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我能为学生做点啥?(第350篇)
你也许不知道,学生面对(政治)全国1卷很难得高分的原因之一竟然是:学生在整个做题过程中竟然不知道自己在干啥。换言之,学生消耗了10多分钟练习(考试)时间解答一道试题,却不知道自己解答的问题是什么。以下是我给一位非山东籍考生做义务辅导时的录音,和各位读者一起分享(以引出该文的主体):
各位,听完后您别笑话这位学生,经过我多次点拨,多次把考生拉回到中心问题上来,这位考生才把问题思考到最后。考生中间多次跑题,老是习惯脱离问题跑到课本上找现成答案。各位,这就是当下很多学科的教育水准,千万不要咋舌笑话该学生以及教育现状。我们知道大千世界千变万化,课本不会提供现成的答案。(此处不再赘述,后面的文章会专门针对这种教育现象进行批判。)这种情况在全国考生中是极其普遍的情况。
把这个话题延展开来才是我今天要和各位交流的主题:请问,您自己知道自己的人生终极问题是什么吗?当我问到这里的时候,你也许就瞠目结舌了,也会像刚才那位考生一样时不时就跑题,跑偏自己或有或无或模糊的人生终极问题。
标准决定品质。如果此是你正在做自己心仪的事情,比如正在复习准备开学的考试,突然有好朋友邀请你去打球,此时你的选择是什么?是选择继续复习,吻合自己的考试要求,还是禁不住诱惑把手头的事一抛,去打球了呢?
如果一个人清晰自己的人生终极问题,那在这些诱惑面前往往会选择说“不”。这就是清晰思考的价值。如果复习应对考试,是为了在家长老师面前能交代过去,为了在同学朋友面前有面子,那这些行不由衷的目标是没有坚定力量和强大抵抗力的。
一个清楚自己使命的人才是成熟的人,这个使命要来自自己自由真实的选择,否则即使被动选择了,也不会坚持下去。
我非常反对给不同的班级取那么多不同的名字“宏志班”“励志班”“普通班”“实验班”。一旦学生被冠以“普通班”的符号,那学生就会受到这个“咒语符号”的影响给自己降低标准,只有付出很大的心理代价才可以逃脱这个咒语对其的束缚。反之,如果我们以“实验1班”“实验2班”“实验3班”给以冠名,即使孩子开始没动力,也会以“实验班”学生标准来要求自己,这便是标准对品质的影响。教育就是由这些细微的力量构成,或正能量或负能量。
我时常在聊天中谈及:通过一个人的言和行能窥探一个人的内在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期许很多,时时处处都会以高标准要求自己,那怕是大夏天也会穿戴得体,绝不邋遢。反之,则不讲究,不要好。
说了这么多人生终极问题?也许您急于想知道自己的人生终极问题是什么。这个答案和自己的价值观密切相关。方法很简单:请您列举50或100件,你觉得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然后把这些事件进行分类,分为最具核心意义的事情,次要核心意义的事情,不大有意义的事情。分类后,你自己就清楚当下你的价值观了,就清楚当下你的人生终极问题是什么了。在很多选择和抛弃之间,你都会依据这些终极问题作出自己的抉择。(注意:终极问题可调可换可修改)
也许有人问:姜老师你是怎么想到这些古怪的问题和答案的。我再深究一下,告你很简单:我只不过是通过100个问题(现象),看到了(终极问题)这个本质。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吗?看看,学哲学就是学习思想方法,管用!学习哲学能够让我们减少迷茫,增加清晰,能够让我们更好的面对、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聊到这里,我想和各位说说“溢美之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向学生说说“溢美之词”。所谓“溢美”是包含着夸张的成分,学生暂时没做到,我们“过度”表扬了。看起来有脱离实际的嫌疑,但是,我还是主张不要吝啬这些“溢美之词”。其实,所谓的“溢”就是给学生指出新的进步方向和标准,并且这个“溢”出来的标准是积极向上的,那我们做老师的何不卖这个“人情”呢?请大胆的鼓励孩子们吧,不要吝啬这些“溢美之词”,他们会在温暖和力量中,朝着“溢美之词”期许的方向发展。教育就是这样的神奇,这些“溢美之词”犹如阳光对植物的向阳效应。
教育是很专业的事情,不是谁都可以随便插上一句的。这个事情我们应该以很严肃的态度来对待,否则很多外行和业余观点极易误导民众。比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类比足以让一个家长从孩子出生就给孩子的脖子上套上一个高考倒计时牌。其实,教育本来面目不是竞争更不是比赛。比如“大师级的学习、记忆方法培训班”。一味的只追求分数,不栽培分数的支持系统;有些学生和家长感觉老师总是“小题大做”,或是认为老师布置的这事也不重要,那事也不重要,就是孩子的分数和成绩重要。世上哪有这样的空中楼阁,只要“第三层”。很多孩子就是让家长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要求给熏陶坏了。
教育无大事,都是一件一件小事来培养孩子。教育无小事,孩子也是一件一件大事锻炼出来的。
在教育上也好,在生活中也好,大家往往喜欢扮演消费者的角色。比如,大家都爱花钱买书阅读,您曾想过要自己写本书给别人阅读吗;比如我们都爱花钱去电影院进行文化消费,您可曾想过要自己拍一部电影给大家欣赏吗?
关于教育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是,那天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要给教师拍纪录片,这些题材可以是《军训》《班主任》《我的艺术班》等各种题材,可以是连续剧,可以是纪录片,即使没有太多的观众,也可以留给自己看。我想这些影视作品不会亚于《舌尖上的中国》,因为其精彩源于有爱、有细节、有奉献。
最近我翻看了几本关于思考和职场的书籍,发现大部分成功的案例都取自外国,而很多失败的案例都取材于本国,是不是这样的书籍不值得深度阅读呢?因为外国书籍中国化是需要费脑子的。肯定不是这样的。
反思一下我们当下:我们是不是仍处于中国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呢?
比如,我们很多时候容易束缚于“单位让我们干什么”,而不能够实现“我们真的想为教育做什么”;束缚于“我们当下只能在条框内做什么”而不能实现“我们到底擅长做什么”;束缚于“我现在是什么身份、处于什么社会地位、已经获得哪些荣誉”,而不关心“通过努力将来我会是什么样子”等等。
我们要想做真正的教育,只有我们自身能想到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才会引导学生也去思考这些问题。因为,最终能引导学生获得幸福感实现人生价值的绝不是外在的条条框框,不是这个标准那个指示,而是学生心中不变的追求。
【推荐阅读以下原创作品】
姜修亮|今天军训口号声就是明天教室读书声(军训纪实4)(第347篇)
姜修亮|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学科原创试题节选
姜修亮|心灵劝导遇到不良情绪(对北师大吴国珍教授两个问题的思考)
姜修亮|你家孩子有这些学习细节的不足吗?
姜修亮|影响孩子人生的33种(句)优秀品质和箴言(家教分享)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7,8,9)|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3,4)|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1,2)|姜修亮
姜修亮|[养生之道]为了健康而奋斗
姜修亮|[时评]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国际比赛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比赛
姜修亮|时评:不忘初心 方得民心
姜修亮|彩虹是通往天堂的路
姜修亮|童言童趣(家庭故事五则)
姜修亮|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六大糟粕
姜修亮|你不知道的三个学习原理
姜修亮|做人做事做自己
姜修亮|工匠精神与职业艺术化
姜修亮|什么人不值得帮助和尊重
姜修亮|生命中,哪个人让你时常想起
姜修亮|我为儿子写童话
姜修亮|平庸和优秀的差距在哪里?
姜修亮|心中那颗小树
姜修亮|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姜修亮|从阅读和理解谈起
姜修亮|诚信与生存
姜修亮|启蒙与唤醒
姜修亮|谁来买她的火柴?
姜修亮|二两牛肉
姜修亮|找回自我 活出天性
姜修亮|创业简史:这不是一颗流星
姜修亮|论质疑精神
姜修亮|答学生课堂提问的几段即兴讲话
姜修亮|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姜修亮|人格魅力初体验——记我与当代教育家崔仁波先生的几次交集
姜修亮|不必远行,幸福和修炼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