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优秀品质从来都是超阶层的
(该文较长,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很少人能看完全文)
尽管高考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但是媒体采访北京文科状元时的信息时不时就闪烁在我的脑海中。总觉得面对这样的咨询,我心中有些话语要和大家沟通一下。
我首先要恭喜这位文科状元取得优异成绩。但是,我并不认同身居大城市,面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孩子都能胜过北京以外或农村的孩子。请注意,面对优质教育资源和接受优质教育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意思。前者,强调的是资源的客观性,后者说明的是受教育者能获得教育的影响和熏陶。
如果一位优秀老师给全班同学在上课,这就意味着全班同学面对的是公平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有了这个优质资源,未必都能接受到优质教育的影响。比如,老师在上课时,有的同学走神了,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写纸条,有的在想中午该吃什么饭,有的打算周末去哪玩,如果是这样的受教育者,即使再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其也无济于事。
按照这位状元的思路往下想,是不是属于北京的中产阶级,具备良好的教育资源的学生都应该取得状元级别的成绩?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提高一个层面,其实家境条件和阶层比这位状元有优势的大有人在,为啥这些比状元的条件还得天独厚的子弟却没有获得状元级别的成绩和头衔呢?显然,这位文科状元的话语,有些瑕疵。
状元的父母是知识分子,还有其他的优势条件。这些毫无疑问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宝贵的资源。请注意:仅仅是宝贵的资源。孩子愿意不愿意利用这些资源?家长能否把时间耗在孩子身上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客观存在的变量。这些变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才。
现实当中,很多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家境也优越的高中生,其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优势反而不如家境一般的孩子的成绩优秀。这种情况,我想在各位的身边不乏其人。
所以,在此我们无需再去讨论中产家庭和一般家庭对于高考成绩的决定性作用了。
高考的公平性就在于:高考不会参照考生的父母是大学教授还是普通农民,有不会调查考生的父母是开路虎还是开拖拉机,也不会考究考生到底是村小出身还是某名牌小学出身。高考不问英雄的出处。高考是共性的考试,简单俗气的说高考的检测前提就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能力。
大家可以看出,高考考的都是基本层面的问题。高考不会因为考生会打高尔夫而加分,高考不会因为考生经常到国外游学而加分,高考也不会因为考生的父母认识某某高官或某达人而高看考生一眼。这些与高考的本意无关。
如果说,您对我意见后看法。或许,您的视角是落在了考生闯社会的时空里。我不否认,考生走向社会后,他的家境和社会资源会对其发展和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在高考这个环节上,上述因素对孩子的高考会有多大的影响呢?尤其是对于文化课的高考形式。
农村的孩子不得不承认在很多特长和艺术类的教育上不能和城市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相比。但是,一旦在高考这道门槛儿上跳出龙门。那这些贫寒子弟也会在大学里学习特长和艺术类课程,也可以顺利的大学毕业。
至于大学毕业后,靠家庭关系和社会人脉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发展的差距则是另一个话题。
其实比外交官工作好的工作有的是,能营造更好的家庭氛围的家庭也有很多很多,为啥偏偏这位考生考取了北京文科第一名呢?其实,他个人的努力和勤奋是最重要的。一味的强调外在环境和经历会决定高考成绩的论点是靠不住的。关键还得看个人从环境和经历中获得了什么,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阶层都是存在的。
高考考生大学毕业后到底归属于哪个阶层和高考时能否取得优异成绩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不能视前者的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源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必然法宝。其实,一个人到底会归属于哪个阶层,不是祖传这一个单一因素决定的。这是个变量也是个复杂的问题,该文暂不讨论这个问题。
也许有的人,对于目前的教育体制有些看法。我也对应试教育、题海战术颇有微词。但是,针对考试的要求来看,这些事做好了还是管用的。在此强调:这些做法仅仅是针对考试。对于考生大学毕业后的发展有无益处,我们不去讨论。基于此,我们看似“低品质的勤奋”其实是在给孩子们的高考成功增加砝码。因为,高考是考最基本、最简单、最公平的考试,不是考察家境是否贫富。目前来看,即使家境贫寒的孩子也是可以接受正常的教育的。这个前提对于农村和城市的孩子是一样公平给的。对于高考而言,课堂教学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您可以去名牌学校和一般学校听听课就知道了。
教育资源的不公平确实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大城市的孩子获得优质资源的机会远高于于农村的孩子。
换个视角,我们再聊聊:甘肃定西的庞众望。这位是今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的贫寒子弟。
这位庞同学特别爱笑,很阳光也很开朗,跟其他孩子并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他的父亲精神有问题,母亲又失去行动能力,他的家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七岁那年,小众望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可这位坚强的母亲从来没有犹豫过给儿子治病。她请人帮忙推着轮椅,开始了挨家挨户的求助。村里的父老乡亲含着眼泪给她凑上了为孩子看病的钱。众望要去外地做手术了,她却需要人照顾,不能陪着孩子去医院。临行时,她把小众望搂在怀里,嘴里默默地祈祷上苍保佑,为多难的众望祝福。
妈妈给了众望第二次生命。
尽管那时的他只是个七岁的孩子,但这场病让他更加了解了母爱的伟大与生命的意义,他更加珍惜同妈妈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可命运再次给这个不幸的家庭一个考验,在他上初二时,妈妈因严重贫血住院,爸爸无能为力,到医院照顾妈妈的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为了省钱,他在医院旁边的小饭店打一些零工,每天都去菜市场捡烂菜叶,顺便给妈妈买一些便宜的菜,然后,借用店里的锅炒一下……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松学业。
妈妈希望他能有学问有知识,不忙的时候,他会给妈妈聊聊社会上的热点新闻,或给妈妈背上几首古诗;天气晴朗的日子,他会推着妈妈在村里转转,与乡亲们聊聊天。
2014年9月,庞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吴桥中学。学校离家有五十多里地,而且每个月放一次假。不能天天陪在妈妈身边了,小众望首先想到的是不能让妈妈寂寞。临开学前,他悄悄为妈妈写了三十封信,他告诉妈妈,要每天读一封信。这些信有对妈妈生活的安排,有对妈的叮嘱,有给妈妈讲的笑话,也有以前在学校的见闻……
看得出,小庞跟母亲很亲,他的性格受母亲影响很大。虽然他的母亲下肢瘫痪,但非常坚强,也十分的乐观开朗。
高层和中产固然占据更多的权力、金钱、地位,但是对于优秀品质的延续能否如愿那就是个大大的问号了。历来都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超阶层的优秀品质将会实现这一切。这些优秀品质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哪个阶层能赋予的,而是经历磨难打拼才会具备的。就此我们可以断定:真正固化的不是阶层,而是优秀品质的断代。
庞众望的案例至少告诉我们:与其迷信阶层固化的形而上学观点,还不如丰富阅历并促成自己的优秀品质。
【推荐品读以下原创精品】
姜修亮|心灵劝导遇到不良情绪(对北师大吴国珍教授两个问题的思考)
姜修亮|你家孩子有这些学习细节的不足吗?
姜修亮|影响孩子人生的33种(句)优秀品质和箴言(家教分享)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7,8,9)|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3,4)|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1,2)|姜修亮
姜修亮|[养生之道]为了健康而奋斗
姜修亮|[时评]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国际比赛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比赛
姜修亮|时评:不忘初心 方得民心
姜修亮|彩虹是通往天堂的路
姜修亮|童言童趣(家庭故事五则)
姜修亮|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六大糟粕
姜修亮|你不知道的三个学习原理
姜修亮|做人做事做自己
姜修亮|工匠精神与职业艺术化
姜修亮|什么人不值得帮助和尊重
姜修亮|生命中,哪个人让你时常想起
姜修亮|我为儿子写童话
姜修亮|平庸和优秀的差距在哪里?
姜修亮|心中那颗小树
姜修亮|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姜修亮|从阅读和理解谈起
姜修亮|诚信与生存
姜修亮|启蒙与唤醒
姜修亮|谁来买她的火柴?
姜修亮|二两牛肉
姜修亮|找回自我 活出天性
姜修亮|创业简史:这不是一颗流星
姜修亮|论质疑精神
姜修亮|答学生课堂提问的几段即兴讲话
姜修亮|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姜修亮|人格魅力初体验——记我与当代教育家崔仁波先生的几次交集
姜修亮|不必远行,幸福和修炼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