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赛赛:协同参与下的传统乡村聚落在地性营建探析——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元阳阿者科村实践为例【2021学术报告】
全文字数 | 4550
阅读时间 | 15 分钟
2021年9月26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承办的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专题会议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邀请了优秀论文作者,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赵赛赛,做题为《协同参与下的传统乡村聚落在地性营建探析——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元阳阿者科村实践为例》的宣讲报告。
本文由赵赛赛根据会议速记稿及PPT整理校对,特此感谢!
本文已经秘书处审核,并经发言人审定。
开卷有益
主讲人
赵赛赛
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我国的文化景观类世界遗产,其延续上千年的精细稻作系统与聚落营建体系价值已得到外界高度认同。
本报告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乡村聚落为例,从传统民居的适宜性、聚落营建的组织形式等方面描述其传统营建智慧。同时,针对当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聚落营建的矛盾问题,探析当代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瓦解的原因;从思想、组织、操作层面提出协同参与下的当代乡村聚落营建策略。此外,以营建的参与者角度,结合团队在阿者科村进行的营建实践,为当代乡村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的改善,保留乡村传统文化与记忆提出参考性建议。
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乡村聚落航拍
一
背景
我国传统社会下的乡村是一个近乎封闭的独立社会单元,乡村受内部宗族制度管理,又以血缘、地缘为纽带,形成较为完整的社会内部结构。近代以来由于受到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影响,乡村社会的血缘与地缘关系日益淡化,原本稳定的乡村传统农耕社会结构出现瓦解,乡村集体秩序营建也随之消失,乡村的营建变得无序、混乱,乡村传统有价值的内容被侵蚀,如何重组乡村秩序、营建乡村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怀揣着理想的规划师、建筑师、社会学家、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乡村建设实践中。台湾1999年地震后,谢英俊为灾后乡村建设提出的“永续建筑”、“协力造屋”思想和一系列乡村实践探索;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团队在黄岩区乌岩头村进行的美丽乡村实践;“北京绿十字”发动的在社会各方力量协助下,村民自主参与的河南郝堂村营建活动等等;这一系列营建从乡土建筑建造、乡村环境改造、乡村社区社会组织重构等不同层面均为乡村建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上述这些实践的主体均是“外来者”,还未做到真正意义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结合的以村民为主体的营建。
本报告尝试提出不以某一方的利益为主导的协同参与下的乡村聚落营建,从均衡各方利益出发,深度挖掘乡村聚落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文化价值。
二
传统社会下的乡村聚落共同营建
哈尼族是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其民族的文化、生产、生活、乡村营建方式等各方面都通过古歌流唱下来。因此,以哈尼古歌的村民主体视角为线索,探析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乡村聚落的营建内容及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蘑菇遍地生长,
小小蘑菇不怕风雨,
美丽样子叫人难忘;
比着样子盖起蘑菇房,
直到今天它还遍布哈尼家乡……”
蘑菇房形态灵感来源于自然,功能与空间布局是适应自然、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形成的。
从民居建筑形态层面上,哈尼先祖从野生蘑菇中得到启发而建造蘑菇房的住屋形式;
从建造材料与建造技艺层面上,蘑菇房使用草、木、土、石等当地易于获取的材料;
建造技术体系上,主要是夯土与木构技术,建筑的营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条件下,尽量贴近自然,融于自然。
蘑菇房一般为两层半,
一层较为潮湿不适宜居住,主要作为关养牲畜的地方;
二层铺设木板,作为最主要生活起居的功能,其一般分为左中右三格,中间为火塘,哈尼族人的饮食起居都是围绕火塘而开展的,火塘不仅是煮饭取暖的场所,一些祭祀祖先活动也在火塘旁进行;
最上面半层因为层高较低且较为干燥,主要作为储藏谷物的空间。
传统民居示意图
在迁徙到定居过程中,哈尼人均是以族群为基本生活单位形成了地名联名、父子联名、师徒联名的氏族社会结构,该社会结构又反过来强化了族群间的地缘与血缘关系。
“头人不在城墙倒,
摩批不在鬼为王,
工匠不在田荒芜。”
表达了传统社会下乡村内部形成有序的族群管理制度,村中头人负责管理村中大小事务与外交,贝玛(摩批)负责祭祀、文化传承,工匠负责生产技术与营建技术,大家各司其职,形成政、教、工合一的组织形式。
乡村聚落空间营建包括物质空间的建造(选择宅基地、盖房子、找水源、找水井、开大田)和集体精神层面的认同(贝壳占卜、安寨大典、栽棕树、祭寨神),但不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在整个营建过程中均是由乡村头人(贝玛、工匠)带领下,村民集体参与下共同完成的。
传统社会下集体参与的营建模式关系图
三
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瓦解
传统社会下的乡村营建是在族群管理制约、民族信仰支配下的集体共同营建,其建造不仅是在一套约定技术方法下的物质空间营建过程,还是族群团结与凝聚的一种文化精神与力量,同时起到了强化族群集体意识与民族认同的作用。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急剧变革,传统乡村内部的经济、人口、宗族、习俗、信仰等一系列要素正在不断变化,乡村青壮年人口流失、营建技艺传承出现断层;族群管理制度没落、个人意识独立;外来文化影响,民族信仰、风俗逐渐缺失等问题不断涌现,乡村建设面临重大考验。
当代遗产区乡村主要有两种建设模式:一是村民自发的建造模式,二是政府和企业主导下的他主建造模式,两种建造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村建设无序、乡村乡土特色消退等问题的出现。
遗产区乡村聚落营建方式对比分析
四
协同参与下的当代乡村聚落营建策略
传统文化是人与人、人与社会长期相处,人与自然长期适应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乡规民约、风俗习惯、精神信仰等,其维系着人们的生活秩序,约束着人们的建造行为。不同的乡土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建筑空间形态,传统社会下乡村文化对于建造的长久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重构当代自主建造模式的有序性首先要从村民心理层面恢复其传统文化的集体认同开始,其次在营建中尊重传统文化意识,尊重建造中的文化活动、仪式等,最终达到建筑与文化的融合,从而形成完整的建筑空间。
当前乡村建设处于传统社会组织结构瓦解与当代乡村建造管理体系还尚未健全的尴尬时期,立足于当下社会与经济发展体系,建立完善的乡村社会组织结构是引导乡村有序建设的另一重要因素。通过对传统社会下“共同营建”的组织形式剖析,本报告汲取王冬教授提出的“村落建造共同体”概念对聚落组织形式进行剖析。
村落建造共同体是当下或者未来乡村建造的主要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以村民(这里所说的村民包括:乡村社会精英、工匠、村委会等组成的乡村自组织力量)为建造的主体参与到建造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与此同时,强调当下社会组织的分工与协作机制,如规划师、建筑师提供现代化专业技术服务,社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政府相关代表提供政策上的扶持,形成多方力量协同参与的乡村自主建造,共同构成统一的行动力,推动乡村的建设。
村民主导,多方协同参与建造模式
乡村中传统建造技艺是村民和工匠在适应当地地理环境、气候与生产生活中,通过不断积累、适应与调整形成的一套完善的建造体系。因当代社会发展快速变革,传统建造体系无法及时调整适应新的生产生活,因而产生了不适应性;而当代的建造技术又完全抛弃了传统的营建体系,造成了与过去和生活的割裂。
本报告所说的立足于本土化的建造,并不是说完全照搬传统建造方法,让村民重新回到昏暗、潮湿的居住空间中去,也不是抛弃传统建造技艺而完全使用现代化的建造技术,让村民居住在与过去传统完全割裂的空间,而是在传统建造技术体系基础之上融入现代化的建造技术,经过适应性技术调整满足当代建筑需求,让村民享受到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能在唤回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立足于本土化的建造技术体系需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①
使用适用于本地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建筑材料,建立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传统的营建技术体系;
②
满足当代生活基本需求;
③
尊重与传承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
本土化建造体系的构建
五
阿者科村的营建实践
阿者科村是五个申遗重点传统村落之一,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阿者科村共有62栋民居,其中仍保留传统民居“蘑菇房”形制的有51户,占村落的84%。其传统民居、祭祀房、水碾房等物质文化遗产保存完整,传统民族节庆、祭祀活动、传统手工艺等遗存丰富。
阿者科乡村风貌
2018年9月对阿者科村建档立卡户及已被鉴定为C、D级危房的23户传统民居进行第一批修缮,阿者科民居的修缮是在政府组织下,以本地村民为营建主体,各方力量协同参与的营建过程,基本实现了本报告所说协同参与的自主营建模式。
村民主导下的协同参与营建过程
在整个营建过程中尊重传统文化与礼俗,施工开始、拆房、建房的时间都请记着自家族谱的摩批根据生辰八字卜卦,选择吉日开工。在立柱前、楼板铺设完成后、灶台砌筑完成后、房屋整体修缮完成后都需要举行一定的祭祀仪式,宴请村内众人。祭祀过程即表达了对祖先与神灵的敬畏,又是感谢帮助建房的村民的一种形式,也强化村民之间的文化认同与地缘关系。
每一栋传统蘑菇房中都有一根正柱,位于第二排柱子的中间,正柱的石柱础要比其他柱础大。建造过程中立柱祭祀仪式由摩批主持,主要分三个步骤:
①
正柱上倒挂冬瓜树枝;
挂冬瓜枝
②
杀鸡式,在中柱位置上贴鸡毛(鸡毛代表祖先的意思)举行祭祀仪;
杀鸡
贴鸡毛
③
子孙叩拜,放置银元祈求神灵与祖先保佑。
放银元
恢复重建的民居中做施工基础时,加入了圈梁,根据具体房屋的基地情况来修建地基,采用条形基础,放置地基圈梁,浇筑混凝土,同时对一层底部加铺了防潮材料,人畜分类,一层空间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现代工艺配钢筋圈梁稳固地基
在材料的使用上加入了现代的水泥,使墙体更加耐久牢固不易脱落;对民居内部进行整体喷射防腐漆,增加木材的抗虫蛀与抗腐蚀性;对建筑内部进行水泥抹面,增加墙面光滑度,提高室内亮度。
现代技术的应用能很好弥补传统营建技术中所欠缺的问题,保证建筑的质量与居住的品质。
增加水泥的土砖
喷射防腐漆的木构架
室内水泥抹面
此次民居修缮工程主要由政府人员、工程项目管理公司、专家学者、建筑规划设计人员、村委会干部、乡村精英、当地有经验的工匠和村民协同参与完成。
村民是民居的拥有者与使用者,在民居的改造中是核心的参与者;
元阳梯管委(政府)起到民居修缮的组织与决策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参与营建过程;
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则是管控整个项目进度与施工质量,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保证质量的完整任务;
专家学者与建筑、规划设计人员起到利益的技术提供与利益协调的作用,了解并理解村民实际居住困难和基本需求,针对目前各民居部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修缮原则及措施;
当地的乡村精英与村委会干部在此次营建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积极调动村民参与的主动性,处理营建过程中遇到的矛盾维护村民的正当利益,推动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当地有经验的工匠则是具体的建造者,也是传统施工技术的传播者。这样的合作模式确保了村落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的及时沟通与交流,保证民居更新改造的顺利完成。
第一批大规模的民居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面向村民实际需求、重视风貌保护的为基本原则的改造,在一定程度缓解了民居改善居住条件的诉求、提高了居住舒适度、缓解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的同时增加了村民自觉参与修缮的积极性,提升了村民保护传统民居的意识。
传统民居修缮前后对比图
六
实践启示与讨论
针对全国大多数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较为丰富保存也较为完整,但居民整体的生活水平较低、居住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乡村,更新与保护仅仅靠政府的专项资金补贴是不够的,需要推动乡村保护改造示范的带动作用,循序渐进引导村民对文化遗产价值认识的转变,进一步鼓励乡村“能人”带动村民共同参与到乡村营建中,发挥村民主体能动作用,促进乡村建设内生动力。
图文 | 赵赛赛 整理
编辑 | 孙一休
END
学术报告
相关资讯
153. 张尚武:保护创新乡村的文化价值【2021学术报告】
152. 丁博禹:基于农业产业要素空间特征的乡村发展能力评价——以五峰县为例【2021学术报告】151. 陆学:集中资源、有限作为——论精准规划:一种高效实用的村庄规划工作方法【2021学术报告】150. 林明水: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2021学术报告】149. 厉新建:云和梯田价值释放与乡村振兴【2021学术报告】148. 陈杜军:新时代三峡库区乡村村庄规划策略探析——以重庆奉节县为例【2021学术报告】147. 杨培峰: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发展特征与乡村规划对策【2019学术报告】146. 邓心宇:对话式介入与场所营造【2019学术报告】145. 潘裕娟:强化风貌管控,提升人居环境——乡村振兴背景下珠海村庄规划建设探索【2019学术报告】144. 刘璐萍:乡村微花园——共同缔造乡村高品质公共环境【2021学术报告】143. 李永浮:多中心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以横渡镇乡村规划为例【2021学术报告】142. 郑伟平:区-镇-村-专业队伍多方联动营造粤北地区城乡融合武江样板【2019学术报告】141. 宁志中:乡村民宿——一种情怀还是一门生意?【2019学术报告】140. 许晶:衢州市乡村未来社区建设实施评估【2021学术报告】139. 田瑞丰:韶关市乡村建筑设计的一些实践和思考【2019学术报告】138. 施瑛:唤醒历史,复兴乡村——坪石乡村中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2019学术报告】137. 郐艳丽:乡村治理的制度基因、逻辑与走向【2019学术报告】136. 陈荣:乡村产业策划——从空想到务实【2019学术报告】135. 陈天:灾后重建山地村落规划的检视与再治理策略【2019学术报告】134. 周珂:游走于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之间的村庄规划与实施【2019学术报告】133. 李京生: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空间——微观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探索【2019学术报告】132. 郐艳丽:自然保护地村庄的去与留【2019学术报告】131. 顾守柏: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上海乡村规划130. 冷红:东北地区乡村的现实与未来【2021学术报告】129. 杨毅:魁阁学理与西南未来乡村规划建设【2021学术报告】128. 汪兴毅:皖西大别山区传统村落的现状、保护与发展【2019学术报告】127. 汪劲柏:乡村振兴的空间经济原理思考【2019学术报告】126. 焦正:乡村振兴与美丽海湾建设【2021学术报告】125. 冷红:地域气候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使用及活动特征【2019学术报告】124. 敬东:乡村振兴中“流与留”的再思考【2019学术报告】123. 栾峰:大都市地区的未来乡村——畅想与行动【2021学术报告】122. 但文红:基于成本分析的乡民社会、乡村规划与设计【2019学术报告】121. 张尚武:面向2035——乡村振兴的若干规划议题【2021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20. 程堂明:文化认同下的皖南地区乡村风貌形成内因与塑造机制研究【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9. 余压芳:西江银饰天下知·麻料古村银匠集【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8. 杨毅:保护借重利用,空间带入未来【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7. 唐曦文:线性文化遗产空间的再利用——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6. 罗震东: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乡村【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5. 曲江:县域电商生态体系中的角色及价值【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4. 宁志中:乡村旅游——模式、问题与挑战【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3. 陈荣:农业振兴——乡村振兴的核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2. 段德罡:共同缔造,因村制宜【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1. 李京生:从国土空间规划看村庄的类型和规划定位【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0. 齐飞:把握乡村振兴政策脉络 搞好乡村规划建设【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9. 马琳:艺术乡建的实践——社区美术馆与美育大课堂【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8. 路英浩:从开弦弓到小城镇——费孝通小城镇思想的脉络【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7. 张巧运:乡土重建中的家园感——以四川羌寨经验为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6. 魏秦:主体认知视角下的芝英公共空间现状调查与研究【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5. 袁浩: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活动、邻里关系与幸福感【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4. 肖瑛:以学术挖掘古村落振兴潜能:以芝英为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3. 李荣山:乡村振兴与团体组织——以梁漱溟为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2. 张江华:芝英的祠堂文化【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1. 周珂:家的感觉——集体记忆空间之下的传统村落延续【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0. 但文红:乡村技术更新的设计影响【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99. 余压芳:贵州民族特色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表征研究【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98. 段德罡:三合实验——西北贫困村庄空间建设实践与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97. 宁志中:产业振兴视角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考【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96. 但文红:乡村规划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质量提升路径【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95. 宁志中:乡村区划与社区治理【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4. 纪莺莺:乡村经济发展的生活伦理基础【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3. 张尚武:乡村的社会再生产功能【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2. 王南溟:行动的费孝通——江南一带的艺术乡村与公共教育【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91. 刘勇: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的乡村振兴实践与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0. 曹迎: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探索和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89. 史怀昱:“守陵人”村庄的故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8. 曹劲:南北通融·八方汇流——南粤古驿道上的村落保护与振兴【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7. 叶红:湾区时代·乡村振兴——乡村规划建设新模式·新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86. 李京生:山村发展的前景与规划【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85. 栾峰:小微渐进——村庄规划建设模式的实践探索【2019迈向全球城市的乡村振兴实践学术报告】84. 张尚武: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的乡村规划【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83. 奚慧:乡村景观遗产的保育【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82. 刘勇:社会变迁视角下芝英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思考【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81. 陈前虎:“五态”融合——浙江乡建的3.0版【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0. 罗震东:乡村振兴的困境与出路——网红村的经验与启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9. 吴小平:海南省美丽乡村规划与若干政策【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8. 陈耀:海南乡村休闲产业的经验与教训【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7. 宁志中:从全域旅游实践看乡村产业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6. 万艳华:乡村环境景观与山水美学【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5. 冯长春:加强要素流动,促进乡村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4. 万艳华:休闲养老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策略【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3. 周建军:中国美丽乡村海岛样本——舟山新建社区绿色发展实践与启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2. 徐煜辉:共治视角下乡村历史民居修缮资金渠道研究【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1. 周安伟:形而下学——乡村规划建设中的政府作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0. 柳肃:生态环境保护与村落防灾【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9. 敬东:乡村振兴 流与留【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8. 范凌云:乡村规划教育实践与思考【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7. 宁志中:趣谈乡村聚落称谓【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6. 张佳:重塑经济地理,助力乡村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5. 谢英俊:农民能参与的集成化建筑体系【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4. 张尚武: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乡村社会再生产功能的修复和重塑【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3. 张佳:国土综合整治视野下大地景观再造探索与实践——以成都为例【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62. 顾守柏:上海大都市乡村振兴的空间机制与政策【2019迈向全球城市的乡村振兴实践学术报告】61. 魏春雨:另一种乡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0. 李京生:组织多元主体参与村庄建设的规划实践【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9. 彭震伟:大都市地区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的上海实践【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8. 沈蕊:北斗乡建故事【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7. 余侃华:“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复兴模式及城乡规划响应初探【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6. 张旭锋:深化农村改革,助推乡村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5. 田涛:从礼泉县乡村规划建设引发的几点思考【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4. 盛国宏:富阳美丽乡村建设进展【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3. 武前波: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浙江乡建的实践历程【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2. 范凌云:乡村振兴视阈下苏南乡村规划演进及展望【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1. 罗震东:新时代、新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0. 段德罡: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设【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49. 李京生:关于村庄规划的内容与方法的讨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交流会】48. 归玉东:蝴蝶村的蜕变【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7. 桑万琛:基于文化传承的一般性乡村规划实践——以“杭派民居”规划研究实施为例【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6. 戴星翼:传统与现代农村社区【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5. 罗震东:淘宝村3.0与美丽乡村建设【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4. 王春:如何理解“田园综合体”【2017年会专题】
43. 彭婧:我的故事我的家——美丽乡愁大学生公益实践计划【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2. 张尚武:城乡现代化与乡村振兴【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1. 李京生:“学院派”的乡村规划——编写《乡村规划原理》时的思考【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40. 宁志中:从乡村旅游实践看乡村规划教学内容的拓展【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9. 张秋玲:农业产业视角的乡村规划教育需求研讨【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8. 但文红:文化公平视阈下乡村规划教育课程设想【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7. 任文伟:湿地文化、乡村湿地与农村经济发展【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6. 桂华: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5. 李铁: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
34. 穆钧:土筑:有关传承与更新问题的一点思考
33. 童纯跃:湖北省村镇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2. 戴冰武:系统性乡村建设实践
31. 李兵弟:乡村规划建设的时代要求与实践路径
30. 但文红:交换视阈下的苗族招龙节解析——兼论不同群体的文化集体记忆与行为差异
29. 史怀昱:白鹿原乡村地区的发展探索
28. 孙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27. 张佳:成都乡村规划师制度实践与探索
26. 张立:日本的老龄化与地方人口减少及应对 ——东亚经济体农村考察(二)
25. 丁奇:基于城乡等值理念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方法探索
24. 康洪莉:农业美——乡村才美
23. 陈瑶:返乡创客是这个时代先行者
22. 王竹:乡建——经营与永居
21. 张乐天:乡村社会文化的转型与再生
20. 林善浪:新常态,新农村
19. 党小勇:集聚设计力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18. 杨飏:创意,让农村更有价值
17. 李笑光:关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
16. 赵民:韩国、日本乡村发展考察——城乡关系、困境和政策应对、启示和思考
15. 张文山:美丽乡村品牌工程策划与行销设计
14. 王竹, 钱振澜:“韶山试验” 构建经济社会发展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营建方法
13. 段德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乡村规划实践与教学
12. 贺雪峰:为了谁的农业现代化?
11. 周俭:乡村遗产保护——文化景观的价值与管理
10. 冯长春:国家重大科研中的乡村规划 领域研究议题
9. 彭震伟:同济大学的乡村规划教学体系
8. 朱建江:乡村规划编制的议题
7. 叶红:乡村规划实践与教学的议题
6. 张立:韩国:改良支援程序、齐心协力促进农村发展——韩国农村考察纪实及启示(一)
5. 温铁军:土地改革与中国城镇化
4. 沈关宝:小城镇研究与新型城镇化
3. 李京生:乡村空间的解读
2. 戴星翼: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环境治理
1. 阮仪三:乡土中国——智慧之道与今日困境
欢迎交流:rural@planning.org.cn
乡村振兴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