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味道|老底子的湖州东街
全文6728字,阅读约42分钟《湖州味道》特邀作者:夏华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有一首老歌《湖州六门景》,第一段唱的是湖州东门:
东门么圣堂子个湾,锁条高标响连环,乔麦鱼蒙山,陶家坟头造凉船,八里店么连升山,仁舍过去到旧馆。官塘仔个大路么,有条子个牵,乡下多多出丝棉,双林镇个“包头”么,各处前来串,我的天呀,善琏镇都是做笔店。
1982年湖州文化馆编辑的《湖州民间歌曲选集》上有《湖州六门景》
湖州东街,是湖州古老的街道,西接骆驼桥,东连环城东路原东城门口,与318国道接通,是城区四条主干道之一。初建时间失考,但在唐垂拱元年(685)建成骆驼桥后,从城中至迎春门(东城门)的街道,即为此街,明代称骆驼桥街。出东门可沿頔塘驿路至嘉兴、苏州。
东街原是狭小的小石板路,南侧有平行的县河和县下街。湖州老东街,原有好几座桥,从西往东,有骆驼桥、仓桥、县桥、华楼桥、浮星桥、望舟桥、迎春桥,其间还有临时搭一条木板作便桥的。这些桥大小不等,其中县桥因河而得名,桥头上有家馒头店,这家馒头店,因一首童谣而让人记住了,这个童谣唱的是东街县桥的:西门县桥头,雪白白馒头,三八廿四个,廿三个,廿二个……一口气唱到最后一个,口齿清楚,数到中间不出错,话不打结,一口气唱完,那才叫嘴皮子利索!
《永乐大典*湖州府》湖州府城图中标注的骆驼桥
这儿说的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后的事了。过了骆驼桥往东去,那时有两条街。沿东街路面的南侧有一条河叫县河,县河北面的一条街叫东街,县河南面的叫县下街,湖州人唤作县河头。比较而言,东街要比县河头店铺多,更热闹一些。
东街旧影 许泉生摄
过了骆驼桥东走,便是仓桥,仓桥虽小,却是又高又陡。仓桥往马军巷方向就是那时商人常聚会的地方。仓桥附近有个典当行,叫资生堂当铺。所谓当铺,是有钱人开当,急需用钱的客户用衣服、珠宝及有价值的东西抵押换现钱,票据定为赎当,如果逾期不做延期抵当手续,即作过期不赎没收处理。仓桥和县桥之间便是吴兴县政府所在地,附近有山东人开的烧饼店,江苏丹阳人开的陈德兴生面店,还有当地人开的茶食店。江苏洞庭金老板开的肉墩头(卖猪肉的店),平时卖猪肉,水果成熟季节里大贩水果,如西山的枇杷、杨梅、花红,最好吃的就数白沙枇杷,西山的乌紫杨梅名气很大,一提起杨梅就令人口舌生津。
沈谱琴像
还有一家名气很响的益芝生小药店,药店附近有个轿子行。说起轿子行,店面不大,却有好几进深。进到店里层,才发现这里面是轿子的天地,二人轿、四人轿、八人轿,样样齐全。那时出行以水路为多。水路除了船以外,陆路只有步行,一般官宦、士绅、商人要出行,就去轿子行租轿子代步;也有人家到了儿女婚嫁的好日子也要去租顶轿子接亲。再往东去就到了华楼桥,此桥宽大、平坦,往北进去一个小巷子,当年陈英士的哥哥陈勤士住在此地,桥头上就有一家茶楼。往东走,一座庙,一座牌楼,这座牌楼比南街的牌楼都要大。附近有个民德女子中学,一年四时关着铁门,大门上有专人看管,听说老早由沈谱琴开办。沈谱琴是吴兴竹墩人,留学日本,回国后曾担任师范学堂、府中学堂监督和程安高等小学堂堂长。他提倡女学,在私宅筹设吴兴女学堂,招收女学生百余人。
沈谱琴旧宅正厅 张曙霞摄
到了浮星桥,附近有个石牌楼,做工细巧,比前一个牌楼规模小些。往前就到了承天寺巷,巷弄南北向,附近有个天佑宫,巷里开设孵坊一家,专孵小鸡小鸭,名气远播。再往东走就是沈谱琴宅。后面就是望舟桥,走到东城门处,基本都是农田,菜蔬之类,出了迎春门就是二里桥、三里桥。
说到这里,想起金水龙先生。我认识金先生,缘于我的工作。和他聊天时他说自己儿时就住湖州东街,其父在东街开了间肉店,每到初夏,还会贩卖洞庭西山水果,就是我在《老东街寻迹》一文中提到的那家金老板开的肉墩头。哈哈,先有文章,后偶遇文章里的主人公,这真是阿巧姆妈遇阿巧,真是巧了。话说上世纪三十年代,金先生全家随父亲迁住湖州东街,其父在此开店为生。其老家洞庭西山为花果之山,西山出产的白沙枇杷味甜、洞庭杨梅个大新鲜,每到水果上市时节,其父开的肉店也捎带着售卖西山枇杷、洞庭杨梅,西山水果也成为湖州人初夏必尝的美味。金先生那时在湖中念书,正值解放战争期间,十七岁的他读高二年级时,响应政府号召,投笔从戎,脱下学生装去参军,进了部队文工团。
东街旧影 施延璋摄
金先生参军后,同团的一位团员介绍自己同在舞蹈团的妹妹给他并定了亲,未婚妻小他一岁,一次外出表演舞蹈时,她不慎摔到台下,当即摔成重伤,不治而亡,时年二十三岁。之后,金先生转业到地方分管文艺,多年来,他一直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父母多次劝说无果,他全然不听,并领养了一个女儿。直到三十七岁,实在推却不过,经人作媒才成亲。1961年,金先生作为文艺代表去北京参加作家培训班,认识了陆定一、田汉、邓拓、吴晗、廖沫沙、丁玲等人。
县河和东街一样是东西向,县河上面的桥是南北向。县河街,是从现在妇保院老住院部那里起始往东延伸。在县桥堍就有一个小菜场,不大,附近稍热闹些。还有生意较为兴旺的小木匠店,那时人们用的家具多为木制,大到床、桌、凳、椅,小到女人做针线用的小线板;新人出嫁要用的一套家什,如箱、笼、柜、梳洗用具等等,都要去木匠店定做。不过,嫁妆所需的大脚盆、小脚盆、木桶、马桶、洗衣盆等圆形用具在东街上的箍桶店里定做。家具需要修修补补的也要去木匠店,所以那时小木匠店的生意特别红火。木匠店左右邻舍分别是古董行和刨烟行。有一年,邻舍古董行失火,木匠店遭了殃。当时火势一个没控制住,顺着木匠店的刨木花就越发大起来,不仅牵累了附近的店家,还殃及邻里的民房损毁,真是天灾人祸,幸好未伤及人命,还是河对岸的轿子行老板解了众人的燃眉之急,把失火人家安置在轿子行里住了多时。
1932年 民国吴兴县政府组织绘制的湖州城区图中的东街区域(局部)
再说那个刨烟行,生意火得很。除卖烟丝外,还对外供应烟管烟具类。当时没有卷烟,人们抽烟用的烟丝就从刨烟行去买。刨烟行的烟丝是店里自己做的。烟行先买来烟叶,刨烟丝有点象刨木花的样子,先把烟叶一片一片理平整,厚厚地一摞,再用夹板夹紧,夹结实,侧过来放,两木板之间就露出少许烟叶,然后用锋利的刨刀在上面刨过去,刨出来的便是细细的烟丝了。
东街华楼弄里 夏华摄
从抽烟人使用的工具,就能看出他们的身份。用长烟管的大多为有身份的,如官商、士绅人等,烟嘴多用珠宝、玛瑙、翡翠装饰一番,如当时住在潜园的陆家就用这种烟管,有的在烟管上挂一珠宝的,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一种是短烟管,那些进城的船工,从乡镇摇船到城里,累了,找个河埠边的石头坐下来,从腰间抽出一根小烟管。船工的烟管是由小竹头做的,小竹子挖回来时,留下竹根部的突起部位,用一根烧红的铁丝伸进小竹中,竹节就通了,而后在小竹根部挖成圆形,和中间相通,那就是一根因陋就简的烟管。船工掐点烟丝塞进烟锅,划一根洋火(火柴)点着一根桑树梗,再用桑树梗去点着烟管里的烟丝。这桑树梗是早在家里火膛里焖过的,一根桑树梗要用好长时间,一锅烟抽完了,放在鞋帮子上敲几下,磕掉烟灰,再装一管烟。点火,吧嗒吧嗒紧吸两口,浑身的劳累也如轻烟一般,袅袅飘散。还有一种烟管,小竹头的两头都包着铜,一看就知道是个老烟枪,钱虽不多,却要摆个谱,那时的白相人常用这种烟管吃吃。另有白铜烟管,分两种,一种是旱烟,一种水烟。城里人都用纸媒头点烟,纸媒头是空芯的,看似火灭了,用嘴吹一下,暗火立马就变得明亮。那些农民用的烟管常常一物两用,有句老话叫做“潮烟管当火筒,一马当两用”。乡下那时烧柴草,有时被雨水淋湿了的,一边炒菜一边烧火,一茬接不上一茬的,火灭了,灶下常要备根吹火筒,有人干脆用烟管当火筒,对着灶膛吹几下,才能接着炒菜烧饭。
潜园平面图(原载《潜园遗事》一书中)
往东去就是华楼桥(亦名骅骝桥)南堍,浮星桥近处就是潜园陆宅。陆宅主人就是陆心源,清朝著名的四大藏书家之一。咸丰九年(1859)举人,官至福建盐运使,湖州人。富收藏,精金石之学。辑有《皕宋楼藏印》《千甓亭古砖图释》等书。筑“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三楼藏书,藏书达15万多卷,1906年,陆心源之子陆树藩将大量藏书卖给日本岩崎氏静嘉堂文库。陆家虽没了以前的藏书,陆家依然院大房子多,从现在的潜园到月河路一带都是陆宅,院内有假山花园,春夏绿树如荫,秋冬泉水叮咚。因为他们家大门常年开着,夏天小孩子最喜欢去玩了,常常趁机进去捉迷藏,因为山高石奇,精巧玲珑,那个在找,这里还在边跑边藏,哪里还找得到呢?
说到寻老东街旧迹,有网友莲花叟跟帖说,骆驼桥下来靠县河的桥堍有家缸甏店。他小的时候,几个小朋友常坐着从骆驼桥下捡来的缸甏碎片,从骆驼桥上往下滑,一直滑到东街二层楼下的馄饨店门口,有的滑得更远。说起这个缸甏店,店开在河边上,也有些说道。
东街旧影 姜祖威摄
老东街一侧的县河头上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石板桥,叫油车桥,桥边儿上就有家缸甏店,专卖缸甏一类的窑货。这家店的前后都放满了缸,大口小底儿的缸,两缸之间再叠放一层缸,一排排如叠罗汉;要是两头小中间鼓的缸,那就侧过来放,层层码放,整整齐齐,这些缸排列有序,一层层,一排排,蔚为大观,成为当时东街一道风景呢。那时户户人家要用的坛坛罐罐,缸缸甏甏少不了的,米缸、石灰甏、腌菜用的各种大缸小甏,其中最大的叫做七石缸,也叫水缸,需要挑很多水才能装满。酱园行做酱少不了缸;酒行里的酒缸用的就是陶缸装酒,据说可以保持酒质,促进酒的老熟。更有粪缸、花盆、夜壶、捡先人骨骸另择地埋葬用的骨殖甏、和尚圆寂后用的荷花缸,都得用这种窑货。说起粪缸,旧时我还碰到过不少这种缸。据说埋粪缸时有个规矩,放缸之前要在下面放点东西,这是怎么个说法呢?我倒是打听到两个不同的版本,一说因为敬土地公公,出于民间信仰的敬畏之心,须放一个铜佃或者碗,实在没东西的就放一把稻草。另一说粪缸里的是“黄金万两”呀,下面放个东西,那是聚财的意思。我猜想,自古以来一些逸隐之士,视钱财如粪土,大概从这一说里转来的吧!
东街旧影 王友生摄
这些窑货如何卖到各家各户?一般缸甏店开在河边,进货运货方便。这些窑货都是大且笨重的家伙,弄上岸来也是不容易的。上岸的时候要抬,缸小又离家近的只要一人,把着缸沿在平地上用力转几个圈就到家了,这样省力又不至于碰碎。大缸这个方法就不行了,须得把一根木头横放在缸沿以内,上面用绳子再拴着抬的木杠,几人抬起来就方便多了。有那莽撞的小伙子,买个缸还要找人帮忙,嫌太麻烦,干脆自个儿一弯腰,头伸进去,一头顶着缸就往家走,走在半路上,这才觉得很吃力呀,可惜年轻人就是不知好歹!更有时碰上几个顽皮的小家伙,他们正好跟在后面敲敲打打的,嘴里还唱着小曲拿他取笑,他恼火得不行,想冲过去教训小家伙,那家伙成心捉弄他,绕着树跑,他也看不见,撞树上了,后退一步还是没站稳,一屁股坐在地上,半天起不来,那个懊恼呀!记得小时候有一回,我和弟弟跟着老爹上街,卖掉粮食的钱就买了一个小缸,我老爹就让我弟弟坐在箩筐里,另一头挑着一个小缸,半路上我和小弟俩轮流坐,老爹就一路挑着我们回到家。每年冬天我们家要腌菜,那些腌菜就是全家人过冬最方便的储备菜了。因为缸甏容易破碎,所以农闲时就会有修缸补甏的人走街窜巷来修补。
东街中段巷弄 夏华摄
再则卖缸甏和卖其他物件不一样,这东西不容易随身带,故卖主有时干脆不开店,船上带两人,装满一船的货泊在岸边,船上留一人守着并帮送货,一人上岸沿街沿村叫卖,有想买的就去船上看货选货。每装一船货,都要上岸叫卖,这样到一个地方停几天,沿河叫卖倒也省了开店的费用,由于行船方便,自古以来,我们这儿沿河设市的为多。
东街缸甏店也不知开了多少年,只到后来填平县河才迁走。现在不锈钢、塑料制品容器代替了以前的老缸,几乎已不大看到这样的老物件了。有时冷不丁的在高楼大厦的墙角落里看到它们,似乎在提醒人们,那个年代缸甏们的繁华与荣耀。伴随了几千年农耕文明的缸甏,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时至今日,酿造上好的酱、醋、酒,缸甏仍然是首选的最佳容器。
骆驼桥下,与缸甏店一样著名的是旁边有一家碗蓆店。在骆驼桥洞的地方,过去有多个剃头摊,缸甏店在桥下口头有一个白场堆放;碗蓆店经营的是盆碗瓷器和草蓆,这家店的小姐,嫁给了菱湖人孙玉章,孙玉章是名中医,后来他做了菱湖镇公园北路的溪西卫生院院长,他是湖州名医杨咏仙的徒弟,又写得一手好书法,是个人才。孙玉章有个哥哥大名孙元章,他俩都是杨咏仙的徒弟。
《杨咏仙外科医案》
湖州名医杨咏仙,16岁习医,19岁后在湖州东门圣堂湾、东街90号开诊,从事中医外科达50余载。1957年,加入湖州中医院,任副院长。杨咏仙为人耿直厚道,医风谨严,医嘱殷勤恳切。开诊不久即声名大噪,四乡传闻,当时圣堂湾河浜(后来的蒸谷厂旧址)停满了星夜载病人来看病的船。对贫病患者乐于施舍,常赠送外敷药物,赤贫病重者,还撮内服煎药赠予。诊处还常备有斗笠多个,用以突然下雨时方便病家,以免雨淋受凉而加重病情。杨咏仙十分重视中医事业的继承和发展,50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为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培养了100多名中医外科医师,仅我知道的还有漾西卫生院院长俞甘新,也是他的徒弟。
1957年湖州东街中医联合诊所收条
杨咏仙的女儿杨惠英也是城里的美女,年轻时她的照片摆在吴兴照相馆橱窗展示,是当年多少男士心目中女神一样的存在。她嫁了一位体育老师,俩人住在小西街,前门在高巷,后门在小西街,杨惠英也是继湖州老一代后的名中医,专攻中医内科,曾坐堂湖州第一医院,现已退休,安享晚年。前不久,我通过认识的一院老牙科医师姚阿姨给的杨惠英医师电话,和杨惠英医师联系上了。她说话绵软柔和,口齿清晰声音清脆。提起当年她的照片放橱窗展示,她很感谢还有人记得她。她的哥哥杨泰生,专攻中医外科,杨泰生的女婿程耀祖,也是一代名中医,我还听过程耀祖医师的讲座。杨氏一家还有多位医生,杨氏一门可称得上是中医世家了。
骆驼桥下馆驿河头,仪凤桥两头,均有茶馆店、饭店,四时春馆店的炒虾仁极有特色。同丰楼老板姓蔡,住在米行街,他的儿子是木桥头小学老师,同丰楼菜谱中的烂糊鳝丝和红烧狮子头顶有名气。还有衣裳街洋铁棚的兔子头、田螺灌肉等等,给人留下较深印象。
在骆驼桥堍的鱼巷口(现在湖州大厦附近),有一家比较著名的四时春菜馆,老板是青帮头目,人称“痴子锡林”,当然不是真痴,他的生意比较红火,菜馆的菜都是时鲜货,有几个炒菜非常有名。炒虾仁是特色菜,是纯野生河虾用篓子养在后面河里,客人点了菜才新鲜捏的,很多时候客人提前来预订,生意火爆得不得了;一种做法是取一斤太湖鲜活白虾,用50度白酒喷浸一会儿,用红腐乳拌匀生吃,那真是美味无比;大闸蟹也同样养在河里;还有糖醋桂鱼,总之都是原生态的,这样的食材加上大厨的加工,食客吃后大呼鲜嗦;炒烂糊鳝丝据说是先用素油炒,出锅后用荤油浇,菜馆伙计送上门,送到客户家打开罩篮,鳝丝还是滚烫,其美味令食客无可挑剔。
骆驼桥旧照 许泉生摄
“相公落难,烧饼当饭”,看来这烧饼还真有故事呢。胡饼,即烧饼、炉饼,为西域各国日常,是典型的胡食,唐代的胡饼类似于今之烧饼,它是在炉中烤制而成,上着胡麻,中间还可以着馅。白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州》一诗说:“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最早一条记载“胡饼”的文字,是《太平御览》,引《续汉书》:“灵帝好胡饼”。可见汉代已有“胡饼”。《晋书》也有王羲之独坦腹东床,啮胡饼,神色自若的记载。可知至迟晋代已传入“胡饼”了。
前文说了,湖州东街上,有家山东人开的烧饼店,烧饼店现做现烤的烧饼极香,主要是烧饼里放的是猪油和大葱,而不是小葱。烧饼有大小两种,大烧饼形如文官武将上朝用的朝板式样,叫朝板烧饼,极受小孩子欢迎。每当小孩买了一个大烧饼,总要学着戏文里的样子拿在胸前装模作样,玩耍嘻笑一番才下肚。有时也会有意外发生,当他拿着烧饼弯腰作鞠躬状正在表演时,旁边看的那个小孩嘴馋不过,不等他抬起头来,早从他手里抽走了烧饼,边跑边咬,可怜那个买烧饼的小孩还站在原地发楞呢,不知道为什么一眨眼之间烧饼怎么就没了?等他明白过来,人家早把烧饼咽下肚去。看来卖弄学问也是要看场合的,吃东西的时候千万别来这一套呀!小饼形如小竹板,上有黑芝麻数粒,因了几粒芝麻,小饼比大饼要贵,小孩子常常是买大饼的多。
东街华楼弄中的旧宅 吴永祥摄
一位长者说,这种传统长烧饼,我小时候早点和下午放学后经常吃,早上的还夹一根油炸桧,尔今少见。现在多是圆烧饼,普通的烧饼已成薄薄的两层皮,干巴巴的,用的是小葱,已经吃不到面粉和葱的香气了。这是我听来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街上的烧饼,可惜那时我还没出生,无缘见到那个年代的烧饼。
2006年以后,我在和东街相接的南园路见到这种烧饼,人称黄桥烧饼。冬天下班路过这儿,买一个烧饼,咬上一口,外脆内软,面粉的焦香,带着猪油的葱香,吃完烧饼仍然满口余香。那份温暖和香气,从肠胃一直服帖到心里。2023年的3月份,我路过与湖州东街近邻的环城东路,又见到这家烧饼,好久没吃过了,今天又有的尝鲜了。与店主一聊,才知这是从东街搬到南园路又迁入现址的烧饼店。店主说,从东街传承到现在,他已是他们家烧饼传承的第五代传人了。我终于吃上我文章里提到的烧饼了,这听来是不是很有意思?
往期推荐
上下滑动
来源:湖州发布制图:沈高足
编辑:顾方明、陈雯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投稿方式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看见”栏目,点击“我要分享”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点亮
满满的都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