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清华大学培训日记(5)
(该文较长,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很少人能看完全文)
作为观众,我们视剧情越曲折离奇越精彩;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却祈求万事一帆风顺为最精彩。到底何为精彩?这个答案只有在人即将死去的那一刻才会活明白。这样的悖论其实在现实中有很多。比如,很多教师在退休离职的时候才明白如何教书育人,才对教育恍然大悟。为什么身在讲台,操劳于每天繁杂的事务中不能知晓其中的门道。
生活工作中,我们真的需要间歇性的停下来,驻足琢磨自己走过的路,仔细端详自己做过的事,想想当时的情景和参与者。这样做,是在用当下的视角认识过去的另一个自己。
尽管不能完全感悟事情的全部,但是可以阶段性的反观曾经的自己。其中有酸甜苦辣,有歌声与微笑。
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路和理想那是因为活在别人的理想里。要想找到理想,千万不要在学校里找。因为学校大多只能提供分数和成绩。学校里有多少私人订制呢?据我所知,只有在中考和高考等各种考试面前,以提高成绩为名义的前提下,才有各种“因材施教”。学校只能提供给学生共性的服务,各种考试也是重点在于考察共性的知识和技能。基于共性的学习和考试,也才能显示出考试的公平性。这个公平性往往不会顾及到考生的出身、血型、星座、属相、爱好等等个性化的因素。只要符合法定条件的考生都可以合法的参加考试。既然中考和高考都是凸显公平性的共性考试。那么孩子的个性往哪放?
孩子的个性化特点,是诞生理想的基因。而考试做题是绝对不会萌芽孩子的理想的。还有一个角度的理解就是:优秀的工程师不是学院培养出来的,而是在摸爬滚打中造就的;优秀的教师绝不是忽视一线教学实践就可以成就的,而是基于一线持久的实践反思不断进取才可以成为的。
改变了自己世界将因之而改变。我们今天聊聊习惯。习惯其实是个动词。我们生活中往往用“培养习惯”这个词。在这里面,“习惯”是个宾语(名词)。同时,用“培养”这个词会让对于习惯的解读往往注重各个样式习惯的积累,而忽视对某一种习惯的实践和坚持。习惯怎么培养,更准确的表达不需用“培养”。
习惯这个词本身就应该是个动宾结果的词汇。它的内在就包含着方法论的指导,这个字就叫做“习”。“习”的内涵就包括实践和坚持。俗气点讲:“惯”是用来“习”的而不是用来养的。如果用“培养”,容易把“习惯”视为与我们自己无关的外在事物。如果这样的“培养”,就离习惯越来越远了。
生活中,我们说“培养习惯”往往把事情的价值倾向于为了自己。比如,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培养饮食休息有规律的习惯。而“实践和坚持”“惯”则倾向于个人和社会的交流和沟通,具有更强的社会性。
再者,习惯是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习惯的养成也是与个体的发展和需要相配套的。
课堂、学校、社会一台戏。在这个栀子花开的时候,有多少学子能坚持校园当年的初心,然后在社会中去“习”之。难道原先的校园习惯和单纯初心是否被社会这个大染缸给渲染的五颜六色呢?
培养习惯固然重要。这件事的里一面就是抵御诱惑的能力。教育一线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光有学习目标,学习赶紧有恒心,并且这样的优秀学生对于抵御外在不良因素的力量也非常强大。
阳光之下有阴影,阳光的温暖人人都喜欢享受。那么阴影里的黄赌毒也同样会让人趋之若鹜。这和古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是同样的内涵。
【推荐品读以下原创精品】
姜修亮|心灵劝导遇到不良情绪(对北师大吴国珍教授两个问题的思考)
姜修亮|你家孩子有这些学习细节的不足吗?
姜修亮|影响孩子人生的33种(句)优秀品质和箴言(家教分享)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7,8,9)|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3,4)|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1,2)|姜修亮
姜修亮|[养生之道]为了健康而奋斗
姜修亮|[时评]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国际比赛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比赛
姜修亮|时评:不忘初心 方得民心
姜修亮|彩虹是通往天堂的路
姜修亮|童言童趣(家庭故事五则)
姜修亮|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六大糟粕
姜修亮|你不知道的三个学习原理
姜修亮|做人做事做自己
姜修亮|工匠精神与职业艺术化
姜修亮|什么人不值得帮助和尊重
姜修亮|生命中,哪个人让你时常想起
姜修亮|我为儿子写童话
姜修亮|平庸和优秀的差距在哪里?
姜修亮|心中那颗小树
姜修亮|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姜修亮|从阅读和理解谈起
姜修亮|诚信与生存
姜修亮|启蒙与唤醒
姜修亮|谁来买她的火柴?
姜修亮|二两牛肉
姜修亮|找回自我 活出天性
姜修亮|创业简史:这不是一颗流星
姜修亮|论质疑精神
姜修亮|答学生课堂提问的几段即兴讲话
姜修亮|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姜修亮|人格魅力初体验——记我与当代教育家崔仁波先生的几次交集
姜修亮|不必远行,幸福和修炼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