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科学思维方式—体验、感悟、思考
(该文较长,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很少人能看完全文)
昨晚看到微信圈里一段话与大家分享:亲子关系中,父母要学的,不是语言,不是方法,而是贴到孩子的心,让孩子的心中有一个稳定的爱的力量,他就有智慧,就可以敞开心来面对生活中多彩的命题,答案自然就会出现。
我当时就在想:怎样才算是贴到孩子的心?怎么样能让孩子心中有一个稳定的爱的力量?文中就没有再继续给出答案了。这段话是按照传统观点来描述和阐释的,很有道家虚幻和模糊的意味,或者只是给读者一个方向,剩下的努力过程必须得由读者自己去感悟,去践行。
因为每个人的感悟能力和践行能力是不同的,如果文中给出非常标准的内涵注解就不符合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和能力了。即使给出了,也是作者自己的感悟和践行,也不是学习者自己的,所以这样的认识不会太深刻,不会成为学习者自己的一部分,或者说只是暂时的认同,而不是长久的持有。
若读者体悟不透,即使作者给出解读,也会被称为“大道理”而遭到唾弃;若学习者能体悟到一定程度,那该文作者也无需再解读。所以,一线教育要重视孩子的体验和感悟。如果做不到这些,那一线很多问题就开始粗放和暴露出来。
目前正在进行高中会考复习,复习中的很多试题都是高一时做过的,但是到了高二还是出问题,说明,尽管在高一时对这些重难点费了很大功夫,但是学生还是不能深刻的理解。我现在还记得《经济生活》第一单元,难度很大,一份试题年级的平均分是42分,这套题我在实验班解答了四遍,到最后的提问和检测环节还是不能人人都过关。基于这种情况,那普通班的学情可想而知。
在这里,我们聊聊这两个平时常见的普通词汇:体验和感悟。
体验分为:理论体验和实践体验。按照目前的应试标准来看,显然是侧重理论体验缺乏实践体验的,这就导致很多知识、能力、技能的掌握只能处于短时间、较浅薄、不稳定的掌握状态。
比如,我们常见的对于学习内容,上课时背过掌握,下课就忘记;在校读书时背过掌握,放假毕业时就忘记。包括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大学四六级背过的单词不知道您现在还得多少。是不是还是在小学初中刚学英语时的李磊和韩梅梅记得最清楚,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比较注重情景体验和实践对话体验,所以我们记得较为清楚。那么,我们总结一句话:中考高考前让孩子们做的复习要务就是实现短时间内要暂时性的、浅薄性的、不稳定性的掌握和持有一部分知识和技能,这其实和某养鸡场短时间内催肥一只鸡的做法无异。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无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孩子。“体验”这个词顾名思义更加注重实践,千万不能把“体验”偷换概念成“脑验”,这就有空谈理论和纸上谈兵的意味了。
再说说“感悟”。有浅层次的“感”,有深层次的“悟”,不得不叹服汉字(词)的创造和使用是极富哲学色彩的,这个词汇的意思和现代科学思维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极为相似。不同在于认识的对象不同。
还有一个我们常见的词汇“思考”。有“思”,又“考”。在形式上,这个词汇确实也富有现代意义的思维方式,但是,传统文化在“思”和“考”上,是往老祖宗哪里找,不往前走,不善于突破和创新;是往空虚或玄而又玄的方向走,不深入,不善于解剖和深挖问题本质。这些缺点和不足导致,我们的文化异常玄妙,不可捉摸,极富神秘色彩和原始图腾崇拜的意味。
在这里,我们可以关注两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对一个问题确实不应该给学生讲的太多,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和践行;二者即使要讲也不是抄本宣科,而是要引导孩子思考和认识,这个认识可以是低于课本的认识高度,也可以认同课本的高度和结论,更要鼓励孩子随着时代的发展超越固有的认识和局限,这才是应该教会孩子们的,而不是把课本内容一股脑的灌输给孩子们。
从上述观点看,教师应该成为导师,教育的改革就应该从看似表面的形式上开始,虽说是称呼的变化,是形式的变化,但是总归得有个开始,而这个开始往往是就是从形式开始的,但是很多人因为教育改革不能一下子铲到底,不能一开始就伤筋动骨而在形式层面上就开始放弃。这是典型的激变论。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往往被以“走形式”而判死刑。其实,很多事物的变化就是从形式开始的伴随着内容的阶段性质变而产生最后的大质变。所以,不能一看到“走形式”就全盘否定。
再差的试题也有能力要素的存在,在我们认识“教知识”和“教能力”的时候得有能力和素质认识到知识的存在和能力的存在,如果研究者心中满是知识,只是口头反对“知识教育”而空谈“能力教育”,那是割裂了“知识”和“能力”综合存在的客观性。这是像宾狗一样要撕裂斑马的脸一样的凶残。再优质的教学和试题也得有“知识”的配套和参与,不可能一道试题只有能力考查没有知识考查,为什么非要对立起来?可能是因为老师或研究者无力引导培养的时候,就只能靠空喊“能力培养”来显示自己的高明和高大上。这就聊到了老师的教学指责到底是“灌输知识”还是“引导思考”的问题,其实两者不可以割裂,客观上同时存在。
就像昨天某教育论坛一个辩题:对于孩子的培养,是圈养好还是散养好?说实话,这其实不是一个辩题,没有可辩性。如果这样引导大众,这是朝着割裂事物的方向发展,是个误导。
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就和“灌输知识”和“引导思考”一样,“圈养”和“散养”要适时而做,不是非要把孩子拘泥于一种模式中,让圈养和散养打架。对于两者关系,找到“灌输知识”和“引导思考”的一致性,找到“圈养”和“散养”的一致性,就是要“灌输知识”和“引导思考”团结起来,让“圈养”和“散养”团结起来,求同存异,而不是彼此完全对立。因为,研讨会也好,高端论坛也好,目的不是仅仅局限于理论的探索,一开始就要朝着实用,实践来考虑。不能论坛结束后,各自该干嘛就干嘛去了,那这样的探讨活动没有任何价值,要说有就是做了个广告。
我们大家经常看到:我们的教育要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要从以“知识为核心”向“以能力为核心”转变,大家看看这些历年的词语表达就可以看出,这些转变就像钟摆一样,一会“左倾”,一会“右倾”,怎么做都是极端的做法。为什么呢?问题就出在思维方式上,请听我说。
我们不能孤立的看待一道试题,一套试卷到底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而是要看到“知识和能力的具体关系(矛盾关系)”,就是说,最终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双方关系,而不是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前者是辩证的思维,后者形而上学的思维。如果这个思维不变,研究出来的成果都是在开历史的倒车,不但不会引领业内还会误导业内,形成对改革的阻力。很多人口口声声是在研究思维科学,但是一到真刀真枪的干的时候就回到从前去了,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实践两张皮。
【推荐品读以下原创精品】
姜修亮|心灵劝导遇到不良情绪(对北师大吴国珍教授两个问题的思考)
姜修亮|你家孩子有这些学习细节的不足吗?
姜修亮|影响孩子人生的33种(句)优秀品质和箴言(家教分享)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7,8,9)|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3,4)|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1,2)|姜修亮
姜修亮|[养生之道]为了健康而奋斗
姜修亮|[时评]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国际比赛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比赛
姜修亮|时评:不忘初心 方得民心
姜修亮|彩虹是通往天堂的路
姜修亮|童言童趣(家庭故事五则)
姜修亮|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六大糟粕
姜修亮|你不知道的三个学习原理
姜修亮|做人做事做自己
姜修亮|工匠精神与职业艺术化
姜修亮|什么人不值得帮助和尊重
姜修亮|生命中,哪个人让你时常想起
姜修亮|我为儿子写童话
姜修亮|平庸和优秀的差距在哪里?
姜修亮|心中那颗小树
姜修亮|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姜修亮|从阅读和理解谈起
姜修亮|诚信与生存
姜修亮|启蒙与唤醒
姜修亮|谁来买她的火柴?
姜修亮|二两牛肉
姜修亮|找回自我 活出天性
姜修亮|创业简史:这不是一颗流星
姜修亮|论质疑精神
姜修亮|答学生课堂提问的几段即兴讲话
姜修亮|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姜修亮|人格魅力初体验——记我与当代教育家崔仁波先生的几次交集
姜修亮|不必远行,幸福和修炼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