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贺骁束】复盘过去一年整车货运量变化与同期资产表现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 贺骁束
hexiaoshu@gf.com.cn
广发宏观郭磊团队
报告摘要
第一,整车货运流量数据是以公路货运为主要统计目标的高频数据。经济在支出法下的各项需求如投资、消费与出口,无论是原材料、中间品还是产成品,最终都离不开运输,因此它对于宏观经济各个环节均构成映射。学术论文也有通过城际卡车流量测算对GDP影响的案例。
第二,对于疫情之后的经济来说,整车货运流量的数据在有些时段弹性可能会较GDP更大,比如区域物流中断或者受减员影响等供给冲击的时段;但多数时段弹性可能要略小于GDP,它与制造业增加值相关度可能更高,生产、物流相对于消费、服务来说,受外生约束更小;且在消费环境受约束的时段,商品和货运会一定程度对服务形成替代。
第三,2022年,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大致经历了“高位徘徊—区域疫情冲击—疫后恢复—区间震荡—疫情达峰冲击—触底修复”的六个阶段,在此我们做一个简要复盘。
阶段一,3月上旬整车货运流量升至147.7的年度高位。同期财政前置,基建增速扩张;美国制造业补库预期偏强,出口整体在韧性区间;主要潜在负面因素是地缘政治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压力。
阶段二,整车货运量数据由年度高点147.7单边下行至70.5。首轮疫情冲击进入显性化阶段,居民生活半径缩短、物流和供应链影响加大,产业受疫情影响程度大致为“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
阶段三,整车货运量仍由70.5升至三季度新高的117.7。疫情后常态化防控格局形成,经济环比呈现“超季节性脉冲”。
阶段四,整车货运量指数于82.1-114.4区间内震荡。增量财政工具密集落地,基建投资进一步升温;但消费与服务业仍受疫情反复制约、地产压力继续加大、出口下行显性化。
阶段五,整车货运量指数由114.4的下半年高位降至70.1。疫情冲击再度显现,接触型消费、服务业再度承压,汽车领域基本面放缓,地产基本面压力继续加大、出口进入负增长。
阶段六,整车货运量指数由11月底的70.1(下半年低位)再度回升至100上方。各城市疫情陆续达峰,第一批城市居民社交半径开始恢复,消费、商务、旅游等需求边际转暖;地产政策仍在继续叠加,保交楼带动建安工程等需求。
第四,目前整车货运量改善趋势已较为明确。1月7日的102.0已高于去年三季度均值的101.7,1月1日-7日整车货运量均值的94.5相较去年12月、11月均值分别回升10.1%、4.3%。未来空间也依旧明显,1月7日数据大致相当于去年同期读数的77%。
第五,从债券市场映射关系来看,2022年上半年整车货运量与长端收益率走势大致吻合,共同反映“经济复苏—疫情冲击—常态化修复”的基本面“N型”走势。而下半年利率定价的特征有较大不同,利率定价似乎主要沿着预期变动。8月央行超预期降息导致利率一度大幅下行;9月宽信用预期升温导致利率上行;11月初防疫政策调整叠加地产融资松绑,强预期影响,利率上行幅度一度较大。
第六,从权益市场映射关系来看,2022年整车货运量与Wind全A走势大致吻合,共同反映上述六阶段或两轮“N型”走势。阶段性背离主要在两个时段,一是2月初-3月上旬,整车货运流量反映的基本面整体回升;但同期市场徘徊走低,主要与市场同期对美联储加息的反映,以及对地缘政治的担忧有关;二是8月下旬-9月底,整车货运流量震荡徘徊,但股指走低明显,主要与同期美债收益率加速上行、地产信用风险、人民币汇率等因素有关。简单来说,基本面仍是一个定价主标尺,而全球流动性、风险溢价阶段性影响过大的时候,也会对资产价格带来较大扰动。
正文
整车货运流量数据是以公路货运为主要统计目标的高频数据。经济在支出法下的各项需求,比如投资、消费与出口,且无论是原材料、中间品还是产成品,最终都离不开运输,因此它对于宏观经济各个环节均构成映射。学术论文也有通过城际卡车流量测算对GDP影响的案例。
整车货运流量数据是以公路货运为主要统计目标的高频数据。该指标基于G7物联网平台大数据整理发布,数据维度覆盖整车流量指数、货运枢纽、吞吐量指数以及分省份相关数据。如果再结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等价格指标,能够多维度反映物流情况。
货运物流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由于商品流通量与贸易活动、宏观经济景气度直接相关,因此整车货运量即为宏观经济表现的影子指标。此外货运物流包含原材料、生产、加工、成品运输的全过程,对于下游需求,无论是投资、消费或出口(通过供应链传导)的边际变化均较为敏感。学术论文《The Economic Cost of Lockdown in China》(宋铮等,2022)亦采用月度更新的城际卡车流量数据,用以推算疫情管控对城市实际GDP的影响。
对于疫情之后的经济来说,整车货运流量的数据在有些时段弹性可能会较GDP更大,比如区域物流中断或者受减员影响等供给冲击的时段;但多数时段弹性可能要略小于GDP,它与制造业增加值相关度可能更高,而生产、物流相对于消费、服务来说,受外生约束更小;且在消费环境受约束的时段,商品和货运会一定程度对服务形成替代。
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公路运输主要由整车运输与零担运输两部分所构成。而整车货物运输是指托运人一次托运货物计费重量3吨以上或不足3吨,需要一辆载货汽车进行运送的运输形式。一般来说,企业间物流主要由整车运输所承担;而针对末端消费者的物流则由零担运输所承担。因此整车货运更偏向于生产端供应链流通环节。2022年,整车货运流量指数中枢以震荡回落为主,整体趋势与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速高度相关。但终端的消费最终还是会表现在工业消费品的需求上,因此,如果消费和服务业出现需求趋势性变化,通过产业链之间的传递,理论上也能在货运物流上有所映射。
整车货运物流指标具有自己的弹性特征。逻辑上来说,在供给冲击比如疫情管控导致区域物流运输不畅、或者物流减员明显的时段,整车货运的变动弹性可能较GDP更大,例如去年4月、11月两轮疫情冲击,整车货运量指数均降至70左右低位(仅次于历次春节)。不过多数时段,货物流通存在整体延续性。居民生活半径缩短的时候,商品对服务形成替代,货运物流韧性会相对更强,整车货运量指标弹性可能略小于实际GDP。
2022年,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大致经历了“高位徘徊—区域疫情冲击—疫后恢复—区间震荡—疫情达峰冲击—触底修复”的六个阶段,在此我们做一个简要复盘。
第一阶段(1月初-3月上旬),3月上旬整车货运流量升至147.7的年度高位。同期财政前置,基建增速扩张;美国制造业补库预期偏强,出口整体在韧性区间;主要潜在负面因素是地缘政治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压力。整车货运流量于2022年1月上中旬(春节前两周)维持在108-137高位,2月16日(元宵节)之后呈显著上行,最终于3月11日升至147.7的年度高位。第一阶段稳增长政策延续发力,主要包括2021年12月的降准降息、1月的降息及社融加快投放,以及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实际财政空间扩张。受此影响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建增速分别达9.3%、10.5%,3月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录得4.4%,均高于市场预期以及2021年四季度增速。此外出口结构呈现较为清晰的支撑线索,包括海外出行需求回升、中游资本开支韧性以及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链景气。一季度出口累计增速录得15.5%,3月单月出口增速14.7%,均处于景气偏高区间。这些阶段也包含一些隐忧,包括俄乌冲突显著升温,布伦特原油上行至历史新高的128美元/桶;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节奏加快等。
第二阶段(3月中旬-4月上旬),整车货运量数据由年度高点147.7单边下行至70.5。首轮疫情冲击进入显性化阶段,居民生活半径缩短、物流和供应链影响加大,产业受疫情影响程度大致为“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受上海、吉林疫情集中冲击,这一时段绝大多数经济指标均处于回落阶段,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物流运输效率的直接冲击,同期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供应商配送时间均显著上行。由于供应链阻梗导致产成品库存被动积压,供给冲击下制造业增加值由4.4%降至4月历史新低的-4.6%。而疫情对消费+服务业的影响主要在于居民活动半径约束、就业压力所导致的收入预期下降等过程。4月服务业PMI、服务业PMI从业人员指数分别录得40.0、45.8,两者均落于历史底部区间;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1%的历史次高。此外,疫情对于地产线下销售场景、渠道约束效应显现,4月地产销售至施工等同比回落幅度达-40%左右。受发达国家基本面初步放缓、港口物流阻梗导致全球加工贸易链被动收缩等影响,4月出口增速回落至3.9%(3月同比14.7%,一季度同比15.5%)。整体而言,六大经济口径下的消费、地产销售、服务业等“接触类需求”降幅最大,制造业、投资及出口等非接触门类亦有不同程度放缓,第二阶段整车货运流量呈较大幅度回落。
第三阶段(4月中旬-7月上旬),整车货运量仍由70.5升至三季度新高的117.7。疫情后常态化防控格局形成,经济环比呈现“超季节性脉冲”。以汽车为代表的制造业生产回升显著;基建增速支撑建筑业活动进一步扩张;国内供应链秩序恢复对出口形成支撑。不过同期地产投资回落进一步显性化。5月全国防疫形势初现曙光,6月对应疫后常态化修复的第一个月,六大口径数据(出口、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地产销售)无一例外均呈现脉冲式修复。若以主要制造业产量增速来看,长三角分布较集中的产业链的好转仍是主要带动,6月汽车、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反弹较为显著;消费领域亦呈现结构性好转,6月社消同比增速3.1%(5月增速-6.7%),其中汽车、手机等零售领域升至疫情前水平,服装、餐饮等接触性服务业稳步上行。6月投资结构特征为“基建上拉,地产拖累”,“低基数”叠加政策在基建领域积极有为,6月固定资产累计同比、基建单月增速分别录得5.8%、12%。值得注意的隐忧点首先是地产,前期拿地进度偏弱叠加信用风险发酵,6月地产投资增速仅录得-9.4%,低于前值与6月地产销售数据,此外拿地、新开工等施工端指标降幅仍在惯性扩大。隐忧点二是海外耐用消费品出口、以及OECD领先指标代表的海外景气度逐步触顶,但受汇率条件、海外通胀高企以及疫后外贸订单滞后释放等因素影响,二季度出口合并同比为13.0%,相较一季度增速15.8%仅有限放缓。整体而言,受制造业、基建与消费等领域疫后环比脉冲支撑,第三阶段整车货运量指数呈单边触底回升。
第四阶段(7月中旬-9月底),整车货运量指数于82.1-114.4区间内震荡。增量财政工具密集落地,基建投资进一步升温;但消费与服务业仍受疫情反复制约、地产压力继续加大、出口下行显性化。三季度GDP同比增速3.9%,处于市场预期的偏上限。其中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同比增长5.2%,成为支撑经济扩张的主要因素。分布上看,基数前高后低+高温限电逐步减退+增量财政工具落地,工业增加值逐月上行并录得3.8%、4.2%、6.3%。投资端整体亦呈现类似特征,7-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为3.8%、6.6%、6.7%。结构端地产拖累、基建支撑、高技术制造业支撑的特征较为明显: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当季同比9.7%;大口径基建投资当季同比14.6%。地产信用扩张减缓(挤出效应下降)+政策导向支撑,制造业领域投资项目落地加快;而受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专项债余额限额启动等影响,同期基建增速扩张加快。隐忧点仍集中于消费、地产与出口:受防疫政策影响三季度消费和服务业数据整体偏低,且9月处于最低点,同期对于消费环境较为敏感的餐饮收入再度转负。9月末地产政策出现较为密集的一轮升温,三季度地产数据低位企稳但好转特征尚不明显。出口分布受外需放缓影响逐步回落,7-9月出口同比分别为17.9%、7.1%、5.7%。整体而言,制造业与基建扩张为三季度经济的主要支撑因素,地产低位弱企稳+出口韧性放缓,区域疫情反复但尚未对生产运输形成实质性冲击,整车货运量指数于下半年高位区间震荡。
第五阶段(10月1日-11月29日),整车货运量指数由114.4的下半年高位降至70.1。疫情冲击再度显现,接触型消费、服务业再度承压,汽车领域基本面放缓,地产基本面压力继续加大、出口进入负增长。第二轮疫情冲击导致短暂企稳的三季度经济数据再度承压,第五阶段少有的增长亮点包括采矿业增加值(11月同比5.9%、10月增速4.0%),逆势增长的广义基建(11月同比13.9%、10月增速12.8%),除此之外,六大口径数据均呈现不同程度回落。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与汽车等中游景气行业再度承压,数据特征与首轮疫情影响下的物流阻塞、供给端外生冲击较为类似。消费及服务业放缓特征较为显著,受疫情升温和居民生活半径缩短冲击,非必需消费品和线下接触类消费承压明显,前者主要包括汽车、消费电子等渠道约束可选消费,后者主要集中于餐饮、服装等接触性服务业。投资增速与建筑业活动亦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制造业投资小幅回落,基建逆势支撑下投资增速仍逐月放缓(11月累计同比5.3%、10月增速5.8%)。此外受内生调整趋势、疫情冲击、基数抬升的三重影响,11月地产销售直至施工等环节同比回落幅度在30%-50%左右。叠加海外基本面预期转弱、加工贸易链物流环节亦呈现4月疫情类似的阻塞局面,10-11月出口同比分别回落至-0.3%、-8.7%。整体而言,六大口径下的经济数据多呈现同步放缓,第五阶段整车货运量指数再现4月初的单边下行趋势。
第六阶段(11月30日至今),整车货运量指数由11月底的70.1(下半年低位)再度回升至100上方。各城市疫情陆续达峰,第一批城市居民社交半径开始恢复,消费、商务、旅游等需求边际转暖;地产政策仍在继续叠加,保交楼带动建安工程等需求。我们在前期报告《第一批城市居民生活半径开始恢复》报告中提到:鉴于防疫政策的逐步优化,11月下旬至今全国防疫形势大致经历了“防疫政策持续优化→疫情升温过程中社交半径收缩→部分区域疫情接近达峰”三个阶段。而伴随第一批部分城市疫情接近达峰,12月19日当周起北京、广州、成都等城市居民活动初步恢复,上海、深圳地铁客运量亦自12月23日起初步企稳,全国居民社交半径于12月中下旬呈逐步、有序恢复状态。PMI数据显示:建筑业及土木工程商务活动仍落于景气区间,政策性开发金融工具对于基建支撑较大;值得注意的是12月建筑安装装饰指数录得48.9,显著高于前值的42.1,保交楼等政策推动下地产竣工企稳概率较大。由于12月居民社交半径修复进度尚属初步,结合十大城市地铁客运量等全国性高频数据仍处底部,1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仍延续回落。结构性亮点在于航空运输业PMI显著上行(12月读数60.7,显著高于前值37.2),结合航班执行数量等高频数据回升信号,或反映疫情达峰城市的居民旅游出行需求逐步恢复。整体而言,12月中下旬伴随社交半径逐步修复,消费、服务业与地产已出现“走出谷底”的正向预期,12月整车货运量指数亦呈现触底回升(反映政策优化)→震荡回落(反映局部疫情反复)→显著上行(反映区域疫情达峰)上行趋势。
目前整车货运量改善趋势已较为明确。1月7日的102.0已高于去年三季度均值的101.7,1月1日-7日整车货运量均值的94.5相较去年12月、11月均值分别回升10.1%、4.3%。未来空间也依旧明显,1月7日数据大致相当于去年同期读数的77%。
近期整车货运量回升斜率加快:截至1月7日,整车货运流量已升至102.03,环比去年12月期末值96.8回升5.4%,相较去年四季度最低值(11月29日)70.1回升45.5%,相较去年4月疫情最低值(4月6日)70.5回升44.7%。1月1日-7日整车货运量均值录得94.5,相较去年12月、11月均值分别回升10.1%、4.3%。
整车货运量绝对值仍处底部区间。整车货运量最新数据已高于去年三季度均值101.7,但仍大致相当于去年同期(2022年1月7日)读数的77%,大致相当于去年3月疫情前均值的86%。去年11月、12月均值大致相当于21年同期数据的69%、66%。
从债券市场映射关系来看,2022年上半年整车货运量与长端收益率走势大致吻合,共同反映“经济复苏—疫情冲击—常态化修复”的基本面“N型”走势。而下半年利率定价的特征有较大不同,利率定价似乎主要沿着预期变动。8月央行超预期降息导致利率一度大幅下行;9月宽信用预期升温导致利率上行;11月初防疫政策调整叠加地产融资松绑,强预期影响,利率上行幅度一度较大。
2-3月上旬受稳增长政策发力、社融数据改善以及海外基本面正常化影响,节后国内经济平稳开局;同期俄乌冲突升温导致全球滞涨风险升温,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85%即一季度高位。
3月下旬疫情影响逐步升温,基本面预期转弱、宽货币升温带动国债收益率于4月初回落至2.74%,利率趋势与整车货运量冲高回落较为一致。
4-7月初对应首轮疫情后的常态化恢复阶段,整车货运量指数单边回升至三季度新高的117.7,国债收益率中枢由2.74%升至2.84%。值得注意的是5月资金利率持续宽松、财政部留抵退税超预期,国债收益率于5月二次探底并回落至2.7%下方,此后经济预期显著改善带动收益率逐步上行。
7月初-9月受增量财政工具密集落地、高温影响减退及基建扩张影响,工业、建筑业与投资增速整体处于高位,整车货运量于82.1-114.4区间内震荡。值得注意的是7-8月经济基本面不及预期(地产承压、高温限电),央行于8月开启年内第二次降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于8月18日触及2.58%的年内底部。
10-11月第二轮疫情冲击再度显现,六大口径经济数据全面回落,同期整车货运量指数由114.4的下半年高位降至70.1。国债收益率亦于10月随基本面震荡下行,值得注意的是11月初防疫政策转向+地产融资政策松绑,引发理财机构赎回压力;叠加人民币贬值幅度加快,央行净回笼导致资金利率超预期偏紧,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上行并于12月6日录得年内新高2.92%。
12月全国城市处于疫情逐步达峰阶段,居民社交半径修复进度尚属初步,同期整车货运量指数虽由11月底的70.1升至100上方,但全月经济数据整体仍属低迷。此外前期理财机构赎回风险发酵,央行于12月加大公开市场投放力度,叠加降准落地资金面重回宽松,12月31日国债收益率阶段性降至2.84%。
从权益市场映射关系来看,2022年整车货运量与Wind全A走势大致吻合,共同反映上述六阶段或两轮“N型”走势。阶段性背离主要在两个时段,一是2月初-3月上旬,整车货运流量反映的基本面整体回升;但同期市场徘徊走低,主要与市场同期对美联储加息的反映,以及对地缘政治的担忧有关;二是8月下旬-9月底,整车货运流量震荡徘徊,但股指走低明显,主要与同期美债收益率加速上行、地产信用风险、人民币汇率等因素有关。简单来说,基本面仍是一个定价主标尺,而全球流动性、风险溢价阶段性影响过大的时候,也会对资产价格带来较大扰动。
核心假设风险: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政策稳增长力度超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外部出口环境超预期。
[1]https://michaelzsong.weebly.com/uploads/4/8/1/4/48141215/covid_truck_web.pdf
[2] http://www.clic.org.cn/zhwlwlbz/265614.jhtml
郭磊篇
吴棋滢篇
【广发宏观吴棋滢】再筑堤岸:2023年财政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10月狭广义财政收入压力有所缓解【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收入好转,但土地出让收入仍低【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端的三个特征【广发宏观吴棋滢】追加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略超预期
吴棋滢:读懂财政四本账的意义不亚于读懂货币政策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支出回升,关注增量政策线索【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收入边际回升,土地收入继续下行【广发宏观吴棋滢】扩张性的延续:2022年中期财政政策展望【广发宏观吴棋滢】土地出让收入较谷底初步好转【广发宏观吴棋滢】疫情和留抵退税影响下的财政数据【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收入和土地出让承压,支出进一步积极【广发宏观吴棋滢】开年第一份财政数据表现如何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预算报告有哪些关键信息【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政策的空间【广发宏观吴棋滢】2021年最后一份财政数据解读与2022年漫谈【广发宏观吴棋滢】以项目申报视角观测基建投资
【广发宏观吴棋滢】11月财政支出进一步加速
【广发宏观吴棋滢】关于2022年专项债:国新办吹风会有哪些信息
【广发宏观吴棋滢】奋楫,笃行:2022年财政政策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土地出让金降幅继续扩大【广发宏观吴棋滢】土地出让金与短周期经济增长
贺骁束篇
【广发宏观贺骁束】12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仍存暗流:2023年通胀环境展望【广发宏观贺骁束】11月下旬货运流量收缩
【广发宏观贺骁束】11月经济初窥【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0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9月和国庆假期【广发宏观贺骁束】9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8月经济贺骁束:每天看一眼高频数据,你眼中的经济就会是连续的【广发宏观贺骁束】8月经济初窥【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7月经济【广发宏观贺骁束】7月经济初窥【广发宏观贺骁束】上下游的轮换:2022年中期通胀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6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6月经济初窥【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5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基建:如何在四个维度下进行跟踪
【广发宏观贺骁束】5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如何看印度小麦出口禁令【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4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4月经济初窥【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用电量数据简评【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3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3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2月经济
【广发宏观贺骁束】哪些指标能够同步观测出口
【广发宏观贺骁束】2月经济初窥【广发宏观贺骁束】春节期间重要信息一览
【广发宏观贺骁束】高频数据下的1月经济【广发宏观贺骁束】1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关于猪周期的八条经验规律【广发宏观贺骁束】全球疫情加剧,地产销售好转【广发宏观贺骁束】12月经济初窥
【广发宏观贺骁束】冬至,阳生:2022年通胀展望
钟林楠篇
【广发宏观郭磊、钟林楠】2021年宏观杠杆率解读与2022年展望
王丹篇
陈嘉荔篇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