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爱从哪里来?
(该文较长,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很少人能看完全文)
【导读】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幼儿户外活动明显减少,同时被一些人为活动或者玩耍科技(玩具)产品所代替。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将森林作为教室,让儿童回归大自然的森林教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森林幼儿园,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爬树、玩火、堆雪人……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于丹麦。研究认为,与传统幼儿园教育出的幼童相比,由森林幼儿园走出的孩子们身心发展更加平衡。到20世纪90年代,森林幼儿园开始在德国得到快速发展,后被陆续推广到北美和日韩。
【赠言】肉体是灵魂的寄居地和挡箭牌。面对挫折或伤害时,遭受打击或者被摧毁的往往是肉体,而灵魂总是高高在上并因此而更加坚强。
思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总是能驱使和指挥神经单纯和动作单一的躯体,让其做一些无法完成的事情。所以,我们的思考尽量务实、简单,好让躯体与思考一致起来。
最靠近真理的永远是灵魂,因为灵魂与真理都无法直视,都无法攥捏,但两者确是真实存在的。
【正文】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而这人格的培养绝不都是都在社会层面完成的。而是应该从初始的自然环境中获得。让孩子融入到自然环境中,找到一种人类探索和进取的本能,具备一种面对恶劣环境敢于寻求生存和繁衍的技能,这是孩子走向社会能够独立勇于进取的逻辑起点。
任何人工的教育形式都具有先天的局限性。
比如,给孩子们提供人造的自然乐园。材质一般是塑料的,形象取材于大自然,各种玩具形式也是模拟大自然来做成的。这种游乐场形式的游玩区在城市中更为常见。
那这种孩子学习的场所有何局限呢?其实,最大的局限就是不能全部还原原始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负复杂性。
比如,很多材质都是用塑料做成的,遇到有良心的供货商还好些,能给孩子们提供质量过硬的材质,如果是无良商家那出现游玩活动后的呕吐和鼻子出血也是有的。
再一个,对于自然环境的模拟真实性远远不够,在进行学习环境设计的时候,制作者只能按照自己对环境的认识进行生产和制作。而对于原始自然环境中存在的但是没有被人类发现的新物种、新形态、新关系却不能模拟在人工环境中。这样,孩子们即使有发现新事物的能力也会导致无法获得新认识的后果。这会缩小孩子们的探索空间和内容。
原生态的学习实践环境不是哪位老师创设的,然后赋予环境特定的内涵和意义。这样的教学一来受制于教师的水平和阅历,二来教师虚拟的情景一定是加工过的案例,离着事实的真相很远。对于听课学生而言离真正学会应对真实问题有很远的距离。
我想一位优秀的老师一定是生活的极大成功者,是一位极能处理生活问题的人,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机器,也不是精心备课的“名师秀”。因为生活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备课的时间,也不是什么都准备好了才启程。所以,在和学生交流授课中出现故障难题是再正常不过事情了。学生应该学会的正是和老师一起面对问题并一起思考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
真实教育问题一定是取材于真实的生活。生活就是活生生的存在着,能否找到合适的授课主题取决于老师发现生活之问题的能力和眼光。
如果一个老师非要把问题整理成和答案一致的样子或者把问题整理成自己顺眼的样子,而抛弃了问题的本真抛弃了和孩子们一起探索问题的过程,那这样的教育就无法展示教师的引导作用。
如果说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求全面与孩子们对接并对其施加积极地影响,那么让孩子真实面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是让孩子全面接受真是世界影响的过程。这样,孩子才能敢于面对真实的问题而不至于回避很多应该直面的问题。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一门课程叫《自然》,那个时候是80年代初期。当时,还是常见蓝天的,河里的水是可以烧开了喝的。那时的老师还能够时常带领我们去田地、去河边看看一望无际的芦苇,聆听清澈的河水声。后来,我们从欣赏和学习自然界转变为保护和整理环境中的各种问题。于是,很多孩子心中的自然美便是缺失的。钢筋水泥把地面密封的死死的。孩子们不能再像从前那样玩泥巴了。倒是以橡皮泥、太空泥等各种化学制品代替。
一次晚自习(大约是晚上9:30的样子),那时正值暑假前夕,自习时间都是开着窗户的。突然,一只飞蛾飞进了教室。花花绿绿的样子看着就让人恶心,扑棱扑棱到处乱飞。心怕的女生大呼小叫。我镇定的跟踪飞蛾,然后用一张纸紧紧的把它捏住。这是,旁边的一位女生声色俱厉的说:“快踩死它!”我说:“为什么要踩死它,把它放飞到窗外不就可以了吗?”
面对这样的事情,很多人都会选择踩死它、碾死它,总之是要将这些生命碎尸万段。这只十厘米左右的大飞蛾确实让人心惊胆战。但是,也不至于让它归西。后来,我镇定的将它扔到了窗外。
这件事告诉我们,生物知识背的再多,如果不能切身的感受大自然,感受生命的可贵和艰辛,心中是不会涌现出对自然地爱戴对生命的敬畏。
翻翻《生物》课本,我们可见一些物种的插图,可见一些物种繁衍的基本流程。但是,其中缺乏对生物繁衍生息的介绍,缺少生命存活的艰辛的描述。
如果人类非要固守只有人才有意识的观点而不认为其他物种也有精神,那么人类就无法和自然界和其他物种建立公平对话的通道(链接),也就无从谈起人类对整个世界负责的话题,也就无从谈起人类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如果说自然界是人类产生和生活环境的初始阶段,那这正好迎合了孩子幼年的时段和特征。因此,孩子的成长应该从纯正的自然界中汲取营养,找到初始状态和最朴素的本真。带着一种原始的爱和沟通走向社会层面的爱和沟通。
【推荐阅读以下原创精品】
姜修亮|心灵劝导遇到不良情绪(对北师大吴国珍教授两个问题的思考)
姜修亮|你家孩子有这些学习细节的不足吗?
姜修亮|影响孩子人生的33种(句)优秀品质和箴言(家教分享)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7,8,9)|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3,4)|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1,2)|姜修亮
姜修亮|[养生之道]为了健康而奋斗
姜修亮|[时评]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国际比赛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比赛
姜修亮|时评:不忘初心 方得民心
姜修亮|彩虹是通往天堂的路
姜修亮|童言童趣(家庭故事五则)
姜修亮|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六大糟粕
姜修亮|你不知道的三个学习原理
姜修亮|做人做事做自己
姜修亮|工匠精神与职业艺术化
姜修亮|什么人不值得帮助和尊重
姜修亮|生命中,哪个人让你时常想起
姜修亮|我为儿子写童话
姜修亮|平庸和优秀的差距在哪里?
姜修亮|心中那颗小树
姜修亮|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姜修亮|从阅读和理解谈起
姜修亮|诚信与生存
姜修亮|启蒙与唤醒
姜修亮|谁来买她的火柴?
姜修亮|二两牛肉
姜修亮|找回自我 活出天性
姜修亮|创业简史:这不是一颗流星
姜修亮|论质疑精神
姜修亮|答学生课堂提问的几段即兴讲话
姜修亮|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姜修亮|人格魅力初体验——记我与当代教育家崔仁波先生的几次交集
姜修亮|不必远行,幸福和修炼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