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清华大学培训日记(1)
(该文较长,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很少人能看完全文)
唯有一堂好课才不辜负孩子们的似水年华
工作十多年了,无论从第一次登台授课还是到如今再和同学们集聚一堂。我都是抱着珍惜的态度来看待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光。
在一起就是缘分,这个缘分就是我每天用陪同家人的时间来和同学们一起度过,而同学们也是离开家人和我这位老师在一起共度美好年华。无论是处于传统的授业、解惑、传道,还是处于孩子们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来我这求学,都是彼此的缘分才能走到一起的。孩子们花上大把的年华,如果作为老师不能够让他们有所改变,或者老师不能为其转运做些积极地工作,那就枉费和孩子们一起的时光了。
孩子们是朴实、朴素的一枚玉石。而老师这是打磨雕琢玉石的工匠。也许有人说,朴素、朴实多好啊。其实经过打磨雕琢装修的才是秀外慧中的上乘佳作。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认为简单的、实在的、无需雕琢的说明实在,不务虚。其实,在我们感受到实话伤人六月寒之后,才知道不是所有的话都得说的那么直接那么横冲直撞。换个样子和形式更会被外人接受。就像某人说的:如果才华用谦虚的金边镶嵌一下,会更加光彩夺目。教师需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赋予其美好的,让人看起来舒服的形式。当然,教师的工作也应该是让教育形式能够让学生接受,这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不能,以好心为旗帜,就不管不顾孩子能否接受,就不管是否违反法律,就不管孩子的人身安全。
如果你不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教育“名言”,那么教师也得朝着这方面努力。换言之,我们不能以爱的名义来伤害学生。如果不顾教育形式,也许起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会让孩子反感老师的所有做法,甚至是和教师发生冲突。如果出现了不良的情况,教师自己反而也会自责,甚至灰心丧气而对教育事业失去工作的信心。
和大家聊到这里,也许不少朋友会误会“教育形式”的强调意思,又会夸大为搞“形式主义”。这种极端的理解和我强调的注重教育形式和方法不是一个本质。前者是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混淆形式内和内容,或者是用形式代替内容;后者这是给学习者提供能入门或者能接受的引子,让其能更好的学习。
课堂是分层次的,一堂课的质量和档次也分是分层次的。今天和邢雪梅老师一起交流的时候,我们达成一个共识:真正的好课是无法用现行的评课标准来衡量的。尤其对于政治课。比如,我们给学生们讲解“党”“政府”“人大”等枯燥的理论知识时,如果就凭老师张着嘴巴,吼着嗓子吆喝,然后再让学生死记硬背是很难达到效果的。我就提议:何不带着学生们亲自到政府参观一堂,何不带着孩子们参加公开审判,很多课题让孩子们去感受去参与,让孩子们真正的走进政府大楼去了解政府的职能部门,亲自了解“人民公仆”们都在做些什么?这比孩子们上气不接下气的死记硬背强上百倍。如果真是这样授课,很多专家学者还是拿着老套的标准来衡量,这不会是一堂好课的。但是,这对孩子的影响却是终身的。因为,老师的实践要求,求真务实的做法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简答的说:老师的做法就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之一。一个敢于突破和创新的老师,以其真正的教育魅力和人格魅力是绝对可以影响孩子的。因为真正能影响孩子的绝对不是假恶丑,而是真善美。
有一次我们讲“人大”的知识的时候,我提出一个问题:区人大和市人大是什么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还是其他什么关系?这时有的同时查阅资料,有的找网络。这时,我就直接给区人大打电话咨询:人家专业人士说和市人大的关系说业务上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好了,问题解决了。这就告诉我们,教育的很多突破环节就在缺少实践。教师缺少实践,学生就更不用说了。
当老师的,尤其是当班主任的大多容易板着脸好像对方欠他多少钱一样的。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爱挑刺。愿意批评和管教别人。
一次我家孩子和别人玩“说心里话”游戏时,第一句话就说:爸爸管教的太严格了。当着那么多人说这样的话,着实让我下不来台。后来,我反思了自己的言行,应该是真的触及到孩子内心的处女地了,我改给他松松绑了。
以次类推,教师也应该关注到学生的优点。我认为:一个人能看到别人身上什么优点,你自己也应该具备类似的诱因或者未发芽的种子。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社会的都是如此。比如,如果对方称你家老婆为太太的,这人一般在家也会成自己的老婆为太太。如果对方称你家老公为先生的,那对待自己的老公也会尊敬有加。这样看来,小小的称呼也是不容小视的。
对于孩子,我们也应该从言行上赋予他们高贵的品质和优雅的言行,这些内容看起来又是形式,但是对于他们未来适应高品质的生活和高层次的发展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不论是教育行业还是其他什么行业,我认为都在是属于搞艺术的。我觉得我们应该让自己的课堂更多的赋予艺术色彩,而不仅仅是音乐、美术等传统视角的学科才是艺术。每个学科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多的是: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让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讲授和演示赋予艺术的色彩。要达到这样的造诣,只有一条路—就是老师也像学生一样勤学苦练,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学科艺术的殿堂而不是枯燥的讲授和死记,不是生搬硬套的模拟实验,而是有艺术角度的欣赏和创造。
这样的课堂,会以艺术的形式因学生入胜,会以艺术的形式让学生感悟了解生活。
唯有如此,才能用一堂好课来满足孩子们对知识技能的渴望,对调动他们对学科艺术的追求,美好的东西是人人向往的,此时,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是在欣赏艺术,在欣赏美。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不辜负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年华。
【推荐品读以下原创精品】
姜修亮|心灵劝导遇到不良情绪(对北师大吴国珍教授两个问题的思考)
姜修亮|你家孩子有这些学习细节的不足吗?
姜修亮|影响孩子人生的33种(句)优秀品质和箴言(家教分享)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7,8,9)|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3,4)|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1,2)|姜修亮
姜修亮|[养生之道]为了健康而奋斗
姜修亮|[时评]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国际比赛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比赛
姜修亮|时评:不忘初心 方得民心
姜修亮|彩虹是通往天堂的路
姜修亮|童言童趣(家庭故事五则)
姜修亮|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六大糟粕
姜修亮|你不知道的三个学习原理
姜修亮|做人做事做自己
姜修亮|工匠精神与职业艺术化
姜修亮|什么人不值得帮助和尊重
姜修亮|生命中,哪个人让你时常想起
姜修亮|我为儿子写童话
姜修亮|平庸和优秀的差距在哪里?
姜修亮|心中那颗小树
姜修亮|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姜修亮|从阅读和理解谈起
姜修亮|诚信与生存
姜修亮|启蒙与唤醒
姜修亮|谁来买她的火柴?
姜修亮|二两牛肉
姜修亮|找回自我 活出天性
姜修亮|创业简史:这不是一颗流星
姜修亮|论质疑精神
姜修亮|答学生课堂提问的几段即兴讲话
姜修亮|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姜修亮|人格魅力初体验——记我与当代教育家崔仁波先生的几次交集
姜修亮|不必远行,幸福和修炼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