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联:秦巴山区典型乡村“三生空间”内在机制及振兴路径探究【学术报告】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城市规划 Author 武联
全文字数 | 6533
阅读时间 | 20 分钟
2020年9月19日,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乡村规划与建设学委会学术活动之“全面小康与乡村规划——中西部县乡域乡村规划”成功举办。会议邀请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武联教授做题为《秦巴山区典型乡村“三生空间”内在机制及振兴路径探究》的学术报告。
本文由乡村委志愿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裴祖璇,乡村委志愿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赵慧敏,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乡村规划与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邹海燕,根据会议听录稿及主讲人PPT整理校对,特此感谢!
本文已经秘书处审核,未经发言人审定。
开卷有益
主讲人
武联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 委员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本报告基于陕南地区秦岭及秦巴山区一系列乡村项目以及扶贫和实践项目的研究,探讨了关于“三生空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此后发展路径的认识。报告分为三个方面:“三生空间”的概念、机制与历史演化,秦巴山区乡村特征与现状问题,“三生空间”协同机制下的秦巴山区乡村振兴路径。
一
“三生空间”的含义、特点与历史演化
“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和国家针对城乡人居环境的发展提出了“三生空间”的概念,并特别强调了“三生空间”统筹协调的开发模式。实际上,“三生空间”是城市和乡村最重要的主体功能空间,在人居环境发展和规划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提出,我们又提出了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生态优先的思想。目前的国土空间规划正是以这种思路和思想开展的。
如果从不同尺度和不同对象看“三生空间”,那么其特征、构成要素以及相互关系也将不同。乡村,特别是山地乡村,其“三生空间”的相互关系与构成要素同城市差异非常大。因此,要做好乡村,就要揭示和理解“三生空间”的本质以及相互的内在关系的规律,这是乡村振兴、乡村规划和乡村建设非常重要的一条路径。乡村和城市“三生空间”的最大差异就在于,乡村的“三生空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含、相互协同的关系。
其中,乡村产业结构与生产体系可对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造成影响。例如,乡村的产业结构可影响乡村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村庄布局、院落布局以及房屋布局等,并可孕育乡村的独特文化。乡村的部分生产空间同时承担着生态空间的职能,例如,林业、种植业是生产空间,但也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因此,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互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两之间的关系都同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异。
“三生空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的关系
由此可见,“三生空间”的功能具有复合性,“空间”与“功能”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复杂关系,即一类空间包含多种功能。在多种功能中又存在主导功能,例如生态空间中以生态功能为主导,同时存在着生产与生活的其余附加职能。这种同一功能分布在不同空间,同一空间对应着多种功能的多对多关系,需要着重厘清。
“三生空间”的功能复合性
“空间”与“功能”之间的“多对多”关系在山地乡村和平原乡村之间的差异较大。平原乡村的地域空间、生态承载力、针对人工干预的自修复能力等方面同山地乡村有非常大的差别。山地乡村的空间受地形地貌限制,用地较为破碎。因此,受村庄形态影响,山地乡村比平原乡村具有更加多样的功能复合与协同关系。从这种差异性中我们可看出,乡村的空间形态、耕作半径、耕作模式同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其天然的生态屏障也同生活生产密不可分。
同乡村相反,城市的产业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城市的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之间具有相对明显的界限,生态空间由于城市的建设密度界限也较为明显。
乡村——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
城镇——第二、三产业
由此看出,城市中“三生空间”之间的渗透性、协同性与包容性同乡村差距较大,这种差异源于农村与城市的产业差异性。产业差异造成了乡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中不同的生活方式,并进一步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空间。例如,如果一个区域以种植业为主,便需要有同种植业相适应的生活空间。同样,产业差异对生态空间的影响也较大。
产业差异对“三生空间”的影响
另外,乡村与城市“三生空间”的差异还体现在功能耦合性上。乡村的最大特点是三生空间的界限较为模糊,耦合度较高;而城市的三生空间界限比较明显,耦合度较低。
乡村三生空间界限模糊
城镇三生空间界限明确
因此,在促进乡村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发展与升级乡村的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转型之后,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如何重构?如何与生产空间形成适配关系?
三生空间的功能耦合性可以反映在三生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两之间的关系中。相比城市,乡村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之间的包容与协同关系更强,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之间的重叠度更高,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的交融度也更高。以山地乡村为例,其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没有明显界限,三生空间的耦合度非常高,这是在某一种产业形态下或者一种经营模式下呈现出来的关系。“三生空间”三者间与两两间的复合功能需要我们认真深入的研究探讨。
“三生空间”的复合功能
从中国传统城市建设中,我们可以挖掘出“三生空间”的特点、演化机制与内在关系。我们的先辈为了生态安全、生活保障与稳定的定居,非常重视“三生空间”的选择与匹配关系。这种重视着重体现在历史遗址、书籍理论和田园诗画中。
在西安半坡村遗址中,白鹿原可遮挡风寒并提供林木,既是主要的生态功能空间,也是重要的生产空间;河流是生态空间,同时可提供农耕用水与渔猎等生产功能;居住空间以壕沟为主,形成穴居群落外,还提供了制陶区与墓葬区。因此,半坡村生态生活生产三者兼顾,同时三者协同并互相利用。正是因为半坡村形成的这种高度耦合的稳定关系,使得人居环境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半坡遗址
在姜寨遗址中我们也能发现同样的现象,这便是先辈的营建智慧,揭示了“三生空间”三者之间的规律,对我们现在仍有非常大的启示。
图10 姜寨遗址
《井田制》中,孟子以土地量定人数,并确定了环境容量。
图11 孟子《井田制》
《管子·乘马》中提出不同等级的土地可容纳的不同量级人口数,合理考虑了修建城池的土地承载力。这其实便是一种“三生空间”的耦合,承载力是生态问题,土地承载力讲述了生产和生活生态的关系:城市有多少田地与水源,能承担多少居民。另外,管子中提出的因地制宜的城市选址和规划思想,以及传统风水理论中负阴抱阳,山水交汇的城市选址思想,都考虑了多种国土空间要素,强调了“三生空间”多要素的耦合,以形成有田、有水、有阳光、有林木遮挡的人居环境。生态空间、生活空间以及生产空间之间的相得益彰与相互协同,保证了日常生活、城池防御以及气候屏障的协同构成。
《管子·乘马》——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传统风水理论——负阴抱阳,山水交汇
在中国传统画中,生态空间占比较大,比较夸张,而生活空间较少,体现了古人崇尚自然的思想。一幅和谐画作的根本是构成要素的合理配置,即有什么产业、有怎样的生活、有何种的生态,体现了“三生空间”的联系度。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三生空间
清《农耕图》中的三生空间
田园诗歌中描述的场景也涵盖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看出,田园诗画并未强化三生空间的某一方面,而是重视三者间的有机协同。
《归园田居 其一》中的三生空间
《过故人庄》中的三生空间
从以上传统人居环境营造的分析中,我们可总结得出“三生空间”的内在机制——协同、适配、融合。
协同指“三生空间”三者协调共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应整体考虑,缺一不可。
适配是指“三生空间”三者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任一要素发生变化时,其余两者均应发生适应性调整。例如,生产空间以种植业为主,生活空间便需通过农田界定,同时还需考虑农田分布与地形地貌等生态要素的适配。
融合指“三生空间”的融合,均衡发展是取得人居环境稳态的必要条件。与现在城市“三生空间”分隔清晰相反,乡村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强调“三生空间”的包容性,这个特征和作用机制在山地乡村更加明显。目前乡村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因为忽略了“三生空间”的融合性,孤立的考虑某一方面,而对整体性考虑不足。例如,片面发展某一类产业,而忽视了产业与生态不匹配的问题,最终影响了人居环境的风貌;抑或盲目考虑建设用地的扩张,对特色风貌、生产、生态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等。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思想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启示,包括:传统价值观中的绿色、生态思想,国土空间全要素的合理配置方式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者间的协同与融合。我们现在提出的统筹乡村,协调发展等的思想和传统经验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二
秦巴山区乡村特征与现状问题
秦巴山区地位非常重要,它横亘于我国中部,是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南北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重要的主体生态功能区,有“生物基因库”的美誉。
那么,在秦巴山区重要地位的背景下,其人居环境,尤其是乡村聚落,如何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进行发展?“三生空间”协同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非常重要的一条路径。2020年4月,习总书记到秦岭考察,指出了秦岭的重要地位,并对秦岭的生态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指示和要求。在此背景下,秦岭的生态问题已不容忽视。秦岭的城乡人居环境发展对秦岭生态影响较大,因此,做好城乡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无疑是对秦岭生态保护的一大贡献。
长安大学聚焦于乡村和秦巴山区部分地区的研究已有一定积淀。多年来,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的老师在秦巴山区不同层面结合不同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实践与扶贫工作。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研究支撑
——聚焦秦巴山区的乡村空间研究
秦巴山区地域范围广大,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上游的秦岭大巴山及其毗邻地区。陕南是陕西省三大自然区域之一,也是秦巴山区的中心地带。因此,我们将陕南地区作为代表地区展开研究。
陕南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地理垂直分异明显。其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延水系和沟谷海拔低的区域延伸,呈支叉状展开,这种用地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地理单元与生态单元。我们研究的很多乡村都是在这种地理单元与生态单元中进行发展的,这种分散的用地决定了乡村聚落的形态。陕南秦巴山区乡村聚落的主要特点便是传统聚落形态与秦巴山区地形地貌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较高耦合性。
秦巴山区概况
秦巴山区生产空间——农田
秦巴山区生活空间——聚落
秦巴山区生态空间——山林
依据海拔高度等地理空间特征,秦巴山区的乡村可分为平原盆地型、低山沟谷型、高山沟谷型三个类型。其中,平原盆地型村落较少,而低山沟谷型乡村的聚落数量最多,因此低山沟谷型村庄发展建设中的“三生空间”问题更具典型性。
秦巴山区地理空间特征
陕南秦巴山区典型乡村类型及聚落个数
秦巴山区典型乡村类型——低山沟谷型
低山沟谷型是沿着水系或低山沟谷分散发展的斑块状聚落,村落中的生活空间、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有机嵌套,形成了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关系。这种在地形地貌影响下形成的相互渗透的空间形态特征构筑了“三生空间”及其相关要素,如山、水、林、田、湖、草的协同关系,最终形成了三生和谐稳定的态势。
秦巴山区低山沟谷型乡村的传统特征
秦巴山区的乡村建设中“三生空间”不协调的问题最为严重,在我国其余山区乡村中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生产方面盲目追求采矿采石产业带来的近期经济效益,导致乡村生活空间风貌的缺失,并导致生态空间遭到破坏。
生产-产业发展的适宜性不够
生活方面模仿城市建设模式,通过挖地挖山的扩张建设集中居住区,致使特色风貌的丢失与生态空间的破坏。
生活-建设用地盲目扩张
生态方面以被动式静态保护为主,对习总书记提出的生态优势转换为金山银山的思考不足。
生态-静态保护缺乏利用
因此,秦巴山区乡村现状问题产生于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究其根本原因是“三生空间”的割裂。这个问题是我们在乡村发展中需要重视并重点思考的。
三
“三生空间”协同机制下秦巴山区乡村振兴路径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提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者协同、适配、融合的新思路,达到乡村振兴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理想状态,即: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秦巴山区乡村“三生空间”的协同机制
我们以发展产业为核心,并注重产业的重构、升级与转型。传统的生活空间模式为种植业背景下小农经济的空间模式,传统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会对生态空间与生活空间造成较大的影响。例如,乡村为发展旅游业引入野营、探险等旅游活动,实际上是在生态空间中植入生产与生活空间,这并非是单一静态的生态问题,需要考虑生产经营模式变化后的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的适配调整。因此,我们的规划手法可总结为,以生产空间重塑为核心,以空间重构与生态约束的供需关系为主线,构建“三生空间”融合发展基本框架,探求乡村振兴中的空间优化路经,合理调控与重构新型乡村“三生空间”。
调控与重构新型乡村“三生空间”
经过以上探讨,为振兴秦巴山区乡村三生空间,我们提出了“1+4+3+6+3+3”的振兴路径。“1”是指一个目标,“4”是指四种产业模式,“3”指电商、合作社与个体农户三种经营模式。这个建构路径已经在我们扶贫的几个乡村项目中进行了实施,目前实施效果较好。乡村的产业进化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的提升与产业体系的变化,因此部分生产空间中包含了生态功能。除此之外,生产空间中还存在系列人文活动,对生活空间中道路等生活服务设施配套也提出了一定要求。生态保护前提下开展的乡村相关活动同样对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配套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三生空间的互动关系应当受到我们的重视。
协同“三生空间”的乡村振兴路径(1+4+3+6+3+3)
我选择了两个低山沟谷型乡村——店坊河村与花园村为大家具体介绍。尽管都以生态优先、产业带动为基本发展原则,同类型乡村的发展路径因区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其中,店坊河村远离中心城区,村域面积中森林占比超过80%,其三生空间发展为“生态+”模式。花园村紧邻青山镇镇区,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以及旅游资源情况较好,具备产业发展的潜力,三生空间发展采用“产业+”模式。
两个低山沟谷型乡村案例
店坊河村与花园村区位
店坊河村现状的“三生空间”主要分布在三条低山沟谷中,人居环境、基本农田种植、生态林木的分布形态都考虑到了沟谷的坡度与高程。因此,店坊河村的地理单元和生态单元性非常强,“三生空间”三者之间的融合关系也比较强。
店坊河村用地情况
店坊河村“三生空间”现状
在下一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基于这种特点进行了“三生空间”的重新构造。基于前文提到的“生态+”发展模式,我们制定了店坊河村自身的发展路径,包括新型农业、乡村文旅等在内的产业模式,以及与产业体系有机配合的经营模式。
店坊河村发展路径选择
针对店坊河村的“生态+”定位,形成了以特色农业种植、生态养殖并存发展成为村庄基础性特色产业的基本模式。同时,通过“三生空间”的配合,形成了一些相关的衍生功能,以促进店坊河村的产业发展与转型。例如,农业种植和采摘体验是生态区,但发挥了生产与生活等衍生功能,是多种功能的融合。另外,结合不同区域我们构筑了“三生空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一种特色生态种植+生态休闲农旅的“三生空间”协同模式。
店坊河村产业发展与转型
特色生态种植+生态休闲农旅的“三生空间”协同模式
在村域控制方面,我们对生态限制的坡度要求,板栗、瓜萎等种植产业的高程要求以及村域的生活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对村域开发建设用地进行控制。
生态空间、生产空间以及生活空间需求耦合分析
村域开发建设边界
规划以优先保护生态为原则,以实现“三生”融合发展为目标,整合“三生”空间布局,力求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与高效发展。
店坊河村 “三生空间”协同规划
店坊河村“三生空间”面积比例
在生态+生产方面,突出生态涵养功能。同时,结合不同沟谷的不同高程和坡度,进行生产生活及生态的耦合,在不同地方设置不同的特色农业种植与生态文旅。
生态涵养功能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作物分区
农业地貌景观层次
生产+生态方面,形成了多维度旅游业态关系,包括乡村种植体验、山林野趣冒险、自然文化教育以及艺术品衍生。
多维旅游业态
在生活+生产方面,对道路交通以及重要空间节点进行调整以适配产业转型。道路交通、公共设施以及公共空间的配置和选择,结合生活、生态和生产空间的要求同步考虑。除此之外,我们还对产业转型之后的民居进行了一些适配探讨。
村域道路交通规划
村域重要空间节点设计
民居设计
花园村靠近城市与县城,旅游资源丰富,与周边村落的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与现状条件均良好。村落附近有设置公路,交通区位条件良好。因此,我们对花园村的定义是“产业+”模式。花园村的规划基于青山镇镇域发展规划,着重考虑了镇域内多个村落“三生空间”的互相协同,而非孤立考虑花园村自身的发展。
花园村区位
青山镇镇域发展规划
青山镇镇域内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因此,花园村定位及振兴路径同店坊河村不同。花园村的产业规划也不同于店坊河村,包括现代农业产业、乡村文化旅游与乡镇中小企业。
青山镇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花园村路径选择
花园村产业规划
以产业规划核心,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以实现“三生”融合发展为目标,整合“三生”空间布局,我们对花园村的生态农业发展布局、旅游发展结构、道路交通、重要空间节点以及民居均进行了一定的规划研究。
花园村产业规划图
花园村“三生空间”协同规划
花园村生态农业发展布局
花园村村域旅游发展结构
花园村村域道路交通规划
花园村村域重要空间节点设计
花园村民居整治
综上所述,“三生空间”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三生空间”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了调整,那另外两方面也势必需要采取一系列适配措施。传统乡村的稳态发展便源于三者之间关联性的良好处理。
图文 | 裴祖璇、赵慧敏 整理
校对 | 邹海燕
编辑 | 孙一休
END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学术报告
相关资讯
177. 冷红:地域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的思考【学术报告】
176. 冯新刚:传统村落格局特征解析【学术报告】
174. 陈扬:寻找乡村规划的原点【学术报告】
173. 卢凯: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路径探索【学术报告】
172. 殷清眉、栾峰: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组织考核要求与规划设计引领【学术报告】
171. 朱振通:浙江省未来乡村建设【学术报告】
170. 梅耀林: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践与思考【学术报告】
169. 陈天:特大城市远郊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研究——以天津蓟州区为例【学术报告】
168. 杜佳:文化变迁视野下贵州屯堡的时空特征【学术报告】
167. 余建忠: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设计——基于乡村治理的村庄设计典型案例研究【学术报告】
166. 王希:镇山村的变化——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学术报告】
165. 郐艳丽:乡村规划许可的行政伦理与行动逻辑【学术报告】
164. 蒋美荣:从投资开发角度如何选择古村古镇项目【学术报告】
163. 但文红: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时期的乡村规划设计【2020学术报告】
162. 罗敏:全面小康导向下的乡村产业规划思考【2020学术报告】
161. 王路生:大城市郊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的工作实践与项目思考【2020学术报告】
160. 杨松: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乡村产业振兴【2020学术报告】
159. 余压芳 :贵州传统村落的乡村振兴之路【2020学术报告】
158. 单晓刚:贵州城乡融合发展思考——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2020学术报告】
156. 张尚武:乡村振兴、空间规划改革与乡村规划【2020学术报告】
154. 赵赛赛:协同参与下的传统乡村聚落在地性营建探析——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元阳阿者科村实践为例【2021学术报告】
153. 张尚武:保护创新乡村的文化价值【2021学术报告】
152. 丁博禹:基于农业产业要素空间特征的乡村发展能力评价——以五峰县为例【2021学术报告】151. 陆学:集中资源、有限作为——论精准规划:一种高效实用的村庄规划工作方法【2021学术报告】150. 林明水: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保护与传承【2021学术报告】149. 厉新建:云和梯田价值释放与乡村振兴【2021学术报告】148. 陈杜军:新时代三峡库区乡村村庄规划策略探析——以重庆奉节县为例【2021学术报告】147. 杨培峰: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发展特征与乡村规划对策【2019学术报告】146. 邓心宇:对话式介入与场所营造【2019学术报告】145. 潘裕娟:强化风貌管控,提升人居环境——乡村振兴背景下珠海村庄规划建设探索【2019学术报告】144. 刘璐萍:乡村微花园——共同缔造乡村高品质公共环境【2021学术报告】143. 李永浮:多中心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以横渡镇乡村规划为例【2021学术报告】142. 郑伟平:区-镇-村-专业队伍多方联动营造粤北地区城乡融合武江样板【2019学术报告】141. 宁志中:乡村民宿——一种情怀还是一门生意?【2019学术报告】140. 许晶:衢州市乡村未来社区建设实施评估【2021学术报告】139. 田瑞丰:韶关市乡村建筑设计的一些实践和思考【2019学术报告】138. 施瑛:唤醒历史,复兴乡村——坪石乡村中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2019学术报告】137. 郐艳丽:乡村治理的制度基因、逻辑与走向【2019学术报告】136. 陈荣:乡村产业策划——从空想到务实【2019学术报告】135. 陈天:灾后重建山地村落规划的检视与再治理策略【2019学术报告】134. 周珂:游走于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之间的村庄规划与实施【2019学术报告】133. 李京生:自然保护地与乡村空间——微观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探索【2019学术报告】132. 郐艳丽:自然保护地村庄的去与留【2019学术报告】131. 顾守柏: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上海乡村规划130. 冷红:东北地区乡村的现实与未来【2021学术报告】129. 杨毅:魁阁学理与西南未来乡村规划建设【2021学术报告】128. 汪兴毅:皖西大别山区传统村落的现状、保护与发展【2019学术报告】127. 汪劲柏:乡村振兴的空间经济原理思考【2019学术报告】126. 焦正:乡村振兴与美丽海湾建设【2021学术报告】125. 冷红:地域气候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使用及活动特征【2019学术报告】124. 敬东:乡村振兴中“流与留”的再思考【2019学术报告】123. 栾峰:大都市地区的未来乡村——畅想与行动【2021学术报告】122. 但文红:基于成本分析的乡民社会、乡村规划与设计【2019学术报告】121. 张尚武:面向2035——乡村振兴的若干规划议题【2021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20. 程堂明:文化认同下的皖南地区乡村风貌形成内因与塑造机制研究【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9. 余压芳:西江银饰天下知·麻料古村银匠集【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8. 杨毅:保护借重利用,空间带入未来【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7. 唐曦文:线性文化遗产空间的再利用——广东省南粤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6. 罗震东: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乡村【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5. 曲江:县域电商生态体系中的角色及价值【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4. 宁志中:乡村旅游——模式、问题与挑战【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3. 陈荣:农业振兴——乡村振兴的核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2. 段德罡:共同缔造,因村制宜【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1. 李京生:从国土空间规划看村庄的类型和规划定位【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10. 齐飞:把握乡村振兴政策脉络 搞好乡村规划建设【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9. 马琳:艺术乡建的实践——社区美术馆与美育大课堂【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8. 路英浩:从开弦弓到小城镇——费孝通小城镇思想的脉络【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7. 张巧运:乡土重建中的家园感——以四川羌寨经验为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6. 魏秦:主体认知视角下的芝英公共空间现状调查与研究【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5. 袁浩: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活动、邻里关系与幸福感【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4. 肖瑛:以学术挖掘古村落振兴潜能:以芝英为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3. 李荣山:乡村振兴与团体组织——以梁漱溟为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2. 张江华:芝英的祠堂文化【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1. 周珂:家的感觉——集体记忆空间之下的传统村落延续【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100. 但文红:乡村技术更新的设计影响【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99. 余压芳:贵州民族特色传统村落文化基因表征研究【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98. 段德罡:三合实验——西北贫困村庄空间建设实践与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97. 宁志中:产业振兴视角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考【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96. 但文红:乡村规划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质量提升路径【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95. 宁志中:乡村区划与社区治理【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4. 纪莺莺:乡村经济发展的生活伦理基础【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3. 张尚武:乡村的社会再生产功能【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2. 王南溟:行动的费孝通——江南一带的艺术乡村与公共教育【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91. 刘勇: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的乡村振兴实践与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90. 曹迎:县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探索和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89. 史怀昱:“守陵人”村庄的故事【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8. 曹劲:南北通融·八方汇流——南粤古驿道上的村落保护与振兴【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7. 叶红:湾区时代·乡村振兴——乡村规划建设新模式·新思考【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86. 李京生:山村发展的前景与规划【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85. 栾峰:小微渐进——村庄规划建设模式的实践探索【2019迈向全球城市的乡村振兴实践学术报告】84. 张尚武: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的乡村规划【2019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83. 奚慧:乡村景观遗产的保育【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82. 刘勇:社会变迁视角下芝英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思考【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81. 陈前虎:“五态”融合——浙江乡建的3.0版【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80. 罗震东:乡村振兴的困境与出路——网红村的经验与启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9. 吴小平:海南省美丽乡村规划与若干政策【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8. 陈耀:海南乡村休闲产业的经验与教训【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7. 宁志中:从全域旅游实践看乡村产业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6. 万艳华:乡村环境景观与山水美学【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5. 冯长春:加强要素流动,促进乡村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4. 万艳华:休闲养老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策略【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3. 周建军:中国美丽乡村海岛样本——舟山新建社区绿色发展实践与启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2. 徐煜辉:共治视角下乡村历史民居修缮资金渠道研究【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71. 周安伟:形而下学——乡村规划建设中的政府作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70. 柳肃:生态环境保护与村落防灾【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
69. 敬东:乡村振兴 流与留【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8. 范凌云:乡村规划教育实践与思考【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7. 宁志中:趣谈乡村聚落称谓【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6. 张佳:重塑经济地理,助力乡村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5. 谢英俊:农民能参与的集成化建筑体系【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4. 张尚武: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乡村社会再生产功能的修复和重塑【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3. 张佳:国土综合整治视野下大地景观再造探索与实践——以成都为例【2019规划年会学术报告】62. 顾守柏:上海大都市乡村振兴的空间机制与政策【2019迈向全球城市的乡村振兴实践学术报告】61. 魏春雨:另一种乡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60. 李京生:组织多元主体参与村庄建设的规划实践【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9. 彭震伟:大都市地区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的上海实践【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8. 沈蕊:北斗乡建故事【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7. 余侃华:“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复兴模式及城乡规划响应初探【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6. 张旭锋:深化农村改革,助推乡村振兴【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5. 田涛:从礼泉县乡村规划建设引发的几点思考【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4. 盛国宏:富阳美丽乡村建设进展【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3. 武前波: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浙江乡建的实践历程【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2. 范凌云:乡村振兴视阈下苏南乡村规划演进及展望【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1. 罗震东:新时代、新经济与美丽乡村建设【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50. 段德罡: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设【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报告】49. 李京生:关于村庄规划的内容与方法的讨论【2018乡村振兴与规划建设系列学术交流会】48. 归玉东:蝴蝶村的蜕变【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7. 桑万琛:基于文化传承的一般性乡村规划实践——以“杭派民居”规划研究实施为例【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6. 戴星翼:传统与现代农村社区【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5. 罗震东:淘宝村3.0与美丽乡村建设【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4. 王春:如何理解“田园综合体”【2017年会专题】
43. 彭婧:我的故事我的家——美丽乡愁大学生公益实践计划【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2. 张尚武:城乡现代化与乡村振兴【2017乡村振兴与发展系列研讨会】
41. 李京生:“学院派”的乡村规划——编写《乡村规划原理》时的思考【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40. 宁志中:从乡村旅游实践看乡村规划教学内容的拓展【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9. 张秋玲:农业产业视角的乡村规划教育需求研讨【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8. 但文红:文化公平视阈下乡村规划教育课程设想【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7. 任文伟:湿地文化、乡村湿地与农村经济发展【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6. 桂华: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2017乡村规划教育论坛】主旨报告
35. 李铁: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
34. 穆钧:土筑:有关传承与更新问题的一点思考
33. 童纯跃:湖北省村镇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2. 戴冰武:系统性乡村建设实践
31. 李兵弟:乡村规划建设的时代要求与实践路径
30. 但文红:交换视阈下的苗族招龙节解析——兼论不同群体的文化集体记忆与行为差异
29. 史怀昱:白鹿原乡村地区的发展探索
28. 孙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27. 张佳:成都乡村规划师制度实践与探索
26. 张立:日本的老龄化与地方人口减少及应对 ——东亚经济体农村考察(二)
25. 丁奇:基于城乡等值理念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方法探索
24. 康洪莉:农业美——乡村才美
23. 陈瑶:返乡创客是这个时代先行者
22. 王竹:乡建——经营与永居
21. 张乐天:乡村社会文化的转型与再生
20. 林善浪:新常态,新农村
19. 党小勇:集聚设计力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18. 杨飏:创意,让农村更有价值
17. 李笑光:关于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
16. 赵民:韩国、日本乡村发展考察——城乡关系、困境和政策应对、启示和思考
15. 张文山:美丽乡村品牌工程策划与行销设计
14. 王竹, 钱振澜:“韶山试验” 构建经济社会发展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营建方法
13. 段德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乡村规划实践与教学
12. 贺雪峰:为了谁的农业现代化?
11. 周俭:乡村遗产保护——文化景观的价值与管理
10. 冯长春:国家重大科研中的乡村规划 领域研究议题
9. 彭震伟:同济大学的乡村规划教学体系
8. 朱建江:乡村规划编制的议题
7. 叶红:乡村规划实践与教学的议题
6. 张立:韩国:改良支援程序、齐心协力促进农村发展——韩国农村考察纪实及启示(一)
5. 温铁军:土地改革与中国城镇化
4. 沈关宝:小城镇研究与新型城镇化
3. 李京生:乡村空间的解读
2. 戴星翼: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环境治理
1. 阮仪三:乡土中国——智慧之道与今日困境
欢迎交流:rural@planning.org.cn
乡村振兴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