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商票新规落地影响几何?——信用周度思考1120 | 华安固收

华安固收团队 债市颜论 2023-08-08

报告作者:颜子琦、杨佩霖


导读

持续逾期背后的信用风险愈发显著,关注商业银行承兑逾期名单。


摘要

商票新规落地影响几何?

2022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就商业汇票相关业务的开展做进一步规范,同日上海票交所发布《商业汇票信息披露操作细则》,明确商业汇票信息披露最新标准,引发市场关注。从内容来看,此次新规主要就此前规范进行修订,其中在明确相关票据性质与分类,强调真实交易关系,强化信息披露及信用约束机制,以及加强风险控制方面均作出较大调整

银行承兑汇票纳入披露范围,缩短最长付款期限此次新规的落地,将银行承兑汇票纳入信息披露范围内,在识别银行信用风险方面提供新的渠道,同时对银行及财务公司最高承兑余额和保证金余额设置比例上限,其中最高承兑余额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5%,保证金余额不得超过吸收存款规模的10%,有利于敦促银行提高自身流动性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同时,将商业汇票的最长期限从1年缩短至6个月,促使不合理拉长账期票据的推出,有利于减轻中小微企业占款压力。

持续逾期判定标准优化,逾期处罚趋于严格。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法》规定,票交所就其票据信息披露的有关要求做出同步修改,首先,将银行承兑汇票纳入信息披露的票据范围,不再局限于商业承兑汇票与财务公司承兑汇票;其次,对于持续逾期的判定标准进行优化调整;最后,对于票据逾期或延迟披露的承兑人,新规明确提出了相关限制措施。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此次新规的落地为识别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提供又一有力渠道,同时商票持续逾期的判定标准趋于严谨,处罚趋于严格,均使得票据逾期对主体信用风险的体现更加有效,后续仍当持续关注相关逾期主体


本周重要事件回顾:

信用要闻: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国家统计局:《2022年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规范发展、阳光运行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

违约负面(5起):融侨集团、深圳前海平裕、金科地产、鑫苑置业展期,其中深圳前海平裕2起。

评级负面(下调0家,负面0家)本周无企业评级和展望被下调。


本周一级市场回顾:

批文注册:本周终止审查2个项目,较上周增加1个项目。

取消发行:本周取消/推迟发行债券48只,较前一周增加36只。

发行偿还:本周信用债发行量为1976亿元,与上周相比下行55.1%;偿还量为3131亿元;净融资额总计为-1155亿元。城投债净融资-104亿元,云南、浙江、山东大额净偿还;产业债净融资-1051亿元,工业行业净偿还额最高。

到期压力:下周信用债到期压力相较本周增加,城投债到期环比增加,产业债到期环比增加。城投债下周到期规模约1190亿元,较本周增加164亿元,江苏、浙江、山东到期压力大;产业债下周到期规模约3496亿元,较本周增加1391亿元,金融、工业、公用事业行业到期压力大。

票面利率:本周新发城投债平均票面利率为4.4%,较上周增加30BP,其中天津平均票面利率最高,平均约为6.2%。本周新发产业债平均票面利率为3.2%,较上周持平,其中可选消费行业平均票面利率最高,平均约为4.6%


本周二级市场回顾:

信用利差:(1)利差变动方向:本周期限利差大幅收窄,等级利差大幅走扩。(2)期限与等级利差分位数:高等级期限利差13%、低等级期限利差12%、短久期等级利差33%、长久期等级利差34%。


风险提示

信用债违约风险。


目录



01

商票新规落地影响几何?

2022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就商业汇票相关业务的开展做进一步规范,同日,上海票交所发布《商业汇票信息披露操作细则》,明确商业汇票信息披露的有关标准,引发市场关注。从内容来看,此次新规主要就此前规范进行修订,其中在明确相关票据性质与分类,强调真实交易关系,强化信息披露及信用约束机制,以及加强风险控制方面均作出较大调整。因此,本周我们将围绕此次商票新规的落地展开讨论,深入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1.1 央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

商业汇票的管理最早可追溯至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商业汇票相关业务操作,时至今日,《暂行办法》中的部分要求不再适用于当前的经济环境,因而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对《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后形成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具体而言,根据央行发布会答记者问的内容,《办法》主要就明确相关票据性质与分类,强调真实交易关系,强化信息披露及信用约束机制,以及加强风险控制四个方面展开修订。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修订中,《办法》对银行承兑汇票和财务公司承兑汇票的最高承兑余额和保证金余额设置比例上限,其中银行承兑汇票和财务公司承兑汇票的最高承兑余额不得超过该承兑人总资产的15%,银行承兑汇票和财务公司承兑汇票保证金余额不得超过该承兑人吸收存款规模的10%,同时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可以根据金融机构内控情况设置承兑余额与贷款余额比例上限等其他监管指标。

此外,《办法》将商业汇票的最长期限从1年缩短至6个月,能够使得部分不合理拉长账期的商业汇票退出市场,促进商业汇票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商业贸易,防范脱离真实交易背景的虚假出票,尽量避免所谓“融资票”的出现


1.2 票交所:《商业汇票信息披露操作细则》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票交所就其票据信息披露的有关要求做出同步修改,一方面,将银行承兑汇票纳入信息披露的票据范围,不再局限于商业承兑汇票与财务公司承兑汇票,另一方面,对于持续逾期的判定标准进行优化调整;此外,对于票据逾期或延迟披露的承兑人,新规明确提出了相关限制措施。


1.2.1 银行承兑汇票被纳入信息披露范围

根据1997年先后发布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与《支付结算办法》中有关规定,我国的票据体系主要包括汇票、支票与本票,其中汇票又可以分为银行汇票与商业汇票,二者区别主要在于出票人类型的不同,而根据承兑人类型的不同,商业汇票又可以分为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3号令《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明确经央行批准的财务公司,可以从事成员单位商业汇票的承兑及贴现业务,财务公司正式成为商业汇票的承兑人。

从信息披露要求来看,银行承兑汇票被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围。根据2020年12月央行19号公告《关于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披露的公告》中的有关规定,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人应当通过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票据信息披露平台(即上海票交所)及时披露承兑信用信息,同时财务公司承兑汇票的信息披露参照执行。而此次新规所面向的票据范围不再局限于商业承兑汇票,而是将范围扩大至商业汇票,即包括但不限于商业承兑汇票、财务公司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即商业银行将同企业、财务公司等一同开启信息披露的篇章,加强商业汇票整体信用体系的建设。


1.2.2 优化持续逾期定义:6个月内3次以上“承兑人逾期”

优化“持续逾期”判定标准,现行“持续逾期”将调整为“承兑人逾期”。根据新规规定,当承兑人在过去6个月内发生3次以上票据逾期,且当月月末有逾期余额或当月有票据逾期行为发生的,构成承兑人逾期,通过与现行判定标准相比,可以发现其与现行的“持续逾期”判定标准高度吻合,即现行“持续逾期”将被调整为“承兑人逾期”。在此基础上,票交所对“持续逾期”的判定标准进行优化,当承兑人在过去6个月之内出现3次以上“承兑人逾期”,才会被判定为“持续逾期”。

根据新规规定,票交所将定期披露承兑人逾期及持续逾期信息,因此综合来看,现行的持续逾期名单后续或将以承兑人逾期名单的形式继续存在,而在新的持续逾期名单中,则将披露6个月内3次以上“承兑人逾期”的承兑人名单。具体来看,根据新规要求,满足新版标准下的持续逾期主体数量大幅减少,6月以来的名单中仅有约50%的主体满足新版标准,其效果等同于我们此前关注的持续逾期出现次数。

进一步地,根据新版披露标准,我们对当前逾期城投主体进行筛选,累计发现10家主体符合新规中关于持续逾期的判定标准。


1.2.3 加强风险控制,票据逾期将面临诸多限制

在现行标准中,央行于2020年12月发布的19号公告中明确,对于票面承兑信息不存在或与披露信息不一致的,金融机构不得为其办理贴现等业务,同时对于出现各类异常信用事件的承兑人而言,要求金融机构审慎为企业提供银行承兑、承兑票据的贴现等金融服务。从影响来看,在票交所信息披露平台建立的初期,此举能够有效提高商业承兑汇票信息的披露率与披露质量。

而与现行要求相比,新规明确了当承兑人出现票据逾期、持续逾期、延迟披露等异常信用事件后,其可能面临的业务限制。具体而言,对于在最近2年内出现各类异常信用事件的承兑人而言,新规要求金融机构不得为其提供银行承兑、承兑票据的贴现等票据相关金融服务,同时对于2年内出现持续逾期或者延迟披露的,票交所分别采取暂停提供承兑服务和贴现服务的限制措施。


1.3 如何看待商票新规落地的影响?

此次新规的落地,将银行承兑汇票纳入信息披露范围内,在识别银行信用风险方面提供新的渠道,同时对银行及财务公司最高承兑余额和保证金余额设置比例上限,有利于敦促银行提高自身流动性管理及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企业信用方面,首先,新规对持续逾期的判定标准进行优化,同时给予企业申诉的权利,因此新版标准下满足持续逾期的条件更加苛刻,进一步筛除“技术性违约”案例,使得商业汇票的逾期对主体信用风险的反映更加准确;其次,新规缩短了商业汇票的最长付款期限,有效打击了通过虚假交易开具中长期限“融资票”的个别主体;最后,新规加强了对票据逾期、延迟披露等异常事件的处理方式,限制由此前的“审慎提供”变更为“不得提供”,同时新增票交所业务的限制,进一步提升票据逾期的负面影响。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此次新规的落地为我们识别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提供又一有力渠道,同时商票持续逾期的判定标准趋于严谨,处罚趋于严格,均使得票据逾期对主体信用风险的体现更加有效,后续仍当持续关注相关逾期主体。



02

重要事件

2.1 信用要闻:六部门加大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财政部规范PPP运行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2022年11月14日)

11月14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小微企业贷款,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与企业共同协商延期还本付息。

国家统计局:《2022年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2022年11月16日)

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58个和62个,比上月分别增加4个和1个;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城市分别有51个和64个,比上月均增加1个。

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2年11月16日)

11月17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今年以来,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宏观政策,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国民经济明显回升,2022年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9%,比第二季度加快3.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0%,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继续保持物价形势的基本稳定。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规范发展、阳光运行的通知》(2022年11月18日)

报告指出,项目实施机构应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依法择优选择具有投资、运营能力的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作为社会资本方平等参与PPP项目。地市级、县区级地方人民政府实际控制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除外)可以代表政府方出资参与PPP项目,不得作为本级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方。地方财政部门应会同有关方面加强对PPP项目社会资本方资质的穿透管理,防止内幕交易、关联交易,防止政企权责不清和地方保护主义。

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 银保监会修订发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2022年11月18日)

11月18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修订发布了《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立足商业汇票业务近年来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从明确相关票据性质与分类、强调真实交易关系、强化信息披露及信用约束机制、加强风险控制等方面对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办法》指出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应当与真实交易的履行期限相匹配,自出票日起至到期日止,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2.2 违约负面:融侨集团、深圳前海平裕、金科地产、鑫苑置业展期

本周(11月14日至11月20日,下同)共发生5起信用违约事件。


2.3 级下调:本周无企业评级被调低且展望降为负面

本周无企业主体评级被调低且评级展望降为负面。


03

一级市场

3.1 批文注册:本周交易所终止审查项目2个,较上周增加1个

本周交易所注册通过29个项目,终止审查2个项目,通过项目数量较前一周减少8个,终止项目数量较上周增加1个;本周交易商协会注册通过38个项目,通过项目数量较前一周减少5只。


3.2 取消发行:本周取消/推迟发行债券48只,较前一周增加36只

本周取消/推迟发行债券48只,较前一周增加36只。


3.3 发行偿还:本周城投债净融资-104元,产业债净融资-1051亿元

根据Wind统计,本周信用债发行量为1976亿元,与上周相比下行55.1%;偿还量为3131亿元;净融资额总计为-1155亿元。

本周城投债发行922亿元,偿还1026亿元,净融资-104亿元,净融资较上周减少245亿元。

分地区来看,本周共有22个省市(不含港澳台)有城投债发行。其中江苏、贵州、浙江发行规模位居前三。

本周共有7个省市(不含港澳台)净融资额为正,12个省市净融资额较上周增加。其中云南、浙江、山东净偿还规模位居前三,净偿还额分别为43亿元、37亿元、32亿元。

本周产业债发行1055亿元,偿还2105亿元,净融资-1051亿元,净融资较上周减少2424亿元。

分行业来看,本周发行额最大的行业为金融,共发行398亿元。

本周共有0个行业净融资额为正,本周净融资缺口最大的行业为工业行业,净偿还391亿元。


3.4 到期压力:下周城投债到期1190亿元,产业债到期3496亿元

下周信用债到期压力相较本周增加,城投债、产业债到期均环比增加。

城投债到期环比增加。具体来看,下周城投债到期规模约1190亿元,较本周增加164亿元;下下周到期规模约1064亿元,较本周增加38亿元。分省份来看,未来两周合计到期压力前三的省份为江苏、浙江、山东,未来两周合计偿还额分别为531亿元、330亿元、215亿元。

产业债到期环比增加。具体来看,下周产业债到期规模约3496亿元,较本周增加1391亿元;下下周到期规模约1783亿元,较本周减少322亿元。分行业来看,未来两周合计到期压力前三的行业为金融、工业、公用事业,未来两周合计偿还额分别为2678亿元、1159亿元、487亿元。电信服务行业到期压力最小,未来两周无到期。


3.5 票面利率:城投债票面利率环比上升30BP,产业债票面利率持平

本周新发城投债平均票面利率为4.4%,较上周增加30BP,其中天津平均票面利率最高,平均约为6.2%。

本周新发产业债平均票面利率为3.2%,较上周持平,其中可选消费行业平均票面利率最高,平均约为4.6%。


04

二级市场

4.1 信用利差:本周期限利差大幅收窄,等级利差大幅走扩

从二级市场来看,本周期限利差大幅收窄,等级利差大幅走扩。具体来看,AAA-主体信用债期限利差较上周收窄4.9BP,AA主体信用债期限利差较上周收窄4.9BP;1Y信用债等级利差较上周走扩3BP,3Y信用债等级利差较上周走扩3BP。AAA主体城投债期限利差较上周收窄8.4BP,AA主体城投债期限利差较上周收窄14.4BP;1Y城投债等级利差较上周走扩20BP,3Y城投债等级利差较上周走扩14BP。

期限与等级利差分位数:高等级期限利差13%、低等级期限利差12%、短久期等级利差33%、长久期等级利差34%。

对于城投债:高等级期限利差8%、低等级期限利差3%、短久期等级利差92%、长久期等级利差94%。


05

风险提示

信用债违约风险


本文内容节选自华安证券研究所已发布报告:《【华安固收】商票新规落地影响几何?——信用周度思考20221120》(发布时间:20221120),具体分析内容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等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分析师:颜子琦  
分析师执业编号:S0010522030002

邮箱:yanzq@hazq.com

研究助理:杨佩霖

执业编号:S0010122040030

邮箱:yangpl@hazq.com

适当性说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安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华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华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执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本人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任何形式的补偿,分析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合规渠道,华安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均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华安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华安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华安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为华安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如未经本公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投资评级说明

以本报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证券(或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A股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定义如下:

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

增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中性—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 300 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 5%; 

减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公司评级体系

买入—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增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中性—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

减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卖出—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无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


相关报告

#利率债#

从土地财政的边际变化谈起 ——财政研究笔记(一)1116 | 华安固收

海外四国防疫调整启示录 ——利率周度观点20221115 | 华安固收

再论新巴Ⅲ,有何影响?——利率周度观点1107 | 华安固收

年底抢跑规律,真的存在吗?——利率周度观点1030 | 华安固收

当前资金面对货币政策敏感性提升——利率周度观点1023 | 华安固收

四季度“广义利率债”供给压力几何?——利率周度观点1016 | 华安固收

债市需要消化的五大市场信息——利率周度观点20221009

9月社融,债市的下一个关注点——利率周度观点0925 | 华安固收

存款利率下调,多重利空下的反击号角——利率周度观点0918 | 华安固收

社融修复“小步慢走”,宽信用依旧任重道远——利率周度观点0912 | 华安固收

宽信用的困境,这一次有何不同?——利率周度观点0905 | 华安固收

从经济高频数据来看,悲观情绪已脱离现实——利率周度观点0828 | 华安固收

低利率/低波动,“准利率债”波段策略考虑一下?——利率周度观点0822| 华安固收

让数据说话,资金融出收紧了吗?——利率周度思考0814 | 华安固收

浅析专项债的三个进度——利率周度观点0808 | 华安固收

高频数据中的内需——利率周度思考0725 | 华安固收

震荡的区间可能上移——利率周度思考0718 | 华安固收

基建施工提速的蛛丝马迹——利率周度思考0710 | 华安固收

对基建是否应保留一分谨慎?——利率周度思考0704 | 华安固收

20bp是不是债市的合理定价——利率周度思考0626 |华安固收

明年专项债能否提前发行——利率周度思考0619 | 华安固收

节奏更加重要——利率周度思考0612 | 华安固收

政策行与基建的往事——利率周度思考0606 | 华安固收


#城投债#

哪些区域非税、非卖地收入逆势增长?——财政研究笔记(二)1118 | 华安固收

当前时点,应该拿信用债还是利率债?——信用周度思考1115 | 华安固收

历史上的五次“打破政府兜底”——信用周度思考1107 | 华安固收

1000只定融产品中的城投江湖——城投逆证法(三)1101 | 华安固收

城投利差盘点,哪些区域仍存下沉价值?——信用周度思考1031 | 华安固收

2022年城投监管政策回顾——信用周度思考1023 | 华安固收

看清城投票据违约背后的虚实——城投逆证法(二)1019 | 华安固收

哪些建工企业票据持续逾期?——信用周度思考1016 | 华安固收

哪些城投银行贷款逾期?——信用周度思考1009 | 华安固收

关于城投排雷的三条实操建议——城投策论(三)0929 | 华安固收

如何看待城投债券提前偿还?——信用周度思考0925 | 华安固收

政策由来与化债成本——换个角度看云贵化债措施 0920 | 华安固收

哪些城投发债资金用途在收紧?——信用周度思考0918 |华安固收

2023城投偿债压力排行榜——信用周度思考0904 | 华安固收

哪些城投持续承接专项债项目?——信用周度思考0829 | 华安固收

为什么银川不是下一个兰州——区域调研见闻(一)0828 | 华安固收

300+定融产品全梳理,哪些区域发行集中?——信用周度思考0822 | 华安固收

2022年,哪些城投仍在调升票面?——信用周度思考0815 | 华安固收

利差大盘点,当前债市还有哪些机会?——信用周度思考0807 | 华安固收

城投融资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化债的道与术(六)0719 | 华安固收

城投承接未完工地产项目案例 ——城投新论(十八)0717 | 华安固收

执果索因,谈城投研究的逆证法 0715 | 华安固收

授信视角再看城投金融资源——信用周度思考0612

266地级市的两级金融资源(2022版)——化债的道与术(五)0527

展期、2号文,兼谈城投的幸存者偏差与风险前兆——化债的道与术(四)0524

4月江苏城投净融资转负——城投数论(3)0505

4月城投债终止审核锐减 ——城投数论(2)0503

弱区域化债,办法总比困难多——化债的道与术(三)0419

城投层层“套娃”,子公司性价比可能更高|华安固收

31省市化债路线图(2018-2022)——化债的道与术(二)0406

13年化债之路,100个相关政策0331

批文稀缺,城投债转售了解一下——城投策论(一)0324

城投正在起变化0320


#产业债#

【深度】甘肃区域性银行全景图——银行地方志(七)20221116

12家发债水泥企业信用分析——债看周期(二)1101 | 华安固收

【深度】山西区域性银行全景图——银行地方志(六)1025 | 华安固收

【深度】证券公司信用分析手册——债看券商(一)1020 | 华安固收

【深度】河北区域性银行全景图——银行地方志(五)20221011 | 华安固收

33家钢铁发债主体怎么看?——债看周期(一)0928 | 华安固收

哪些产业国企仍有利差?| 华安固收

7000只产业债的日度利差数据跟踪,哪些产业/主体仍有Alpha收益?| 华安固收

民企信用债今何在?——信用周度思考0913 | 华安固收

地方AMC打分模型——AMC研究(2)0913 | 华安固收

【深度】四川区域性银行全景图——银行地方志(四)0906 | 华安固收

哪些信用债行业大额净偿还?(8月)0902 | 华安固收

【深度】辽宁区域性银行全景图——银行地方志(三)0825 | 华安固收

【深度】广西区域性银行全景图——银行地方志(二)0817| 华安固收

【深度】黑龙江区域性银行全景图——银行地方志(一)0811 | 华安固收

复盘16个案例,地方AMC如何处置地产/城投/银行风险?——AMC研究(1)20220726

【深度】银行可转债投资框架:投资银行转债赚的什么钱?——债看银行(五) | 华安固收

利差倒挂,供给下滑,RMBS怎么看?——信用周度思考 20220724

296家银行的房贷集中度变化(2018-2021)——信用周度思考 |华安固收0716

44家负面房企的项目分布——地产新论(6) | 华安固收20220714

385家银行信用打分模型:当银行分析可落地——信用周度思考20220710

商租分析手册(2022版)——融资租赁研究(1)

煤钢主体负债端有何变化?——信用周度思考0703 | 华安固收

下半年二级资本债赎回压力有多大?——信用周度思考0626 | 华安固收

城投与银行债券比价研究初探——信用周度思考0620 | 华安固收

【深度】省联社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债看银行(4)

百只同业存单基金蓄势待发,对存单市场有何影响?——信用周度思考0607 | 华安固收

【深度】商业银行信用分析手册 ——债看银行(3) 

1631家村镇银行怎么看?——债看银行(2)

银行债的信用风险分析 ——债看银行(1)0420


#机构行为#

复盘债市近期的买与卖——银行间机构现券交易点评1118 | 华安固收

市场观点没有行情悲观——债市观点集锦1116 | 华安固收

基金等偏右侧机构大额卖出——现券交易高频跟踪1113 | 华安固收

久期均值连续4周回落至2.07年——债基久期高频跟踪1113 | 华安固收

杠杆率震荡下行——银行间杠杆高频跟踪1113 | 华安固收


#债市策略#

此时此刻,彼时彼刻?——2022年下半年利率策略 | 华安固收

寻找穿云箭——2022年下半年信用策略 | 华安固收+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22Q2债市策略0331


欢迎关注 债市颜论

华安固收研究成果分享平台

FICC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