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湖州味道|罗岕茶:被淡忘的一代名茶
全文8189字,阅读约30分钟《湖州味道》特邀作者:冯罗宗投稿邮箱:963458800@qq.com
湖州是茶道之源,更是名茶之乡。从三国的温山御荈到如今的白茶,名声广播于外,记载不绝于史。如陆羽《茶经》笔下的唐代贡茶紫笋茶,历经千年,仍为世人所熟知,还上了《典籍里的中国》。湖州还有一款名茶,曾风靡全国,引领“茶骚”近百年,使无数风雅茶客趋之若鹜,成为时尚生活的消费精品,甚至成为一代文人的精神寄托。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时至今日,虽茶山还在,村名尚存,但早已是名消味失,不见其踪,连制作方法也早已失传。这款名茶,便是明清典籍中记载的顶级名茶——“明六品”之一的罗岕茶。
罗岕茶,亦称岕茶,出产于湖州市长兴县最西北的白岘乡罗岕村。明初,有一位活了106岁的“养生达人”贾铭,在《饮食须知》一书中最早提及了罗岕茶:“岕茶性微寒,久饮令人瘦,去人脂。令人不睡。”罗岕茶声名鹊起于明中后期的嘉靖万历年间。这一时期,正是明代“由俭入奢”的转折期。当时,富庶的江南一带民风渐变,追求奢华时尚、享受精致生活。不仅官家富豪阶层如此,连士人市民也乐此不疲。在这享受生活的风潮中,茶俨然成了不可或缺的物质手段和精神寄托。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名茶争奇斗异,各种茶书竞相迭出。文人雅士的笔记中对各种茶品、茶性、茶事、茶史的评价记叙屡见不鲜,对种茶、产茶、藏茶、品茶的著述研究层出不穷。明代文人,特别是江南一带的文人,一方面追求奢侈声色,另一方面又寻求孤芳清雅,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随处可见。由于王阳明心学的兴起与风行,人们找到了寻新趋利、享乐生活的理论依据。而自我扩展、标新立异的观念与做派也成为几代文人的行动标杆。正是这些追求“人生自适”与“自具心眼”的明代中晚期文人相中了罗岕茶。
罗岕茶兴起的背景,应从苏州说起。明代茶的顶级精品是“明六品”:虎丘、天池、罗岕、龙井、六安、天目。与“明六品”齐名的还可以算上歙县的松萝茶,此茶是久居虎丘的大方和尚回松萝后,按虎丘茶的制作方法“采之山茶,于庵焙制”的。
为什么少山低山的苏州会拥有虎丘与天池两款名茶呢?这与当时苏州的地位与影响是分不开的。冯时可在《茶录》中说:“苏州茶饮遍天下,专以揉造胜耳。”明代中叶后,苏州成了全国的“时尚之都”。“人人都学苏州样”,只要苏州有新时尚出现,全国都竞起仿效。所谓“苏样”“苏意”,就是当时出现的新名词。对于落在茶道上的“苏样”,明人沈弘宇这样解释道:“房中葺理精致,几上陈列玩好,多蓄异香,广贮细茶。遇清客,一炉烟,一壶茶,坐谈笑语,穷日彻夜,并不以鄙事萦心,亦不以俗语出口。这段高雅风味,不啻桃源形境。”所谓“苏意”,明人吴从先在《小窗自纪》中说:“焚香煮茗,从来清课,至于今讹曰‘苏意’。”
罗岕茶因“吴中所贵”而成名,苏州才子的推崇与鼓吹,应是罗岕茶在嘉靖万历年间“异军突起”的一个重要原因。长兴与苏州隔太湖而东西相对,与龙井、六安、天目、松萝等名茶的产地相比,与苏州距离较近,交通更为便捷,苏州文人也更容易接触到罗岕茶。“吴中四才子”中的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关于罗岕茶的诗作,应是最早一批评品罗岕茶的作品。如祝允明的《和竹茶炉诗》第二首,其中有“尝遍江南七品泉,浙游复汲玉河煎。潇洒夜雨来窗外,岕谷秋云起座前”之语。文徵明曾以惠山泉水烹白岘茶,并作《邵二泉司徒以惠山泉饷白岘茶,适吴宗伯宁庵寄阳羡茶亦至白岘,烹以饮客命余赋诗》。唐寅有《咏阳羡岕茶》,其中有诗句:“清明争插西河柳,谷雨初来罗岕茶。二美四难俱备足,晨鸡欢笑到昏鸦。”
明清两代,撰写、编辑的茶书众多。目前所存的明代主要茶书达30多种,数量几乎占唐代至清代现存茶书的一半以上。据粗略统计,在这些茶书中,涉及到罗岕茶的有12篇之多,且都为明万历十八年(1590)后所著编。屠隆《茶说》写于此年,文中提出“明六品”为天下茶中极品的论断。清代茶书数量大减,主要著作有8篇,其中谈及罗岕茶的有4篇。关于罗岕茶的专著有4篇,其中明代有3篇,即熊明遇的《罗岕茶记》、周高起的《洞山岕茶系》与冯可宾的《岕茶笺》,清代则有冒襄的《岕茶汇钞》。若论数量,在中国茶学历史上,只有北宋论述福建建安的北苑团茶的6篇专著可与之比肩。翻检这些茶书,我们发现,罗岕茶与同时代的名茶相比具有明显的五个特点。
罗岕茶的第一个特点是产地环境幽静优越。“岕”通“嶰”,意为介于两山峰之间的空旷地。长兴多山亦多岕,茶叶出产极为丰富,但以罗岕所产为最佳。罗岕以唐代诗人罗隐曾隐居而得名。被群山包围的罗岕,道路险阻,但山幽泉美,堪称名茶胜境,世外桃源。罗岕虽地处浙江湖州,但在明代,倒是从江苏宜兴的东氿、西氿两路进入比较近便,因此许多文人不明就里,往往把罗岕归于阳羡(宜兴)。上好茶叶出产地的基本环境条件是:泉清境幽,山土肥泽,阳崖阴林,云雾滋润。而这正为长兴白岘乡罗岕村所具备。
罗岕茶分四品,即四个不同地方出产的茶有高下之分。洞山及老庙后因地处西向与南向,得地理之胜,故所产之茶为第一品。据冯可宾的《岕茶笺》,昔年唐人罗隐隐居罗岕时,此地的庙名是“小秦王庙”。曾任长兴县令的熊明遇在《罗岕茶记》最早讲述到罗岕茶地理位置:“产茶处,山之夕阳胜于朝阳。庙后山西向,故称佳。总不如洞山南向,受阳气特专,称仙品。”
罗岕茶的第二个特点是采摘时间与众不同。由于罗岕地处浙江最北面,海拔又高,茶叶生长要晚于苏杭等地。一般春茶采摘,以清明至谷雨这段时间为最佳,独有罗岕茶要在立夏后三日才能开园采摘。这时的罗岕茶梗粗叶厚,有“萧箬之气”。
最早记载罗岕茶采摘时间特异的是许次纾的《茶疏》。这本明代重要茶书在“采摘”篇中讲到:“岕中之人,非夏前不摘。初试摘者,谓之开园。”冯可宾在《岕茶笺》中也认为岕茶“雨前则精神不足,夏后则梗叶大粗。然茶以细嫩为妙,须当交夏时,看风日晴和,月露初收,亲自监采入篮”。当然,对于采摘时间,古人也不是完全机械划一的。可以提前:“夏前六七日,如雀舌者佳,最不易得。”也可以推迟:“岕茶采焙,定于立夏后三日,阴雨又需之。”总之,与其他名茶的采摘时间相比,罗岕茶要迟差不多一个月。
罗岕茶的第三个特点在于制作方法古早独特。明人刻意追求茶原有的香气和滋味,对前人使茶香失去天然纯真的制作和饮法,提出了激烈的批评。甚至对于陆羽《茶经》中的制茶方法,明人也保留意见。明代用炒焙代替碾罗,用冲泡代替烹煮,应是对前人饮茶习惯与理念的反思。当时江南一带的绿茶,基本上都已采用炒焙的方法,唯有罗岕茶是采用蒸焙的方法。茶的蒸焙是技术活,要摊均匀,不可有厚薄;又要轻摇大扇,使火气旋转;焙茶的竹帘要上下更换,更要注意火候,不能太烈,也不能太缓。这种制法最早见于《茶疏》的“岕中之法”篇,其他茶书如罗癝的《茶解》、闻龙的《茶笺》等也讲到了罗岕茶的蒸焙制法。
为什么会采用此法制作?许次纾给出的理由是罗岕茶采摘时间较迟,茶叶相比稍微老了一些,如炒焙的话,不仅不能使其叶软,而且还会使其枯碎。他还认为,罗岕人非常爱惜茶树,决不肯乘嫩采摘,以免伤了树本。他说的缘由是有道理的,但现在看来更深层的原因至少还有两个:一是明人更看重茶内在的味、气、神,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茶的细嫩。他们认为罗岕茶只有到了“梗粗叶厚”之时,才有“萧箬之气”。二是应该看到蒸茶是一种古法,直到如今,在湖北恩施还有一种叫“恩施玉露”的茶延用蒸焙法。罗岕茶的制作方法应是对古(唐宋)今(明)制茶的承上启下,其既保存了古时(唐宋)的蒸茶工艺,又顺应了今时(明代)叶茶制作工艺的革新。从唐宋时期茶叶制作的蒸碾法到明代的炒焙法,其中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像泡茶饮茶习惯一样,虽在明代初期叶茶已逐步替代了饼茶,但直到晚明还有许多茶人仍想念煮茶而饮的习惯,并且对用细嫩茶叶冲泡发出嘲哂。罗岕山深地偏,所产茶叶又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用蒸焙之法应是古已有之,因此罗岕茶不可能在万历年间突然大受追捧,只是“养在深山人未识”而已。吴中饮茶崇尚古法,诸多文人发现货真价实且古风犹存的罗岕茶后,争相举荐,使其在短时间内迅速名扬海内。
罗岕茶的第四个特点是成品味香、神理精绝。由于罗岕茶的鲜叶采摘与制作方法别具一格,其茶香与茶味独树一帜。明代茶人对各种茶的香味之辨别是很精到的。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到:“松萝之香馥馥,庙后(即罗岕之庙后茶)之味闲闲,顾渚(即紫笋茶)扑人鼻孔,齿颊都异,久而不忘。”许次纾也认为,只有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颃”。熊明遇在比较诸名茶后,认为只有虎丘茶与罗岕茶可以担当,而这两者再比较,似乎罗岕茶更胜一筹,认为洞山茶味甘色淡,韵清气醇,茶有婴儿的体香,是虎丘茶所没有的。
罗岕茶的“香”,固然是其先天的茶性决定的,但其胜出,也有后天加工操作上的因素,最主要是在“藏”与“洗”这两个方面。茶叶最忌潮,一潮则色味变。因此,古代藏茶十分讲究,多用炭火将藏茶的罂罐烘至极燥,下垫竹丝编制的编箬,上覆多层箬叶,再用六七层纸封固,最后压上青砖或木板放之高处。储藏罗岕茶除了以上工序外,还会将烘干的青箬剪碎拌入茶中,并用火锻过的生炭插入茶中。这样就是过几年拿出来,茶叶仍然青翠如新。
罗岕茶还有一个“洗茶”的程序,可使茶味茶香更醇正。具体的做法是:“先以上品泉水涤烹器,务鲜务洁。次以热水涤茶叶,水不可太滚,滚则一涤无余味矣。以竹箸夹于涤器中,反复涤荡,去尘土、黄叶、老梗净,以手搦干,置涤器内盖定,少刻开视,色青香烈,急取沸水泼之。”
罗岕茶最后一个特点在于其资源稀缺。明代是中国茶业大发展的时期,大量茶叶出口换取马匹与物资。但顶级茶却总是稀缺之物,成为官商文人所追求的“奢侈品”。屠隆《茶说》中对“明六品”的难求作了一番描写。虎丘茶是“惜不多产,皆为豪右所据。寂寞山家,无繇(由)获购矣”,龙井茶是“不过十数亩……山中仅有一、二家”,而罗岕茶更是物少且价贵:“细者其价两倍天池(茶),惜乎难得,须亲自采收方妙。”
由于稀少,罗岕茶成了珍贵的礼品。每年的送茶与收茶,成为茶人中印象最深的事。冒襄晚年所撰《岕茶汇钞》中,讲到与之有数十年罗岕茶之缘的几个茶人茶事,如47年前为其入岕、连续15年送来岕茶的吴人柯姓者;冒娶董小宛进门后,每年送来所需岕片的半塘顾子兼;在罗岕自家茶园每年亲自采摘后送来的金沙于象明;自14岁起每年入岕弄茶的吴门74岁老人朱汝奎等。作者细数历历往事,可谓感情至深,读之动容。不过也发生过不识货的笑话,冯梦祯的《快雪堂漫录》中讲了一个名士李攀龙把别人送的最精的岕茶当作粗茶转手赏给下人的故事:“李于麟为吾浙按察副使,徐子与以岕茶之最精饷之。比看子与于昭庆寺问及,则已赏皂役矣。盖岕茶叶大梗多,于麟北士,不遇宜也。”这真让送茶之人哭笑不得,只好以“李是北方人士,不识货也是正常的”来自宽了。
物以稀为贵,罗岕茶的价格一直高于其他的名茶。从清代叶梦珠《阅世编》中可看到,在明代万历年间,其价格就比同为“明六品”的天池茶高出一倍。到了清康熙年间,其价格还是比其他同类名茶贵上一倍以上。在市场的趋利作用下,假茶泛滥、做假手法迭出:一是炒作“极细炒岕”,用外地他山的茶叶进行炒焙,以欺好奇者;二是炒作“雨前真岕”,罗岕茶要到立夏后三日才采摘,清明谷雨前哪来的茶叶;三是以假乱真,以数量巨大的南方早熟茶叶或不入品的长潮等外岕的茶叶来当作罗岕茶推销炫耀,或用假茶来偷换真茶。
苏东坡云:“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与其他名茶相比,罗岕茶的存世时间并不算长,但其影响之广之深却在其他名茶之上。罗岕茶成名后成为了茶人争相品评的对象。晚明清初的文人,面对如美人环立般的名茶,燕瘦环肥,各有所好。在生活的浓与淡、奢与简的情趣中,晚明清初文人非常热衷于对茶的品评,一来抒发对“佳茗似佳人”的感受,二来也是凸显自己的博学多才。罗岕茶后来居上,往往成为文人茶人笔下清新别样的“绝色佳人”。
士人首先对市面上的名茶进行罗列。如万历年间湖州推官、著名博物学家谢肇淛的《五杂俎》,金石学家顾起元的《客座赘语》都曾对当时市面上的名茶进行比对宣传,都认为罗岕茶是上品名茶。同时,士人又将名茶进行排列比较,罗岕茶多排之为第一。如晚明名士袁宏道说:“大约龙井头茶虽香,尚作草气,天池作豆气,虎丘作花气。唯岕非花非木,稍类金石气,又若无气,所以可贵。岕茶叶粗大,真者每斤至二千余钱。”又如苏州名士沈周有云:“昔人咏梅花云‘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此惟岕茶足当之。若闽之清源、武夷,吴郡之天池、虎丘,武林之龙井,新安之松萝,匡庐之云雾,其名虽大噪,不能与岕相抗也。”文人喜好形象思维,对诸种名茶进行形象比照,分出长幼优劣。诸多文人还以人物的辈分、地位来评判茶的名次优劣,读来十分有趣。如嘉兴人博物学家李日华,是罗岕茶的推崇者,其在《紫桃轩杂缀》中认为罗岕茶之品要在虎丘、龙井之上,作虎丘茶之兄是绰绰有余,做龙井茶的父亲还嫌不足一些。冯梦祯的《快雪堂漫录》则以王、后、臣、民作为名茶的等级:“虎丘其茶中王种耶!岕茶精者,庶几妃后,天池、龙井便为臣种,其余则民种矣。”
文化茶人对罗岕等茶的品评可谓五彩纷呈,反映了罗岕茶在晚明清初时期的文人消费习惯中影响巨大。罗岕茶作为一种消费品与其他名茶并无很大的区别,但在文人雅士的眼中,饮用罗岕茶已溢出了物质性,成为一种精神层面的享受。无论在野在朝,或穷或达,饮用罗岕茶俨然已成为品位高雅的一种标志。在逸适恬淡抑或声色犬马的环境中,罗岕茶似乎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周高起在《洞山岕茶系》中说:“品岕至此,清如孤竹,和如柳下,并入圣也。”
在追求孤芳自赏、境心为一的时候,饮用罗岕茶就是一种感受心境的高雅行为。明代最深得茶理的许次纾,在其所写可称是半部岕茶专著的《茶疏》中,提出了种种饮茶的“清规戒律”以体现生活品位。如与人喝茶,须严格挑选:“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点汤。”而一般的朋友,只需“交错觥筹”“常品酬酢”就可以了。在湖州司理冯可宾的《岕茶笺》中有“茶宜”十三条与“茶忌”八条,同样体现了这样的标准。这些以高士雅客自许的茶人,自视甚高。如周庆叔写了《岕茶别论》后,沈周为其写《书岕茶别论后》,对其大为赞叹:“庆叔隐居长兴,所至载茶具,邀余素瓯黄叶间,共相欣赏。恨鸿渐(陆羽)、君谟(蔡襄)不见庆叔耳,为之覆茶三叹。”
晚明时期虽处内忧外患之时,依然声色浮动。在追求声色犬马、偎红倚翠之时,罗岕茶就是才子佳人的媒人。金陵秦淮一带,名流高才之士交游,色艺双绝佳丽云集。这些雅士才人多嗜罗岕茶。因此,罗岕茶的消费量很大,有些还成为一生的嗜好。如张魁,善吹箫、度曲、打马投壶,“每晨朝,即到楼馆,插瓶花,爇炉香,洗岕片,拂拭琴几,位置衣桁,不令主人知也”。但他最终因为竞争不过“新进少年”而“以此重穷困”。后得到龚宗伯的赞助,有了一些银两,“使往山中贩岕茶,得息颇厚,家稍稍丰矣”。但由于张魁不善理财,且生活奢靡,钱财到手辄尽。年过六十,仍不名一文。晚明岕茶曾作为定情之物,在明末清初吴伟业的戏曲《秣陵春》与徐震所写的通俗小说《桃花影》中也有所描写。
传颂数百年的才子佳人钱柳因缘、冒董传奇等爱情故事中,也曾溢出罗岕茶的茶香。秦淮佳丽董小宛因爱上风流名士冒襄,甘为侧室跟随到如皋。她可“扃别室,却管弦,洗铅华,精学女红,恒月余不启户”。但她在金陵养成的每日必饮岕茶的习惯从未放弃,反而成了与同样喜饮岕茶的冒襄的爱情见证。冒襄在《影梅庵忆语》中深情地回忆道:董小宛不仅每日饮岕茶,而且每餐还以岕茶淘饭:“姬性澹泊,于肥甘一无尝好,每饭以岕茶一小壶温淘,佐以水菜香豉数茎粒,便足一餐。”“姬能饮,自入吾门,见余量不胜蕉叶,遂罢饮,每晚侍荆人数杯而已。而嗜茶与余同性,又同嗜岕片。每岁半塘顾子兼择最精者缄寄,具有片甲蝉翼之异,文火细烟,小鼎长泉,必手自吹涤。”江南才女柳如是同为罗岕茶的“铁杆粉丝”。在柳如是谢世20年后,冒襄在《岕茶汇钞》中还讲起每到产茶时节半塘顾子兼必先送岕茶到柳夫人处的故事:“余则岕片必需半塘顾子兼,黄熟香必金叔平,茶香双妙,更入精微。然顾、金茶香之供,每岁必先虞山柳夫人吾邑陇西之倩姬与余共宛姬,而后他及。”名士名姬名茶,可谓“香”得益彰矣!
除茶书外,对罗岕茶记述描写出现最多的,是余怀、冒襄等明朝遗民的笔记著作。罗岕茶俨然成为了遗民身处蒿藜而梦忆昔日锦瑟时光的精神寄托。明清鼎革,世事沧桑,昨日犹钟鸣鼎食,今朝已财散囊空。许多文人不肯失节折腰,服务新朝,而宁肯埋身土室,流连山野。但黍离之痛、盛衰感慨又时时萦索心头,于是纷纷仿效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周密《武林旧事》“静思陈事,追念无因。聊记见闻,用编汗简”。
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同称为晚明“四公子”的陈贞慧,文章风采,著名于时。明亡后,不仕新朝。生活上绳床瓦灶,败甑颓铛,却“不入城市者十余年”,经常流连于罗岕一带山中。他著有《秋园杂佩》一书,第一条就是“庙后茶”:“阳羡茶数种,岕为最。岕数种,庙后为最。庙后方不能亩。外郡人亦争言之矣,然杂以他茶试之,不辨也。色香味三淡,初得口,泊如耳。有间,甘入喉;有间,静入心脾;有间,清入骨。嗟乎!淡者,道也。虽吾邑士大夫家,知此者可屈指焉。”罗岕茶在其心目中,已上升为一种道,是其精神上坚持下去的一种支撑与寄托。
最有名的明朝遗民当数张岱。明清鼎革后,张岱穷困潦倒,其绝代名篇《陶庵梦忆》中的《闵老子茶》可谓是最经典的罗岕茶故事了。闵老子是金陵最有名的茶道鉴赏家,俾倪于世,却与曲妓为善。当时诸多曲妓如王月生“好茶,善闵老子,虽大风雨、大宴会,必至老子家啜茶数壶始去”。戊寅(1638)九月,当张岱慕名前去拜访时,闵老子并不把其放在眼里。几起波折,直到张岱表示“今日不畅饮闵老茶,决不去”时,才当炉烹茶。在张岱啜饮辨出是罗岕茶而非阆苑茶、是惠泉新泉之水而非寻常惠水时,闵老子连连称奇。于是闵老子重沏一壶茶,张岱又辨出是罗岕春茶,而刚刚饮的是秋茶。闵老子大为折服,大笑道:“予年七十,精赏鉴者无客比。”于是两人以茶定交,成为好友。张岱写此书时已与此事相距十年,境遇已是冰火两重天,但其自负自得之情溢于言表,宛如眼前。
罗岕茶从兴起到沉寂,时间不过百年。与其他一些名茶相比,它既不像虎丘茶那样,因土僧无法忍受豪右的盘剥索勒而被迫将茶树连根斩绝;也不像龙井茶那样为新朝得宠,后来居上。许多专家茶人认为,制作工艺太复杂,费时太多,是罗岕茶逐渐被人们所放弃的原因。从大量的茶书或典籍来分析,这一理由略显牵强:一是罗岕茶作为顶级名茶,是文人雅士以及高层官宦、市民的“艺术品鉴之茶”“身份品位之茶”,费时费工正证明了其物有所值,与众不同;二是罗岕茶的价格无论明末还是清初,都要比其他名茶要贵得多,所投入的时间精力成本完全可用价格来补偿。
罗岕茶在清康熙后的逐渐沉寂,根源于明清鼎革后原有消费群的大量消散。康熙乾隆南巡后喜好并力荐碧螺春、龙井茶等细芽嫩茶,使消费之风为之改变。消费兴趣与消费习惯的变化,是罗岕茶沉寂的直接原因。
清军在进攻江南区域的过程中,攻城略地,大开杀戒,先有“扬州十日”,后有“嘉定三屠”。金陵秦淮一带,“歌台舞榭,化为瓦砾之场”。繁华锦绣的江南,顿时衰败不堪;富庶精致的生活,即刻烟消云散。原为罗岕茶消费主流的文人仕宦、雅士艳女或是鸟兽骇散,或已无财无力。当新政权逐渐稳定,经济开始恢复,民族矛盾慢慢缓解的时候,原有追捧嗜饮罗岕茶的消费群早已老去,或退出了社会的主流。而新的品茶消费习惯又开始形成,那就是更注重茶的细、嫩、绿、香。康熙六次南巡,民间盛传其赞许苏州洞庭东山“吓煞人香”茶,并赐名碧螺春。乾隆六下江南,四到杭州品赏龙井,还多次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在当朝统治者的推波助澜下,碧螺春、龙井等细芽嫩绿之茶顿成茶道新贵,而罗岕茶所特有的梗粗叶厚、色玉香淡似乎已“不合时宜”。消费者的大量减少与消费风尚的转变,使罗岕茶逐渐“淡出江湖”。虽还不时有人提到,如光绪年间的学者李慈铭在其《水调歌头·碧螺春》中写道:“龙井洁,武夷润,岕山鲜。瓷瓯银碗同涤,三美一齐兼。”罗岕茶还被论为茶的一个大类,但实际上已经是碧螺春的一种陪衬与烘托,与全盛时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往期推荐
上下滑动
来源:湖州发布制图:沈高足
编辑:顾方明、金臻瑶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即日起,您可以通过进入南太湖号APP的“看见”栏目,点击“我要分享”进行投稿(照片或短视频)。除了赢取积分,您的作品还有机会登上湖州发布和爱湖州微信哦!
南太湖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