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银川不是下一个兰州——区域调研见闻(一)0828 | 华安固收

华安固收团队 债市颜论 2023-08-08

报告作者:颜子琦、杨佩霖


导读

银川不是下一个兰州,兰州也不是当年的兰州


摘要

银川,是否是下一个兰州?

2022年银川市城投利差持续走高,市场认可度较低2021年以来,因自律处分、区域风险等因素影响,银川城投债信用利差整体大幅走高,截至8月26日,利差中位数录得约449BP,较年初上行超80BP,其中二三季度利差上行幅度较为明显。

友邻“误伤”还是基本面恶化结合区域风险事件及利差来看,2021年下半年,兰州市部分平台接连出现评级下调等负面舆情,区域认可度有所下行,至今年3月末出现担保逾期事件,引发估值波动。同样是在3月末,在市场利差明显收窄的背景下,银川市信用利差仍在上行,超额利差持续走高,从该角度来看,银川市存在被友邻“误伤”的可能


银川之于兰州:同与不同

相同:西部省会城市,经济体量较小银川市与兰州市经济体量与财政收入规模与主要省会城市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二者排名均相对靠后,其中银川市由于常住人口较少,经济与财政体量不及兰州。而从增速来看,银川市与兰州市经济与财政收入增速在省会城市中均处于中下游水平,其中银川市略高于兰州市。整体来看,在经济与财政两方面,银川市与兰州市表现各有优劣,但二者同处于全国省会城市中的中下游水平。

不同:更大的盘活空间、更超前的反应、更低的债务率与兰州相比,银川市较低的债务率决定其偿债压力相对较低;同时,银川市发债平台资产规模占市属国企总资产比重相对较低,当前仍存在资产腾挪空间,以支持高压企业度过债务到期高峰;此外,银川市通过国企重组改革、争取金融机构支持等形式,为明年到期高峰提前储备金融资源,提前向市场注入信心。

关注:潜在的持有人结构变动持仓机构的买卖行为或导致债券持有人结构出现变化,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部分非银机构投资者因风险偏好原因选择抛售,而风险容忍度更高的非银投资者则会选择入场,此外,资产荒行情叠加地方政府支持表态等因素,也会吸引以本地银行为主的银行投资者入场。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市场对银川城投债务风险的预期已经得到较长一段时间发酵,在此期间内,悲观投资者有充足的时间以较低成本实现退场,因此也有足够理由相信,当前银川市城投债券的持仓机构中,高风险偏好的非银投资者与强支持力度的银行投资者的比重较此前有明显增加,对于当地发债主体再融资能力的维持存在较大帮助。


如何看待银川市城投债投资价值?

银川与兰州,同为西部欠发达区域的省会城市,两者间存在共性,但又存在差异在经济体量及财政收入规模方面,银川与兰州在经济体量与财政收入方面均处于主要省会中下游水平,二者排名接近。而在债务压力应对方面,较低的债务率,超前的应对,更大的盘活空间以及潜在的投资人结构变化,则给予银川更大的安全边际。

仍需关注到,银川市平台直融占比过高,对债券融资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较高通过对城投2021年报梳理与汇总,银川市城投宽口径有息债务316亿元,其中直融占比约为38.6%,兰州市城投有息债务规模2539亿元,直融占比约为6.0%,因此银川市城投直融占比相对较高,受债券融资政策边际变动的影响程度更高。

综合来看,尽管体量相对较小,不过银川市经济及财政收入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区域债务率相对较低,但直融占比相对更高,易受政策边际变化影响。整体而言,银川并非下一个兰州,短期内虽存在偿债压力,但无需过于悲观,在当地政府超前反应,以及区域资源盘活的背景下,银川市到期高峰存在平稳落地的可能


风险提示

城投债流动性风险和技术性违约风险。


目录

01

银川,是否是下一个兰州?

回顾近年来银川市城投债信用利差的变动情况,在2020年四季度以前,银川市城投利差整体维持在100至150BP范围内;2020年11月,“永煤事件”的出现打破了市场对于国企债务的刚兑信仰,包括国企、城投在内的部分弱资质国有发债主体估值出现大幅波动,银川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也被波及,但在随后几个月内即恢复至正常区间(150BP以下)。

2021-2022年,市场认可度出现明显下滑。2021年3月末,银川市属平台银川通联受到交易商协会自律处分,受此影响,银川市属平台城投债信用利差整体大幅走高,至9月末达到350BP,累计上行超200BP,随后高位维持;2022年以来,银川市城投信用利差持续上行,截至8月26日,利差中位数录得约449BP,较年初上行超80BP,其中二三季度利差上行幅度较为明显。

友邻“误伤”还是基本面恶化?结合区域风险事件及利差来看,2021年下半年,兰州市部分平台接连出现评级下调等负面舆情,区域认可度有所下行,至今年3月末出现担保逾期事件,引发估值波动,4月以来兰州市城投利差巨幅走扩,一度上行至2000BP附近。同样是在今年3月末,在市场利差明显收窄的背景下,银川市信用利差仍在上行,超额利差持续走高,从该角度来看,银川市存在被友邻“误伤”的可能。因此,本篇报告将从银川与兰州的对比入手,深入分析银川究竟是否是下一个兰州。


02

银川之于兰州:同与不同

2.1 相同点:西北部省会城市,经济体量较小

从城市级别来看,银川市与兰州市同处我国西北部地区,分别是相邻省份宁夏与甘肃的首府(省会)城市,是全国27个省会城市之一,同属二线城市。

经济体量方面,银川与兰州体量存在差异,但均处于主要省会城市的下游水平。具体来看,银川市经济体量较小,2021年GDP录得2263亿元,在27个省会城市中仅高于海口、西宁与拉萨(不考虑直辖市),位列第24位;兰州市GDP规模略高于银川市,2021年录得3231亿元,在27个省会城市中位列第22位。

GDP增速方面,银川与兰州增速接近,整体处于省会城市中下游水平。2021年银川市GDP同比增长6.3%,同比增速在全部省会城市中位列第19名,高于长春、南宁、乌鲁木齐等其他8个省会城市,而兰州市GDP增速录得6.1%,位列第21位。在剔除疫情导致的基数影响后,银川市2021年GDP两年几何平均增速录得约4.7%,位列全部省会城市中的第18位,兰州市录得4.2%,位列第20位。

财政收入方面,兰州市财政收入体量高于银川市,但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仍存在显著差异,排名均相对靠后。2021年,银川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81亿元,两本账收入合计252亿元,在27个省会城市中仅高于拉萨;兰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188亿元,两本账收入合计446亿元,在主要省会城市中位列22位,略高于银川但仍处下游水平。

财政收入增速方面,二者同处中游水平,银川市2021年实现正增长。2021年,银川市两本账收入合计同比增长1.6%,位列主要省会城市中的第11位,也是仅有的11个财政收入正增长的省会城市;与之相比,兰州市两本账收入合计同比减少6.6%,同比增速在主要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5位,二者均处中游水平。

综上所述,银川市与兰州市经济体量与财政收入规模与主要省会城市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二者排名均相对靠后,其中银川市由于常住人口较少(截至2021年末常住人口仅288.2万人),经济与财政体量不及兰州。而从增速来看,银川市与兰州市经济与财政收入增速在省会城市中均处于中下游水平,其中银川市略高于兰州市。因此综合来看,在经济与财政两方面,银川市与兰州市表现各有优劣,但整体上二者同处于全国省会城市中的中下游水平,排名相对接近


2.2 不同点:盘活空间、超前反应、低债务率、持有人结构

2.2.1 优化资源调配,关注潜在腾挪空间

银川市发债城投数量不多,银川通联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为当地主要平台,2021年资产总额412亿元。截至8月26日,银川市发债平台数量合计7家,存续债券规模合计150.2亿元,其中5家为银川通联及其子公司,债券余额合计119.2亿元。从主体评级来看,银川通联、银川城投、产城资本以及银川房投均为AA+,银川高新为AA,滨河黄河大桥以及银川公交暂无公开评级信息。

银川市发债主体资产占市属国有资产比重较低。据银川日报8月17日报道,截至2022年6月末,银川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19户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260亿元。以截至2021年末最新报告期的总资产规模测算,通联资本总资产规模约412亿元,考虑代持的房投等企业股权资产在内约650亿元,产城资本总资产规模约228亿元,二者合计占银川市属国企资产比重约为70%。

兰州市方面,根据兰州市国资系统“十四五”发展规划披露数据,截至“十三五”末(2020年末),兰州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约2714亿元,其中作为兰州规模最大的市直属平台,兰州投资(控股)集团2020年总资产规模约2390亿元,占比高达88%,此外兰州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集团2020年末总资产规模约319亿元,二者总资产规模合计占比超过99%。

从实际操作来看,银川市于6月出台《银川市属保障性住房资产划转及建设运营管理改革方案》,将3.8万套保障性住房及配套储藏室、地下车库等实物资产划转至银川通联资本,并在8月国企重组改革中,将房投公司正式纳入银川通联资本的合并报表中。根据银川通联2022年6月债券评级报告中披露,截至6月末,公司仅以代持形式持有房投公司股权,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不构成实际控制。因此,此次有关房投公司相关资产的确权,将有利于银川通联资本资产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并提高母公司资源调配能力,后续可通过保障房特许经营权转让等形式开拓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强本部及子公司偿债保障。

整体而言,与兰州市相比,银川市属国企中发债主体资产规模占比相对较低,因此尚有较大资产调配与腾挪的空间,以帮助债务负担较重的企业度过到期高峰,尽量避免公开品种违约风险


2.2.2 市属国企重组改革,未雨绸缪应对到期高峰

银川市2023年预计迎来到期高峰。截至2022年8月24日,银川市存量城投债券150.2亿元,其中年内剩余到期压力13.6亿元(考虑行权,下同),2023年到期压力104.9亿元,即约80%的债券将于2022至2023年内到期,其中银川通联(含子公司)预计到期规模98.7亿元(2022年10.7亿元,2023年88亿元),产城资本及银川高新预计到期规模分别为17亿元与2.8亿元,主要集中于2023年。整体来看,银川市城投债券将于2023年迎来到期高峰,其中到期压力主要集中于2022年12月,2023年1月、4月、5月、8月与11月。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到期高峰,银川市举办市属国企重组改革揭牌仪式,并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2022年8月15日,银川市新组建的银川通联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市属国有企业集中揭牌仪式举行,按照企业实体化运作、市场化转型、专业化运营、规模化发展、法治化建设等改革方向,将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22家一级企业整合重组为9家。除此以外,在本次揭牌仪式中,还同步举办了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领域、以及银企融资授信等项目的签约和授信仪式,进一步增强市属国企的融资及偿债能力,缓解区域债务风险。

与此同时,从政府表态来看,根据银川日报8月17日报道,在2021年与2022年上半年,银川市分别完成94.3亿元与64.9亿元刚性债务兑付,并且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与此同时,争取在“十四五”末,银川市国资委监管资产规模突破1800亿元,打造6家AA+及以上信用评级企业,其中至少1家达到AAA级信用评级,并谋划培育或控制1~2家上市公司。

整体而言,在债务风险应对方面,银川市未雨绸缪,通过采取国企重组改革、争取金融机构支持等形式,为明年到期高峰提前储备金融资源,向市场注入信心,有理由期待当地主要发债主体将得到进一步支持,顺利度过到期高峰。而兰州市则借助省政府举办的恳谈会,向投资者释放债务风险化解的信号,同样取得一定效果,但从时点来看,在恳谈会举办前,兰州市属城投的海外评级已出现多次下调。


2.2.3 广义债务率不高,偿债压力尚可

银川市债务余额相对较少,债务率处主要省会中下游水平。具体来看,2021年银川市政府性债务余额447亿元,基于两本账财政收入测算下的法定债务率约为177%,发债城投有息债务约316亿元,广义债务合计约为763亿元,基于两本账财政收入测算下的广义债务率约303%,在全部省会城市中位列第20位。与之相比,兰州市2021年末政府性债务余额约726亿元,法定债务率约163%,而发债城投有息债务高达2539亿元,广义债务率高达732%,全部省会城市中仅次于乌鲁木齐,偿债压力显著较高。

从一级发行角度来看,兰州市城投净融资自2021年起明显下行,银川市年内净融资规模为0。截至2022年8月26日,银川市城投平台年内累计发行额10亿元,累计偿还额10亿元,净融资规模为0,2020至2022年7月每年净融资规模分别为净融入42.6亿元,净偿还5.1亿元,净融入0亿元,累计净融资37.5亿元。与此同时,兰州市同期净融资规模分别为净融入103.6亿元,净偿还75.8亿元,净偿还69.9亿元,累计净偿还42.1亿元。

整体而言,银川市当前市场认可度有所下行,但再融资能力仍明显高于兰州市。从区域债务压力来看,银川市与兰州市法定债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兰州市发债城投债务相对更重,广义债务率显著高于银川市,银川市偿债压力尚可


2.2.4 不可忽视的潜在持有人结构变化

2021年3月,银川市因主要平台的自律处分,估值利差出现显著抬升;而下半年以来,伴随着邻省省会兰州市的债务风险逐渐暴露,区域认可度再度出现下行,至今年上半年,随着兰州市风险进一步抬升,银川市超额利差再度走高。需要注意的是,持仓机构的买卖行为或导致银川通联等主要发债平台存量债券持有人结构出现变化,在此期间内,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部分非银机构投资者因风险偏好原因选择抛售,而另一部分风险容忍度更高的投资者则会选择入场。

除此以外,在资产荒大背景下,部分银行投资者也会选择进场,尤其是在本地展业的部分银行,由于业务往来等原因,对于发债主体信用风险存在更加清晰的认知,叠加地方政府的支持表态等因素,因此该部分银行投资者的持仓比重有望增加。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2021年9月以来,银川通联主体债券长期低于100元,但整体保持小幅折价成交,多数时间成交净价不低于96元,2022年3月末兰州市信用风险暴露后最低成交净价亦在94元上下幅度,7月以来成交价中枢恢复至100元。整体来看,市场对银川城投债务风险的预期已经得到较长一段时间发酵,在此期间内,悲观投资者有充足的时间以较低成本实现退场,因此也有足够理由相信,当前银川市城投债券的持仓机构中,高风险偏好的非银投资者与强支持力度的银行投资者的比重较此前有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与兰州市相比,银川市近一年来的估值调整基于悲观投资者充分的退场时间,因此在资产荒作用下,存量高风险偏好的非银投资者以及强支持力度的银行投资者有望继续维持支持力度,对于当地发债主体再融资能力的维持存在较大帮助


03

如何看待银川市城投债投资价值?

银川与兰州,同为西部欠发达区域的省会城市,两者间存在共性,但又存在差异。在经济体量及财政收入规模方面,兰州市均要高于银川市,而无论是GDP增速亦或是财政收入增速,银川市均略胜一筹,但整体而言,银川与兰州在经济体量与财政收入方面均处于主要省会中下游水平。

较低的债务率,超前的应对,更大的盘活空间以及潜在的投资人结构变化,给予银川更大的安全边际。与兰州相比,银川市较低的债务率决定其偿债压力相对较低;同时,银川市发债平台资产规模占市属国企总资产比重相对较低,当前仍存在资产腾挪空间,以支持高压企业度过债务到期高峰;此外,银川市通过国企重组改革、争取金融机构支持等形式,为明年到期高峰提前储备金融资源,提前向市场注入信心;最后,潜在的持有人结构变化也有利于发债主体再融资能力的维持。

仍需关注到,银川市平台直融占比过高,对债券融资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较高。通过对城投2021年报梳理与汇总,银川市城投宽口径有息债务316亿元,其中直融占比约为38.6%,兰州市城投有息债务规模2539亿元,直融占比约为6.0%,因此银川市城投直融占比相对较高,受债券融资政策边际变动的影响程度更高。

综合来看,尽管体量相对较小,不过银川市经济及财政收入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区域债务率相对较低,但直融占比相对更高,易受政策边际变化影响。整体而言,银川并非下一个兰州,短期内虽存在偿债压力,但无需过于悲观,在当地政府超前反应,以及区域资源盘活的背景下,银川市到期高峰存在平稳落地的可能


04

风险提示

城投债流动性风险和技术性违约风险


本文内容节选自华安证券研究所已发布报告:《【华安固收】为什么银川不是下一个兰州——区域调研见闻(一)20220828》(发布时间:20220828),具体分析内容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等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分析师:颜子琦  
分析师执业编号:S0010522030002

邮箱:yanzq@hazq.com

研究助理:杨佩霖

执业编号:S0010122040030

邮箱:yangpl@hazq.com

适当性说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安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华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华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执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本人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任何形式的补偿,分析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合规渠道,华安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均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华安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华安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华安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为华安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如未经本公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投资评级说明

以本报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证券(或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A股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定义如下:

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

增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中性—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 300 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 5%; 

减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公司评级体系

买入—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增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中性—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

减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5%至15%;

卖出—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

无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


相关报告

#利率债#

中游产品低迷,食品价格回升——物价周报0822 | 华安固收

开工率上行,生产边际修复——工业生产周报0822 | 华安固收

低利率/低波动,“准利率债”波段策略考虑一下?——利率周度观点0822| 华安固收

让数据说话,资金融出收紧了吗?——利率周度思考0814 | 华安固收

“无效”的预期差,大行未左侧交易本月社融——7月金融数据点评0814 | 华安固收

浅析专项债的三个进度——利率周度观点0808 | 华安固收

国际油价回调,食品价格持续下跌——物价周报0808 | 华安固收

修复放缓,主动去库——工业生产周报0808|华安固收

地方债发行放缓——地方债月报0731 | 华安固收

能源价格普涨,食品价格走低——物价周报0731 | 华安固收

经济复苏道阻且长,债市或将迎战前低——7月PMI数据点评 0731 | 华安固收

政治局会议的三大看点——7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 华安固收0728

高频数据中的内需——利率周度思考0725 | 华安固收

上周102亿元专项债投向基建——地方债周报0724 | 华安固收

能源价格反弹,中游产品持续低迷——物价周报0724 | 华安固收

震荡的区间可能上移——利率周度思考0718 | 华安固收

上周未发行新增专项债 ——地方债周报0717 | 华安固收

国际能源价格普遍下跌——物价周报0717 | 华安固收

三季度复苏可能更快——6月经济数据点评0715 | 华安固收

卖地收入加速下滑,基建能否乐观?——6月财政数据点评0715 | 华安固收

经济加速修复的迹象——6月金融数据点评0711 | 华安固收

上周133亿元专项资金投向基建——地方债周报0711 | 华安固收

基建施工提速的蛛丝马迹——利率周度思考0710 | 华安固收

缺少需求的通胀不是核心矛盾——6月物价点评0709 | 华安固收

对基建是否应保留一分谨慎?——利率周度思考0704 | 华安固收

新增专项债基本收官 ——地方债月报(22年6月)0703 | 华安固收

把政策逻辑串起来看——629国常会解读0701 | 华安固收

经济活动已开启复苏之路 ——6月PMI数据点评0630 | 华安固收

此时此刻,彼时彼刻?——2022年下半年利率策略 | 华安固收

20bp是不是债市的合理定价——利率周度思考0626 |华安固收

明年专项债能否提前发行——利率周度思考0619 | 华安固收

需求能否“接棒”很关键——5月经济数据点评0615 | 华安固收

节奏更加重要——利率周度思考0612 | 华安固收

融资结构的弱改善——5月金融数据点评0610|华安固收

通胀仍面临输入性压力——5月通胀数据点评0610 | 华安固收

政策行与基建的往事——利率周度思考0606 | 华安固收

哪些省份还未换届?——地方换届进度跟踪0531

哪些省市进行了预算调整?——地方债发行跟踪0531

PMI实际已经站上了荣枯线 ——5月PMI数据点评0531

除了情绪,债市的格局并没有变化——利率周度思考0529

杠杆策略到了逐步退出的时候——利率周度思考 0522

增厚收益不应是当前债市的首选——5月LPR点评 0520 

5个省份、3个计划单列市完成预算调整——地方债发行跟踪 0518

债市的天平正在倾斜——经济数据点评 0516

详细拆解一下“社融-M2”剪刀差——利率周度思考 0515

5省完成预算调整,7省确定人大常委会时间——地方债发行跟踪 0514

需求的疲态与社融-M2的倒挂——金融数据点评 0513

通胀的分化正在加速——4月通胀数据点评 0511

7个省份社融同比少增 ——22Q1区域社融点评 0510

货政报告中的优先级与确定性——22Q1货政报告解读 0510

为什么5月不会有地方债供给压力?——利率周度思考0508

还有14个省份尚未完成换届——地方换届进度跟踪0507

5月利率债的机会与风险——利率周度思考0504

多重约束下的行稳致远——4月政治局会议解读0429

什么指标可以更前瞻地跟踪地方债发行?——利率周度思考0425

与2018年7月何其相识——央行、外汇局“23条措施”解读0419

债市准备迎战调整期——3月经济数据点评0418

与其博弈宽货币,不如期待特别国债——利率周度思考0417

市场看到宽货币,而经济亟待需求——国常会解读0414

如何理解4月地方债的“断档”?——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吹风会解读0413

总需求仍然是问题的关键——3月金融数据点评0412

关注通胀的结构性影响——3月通胀数据点评0412 

消失的借款人与推石头的绳子——利率周度思考0410

关注政策节奏的潜在变化——利率周度思考0405

政策加码的理由更加充分 ——3月PMI数据点评0331

本轮美债的“两个更早”——利率周度思考 0327 

时间现在不是利率的朋友——利率周度思考0321

短期放大交易属性,中期谨慎寻找拐点——1-2月经济数据点评0315


#城投债#

300+定融产品全梳理,哪些区域发行集中?——信用周度思考0822 | 华安固收

2022年,哪些城投仍在调升票面?——信用周度思考0815 | 华安固收

利差大盘点,当前债市还有哪些机会?——信用周度思考0807 | 华安固收

哪些城投票据持续逾期(7月)0804 | 华安固收

哪些城投批文被终止审查(7月)?0801 | 华安固收

7月城投净融资同比下降七成——7月城投债一级市场点评 0731 | 华安固收

城投融资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化债的道与术(六)0719 | 华安固收

城投承接未完工地产项目案例 ——城投新论(十八)0717 | 华安固收

执果索因,谈城投研究的逆证法 0715 | 华安固收

抢券的反转,比预期来得早一些 0706 | 华安固收

哪些城投票据持续逾期?0706 | 华安固收

上半年城投债资金用途透视0703 | 华安固收

城投批文端改善有限 ——6月城投债终止审核点评0702 | 华安固收

年内城投净融资同比下降21% ——6月城投债一级市场点评0702 | 华安固收

授信视角再看城投金融资源——信用周度思考0612

城投净融资规模骤降——5月城投债一级市场点评0602

城投债认购倍数中的资产焦虑 ——信用周度思考0529

批文仍然偏紧 ——5月城投债终止审核点评0528

266地级市的两级金融资源(2022版)——化债的道与术(五)0527

展期、2号文,兼谈城投的幸存者偏差与风险前兆——化债的道与术(四)0524

国家级高新区财政数据库(2016-2022)0520

31省市财政数据库(2016-2022) 0516

341地市财政数据库(2016-2022) 0516

城投年报中的融资故事(2014-2021)——信用周度思考0515

4月江苏城投净融资转负——城投数论(3)0505

细数那些发债支持子公司的“套娃城投”——信用周度思考0503

4月城投债终止审核锐减 ——城投数论(2)0503

弱区域化债,办法总比困难多——化债的道与术(三)0419

“重庆能投事件”的技术性浅析——信用周度思考0417

城投层层“套娃”,子公司性价比可能更高

31省市化债路线图(2018-2022)——化债的道与术(二)0406

盘点一季度1737只城投债的资金用途——信用周观点0401

13年化债之路,100个相关政策0331

批文稀缺,城投债转售了解一下——城投策论(一)0324

城投正在起变化0320


#产业债#

【深度】辽宁区域性银行全景图——银行地方志(三)0825 | 华安固收

次级债信用利差走势分化,存单发行规模放量——金融债周数据0822 | 华安固收

【深度】广西区域性银行全景图——银行地方志(二)0817| 华安固收

次级债等级利差收窄,存单发行利率走低——金融债周数据0814 | 华安固收

【深度】黑龙江区域性银行全景图——银行地方志(一)0811 | 华安固收

次级债品种利差走阔,存单发行规模缩减——金融债周数据0807 | 华安固收

三问公募Reits:二季度存量/发行金额、盈利能力、市场表现如何看?——信用周度思考20220802

产业债净偿还199亿元 ——7月产业债一级市场点评0801 | 华安固收

次级债信用利差收窄,永续债期限利差压缩——金融债周数据20220731 | 华安固收

复盘16个案例,地方AMC如何处置地产/城投/银行风险?——AMC研究(1)20220726

【深度】银行可转债投资框架:投资银行转债赚的什么钱?——债看银行(五) | 华安固收

次级债信用利差收窄,存单发行规模持续放量——金融债周数据20220725 | 华安固收

利差倒挂,供给下滑,RMBS怎么看?——信用周度思考 20220724

次级债利差收窄,存单发行规模放量——金融债周数据0717 | 华安固收

296家银行的房贷集中度变化(2018-2021)——信用周度思考 |华安固收0716

44家负面房企的项目分布——地产新论(6) | 华安固收20220714

385家银行信用打分模型:当银行分析可落地——信用周度思考20220710

商租分析手册(2022版)——融资租赁研究(1)

次级债利差收窄,信用利差整体位于历史低位——金融债周数据20220710 | 华安固收

次级债利差走阔,永续与二级资本债继续分化——金融债周数据0703  |  华安固收

煤钢主体负债端有何变化?——信用周度思考0703 | 华安固收

产业债净偿还85亿元 ——6月产业债一级市场点评0702 | 华安固收

下半年二级资本债赎回压力有多大?——信用周度思考0626 | 华安固收

城投与银行债券比价研究初探——信用周度思考0620 | 华安固收

银行次级债发行放量,期限利差整体走阔——金融债周数据0619 | 华安固收

银行次级债利差收窄,存单发行规模放量——金融债周数据0613 | 华安固收

【深度】省联社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债看银行(4)

百只同业存单基金蓄势待发,对存单市场有何影响?——信用周度思考0607 | 华安固收

次级债收益率回调,部分利差等级倒挂——金融债周数据 0605

产业债净偿还459亿元——5月产业债一级市场点评 0602

【深度】商业银行信用分析手册 ——债看银行(3) 

期限利差小幅收窄,低等级利差持续下行——金融债周数据 0529 

1631家村镇银行怎么看?——债看银行(2)

TLAC对银行二级债供给冲击几何——信用周度思考 0522 

高等级利差小幅反弹,期限利差继续走阔——金融债周数据 0522

银行次级债利差压缩,存单发行利率走低——金融债周数据 0515

《新巴Ⅲ》对银行次级债有哪些影响 ——信用周度思考0508

银行债的信用风险分析 ——债看银行(1)0420

银行次级债的定价中枢在哪里?——信用周度思考0412


#高频跟踪#

HA情绪指数上涨,资金面宽松 ——债市情绪高频跟踪0822 | 华安固收

杠杆率高位上行,回购成交活跃——债市杠杆高频跟踪0822 | 华安固收

杠杆率高位微降,回购成交活跃——债市杠杆高频跟踪0817 | 华安固收

HA情绪指数持平,资金面分歧较大(降息前)——债市情绪高频跟踪0815 | 华安固收


#债市策略#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22Q2债市策略0331

寻找穿云箭——2022年下半年信用策略 | 华安固收+


#机构行为#

7月交易所及银行间托管有何变化?

新一轮理财赎回压力?不妨乐观一些 ——信用周度思考0424


欢迎关注 债市颜论

华安固收研究成果分享平台

FICC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