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奇葩说》过半,他们走下热搜说了些真心话

吕彦妮 2022-12-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出色WSJ中文版 Author 这里是

本文原刊于《出色WSJ中文版》

摄影:刘翔宇 

创意总监:Coke Ho

时装编辑:吴家诚

编辑:Chris WU

化妆:钱彼得

发型:刘涛 

制片:Xuefn (RSOM Pro)

执行制片:张五飞(RSOM Pro) 、边理理

执行造型:大黑

摄影助理:王天仪

时装助理:Lucas

场地鸣谢:Inception印普酒吧


《奇葩说》从第一季节目上线伊始,便因为其探讨的辩题与特殊的娱乐形式风靡互联网。
如今《奇葩说》已播出至第七季,凭借着对时下年轻人生活重心的讨论以及不同角度观点的表达,每一期的辩题在播出后似乎都能成为年轻人之间的谈资。
我们邀请了四位本季备受关注的《奇葩说》辩手,请听他们说。


《奇葩说》过半,他们走下热搜说了些真心话
采访、撰文:吕彦妮


冉高鸣


冉高鸣用「非常差」来形容自己录制《奇葩说》期间的睡眠质量。「我是要用泡脚、敷面膜、喝口酒再加吃褪黑素——这四重睡前套餐,才能睡下。」


录制日,他会起得比所有人都早,「因为我化妆时间最久,我需要去化妆间『装修』。不仅如此,他还会在出门之前花费非常长的时间站在淋浴间里「疯狂地」洗热水澡,「一方面是为了消肿,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自己清醒一点」。


《奇葩说》第七季刚刚结束第二集的播放,冉高鸣就凭借总是在节目中脱口而出的歇后语上了热搜。我们的采访于是设计了一个与此有关的提问,希望他用一个歇后语形容今天的拍摄,但话到嘴边又担心这样的安排像是在消费他,会令他不适。


他对此的回应通透直接:「还好,为什么会不高兴呢?你们会觉得太把 (歇后语)这个标签放大了是吗?我妆都化了,还怕什么呢?来都来了,来不就是出活儿的吗?」


冉高鸣毫不避讳把「挣钱」「出名」这样的话挂在嘴边。母亲曾经嘱咐过他,让他不要总讲这些,他觉得无所谓,「挣钱是让我快乐的,我从来不害怕讲这些,因为我不是北京人,来北京工作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只要你能挣到钱,就证明你还有价值」。

「大家工作不都是为了实现阶级飞跃吗?」

「表达」——是以语言类节目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冉高鸣极为在乎的权利和能力,他不能忍受自己不进步。


起初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之后,他在一个传统媒体工作过一年, 做主持人,后来让他果断辞职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发现自己没有变化......回头一看,一年都是在消耗自己,只是一个节目流程里需要的工具」。他准备走的时候,领导劝他「再熬一熬,会有机会的」。他不接受:「熬一熬——这是放弃努力的人才会做的选择。」

2021 年之前,冉高鸣曾经两次参加《奇葩说》,都遇到了失败,跌了跟头 。他 心里不甘:「凭什么拒绝我?」所以每一次上场,他都带着多一点的志向:「能在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希望自己未来回看这段片段的时候,(能认定)我是配站在这个台上的。」


这一季录到尾声,他终于能明显感受到从第一期至最后一期,自己的进步和变化了,无论是稿子里段子的密集度,还是把握自己表演节奏的精准度,都令他极度欣慰。


「就像马东老师今年说的,变化——是老奇葩唯一的活路。变化是所有人唯一的活路,如果你活得没有变化了,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QA:

吕彦妮:在录制《奇葩说》的哪些过程里,你能明确感到自己在进步?
冉高鸣:写稿的过程里,有一些内容你写完了之后你就会感觉说,「嗯,我有在努力了,有在编了,这段有在完成任务了......」但如果有的时候你突然写到一个东西,你会觉得,我写得还真的不错,这是拿得出手的一个亮点,那个亮点出现的时候,就是进步的时候。

吕彦妮:录制过程中最焦虑的是什么阶段?

冉高鸣:最焦虑的就是每一场辩题没到我讲的时候,因为我改稿子的习惯是改到上场前最后一刻,词、字包括气口我都要改,我永远觉得我的稿子可以更好,所以只有录制时我张嘴的那一刻,我才定稿,之前一直都在煎熬。

吕彦妮:贫穷会让你焦虑吗?

冉高鸣:当然会,贫穷会让所有人焦虑吧,所有人都会讨厌贫穷吧?

吕彦妮:一直在表达,你会有疲惫的时候吗?
冉高鸣:我下了节目是不爱说话的人,日常生活当中没那么愿意跟大家聊 段子,因为我养成的习惯就是:开口要收费,你懂的。当你去到一个非常陌生又很无聊的局的时候,你会不自主地有另外一个工作人格出现,就是:冉高鸣你要开始热场了,但马上就会理智地告诉自己,热场是要收费的,冉高鸣,不如安静地吃口东西吧。


吕彦妮:什么事会真的让你开心?

冉高鸣:真正让我开心的,护肤吧。就是在镜子面前涂涂抹抹的那个过程, 你的鼻腔可以闻到停留在你脸上的面霜所散发出来的余香,你会觉得:我过得还不错。

吕彦妮:曾经有过什么奇特的工作经历?

冉高鸣:我为了挣钱干过很多奇怪的工作,比如在晚高峰国贸回燕郊的公交车上给人作陪聊,一趟400块,相当多了。我站那儿像一盘菜,哪位想品尝一下,我立刻就过去陪您聊会儿。

吕彦妮:你有想过去演脱口秀吗?

冉高鸣:我想过,但我很恐惧。离观众太近了,如果必须要互动,我怕我骂他们。我是一个对我的表演要求得比较多的人,我不太能够接受自己随心所欲地在台上自如地发挥,我的好笑都是我自己提前去准备好,去包装过的,所以我比较害怕和人进行非常真实的沟通,我怕我hold不住那个场子。我真实的性格攻击性没有那么强,也不是幽默或反应快,我的性格就是莫挨老子,离我远点,不要理我。

吕彦妮:如果现在要选择对《奇葩说》中的一位嘉宾提一个问题,你想问谁什么问题?

冉高鸣:黄执中老师,您说的那些观点,你自己真的都相信吗?


大王



大王不喜欢被问到「今年参加《奇葩说》和往年有些什么不同啊」之类的问题,她会直截了当地说:「我觉得很无聊,每年都被问,你的变化是什么?」

变化肯定有,但她并不是一个那么习惯时时刻刻审视自己的人。如果一定要说,好吧,她抬起眼帘:「我现在的心态比以前好很多,以前会更想证明自己,现在觉得这是一件挺无聊的事情。」

以素人身份加入《奇葩说》以来,大王一直承受着来自外界的质疑, 人在这样的压力下,自然地就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很想努力一点,让别人看到你的成长、变化」,现在她不那么在乎了,「自己过得舒服、坦然最重要,我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因为习惯了还是真的就是放下了,可能也是 我看节目关了弹幕的原因吧,反正不太会因为这些事情去烦心了」。

但即使这样,每次为辩题准备稿子的时候,还是会睡不着觉,任观点、语言和表现方式在脑子里来回转圈。上场录制前,还会恶心到干呕。「这个过程你能说不努力吗?也是努力的,只是面对结果的心态要好一些了。」

她以前是更以结果为导向的人,现在也变了,「像条死鱼一样,不知道怎么回事,跟谈恋爱有关系,没有斗志了。」


大王了解自己,本来就是一个不会和人争论的人,甚至生活里太容易就会被带跑了。几年《奇葩说》锻炼下来,她终于渐渐学会了,不轻易认同别人,先想想对方说的话,再判断一下自己内心是否认同或者有其他的思考角度。

她把为打辩论做准备的过程称为「创作」,很多时候自己选择的持方并非她本人的意志,那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给自己洗脑」,类似表演里的角色扮演,假想自己是一个持有这种观念的人,然后拉朋友来聊天,并且要求朋友「最好先不要站在对面反驳我,以免我轻易被说服」,等意志稍微坚定一点了,再开始练习奇袭、开杠。

为新一季一个辩题——《独立女性该不该收彩礼》准备时,大王选的持方是「不该」,与她本人的价值观相反。那段时间,她要求自己以一个「独立女性」的灵魂生活、思考,甚至拉着男朋友一道探讨,假装自己是一个独立女性,聊了许多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一点点建立信念。整个过程,让她领会到了「表演的愉悦」。

辩论打完了,她就瞬间扔掉了这个「人设」。 「是不是很有趣?可以因为辩论需要和伴侣做很多危险的对话,但这样也能够听到彼此一些平时可能会隐藏起来的态度。」大王完全不掩饰自己生活里的这些私密。


「我不是一个把爱情、工作、生活分得很开的人,我是会混为一谈的人, 我就会觉得我的爱人是我的灵魂伴侣,我要跟他聊这些,没有什么问题。」


QA:

吕彦妮:感情为什么会这么轻易改变你?
大王:可能因为我从小到大没有特别多的 (被)宠爱的感觉,所以会一直觉得很多东西 需要你自己去争、去抢才能得到。现在有人爱的感觉就是你能从很细微的事情里面感受到爱和快乐,比我以前过的那种生活让我更舒服。


吕彦妮:你觉得辩论到底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大王:肯定是过程,没有人真的在乎这个结果的输赢吧。生活里现在的这种舒服,

吕彦妮:会对你打辩论有影响吗?

大王:会,会没有那么有目的性、那么争、那么要强。你会怎么描述你的职业身份?我不会觉得我是个辩手,就是个艺人。我也做辩手,也唱歌,我什么都做,就是热爱舞台。

吕彦妮:你在所有的评论中有得到过一些积极的影响吗?

大王:有。这一季有一天录完收到一个私信,我非常感动,发信的人可能就在那天比赛的现场,ta说我觉得你今天在舞台上表现不好,我其实挺喜欢你的,觉得你是活蹦乱跳的一个女孩,但今天在场上看到觉得你无精打采的,好像很容易放空。我才意识到,我确实会这样,我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时候我自己就飘了。当下看到这个留言,第二天我就会警醒自己。


吕彦妮:参加节目至今,得到过什么有益的启发吗?

大王:黄执中跟我说过好几次,他说其实你不用觉得自己要做一个搞笑的女孩,你其实可以做一个认真思考的女孩。他跟我讲这些让我心里很释怀,我确实不是一个天生的段子手,我还不如认真地做为一个普通人去思考一些事情。

吕彦妮:如果让你在《奇葩说》里选一个人,你去问ta一个问题,你想问谁什么问题?

大王:问问颜如晶,如果这个时候BBking跟男朋友可以选择一个拥有, 她选哪个?

吕彦妮:让你选,你肯定是选?

大王:男朋友。BBking对我来说没有那么重要。


席瑞


席瑞已经做好了一个决定,2021年的6月——暑期之前,他会正式入职成为一名语文老师。《奇葩说》等一系列节目将他推举到了现在的位置,有了相当的社会知名度,但他自己清楚,「艺人」这个身份是他所不能胜任的。


「做艺人,我不会太合格,因为我没办法提供让大家轻松的东西。」 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他很确凿,自己是希望在人生当中获得成长的,「自我的提升对我来说是我能干下去的动力,但是艺人这个身份,是没办法直接衡量成长的。更多的人喜欢我,我就成长了吗?如果有一天大家不喜欢你了,你就失败了吗?」

他不想年纪轻轻就把自己放在一个恐怕要依靠「玄学」才能解释的漩涡里去消耗和豪赌。相比之下,一个「教育者」的身份更能让他脚踏实地地感受到吸纳知识、传递学识、输出信息的存在感。

在《奇葩说》这个范畴内,他以为自己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恰恰就在于,他就是一个和观众距离很近的人。「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文学系出来的研究生,我的经历很平凡,背景很平凡,往后的职业也会很平凡。」

在《奇葩说》打辩论的那一天,席瑞通常习惯一整天不吃饭,尽可能地少喝水,如果实在撑不住了,就吃颗糖。饥饿感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力量,也让他始终保持在一种适度的紧张和清醒中。


辩论,席瑞已经打了七年了。他从不像其他人一样每年给自己做总结,计算获胜概率,他只和自己比。

「我自认为,我不是一个特别出彩的选手,做不到每一次都是MVP,但我是一个很稳的选手。」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永远达到80分,辩论也是,生活也是。

辩手很多时候没有选择权,题目、持方,都不是自己能定的,既然如此,最好的状态就是保持一直在战场上,一直在战斗就好了,不垮就是胜利。

「只要打辩论不垮,我就能睡得安稳。」 

但你莫要以为这样的他就可以轻易放过自己,殊不知「不垮」背后需要多少的累积和训练。席瑞的自我训练,他自己也认识到了,「不是很好」。 

哪怕是作为旁观者看一场比赛,他也会在过程中随时思量,「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准备......」辩论结束回来,他还会在脑子里复盘,「如果是我,我能不能有比他更多的点?」


他承认,自己这七年「始终过得很紧张」,夜半失眠是常有的事。「你要把控住每一次(比赛)是很难的,而最难的地方就在于上一场你刚刚把控完了,你还来不及高兴,下一场就要到了,你就又有新的焦虑。」

睡不着的时候,他习惯翻看公众号文章和观赏文艺作品,「我充电的方法就是不断去阅读和吸纳」。他没办法用 更为轻松的方式对抗焦虑,那样只会让他觉得更加无趣 ,「如果有一刻我不是在吸纳,我就觉得在耽误时间,焦虑就会更加严重」。

QA:

吕彦妮:焦虑之下还在学习的乐趣在哪里?

席瑞:为了更好地输出和表达。很多人会在年终列书单,我从来不做这件事,你吸纳这个世界的内容,在本质上说你是一个消费者,你消费了这些东西,这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我觉得值得骄傲的是我为这个世界提供了什么东西,你表达了什么、输出了什么、被谁关注到,这个才是有意义的部分。

吕彦妮:什么事情会让你放下理性?

席瑞:谈恋爱。还好有这个,否则人会生病。

吕彦妮:你真的完全没在辩论台上垮过?

席瑞:也不是说完全没垮过,在这七年间垮过几次,垮得非常少。但我觉得最放松的时候就是垮,你人生只要垮过一场你就会很放松,终于垮了,一下你觉得没负担了。只要你害怕的事情发生过了,你就不害怕了,就会特别舒服地开导自己,就是你知道这一天总会来的,不可能永远不垮,你也知道其实你做得很好了,该给自己一个出口,然后就面对。而且我安慰自己垮的方式非常好:席瑞你这次垮幸好不是录《奇葩说》。


吕彦妮:所以你还是很在意《奇葩说》这个舞台的。

席瑞:对,我很在意。我是一个不太喜欢辜负别人期待的人。大家都为你付出了倾听的成本,你就要提供有意义的东西。在这个社会浪费大家的时间是一条非常大的罪过。这个可能也是源于我自己,我特别讨厌开无聊的会和听无聊的发言,我对别人浪费我时间这件事情是非常不爽的。

吕彦妮:在《奇葩说》里面如果让你挑一个人去向他提问,你会想问哪个选手什么问题?

席瑞:我对黄执中老师非常好奇,他是我心目当中在《奇葩说》上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因为他对于表达的热爱和对于每一个细节的把握度,都非常极致。我还会在业余时间浏览他给网友的答疑。所以我特别想问他,当把事情全部都洞悉得如此明确的时候,他还会在生活中感觉到比较为难的选择吗?


臧鸿飞


臧鸿飞变温柔了。

这是新一季《奇葩说》播出后嘉宾、参赛选手和观众一致的观感。他是有意为之的。

「我觉得有的时候中年人侃侃而谈会让人有点烦,这就是油腻的本质,但你要这么想这个问题,其实(大家)都很可怜,青年人卖弄青春与热血和中年人卖弄生活经历都一样,我们都是在炫耀我们仅有的东西而已,所以也不用谁瞧不起谁。」


他不想再用「吼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了,因为他想「尽量克制那种欲望」:那种「教别人做人或者觉得自己认识的世界坚不可摧的欲望」。于是他拆掉了原先头上的脏辫儿,甚至在节目里公开说自己去做了「热玛吉」——为了让自己的面目显得柔和一些。虽然在打辩论时偶尔还会有躁动的情绪出现,但在他的陈述中显然多了很多平和。然后他发现,「不吼,也能把事儿讲明白」。


臧鸿飞客观反思自己原来的「吼」,那不过是一种多年做摇滚乐手带来的一种身体上的「条件反射」,「摇滚乐就是需要大音量、燃烧自己」,用蔡康永的话说,「好像随时要『过去』」。在《奇葩说》里,臧鸿飞老紧张,一紧张就容易用熟悉的「燃烧」状态来保护自己。


决定改变表达方式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发现,自己原来那套「你们不行,你们的世界观不如我」的感觉可能无形中真的冒犯了很多人,「这种交流方式有点不好,对错并不是绝对的,人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地、彻底地表达自我」。

看待事物的角度充满了正反的可能,这是《奇葩说》几年的经历给臧鸿飞的一个启发。

常常,因为辩论赛制的要求,他不能自主选择持方,今年遇到的一场便如是。辩题是:老婆年薪百万,要不要当全职爸爸?他本人当然是不想当,但选中要打的持方是想当。

怎么办?「我就是换角度想,强迫自己相信这个观点,要站到那些想要当全职爸爸的人的身上去想。」这是这桩工作对他的一个吸引和刺激,「强迫自己的脑子运转,用正反完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在当下这样一个「绝对」似乎越来越多的局面下,这样的辩证思维,只会越来越珍贵。


让现在的臧鸿飞感到重要的,是一个人对世界理解的边界应该越来越宽广。内心辽阔的人,便不会惧怕任何形式的辩论或探讨,只要我们都认同事物不是非黑即白的。他前阵子一直在读一本书叫《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先贤们都凑在广场上,你一句我一句,「整本书不就是在讨论吗?只要是讨论,就肯定有意义。所以,不要因为会被误解而放弃表达」。

QA:

吕彦妮:这几年《奇葩说》经历下来,你得到的重要的启发是什么?

臧鸿飞:我以前觉得读书不重要,但是我认识了马东老师、(蔡)康永哥这样的人之后,我觉得读书是一个挺重要的事。而且我挺后悔没上大学,当年觉得挺酷的,现在想起来挺后悔的。

吕彦妮:你在2020 年有遇到一些困惑吗?
臧鸿飞:我现在不太困惑。遇到什么事都有可能,所以你也不用困惑,70 后的人太习惯了世界一直是每天都比昨天更好,我们已经习惯了,我们认为世界就是这样的,但是你看历史就会知道,不是这样的。所以没关系,什么样都能承受。

吕彦妮:在你拥有的这么多职业、身份之中,你最在意哪一个?

臧鸿飞:我都不是很在意,我最在意的是当个一以贯之的好人。


吕彦妮:好人的定义是什么?

臧鸿飞:好人的定义就是尽量地保持善良,尽量地不伤害别人。我在努力做到。



吕彦妮:你现在生活里会有无力的感觉吗?

臧鸿飞:有时候会。目前还没有办法破解。有时候你觉得原来这么多人跟你想的这么不一样的时候,会有一点无力。我特别怕两种反应,一种就是:我不听我不听;还有就是你说的什么都对。这两种人,他们都没有听我说什么。我有一次跟我的好朋友马頔聊过这个事情,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有一个人能听懂就有意义,你影响了一个人也有意义。

吕彦妮:如果让你从《奇葩说》往届和现在所有人里挑出一个,向ta提问,你想问 谁什么问题?

臧鸿飞:我还真想了这个问题。我想问陈铭和熊浩,就是你给他们什么题,他们都能从两面说得很完美,我挺好奇,他们内心到底有什么东西是坚信的?


吕彦妮:你心里还有没有什么坚信的东西?

臧鸿飞:有。很难说出来,比如相信未来,就是我坚信的东西。2019年的时候,在大理,我当时跟张玮玮、郭龙一块聊,他们就跟我说这句话,他就说当年人家过得不好的时候,都能在大雪地里写下这四个字——相信未来,咱们有什么可抱怨的?


吕彦妮:相信未来到底又是相信什么?

臧鸿飞:相信未来其实不是说相信明天会更好,而是应该有个信念。有一个电影叫《午夜巴黎》,每个艺术家都在幻想哪个时代更好,其实每个时代大家都在抱怨,但是我没有选择,我们只能活在这个时代,那我们就怀抱信念生活。



编辑:徐弋茗


-FIN-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可获取全文)

我们所思念的,又何止是老舍先生

Yamy VS 吕燕:因为不接受暗示,所以世间的偏见对她们全无作用

杨玏×小老虎:把生活的碎片一块一块捡拾,连起来,没准儿能成诗

张尕怂VS黄觉:他们身上的野性和童真不容嘲讽

严敏×周逵 | 时局如此,怎堪娱乐?还是,更需娱乐?

 张晔子VS黄澄澄:即便世上有近道,我们也不抄


-精选阅读-(点击文字可获取全文)
师者,胜杰
张震:好像也还来得及

老段,你还得进步,你还得持续燃烧

史铁生离开十年之后

刘浩存:忙趁东风放纸鸢

倪妮,醒着
看到大家都爱九连真人,我就放心了

一个最佳真人秀导演,一定也能写好自己人生的脚本吗

陈春成:写作终究是航向不可知处
独家对话陈传兴:苦与哀愁,我们都淡淡地说

醒过来,我知道一切都已万水千山

-部分人物故事精选-
(点击文字可获取全文)
萧玮 | 黄璐 | 张雨绮 | 张榕容 | 好妹妹乐队 |秋微 | 大鹏 | 陈萨 | 黄舒骏 | 余文乐 | 周一围 |文咏珊 | 陈凯歌 | 陈红 | 安悦溪 | 乔梁 | 杨玏 |王菲 | 李屏宾 黄磊  |「极限男人幫赵薇 |范伟 | 迪丽热巴 | 胡歌  | 江一燕 | 张艾嘉 |叶蓓 | 宋慧乔 | 霍建华 | 王学兵 | 马龙 | 董洁 |雷佳音 | 陈小春 | 吴彦姝 | 蓝天野 | 冯小刚 |朱亚文 | 廖凡 | 窦靖童 | 陈坤 周迅 邓超 | 陈奕迅 | 林青霞 | 梁朝伟 | 刘嘉玲 | 金城武 |章子怡 | 张震 | 舒淇 | 杜鹃 | 易烊千玺 | 尹昉 |刘雯 | 马伊琍 | 井柏然 | 孙俪 | 九连真人 |李媛 李健 | 朴树 | 陈柏霖 | 董子健 | 黄磊 |李冰冰 | 李荣浩 | 王千源 | 白百何 | 高圆圆 |刘若英 | 王子文 | 吴秀波 | 岳云鹏 | 李宇春 |祖峰 | 吴彦祖 | 郭麒麟 | 宋仲基 | 南派三叔 |刘昊然 | 蔡健雅 | 张鲁一 | 彭于晏  | 何炅 |张天爱 | 海清 | 韩庚 李淳 | 陈妍希 | 袁泉 | 姚晨 梅婷 | 杜江 | 韩童生 | 李雪健 | 赵又廷 |柯蓝 | 王珞丹 | 周冬雨 | 马思纯 | 张孝全 | 杨千嬅 | 赵文瑄 | 倪妮 | 宋佳 | 黄渤 | 雅玫 |林依晨 | 靳东 | 罗晋 | 吴刚 | 金世佳 | 春夏 |胡军 | 陈数 | 王凯 | 李现 | 鹿晗 | 曾国祥 |吴越 | 吴亦凡 | 万茜 | 吴尊 | 陈粒 | Papi酱 | | 李治廷 | 华晨宇 | 饶雪漫 | 黄晓明 | 钟欣潼 |惠若琪 | 钟楚曦 | 辛芷蕾 | 谭卓 | 杜江 | 祖峰 |欧阳娜娜 | 孙强 | 张歆艺 | 袁弘 | 张亚东 |俞飞鸿 | 陈伟霆 | 蒋雯丽 | 郭京飞 | 刘敏涛刘若英 | 谭凯 | 李泉 | 陈冲吴昊宸 | 春夏 |贾樟柯 | 包贝尔 | 金士杰 | 佘诗曼 | 梁凤仪 |刘慈欣 | 黎星 | 王学圻 | 咏梅 | 班赞 | 王东 |宁泽涛 | 黄米依 | 张子枫 | 海铃 | 陶虹 | 景甜 |文淇 | 戚薇 | 郝蕾 | 蔡徐坤 | 欧豪 | 萨顶顶 |许月珍 | 张艺兴 | 梁家辉 | 黄轩 | 杨蓉 | 李安 |刘柏辛 | 袁冰妍 | 宋茜 | 邓家佳 | 喻恩泰 |李庚希 | 辣目洋子 | 肖央 | 周震南 | 秦海璐 |黄觉 | 王迅 | 王一博 | 段奕宏 | 冯远征 | 田垄 |张文伯 | 江疏影 | 邱天Chace | 李雅菂张露张承李九霄言承旭周震南任达华郭麒麟吴昕辣目洋子
|何赛飞童瑶张若昀白浪卜冠今 | 陈明昊梁龙张颂文张本煜▼▼▼

-更多往期文章请点击以下目录页-
往期文章目录:人事万千 写不尽 读不够

文字均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转载联系作者或本帐号。
微博:@吕彦妮Lvyanni

转载、合作、工作联络36201109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