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清华大学培训日记(2)
(该文较长,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很少人能看完全文)
今天上午我们一行参观了著名的北京101中学,其中负责教学的副校长给我们做了一个“生态智慧课堂”为主题的报告。尽管在面对高考都是一种对策的情况下,该校长的报告还是给了我一些关于课堂教学的启发和思考。
第一, 课堂教学是个复杂事物,不可以一劳永逸,搞一刀切。
熟知一线教学的同仁们,可能会感受到某某教学模式又要推广了,可能会面对某某教学方法又要实验了。的确教育改革不断地翻新是个积极地态度和做法。但是,课堂教学是个复杂的事物。到目前为止,我们也不可能认识完毕所有的信息。那么我们固守一种教学模式,或者通过行政力量推行某种教学模式,是不是有对教师群体进行固化洗脑的嫌疑,还是非要让大家学会某些领导自认为是对的教育理论和观点呢?
在很多听报告的场所,我们会看到不少老师也是一个劲的拍啊照啊,如果带回去能批判习性阅读和思考到是好事,如果又是一味顶礼膜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条,那么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多大效果的。因为对某某课题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我们今天所学到的观点和认识,可能是最先进的也可能今晚过后就落后了。难道我们等到明年暑假或者后年暑假再来学习和膜拜吗?所以,我主张出门取经固然重要,注重自己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才是根本。等我们有了成果,也会有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的教育同仁来学习我们,切不可以迷信见过的观点和信息,这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第二, 课堂教学是个智慧聚集地,不可以糊弄。
课堂教学是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时空。之所以说神圣,是因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是对生活的或者历史过往智慧的总结、传授、升华、再造。
作为人类这样的生命个体,能有机会到课堂上进行学习,或许会因为物质条件不够而选择功利性的价值角度,也可能会因为自己有更大的余地而遵从自己的兴趣倾向。但是,刚才的观点都是基于物质条件的是否丰富。课堂学习则是基于精神极大丰富为前提的,抛开兴趣和功利,只有在课堂学习或者课堂教学之中才可以抛开一切的束缚而让自己进入一个独立思考的自由王国。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这是绝对的享受之地。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课堂的点滴时间和所有的要素。
第三, 课堂教学是关于生活的总结和升华,不可以太稀释。
课堂教学是镶嵌在生活之中的,属于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能把课堂教学和生活完全割裂开。否则,学生在学校学会和培养成的习惯不会延续到生活中去。
如果孩子在校表现优异,各个方面自理的很好,回到家里就变了一个人。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答案肯定是复杂的,但是有一条:可能是学校教育太脱离社会,或者是家庭教育不能和学校教育对接上,这种对接不上往往表现在家庭教育的落后和不良上。
课堂教学是对生活的提取和升华。应该是教着学生认识生活走向社会的台阶。一堂好课应该是教师像编剧一样集思广益,倾尽心血把自己对于生活的和文本的思考抽象、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阶段性的升华。这个过程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反思总结提升的过程,与学生分享的时候也会对学生形成启发。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没有任何整合和创作,不能融于生活,高于生活,那这样的一堂课不会有生命力,不会有启思性,不会有艺术性。自然地,学生就不愿意上。
第四, 辩证思维引导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思考
问题聊到这才是说到目前教育最大的败笔和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思维问题。很多专家学者还是延续这古代朴素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具体的体现就是,要么把教师视为教育的主体,要么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要么把两者同时视为主体。这种割裂矛盾关系的视野大有人在。其实,教师、学生、学习对象是一体的,一开始拆开理解和解读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仅仅使用这种朴素的分析方法是不完整的认识过程。除了拆开的分析性认识,还有整合的概括性认识。而后者是最缺乏的。这就造成了在认识和分析课堂教学的时候要么只看教师,要么只看学生。
有时您听课的时候也会发现:一节课公开课,老师就是站在角落里听事先安排好的学生给学生讲。一堂课老师几乎不怎么说话,很多专家把这样的课堂视为优质课堂、高效课堂。但是,好好地一节课,老师的只能站在那里,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在哪里?教师是专业化的职业,专业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不可代替性。这倒好,课堂上让学生代替老师,这就贬低了教师的专业化地位。
目前的学者们纷纷迎接教育改革的大浪,纷纷提出的自己的课题,纷纷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基于目前他们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而得出的,如果在进行科研之前不能审视和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那么他所研究出来的所有的成果不过是文字的重新排列组合,不会有质量的提高和改善。这样的科研,给外人的感觉就是看起来很专家很勤奋,其实对于问题的研究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第五, 课堂是人际交往的训练场
教师应该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甚至是高高手。因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和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形成的。所以,教师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处理和学生关系的能力。唯有这样,才可以给学生以启迪和引导,除了语言和行动之外,还有自己的物品或者说自己的一切都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和学生一起的时候。
08年的毕业生,张某在请我吃饭的时候,他袒露心声:是我当年摆在办公桌上的学士毕业照片给他以很大的触动和鼓励。他看到这张镶嵌在木质相框里的俊秀照片的瞬间,他也期盼自己也能有一天像我一样能够穿上学位服带上学士帽,拿着毕业证书拍一张优雅的照片。在他的努力下,他终于梦想成真。这件事对于我有很大的触动。
第六,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是全部素养
这次最新改革培养的核心话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可以看到下发的文件中很多核心素养的内容。各个学科还有自己的特定要求。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要培养的只是核心素养而不是全部素养,还有就是这些核心素养并不是要在每个学生身上同时落地开花。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的优势和潜质是不同的。核心素养一大堆,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都具备。即使都具备了,也未必都能用得上。我认为要培养符合孩子潜质的核心素养,能在将来促使孩子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即可,并不需要孩子们样样都会,全面开花。
【推荐品读以下原创精品】
姜修亮|心灵劝导遇到不良情绪(对北师大吴国珍教授两个问题的思考)
姜修亮|你家孩子有这些学习细节的不足吗?
姜修亮|影响孩子人生的33种(句)优秀品质和箴言(家教分享)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7,8,9)|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3,4)|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1,2)|姜修亮
姜修亮|[养生之道]为了健康而奋斗
姜修亮|[时评]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国际比赛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比赛
姜修亮|时评:不忘初心 方得民心
姜修亮|彩虹是通往天堂的路
姜修亮|童言童趣(家庭故事五则)
姜修亮|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六大糟粕
姜修亮|你不知道的三个学习原理
姜修亮|做人做事做自己
姜修亮|工匠精神与职业艺术化
姜修亮|什么人不值得帮助和尊重
姜修亮|生命中,哪个人让你时常想起
姜修亮|我为儿子写童话
姜修亮|平庸和优秀的差距在哪里?
姜修亮|心中那颗小树
姜修亮|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姜修亮|从阅读和理解谈起
姜修亮|诚信与生存
姜修亮|启蒙与唤醒
姜修亮|谁来买她的火柴?
姜修亮|二两牛肉
姜修亮|找回自我 活出天性
姜修亮|创业简史:这不是一颗流星
姜修亮|论质疑精神
姜修亮|答学生课堂提问的几段即兴讲话
姜修亮|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姜修亮|人格魅力初体验——记我与当代教育家崔仁波先生的几次交集
姜修亮|不必远行,幸福和修炼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