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罗马的一年:透过历法看古罗马人的日常生活》:一部西班牙考古学家所著的古罗马历法与社会史新译著作!

凤凰壹力 蒙古史与元史学术兀鲁思 2023-09-19


“ 

本书以古罗马历法为主题,有趣而严谨地介绍了古罗马世界。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罗马历法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以及构成历法的元素,如年、月、星期、日、小时等,了解古罗马人对它们的理解方式。第二部分展开一个完整的罗马年,观察古罗马社会及其节庆、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介绍罗马历法对古罗马社会的意义。本书切入视角独特,带领读者在古罗马历史中进行一次时间旅行,领略古罗马历法的魅力和古罗马社会的方方面面。








01

本书概况


《古罗马的一年:透过历法看古罗马人的日常生活》


原作名:Un año en la Ancigua Roma: La vida cotidiana de los romanos a través de su calendario

作者:〔西〕内斯托尔·F. 马克斯

译者:刘雅虹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凤凰壹力

出版时间:2023年4月

页数:472页

开本:16开

装帧:精装

定价:69.00元

ISBN:978-7-5426-7987-1


作者简介

内斯托尔·F. 马奎斯(Néstor F. Marqués),西班牙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化传播者,重点传播罗马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专注于历史遗产虚拟化和3D打印技术。他在推特上拥有10万多名粉丝,在2012创建了网络文化项目“古罗马的每一天”,将文化和娱乐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为大众提供了解罗马世界及其文化遗产的渠道。


译者简介

刘雅虹,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西班牙语副教授。曾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工作,两度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赴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大学访学。研究方向为西班牙语对外教学、西班牙文学。主编教材《西班牙社会与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以罗马历法为主题,以一种有趣又不失严谨性的方式介绍古罗马世界。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罗马历法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以及构成历法的元素,如年、月、星期、日、小时等,了解古罗马人对它们的理解方式。第二部分展开一个完整的罗马年,观察古罗马社会及其节庆、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介绍罗马历法对古罗马社会的意义。本书将带领读者在古罗马历史中进行一次时间旅行,领略历法的魅力及先人的聪明才智。


编辑推荐

★在古罗马历史中进行一次时间旅行,领略历法的魅力及先人的聪明才智!★一月可能并非一直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二月曾经一度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一星期可能有八天?……这些意料之外的历法知识,你会相信吗?★本书从罗马历法入手,切入古罗马的历史,从社会文化到政治制度,从上层阶级到普通民众,角度新颖。

★本书主要内容有古罗马历法的演变(月亮历、太阳历、宗教历法等)、纪元法、纪年法、计时法等,以及对古罗马12个月中每个月节庆日的描述

★本书涉及大量古罗马历史及神话人物,阐述其与罗马历法中节庆日渊源。

★本书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古罗马的相关历史地理、法律政治、文学艺术、日常生活等各种信息穿插在节庆日的介绍中,轻松好读。

★阅读本书,还可领略古罗马城居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工作娱乐、信仰禁忌,欢喜悲哀等内容

★本书印刷精良,装帧精美。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罗马历法:从起源到当代

引言

什么是历法?

从罗马到当代:历法的起源及演变

罗马历法起源:月亮历

从罗慕路斯到努马:太阳历转向

共和国时期的历法及其改革

从共和国到帝国:儒略历

奥古斯都及历法权力

罗马帝国后期和历法基督教化

格列高利历法

古罗马人如何计算

世纪

世纪卢迪

星期

日子

小时

第二部分  罗马历法:节庆和日常生活

引言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结语

后记

古典资料

参考书目

附录

罗马城平面图

费罗卡利纪年表的一星期七天

保存下来的一些主要纪年表复制品

致谢





02

本书原版


Un año en la Ancigua Roma: La vida cotidiana de los romanos a través de su calendario

作者:Néstor F. Marqués

出版社:PLANETA

出版时间:2018年

页数:368页






03

本书前言


我一直认为,如果不首先了解过去,对其进行研究并加以珍惜,就不可能展望未来。我们都是罗马的直接继承者,因此,更好地了解罗马的文化和习俗应该是一项道德义务。

这是我十多年前成为罗马世界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传播者的前提。2012年,当社会通信技术已经淹没了一切和每个人的时候,我决定创建一个网络文化项目,让人们从中了解和欣赏罗马世界及其文化、遗产和馈赠。“古罗马的每一天”就是这样诞生的,这是一项朴素而坚定和自信的创举,从那时起,它试图通过利用技术作为盟友,以一种人人触手可及而且能负担得起的方式,将文化带入社会来满足这些前提。尽管如此,我一直试图保持完全严谨的科学性,这赋予了这个项目最大的优点,因为“盲目”传播的结果可能会像无知一样具有破坏性。

几年后,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在这条道路上,以极大的毅力,将其作为一个了解罗马世界的渠道,巩固了“古罗马的每一天”的地位。通过各种社交网络上的技术手段和网站,或参加面授课程、讲座和旅行,任何人都可以享受这种理解罗马文化的新方式。

在历史科学和文化遗产领域的任何研究中,传播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项研究的目的是把知识回馈给社会。否则,历史就会陷入困境,不可能达到它的最终目的。诚然,并不是所有的研究人员都想要、能够或者知道如何去做,但新一代的人开始明白,历史不能建立在人们的对立面。正如罗伯特·克纳普(Robert Knapp)在他的著作《被遗忘的罗马人》(Los olvidados de Roma)中关于罗马社会普通人的描述。作为历史学家,我们要真正与之沟通并传递热情的对象应该是那些在这片领域没有经验和方法,从零开始徒步前行的人,也就是占社会人数99%的普通人。他们应该了解历史,不幸的是,历史往往被锁在难以触及的抽屉里。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当传播者,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神话、谎言和历史谬误如今已司空见惯。有时它们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很难从集体意识中拔除。谁不认为罗马角斗士总是在竞技场上战斗到死呢?罗马人在盛大的宴会上,天天吃,天天吐,又是什么意思?或者当政治候选人在说真话的时候,会用手抓住自己的睾丸?所有这些都是传说,都是由错误的信息和错误的传播流传下来的。

本书试图以引人入胜的方式接近罗马世界,但同时不忽视研究及其严谨性。你在这里发现的是多年研究的成果,甚至是好几个世纪的成果,因为有许多作家毕生都致力于更好地了解过去。然而,你必须知道,历史研究是一个有生命的,在呼吸和不断变化的实体。尽管我们可以提供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最新和准确的观点,但我们永远不可能完全确定我们所知道的关于罗马世界的一切。

罗马历法是“古罗马的每一天”项目的雏形,它的基础之一是评论每天发生的事情,是一个令人兴奋但充满复杂性的主题。有机会和能力花时间深入研究并将其写出来确实是一场冒险,我很自豪能在这本书中和读者一起分享这番体验。我们将理解历法是什么,它对罗马这样的社会意味着什么,以及它从起源到今天的演变过程。我们还将深入研究构成历法的元素,其中许多元素对我们来说是熟悉的,并了解罗马人对它们的理解方式:年、月、星期、日、小时……

最后,我们将进入一段完整的罗马年的旅程,从1月到12月。我们将观察到罗马社会及其文化、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从皇帝到奴隶,从商人到参议员,所有这些都将反映在这部作品中,将引导你穿梭于1200多年的古罗马历史中。

感谢你分享古罗马文化。

内斯托尔·F. 马奎斯




04

本书引言

(一)

正在阅读这些文字的你,请稍作停顿,思考一下。想一想,此刻是何年何月何日。再想一想,比如,公元前27年,被认为是罗马帝国的第一阶段和“元首制国家”理论上的起始时间。最后,想一想,从那个时间开始到现在,过去了多少年,多少个世纪,甚至多少个千年。

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在当下与任何其他时刻之间建立一种时间关系是非常容易的,正如我们从出生起就被教导的那样。无论日期有多么遥远,我们总是能够在头脑中刻画出时间流逝的尺度感。

历史上所有的社会都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使用了一种最广义的时间参考系统。无论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时间周期是构建和巩固共同生活的要素。我们今天所说的历法只不过是时间参考基本系统之一,是先进而精练的代表,部分归功于罗马人,对此我们将在本书中加以证实。毕竟,历法是人类的发明,是为人类的方便而设计的,以真实的自然观察为依据,时间系统完全依赖于观察的精度。

你知道奥古斯都(Augusto)皇帝第七个执政官任期年份的时间吗?你知道罗马建城纪年727年吗?这是纪年方式中的两种。罗马公民通过这两种纪年方式,可以很容易知道我们所说的是哪个年份。虽然很可能我们对这两种纪年方式都觉得奇怪,尤其是第一个,因为它甚至不是基于连续的线性数字序列,但是我们仍然知道那是奥古斯都作为罗马的“第一公民”掌权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7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刻也没有停下来思考,我们如何能够把塑造时间的参考系统这样无论是比喻意义上的还是字面意义上的重要事情,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人们很容易认为时间和它当前的特征一直存在。时间是不变的,但是它的社会建构并非如此。

罗马人的时间观念与我们的时间观念完全不同,同时也是我们整个历法体系不可缺少的基础,当我们进入其中,我们将发现,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我们所做的每一种建构都是主观的,尽管它试图在自然、不变和连续的时间中扎根。

今天,整个西方世界都建立在一个把时间分成两半的轴上:公元前(a. C.)和公元后(d. C.)。当然,最近有一些替代方案试图对时间建立一种超越宗教的关系——纪年前和纪年后(a.n.e / d.n.e)。然而,这些替代方案仍然参考我们对时间的社会观念中的一个关键里程碑。事实上,即使是17世纪的神学家也认为这种纪年法只是一个商定的观点,甚至不能代表耶稣基督诞生的真实日期,我们后边将会看到这一点。

在古代世界,在罗马的边界之外,每个国家、城市或文化群体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当前时间,并计算和校准过去的时间。地中海文化的相互联系意味着,为了建立商业、政治或社会联系,有必要同步或至少适应所有这些文化的时间概念。这是一项实际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有10个月的年份,而每个月的名称也互不相同,持续的天数也有多有少,有一些月份少于20天……在古代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由于我们如今生活在西方的标准化中,这种情况听上去似乎是混乱和遥远的,但我们只需要回顾一下过去,就能发现日历中其他社会失调的例子。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创立的以十进制为基础的革命历法,用来划分月份、星期甚至一天中的小时。

法兰西共和国的历法,自1793年一直使用到1805年被拿破仑一世废除。对居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突然的变化,甚至超过了我们稍后会讲到的尤利乌斯·恺撒(Julio César)的改革。通过取代月份旧名称的尝试,所有月份都改了名字:葡月大致对应9月中旬和10月中旬,雾月从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以此类推霜月、雪月、雨月、风月、芽月、花月、牧月、获月、热月和果月,其中一些,如雾月,其名字照搬自希腊语或拉丁语。

所有这些最终都证实,我们目前几乎本能认为的时间参考系统的连续性,不过是不久以前出现的一种错觉。我们将看到,几个世纪以来,直到最近的日期,在划分时间的方式上发生了连续不断的变化,这些变化已经在我们今天认为是固有和天然的系统中具体化了。

让我们抛开显而易见的术语,抛开一切看似显而易见的东西,来发现我们生活在其中的时间的起源:世纪、年、星期、日、小时……对我们来说很简单的概念,隐藏着可以追溯到时间暗夜中的几千年以前的含义。

什么是历法?

在深入解释罗马历法的起源以及它是如何成为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历法之前,我们必须先问问自己:历法是什么,它在罗马世界代表着什么。

罗马历法在拉丁语中的名称是fasti,来源于fas这个词,是众神眼里“被允许的事物”。fasti所涉及的是法律事务、审判和其他罗马人在“工作日”(dies fasti)里完全可以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kalendarium这个词在拉丁语中和时间测量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指罗马世界中在名为卡伦德日(kalendae)的当月第一天所应偿还债务的记录簿。这就是这个词的由来。这个词今天的含义直到7世纪才被使用,首次使用者是塞维利亚的基督教学者伊西多尔,是在记录圣徒及一年中的圣徒纪念日的登记簿中使用的。

罗马人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与kalendarium有关的表达。在谈到卡伦德日偿还债务的行为时,人们经常讽刺地说:ad kalendas graecas——“在希腊历法中”意思是“当某件事永远不会发生的时候”,因为希腊人使用的历法完全不同,上面没有卡伦德日。这就像我们说“当青蛙长毛的时候”。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fasti和kalendarium都没有提及时间起源的概念,但更接近于时间的社会性方面。事实上,时间的流逝是出现在历法上的众多元素之一,但它不是唯一的元素,也通常不是最重要的。历法在历史上一直被用于政治、经济和宗教目的,当然,罗马人也不例外。

就像在许多其他日常环境中一样,指定我们时间测量方式的词同样起源于罗马文化。停下来反思一下是一门有意思的功课,思考我们应该为这个文明做什么,因为我们是谁,在做什么,说什么,怎么说,这一切的起因和源头都来自于罗马文明。

(二)

现在我们已经对罗马历法的来龙去脉有了深刻的了解,从其最遥远的起源到现在的发展及其所有细节和复杂性,我们终于可以接近其内涵了。庆典、重要日期、重大事件纪念日以及纪年表上标记的罗马历史上发生的许多其他大事,有助于我们看到其中反映出来的,日复一日使用历法的所有人的习俗和罗马社会决定性的仪式。

本书第二部分是儒略历一年十二个月的介绍。我们将观察历法的全貌,涉及公元前45年儒略历系统建立之前的时期,以及之后的时期,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延续到公元5世纪,因为在罗马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并不是所有的节庆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可以看到节庆的演化及理解节庆的不同方式。

按照古代模式,之后的内容将变成21世纪真正的“当代纪年表”,一部通过罗马历法汇编而成的罗马历史,以便作为日常参考,并向有关史料致敬,我们将以其为基础,建立历法的内容和结构。奥维德、瓦罗、马克罗比乌斯和其他很多作家,以及我们目前所了解的各种“纪年表”,无论是刻在大理石柱子上的公共历法抑或私人历法,特别是公元354年的手抄日历或者叫“费罗卡利纪年表”,都将成为我们的参照点。

我们将采用“费罗卡利纪年表”的部分结构,该历法虽然出现在晚期,但是让我们看到私人历法是什么样子。虽然这种手抄本形式可能在更早期就已经存在,但它却是从公元3世纪末才开始普及。在我们“纪年表”上的每一个月份前面,都会有一幅图像,其依据是今天在梵蒂冈教廷图书馆收藏的17世纪的两个手抄本,它们复制于另一个9世纪的手抄本,而后者今天已经遗失了,而这个手抄本又是公元354年的原稿的复制品,原稿在很多世纪前也已经毁坏了。每幅图代表当月的节庆,或者只是一种习俗,或者仅仅是与其所涉及的月份有关的概念的理想化。我们在手抄本的每幅图像下面,可以看到最初为当月形象配的双行诗,对每个月的有趣事物进行评论。这些诗也保存在名为《拉丁文选》(Antología latina,665)的诗集中。我们不知道这些诗的作者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写的,但是他们一定是罗马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写作的年代也许是从奥古斯都时代开始的。

我们也将在每个月看到“纪年表”结构的理想中的样子,上面有日期、日子的特征及最突出的节庆。我们的依据是五十多种罗马历法的残片,它们中有很多是奥古斯都时期的,其中最突出的是“马非阿尼纪年表”,它是目前被了解得最全面的纪年表;还有一个是保存至今的最豪华的罗马历法副本——“阿密特尼尼纪年表”,又称“普拉埃奈斯提尼纪年表”。

我们将展示从A到H的八个市集日字母,每个月的卡伦德日(K)、诺奈日(NON)和伊都斯日(EID),以及到以上各个日期的剩余天数。我们也将标记国民大会日(F)、工作日(C)、不禅日(N)、祭神日(NP)、国民大会日兼不祥日(EN),以及更奇怪的 QRCF和QStDF。最后,罗马历法每个月最突出的节日将以缩写形式出现,比如,用LVPER代表牧神节,我们将在本文后面部分解释。

在每个月里,我们将会发现其起源、奉献、节庆以及其他在罗马历史上发生的重要里程碑式事件。为此,我们将利用在本书第一部分和该引言前半部分提到过的一切可能的文献资料,以及其他一些非常有趣的资料,展示了一年的12个月,并给出了一些有意思的迹象,以及表明其与农业的关系。

在一年的每个月里,罗马历法的主要功能是汇总“国家节庆”或者称为“国家公共节日”的日期。国家公共节日包括主要的节日和假期,这意味着停止一切工作。负责向罗马诸位主神献祭的祭司们,在这些天甚至不可以看见有人干活。他们出门的时候,总是通过传令官敦促所有正在工作的人停下来。如果发现有人违反禁令,就会处以罚款,或者必须用一头猪来祭祀赎罪。

其他日子,如举办角斗表演、田径比赛或者戏剧表演的日子,也是节日。虽然这些日子因为是大规模的庆祝活动,通常也会出现在官方历法中,但是尚未达到国家公共节日这个级别。卢迪日(“游戏日”或者“表演日”)在共和国末期一年几乎有80多个,因为这些日子不是特殊的节日,尤其不是献给神明的节日,公共活动和经济活动可以照常进行而并不会冒犯神明。这些日子的起源与共和国的发展相关,作为一种向“至高无上的朱庇特神”进行特殊献祭的方式,以在战场上获得他的保佑,也就是所谓的“罗马卢迪”。因此,在罗马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卢迪日是为了纪念军事胜利而举办的。

节日也是给神献祭的基本元素,因为它们是为神而创造的,正如瓦罗的记述“(节日是)为了敬神而设立的”(《论拉丁语》VI,12)。还有其他类型的节日,在这种情况下指私人节日,以纪念杰出人物或家庭,但这些节日不是由市民共同庆祝的。皇室节日是例外,它们是公共性质的。“去世后净化节”是私人节日,是在一个家庭成员去世后的十天里举办的在今天看来并不喜庆的节日。每个人都会庆祝自己的生日,或者任何其他在其生命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

在公共节日中我们区分了三种:第一种是固定节日,每年在某一特定日期庆祝,也是唯一反映在官方日历上的节日,因为它们每年都是固定的;第二种是概念性节日,也是年年定期举办,但是确定日期的人是行政官员或者祭司,因而无法反映在日历上,而是事先公布;第三种是法定节日,这种节日的时间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每次都以特殊的方式确定日期,由最高执政官、裁判官或者某位独裁者下令举行,以纪念某一次胜利,或者为某次对神的严重冒犯赎罪,或者为减轻某次灾难带来的影响。

所有的公共节日,无论其性质如何,都是为了罗马人民的利益而对神进行感恩或者赎罪仪式的节日,由国家支付适合每种情况的祭祀和仪式的费用。公民没有义务自己进行任何类型的仪式或者祭祀。不过,如果他们希望这么做的话,他们可以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罗马宗教有无数的神,其中一些比另一些重要,这些神守护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面,其功能在后来的基督教中与保护神或者守护神相关。

仪式通常包括动物祭祀,除了那些极其洁净的神,比如主掌生育的卡门塔女神(Carmenta),她不能与死亡有任何联系。祭祀是由敬拜相应神的祭司进行的,一般在神殿或者圣所前的祭坛上进行,通常会伴随一场仪式盛宴。

最后,历法还显示了其他突出的日期,如重要的军事胜利或失败的日期,神殿供奉各位罗马神的日期,甚至发生一些超自然事件的日期,如闪电击中雕像的日期,需要预防恶兆的日期。所有这些都将在我们即将解释的罗马历法中得以体现。




05

本书结语


正如我们通过以上文字的时间旅行所证实的,历法及其所有组成部分无疑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根本性的稳定和秩序的基本要素之一。特别是罗马历法,它是我们历法的基础和起源,它使我们能够理解罗马全部历史中技术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从通过观察月亮的第一步,经过共和国时期向太阳模式的进化,以及纪年表的创立,直到我们称之为儒略历的基本里程碑,后者无疑是古代最杰出的技术进步之一。儒略历的先进程度使得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在继续使用它,只进行了小小的改进——修正时间滞后,称之为“格列高利历”(公历)。它已经成为我们与生俱来的历法,由于其全球性应用从而达成共识,肯定永远不会再被取代了。

然而,我们必须看得更长远:世纪、年、月、星期、日、小时,以及形成罗马历法非永恒而特质性的伟大结构的各种联系中保留的一切。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罗马的传统、节日、恐惧、神性、骄傲、起源,甚至日常生活。

一天又一天本质上的不断演化和改变,贯穿了一千多年的罗马历史,直至最后阶段,罗马世界似乎从内到外油尽灯枯而亡。然而,尽管经过那些实施世界新规则的人付出的许多努力,世界的本质,我们今天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在说什么,这一切所依托的基础仍然是不可动摇的,提醒我们那些在我们之前统治世界的人的聪明才智。

历法是一个不断重复的循环,它将我们与遥远的过去联系在一起,直指有时很难想象的过去的尽头。我们现在知道重视和回顾过去的重要性,不是骄傲,也没有必要,只是钦佩他们走过的路,看到所学到的好的和不好的东西。在我们个人生活中和当代社会中,到了为我们的过去开辟一个空间的时候了,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清楚地预见未来。

Nescire autem quid ante quam natus sis acciderit, id est semper esse puerum. Quid enim est aetas hominis, nisi ea memoria rerum veterum cum superiorum aetate contexitur?

不知道在你出生之前发生的事情,就好像永远是一个孩子。如果一个人的生命不把对过去事实的记忆与他的祖先相结合,那么他的生命实际上算什么呢?

(马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演讲者》“致马库斯·布鲁图斯”,34,120)

Primus romanas ordiris, Iane, kalendas.

Februa vicino mense Numa instituit.

Martius antiqui primordia protulit anni.

Fetiferum Aprilem vindicat alma Venus.

†Maiorum† dictus patrium de nomine Maius.

Iunius aetatis proximus est titulo.

Nomine caesareo Quintilem Iulius auget.

Augusto nomen caesareum sequitur.

Autumnum, Pomona, tuum September opimat.

Triticeo october faenore ditat agros.

Sidera praecipitas pelago, intempeste November.

Tu genialem hiemem, feste December, agis.

雅努斯,你第一个开启罗马的卡伦德日。

接下来的一个月,努马设立了净化节。

三月是旧历年的开始。

丰收的四月称维纳斯为恩人。

五月是我们长辈的名字。

六月与青年的名字有关。

七月用恺撒的名字增加了昆蒂利斯的威严。

八月沿用了皇帝的名字。

波莫纳,九月为你的秋天结满果实。

十月五谷丰登。

粗暴的十一月,你把星星扔进大海。

快活的十二月,你庆祝欢乐的冬天。

(奥索尼奥,《田园诗》,9)




06

本书后记


写两千年前的那些人的日常生活、天气和节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试图在保持对当前学术现实忠诚的情况下,让任何拿到手边来阅读它的人能够理解。然而,有了我很幸运地找到的编辑团队,这件事可以变得简单很多。特别感谢皮拉尔·科尔特斯(Pilar Cortés)和阿莱格里亚·加利亚多(Alegría Gallardo),他们在这场冒险中一直陪伴着我并给我提供建议,没有他们的帮助,《古罗马的一年》仍然只不过是我的想法。

让我惊喜的是西尔维娅·古铁雷斯(Silvia Gutierrez)为这个项目创作的图画,她的艺术家的技巧,使这一切恢复了生命,让我们可以欣赏。我要感谢另一位文字方面的艺术家,她是玛丽亚·利蒙(María Limón),塞维利亚大学的教授,古典语言学家。她以天生的亲切态度,回答了我在拉丁语言领域的所有技术问题。在插图和经典文本中发现的所有知识都归功于她们,而任何错误都是我的责任。

我还要感谢那些多年来一直和我一起分享时间的所有人,他们对我在古罗马“度过”的时间比在21世纪更多表示支持和理解。我也要感谢我的父亲和我的嫂子,他们校正了所有的小错误,做了许多方便阅读的细节工作。感谢我的伴侣——我的“莱斯比亚”(mea Lesbia)、我的母亲和我的其他家人,还有朋友,尤其是那些每天都随叫随到的人,感谢他们的支持和陪伴,才使在他们身边写这本书完全是一种值得我永远留存的愉悦。

感谢罗马、塞哥维亚、马德里和许多我在那里写下这些和前面所有文字的其他城市。当然,值得赞扬的还有元老院和罗马人民,他们的存在给我们留下了发现人类历史最迷人的文明之一的可能性,我们正在试图理解这个文明,并与所有想要倾听的人分享。

最后,我将永远感激所有那些多年来一直在关注和支持“古罗马的每一天”这个文化项目的人们,无论是通过社交网络上的技术手段,还是“古罗马的每一天”官网,或参加活动、旅行和其他使我有机会分享罗马世界文化的会议。没有他们,这个项目永远不会走得这么远,你们将永远得到我最真诚的感谢。

如果你认为这本瑕瑜互见的作品给你带来了哪怕是关于古罗马生活的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那么为它投入的所有工作都是值得的。

内斯托尔·F. 马奎斯






07

精彩文摘

罗马历法起源:月亮历

由于传奇人物罗慕路斯的伟大智慧及英明决策,罗马人将创造这座城市第一个历法的荣誉献给他。正是这部最初的历法为后来的罗马历法及我们今天使用的历法奠定了基础。

与古罗马历法和我们今天使用的历法不同,这部最初的历法以月亮的相位作为基本元素来记录月份和年份的循环。从美索不达米亚到罗马的所有世界古代文明,一直把月亮神看作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神灵之一。月亮推动动植物的生长,决定潮汐的规律及妇女的月经,是为数不多可以亲眼看见的神灵之一。月亮神端坐在自己的舆辇上,配合着太阳的节律,在天空中周而复始地巡游。在一个农业社会中,这是一个可以确定时间流逝的完美着力点。

罗马人对月份的命名传统与月亮有关,因为menses(月份)这个词是古希腊人用来给天体命名的。如瓦罗(Varrón)在其著作《论拉丁语》(Sobre la lengua Latina)中提到,这个词的写法是μήνη,来源于μῆες——希腊文是meses,与拉丁文的menses同源。在当今世界的其他语言中,以英语为例,也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如moon(月亮)或month(月份)这样的单词拥有共同的起源。由于与月亮的关系,这些单词都与测量时间的原始方式有关联。

古罗马历法基于四个关键点来测量一年中每个月份的连续天数。这些日期与月亮及其变化的相位密切相关。伴随每个月份开始的第一个月相,是卡伦德。这个与肉眼观察到的新月一致的日期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按规律变化的月相形成了月份,每个月第一天观测到的月相就成为这个月的卡伦德日。

一位低等祭司负责观测月相并记录新月开始的时刻,然后报告给祭典之王。后者虽然宗教等级并非最高,却是罗马宗教生活中声望最高的祭司,其影响甚至在大祭司长之上。古罗马人信奉掌管时间周期的朱诺·科维亚(Juno Covella)女神。当人们祈求这位女神施恩的时候,嘴里念着“朱诺女神,我在此虔诚呼唤你”,向女神祈求庇佑。

这个唯一持续时间不固定的第一阶段过去,就到了诺奈日(nonae),它与盈月重合。Nonae这个名字最初的含义很简单。Nonae来源于nonum(数字9),指的是到下一个日期之前流逝的日子,即卡伦德日后的第九天。在诺奈日,祭典之王在罗马广场或帕拉蒂诺山旁边的阿尔克斯小丘上,向民众宣布当月的节庆和大事安排。

月半是伊都斯日(idus),它标志着满月阶段。伊都斯日一直以来是向朱庇特献祭的日子。罗马传统告诉我们:在这一天,负责向朱庇特献祭的大祭司和其他祭司一起,用一只绵羊向众神之王献祭。

这三个日子——卡伦德日、诺奈日、伊都斯日,很可能是后来的罗马历法中测量日期的唯一标准。然而,通过当代的研究,我们观察月相,就会测算出古罗马历法尚有增加一个日期的余地。我们不知道早期的罗马人如何称呼这个日期,而后来的罗马人也不记得,但是肯定应该与亏月相重合。根据内涵计数法计算的9天一个周期,用于该月的其他时段。我们根据一些研究者的做法,称这个日期为nundinae post idus,意思是“伊都斯日之后的第九天”。罗马历法没有提及这个日期,以至于不但今天的我们,甚至公元1世纪的罗马人很可能也不清楚。然而,隐藏在“纪年表”背后的一些节庆揭示了这第四个日期的存在,它就是最重要的“号角净化节”(Tubilustrium)。

Tubilustrium由tubae(大号)和lustrare(祛除)两个词合成,号角净化节是罗马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在该节日期间,清洁和净化“大号”——仪式上使用的号角,用于各种葬礼、游戏及祭礼。这个庆典在后世的罗马历法中,每年举办两次——3月23日和5月23日。在更早的历法中,每月在这个日期举办一次市集(nundinae)——按照我们当代的计数法是在伊都斯日之后的第八天。我们也可以注意到,有很多以缩写形式出现的罗马历法,在3月24日和5月24日采用带有首字母缩写词的QRCF,史书一般将其全称写为quando rex comitiavit fas(当君王游行的时候),这个短句可能再一次指代“祭典之王”。和在卡伦德日一样,“祭典之王”在其他日期也与历法密切相关。在这个日子,他有可能在上午的祭祀仪式游行中担任一个主要角色。这两个日期向我们展示了非常重要的仪式,这些仪式恰恰在该月的第三个月相结束的时候举行。

虽然这些庆典充分保留了解读这个遗失日期的密钥,但对罗马历法更深入的分析(将在本书的第二部分看到这一点)揭示出,每个月在伊都斯日后大约隔一个市集日,按照惯例将举行某个重要庆典,比如二月的界神节(Terminalia)、四月的柏勒里亚节(Parilia)、七月的尼普顿节(Neptunalia)、八月的孔索神节(Consualia)。稍后我们再具体讨论这些节庆。

从每个月的这个非同寻常的最后日期开始,只需要等待一个新的9日周期(以内涵计数法计算),就到了与新月重合的下个月的开始。总之,古罗马历法系统赋予卡伦德日一个不固定的日期,但是将月相周期的其余重要日期保持固定的间隔,直到大约29天为止。

另一方面,罗慕路斯决定把一年内的第一个月——三月——献给他的父亲马尔斯,以示对这位战神的崇敬,这一直是罗马的传统。将三月作为一年的开端也包含了一些古老的含义,使我们得以窥探自然和人类生命周期之本源。

三月,肃杀的严冬已经过去,温暖的天气来临。在这个季节里,万物复苏,开始了新的周期,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这是出生、成长、死亡和复活的完美循环。我们不必惊讶,许多文化和宗教普遍以此为基础。因此,对于那些依赖农业,也就是说,依靠大自然的更新换代生存的民族来说,三月理所当然成为一年的开始。随着天气的好转,人们在田间辛勤劳作,对经历自然循环之后的生存再次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温和的天气也预示着战争的重新开始,因此第一个月是献给战神马尔斯的。古罗马的三月标志着军事战争再次拉开了序幕。

从三月开始,月份的连续类似于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方式,而七月和八月是例外,这一点我们将在稍后谈到尤利乌斯·恺撒于公元前45年进行的历法改革时予以详尽解释。所有的月份奉献给不同的神,我们后边将一一解读。然而,从五月到十月的月份名称呈线性分布,与其在历法中所处的顺序一致。Quintilis是五月,Sextilis是六月,September是七月,依此类推,October(八月),November(九月)直到December(十月),这个年度就结束了。接下来,伴随着Martius(三月)又开始了新的一年。后世的研究者认为这种结构是罗慕路斯制定的,由十个月份构成的一年总共有304天。

奥维德等作家试图“事后”证明罗慕路斯选择一年只有十个月是合理的。奥维德在其《岁时记》中,显然在为罗马创立者的错误辩解,说罗慕路斯“熟悉武器甚于天体”(《岁时记》I,29)。根据其他古典史料记载,罗慕路斯决定一年的长短应该与人类怀胎十月相一致:九个阴历月。在这个解释中,四舍五入凑成十个阳历月。一个妻子为她死去的丈夫守寡的时间应该是十个月,数字10也是组成罗马军团的每一个战列的人数,而罗慕路斯将罗马市民划分为三个部落——拉姆嫩塞斯、塔提恩塞斯和卢凯伦塞斯,其中每个部落拥有的库里亚数目也是十个。

那么,太阳年所缺少的其他日子怎么计算呢?公元4世纪的罗马作家马克罗比乌斯(Macrobio)认为剩下的61天一直持续到四季结束,但是未予冠名。其他作家则认为使用了某种时间校准法,随着四季更替调整为一年。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时期,用来调整民事历法以适用自然节律的系统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我们将在下面发现,该运行系统意味着即将到来的下一次进化的萌芽。

当然,对于初次探秘罗马历法的人来说,因为我们头脑里固有的时间概念,可能觉得这是一个罕见而陌生的系统。然而,我们不应该认为帝国时期的罗马人——从公元前1世纪末开始——或者甚至生活在更早几个世纪前的罗马人,能够意识到奠定他们历法根基的这一切要素。绝大部分神话解释是罗马作家“事后”杜撰出来的,就像他们对自己文明创始的神话所做的那样。

在我们目前的观念中,我们倾向于把罗马看作一个整体——一个一切都一成不变的统一体。再没有比这种想法更不切实际的了。罗马作为一种文明,从默默无闻地萌芽到西罗马帝国的衰亡——传统上认为是在公元476年——持续了一千多年。将帝国时期的罗马人与早期罗马人相提并论,认为两者拥有同样的知识和经验,就如同将我们与中世纪的人进行比较一样。难道在10世纪就有了社交网络吗?那无疑是一次饶有兴趣的穿越,虽然此刻并非我们深入这条历史路径的良机。

一旦我们意识到要全面了解罗马历法的起源和演变,就必须对罗马文明不同阶段的巨大差异予以明确的区分,并跨越巨大的时间距离,这样才可以继续观察这第一部不规范而且稳定性差的月亮历法,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是如何进化为更成熟的历法系统的。

从罗慕路斯到努马:太阳历转向

以上通过对古代时期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古罗马历法的起源及构成,将了解在该历法基础上的第一步改革,即修订该历法以使其更接近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自然周期。我们来看看月亮历法转化为太阳历法的过程。

古典作家们告诉我们,这一改革是罗慕路斯国王的继任者、罗马城首位伟大的立法者努马·庞皮留斯(Numa Pompilio)国王的杰作。罗马作家们将历法改革归功于这位传奇国王。和歌颂他的其他丰功伟绩一样,这一归属只是证明历法演变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为奠定文明基础的君主统治的伟人们歌功颂德,增光添彩。

在新历法中,我们之前已经谈论过的日期得以确定:卡伦德日、诺奈日、伊都斯日的设定,使月份规律化,月份不再与月亮的阶段变化相吻合,部分地丧失了其自然性,促进了人们生活的实质性改善。

卡伦德日仍然代表每个月的第一天,是大祭司发布诺奈日的日子。低级祭司不断地祈祷:“朱诺女神,我在此虔诚呼唤你。”在一月、二月、四月、六月、八月、九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各重复5次,宣布诺奈日在该月的第五天;而在三月、五月、七月和十月则重复7次,这些月份的诺奈日在第七天。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祭司们必须维持的人为宗教行为,目的是为了保留他们凌驾于罗马市民之上的权势的连贯性。民用历法与经济活动相关联,不断演化,而宗教历法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古老的形式,由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看出保存至罗马历史更晚期的最古老的习俗。

另一方面,在这个严格的依附系统里,“祭典之王”在诺奈日宣布在该月剩下的日子里将要举办的庆典。从诺奈日开始,以内涵计数法推算,9天之后就到了伊都斯日这个关键日期,这是向朱庇特献祭的日子:在一月、二月、四月、六月、八月、九月、十一月和十二月是13日,三月、五月、七月和十月是15日。当然,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每个月的第四个关键日期,即我们之前认为的“伊都斯日后第九天”被废除了。

提图斯·李维和普鲁塔克等作家声称推动这个革新的是努马国王,也有作家认为是塔克文(Tarquino)国王,或者是某个被历史遗忘的人物。这个改革对于未来几个世纪之后的罗马的确意义深远。罗马人正在经历的这场观念上的转变——历法从以月亮为参照点,常常以人为干预的方式以保持最初的月亮历的特点,转向以太阳周期和一年四季为基准,而四季是组织农业生活的关键性因素。

然而,古老的罗慕路斯历法只有304个月亮日,它是如何与365个太阳日相吻合的呢?虽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这至少要等到尤利乌斯·恺撒的改革,但努马国王的改革增加了51天才凑够了一年355天。这个新的天数实际上几乎与12个月球周期的持续时间——大约354天——一致,不过因为古罗马人迷信奇数能带来好运,给该周期增加了一天,从而导致年复一年时间上的严重失衡。

新的天数加上从其他各个月份提取出来的日子共57天,创造了两个完整的月份,将其命名为一月和二月,给予这两个月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9天和28天。

虽然这两个月份在历法上非常重要,但是后来的罗马作家们似乎对努马历法中一月和二月的位置顺序有争议。一方面,普鲁塔克(《努马生平》,18—19)肯定一月和二月在其设立之初,曾经是新的一年中的第一和第二个月份,代替了罗慕路斯历法中表示一年之初的三月。这可能意味着这两个月份的次序从其设立之初本来就是这样的。然而,另外一些作家,如奥维德(《岁时记》II,51)利用归纳推理法得出结论,通过上述月份举办的庆典推导出,位于一月之后的二月才是新的一年的开始。

一月是献给终结和重新开始的守护神——双头神雅努斯——的,这就使得大部分作家把一月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月。而二月献给主掌冥界的神,用以进行净化和个人赎罪,因此其位置排在最后,意味着除旧迎新。实际上,在2月23日举行的界神节,祭祀主掌领土范围和边界的神特尔米努(Término)。有几位作家对这个祭礼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以此来证实二月作为年末的位置。

日历被重构为下列形式:

月份

拉丁文

天数

一月

Ianuarius

29

三月

Martius

31

四月

Aprilis

29

五月

Maius

31

六月

Iunius

29

七月

Quintilis

31

八月

Sextilis

29

九月

September

29

十月

October

31

十一月

November

29

十二月

December

29

二月

Februarius

28


除二月外,所有月份包含的天数都是奇数,被称作整月的月份有31天,缺月的月份则有29天。这种设置再一次涉及罗马人赋予奇数的神秘力量。我们找到了很多例子,比如维吉尔认为“神偏爱奇数”(《田园诗》VIII,75)。老普林尼也对这种数字力量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相信在任何事情上奇数总是更强大?”(《自然史》XVIII,23)

为了吸引好运,11个月份拥有29天或31天,只有1个月份是28天。二月是用来向亡灵和主掌冥界的神赎罪的。很可能从宗教角度考虑,为了不给予这个不祥的月份以奇数,减少了1天。正因如此,罗马历法在后世,包括恺撒的改革,都保持二月的天数不变,以示对冥神的尊敬,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今天。

尽管当时做了这些努力使这部我们今天称之为日月历的历法符合规范,但还必须定期增加一个整月份以使其保持稳定并与太阳和月亮的周期一致。我们不知道在罗马王政时期这个过程是怎样实现的,但是提图斯·李维貌似给了我们一个线索。他认为太阳年和月亮年的周期是通过在每19年(按罗马人的算法是20年)中插入了几个月份来调节。在这个调节阶段结束时,太阳年和月亮年再次完全重合了。根据当前的计算,在这19年内,总共增加了7个月份。

在我们看来,和其他情况相同,这个历法似乎是一套混乱而多变的系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确实如此。然而,正如将在罗马文明的其他方面发生的那样,这个历法由此起步,在随后几个世纪里不断进化。

共和国时期的历法及其改革

我们不知道促成月亮历向太阳历演变的具体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演变过程直到罗马共和时期才完成。我们再次深入到公元前5世纪的罗马。那是罗马王政时期的最后一任国王,绰号为“狂妄者”的小塔克文被赶出罗马城,罗马共和国宣告成立的公元前509年。

半个世纪后,一个被称为“十人委员会”的临时机构建立起来统治罗马。这个由十位议员组成的团体于公元前451年成立,目的是为罗马人建立一个新的法律框架,并将其内容镌刻在用铜材做的布告牌上,竖立在罗马广场的元老院中。这样,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并研究这些由风俗习惯主导的惯例性法令,避免了可能产生的各种分歧,因为直至当时,在罗马城,习俗总是居于统治地位,经常引发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严重冲突。

第一任“十人委员会”创立了十个法律布告牌。第二年又增加了两个法律布告牌,由继任的“十人委员会”制定。这就是使该委员会闻名于世的“十二铜表法”,它们是罗马法的基石。这些法律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家庭、财产到公民的继承权、刑事权。虽然这种曾经牢不可破的法律条款今天已经不再起作用,但我们通过一些罗马作家的记载得知,正是第十一个铜表法第一次以书面的形式提到,在正常的时间周期内插入额外的月份,以维持历法相对于太阳周期的稳定性。

我们终于搞清楚这套系统是如何纠正偏差并明确地参照太阳调整共和国民用历法的。要添加的月份名为闰月,每两年设置一次。这个新的月份共有27天,位于二月份之后的年末。

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或者更确定一些,在公元前4世纪末期,“十人委员会”确定了二月份为一年的第二个月。根据宗教传统,增加的月份仍然被放在二月之后,并使二月失去了年末位置。尽管如此,闰月并非恰好加在二月末的28日之后,而是加在23日之后举办界神节的那一天——这个一年的象征性末尾在增加的22天之后来临,加上二月份尚余的5天零头——24日到28日,构成了闰月的一部分。

理论上来说,这个针对历法不足之处的修订系统应该足以保持民事年与太阳年同步。然而,执政官的职务掌控在贵族权势人物手中。他们无数次地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有意地延长某一年,增加闰月以对自身有利;而为了缩短某个政敌的统治,即使按照正常情况应该增加闰月也绝不那么做。

祭司也同样仅限于在贵族中挑选。他们凭借宗教权威日复一日地掌控着时间机构。这种权威对平民,尤其对农民影响很大。人们安排农活、组织城市商业及其他合法活动,都有赖于月份结构的公告,然而,和早期由祭司惯常发布包括节日、诉讼、会议以及对于平民必不可少的其他活动一样,这些月份公告是祭司针对平民的另外一种系统性的掌控方式。

以普鲁塔克为代表的少数希腊作家,把这个月份称作Μερκηδόνιος或Μερκίδινος——Merkedonios或Merkidinos,无疑是罗马人为闰月创造的戏称。这个词来源于merces(薪资、付款、利息),很可能与政治和经济所有权有关。正如我们刚刚看到的那样,很多政治人物操纵闰月的增减。普鲁塔克的母语是希腊语,他一定领会不到这个词的戏谑含义是“政治腐败”。他以为Merkedonios这个词是闰月的原有正式名称,将该名称写入了《希腊罗马名人传》。

公元前304年,当一位获释奴隶的儿子、曾经担任过大祭司团秘书的格奈乌斯·弗拉维乌斯(Cneo Flavio)当选为市政官员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之前在秘书的职位上,弗拉维乌斯就曾因对月份组织结构的细节了如指掌而闻名。自从他的新政治职务允许其施行强有力的决策开始,他就决定终结大祭司的优势地位。根据史料记载,可能是在同一年,弗拉维乌斯在罗马广场设置铜牌发布了一份完整的日历。这个公用历法标记了一年中每一天的特征,目的是为了让公众提前了解在合适的时间做合法的事务(《罗马历法日期分类》,89—98)。这样,人民将可以摆脱对之前操控这些信息发布的祭司的依赖。可以预料的是,贵族们一点也不喜欢这个举措。

在罗马历史的任何时期,在掌控一切权力、金钱及其分配的特权人物(元老院成员、骑士以及更晚期的十人委员)与占全体居民99%的平民百姓(自由人或者奴隶)之间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地位落差。弗拉维乌斯属于后者中的一员,尽管这个阶层一直处于非常劣势的地位,但还是努力地前进,部分原因在于弗拉维乌斯这种“小人物”的“小行动”。

罗马共和国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世纪,不断地对外征服,建立了殖民地,而月亮历在历法中退居次要地位,尽管它在许多世纪后仍保留在罗马文学的想象中。奥维德曾亲临阿文蒂诺山山顶上的月亮女神神殿纪念庆典,他在《岁时记》中提到“月亮校准月份”(《岁时记》III,893—894),而该神殿的建筑时间可以追溯到塞尔维乌斯·图里乌斯(Servio Tulio)国王统治时期。

尽管弗拉维乌斯促成了历法的官方化,使之不再由贵族掌控,但闰年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仍然不失为一种政治和经济控制手段。从提图斯·李维记载的公元前190年7月11日的一次日食,我们得知历法在那一时期偏离太阳年大约四个多月。实际上,从天文学角度来说,那次日食发生在3月14日。我们可以想象这次异常天象对罗马人意味着什么。冬季从四月开始,夏季从十月开始,导致无论节庆抑或年周期,都不符合它们在传统的一年的自然周期中确立的位置。苏维托尼乌斯(Suetonio)解释说,没有一个节庆在合适的时间举办(《罗马十二帝王传》,“恺撒”,40):丰收节不在夏季,葡萄收获节不在秋季……

从那时起,人们制定相应的法律试图纠正误差。法律严格控制闰年,使民用历法与太阳周期重新协调起来。这些措施确实成功地将以前的不规律调整到在大约一个三十年的时期内“仅仅”增加了两个半月。

然而,这一切并不足以建立一个稳定而规范,并且不被贵族耍诡计和滥用的历法。此外,该系统很复杂,没有足够的可靠性来保证其正常运行。

这个时期的罗马已经不再是台伯河岸边的小城镇了。在广场的臭水塘前面,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如所谓的艾米利亚大殿、奥斯蒂利亚元老院以及维斯塔女神神殿。在这种背景下,马库斯·富尔维乌斯·诺比利奥尔(Marco Fulvio Nobilior)将军在安布拉基亚(位于今希腊境内)获得军事大捷几年后,于公元前187年,为大力神修建了一座神殿(Hércules museion)。从museion这个词的本义——santurario de las musas(缪斯的圣殿)来理解,这座神殿被认为是一座真正的博物馆。根据马克罗比乌斯的记述,该博物馆里曾有一部宏伟的历法,是我们拥有确凿证据的罗马历史上第一部历法。

这些巨大的“纪年表”原先很可能被绘在神殿的一面墙上,包含了一年中的所有节庆及每个月的日子类别,可能还有书面的卷轴,通常是莎草纸卷,解释每个节日的细节。当然,到今天这种“纪年表”已经荡然无存,而对它的研究资料也只能窥见蛛丝马迹。尽管如此,通过下面这段话,我们知道它确实存在过。奥维德提到,为了在下笔之前搜集资料,他查询过一些“纪年表”:

Ter quater evolvi signantes tempora fastos, nec Sementiva est ulla reperta dies.

展开纪年表,翻来覆去地看,上面标注有时间,却找不到一个日子是用来播种的。

(奥维德,《岁时记》I,657)

尽管如此,我们所保存的最古老的罗马历法——大约制定于公元前55年左右——无疑是富尔维乌斯“纪年表”的最好反映。目前可以在罗马最大的宫殿马西莫宫欣赏到的“最大古纪年表”残片展示了我们此刻正在描写的延续到共和国时期的罗马的真实情况。你可以在本书的插图中看到历法复原图,欣赏到以缩写形式确定的各种节庆:二月的界神节和国王被逐日,三月和五月的号角净化节,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节庆。下面我们将按照一年的所有月份排列顺序来进行详尽解释。

在残片上部还可以看到缩写月份名称,下部则是该月份的持续天数;还能看到一个月中的关键日期——卡伦德日、诺奈日、伊都斯日——和其余日期的名称。在右边,有一列是在一年的12个月之外增加的,对应于每两年增加27天的闰月。

然而,这个广为流传的历法从其诞生之初就伴有严重的错误。追逐个人权力、凌驾于大多数人利益之上的风气导致罗马越来越陷入腐败。历法的制定出于政治目的且带有可疑的道德瑕疵,使用起来很糟糕。这一切自然很快就促使罗马进行彻底的改革,新的政治气氛借助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的推动而出现,同时新的历法诞生了。


▲点击图片即可在出品方京东自营店购买


感谢凤凰壹力供稿授权!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即可查看本书的豆瓣主页!本号推荐书目的版权归相关出版社或出品方所有,书讯由本号整理首次发布,转发请注明原出处本公众号名称!整理不易,欢迎学界友人转发,点个 “  ” 和 “ 在看 ” 以示鼓励!感谢支持!


往期精彩回顾一、原创系列文章2月末日小编有话说&本号往期推送合集!学术兀鲁思小红书开通,欢迎关注
蒙古史学家勒内·格鲁塞的生平及其国内著述蒙古史学家杰克·威泽福德的生平及其国内译著
蒙古史学家丹尼斯·塞诺的生平及其国内译著
“蒙古史与元史学人”豆瓣小组成立致辞!
走进海归瓷艺术馆,领略元代瓷器文化!友号“历史与考古研究”学术公众号开张,欢迎关注!
美国中古罗斯与金帐汗国史学者查尔斯·哈珀林小传
《俄罗斯与金帐汗国:古罗斯历史上的“蒙古冲击”》节译(一)
《俄罗斯与金帐汗国:古罗斯历史上的“蒙古冲击”》节译(二)
《俄罗斯与金帐汗国:古罗斯历史上的“蒙古冲击”》节译(三)《原始文献中14~16世纪的金帐汗国、哈萨克汗国、昔班尼王朝、奥斯曼帝国与蒙兀儿斯坦》:一部明代中国与内亚世界关系史新著!《库曼人和鞑靼人:前奥斯曼时代巴尔干半岛的东方军事力量(1186~1365)》书讯信息

中东文明史2023年新书预告最全汇总!

“走进神秘的中东”中东文明史联合书单!

《成吉思汗传:历史上最大帝国的创建者》微评与纠误!
《中国-哈萨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简评与纠误
《中国-塔吉克斯坦友好关系发展史》微评与纠误二、蒙古史、元史、游牧民族史、中亚史、内亚史苏北海:元代金帐汗国的建立及其统治魏良弢:关于西辽的史料,文献及研究情况
《成吉思汗及其显赫家族》:一部成吉思汗后裔笔下的的成吉思汗家族史学术著作!
《明代吐鲁番与“大礼议”研究》:一部研究东察合台汗国与明朝关系的重要著作!
《鄂尔浑文回鹘碑铭研究》:一部由鄂尔浑文回鹘碑铭探讨回鹘汗国诸领域的学术著述!《蒙古语人群的分子人类学溯源》:一部国内鲜见的分子人类学领域集大成的蒙古学著作!
《内蒙古区域游牧文化的变迁》:一部多维度论述内蒙古游牧文化变迁历程的学术著述!
《细读匈奴七百年 : 草原帝国的崛起与衰亡》:一部世界视野下的匈奴通史新著!
《匈奴帝国》:一部台湾学者笔下的匈奴帝国微型通史!
《鲜卑列国》:一部台湾学者笔下的鲜卑列国兴衰史!
《五胡史纲》:赵丕承先生历时30载撰写的我国首部五胡十六国专史!“东胡系民族资料汇编”:东胡、鲜卑与乌桓诸族的古籍史料整理著作4种出版!
《柔然传奇》:揭秘第三个草原王朝与《木兰辞》中神秘的草原游牧民族民族史学家马长寿先生及其民族史三种
《内亚渊源:中古北族名号研究》:一部中古北方阿尔泰语诸族政治名号制度研究力著!
尹刚《北魏平城墓葬壁画研究》出版
《统一的前夜:东晋十六国与南北朝》:一部再现中国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巨著!
《吐鲁番出土文书新探(第二编)》:唐长孺先生110周年诞辰纪念论文专辑出版!
《于阗史丛考(增订新版)》:国内西域中古史与于阗史研究的经典著作增订再版!
费泳《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国内首部中古中国汉唐1000年佛教造像发展史专著!
《欧亚之门:乌拉尔与西西伯利亚的青铜和铁器时代》:俄罗斯考古学者所著的一部内亚原始时代考古历史学开拓性著作!
《神话与仪式:破解古代于阗氍毹上的文明密码》:我国著名历史语言学家段晴教授的一部重要的于阗“冷门绝学”遗著!
《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一部图文并茂的丝绸之路中古史权威著作!
《西风烈:大唐与吐蕃的百年战事》:一部唐朝与吐蕃200年战史的历史科普著作!
“西藏历史文化丛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张云教授的吐蕃史与藏学研究著作2种修订再版
《宋夏战争:难以降服的西北强藩》:一部著作带你走进北宋与西夏的时战时和!
《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法国西域考古学者莫尼克·玛雅尔的中古吐鲁番社会史著作再版!
《重走天山路:东天山吐鲁番古道考察与研究》:巫新华老师的吐鲁番考古学经典著作修订再版!
《罗布淖尔考古记》:“中国新疆考古第一人”黄文弼的考古学经典著作绝版75年经典再版!
张晓妍《唐代女性妆饰文化中的西域文明》出版!
《突厥汗国》:一部台湾学者笔下的突厥通史!
“丝绸之路历史语言研究丛刊”:三部突厥学的历史语言学和文献学首创性著作出版!
《大辽王朝》:一部台湾学者笔下的契丹民族兴亡史!《铁与血的征战:大辽王朝》:一部契丹大辽王朝的历史通俗演义读物!
《塔吉克人:上古时代、古代及中世纪历史》:一部塔吉克人的五千年历史《哈萨克斯坦简史》:带你走进中亚的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经济法律制度概论》:一部研究哈萨克斯坦法律的新著!
《热土荒丘五十年:中亚考古回忆录》:一位优秀考古学家的成长往事!《万国来朝:<职贡图>里的古代中国与世界》:一部清王朝与周边地区及国家往来的彩绘记录著作!
六部中亚史好书:带你揭开中亚的神秘面纱
“丝瓷之路博览”丛书:一套专业且通俗的历史科普读物
迈克尔·普劳丁《蒙古帝国兴起及其遗产》
《元史学》:我国著名蒙元史学家李思纯先生的蒙元史学术经典代表作简体本出版!
《丝绸之路人文与艺术(第一辑)》:一部丝路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陌生人马可:意大利与中国的古今丝路》:一部意大利学者笔下的亚平宁半岛丝路简史!
《丝绸、瓷器与人间天堂:马可·波罗亲历的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文明史》:一部马可·波罗在丝绸之路上的伟大冒险的亲历与再现之作!
《从希腊到中国》:法国著名东方学家勒内·格鲁塞的东方学著作再版!
《新疆石窟艺术》:一部“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先生所著的系统介绍新疆石窟的通识读物!
“丝绸之路音乐文库”:国内首部古代西域、西亚、埃及与印度地区的丝路音乐艺术史巨著!
《蒙古、安多与死城哈拉浩特》:俄国西夏学家科兹洛夫的一部研究起点著作!
《蒙古与唐古特地区:1870-1873年中国高原纪行》:俄国科学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的一部中国边疆生物学著作!
《忽必烈的终极密码》:一部专业且可读的元世祖忽必烈传记!
《中国史研究历程·元代卷》:我国首部蒙元史学术研究概况综述著作!
《元上都扈从诗辑注》:国内首部元代扈从诗的系统辑注著作!
班布尔汗新作《元与世界》
《解元:他们的元朝》:历史迷雾中的元朝争议
《最后的抵抗》:一部蒙古帝国艰难灭亡南宋史!
《大哉乾元》:一部通俗易懂的元朝史
《到元朝打卡生活》:穿越到蒙元时代体验元朝人的日常生活Vlog!
《周清澍文集》:我国著名蒙元史学家周清澍先生的首部研究文集经典著作(附:责编手记&周清澍先生访谈录)!
《三事忠告》:元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的“政事论”&元代政治思想史的必读书目!
《宋辽金元史论》:宋辽金元史专家李涵教授的史学代表作出版!
《辽夏金元史:多元族群的冲突与交融》:蒙古内亚史新著台版出版&大陆版即将出版!
“南宋的最后暮光”:从开禧北伐的回光返照到保卫樊襄、崖山海战的终结!
《元文类》:元代重要的古籍与诗文总集校点本出版!
《元代文学通论》:一部元代文学研究的通观性、实证性与总结性巨著!
《元代文学散论》:元代文学研究成果的结集&《元代文学通论》姊妹篇!
《全辽金元笔记(第一辑)》:现存全部辽金元三代大型笔记文献总汇丛书出版!
《元曲三百首》:一部任中敏、卢前二先生选编的元散曲经典读本!
《元人散曲:蒙元的新诗》:一部赏析解读元代文学的灵魂——元曲的经典通俗著作!
《元代建筑雕塑史》:国内首部元代建筑与雕塑小史!
《元代科技史》:国内首部元代科技小史!
《元代绘画艺术史》:一部图文并茂的元代绘画艺术小史!
《艺眼千年:名画里的中国·元代卷》:一部从名画里见证元代中国的通俗作品!
《蒙古征服之后:13-17世纪华北地方社会秩序的变迁》:一部蒙元帝国重塑华北社会及其遗产的社会史里程碑著作!
《逐陆记2·中古卷:十字军东征与蒙古人西征》:一部蒙古时代亚欧世界的东西方文明战争史专业通俗著作!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1: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文摘:《伊斯兰中国风:蒙古伊朗的艺术》内容概览!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2:“欧罗巴”的诞生》文摘:元朝时期中亚丝绸设计的本土元素及其对意大利哥特式丝绸的影响!
《跨文化美术史年鉴3:古史的图像》文摘:欧洲的伊斯兰艺术:围绕着一件织物的讨论!
《来者是谁:13-14世纪欧洲艺术中的东方人形象》:首部蒙古时代西欧艺术中的“蒙古-鞑靼”印象艺术史研究著作!
《神风与铜钱:海岛日本遭遇世界帝国1268—1368》:一部海洋视角下的元日关系史著作!
《岛夷志略简注》:元代汪大渊的一部重要的中外交通地理志再版!
《京藏古道:基于元代北京至西藏古驿道研究》:噶尔哇·阿旺桑波所著的元代京藏古道及其驿站考察史!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元代卷》:一部元代地方行政体制与政区变迁史著作!
李致忠《中国出版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
《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外销瓷如何塑造全球化的世界》:一部中国外销瓷与中古世界的贸易、技术和文化史图典著作!
《青花瓷的故事:中国瓷的时代》:一部近世世界的青花瓷跨文化交流史著作!
陈伟明《元代饮食文化散论》
周少川《独具气象:元代史学思想与史学成就研究》
李娟娟《元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
《元代文献研究》:陈高华先生元代文献研究成果的系统结集!
《阿尔泰语系语言比较研究》:一部20世纪至今阿尔泰语系研究成果的系统综述!
《极简金代史》:一部用十个问题串联起的金代史“问题史学”著作!
《南天佛国:南诏大理佛教历史与文化》:一部中华文明视角下的南诏大理国社会文化史新著!
《元朝首任帝师八思巴》:陈庆英先生的元朝帝师八思巴传记著作修订再版!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西夏藏传佛教研究》:一部基于文本的党项族源与藏传佛教研究著作!
《西藏通史(典藏版)》:首部完整全面的西藏历史通史巨著精装典藏版出版!
冉热·阿旺旦贝坚赞《西藏王统世系·水晶鉴》:班玛更珠翻译的藏文通史典籍出版!
《拉卜楞寺建筑历史及文化艺术研究》:一部西藏拉卜楞寺建筑历史与文化系统研究著作!
《共同书写的历史:藏文史籍的中原历史记叙研究》:一部藏文史籍中的中原地区历史记叙专题研究著作!
《清代藏文法律文献选译》:一部西藏地方法律和宗教制度的藏文原始史料译集!
《乾隆时期宫廷唐卡装裱镶做研究》:一部清代宫廷唐卡制作的重要研究成果著作!
《卡尔梅克史评注》:伯希和的卫拉特蒙古史遗著修订再版!
《伊犁河流域额鲁特人托忒文文献荟萃》:一部研究卫拉特蒙古各领域的重要托忒文文献汇编!
董晓荣《北京木刻本«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名物词汇研究》文献学著作出版!
“突厥学研究丛书”:《西方突厥学研究文选》和《欧亚草原历史研究》
《草原帝国准噶尔》:一部草原帝国卫拉特-准噶尔汗国的兴衰史!
《族群边界制定:制度、权力与网络》:著名社会学学者安德烈亚斯·威默的族群边界社会学奠基著作!
《琼崖古驿道:在文献与地图上重走千年“南方高速”》:国内首部海南岛古代驿道系统的学术考证史诗级著作!
羽田正、小岛毅《从海洋看历史:东亚海域交流300年》大陆版出版 | 附前言、作者其他著作
《蒙古包建筑史:13至20世纪中叶》:国内首部全面系统的蒙古包700年发展史著作!
《蒙古包住居原型现代转译》:一部基于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蒙古包住居原型转译著作!
三、欧美史《中国风:13世纪—19世纪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一部中国和远东文化影响的欧洲潮流艺术史!《希腊史纲》:一部古希腊史学家狄奥多罗斯所作的古希腊文明通史原典巨著!
《希腊史:从梭伦时代到公元前403年》:英国史学家乔治•格罗特巨著《希腊史》之精华&古希腊文明必读经典著作!
《古希腊人 : 从青铜时代的航海者到西方文明的领航员》:一部个性十足、生机勃勃的希腊文明演化通俗史!
《跨文化传播:赫拉克勒斯神话品析》:国内首部古希腊“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神话研究著作!
《探寻希腊人》:重回古希腊探寻古希腊社会的光荣!
《希腊统治时期南意大利货币史》:国内首部古希腊统治时期南意大利货币史译著!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一部赵林教授所写的古希腊文明全景巨著!
《在希腊:通往现代世界》:一部爱尔兰古典主义学者诠释现代欧洲的古希腊文明遗产的新著!
《雅典3000年:一座城市里的欧洲文明史》:一部文博视角下的前9~21世纪的雅典城市史!
《十二恺撒:罗马帝国的黎明》:一部剖析罗马12帝王历史行为动机的心理史学新著!
《尤利亚·克劳狄王朝货币简史》《优士丁尼王朝货币简史》:罗马-拜占庭货币史新著2种!
《奥古斯都大帝与罗马帝国:罗马盛世的奠基者、元首政治的创始人》:一本了解古罗马历史与奥古斯都显赫生平的优秀入门读物!
《神人之间:黄金时代的罗马皇帝》:一部罗马帝国早期的皇帝群像重磅力作!
《尤利安与晚期罗马帝国》:一部罗马帝国“理想君王”尤利安的历史形象深剖著作!
《探寻罗马人》:重回古罗马探寻古罗马社会的伟大!
《罗马—拜占庭帝国嬗变与丝绸之路:以考古发现钱币为中心》:一部丝绸之路上的罗马-拜占庭钱币考古学新著!
《另一半欧洲史:罗马帝国覆灭后的欧洲》:法国史学家基佐的经典著作全新油画图文版!
《地中海战争史》:东罗马帝国普罗柯比所著查士丁尼大帝时代战争的原典著作!
《拜占庭兵法》:国内首部美国拜占庭史专家所著的拜占庭帝国军事艺术史译著!
《维京时代与英格兰:北欧勇士征服英格兰的传奇和历史》:一部牛津大学博士解读另类“维京传奇”之著!
《北极帝国:维京人500年征服史》:法国维京人史学家的一部维京人、维京世界与维京全球化历史叙事著作!
《挪威的故事》:美籍挪威裔学者博伊森的一部集传说、史诗与史实一体的挪威通史著作!
《维京不列颠:劫掠、征服、探索与传奇》:英国维京史学者的一部维京人塑造、同化与融合不列颠的史诗著作!
《哈利·波特与历史》:英国与斯堪地纳维亚中古史诗、神话与传奇文学的遗产!
《贝叶挂毯里的诺曼征服》:一部基于文物视角的诺曼征服英格兰史!
《金雀花王朝1215》:一部丹·琼斯《金雀花王朝》《空王冠》英国史姊妹篇著作!《爱德华三世》:国内首部英国中世纪史学家所著的英王爱德华三世权威研究传记译著!
《从记忆到书面记录:1066-1307年的英格兰(第三版)》:一部英格兰读写能力变化研究与社会史经典著作中译本首次出版!
《梦游进入新世界:12世纪意大利城市公社的出现》:意大利城市公社的诞生和发展与近代社会的萌生和转型!
《十字军东征:计划与组织,理性与信仰》:一部中世纪理性与信仰下的十字军运动形成史新著!
《十字军运动》:一部欧洲十字军运动的概念、动机、历程与影响全方位研究力作!
《黑死病下的日常》:一部黑死病下的中世纪欧洲与伊斯兰世界多维立体场景的社会史新著
《耶路撒冷史》:中世纪史家亚琛的阿尔伯特的第一次十字军战争与耶路撒冷王国早期史原典史料著作!
《中世纪人》:从6个普通人的生活见证欧洲的中世纪社会!
《传奇之地》:一部意大利学者基于历史与考古学对传奇地域的追根溯源著作!
《灿烂的再生:意大利文艺复兴三百年,1303-1607》:一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社会文化史著作!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与欧洲”联合书单:你之前可能错过的4部意大利与文艺复兴新著!
“中世与近世的欧洲与意大利艺术史”联合书单 | 领略西方中古艺术之美(赠书福利)
《哥伦布与大航海时代》:“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笔下的哥伦布个人及其时代!
《海洋征服者与新航路:哥伦布的四次航行》:劳伦斯·贝尔格林“三部曲”最后一部&哥伦布与他的地理大发现时代!
《麦哲伦与大航海时代:寻找黄金、香料与殖民地的环球航行探索史》:劳伦斯·贝尔格林的经典著作全新修订再版!
《最后的白玫瑰:都铎王朝的秘密之战》:英国史家德斯蒙德·苏华德又一力作中译本出版!
《亨利八世》:英国都铎王朝史学者J. J. 斯卡里斯布里克笔下的亨利八世权威传记著作!
《伊丽莎白女王与埃塞克斯伯爵》:英国传记文学家利顿·斯特莱切笔下伊丽莎白女王的爱恨情仇!
《伊丽莎白二世及其时代:女王的传奇生涯和她治下的英国世相演变》: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女王和她的家族成员!
《西班牙帝国:走向全球霸权之路,1492—1763》:一部基于全球叙事下多维度剖析的西班牙帝国史集大成之作!
《大航海时代的世界帝国:一部西班牙史》:法国西班牙史学者的一部西班牙通史新译著作!
《西班牙货币史》:国内首部西班牙著名货币史学家的西班牙货币通史译著!
《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一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馆藏欧洲艺术文物的图典著作!
《国王的城市:查理二世与改变历史的伦敦》:国内首部英王查理二世时代的城市社会史权威译著&“查理二世三部曲”之一!
《论李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家马基雅维利的李维罗马史经典评论著作!
《英国史10讲》:一部日本学者笔下的英国社会历史的全方位通史!
《英国工业史纲》:一部英国经济史学家所著的英格兰中世纪至近现代的产业变迁通史!
亚当·斯密与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角逐:两部学术著作带你纵览英国与德国工业近现代化历程的异同!
《德国史10讲》:一部日本德意志学者笔下的德意志通史!
《时间与权力》:从“三十年战争”到第三帝国的德意志之路与德意志君主的抉择!
《法国史10讲》:一部日本学者笔下“独特”的法国通史!
《法国史信札》:法国浪漫主义史学奠基人奥古斯丁·梯叶里的法国史研究经典著作!
《法国史》:一部法国史学家皮埃尔·米盖尔所著的法国史经典通史著作!
《法国文明史》:一部了解法国古今社会和法国民族意识的经典通史著作!
《法国大革命史》:一部法国大革命同时代温和革命派学者所著的法国大革命史权威著作!
《意大利史10讲》:一部叙事明快凝练的意大利通史!《意大利货币史》:国内首部意大利近现代货币金融史研究译著!
《机会的捕手:安德鲁·杰克逊传》:美国首位“平民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首部中译本传记!
《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梳理当今世界纷乱来源,剖解“全球化”积累效应!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一部重新定义近代经济全球化的经典权威著作!
《规律简史:规律的族谱与规律的发现》:一部揭秘科学与社科规律的科普类专业著作!
《货币文化史Ⅲ:文艺复兴时期假币盛行与信任危机》:货币价值的新争议与欧洲纸币萌芽出现!
《货币文化史Ⅳ:启蒙时代货币泡沫与价值反思》:重新审视货币与西方经济新秩序雏形诞生的时代!
《货币文化史V:帝国时代殖民主义与货币大变革》:19世纪帝国时代的货币与现代社会!
《货币文化史VI:现代数字革命与货币的未来》:现代货币多元化转型与当代社会!
《1400-1900年欧洲诸帝国的法律与地理》:一部近世欧洲诸帝国基于地理形成的帝国法律空间的政治理论著作!《更大的不列颠:帝国与世界秩序的未来(1860—1900)》:构建更大的“盎格鲁-撒克逊政治共同体”的方案与实践的政治理论著作!
《书籍与文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人文景观》:国内首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知识社会”文化进化史研究著作!
春日的美好莫过于读书的诗意与鲜花的芬芳,你想要的诗意与芬芳这两本书里面都有!
《游说的故事:游说者与美国关税政策的制定(1816-1861)》:一部美国早期内部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之争的经济史新译著作!
《和平戛然而止:通往1914年之路》:“一战”的欧洲与世界历史的转折!
《中产阶层噩梦:1870—1930年的美国城市郊区》:一部剖析美国郊区居民对他人、市场和变革的恐惧与梦魇的契约历史著作!
《双标帝国:从独立战争到反恐战争》:一部揭示美国“双标帝国”矛盾现象背后根源的革命性著作!
《美国技术简史》《美国技术与社会》:两部美国科技史著作揭秘美国技术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美国科学史(全两卷)》:国内首部美国科学史学者的美国科学史百科全书译著!
“茶叶、商品消费与社会”:三部近代欧美社会下茶叶的商贸史与社会史新译著作!
《科学巴别塔:西方科学语言史》:一部现代世界科学语言观念史著作&“科学巴别塔”概念的建构!
《大转型之前:从亚当·斯密到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一部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群像集&古典经济学300年发展史著作!
《法国发明简史:14世纪至今》:国内首部法国史学家的法国近现代科学史译著!
《浪漫机器:拿破仑之后的乌托邦科学与技术》:一部用机械浪漫主义赋予机器生命的跨学科科学史著作!
《德国技术史:从18世纪至今》:国内首部德国科技史学家的德国近现代科学史译著!
《当货币死亡:魏玛德国赤字开支、货币贬值和恶性通货膨胀的噩梦》:一部魏玛德国怪诞恐怖的恶性通货膨胀史经典著作!
《西班牙科学史:失落的帝国》:国内首部西班牙科学史学家的西班牙科学通史译著出版
《重说工业革命的经济史》:一部集消费、物质、科技、文化多维度的工业革命全球史研究前沿著作!
“国别科技史学术研讨会”暨“科学文化经典译丛”发布会通知(附:“科学文化经典译丛”已出全部书目)
《意大利科学史:细微处的精巧》:国内首部意大利科学史学者的意大利科学通史译著!《英国国家美术馆名画集》:匈牙利学者的一部13~19世纪欧洲馆藏绘画史著作!
《猫咪秘史:从史前时期到太空时代》:一部猫咪所著的喵星人征服世界战纪!
《焦土故事:全球资本主义最后的旅程》:一部揭秘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下人类发展前程与桎梏的社会学著作!
《万国争先:第一次工业全球化》:一部集全球政治、经贸、科技、军事多维度的工业时代全球史力作!
四、中东史

《在神圣和世俗之间:西亚城市带的交融与冲突(公元前7000一公元1922年)》:国内首部西亚城市演进史!

《生业与文明:中国南、北及西亚上古社会组织演进比较》:一部对比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演进的新作!

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国内新著好书三种!

《两河文明三千年》: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通史著作!《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
《古代欧洲和地中海世界的艺术》:一部西方古欧洲与地中海世界的艺术史图典著作!
《青铜时代晚期的东地中海世界:以赫梯国家的引渡为中心》:国内首部赫梯帝国周边交流史的赫梯学研究著作!
《奢侈与邪恶:文明古国巴比伦的前世今生》:大英博物馆中东馆学者的古巴比伦考古与历史叙事建构著作中译本出版!
《古代西亚2000年》:一部由史料、文物与博物馆藏构筑的古代西亚2000年文明史著作!
《通天塔与空中花园:古巴比伦人的生活》:一部带你体验古巴比伦人日常生活的通俗科普读物!
《通往来世的冒险之旅:古埃及人的生活》:一部带你体验古埃及人生活点点滴滴的通俗科普读物!
《古埃及极简史》:国内著名埃及学者李晓东教授的古埃及文明专业科普著作出版!
《法老统治下的埃及》:“埃及学之父”商博良揭秘法老统治下的古埃及面貌的经典著作!
《古代埃及:从原初时代到波斯征服》:美国埃及学鼻祖布雷斯特德的埃及史著作中译本首次出版!
《牛津图坦卡蒙考古珍档》:一部纪念图坦卡蒙墓发现100年&埃及学200年的埃及学典藏新著!
《开罗埃及博物馆》:一部开罗埃及博物馆馆藏古埃及文明文物的图典著作!
《都灵埃及博物馆》:一部都灵埃及博物馆馆藏古埃及文明文物的图典著作!
《托勒密王朝货币史》:国内首部埃及托勒密王朝货币经济与社会关系史研究译著!
《美索不达米亚的遗产》:一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对外传播与影响史!《中东的王国和帝国》:一部从以色列王国到波斯帝国的早期中东文明千年史!
《古代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简史(公元前550—前330年)》:一部美国东方学者所著的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多方位研究著作!
《安息王朝兴衰记:帕提亚帝国简史》:国内首部伊朗帕提亚帝国史著作出版!
《文学对民族记忆的重构:伊朗史诗«库什王纪»研究》:国内首部伊朗史诗《库什王纪》的学术研究著作!
《波斯札记》:北外伊朗学者穆宏燕教授的波斯文化与中波交流历史学术文集修订全新再版!
《伊朗细密画中的中国元素》:蒙古时代下的伊朗绘画艺术!
《伊朗学在中国》第四辑、第五辑:国内伊朗学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书苑撷英:阿拉伯地理古籍中的中阿海上丝路交往》:一部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的阿拉伯与中国交流史研究新著!
《黄金草原》:古代阿拉伯著名历史学家马苏第的经典著作台版出版!
《乌鲁伯格:撒马尔罕的天文学家》:帖木儿帝国君主乌鲁伯格的学者生涯!
《伊比利亚八百年:摩尔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一部英国阿拉伯学者笔下的伊比利亚半岛伊斯兰时代史的重磅新作!
《伊朗五百年》:从萨法维王朝到现当代伊朗《阿拉伯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四卷本)》:我国首部阿拉伯文明史一手文献跨文化研究著作出版!
《古代阿拉伯族谱学家及其著作提要》:一部古代阿拉伯族谱学家的古典阿拉伯史学文献研究集大成之作!
《丝路星辉:阿拉伯文学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国内阿拉伯语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汇编
《乐府集成》《大礼集与小礼集》:“汉译阿拉伯经典文库”阿拉伯史料原典译著2种出版!
《天堂的颜色 : 火药帝国时代的祖母绿》:莫卧儿、奥斯曼、萨法维三大帝国的挚爱!《波斯之剑:纳迪尔沙与现代伊朗的崛起》:国内首部波斯阿夫沙尔王朝与纳迪尔沙的历史传记译著!
《伊朗恺加王朝(1796-1926)政治经济学:社会、政治、经济及外交》:一部揭秘近代伊朗经济发展谜题的伊朗政治经济学著作!
《认识镜中的自我:伊斯兰与西方关系史入门》:一部土耳其历史学家笔下的伊斯兰历史观代表作
《帝国的伙伴:革命年代奥斯曼帝国的秩序危机》:“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的自救与抗争!
《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一部蒙古帝国衰落后 东方三大帝国的宏大比较史!《奥斯曼-土耳其研究:学术史的回顾与展望》:国内奥斯曼-土耳其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汇编!
《中东史》:一部美国中东史学者所著的经典中东地区通史著作最新版!
五、俄罗斯-东欧史

《古罗斯的哲学家形象》:一部11~17世纪的古罗斯的哲学、文化与历史译著!

《斯托雷平与俄国贵族》:一部20世纪初斯托雷平改革和俄国贵族转型历程的鲜见著作!

《欧亚角力场:黑海史》:查尔斯·金所著的一部东欧与黑海钦察草原历史著作!

《失败的融合:狄德罗、叶卡捷琳娜与启蒙的命运》:一段专制君主与启蒙思想家的奇闻逸事!

《到冬宫去:俄国君主制的登场与落幕(1754-1917)》:一部立足冬宫以小见大的近代俄国社会史新著!

《“东方问题”与巴尔干化的历史根源》:一部巴尔干半岛“东方问题”的历史、地缘与政治著作&奥斯曼、奥地利与俄国的角逐!

《加里波利:一场一战战役》:一部见证奥斯曼帝国博弈英法联军的一战史研究经典著作!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民族精英的探索”:两部建构现代罗马尼亚民族的罗马尼亚史著作!

《俄罗斯油画300年》:一部1700年至今的俄罗斯艺术史新出版专门著作!

《苏联发明史:从1917年到1991年》:国内首部俄罗斯科普作家的苏联科学专题史译著!

《美苏科技交流史:美苏科研合作的重要历史》:国内首部美国科学家的美苏(俄)科技交流史译著!

六、南亚史《岛史》:斯里兰卡最古老的巴利文佛教编年史典籍中译本出版!
《大史》:斯里兰卡国宝级经典编年史文献典籍中译本出版!“古典语言丛书·语法系列”:拉丁语、梵语、巴利语的3种世界经典语法书英文影印版出版!《印度佛教中阿阇世王故事传统研究》:国内首部古印度阿阇世王的文献研究著作!
《犍陀罗:来自巴基斯坦的佛教文明》:巴基斯坦学者瓦利乌拉·汗的犍陀罗乌尔都文经典考古历史著作!(内有福利)
费泳《印度佛像服饰史》出版:国内首部中古印度的佛像服饰史专著!
《印度拉贾斯坦邦博物馆》:一部印度文博艺术史学者所著的印度博物馆图典著作!
《选择与失落:巴克特里亚-印度河流域希腊化艺术中的文化意识与文化互动》:国内首部远东希腊化文明的艺术文化史著作!
《互动与交流:希腊化世界与丝绸之路关系研究》:国内首部亚欧世界视角下的希腊化文明研究著作!
《贵霜王朝货币简史》:国内首部中亚贵霜王朝货币史视角的通史著作!
“印度研究丛书”:我国南亚学术界的一部南亚文化史研究最新成果丛书!
《标准印地语》:一部我国印地语界大咖编写、印度专家审校的权威印地语教材!
《法国的印度学》:国内首部法国著名印度学家佛辽若夫妇的印度学研究著作中译本出版!
《丝路重驿:印度的再发现》:南亚文化史学者孟昭毅先生印度研究的一部代表性文化著作!
七、东南亚史

《泰国佛教史》:东南亚史权威段立生教授的一部泰国史领域新作!

《新加坡与海上丝绸之路:1300—1800》:国内首部基于历史考古学的新加坡中古史著作!

《高棉语外来词溯源研究》:一部高棉语外来词汇的历史语言学文献研究著作!

八、中国史《史前中国:从智人时代到涂山会盟》:一部基于多学科前沿成果、堪比《翦商》的远古中华史著作!《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商周革命下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中国通史》:一部我国近现代史学泰斗吕思勉所著的中国史公认必读经典著作!《中国人的历史意识》:一部日本中国史学家川胜义雄先生的中国史遗稿集!《古代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一部法国著名汉学家马伯乐的经典上古中国史巨著!
《中国绘画史》:这才是中国人“美的底气”!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在北美五大博物馆见证中国画征服欧美的审美史!
《古代画家的日常》:美国著名中国绘画史学家高居翰教授的绘画史经典著作全新再版!
《中国美术史》: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的中国美术通史奠基扛鼎之作再版!
《<经学系传谱>校勘本》新书书讯《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兴衰》:海路绵延,千年辉映!
《南北鱼羊 : 美食历史的探寻》:一部唤起读者对美食的向往的餐盘文化史!
《探古鉴今 : 社会生活史考辨札记》:一部中国市井民俗、社会文化变迁之巨著!
《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一部从书信全新角度切入的宋代社会史新著!
《螽斯振振:生育视域下的古代医学》:首部探秘中国古代女性生育史的性别社会史著作!
《科技史坐标:沈括》:一部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历史专业科普传记著作!
“风云激荡的两宋之变”:3部历史科普著作为你揭秘电影《满江红》的历史背景!
《隐没的皇城:北京元明皇城的建筑与生活图景》:一部元明时期北京皇城建筑面貌与生活图景的重磅力作!《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从元大都(汗八里)到当世的北京城!
《西学东渐与东亚》:日本人文社科学者的近世西欧与东亚“文明的对话”集体著作出版!
《砖石之上:北京古城垣寻考》:一部基于史料、考古与建筑学考察古都北京的城墙、城门、城砖的研究著作!
《重拾1860-1948:私藏老照片中的北京记忆》:老北京百年社会生活旧影的生动重现!
《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 :(1922-1949)》:我国首部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系统性研究著作!
《建构“英雄”传奇:成龙研究》:全球首部“龙叔”的英雄文化研究著作!
《韩国货币史》:国内首部朝鲜半岛货币通史译著!
《日本货币史》:日本著名经济史学家泷本诚一的日本货币史著作中译本出版!
九、美洲史
《玛雅三千年:隐身的第五大古文明》:与四大文明并称的玛雅古文明,是怎样灭亡的?《埃尔塔欣:一城一世》:一部墨西哥考古学家的古墨西哥埃尔塔欣遗址考古人类学著作!
《波托西 : 改变世界的白银城市》:一座拉丁美洲传奇银矿城市的兴衰史!索飒《把我的心染棕》:在拉美大地上,寻找土豆和玉米的“祖先”!
《被驱逐的人:贸易、现代化和安第斯山下的尊严之战》:一部深刻揭露资本与现代化与雨林原住民矛盾的拉美社会环境史著作!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博物馆》:一部剖析墨西哥著名博物馆馆藏的拉丁美洲古文明史新著!
《剑桥拉美经济史(上卷):殖民时期与短暂的19世纪》中译本出版
十、人类文明史
《分子人类学基本原理与应用》:一部国内鲜见的分子人类学领域总结性著作!《人类起源与进化:一种系统视角的认识》:一部融汇多学科、多角度探讨地球生命和人类起源进化的地质学科普著作!《人类文化进化:从狩猎采集到现代文明》:一部介绍人类进化与人类文化发展间辩证关系的大众通俗读物!《人类文明交往的历史观念》:一部彭树智老先生的基于人类史与自然史相互交织的大历史观综述性著作!
《称量货币时代》:国内首部世界古文明称量货币时代的货币史与概念史著作!
《图腾艺术史》:我国著名民俗学者岑家梧先生的史前图腾艺术史著作再版!
《原始艺术》:澳籍德裔犹太人类学家莱昂哈德·亚当的艺术人类学经典著作中译本首次出版!
《艺术人类学》: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莱顿所著西方第一部名为“艺术人类学”的学术专著!
《审美人类学》:荷兰审美人类学家范丹姆的西方审美人类学代表著作!
《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一部国外著名艺术人类学家的经典理论文章汇编!
《世界金融史:从起源到现代体系的形成》:一部集金融发展史实与金融思想发展一体的世界金融史新著!
《王赓武谈世界史:欧亚大陆与三大文明》:一部立足于“欧亚世界史”叙事的世界史政治理论著作!
《文明进程与全球秩序》:一部埃利亚斯式全球文明秩序建构的政治理论与社会学著作!
《疾病与文明》:美国当代著名医学史家西格里斯特的医学史代表著作!
《东洋史与西洋史之间》:20世纪日本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的一部颠覆欧洲中心论的世界史著作!
《商业与文明》:当代日本著名世界经济史学家的一部商贸视角下的世界文明史著作!
《企鹅全球史》:企鹅出版社传奇巨著“一部为新世纪写的新全球史”第六版全面增订!
《二战后的世界史:1945—2014年的世界历史》:常春藤高校国际关系史经典教材第六版中译本首次出版!
艾伦·麦克法兰“文明三部曲”:英国著名历史学人类学家对世界文明的体验、观察和比较!
《帝国、国际法与普遍历史》:一部全球视野下的政法文明和历史的学术随笔著作!
《帝国的重负:公元1539年至今》:一部“帝国”的政治概念与帝国发展史的政治理论著作!
《世界的四个部分:一部全球化历史》:一部近代早期伊比利亚全球史的集大成之作!
《人类最伟大的冒险:太空探索史》:国内首部澳大利亚太空史学者的人类太空探索史译著!
《干草堆中的恐龙:进化论和进化模式对人类产生的深远影响》: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的知名著作再版!
《人文草木:16种植物的起源、驯化与崇拜》:一部图文丰茂的植物与人类文明小史!
《“吃鸡自由”科学简史》:吃鸡合法!一部鸡的“另类”进击简史!
《渐行渐远的马蹄》:一部马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形象、角色与遗产著作!
《希望之书:珍·古道尔谈人类的生存、未来与行动》:你中学课本上的自然学家为你揭秘人与自然的希望!


本号目前建有 蒙古内亚史群、中东史群、东欧-俄罗斯史群、古希腊罗马-西欧史群、南亚史群、中国中古史群(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史群、辽夏金史群,请添加群主或管理员简要说明来意(格式:某一领中亚史、蒙古史、游牧民族史、中东史、东欧史等+研究者 / 专业爱好者。例如:蒙古史研究者、世界史爱好者),群主或管理员会邀请您入群。

交流&书讯合作操作同上,请直接添加号主,并说明来意“交流或合作事项”

号主微信:qiu28269383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