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理论园地:邢昊:像玻璃一样飞翔 ——读《周广学诗歌精选》所感 (总1124期)

王恩荣主编 诗眼睛 2021-10-07




周广学,女,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人,现居山西晋城。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晋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晋城市上党梆子研究会常务理事。诗歌见于《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探索》《中国诗人》等全国各地报刊,入选《中国年度诗歌》等多种年度选本和其他诗歌选集。曾获多种诗歌奖项。出版有诗集《含泪的花期》《周广学诗歌精选》《零的抑扬顿挫》《掩藏着鸟鸣》。




像玻璃一样飞翔

——读《周广学诗歌精选》所感


邢昊

  

被一口气轻轻吹动,我看见/它暗藏的弧线向着四周急速漾起/并非湖泊被多情的鸟翅掠过/微微的恐慌中,它一边挣扎一边开放:一个少女丰满而窈窕的身体/“必然的淬火——”金色的光照耀着/尖叫高出我的听觉/它在疼痛?它其实在飞舞/而迫近太阳的眩晕令它黑下来:恍如坠向深不可测的洞窟?“但它的美还不够!”蜿蜒的蛇,彩色的纱巾/追上它。


在它的脖颈/胸前/腰间/臀部细致地缠绕——是一股灼热的流体——然后凝结:飘逸袅娜的疤痕/永不被风吹起/“端庄些,再端庄些!”“它是纯洁的,透明的……”


尽管这些事物都带有一些夸张、抽象和变形,却又那么自然和真实。而真正理解周广学营造的这个神秘之夜的人,会从这些画面里看到一个新鲜的夜,奇特的夜,立体的夜,多维的夜,它远离了那些陈旧的形式,它是独立的面孔。正是这些似乎有意义又似乎没有意义的生活的无数个瞬间,那些苍白的、平静的、喧哗的、默然的、爆裂的、冰冷的东西,构成了黑夜的核心。这个怪异的周广学,这个神秘的女巫师,她热爱这些透明的部分,她想要抒发和描绘这样的琐碎东西的欲望,胜过了想要抒发和描绘那些具有所谓重要意义的东西。她更钟情这样的跳跃和提升,她更偏爱这样的透明的飞翔,她更迷恋这玻璃一样美妙的瞬间。


在《在玻璃制品公司目睹一只花瓶的制作过程》中,周广学既像一个认真而耐心的观察家,又像一个精细的亲手操作者;她既是旁观者,又是被火焰烧灼得开花的那个形体。这样的叙述爆裂、盛大、妩媚,美妙而令人惊讶。同时,“目睹——过程”本身就蕴藏着许多诗以外的内容,诗人就这样默默地在这个另类的角落里潜伏下来。周广学感觉中的“花瓶”——被轮机的离心力渐渐作用着,“一边挣扎一边开放”,竟然怒放成多姿多彩的少女。玻璃的变异改变了诗人观望的内涵与角度,她由一个旁观者急速转化为一个合谋者。“端庄”“纯洁”“透明”,三个决定性的词语宣告了最终的结果,也非常委婉而象征性地阐明了周广学对诗歌美学的理解。


每次看《周广学诗歌精选》,我都会感到有一种内心和灵魂深处的震颤,感到她对每一行诗歌,乃至每一个字词,每一个意境和片段,都斟酌再三,特立而非凡,倾倒着众生。她诗歌中水晶般的高贵属于女性特有的饱满,那样的字句里,无不投射着女性的典雅和端庄,浓缩着她别致的风韵。她嶙峋的双肩总是披着披肩,仿佛畏寒一般,又像是完成一个拥抱的姿势,她是守住太行山漫长黑夜的那个人,“夜里,你明亮的身影/一次又一次嵌入/比夜更黑的梦里/仿佛珍珠落入深潭……”,这颗珍珠,开得如此金贵宁静,暗地妖娆了去。周广学诗歌的高贵无关贫穷富有,无关前世今生,无关日月星辰,她的高贵只与浓烈的情感血脉相连,她是太行山顶的一弯“月亮”,所有困苦而悲伤的历程,仿佛天生都是为她精心准备的。苦难是落入她灵魂蚌壳里的一粒沙子,她是落入黄土地伤口里的一滴眼泪。“无可挽回的坠落/泪水是贫穷的/摇曳——闪光/女妖只是一瞬。荡漾/在你君王的眼睛和意念里/只是一瞬/……疼痛。慢慢地渗入泥土……”无欲无求的周广学,她只把艺术的诗歌看作是透明的玻璃般的一次又一次奇妙飞翔,带着泥土中的疼痛和雨露,周广学轻轻叩开了诗歌的柴门,走进了厚厚的书简纸帛中,她不得不用土地的眼泪悄悄开启自己的诗歌之旅。她的爱低入尘埃,她与诗人程旭荣先生的结合,本身就是一种诗人的平方,他们是两根燃烧的绳索,缠绕在一起,更剧烈地燃烧。而在面对黄土地时,周广学的爱却是如此卑微,一低再低,低到尘埃中去,直到不能再低,直到无法选择。她因此而不得不以诗歌为足,在苍凉、辽阔的人世间踟蹰而行。太行大地因为她的诗而清风吹拂,落日温柔。她像在服一场没有终点的苦役,那眼角的妩媚和眼内的泪水已经被时间和诗蘸尽了。


月亮沉落了,但那莹莹月光一如周广学肩上始终璀璨的灵魂,即使在漫长的黑夜,也执意笔下生花,开出满天的星光灿烂。其实,她不仅仅是一片透明的玻璃,她更是一轮银亮的新月。周广学非常善于写一些短小的抒情诗,在这本诗选里,她短小的抒情诗表现得复杂细腻,堪称“百感交集的抒情日记”。


人们总是沿着一条斜坡/从煤油灯走到电灯/没有像上帝一样将它们并列/其实它们各自都有一个空间/一套美学。现在我让目光/带着梦的遥想/从电灯回到煤油灯。看见它吊在火台的上方,一锅米粥/在它的下面缓慢地/发出“咯嘟咯嘟”的声音。它半透明的黄晕/向四周散开,并逐渐淡去/不规则的边缘与屋子里/报纸打的顶棚,白石灰涂的/已经发暗的墙壁,以及北面那只/粗笨的斑斑驳驳的粮柜……合在一起/更旧的两只凸肚子的大缸/站在它们接缝的拐角上/缸的脚下,高高低低的坛坛罐罐们/成溜儿摆开/委婉细腻,增添了另一重接缝。


在这首题为《让目光带着梦的遥想……》的抒情诗里,周广学极其细腻地描述出返回童年时代的各种心绪,描绘了从煤油灯到电灯不可思议的“进程”。尔后,用更深入的笔触,使那些极其普通的坛坛罐罐们,排列成历史的接缝。诗到此骤然转折,打断了温柔的追忆,奏出了更复杂更深沉的生活旋律。在心灵完全屈服于往昔的召唤下,在思念的祈求中,辛酸的生活如此“委婉细腻”,而当心灵感到一种萦绕心际而又使人心惊肉跳的奇特战栗时,诗歌的针线又把痛苦的缝隙缝补成浑圆的一体,往日的快乐和安宁却到此结束。深邃而睿智的周广学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委婉地咀嚼着悲喜交加的过往云烟,其间含有深刻的生活哲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她的诗极度简洁,跳跃,转折,也带来免不了的省略后的晦涩,令人感到异常神秘而惊讶。然而,高度的节制恰如其分,点到即止,绝不作一个词、一个字的拖沓,这是她诗歌力量的自然之致。周广学的大部分诗歌,以质朴见深处,以平凡见超然,始终充满神秘和诱惑。她与其说是打开了一颗极其柔软的心,倒不如说这颗诗心是坚定的,是刚强的;与其说是诗在流泪,倒不如说是残酷抒情的心灵在反省和漂泊。在这本诗歌精选中,我有感于她先是冷处理,先是把情绪放低,而这个“低”,恰恰是为了最后更高、更远的玻璃般的飞翔。

 

来源:山西日报




诗歌是永恒的火焰

——读《周广学诗歌精选》


卓然

  


“诗歌是永恒的火焰。”这是我在读《周广学诗歌精选》时,读出来的一个最让我放不下的诗句。这诗句,应该是她的整部诗集中的一个亮点,诗人就是用了这样一个诗句揭示了诗歌的本质,道出了诗歌生命的真义。


“诗歌是永恒的火焰”,广学为诗发出这样的一个宣言时,她自己却退了一步,抑或是进了一步吧,说“是黑夜里的心”。多么美妙啊!总能让人想起鲁迅笔下那大地上的“春华”与笔端上的“春温”。而她自己呢,她是既不能“仰天大笑出门去”,也不能“独怆然而涕下”,她没有古诗人如此的豪放与张狂。古人讲到豪放时说:“豪放强调一个情字,注重一个气字。豪放之情,不是微温,不是含而不露,不是缠绵悱恻,而是热烈、激越。它如心底燃烧的火焰。”而广学可能因了性别角色的缘故吧,她“只是将自己/关在黑屋子里/听时光如秋叶般/一片片凋零的声音/听多思多忧的额头/生长苔藓的声音”。从以上的诗句中,我们读出来的,居然是一颗“黑夜里的心”,一颗跳动的心。读这样的诗句,你能想到谁?想到谁的诗?是“衙斋卧听萧萧竹”吗?


似乎有一点牵强,有一点附会。我在尽我所能避免牵强与附会。然而,接下来的一段诗却是这样的:“鲜花也会枯萎/沸水也会结冰/只是仍然记着/那双深邃又深情的眼睛/它凝聚着无数苦难的生命/只要握住自己不让碎裂”。就是这样一段诗,依然能让我想起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之后的那个诗句:“尽是民间疾苦声”。虽然不见火焰灼灼,却温烈消冰;而诗中那是谁的一双眼睛呢?


不管诗人写的是哪一双眼睛,我读出来的却正是那一双眼睛,似乎就是那一双“凝聚着无数苦难的生命”的大眼睛,一双渴望的眼睛,一双“只要握住自己”不让自己的生命“碎裂”的眼睛,一双让人“心疼”的眼睛。在这里,我用了“心疼”二字,一是那双眼睛确有让人心疼之神色,二是广学在接下来的诗中又写出了这样的诗句:“必将有疼痛的笔墨/一点一滴/溢出曲折难言的情怀/去报答那份光明”。


还有,广学对诗的追求,也足以说明我的观点。她在诗集的扉页上写有自己的“诗观”:“使自己成为自己,使诗歌成为诗歌”,“需要一种前倾的姿态,它与探索的精神互为表里”,“谋求一种精确的抵达,它以删繁就简为代价”。说得多么精辟、多么入理!特别是“使自己成为自己”,我不知道这样的语言她是从哪里来的,我只知道我们乡里的女人们说某某人很刚强、很有个性时,就说她很“自己”。人怕就怕没有了自己、不认识自己、丢失了自己。“使自己成为自己”,是说她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个性,写出只属于她的诗。这就是她之所以能够写出《诗歌是永恒的火焰》的内在品质。“使诗歌成为诗歌”,是她给自己的诗的定位。对于广学诗歌的意境美、情调美、语言美,已经有很多人品评过了。比如张不代说:“周广学的诗是最具女性味道的诗,也是最纯粹的女诗人作品,婉约,绵长,含蓄,晶莹,歧义,且是爱情至上主义和唯美主义的,但又绝不是空泛、空虚、苍白的,而是洋溢着生活与生命体验的鲜活与灵动的,充满着诗人心灵对爱情的灵悟、渴望、冥想、追求、营造与迷醉。”潞潞在讲到周广学的诗的时候,说:“周广学是非常擅长抒情的,所谓"擅长",意味着分寸和尺度。她自己曾说过:对于生活,我有一种内向的激情。也许正是这种内向,使她的抒情得到了控制,因此,语言和情绪同时获得了张力,使诗中的抑郁更为抑郁。”


我完全同意诗人、诗评家们的诗评,但是,我觉得读诗评远远没有读诗歌文本更能让人得到原始的美感。比如广学柔美纯静的诗句里所包含的诗的深度、诗的硬度、诗的本质、诗的品质、诗的质感,还有,就是那诗行间常常冒出来的那蓝色的火焰,那橙色的火焰,那神秘的火焰,那让人永远难忘记的火焰。


来源:山西日报



周广学答山西师大研究生王怡菲问


 

  1. 周广学老师,您先后在长治、晋城两地生活,两地的文化差异明显吗?


长治和晋城同属山西东南部的上党地区,一条太行山将两地紧密地维系在一起。两地文化从古至今,大同小异。晋城古称泽州,长治古为潞州,泽潞相顾,民风相连,民俗相通。遍布两地的建筑、戏曲、鼓书、民谣等,每种都是同一条根上延伸出的枝叶。比如上党梆子作为民间文化的代表,为两地共同拥有,并且是两地的主打剧种,只是早先在泽州形成了州底派,在潞州形成了潞府派,而今两派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传承发展这项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深刻地影响着两地人民的生活。


2.您如何看待当下诗歌写作中闲暇生活与时尚元素入诗的现象?


    诗歌是一门关乎灵魂的艺术,无论什么生活、什么元素入诗,都需要经过心灵的筛选、灵魂的浸泡。同样的材料,不同的诗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一位真正的诗人而言,从闲暇生活中可能会捕捉到纯粹的、深邃的诗意,从时尚中也可能会感觉到灵动、浪漫的气息;对于伪诗人而言,从闲暇生活中可能感受到的是轻浮的享乐,从时尚中提取的可能是灯红酒绿。所以,写诗,最重要的是诗人的人格、修养。 

  

3.能谈谈您最喜爱的中外诗人吗?


我喜爱的中外诗人有很多,如果一定要说出“最”来,怕是漏掉的,不仅有许多优秀的诗人,还会有不少伟大的诗人。比如,我喜欢里尔克、也喜欢歌德,喜欢泰戈尔、也喜欢艾略特,喜欢荷尔德林、也喜欢米沃什,喜欢女诗人萨福、狄金森、阿赫马托娃、茨维塔耶娃、米斯特拉尔、希姆博尔斯卡,中国的古典诗人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现代诗人海子、翟永明、食指,等等。名单还应该有一长串。从他们的诗里,能读到人在世俗生活中的挣扎和脱颖而出,能读到人在天地间的短暂与辉煌。

“诗人是人类的儿童”,此话说得好极了!上述诗人都那么令人心疼,因为他们像孩子一样赤诚;又都那么令人崇敬,因为他们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和煎熬,却用诗歌的美的形式呈现出了真理、神性,以及高尚的情感。无论他们的诗歌显示出怎样的风格,都同样地用那样的语言——带着触角为我们探寻幽微、揭示广阔的语言,强烈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

总体而言,外国诗歌给了我更多的震撼;中国古典诗歌,令我惊叹不已;中国现代诗歌,由于发展时间仅仅百年,能够惊心动魄的,还是凤毛麟角。


4.潞潞先生曾评价您为“非常擅长抒情的”诗人,您具体谈谈您的写作体会?


潞潞老师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诗人,他纯粹而深刻,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世俗生活中的瑕疵。他对我诗歌的称赞,令我特别感动。

说到我诗歌中的抒情,我想和我的性情有关。年轻的时候,我说过我有一种内向的激情;那时的我,又是非常忧郁的,所以,在诗歌中抒情也就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虽然在抒情,但我的诗歌,一般都要找到合适的表现角度。只有角度好,诗歌才可能实现深刻、完整,言简意赅。这个寻找角度的过程,并不简单,它含有对事物的一种深入思考,并伴随着情绪的起伏。具体在诗歌的行进中如何抒情,我并没有选择什么方法,而是遵循内心的引领。潞潞老师在给我诗集《含泪的花期》所作的序言中说:“也许正是这种内向,使她的抒情得到了控制,因此,语言和情绪同时获得了张力,使诗中的抑郁更为抑郁。”从这句评语中,我更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的诗歌。

我觉得,写诗贵在真实,也难在真实。一个无力表达真实的人,与诗歌无缘。我虽才情有限,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生活面前,我是真诚的;我的写作,总是在表达真实。我用诗的潜流说出的,是我不得不说的话。


5.从《含泪的花期》到《掩藏着鸟鸣》,诗歌风格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您可以谈谈诗歌创作过程中心境的变化吗?


迄今,我出版的诗集按时间顺序,先后有《含泪的花期》《周广学诗歌精选》《零的抑扬顿挫》《掩藏着鸟鸣》四部。抒情是与青春期的激情和忧郁相伴而生的,因此第一本诗集中,几乎都是抒情诗;有一些诗,抒情中含有哲理。我的沉思默想的性格是一直存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心境平和了许多,诗歌中渐渐多了一些娓娓道来的成分,多了许多细节,一些经验也于不知不觉中,渗透在字里行间。并且,后来的诗歌中,多了一些哲思意味更浓的诗歌,比如《我生为零》《路》《最高的乐趣》等,这些诗的特点是把哲思化为意象和画面。

我并没有刻意去转变诗歌的风格,你说我诗歌风格发生了极大转变,我都有些惊讶。但无论诗歌怎样变化,一个贯穿始终的东西是:在写作中,我总是依靠顽强的意志来推进句子的绵延。我想,这也是诗歌这种简洁的艺术形式能够涵盖丰富内容的奥秘之一。


6.长治、晋城两地的女性诗人写作实力不可小觑,请您谈谈您的感想。


我刚刚写诗的时候,生活在长治。那时长治诗坛女诗人中,有两个领头雁,一个是孙喜玲老师,一个是王立敏老师。后来,到了晋城,我也多次去长治开诗会,认识了飞燕、小素、秋临等诗友,在晋城,又有秀清、韩莉、晋芳、翠英、旭霞等诗友近在咫尺。她们的存在,让我感觉暖暖的,让我知道自己的写作并不寂寞。她们有毅力,有才华,有担当,有作为。女性在繁杂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超脱出来,写作诗歌,实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虽然晋城、长治两地女诗人的写作实力不容小觑,在全国也有一些影响,但我们的性格中,积极开拓的成分少一些,缺乏其他地方女诗人的那种冲劲儿。这是我们的不足。但愿今后我们能克服自己的弱点,在全国形成“晋东南女诗人”这道靓丽的风景线。


7.您最喜欢您的哪几首诗呢?


我喜欢自己的组诗《在林间》《生命中有更美好的》,还有诗歌《我的诗歌里,常有的那种……》《我担心会有那么一天》《我期待着这样一个时刻》《这样的幸福延伸着》《一生中的我与你,委曲深挚的“简”》《我生为零》《水声在深山的寂静里》《幸福》等。

 

2020年5月20日





名人名言:


      “一个诗人应该把自己隐藏在作品里,如同上帝把自己隐藏在万物中。

---福楼拜




理论园地与他评


张无为  张无为 张无为   陈超  谭五昌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吴敬思  吴敬思  梁志宏  梁志宏  梁志宏  赵少琳  赵少琳  陈瑞  陈瑞  马鸣信  毕福堂  蒋言礼  吴小虫  吴小虫  耿占春  耿占春  吕达  巫昂  马晋乾  李成恩  李成恩  郭克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关海山  洛夫  唐诗  李杜  病夫   赵树义  潞潞  庄伟杰  庄伟杰   甲子   张锐峰  张锐锋  西川  陈小素  郭金牛  郭金牛  杜学文  赖廷阶  赖廷阶  王单单  王单单  王单单  左右  雷平阳  雷平阳  木行之  王立世  王爱红  潘洪科  潘洪科  大解  金汝平  肖黛  玄武  孤城  于坚  唐晋  刘阶耳  杨炼  杨炼  杨炼  赵建雄   赵建雄  赵建雄  李元业  石头  李元胜  李元胜  李元胜   李骏虎  李骏虎  李骏虎  雪野  闫海育  闫海育  悦芳  杜涯  杜涯  金铃子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邓朝晖  张新泉  刘川  刘川  简明  林旭埜  卢辉  张海荣  张海荣  葛平  百定安  百定安  人邻  林莽  苏美晴  树才  马启代  马启代  白桦  向以鲜  燎原  梁生智  谷禾  成小二  李成恩   三色堇  宗小白  曾瀑  宫白云  安琪   江苏哑石  潘加红  刘年  谢克强  王妃  草树  臧棣  李浔  西渡  高春林  瓦刀  张建新  何三坡  周所同  路也  张作梗   黄亚洲  桑恒昌  胡弦  翟永明  商震   汤养宗  罗伯特·勃莱  敕勒川  大卫   任先青  娜仁琪琪格  西娃  陈先发  李琦  六指   重庆子衣  向天笑  食指  黄礼孩  黄礼孩  黄礼孩  大解  雷平阳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毕福堂  曹谁  王国伟  荣荣  约翰·阿什贝利  左右  郑小琼  乐冰   孙大梅   马亭华  左拾遗  田暖  大连点点  马尔克斯  马明高  马明高  汪曾祺  左岸  李霞  林荣  林荣  涂拥  葛水平  王祥夫  闫文盛  十首精短诗赏析  葛平  杨凤喜  刘郎  韩玉光  王俊才  王二  木心  雪克  张作梗  张作梗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黄亚洲  苏童  韩东  谷禾  王恩荣  李少君  余华  吴言  唐依  李老乡  段崇轩  米沃什  张卫平  庞白  乔延凤  乔延凤  非飞马  辛泊平  辛泊平  辛泊平  芦苇岸  黄土层  黄土层  方文竹  安琪  安琪  余笑忠  谷冰  谷冰  谷冰  汉家  翟永明  胡弦  阿信  长篙  周所同  羽菲(法国)  李钥(美国)  众评  温柔刀  陈朴  西川  张清华  莫言  老刀客  王春林  王春林  王恩荣  汤养宗  郁葱   梁志宏  白公智  李唱白  宋晓杰  宋晓杰  齐凤艳  王法  杨四平  吕本怀  吕本怀  吴思敬  汤养宗  行顺  余怒  张锐锋  段崇轩  郁葱  长安瘦马  罗振亚  黄亚洲  黄亚洲  黄亚洲  苗雨时  胡权权  聂权  王国伟  臧棣  臧棣  臧棣  贾平凹  流沙河  孟凡通  孟凡通  沈天鸿  大解  魏天无  魏天无  李不嫁  王恩荣  赖廷阶  徐敬亚  葛平  雷平阳  李泽慧  谢有顺  昌政  李曙白  殷龙龙  李犁  招小波  谷未黄  张远伦  刘庆邦  孔令剑  悦芳  三色堇  宝蘭  曹谁  霍俊明  阎连科  阎连科  葛水平  葛水平  马晓康  薄小凉  方方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燎原  韩庆成  张二棍  张二棍  刘年  刘年  刘年  贾浅浅  李不嫁  大解  慕白  梁平  霍俊明  张执浩  朵渔  项见闻  项见闻  项见闻  李点  谢冕  温建生  雷霆  张建新  路也  王国伟  张炜  月色江河  梅尔  刘川  月牙儿  胡弦  白鹤林  峭岩 

   

   


曹伊论战(1)  曹伊论战(2)  曹伊论战(3)  曹伊论战(4)  曹伊论战(5)  曹伊论战(6)  曹伊论战(7)  曹伊论战(8)  曹伊论战(9)


我评(综评与一诗一评)


综评:


林静  路军锋  王俊才  姚宏伟  毕福堂  崔万福  白恩杰  张海荣  张二棍  葛平  杨丕梁  雷霆  荫丽娟  张琳  霍秀琴  韩玉光  王文海  王小泗   武恩利  罗广才  宗小白  韩庆成  《“地域写作”的传承与突破》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论马启代的现代诗》  张建新  王爱红  罗广才  牛梦龙  老刀客  任爱玲  雷霆  简明  张二棍   聂权  韩玉光  燕南飞  梁志宏  王俊才



诗歌活动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二(总157期)

● 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 诗眼睛||快讯:“新时代都市诗歌创作与走向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修定版)(总622期)

● 诗眼睛||年度推荐:《诗眼睛》2018年推送入选《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的作品(总673期)

● 诗眼睛||书讯:《汉诗三百首·2018卷》目录和编后记(修正版)(总715期)

● 诗眼睛||海外诗会 传播文化:【多伦多诗友会】首届华人诗歌研讨会:切磋诗艺,共求美好(总719期)

● 诗眼睛||七告读者书:平台运作与七告读者书(总1073期)(2020 持续版)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张新泉、西川、黄亚洲、娜夜等五十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0期)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之二:欧阳江河、韩东、张执浩、大卫等五十八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2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晋中市纪念屈原诗歌征文获奖作品展播(总823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之二:余光中、欧阳江河、大解、娜夜、张执浩等古今诗人献给屈原之 汨 罗 诗 章!(总826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任爱玲诗歌研讨会暨《尘世之光》首发式在太原举行(收藏版)(总834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徐忠诚 赵玉兰《灯下絮语》《溪涧兰草》出版作品研讨会 (收藏版)(总871期)

 诗眼睛||七夕爱情诗专辑:余光中\朱湘\洛夫\食指\海子等一百首献给七夕节的现代诗精选, 情到深处便是诗!(总890期)

 诗眼睛||中秋节专辑:胡弦\臧棣\车前子\陈先发\雷平阳\大解\刘川等一百诗人写中秋月亮的现代诗歌精选,(总926期)

 汉诗三百首 || 《汉诗三百首》2019卷目录 (新年特刊)

 诗眼睛||快讯:《2019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由台湾甘露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总1036期)

 诗眼睛||快讯:《中国诗人生日大典》(2020卷)诗歌年选目录 (校正版)(总1037期)

 诗眼睛||下雪诗专辑:欧阳江河/王小妮/李少君/胡弦/李犁/西渡/商震/娜夜等一百首关于下雪的现代诗精选(总1054期)

● 诗眼睛||清明节专辑:席慕蓉\叶延滨\黄亚洲\梁志宏\龚学敏\李犁\潇潇等87首清明节现代诗歌精选,(总1077期)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