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理解偏低的通胀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郭磊
guolei@gf.com.cn
报告摘要
第一,3月通胀数据明显偏低。CPI同比0.7%,低于前值的1.0%;PPI同比-2.5%,低于前值的-1.4%。市场关于“通缩”的担忧有所上升。
第二,需要指出的是,3月CPI环比-0.3%,高于季节性均值;PPI环比零增长,略低于季节性均值,整体并非典型的通缩特征。通胀同比读数低的原因之一是2月春节错位叠加3月高基数。2022年3月地缘政治升温带来高基数,一是油价上涨,当时CPI条线交通用燃料环比上行达7.1%;二是国际粮价上行,粮食、食用油环比均有上行;PPI条线就更为明显,石油开采、石油加工环比分别为14.1%、7.9%,比价效应之下煤炭价格也被带动。
第三,当然,经济“分化式复苏”的背景下,总需求不足是一个现实,价格中也存在内生的拖累项,最典型的是耐用消费品领域。车企降价促销,3月燃油小汽车价格环比下降1.9%;消费电子领域销售低迷,CPI通讯工具价格在前两个月价格环比大幅下行的基础上,环比继续下降0.1%。
第四,另一个下拉因素是猪周期仍未触底。3月CPI猪肉价格环比继续下行4.2%,从农业部平均批发价来看,4月高频数据下的猪肉价格还在继续下探,这与需求和供给均有关系。从“猪粮比”对比历史时段的周期位置来看,目前猪肉价格应已靠近底部区域,只是尚未看到价格反转的带动因素。
第五,服务类价格在疫后没有出现市场去年预期的、海外出现过的报复性上行的特征,CPI服务在3月的环比为0.1%,前三个月累计同比的0.8%甚至弱于整体CPI。我们理解这一则和需求端分化式复苏、总需求不够强有关;二则劳动力供给的恢复可能相对比较集中。在前期报告中我们指出,过去三年有大量城市务工人员返乡,目前重新回到就业市场;吸纳就业较强的出口产业链目前又处于景气低位。
第六,PPI环比零增长,其中价格环比下行的主要是大宗商品影响下的油气开采、煤炭开采、石油煤炭加工、有色冶炼;价格环比上行的主要是黑色采选、黑色冶炼、有色采选、水泥制造。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通讯电子行业PPI价格环比连续下行3个月之后,3月环比上行。
第七,从CRB指数、南华综合指数来看,4月上旬环比3月已经企稳,但同比将继续下行。在环比大致不变的假设下,本轮同比底部将处于4月。这一点与我们去年年度报告《走出谷底》中的理解一致,当时我们指出“按环比推演,CRB周期底部可能最晚至2023年4月前后,对应PPI可能届时确认底部”。
第八,PPI处于周期偏低位,前几轮类似位置包括2020年Q2、2015年底、2012年Q3,其中2020年是突如其来疫情冲击砸出的PPI谷底,后续PPI大约7个月左右逐步转正;2015年底是一轮通缩的末端,PPI经历了8个月左右转正。只有2012年Q3是一轮典型的长通缩的开始。2012年-2015年那一轮海外欧债危机影响,全球贸易收缩;同时国内在影子银行、融资平台领域推动深度结构调整。本轮应该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第九,简言之,当前宏观经济的特征是走出谷底、有效需求不足、分化式复苏;对价格来说,又进一步叠加了基数因素和周期性。这种情况不能以简单的通缩界定,特别是从工业价格周期位置来看,应已在谷底附近。实际上,资产定价也没有按照“通缩交易”去反应,从年初以来的资产表现看,分化式复苏、高质量发展、全球流动性拐点是三个定价线索。
正文
3月通胀数据明显偏低。CPI同比0.7%,低于前值的1.0%;PPI同比-2.5%,低于前值的-1.4%。市场关于“通缩”的担忧有所上升。
2022年12月-2023年3月CPI同比分别为1.8%、2.1%、1.0%、0.7%。
2022年12月-2023年3月PPI同比分别为-0.7%、-0.8%、-1.4%、-2.5%。
需要指出的是,3月CPI环比-0.3%,高于季节性均值;PPI环比零增长,略低于季节性均值,整体并非典型的通缩特征。通胀同比读数低的原因之一是2月春节错位叠加3月高基数。2022年3月地缘政治升温带来高基数,一是油价上涨,当时CPI条线交通用燃料环比上行达7.1%;二是国际粮价上行,粮食、食用油环比均有上行;PPI条线就更为明显,石油开采、石油加工环比分别为14.1%、7.9%,比价效应之下煤炭价格也被带动。
3月CPI环比-0.3%。过去十年CPI在3月的环比没有过正增长,环比均值为-0.6%。
3月PPI环比为0。过去十年同期环比均值为0.2%。
CPI和PPI同比低的原因之一是高基数。关于去年的高基数如何形成,在2022年4月报告《通胀尚不是一个主要矛盾》中,我们有过详细梳理。
当然,经济“分化式复苏”的背景下,总需求不足是一个现实,价格中也存在内生的拖累项,最典型的是耐用消费品领域。[1]车企降价促销,3月燃油小汽车价格环比下降1.9%;消费电子领域销售低迷,CPI通讯工具价格在前两个月价格环比大幅下行的基础上,环比继续下降0.1%。
今年一季度汽车处于销售低增状态。[2]乘联会指出,3月汽车零售环比14.3%,是本世纪以来最弱的3月环比增速;3月零售偏弱,是由消费不旺和市场价格混乱带来的观望气氛加重等综合因素影响下的结果。
手机代表的通讯器材还没有3月数据。从1-2月零售来看,社零口径通讯器材累计同比增长-8.2%。CPI通讯工具1-3月环比分别为-1.0%、-0.6%、-0.1%。
另一个下拉因素是猪周期仍未触底。3月CPI猪肉价格环比继续下行4.2%,从农业部平均批发价来看,4月高频数据下的猪肉价格还在继续下探,这与需求和供给均有关系。从“猪粮比”对比历史时段的周期位置来看,目前猪肉价格应已靠近底部区域,只是尚未看到价格反转的带动因素。
3月CPI猪肉项环比-4.2%,较1-2月的-10.8%、-11.4%降幅收窄,但仍在继续下行区间。
农业部猪肉平均批发价1-4月(4月上旬)均值分别为23.8、21.1、20.6、19.8元/公斤,即目前仍处于价格继续下行的过程中。
从猪粮比来看,2023年4月为5.0,上一轮极致低点是2022年3月的4.3,从2022年1月的5.4至3月的4.3只有两个月时间。2018年那轮的低点是2018年4月的5.2。
服务类价格在疫后没有出现市场去年预期的、海外出现过的报复性上行的特征,CPI服务在3月的环比为0.1%,前三个月累计同比的0.8%甚至弱于整体CPI。我们理解这一则和需求端分化式复苏、总需求不够强有关;二则劳动力供给的恢复可能相对比较集中。在前期报告中我们指出,过去三年有大量城市务工人员返乡,目前重新回到就业市场;吸纳就业较强的出口产业链目前又处于景气低位。
3月CPI服务项环比为0.1%,同比0.8%。
前三个月CPI服务累计同比为0.8%,低于CPI同期累计同比的1.3%。
PPI环比零增长,其中价格环比下行的主要是大宗商品影响下的油气开采、煤炭开采、石油煤炭加工、有色冶炼;价格环比上行的主要是黑色采选、黑色冶炼、有色采选、水泥制造。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通讯电子行业PPI价格环比连续下行3个月之后,3月环比上行。
3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下降0.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行1.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0.4%,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0.3%。
3月黑色金属采选业价格环比上涨2.4%,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1.3%,有色金属采选价格环比上涨1.5%,[3]水泥制造业价格环比上涨1.3%。
2022年12月-2023年3月计算机通信电子业价格环比分别为-0.2%、-1.2%、-1.1%、0.4%。
从CRB指数、南华综合指数来看,4月上旬环比3月已经企稳,但同比将继续下行。在环比大致不变的假设下,本轮同比底部将处于4月。这一点与我们去年年度报告《走出谷底》中的理解一致,当时我们指出“按环比推演,CRB周期底部可能最晚至2023年4月前后,对应PPI可能届时确认底部”。
CRB指数2-4月(4月上旬)月均值分别为553.2、545.8、546.2,2-4月同比分别为-7.5%、-13.0%、-14.4%。如果环比继续不变,则5-6月同比分别为-13.8%、-11.7%。
南华综合指数2-4月(4月上旬)月均值分别为2380.1、2352.3、2353.1,2-4月同比分别为-2.0%、-4.6%、-3.3%。如果环比继续不变,则5-6同比分别为-3.3%、-2.7%。
PPI处于周期偏低位,前几轮类似位置包括2020年Q2、2015年底、2012年Q3,其中2020年是突如其来疫情冲击砸出的PPI谷底,后续PPI大约7个月左右逐步转正;2015年底是一轮通缩的末端,PPI经历了8个月左右转正。只有2012年Q3是一轮典型的长通缩的开始。2012年-2015年那一轮海外欧债危机影响,全球贸易收缩;同时国内在影子银行、融资平台领域推动深度结构调整。本轮应该还是有明显不同的。
2020年2月PPI在疫情影响下同比负增长,5月至同比谷底的-3.7%,后逐步收窄,至2021年1月同比转正。
2012年3月PPI同比-0.3%,属那轮首度转负;后逐步下行,2012年-2015年的时间一直在负增长区间。2015年底为谷底的同比-5.9%,后逐步降幅收窄,2016年9月回到同比正增长。
简言之,当前宏观经济的特征是走出谷底、有效需求不足、分化式复苏;对价格来说,又进一步叠加了基数因素和周期性。这种情况不能以简单的通缩界定,特别是从工业价格周期位置来看,应已在谷底附近。实际上,资产定价也没有按照“通缩交易”去反应,从年初以来的资产表现看,分化式复苏、高质量发展、全球流动性拐点是三个定价线索。
核心假设风险: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二次感染风险对经济的扰动超预期,海外加息的影响超预期,海外经济下行导致出口下行超预期。
郭磊篇
【广发宏观郭磊】对2023年的通胀数据来说只需确认两件事情【广发宏观郭磊】怎么评价前两个月的出口【广发宏观郭磊】对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的理解【广发宏观郭磊】PMI和BCI均指向经济景气度高开【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PPI定买卖”:2006-2022年复盘
【广发宏观郭磊】1月通胀数据的中观细节【广发宏观郭磊】年初的以来的五大宏观定价线索【广发宏观郭磊】年初的PMI、BCI与同期资产反应逻辑
【广发宏观郭磊】万得全A疫情以来复合增速仍低于名义GDP
【广发宏观郭磊】本轮出口下行和历史上几轮周期的区别【广发宏观郭磊】待确认的PPI底【广发宏观郭磊】制造业投资的三因素框架【广发宏观郭磊】12月PMI的四个特征
【广发宏观郭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解读
【广发宏观郭磊】11月经济数据探底:背景和后续趋势【广发宏观郭磊】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政治局会议精神理解【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11月的出口
郭磊:对当前经济和资产的认识——在WIND秋季策略会上的分享
【广发宏观郭磊】经济数据及市场预期兵器谱:一份手写的宏观学习框架
【广发宏观郭磊】年内通胀风险弱化是一个积极信息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增速放缓凸显需求缺口
【广发宏观郭磊】从四组数据看资产隐含的定价逻辑【广发宏观郭磊】8月经济低位企稳【广发宏观郭磊】7月经济放缓的原因【广发宏观郭磊】通胀斜率未超预期【广发宏观郭磊】回思本轮出口【广发宏观郭磊】政治局会议的七大关键词【广发宏观郭磊】PMI:大宗调整叠加疫情反弹导致去库加速【广发宏观郭磊】政治局会议的七大关键词【广发宏观郭磊】短期宏观逻辑有无变化【广发宏观郭磊】如何看二季度经济数据
【广发宏观郭磊】出口偏强支撑疫情扰动下的基本面预期【广发宏观郭磊】增长的三个维度【广发宏观郭磊】关于通胀短期斜率的担忧缓和【广发宏观郭磊】港口秩序恢复带来出口反弹【广发宏观郭磊】PMI初步回升
【广发宏观郭磊】“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有助于中期投资率的平衡
【广发宏观郭磊】从经济学逻辑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中长期影响
吴棋滢篇
【广发宏观吴棋滢】财政预算报告有哪些关键信息【广发宏观吴棋滢】如何看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政策的空间【广发宏观吴棋滢】2021年最后一份财政数据解读与2022年漫谈【广发宏观吴棋滢】以项目申报视角观测基建投资
【广发宏观吴棋滢】11月财政支出进一步加速
【广发宏观吴棋滢】关于2022年专项债:国新办吹风会有哪些信息
【广发宏观吴棋滢】奋楫,笃行:2022年财政政策展望
【广发宏观吴棋滢】土地出让金降幅继续扩大【广发宏观吴棋滢】土地出让金与短周期经济增长
贺骁束篇
【广发宏观郭磊、贺骁束】“PPI定买卖”:2006-2022年复盘
【广发宏观贺骁束】12月经济初窥【广发宏观贺骁束】如何看印度小麦出口禁令
钟林楠篇
【广发宏观钟林楠】年初以来流动性环境的三个变化
【广发宏观钟林楠】资产定价重心已发生变化【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央行资产负债表外汇项的变化【广发宏观钟林楠】11月社融仍低包含三个因素影响【广发宏观钟林楠】重回旷野:2023年货币环境展望
【广发宏观钟林楠】降准的三点考量
【广发宏观钟林楠】2022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广发宏观钟林楠】社融超预期扩张【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理解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
【广发宏观钟林楠】剩余流动性与资产表现【广发宏观钟林楠】新的利率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广发宏观钟林楠】8月社融的两点增量信息
【广发宏观钟林楠】货币政策重心从负债端转向资产端【广发宏观钟林楠】首套房贷利率调整进一步打开稳增长政策空间【广发宏观钟林楠】如何看待4月的低社融与高M2
【广发宏观郭磊、钟林楠】2021年宏观杠杆率解读与2022年展望
【广发宏观郭磊、钟林楠】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历史复盘与当前位置
王丹篇
陈嘉荔篇
文永恒篇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