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远:孤独是可以被谈论的

吕彦妮 吕彦妮 2022-12-17

演员 常远


一个落生在能人辈出的「世家」中的孩子,要走过多少弯弯绕绕的路途,才能够有一天真正向别人证明,自己配得上名字前面的这个姓氏?这是演员常远在此前三十余年的生命中一直在做的努力,也是他想要尝试着摆脱的束缚。


常远:孤独是可以被谈论的
采访、撰文:吕彦妮



1

 
「辛苦辛苦。」这是视频通话甫一接通,常远说出的第一句话。
 
这句问候语是相声行内人的习惯,或说规矩,「没什么道理,就是从小见着老先生要道声『辛苦』。」常远说,关于这句口头禅,还有一句老话:「见面道辛苦,必定是江湖。」
 
他出生于名声卓著的相声世家「常家」。
 
祖爷爷常连安自民国始便是闻名京津的相声名家,名震一时,后怹又将自己的儿子们一个个培养成了曲艺大家,其中四子常宝华以「干净、严谨」的表演风格备受大众所喜。常远,即是常宝华的长孙,是这个显赫的曲艺世家「常氏」的第四代传人。他从小便跟在爷爷身边长大,三岁起,开始学相声——是爷爷一口一口往他嘴里「喂」的。

常远与爷爷常宝华
 
任谁也无法指望一个三岁小儿能在当时当刻有明确的意识,自己爱什么不爱什么。只是家族艺能的传承使命难违,常远在最初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纵使爷爷一直觉得他不适合干这行,但又要求他干这行。
 
「世家」之后在大多数外人看来是无上的光环,但只有那个真正头顶其物的人才会知道个中的苦痛。
 
常远打记事起,常听爷爷常宝华说起的一句话是:「以后你要没出息,出门千万别说你姓常。」
 
那时候家里总有爷爷的同辈或后生来造访——这些人动辄即均是行业内的大家、新秀,但凡他们来,常远就势必要被喊出来「给表演一段」。「最要命的是他们还都不一块儿来,都分着来,来了就跟我爷爷聊相声,一聊我就要演一段。」有一次他终于按耐不住了,演完了,人走了,他哭着问爷爷:「爷爷,我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问题落在地上,没人理他。「童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后来也就习惯了,都适应了。」

 常远儿时和爷爷常宝华同台表演

他后来在很多场合都讲过的一个真事儿,是十几岁时,他曾经在一场盛大的演出后,被爷爷当着一众明星大腕儿们狠狠训斥。
 
那是在演出后台的一间贵宾室,特别大,屋子里一圈沙发,每个沙发靠背上都有白色的花边儿布帘。地毯正中间还有一朵大花。他那天本来挺高兴的,觉得自己演得不错,心里还想着,今天还行,是不是能不挨骂了?结果刚进屋,爷爷就喝令他站在「地毯上的大花儿中间」,然后对着一屋子人说 :「各位,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孙子、少爷,常远。」待大家的注意力都聚焦到常远身上,训话劈头盖脸落下来:「你说的这也叫相声?……这什么玩意儿啊?……你嘴里有什么啊你给我掏出来,字都说不清楚!……」
 
那天常远和爷爷一起表演的节目叫《白字先生》。常远按照剧本要假装把「一丝不苟」中「苟」误读成「句」,但那天,他这个「句」字没说清楚,口齿松了一点,说成了「jue(音同倔)」——这个纰漏小到他自己都没发觉,更何况,那个包袱当时在台上「响」了,观众也都乐了,但常宝华听得清清楚楚,怹不容得这样的不完美。
 
常远被「骂懵」了,爷爷的气显然还没有消,周围人赶紧上来劝说「常老师,这还是个孩子……」老爷子说:「你们甭管。」转头又对着常远质问:「你再给我说一遍,一丝不什么?」
 
这场训诫带给常远的伤,之后并没有以任何形式得到补偿,「骂完就完了。」

 常远与爷爷常宝华在《欢乐喜剧人》第三季同台

还有一次,常远和爷爷一起随文工团外出演出,到了集体吃晚饭的时间,常远迟到了五分钟,推门进去之后他登时就「感觉大事不好」,二十多桌人特别安静,只有爷爷身旁空着一个座位。他小跑着过去,坐下,爷爷的质问马上就来了,又是上百人都听得到:「干什么去了?全团人等你一个……」
 
当面教子,是老一辈曲艺人的惯习。一方面是权威的体现,另一方面也会让被训诫的人牢记过错,谦逊为人,谨言慎行。
 
一直到现在,都还有一种焦虑情绪时时会笼罩在常远身边。每次在机场候机时,他都不敢上洗手间,如若要去,一定是一直盯着表看,「我老是在害怕,广播突然响,乘坐什么什么航班的常远先生请您快点儿登机!」
 
一切恐惧终归都可以追溯回到那一天,那个亮堂堂的屋子里,「地毯大花儿中间」,让他怎么也抬不起头的那场训诫,20多年来一直在常远的心头。很久之后他想,那应该就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确凿无误地感知到,什么叫「无助」,什么「孤独」。
 

2
 
电影《温暖的抱抱》海报

2020年的最后一天,电影《温暖的抱抱》上映,在这部喜剧电影里,常远担纲男主角、导演和编剧。这是常远人生中第一次身兼数职参与创作一部大电影。他在其中倾注了三年多的心力,也将自己此前30余年人生所见所经中的诸多伤痕和暖意,悉数安置于其中。这里面,就包含着他一直以来对「孤独」的感知。
 
《温暖的抱抱》里的男主角「鲍抱」因为童年阴影始终的作祟,因而在成年之后「过分的洁癖、过分的偏执,害怕被人触碰,害怕和人拥抱,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
 
某种程度上,这个角色就是常远本我的体现。剧中人最终会被爱与温存拯救、抚慰,也因为在所有这些成人的表象背后,都隐隐藏着一个渴望被理解、被温暖、被抱住的小孩子。

小时候的常远

常远又提起了爷爷。
 
他不记得小时候,两个人有过什么爷孙之间应有的亲昵。爷爷甚至没有抱过他。

他总记得的是每每自己和表妹一起回家,爷爷总会一把搂住妹妹,说:「怎么样,又缺嘴(记者注:即想吃好吃的)了吧,赶紧歇会儿,一会儿咱吃饭,让你大娘给你做好吃的。」——爷爷口中的「大娘」是常远的妈妈。往往这种时候,常远得到的指示是:「去厨房看看,给你妈打打下手。」
 
妹妹是练水上芭蕾的,曾经代表国家队参赛拿下过雅典奥运会的团体银牌。常远自知:「我下辈子也无法超越她。」
 
「所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爷爷的那双手吧,因为永远都是一进门,爷爷都抱着我妹妹,所以我看到的永远都是他抱着我妹妹的那双手。如果你也能被人抱住,你是看不到那双手的,你只有得不到那个拥抱的时候,你才能看到那双手。
 
所有这一切委屈、不解、无奈、受伤的心声,常远从未在生活中有过表达。

 
他没有问过大人自己为什么不能选择一样别的工作和事业,更不敢设想可以「顶撞」爷爷,「那哪敢啊?我下辈子我也不敢。这是不可能的。」唯一一次「离家出走」,是带着表弟从家坐公共汽车到了几公里外,结果中途他就开始担心:「万一家人着急怎么办?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到家一看,一派正常,「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我不在家,也没人找我们。」

这次「失败的离家出走」之后,他彻底放弃了继续在叛逆的边缘试探,「胆儿小,算了。」
 
压抑内心的表达,是常远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生命的主题曲。
 
从专业研习相声的北方曲校毕业之后,常远曾选择进入一家稳定的体制内单位,却因为「论资排辈」的规矩所限,始终没有机会体现创作上的自我,上不了台,就只能干舞美、装台、打追光……那段时间他也动笔写过原创相声,给领导看,被驳回,因为单位「不需要这种纯喜剧的作品」、「没有思想立意和歌颂意识」。

常远毕业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

是直到后来进入了「开心麻花」,常远才一点点找到了通过作品完成自我抒发、「畅所欲言」的路径。《温暖的抱抱》即是他进入表演领域11年之后的一次集中的自我意识的输出和爆发。
 
他也在这部电影的整个创作、演绎、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得到了治愈。
 
电影路演途中,常远在映后交流会中遇到过一个武汉的年轻妈妈,她主动站起来告诉主创们,自己在疫情期间失去了宝宝,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丈夫每天紧紧的拥抱让她挺了过来。所以她一看到《温暖的抱抱》的片名,就毫不犹豫想来看。言毕,她提出想抱抱大家。常远看着她上台来,轻轻抱住了剧中饰演小「鲍抱」的演员小男孩,「我感觉到她作为一个母亲的那种温暖,她脸上挂着笑容,也有泪水。」
 
那一刻,常远知道自己终归是做了一件对的事。他没有遗憾。

电影《温暖的抱抱》剧照
 
3
 
很多重要的事儿,常远往往都是在跑步的时候想通的,尤其是创作中的关隘。
 
开始抬腿跑起来,就是一场自我相处的开端。说来也怪了,每回监控他跑步的小程序告诉他,「您已经跑了三公里了」的声音一响起,他突然就能进入「自己的故事」和「主人公的想象」里。到了五、六公里时,兴奋点会越来越蓬勃。跑到了十公里时,「故事的高潮就会出现,我脑海里有音乐响起来了,然后浑身热血沸腾」——故事的主人公就这样,总能在每一次常远的跑步途中得到成长。通了,他就停下来,回家伏案整理出来。
 
对他来说有相似功用的行为还包括洗澡——《温暖的抱抱》中一个关键的戏剧点,便是他在洗澡时被自己醍醐灌顶地想通的。
 
做梦偶尔也能给他启发,尤其创作压力大的时候,他会说梦话,「也梦游」——「可能是有点儿神经衰弱。」

他总是没事儿自己给自己发微信。「跑步的时候想到什么就在自己和自己说话的对话框里发语音。做梦的时候想到什么,也玩儿命让自己醒过来,赶紧发一条语音,再继续睡。」

电影《温暖的抱抱》拍摄花絮
 
所以你说「孤独」到底是需要去对抗的,还是应该去向往的?常远说不准。他怕孤独,但又需要它。
 
越是重要的、深刻的事,常远越不想和别人说。
 
他有那么一、两个极为要好的朋友,不是干这行的,就是普通人,特别普通的那种普通人,都是他认识了二十年往上的「发小儿」。有时候他实在「顶不住了的」时候,就会去找他出来「嗨」一下。这种「嗨」并不是去喝酒畅谈,而仅仅是,「晚上十一、二点,人家把孩子哄睡了, 我们俩出门,坐马路边,他抽颗烟,我就待他旁边,看会儿天,就这么坐半宿,谁跟谁也没什么话。他半包烟抽完,我内心的压力也释放了,我说那你回去吧,我们就各自散了。」这样的方式,对常远排解内心的压抑,极为奏效。
 
电影《夏洛特烦恼》的导演闫非与常远合作了许多年,他总说:「远儿(年纪)比谁都大,然后活成了一个『小崽子』。」常远听完算了算,「嘿我确实比他们都大。」

电影《夏洛特烦恼》剧照

他也很认同周围的这群朋友说他「比同龄人要幼稚。」他自我剖析,这个幼稚应该来源自自小的生长环境,「我没太在社会上呆过,从小在部队大院,然后是文工团,后来是『麻花』(记者注:即开心麻花),都是单纯的地方。」
 
「一个人的气场,吸引来的人也都是同类。可能人家有一些很『社会』的人跟你接触一两回,就不跟你玩儿了,觉得哪太傻,没有跟你玩儿的意义。」
 
熟识的人也老说常远「怪」、「反射弧特别长」、「反应慢……有时候人家说的话我第一时间get不到」。
 
能改的,早就改了,改不了的,也就不较劲了。一个人所拥有的任何一个特质——无论缺点或者优点,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
 
你说他是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不敢那么言辞凿凿。但在拍《温暖的抱抱》时,有些「较真儿」倒是真的。常远说起一个细节。拍摄时,他跟服装组提出过一个严格的要求,鲍抱的衣服高领领口,必须是严丝合缝卡在脖子上的,紧紧绷着,不能有一点缝隙——这就是这个人物的偏执的体现。所以拍那一场戏时,到了正面镜头,服装师就要把他的领子在后面用夹子牢牢固定上,拍到背影,再把前面固定住。

 电影《温暖的抱抱》剧照

「所有体现鲍抱强迫症的戏,都这么费劲。」
 
曾经,爷爷忍受不了小常远那个「ju(句)」和「jue(倔)」之间的一点点细微的发音出入,他还为此感到过不解和屈辱。现在,那个对细节苛求至严厉的人,变成了长大了的常远自己。
 
2018年,常宝华离世。眼下,已经不会再有人会如怹那般批评、斥责和凝视常远了,未来一切,只能靠他自己了。

 
INTERVIEW
 
吕彦妮:你现在还会常常回看过去和爷爷一起演出的录像吗?
常远:我看的不多,小时候和怹一起在春晚上的那段表演(看一看)还好,我长大之后我们俩的演出录像,我很少看,因为看那个,我都还有点害怕。
 
吕彦妮:为什么?你不会再被骂了。
常远:我也不知道,说不清楚,我能看到——除了小时候——我后来跟我爷爷的表演,我不像现在的表演那么释放自己,我都能看出来我当时是心里有事儿的。现在的表演,我是完全可以释放出来的。

 常远与爷爷常宝华

吕彦妮:你觉得身外人对你的误解是什么?
常远:有些人老觉得我是「世家」,我肯定沾了「世家」多大的光,其实并不是这样。我爷爷属于那种人——这是确有其事——他如果在地铁上、在街上或者哪儿看到有卖艺的,有能耐,他就会跟单位说,这个孩子我觉得是个苗子,给他调进咱们杂技团吧。我爷爷真的会这样。但是对我,他是绝对不会说这个话,托这个关系的,没有一次。
 
吕彦妮:所以,一直以来,你要靠自己去证明?
常远:对,我得证明是我自己努力才有了今天。我们家能人辈出,我想比怹们强大,也确实很难。就努力呗,看自己能做到哪儿是哪儿。
 
吕彦妮:你觉得你爷爷孤独吗?
常远:我爷爷……我觉得怹可能也会有孤独的时候,但我们爷俩儿没聊过,我们爷俩儿除了专业、业务,真的可以说是什么都不聊。我长这么大,这几十年,我们爷俩儿每天到家以后,怹跟我聊的就是相声或者表演,或者创作。

 
吕彦妮:你现在最想珍惜什么?
常远:时间。我成熟得有点儿慢,现在都不是特别成熟,但是我也没办法。
 
吕彦妮:你羡慕那种可以直接表达的自己的想法和态度的人吗?
常远:特别羡慕,我不知道别人怎么做到的。我发现人家直接拒绝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没有影响到别人的心情。但是我不行,一到裉节儿上,我就做不到,我就说不出来,你知道吧。心软,也是弱点。
 
吕彦妮:你还想回到戏剧舞台吗?
常远:特别想。这是我们这帮人每逢聚会必聊的一个话题,就是什么时候咱能一块儿回去再演一回话剧。好久好久了,每次聚会都会聊,但是确实是没时间。

 
吕彦妮:你就没有哪怕一刻怀疑过,自己的天赋可能在其他事情上?
常远:我没怀疑过,我觉得我还是挺喜欢现在所做的这些事儿。我小时候刚学车的时候,报了一个B本,一个卡车的本,我就怕哪天要没饭吃,我就搞运输、拉煤去什么的。前两年我发现我可能不用改行了,就把那个B本换成了C本——C本就纯是开小轿车的本。
 
吕彦妮:你心里有那种特别「远方」的东西吗?
常远:我可能没有吧,我也不爱走出去。可能我就是喜欢讲故事,我就希望大家能通过听我讲故事了解我的内心世界。我这人的情感说不出来,只能用故事让大家感受。
 
吕彦妮:你在《温暖的抱抱》里放置了很多细节,是和「常家」、和爷爷有关的。
常远:对,这就是我们爷儿俩之间的东西,我也知道怹都是为我好,以后我创作的时候,一定还会有相声和怹的东西在其中,可能这就叫「情感」。



编辑:徐弋茗


-FIN-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可获取全文)

我们所思念的,又何止是老舍先生

Yamy VS 吕燕:因为不接受暗示,所以世间的偏见对她们全无作用

杨玏×小老虎:把生活的碎片一块一块捡拾,连起来,没准儿能成诗

张尕怂VS黄觉:他们身上的野性和童真不容嘲讽

严敏×周逵 | 时局如此,怎堪娱乐?还是,更需娱乐?

 张晔子VS黄澄澄:即便世上有近道,我们也不抄


-精选阅读-(点击文字可获取全文)
师者,胜杰
张震:好像也还来得及

老段,你还得进步,你还得持续燃烧

史铁生离开十年之后

刘浩存:忙趁东风放纸鸢

倪妮,醒着
看到大家都爱九连真人,我就放心了

一个最佳真人秀导演,一定也能写好自己人生的脚本吗

陈春成:写作终究是航向不可知处
独家对话陈传兴:苦与哀愁,我们都淡淡地说

醒过来,我知道一切都已万水千山

-部分人物故事精选-
(点击文字可获取全文)
萧玮 | 黄璐 | 张雨绮 | 张榕容 | 好妹妹乐队 |秋微 | 大鹏 | 陈萨 | 黄舒骏 | 余文乐 | 周一围 |文咏珊 | 陈凯歌 | 陈红 | 安悦溪 | 乔梁 | 杨玏 |王菲 | 李屏宾 黄磊  |「极限男人幫赵薇 |范伟 | 迪丽热巴 | 胡歌  | 江一燕 | 张艾嘉 |叶蓓 | 宋慧乔 | 霍建华 | 王学兵 | 马龙 | 董洁 |雷佳音 | 陈小春 | 吴彦姝 | 蓝天野 | 冯小刚 |朱亚文 | 廖凡 | 窦靖童 | 陈坤 周迅 邓超 | 陈奕迅 | 林青霞 | 梁朝伟 | 刘嘉玲 | 金城武 |章子怡 | 张震 | 舒淇 | 杜鹃 | 易烊千玺 | 尹昉 |刘雯 | 马伊琍 | 井柏然 | 孙俪 | 九连真人 |李媛 李健 | 朴树 | 陈柏霖 | 董子健 | 黄磊 |李冰冰 | 李荣浩 | 王千源 | 白百何 | 高圆圆 |刘若英 | 王子文 | 吴秀波 | 岳云鹏 | 李宇春 |祖峰 | 吴彦祖 | 郭麒麟 | 宋仲基 | 南派三叔 |刘昊然 | 蔡健雅 | 张鲁一 | 彭于晏  | 何炅 |张天爱 | 海清 | 韩庚 李淳 | 陈妍希 | 袁泉 | 姚晨 梅婷 | 杜江 | 韩童生 | 李雪健 | 赵又廷 |柯蓝 | 王珞丹 | 周冬雨 | 马思纯 | 张孝全 | 杨千嬅 | 赵文瑄 | 倪妮 | 宋佳 | 黄渤 | 雅玫 |林依晨 | 靳东 | 罗晋 | 吴刚 | 金世佳 | 春夏 |胡军 | 陈数 | 王凯 | 李现 | 鹿晗 | 曾国祥 |吴越 | 吴亦凡 | 万茜 | 吴尊 | 陈粒 | Papi酱 | | 李治廷 | 华晨宇 | 饶雪漫 | 黄晓明 | 钟欣潼 |惠若琪 | 钟楚曦 | 辛芷蕾 | 谭卓 | 杜江 | 祖峰 |欧阳娜娜 | 孙强 | 张歆艺 | 袁弘 | 张亚东 |俞飞鸿 | 陈伟霆 | 蒋雯丽 | 郭京飞 | 刘敏涛刘若英 | 谭凯 | 李泉 | 陈冲吴昊宸 | 春夏 |贾樟柯 | 包贝尔 | 金士杰 | 佘诗曼 | 梁凤仪 |刘慈欣 | 黎星 | 王学圻 | 咏梅 | 班赞 | 王东 |宁泽涛 | 黄米依 | 张子枫 | 海铃 | 陶虹 | 景甜 |文淇 | 戚薇 | 郝蕾 | 蔡徐坤 | 欧豪 | 萨顶顶 |许月珍 | 张艺兴 | 梁家辉 | 黄轩 | 杨蓉 | 李安 |刘柏辛 | 袁冰妍 | 宋茜 | 邓家佳 | 喻恩泰 |李庚希 | 辣目洋子 | 肖央 | 周震南 | 秦海璐 |黄觉 | 王迅 | 王一博 | 段奕宏 | 冯远征 | 田垄 |张文伯 | 江疏影 | 邱天Chace | 李雅菂张露张承李九霄言承旭周震南任达华郭麒麟吴昕辣目洋子
|何赛飞童瑶张若昀白浪卜冠今 | 陈明昊梁龙张颂文张本煜▼▼▼

-更多往期文章请点击以下目录页-
往期文章目录:人事万千 写不尽 读不够

文字均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转载联系作者或本帐号。
微博:@吕彦妮Lvyanni

转载、合作、工作联络36201109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