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修亮|高考全国卷1原创试题及思考(业内烧脑文,慎读)

原作:姜修亮 独立思考和科学思维 2022-07-17

高考全国卷1原创试题及思考


青岛崂山一中 姜修亮:13406810210

一、选择题

2017年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进一步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分片包干责任,继续扩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覆盖面,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贫困地区延伸机构和服务,提升金融精准扶贫效率。从经济角度看,中国银监会要求金融机构精准扶贫(   )

①是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配置的具体体现

②能扩大满足贫困户融资有效需求,支持发展贫困地区产业增收项目

③拓宽了贫困地区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提高了贫困户贷款效率

④利于增强贫困户信贷投资意识,降低了贫困地区金融风险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命题思路和解析】

任何一道试题都是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体。对于《经济生活》模块的命题而言,更能凸显这点。试题中的专业术语,比如“银行”“实体经济”“信贷”“金融机构”,这些便是试题的理论逻辑。理论逻辑一般是由专业术语来呈现,有时也会用基本观点来呈现。材料中剩下的内容便是生活逻辑。

这生活逻辑便是现象的部分,学生容易把握,容易理解,命题的时候,这是更换和调整的,对应着传统上说的“万变”;这理论逻辑便是试题的本质部分,学生较难理解和把握,命题时候,这是要考察的内容,对应着传统上所说的“不变”。整个学生做题的过程就是通过生活逻辑感悟理论逻辑的过程,通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通常所说的让学生划出关键词,往往是落脚在“专业术语”和“专业观点”上,道理很简单,学什么考什么,命题也就命什么。

上述试题选取了“银监会—财政——扶贫”的理论逻辑,选取了“精准扶贫”的时政生活逻辑,有机结合两者,命制此题,来考察学生的四项基本能力。

学生做题的过程就是运用和展示四项基本能力的过程,而命题的过程是学生做题过程的逆向思维。做题的过程和命题过程是矛盾的双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同样需要老师具备对四项基本能力有强大而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这些感悟要随时随地的训练自己,不断加深思考,才能有原创的可能,才能出好题,甚至压中高考题。

试题时创造(原创)出来的,所以学生要想取得高分,就得具备相应的创新(原创)能力。命制一道试题不容易,耗时费力。哪功夫都下到哪里呢?

一、关于材料背景

1、科学性。科学性通俗的讲就是要对。一方面,对于生活逻辑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得是真的,不能虚假臆造一些不存在的信息,不能整些花边新闻,犄角旮旯的信息,搞些偏题怪题,因为这些信息不具备权威性、代表性、主流性、不代表社会发展中主流趋势和问题,所以没有很大价值。第二方面,对于理论逻辑得是对的,没有争议的真理性认识,一味朝着“新事物”“新概念”“新情况”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新事物”往往不具备代表性,只有新颖性。一味的找“小吃”,也不符合高考题稳中求进的风格和要求。第三方面,就是试题中的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要结合的美,结合的巧。这是命题的关键点所在,也是命题者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展示,耗时间主要就耗在这。

2、简洁性。第一,信息不能多余。对于材料的加工,要简介。就像数学试题一样,提供的条件要极致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所以,学生见到的材料信息,大多为有效信息,这是也是试题简单之处。如果像公务员考《申论》那么复杂,试题难度就大了。第二,信息不能少、不能隐含。除了不能多之外,即使试题信息,我称为“已知条件”也绝不能少,很多试题存在信息不全面、不充分的信息,这容易造成做题时候的“潜规则”,对于一个概念信息,如果命题者不能清晰的给学生,那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就一个学生一个样子,这会导致试题失去评价的标准,学生也是一头雾水。第三、要立足整套试题的阅读量等要素的影响,不能孤立的看一道试题的好坏,而是要放到整套试题中来评价。

这个特征很好把握,我们看的电视剧、电影,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的,都是为了剧情服务的,也不能少一个镜头,少了,观众就看不下去了。这和命题是一个道理。命题就是拍电视剧、拍电影,命题者就是导演。

3、融合性。生活逻辑要服务于理论逻辑,即获得素材是要加工的。不能用原始的素材。加工的标准一是不能有语病,二是删减无关的是字词,三是要确保试题信息片段的完整性。不能说半截子话,这样学生是无法审好题的。

整个标准可以参阅政府工作报告文体的样式,里面的很多语言、用词、设问角度的用词,均能从中获得原装的和灵感。还可以参阅课本语言的表达式样和风格,这些都是试题命制过程中可以参照的语言模型。

4、材料信息得有共性特征。无需担心高考命题会有什么学生不懂得术语。对于知识层面,高考是共性考试,才具有公平性。之所以说高考试题有选拔性,不在于考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是在于根据已有知识推理出未知知识的能力和素养。所以命题的时候就简单一点。那种总是拓展知识面,摊煎饼的复习方法,只会导致低水平的勤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蛋糕,而不是摊煎饼。

5、统筹考虑材料信息和答案的关系。正是信息上述的特点,导致了答案的唯一性,也是高考的公平性所在。如果材料给的信息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像数学一样的“分类讨论”,那这就不是单选题了,也就是一道错题。

6、基础题和综合题。政治学科也有基础题和综合题。基础题考察单一。比如2017年考的GDP概念,这属于基础题。只涉及到一个概念,但是该题从内涵角度又展开了,所以该题有不像高一时,判断商品概念的试题。这就是高考题的水平和内涵所在。综合题的样子,涉及到众多不同章节,单元的知识,整合到一起来,有机组成。高考题多为综合题。

二、关于设问

1、设问试题的灵魂。设问是很多学生做题时忽视的内容,恰巧也是命题者最费脑子的地方。我们常见的设问样式有“这说明” “原因是”“启示是”。这些设问样式的前面往往用“这”这个代词。造成了设问样式的单一性,也会造成学生思考的固化。而高考题,很少用这样的设问样式,所以平时的训练和思考,不应该命制和训练这样的试题。这样的试题在山东卷中曾经有个一道经典试题。是关于“热情”其他的均没有太大创新。但是,全国卷的设问极少这样设问。全国卷的设问往往是对材料进行了加工和整合。所以,学生需要准确把握设问的特殊性要求,如果把所有的设问都默认为“上述材料体现了”,那会造成很大的风险。

2.设问的命制主要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何为抽象思维能力。就是学生脑袋中,是否持有一个清晰、完整的问题。一线调研发现,很多学生做题时,根本没有抽象出一个清晰、完整的问题,也就凑合进行思考了,这就造成了很大的风险。他们很多情况下,把所有的设问都默认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很悲哀。所谓的抽象,就好像脑袋是个照相机,咔嚓一下,从试题中提取了一个完整、清晰的问题。能快速、完整、准确的提出的学生,就为以后的思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很快的抽象出问题,那思考就停滞了,甚至是错误的。

三、关于选项

1、选项和材料背景、设问是一体的。原创试题中的①是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配置的具体体现②能扩大满足贫困户融资有效需求,支持发展贫困地区产业增收项目。是正确答案。每道选择题就是一道微型的主观题。运用分析思维容易回答出①②的答案,其实如果材料不变,还应该回答:银行的作用。科学思维,不是哪个专家的专利,是大家都可以学习和使用的思维知识。科学思维的学习和使用,是当下一线教学极其严重的不足之处,导致了很多复习和学习,找不到原始依据,结果误导误撞。

2、选项设置要考学生的软肋。原创试题中的③拓宽了贫困地区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提高了贫困户贷款效率④利于增强贫困户信贷投资意识,降低了贫困地区金融风险。均是错误选项,此两项的思考也是瞄准了学生的软肋。下面逐一分析:

关于试题材料中提及“继续扩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覆盖面”,选项③中也运用了“拓展了”一词,看起来好像可以入选,但是,实际上材料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覆盖面”和选项③中的“贫困地区贷款抵押担保物”不是一个概念。而学生如果不能深入区别两者的内涵,就容易选错。这是对文本内容的考察。

关于主要是从形式的角度考察学生的认真是否具备一惯性。④中有两个分句,第一个分句是正确的。陷阱放在了后面,也是学生容易心理放松的一个环节。

小结:为什么如此设置选项,主要是瞄准了学生的软肋。那学生有哪些软肋?在一线调研中发现了学生很多角度,很多方面的不足和缺点,在此不一一列举。

四、关于备选答案

1、排除法。要慎用,这也是命题者会挖陷阱的地方。

2、排列样式。目前都是“22”组合。没有出现“1”“2”“3”“4”的组合样式,但是平时命题可以尝试训练。

3.“22”组合彰显试题的科学性。试题中往往只有两个相关的信息主题。为什么非要两个?这是符合矛盾观要求的体现。即使试题出现了多个推导和推理,也是2个2个的进行思考和研究,这是思维矛盾问题最小的单位。一般命题都采取这个形式。

 

二、主观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

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过去了,徐立平已不再年轻,同时进厂的工友们都已离开或调换岗位,只有徐立平一直坚守,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呐!”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当下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不仅是对职业良心、职业信誉、职业忠诚做出新的价值判断,更是呼唤中国传统精致文化的回归。

(1)结合材料,分析徐立平获誉“大国工匠”之路的价值观作用。(13份)

【参考答案】

1.价值观作为人们对事物价值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会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4分)

2.爱国敬业的价值准则给与徐立平默默坚守的力量,激励自己挑战权威和困难,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3分)

3敢于担当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压倒了对工作风险的担忧,让他遇险不惊,险中求精。(3分)

4.心忧集体和情怀岗位的义利观和生命观,让徐立平面对生死,舍小家顾大家。(3分)

【命题思路和解析】

概述:关于主观题的命题思路和理念,主要是围绕四个能力要去展开的。在选择题中,没有展示这个分析,因为主观题更加凸显一些,故选取。关于命题过程和选择题有相似之处,尤其是语言整合和优化上,下文择主观题重点角度分享。

一、关于选材。所谓的冷点和热点,不是以时间来决定的。并不是当下出现的就是热点,过去的就是冷点。国家和社会正在做的主流事情就是热点。如果这事很多年前在做,现在还在做,那这件事就是很大的热点。如果一件事全部完成了,那就是历史学科研究的问题。当然,哲学试题除外。很多哲学试题都取材理科的背景材料,也显示文科理科的融合。命制这道试题的时候,也是按照高考题的真题样式进行的预测和模拟,高考题之所以科学就在于试题的上下符合逻辑。那符合什么逻辑呢?主要符合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形式逻辑(演义推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以及运用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等的要求;辩证逻辑,基本符合《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单元内容。

二、关于考点的选取。社会和国家都在不断地发展,要做到精准预测考题,就要能认清当下的主流时政,提前预测一步的信息,就极易成为高考真题。一模一样的的预测到高考题,是不现实的。这不是努力地方向。教师的原创能力,教师对高考试题的命题模型的研究和思考,对答题思维模型和能力的探索,对于知识间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老师努力的方向,这样才会引导学生极限的接近高考题,甚至超越高考真题的水平。很多时尚的新名词或者专业性很强的术语,在高考试题中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得给出让学生能基本审读清楚地解释。如果不给出解释,就会导致试题不公平性,所以,对于热点的复习以及命题应该规范而通俗,不能一味的迎合时政发展和媒体炒作的热点。媒体炒作是基于公司利益的考虑,而高考学科研究室基于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要求,两者不是一个路子。

三、选择题和材料题的关系

每道选择题就是一道微型的材料题。关注到两者的关系,对于减少做题量,提高复习效能有很大的价值。其实,每道材料题做到最核心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环节,实际上是在做填空题。但是,平时的训练中没有填空题,所以,跨越填空题就做材料题,很多学生感觉难度很大。请看关系解析:

2017年中国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进一步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分片包干责任,继续扩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覆盖面,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贫困地区延伸机构和服务,提升金融精准扶贫效率。从经济角度看,中国银监会要求金融机构精准扶贫                              

①是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配置的具体体现

②能扩大满足贫困户融资有效需求,支持发展贫困地区产业增收项目

容易看出,如果改为填空题,最佳答案还是上述的①②。不会有其他最佳或者酌情给分的答案。因为试题的其他组成要素已经把这个已知条件定死了,答案一定是唯一的最佳的。如果,对于每道选择题,我们能够在从主观题的角度再联系一次,这样不仅会突破选择题的解答,也会为做主观题打下很好地铺垫,最终起到“减量增效”的效果。

当下的高考复习,不是画重点,考试默写上就得分的样式了。高考试题的选拔性在于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概念(原理),做出知识和价值判断,进行科学推理。即:根据已知通过科学思维获得新知,这便是创新能力的体现。如果学生只能背过已知的课本知识,忽视或者不会不能科学思维,那复习的结果永远是在摊煎饼,此为低品质的勤奋。高品质的勤奋,主要体现在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上,知识不是最重要的。而此训练,大多尚处于只知道此概念的历史时期。所以,越到高年级作业越多,还未必有好成绩。而科学思维相关的知识和训练方式,是需要一线教师自身和学生得专门学习和培训的,不能光笼统的嘴上说科学思维,炒概念玩玩,真正复习的时候又回到知识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了。

四.关于四个能力的学习

四项能力要求分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其实稍微改变一下顺序:“论证和探究问题”“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这就是解答主观题的基本方法。建议,要求学生和老师一样的学习和研究这四项能力,事半功倍。命题的时候也是按照这样的逻辑来进行工作。

五.关于设问

常见的试题,一般都会有“结合材料?”,“运用??知识”,“分析(概括,评析)具体问题(具体问题=事件+设问角度),”“分值”,四个部分构成。每个组成部分在解答试题中都会发挥各自要素的作用。具体解析如下:

分析??问题——结合材料——运用??知识——整理答案

(明确问题)————(获解信息)————(调用知识)————(描阐事物)

整个命题过程,多要围绕整个环节进行,优化打磨。命题过程就是解答过程的逆行。

六.关于分值

高考题的分值一般是单数,为了防止套路、模板,避免猜要点数目。平时命题也是如此命题和训练。

七、关于答案

该题为哲学试题,答案的设置遵循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演义推理样式作答。所以,答案的一开始都会展示试题中所用概念的内涵,这是大前提,是共性,然后结合材料有针对性的进行语言组织,这是个性化答案。任何一个答案都是理论逻辑和材料逻辑的统一。

【推荐阅读以下原创作品】

公众号主人简介(更新版)

姜修亮|很多孩子毁在了只培养兴趣上

姜修亮|美丽世界的孤儿

姜修亮|有多少人因你而成长

姜修亮|也谈教育公平

姜修亮|我的意思是(读朱永新《新教育》十)

姜修亮|通过孝道聊家庭教育(电台语音版)

姜修亮|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学科原创试题节选

姜修亮|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写作

姜修亮|不为名累不为利役

姜修亮|读朱永新《新教育》第四章

姜修亮|读朱永新《新教育》第三章

姜修亮|坚持做一个好人

姜修亮|读朱永新《新教育》第二章

姜修亮|静静的努力静静的收获

姜修亮|也许你不知道

姜修亮|获聘华中师范大学特聘研究员,感恩有您!

姜修亮|读朱永新《新教育》第一章

姜修亮|初心*奋斗

姜修亮|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

姜修亮|教师节前夕(工作日记)

姜修亮|怎样让自己不断地追求卓越(工作周志)

姜修亮|傍晚我收到一封微信

姜修亮|今晚的电话家访

姜修亮|您设想过自己的未来形象吗

姜修亮|天真是否遇到过无邪

姜修亮|《杨振宁和莫言北大对话》教改启思

姜修亮|做学生精神上的引路人

姜修亮|“议题式”教学与课堂上的“心灵对话”

姜修亮|如何强大自己的气场

姜修亮|学生真心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教育)

姜修亮|怎样能让所学的知识增值?

姜修亮|学习是怎样让您发生变化的

姜修亮|警惕《教育部命题专家警告》(批判性阅读)

姜修亮|中国教育最缺本土化理念下的科学实践

姜修亮|三个家,离哪个最近?(纪实文学)

姜修亮|爱从哪里来?

姜修亮|写作是看得见的思考

姜修亮|优秀品质从来都是超阶层的

姜修亮|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姜修亮|素质教育就是有素质的教师实施的教育

姜修亮|清华大学培训日记(6)

姜修亮|清华大学培训日记(5)

姜修亮|清华大学培训日记(4)

姜修亮|清华大学培训日记(3)—该怎样度过每一天

姜修亮|清华大学培训日记(2)

姜修亮|清华大学培训日记(1)

姜修亮|您的孩子为啥“不听话”?该怎么办?

姜修亮|独立思考的前提是读过上百本经典吗?

姜修亮|批判性阅读(如何避免假阅读)

姜修亮|教师职业发展的初心和困惑

姜修亮|批判性思维

姜修亮|孩子的思维能力是如何被毁掉的

姜修亮|蜗居思想的自由梦

姜修亮|问学访友新疆行

姜修亮|我在2017年高考监考现场

姜修亮|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压轴)

姜修亮|我和学生聊敬畏(即兴讲话整理稿)

姜修亮|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压轴)

姜修亮|批判性阅读(认知)的“情”与“实”

姜修亮|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压轴)

姜修亮|怎样学习能为孩子终生奠基

姜修亮|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压轴)

姜修亮|别让孩子活在别家孩子的尺度中

姜修亮|理智的傲慢和理智的谦虚

姜修亮|诗伴远方

姜修亮|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压轴)

姜修亮|批判性阅读(案例解析)

姜修亮|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压轴)

姜修亮|CT二模试题谈怎样科学命题(二)

姜修亮|CT二模试题谈怎样科学命题(烧脑文,慎入)

姜修亮|昨晚和学生一起感悟《人民的名义》

姜修亮|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压轴试题

姜修亮|科学思维方式—体验、感悟、思考

姜修亮|培养批判思维别忽视一件重要事

姜修亮|拥有正确的坐姿有多重要(修改版)

姜修亮|怎样学习(阅读)能避免成为书呆子

姜修亮|午夜危信

姜修亮|高考前一个月的复习秘籍

姜修亮|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

姜修亮|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

姜修亮|在孩子成长中有一种力量不容忽视

姜修亮|读书多了会失去什么

姜修亮|不能完胜全国卷的致命缺陷是什么?

姜修亮|如何让孩子爱学习并坚持下去

姜修亮|如何命制一份中国好试卷

姜修亮|第一课和最后一课(纪实文学)

姜修亮|怎样工作才能乐此不疲

姜修亮|所有的美好是从哪开始的

姜修亮|上学路上(纪实文学)

姜修亮|“聊天课”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

姜修亮|如何跳出(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姜修亮|是什么让孩子走进了不同的世界

姜修亮|外在的勤奋反映了内在的无能

姜修亮|为什么要多做点“无用的事”

姜修亮|是什么阻止了你的进取

姜修亮|成长过程中最该关注孩子的哪方面?

姜修亮|高三“一模”后该何去何从

姜修亮|家长(老师)最该帮助孩子做好哪件事?

姜修亮|怎样的阅读能不断提升你的气质

姜修亮|我的一堂哲学家常课

姜修亮|真正的教育是什么样子?

姜修亮|如何从根源上破解孩子的学习困局

姜修亮|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

姜修亮|捐资助学(纪实文学)

姜修亮|培养有出息的孩子从哪做起

姜修亮|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

姜修亮|什么样的修心、修身、修行是徒劳的

姜修亮|我们到底该给孩子什么样的家庭教育

姜修亮|如何让勤奋努力的孩子更加出类拔萃

姜修亮|如何从根源上破解孩子的学习困局

姜修亮|最重要的教育是什么?

姜修亮|周有光跨界人生的教育改革启示

姜修亮|成长的烦恼(二)

姜修亮|“中国诗词大会”遇见“香港诗词创作比赛”

姜修亮|我们该尊重对方什么?

姜修亮|行走中的思考(6)

姜修亮|行走中的思考(5)

姜修亮|行走中的思考(4)

姜修亮|行走中的思考(3)

姜修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总结

姜修亮|科学思维常识(1.2)概念 判断 推理

姜修亮|科学思维常识(1.1)探究思维奥秘

姜修亮|科学思维常识(前言)

姜修亮|行走中的思考(二)

姜修亮|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陈南君入号

姜修亮|行走中的思考

姜修亮 | 推 拿(纪实文学)

姜修亮|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科学学习(1)

姜修亮|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科学学习(2)

姜修亮|学习这回事,我们做的科学吗?

姜修亮|最新消息(十)

姜修亮|(家庭、学校)教育中必须做好的最核心工作

姜修亮|孩子你不用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

姜修亮|开启幸福生活从生涯规划开始

姜修亮|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

姜修亮|学习大大的家国情怀

姜修亮|这些教育话题你关注过吗?

姜修亮|一次师生对话引发的思考

姜修亮 | 学、思、悟

姜修亮|青岛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简析

姜修亮|不要让孩子成为低品质的勤奋者

姜修亮|知识贩子和精神践行

姜修亮|杂事碎思

姜修亮|忽视哲学(思维)教育是教育的最大败笔

姜修亮|生活的模样在于你看他的角度

姜修亮|“三无”随想

姜修亮|历史选择真正的哲学

姜修亮|从孝道谈家庭教育

姜修亮|感恩节 你是否记得父母生日

姜修亮|关于做教师的几点思考

姜修亮|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姜修亮|世界哲学日聊聊“两大阵营”

姜修亮|如何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人格

姜修亮|特刊:香港大学马冠中博士入驻本公众号

姜修亮|记在青岛市中小学生辩论赛上的即兴点评

姜修亮|成长的烦恼 生活的味道

姜修亮|若有所思

姜修亮|为什么孩子会把父母(老师)的话当耳旁风

姜修亮|有个性的羊

姜修亮|给教育厅长的一份作业

姜修亮|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姜修亮|科学思维有哪些特点

姜修亮|孩子学习不好的真实原因你知道吗?(二)

姜修亮|教育这个样谁该负总责

姜修亮|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姜修亮|学生做错题的非智力非知识性原因有哪些

姜修亮|探究学习行为和思维过程才能解决学生的根源性问题

姜修亮|如何让孩子真切的“属于”自己(一)(家教分享)

姜修亮|如何让孩子真切的“属于”自己(二)(家教分享)

姜修亮|如何让孩子真切的“属于”自己(三)(家教分享)

姜修亮|孩子很努力成绩却平淡的真实原因

姜修亮|心灵劝导遇到不良情绪(对北师大吴国珍教授两个问题的思考)

姜修亮|读张志勇《教育家情怀》争当真教育先锋

姜修亮|去掉头衔和荣誉你的言行还受待见吗

姜修亮|凝心聚力奔向远方

姜修亮|观窗外闲思秋韵

姜修亮|如果,你有空坐下来歇歇

姜修亮|文革中知识分子为何命运多劫

姜修亮| 一 桶 爆 米 花

姜修亮|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每次授课得有精品意识产权意识)

姜修亮|2012年在58中的高考主题报告

姜修亮|粗心大意不是孩子的错

姜修亮|真心所向 马上去做

姜修亮|中(2)班的第一次家长会

姜修亮|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家教心得)

姜修亮|8 个 句 子

姜修亮|你的大学在人间

姜修亮|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回忆整理)

姜修亮|说说大白菜那些事(业内文)

姜修亮|根根铁丝拧成的彩礼钱

姜修亮|明月千里寄相思

姜修亮|今上午在高二(11)的一段即兴讲话

姜修亮|偶思70年代的世界与中国

姜修亮|走过的路—通往炼狱的列车 (一)

姜修亮|走过的路(四部曲—春篇 夏篇)

姜修亮|生活之“简与慢”

姜修亮|张艺谋(G20文演)心中的世界文化多样性

姜修亮|有理想你就年轻

姜修亮|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一)

姜修亮|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二)

姜修亮|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三)

姜修亮|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四)

姜修亮|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五)

姜修亮|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六)

姜修亮|分享与开学季的家长和莘莘学子(七)

姜修亮|往期原创作品靓眼言论十则

姜修亮|聊聊林丹 李宗伟 谌龙之间的“三国演义”

姜修亮|人生几何,得准备几个拿得出手的故事

姜修亮|小龙虾保险  付费空调  简单执法

姜修亮|把牛撞死的斗气车 ,真牛!

姜修亮|中国思维教育第一人袁劲松入驻本公众号

姜修亮|功德之心岂能用彩票来养护

姜修亮|无心之失是因已忘初心

姜修亮|药检呈阳性 形象呈阴性

姜修亮|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深度)

姜修亮|学习方法之谈教科书的使用(文长需耐心)

姜修亮|谈谈我的育人观

姜修亮|你家孩子有这些学习细节的不足吗?

姜修亮|你还记得吗?2006年咱们的高二(12)班

姜修亮|用尿取火对新教育的启发

姜修亮|不做背着很多书的驴子

姜修亮|哲学故事里的是与不是

姜修亮|给篡改者一条生路 给法治该有的空间

姜修亮|在义利两难中选择條荡心灵的尘埃

姜修亮|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是什么?

姜修亮|影响孩子人生的33种(句)优秀品质和箴言(家教分享)

姜修亮|诚信缺失的诱因是人性的束缚和压制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7,8,9)|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5,6)|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3,4)|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1,2)|姜修亮

姜修亮|用探索真理替代拥有信仰

姜修亮|再也不能这样教,再也不能这样学 (深度)

姜修亮|谈谈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机和有效策略

姜修亮|[家庭教育]谁是特级教师的女儿自杀背后的推手

姜修亮|[养生之道]为了健康而奋斗

姜修亮|[时评]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国际比赛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比赛

姜修亮|时评:不忘初心 方得民心

姜修亮|时评:对于“断臂乞丐”岂能拆穿了之?

姜修亮|我与法国学者的一席谈

姜修亮|再悟集体智慧 汲取前行力量(二)

姜修亮|再悟集体智慧 汲取前行力量(一)

姜修亮|在文化激荡中激浊扬清

姜修亮|我的二胎时代

姜修亮|彩虹是通往天堂的路

姜修亮:晒晒本学期工作总结

姜修亮:孩子成绩不好,该怎么办?

姜修亮:不必在意,洒脱一些

姜修亮|童言童趣(家庭故事五则)

姜修亮|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六大糟粕

姜修亮|你不知道的三个学习原理

姜修亮|做人做事做自己

姜修亮|工匠精神与职业艺术化

姜修亮|什么人不值得帮助和尊重

姜修亮|生命中,哪个人让你时常想起

姜修亮|我为儿子写童话

姜修亮|平庸和优秀的差距在哪里?

姜修亮|心中那颗小树

姜修亮|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姜修亮|从阅读和理解谈起

姜修亮|诚信与生存

姜修亮|启蒙与唤醒

姜修亮|谁来买她的火柴?

姜修亮|二两牛肉

姜修亮|找回自我 活出天性

姜修亮|创业简史:这不是一颗流星

姜修亮|应试是教育的下脚料(教育文萃 原创必转)

姜修亮|论质疑精神

姜修亮|答学生课堂提问的几段即兴讲话

姜修亮|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姜修亮|人格魅力初体验——记我与当代教育家崔仁波先生的几次交集

姜修亮|不必远行,幸福和修炼就在你身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