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清华大学培训日记(6)
(该文较长,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很少人能看完全文)
听报告,这是学术讨论和研究过程中常见的形式。做报告的都喜欢用幽默作为亮点,用声情并茂作为包装。这样的形式容易引导对方参与活动中来,容易起到良好的互动效果。但是,这应该视为一场报告的引子或者是调料,而不应该视为报告的主流和基调。如果一场报告从头到尾,让听众在嘻嘻哈哈中度过,那报告结束后,听众顶多以这作报告者“真幽默”作为顶级评价。如果报告者听到这样的反馈,他们大多也是欣喜若狂。如果一场报告把逗乐听众作为重要的目标,那还不如去德云社听相声。作报告一旦成了“相声专场”,没有了“糖衣炮弹”的诱惑,那大家就很容易昏睡过去。
幽默的品质是好的。但是科学精神往往是严谨和严肃的。这就倡导报告者应该以思维的引导为核心来引导受众,引导大家深度思考。没有思维引导和精进的报告顶多算是绣花鞋,中看不中用。那这思维引导和精进是什么?请您不要着急后面有论述。
毕竟学术报告也是一种教育形式而不是学术的相声化。同时,我需要指出:没有思维能力精进的学习和报告,仍然局限于“讲故事”和“当演员”的感性和浅薄层面。当然,我不反对“讲故事”和“当演员”,但是只做这些时候远远不够的。以下我们对某讲座片段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解读:
昨天下午我们听了一场关于《习惯培养》的专题讲座。其中有这样一幕:
【案例】该教授在讲述了培养良好习惯的必要性和方法之后,向老师们调研问道:回去后,大家愿意培养良好习惯的请举手。结果,100人的会场中举手的寥寥无几。于是,这位教授有些失落的说到:我讲了大半天,愿意培养良好习惯的就6个人啊?他的情绪有些失落。
【简析】也许您会问姜老师:这样的情景有什么问题啊?请听我慢慢给您分析。这位教授发问的前提假设是:大家在坐的都不具备良好的习惯。于是,他渴望举手的能多一些。在不举手的群体中或许有不少人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习惯,这些人也不会举手。那结论就是:不举手的人不一定就不愿意建立良好的习惯。而这位教授的认知结果:却是一刀切的默认不举手的都是不愿意培养良好习惯的人。同时,还可能有愿意培养但是不举手的人,还可能存在没因瞌睡没听清教授提问的人,当然还会有其他的情况导致听众不举手。而不应该或者一厢情愿的默认:大家都在听,大家都应该愿意在听报告后主动积极地培养好习惯。这样的认知思路显然没有分析听众的各种情况,而是用对别人的“控制论”和“决定论”来实现讲座效果。
通过对这个小小片段的分析,也许你能发现批判性阅读(包括对场景的阅读)对一些看似“当然,看似“应该”,看似“没毛病”的文本(场景)的审视,质疑和反思。
基于此,我一贯倡导不能迷信“眼前看到的一切都是唯一真实的”。就像“你真坏”这句话在不同的场景中其内涵大不同,对于这个假设前提的理解还类似于数学上对于一道试题的分类讨论解答,而不是唯一的答案。
这场报告的主题是《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大家看看这个报告的主题有没有毛病?也许您会说:姜老师,这标题没啥毛病啊?各位请看改动后的样子《教育不只是培养好习惯》。您觉得:那个标题好?或者更符合“教育”的真实内涵?明显是后者。请听我从思维教育的角度进行解析。
【简析】《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请注意:这个标题把教育内涵的丰富性和多彩性狭隘为“良好的习惯”这个唯一性了。这容易对听众造成误导。很多听众缺乏对报告的批判性思考,迷信顶级学府的任何一个观点和认识。“学成”后容易成为他“衣锦还乡”的炫耀资本。并且还传授给很多学生和家长。(当然我否认报告的整体价值)
还有“就是”这个我们生活中习惯使用的“连接词”,在此我要提出:这个词的使用要慎重。举例说明:A不就是B吗,B不就是C吗,C不就是D吗?如此推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本质“不就是”一样的了吗?这种绞杀世界多样性的思维就存在于国民的思维和语言中。视培养习惯,或者视某一项现象为某事物唯一的表现形式或唯一的内容或者静态的认为习惯一旦培养好了可以一劳永逸的观点都是曲解了这种事物的原貌。否则就会视良好的习惯就是一个框,什么都可以装里面,有了问题就找习惯的原因。这岂不忽视其他学科存在的价值和功能?容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后果。这种认识属于简单狭隘朴素的认知,需要留心。
如果把标题改为《教育不只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改动后的观点承认:做教育需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但是,只有良好的习惯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写作”就是应该向大众普及的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如此看待习惯和教育的关系,具备包容的心态和进取的空间。倡导的是文化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正是很多人缺乏批判性思维支撑下的“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写作”,就容易迷信权威和看到的观点,容易让一些不符合逻辑和思维科学的事情存活在我们的身边,还让这些带病的观点流向于大众。以至于形成一种死气沉沉、恶臭冲天的文化粪池。生活在这种文化粪池中长久了也不闻其臭,反而会受其影响和熏陶,在这条路上走出了屈辱的近代史。
【推荐品读以下原创精品】
姜修亮|心灵劝导遇到不良情绪(对北师大吴国珍教授两个问题的思考)
姜修亮|你家孩子有这些学习细节的不足吗?
姜修亮|影响孩子人生的33种(句)优秀品质和箴言(家教分享)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7,8,9)|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3,4)|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1,2)|姜修亮
姜修亮|[养生之道]为了健康而奋斗
姜修亮|[时评]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国际比赛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比赛
姜修亮|时评:不忘初心 方得民心
姜修亮|彩虹是通往天堂的路
姜修亮|童言童趣(家庭故事五则)
姜修亮|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六大糟粕
姜修亮|你不知道的三个学习原理
姜修亮|做人做事做自己
姜修亮|工匠精神与职业艺术化
姜修亮|什么人不值得帮助和尊重
姜修亮|生命中,哪个人让你时常想起
姜修亮|我为儿子写童话
姜修亮|平庸和优秀的差距在哪里?
姜修亮|心中那颗小树
姜修亮|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姜修亮|从阅读和理解谈起
姜修亮|诚信与生存
姜修亮|启蒙与唤醒
姜修亮|谁来买她的火柴?
姜修亮|二两牛肉
姜修亮|找回自我 活出天性
姜修亮|创业简史:这不是一颗流星
姜修亮|论质疑精神
姜修亮|答学生课堂提问的几段即兴讲话
姜修亮|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姜修亮|人格魅力初体验——记我与当代教育家崔仁波先生的几次交集
姜修亮|不必远行,幸福和修炼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