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带着一颗善于反思的大脑从事最平凡的事业
如果说书本是知识的载体,那知识便是智慧的载体。知识可以学,智慧只能靠学生自己悟。这个感悟可以是经验,也可以是教训。
当忘记老师讲授的知识的时候,智慧是否有产生?是否留在心中?如果学生只是死记硬背知识,忘记之后或者学习知识的时候不引导学生感悟智慧的存在,那这样的教育教学是不完整的,是没有完成的。因为,知识总会忘记,让学生感悟到智慧的存在,并创造时机让学生用智慧配置好自己的衣食住行,解决好吃喝拉撒睡,这才算是找对了方向。一旦用智慧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那学生便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吵了一天,一人说3×8=24,另一个人说3×8=21,相争不下告到县衙。县官听罢说:“把三八二十四的那个人拖出去打二十板! ”二十四的人就不满:“明明是他蠢,为何打我?”县官答:“跟三八二十一的人能吵上一天,还说你不蠢?不打你打谁?”
这个故事非常典型的告诉我们知识性学习和智慧型处理问题的区别。被打者显然是以知识为核心的学习者,他的答案没错,但是遇到了一位不讲理的甚至是精神病患者,他还继续坚持“真理”,那就直接暴露了他的智慧水平不高。同时,县官的高明之处,不仅仅知道正确答案,还能明辨是非,处理好这次争吵,这便是智慧之举。课本只会告诉学生3×8=24,但是这个基本的算式会遇到成千上万种情景,课本便不能提供如此多的答案了。知识是死的,通用的,解决静态的问题;智慧是活的,具体化,用来解随时随机的问题。唯有结合知识与智慧,才懂得如何驾驭和使用知识,否则就是生搬硬套;或者会感觉学到的知识没用。其实,孤立的使用知识确实作用不大。说了这么多?何为智慧?下面再举例说明。
一位老师让学生想办法,在三天之内,用一种物品把一大间屋子填满,填的越满越好。一位学生,用尽三天时间,费了好大力气把很多的干草堆满屋子。而另一个学生则在夜晚点燃蜡烛,让烛光充溢屋子。最后,老师肯定表扬第二个学生。类似的案例在著名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比比皆是。一休作为一个小和尚,年纪不大,懂得知识肯定不如一个成年人多。但是,他能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优化配置已知的各项资源解决问题,可见对于知识的配置和使用能力极其重要。大家看看,里面有知识,这时可千万别倒向知识一方,忘记智慧。此时,我想到了家常古文“传道受业解惑”。古人也是把传道放在第一位,授业解惑次之。而今的教育行业,正好逆向行之,把解惑应对考试,把授业应对考核放在了第一位,而这“传道”的事情极少有人问津,时间久了也就整体上荒废了。
对于,阅读也好,学习也好,课本上的字、画、图看得见,所以这些容易成为学习者重点钻研的对象。而智慧,看不见摸不着,其层次高低取决于学习者修炼的境界。比如,经常锻炼身体的一般身体健壮,那这精神力量和智慧也是如此,经常感悟反思的人,锻炼了精神,促使其精神力量很强大,智慧的层级比较高。我们可否学学和尚的打坐悟禅,静思冥想?
思维的力量很强大,它可以抽象的认识到存在的智慧。举例说明:平时我们都是学习累了才去运动、健身、听音乐、休闲娱乐一下,然后再学习。我们美其名曰:劳逸结合。如果我们反思一下这再平常不过的学习计划安排,我们是否抓住了事情的根本呢?如果我们把顺序倒置一下:每天的生活从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开始,运动累了再开启文化课的学习,是不是会效率更高一些呢?我们总是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是想问题办事情好像从来都不先从这个“本钱”出发,而是急功近利的直奔主题。倒是把个“本钱”放在了次要位置,甚至有很多人为了其他,干脆扔掉这个“本钱”。你说倒置的思考和行动,算不算是智慧之举呢?
实践证明,适度运动后的学习,更轻松,效率更高。事实证明,学习优异的学生往往在体质、运动能力优于学习较弱的学生。
做教师,就应该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最平凡的事业。思考、反思、总结、创新,正因为如此才有存在的价值。反思,是再次回顾以前美好记忆和糟糕情景的一面镜子,唯有如此才会跳出昨天的束缚,摆脱原先的无知,捋顺明天的生活。这是一个觉醒、顿悟的过程,人生的真谛和成长不就在于此吗?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如果只吃“堑”,不长“智”,便是没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推荐阅读以下原创作品】
姜修亮|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学科原创试题节选
姜修亮|心灵劝导遇到不良情绪(对北师大吴国珍教授两个问题的思考)
姜修亮|你家孩子有这些学习细节的不足吗?
姜修亮|影响孩子人生的33种(句)优秀品质和箴言(家教分享)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7,8,9)|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3,4)|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1,2)|姜修亮
姜修亮|[养生之道]为了健康而奋斗
姜修亮|[时评]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国际比赛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比赛
姜修亮|时评:不忘初心 方得民心
姜修亮|彩虹是通往天堂的路
姜修亮|童言童趣(家庭故事五则)
姜修亮|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六大糟粕
姜修亮|你不知道的三个学习原理
姜修亮|做人做事做自己
姜修亮|工匠精神与职业艺术化
姜修亮|什么人不值得帮助和尊重
姜修亮|生命中,哪个人让你时常想起
姜修亮|我为儿子写童话
姜修亮|平庸和优秀的差距在哪里?
姜修亮|心中那颗小树
姜修亮|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姜修亮|从阅读和理解谈起
姜修亮|诚信与生存
姜修亮|启蒙与唤醒
姜修亮|谁来买她的火柴?
姜修亮|二两牛肉
姜修亮|找回自我 活出天性
姜修亮|创业简史:这不是一颗流星
姜修亮|论质疑精神
姜修亮|答学生课堂提问的几段即兴讲话
姜修亮|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姜修亮|人格魅力初体验——记我与当代教育家崔仁波先生的几次交集
姜修亮|不必远行,幸福和修炼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