:山村发展的前景与规划【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5. 栾峰:小微渐进——村庄规划建设模式的实践探索【2019迈向全球城市的乡村振兴实践学术报告】

84. 张尚武: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的乡村规划【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3. 奚慧:乡村景观遗产的保育【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2. 刘勇:社会变迁视角下芝英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思考【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1. 陈前虎:“五态”融合——浙江乡建的3.0版【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0. 罗震东:乡村振兴的困境与出路——网红村的经验与启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9. 吴小平:海南省美丽乡村规划与若干政策【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8. 陈耀:海南乡村休闲产业的经验与教训【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7. 宁志中:从全域旅游实践看乡村产业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6. 万艳华:乡村环境景观与山水美学【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5. 冯长春:加强要素流动,促进乡村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4. 万艳华:休闲养老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策略【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3. 周建军:中国美丽乡村海岛样本——舟山新建社区绿色发展实践与启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2. 徐煜辉:共治视角下乡村历史民居修缮资金渠道研究【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1. 周安伟:形而下学——乡村规划建设中的政府作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0. 柳肃:生态环境保护与村落防灾【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9. 敬东:乡村振兴  流与留【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8. 范凌云:乡村规划教育实践与思考【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7. 宁志中:趣谈乡村聚落称谓【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6. 张佳:重塑经济地理,助力乡村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5. 谢英俊:农民能参与的集成化建筑体系【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4. 张尚武: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乡村社会再生产功能的修复和重塑【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3. 张佳:国土综合整治视野下大地景观再造探索与实践——以成都为例【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

62. 顾守柏:上海大都市乡村振兴的空间机制与政策【2019迈向全球城市的乡村振兴实践学术报告】

61. 魏春雨:另一种乡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0. 李京生:组织多元主体参与村庄建设的规划实践【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9. 彭震伟:大都市地区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的上海实践【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8. 沈蕊:北斗乡建故事【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7. 余侃华:“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复兴模式及城乡规划响应初探【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6. 张旭锋:深化农村改革,助推乡村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5. 田涛:从礼泉县乡村规划建设引发的几点思考【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4. 盛国宏:富阳美丽乡村建设进展【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3. 武前波: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浙江乡建的实践历程【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2. 范凌云:乡村振兴视阈下苏南乡村规划演进及展望【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1. 罗震东:新时代、新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50. 段德罡: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设【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49. 李京生:关于村庄规划的内容与方法的讨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交流会】

48. 归玉东:蝴蝶村的蜕变【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7. 桑万琛:基于文化传承的一般性乡村规划实践——以“杭派民居”规划研究实施为例【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6. 戴星翼:传统与现代农村社区【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5. 罗震东:淘宝村3.0与美丽乡村建设【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4. 王春:如何理解“田园综合体”【2017年会专题】

43. 彭婧:我的故事我的家——美丽乡愁大学生公益实践计划【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2. 张尚武:城乡现代化与乡村振兴【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1. 李京生:“学院派”的乡村规划——编写《乡村规划原理》时的思考【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40. 宁志中:从乡村旅游实践看乡村规划教学内容的拓展【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9. 张秋玲:农业产业视角的乡村规划教育需求研讨【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8. 但文红:文化公平视阈下乡村规划教育课程设想【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7. 任文伟:湿地文化、乡村湿地与农村经济发展【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6. 桂华: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5. 李铁: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

34. 穆钧:土筑:有关传承与更新问题的一点思考

33. 童纯跃:湖北省村镇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2. 戴冰武:系统性乡村建设实践

31. 李兵弟:乡村规划建设的时代要求与实践路径

30. 但文红:交换视阈下的苗族招龙节解析——兼论不同群体的文化集体记忆与行为差异

29. 史怀昱:白鹿原乡村地区的发展探索

28. 孙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27. 张佳:成都乡村规划师制度实践与探索

26. 张立:日本的老龄化与地方人口减少及应对 ——东亚经济体农村考察(二)

25. 丁奇:基于城乡等值理念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方法探索

24. 康洪莉:农业美——乡村才美

23. 陈瑶:返乡创客是这个时代先行者

22. 王竹:乡建——经营与永居

21. 张乐天:乡村社会文化的转型与再生

20. 林善浪:新常态,新农村

19. 党小勇:集聚设计力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18. 杨飏:创意,让农村更有价值

17. 李笑光:关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

16. 赵民:韩国、日本乡村发展考察——城乡关系、困境和政策应对、启示和思考

15. 张文山:美丽乡村品牌工程策划与行销设计

14. 王竹, 钱振澜:“韶山试验” 构建经济社会发展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营建方法

13. 段德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乡村规划实践与教学

12. 贺雪峰:为了谁的农业现代化?

11. 周俭:乡村遗产保护——文化景观的价值与管理

10. 冯长春:国家重大科研中的乡村规划 领域研究议题

9. 彭震伟:同济大学的乡村规划教学体系

8. 朱建江:乡村规划编制的议题

7. 叶红:乡村规划实践与教学的议题

6. 张立:韩国:改良支援程序、齐心协力促进农村发展——韩国农村考察纪实及启示(一)

5. 温铁军:土地改革与中国城镇化

4. 沈关宝:小城镇研究与新型城镇化

3. 李京生:乡村空间的解读

2. 戴星翼: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环境治理

1. 阮仪三:乡土中国——智慧之道与今日困境

欢迎交流:rural@planning.org.cn


乡村振兴需要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乡村规划与建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