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修亮|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学习本质及价值(第358篇)
当下生活、工作的快节奏迫使我们每天疲于奔命式的劳作。但是,这种工作状态除了能让其获得“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称号外,没多大作用。如果学生也犹如当年只追求GDP数字一样,那学习不会有大长进。因为时间和精力都耗在了应付速度上。老师赶教学进度,学生赶作业速度,这两个要素是否构成了每天教育和学习的主调呢?
学生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学习效能,只有下慢功夫,打硬仗。狭隘来讲,学习问题的解决才是成绩的增长点,如果总是捣鼓一些会做的问题,或从数量上下功夫,积攒一些基本的知识,成绩是永远不会提高的。
在学生上学之前,无论对于数理化、政史地,学生都会有朴素、零散的认知,也会根据这些认知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决策,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行为。但是,请注意:为啥要上学?为啥非要学习专业知识?那靠“吃一堑长一智”来过活怎么就不行?
在这里,我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来回答这个古老的话题:与学生的朴素零散的生活经验相比,课本(专业)知识,提供了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成果。
学生学习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对课本或课外专业知识的学、思、悟、践,或修改或替换原先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以便在新基础上做出更加科学、可靠、可信、稳定性强的价值判断,最终做出比原先更可靠更稳定的选择。
简单说:学习的本质就是优化完善原先的理性认知(决策前提),使其更加靠近真实和真理,以便我们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判断和选择。这就解释了:学习好的学生自然得分就高。也只有这样的学习才会让学生发生行为上的改变。
以前,网上有几个段子,是讲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请大家再次赏析一下:
案例一:
父子二人饮茶,儿问:“为什么要我读书?”父说,如果你没有读书,你就会说:‘卧操!茶不赖啊!”
父答:“你读了书,喝这茶时就会说:‘此茶汤色澄红透亮,气味幽香如兰,口感饱满纯正,圆润如诗,回味甘醇,齿颊留芳,韵味十足,顿觉如梦似幻,仿佛天上人间,真乃茶中极品!(含有较为的安全思考过程和的稳妥决策依据)
案例二:
没文化的表达爱国之情时:不转不是中国人!(“转不转”和“是不是中国人”没有必然稳定的联系)
文化人会这样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生死观、义利观)
案例三:
没文化的会说你:是狼改不了吃肉,是狗改不了吃屎。
有文化的说你:“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深入性格等心理因素)
尽管上述观点有些绝对,但是三个案例都可以告诉我们更加深刻的认知,对于正确、准确把握问题,做出科学决策是有极其重要价值的。
我们细思这个学习的本质:至少对学生有如下几方面的要求:
1、学生得能反思总结(抽象)出日常对某问题的认识情况(或疑问或观点)。
如果学生不能迅速形成自己对某问题的当下认知成果,平时就是我们的说的不爱动脑子,那么和老师一起学习时,很难形成对原先认知的修补或替换,难以嫁接上新的内容(我们俗称理解能力不行),就容易导致尽管听的很认真,但是其实没有学到脑子里。
一线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不会提问题,不能提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太弱。什么意思呢?就是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那么多事情,面对过的那么多情况和局面,学生不能迅速组织和调动语言,形成认知观点,难以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简单的说就是:学生不能把问题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抽象”出来。我们看到的教育现象就是学生不会提问题,不能提问题,或者吱吱呜呜说不完整,说不清楚。就此我们可以断定:平时培养爱动脑子阐释观点和看法学生的潜质比爱背诵古诗积攒知识量的学生学习后劲要大的多。前者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或者培养的是知识含量。
2、学生在修改和替换原有认知的时候需要更强大的勇气。(我们可以认为是有胆量、脸皮厚或心理素质好。)
犯错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自己错了,更可拍的是知道了错了却没有改错的勇气。
每个学生都是基于原先认知的正确性而感觉自己存在的意义。如果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小组讨论,返现原先对某问题的认知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自然会产生否定自己的失落感,严重的会打击后续学习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需要强大的内心力量敢于面对自己的认知不足和缺失,敢于揣着这样的心态接纳新认知,嫁接新知识,获得新感悟。或者,在自己怎么学业学不会的情况下,要有勇气问老师,这点至关重要。如果缺少这个勇气,那学生会知难而退,沉不住气,继而就是焦虑和烦躁。在此,我们也看出从小需要培养孩子的勇气外,锻炼孩子的耐心也至关重要。
3、乐于接纳新事物。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往往伴随着焦虑和恐惧,有时也戏称为“兴趣”。这样的心态和“居安思危”是配套的。常日以往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我们可否从“获得感”和“机遇”的角度引导孩子:克服苦难获得新知识锻炼自己的机会。这样既有“获得感”,又有“机遇”,学生看到的是光明和进步。
基于对批判性思维视角下的学习本质的探索,我附加赠送给教育读者一个配套的备课思路,这是当即即兴思考的,有些不完善的地方,与大家分享,大家琢磨着用。
备课四部曲(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教师、学生、内在心理、外在行为)
1、通过生活案例引入,展示学生没学新课前的认知(现象或规律性等)
2、通过教师引导或小组讨论深度分析学生认知结果(引出错误、不足或产生冲突)
3、探究新的(未知的)现象性答案和规律性认知(完善提升原先的认知)
4、结合新案例使用获得的规律性认知获得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也可以是练习试题)
【推荐阅读以下原创作品】
姜修亮|One World Different Dream(第354篇)
姜修亮|今天军训口号声就是明天教室读书声(军训纪实4)(第347篇)
姜修亮|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学科原创试题节选
姜修亮|心灵劝导遇到不良情绪(对北师大吴国珍教授两个问题的思考)
姜修亮|你家孩子有这些学习细节的不足吗?
姜修亮|影响孩子人生的33种(句)优秀品质和箴言(家教分享)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7,8,9)|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3,4)|姜修亮
姜修亮|关于日常课堂九大“失效片段”的调研和思考(1,2)|姜修亮
姜修亮|[养生之道]为了健康而奋斗
姜修亮|[时评]你在我眼中是最美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国际比赛
姜修亮|时评:一个人毁掉一场比赛
姜修亮|时评:不忘初心 方得民心
姜修亮|彩虹是通往天堂的路
姜修亮|童言童趣(家庭故事五则)
姜修亮|剔除传统文化中的六大糟粕
姜修亮|你不知道的三个学习原理
姜修亮|做人做事做自己
姜修亮|工匠精神与职业艺术化
姜修亮|什么人不值得帮助和尊重
姜修亮|生命中,哪个人让你时常想起
姜修亮|我为儿子写童话
姜修亮|平庸和优秀的差距在哪里?
姜修亮|心中那颗小树
姜修亮|和孙主席的一次饭后闲聊
姜修亮|从阅读和理解谈起
姜修亮|诚信与生存
姜修亮|启蒙与唤醒
姜修亮|谁来买她的火柴?
姜修亮|二两牛肉
姜修亮|找回自我 活出天性
姜修亮|创业简史:这不是一颗流星
姜修亮|论质疑精神
姜修亮|答学生课堂提问的几段即兴讲话
姜修亮|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姜修亮|人格魅力初体验——记我与当代教育家崔仁波先生的几次交集
姜修亮|不必远行,幸福和修炼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