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荐读:梁志宏与王立世评论孔令剑诗集《不可测量的闪电》(总1046期)

雨中思绪集主编 诗眼睛 2021-10-07





孔令剑,男,1980年生,山西绛县人。曾任《山西文学》编辑,现任山西文学院副院长,兼任省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山西网络文学院办公室主任。有诗歌在《诗刊》《诗歌月刊》《中国诗歌》《星星》《诗林》等发表,部分作品入选《中国新诗排行榜》《中国网络诗歌精选》《漂泊的一代——中国80后诗歌档案》等国内各类选刊、选本。出版诗集《阿基米德之点》《不可测量的闪电》。




梁志宏,原籍河北省井陉县,1945年10月生于太原市。曾任太原市委宣传部文艺处长、太原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城市文学》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山西诗词学会副会长、太原诗词学会名誉会长,一级作家职称。出版抒情诗集太阳系列三部曲、叙事长诗当代系列三部曲、史诗《华夏创世神歌》、长篇传记《太阳下的向日葵:一个正统文人的全息档案》等20种,并有5卷本《梁志宏文集》行世。诗歌《检察长的眼睛》获中国作协《诗刊》1982至1983年度优秀作品奖、赵树理文学奖一等奖,抒情诗集《黑瀑布》、长诗《爱魂》先后获全国乌金奖。先后评获1980年代中国城市诗优秀诗家、太原市优秀专家、太原市特聘专家等称号。



一道“闪电”划过诗坛上空

——孔令剑诗集《不可测量的闪电》测评


梁志宏


青年诗人孔令剑继《阿基米德之点》出版不久,又一部诗集《不可测量的闪电》列入“青春诗会诗丛”闪亮耀世。匆匆读罢这部诗集,给我以强烈的感触,隐约中似乎有一种感召。山西文学院主办该诗集的出版分享会具有一种仪式感。尽管这道“闪电”不可测量,我也想对其所蕴涵的诗意,及其象征意义作一个测评。


一道“闪电”划过诗坛上空,我看到了什么?


首先看到的是手持“闪电”当空舞,也被闪电照亮的诗人。令剑在诗集的折封选用的肖像,目光上扬,眉梢额头隐含着对天地尘世间的挚爱与忧 思。这与他在这部诗集的文本呈现的形象十分吻合。《世界梦想》一诗正是诗人一幅自画像。其关键词为“拥有一片天空”, 这片天空“在人群和建筑之上”,“在阳光的照拂之下”;即使在千米高空,“走得再远,一低头,就回到烟火人间”。令剑正是一个眼光高远,仰望天空而又俯察大地的诗人。

令剑高远的眼光,源自一颗饱满跃动的诗心。他对诗神满怀敬畏,对诗歌审美和品位有着高拔的追求,形成了比较成熟和现代性的诗歌理念。加上他创作态度严谨,不求数量而注重作品质量,按照自己的诗学观念和标准不懈地追求,所以在临近不惑之年实现了阶段性的突破。《不可测量的闪电》便是诗艺攀升的标志。


阅读这道“闪电”文本,我想以抽样分析的方式“探测”,略谈对其诗歌艺术特征的几点感觉。


一是格局开阔,寓意深远,望之浑沌阅之清晰。


来看这首《世界情感》,应该是诗人心灵世界与情怀的宣示。作者既爱一株野草,一颗晨露,爱大自然的无限蓬勃的生命力;同时告白:“我更爱这人世/——道路连接的每一座城市和村庄,我爱/它们的喧嚣,烟火之声,建筑之语/这路上走过的每一个人……/我爱这无畏之爱,它赐我一片天空:/白昼,赋我如流云;夜晚,嘱我似星辰”。诗人阐释了热爱自然、热爱人世的博大而深挚的情怀。

《诗歌的颜色》可以视为令剑诗观的展现。诗歌是什么?我曾写过十二行《诗人》《诗心》,以一系列意象从正面表达对诗歌的理解。令剑则不走寻常路,从“颜色”切入:“每一种颜色/都代表一种什么样的声调/每一种声调是发出还是被发出/它们走什么样的通道”……他不止于颜色,一连发出十多个设问或悖论,等于提出了对诗歌创作的“天问”。看似浑沌苍茫,实际上作出了回答:诗歌是涵盖时空昼夜、人间万象、爱恨情仇的,是诗人发乎内心、贴近呼吸、经历思考的,而且诗歌无所不在、无法终结、永无止境。

青年诗人曹谁主张“大诗主义”。令剑没有鼓吹什么口号,他以自己的作品说话,在追求一种意蕴博大、寓意深远的,包括小中见大的诗歌风范。

我看重排在书尾压阵的《时间的论证》,抒写对象是太行山曾为八路军兵工厂的黄崖洞。作者以论证为题,诗中以若干个“时刻”贯穿,究竟要论证什么?“岩石到底有没有时刻/它没有,我们的时刻从哪里来/若有,我们的词语为什么/不能达到一个细部或仅仅是轮廓”,这是对时间的询问,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追问,对今人包括自身如何传承革命精神的拷问。诗人的笔锋力透纸背:


一个晴朗的现时刻,一个

枪炮嘶喊的旧时刻

一个被确认又被期待,在词语

之上又在词语之中的新时刻


一步步行进,一步步返回

每一步都同时是展望和回溯

而黄崖洞,注定又一次隐身

在我们的皮肤上,和血液里


诗人把一个重大题材,用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个时刻联系起来,表达了不忘初心,担当使命,创建美好生活的宏愿。当然,这一题材让我处理,会适当再现烽火年代军民浴血抗战的场景,增加一点硝烟味,或者拷问再尖锐一些。这是诗人见仁见智的选择。


二是语言精警,意象纷呈,闪烁着智性之光。


中国和西方传统诗学,重视抒情也罢叙事也罢;观察当代新诗潮流变,主张口语也好知识分子难度书写也好;在我看来并不是非此即彼有你无我,而是有一个相互交融与互补的关系。无论如何,诗歌凭借诗性的语言,鲜活的意象,蕴涵并生发出启人心智的情志和经验,是广大诗人和受众所共同认可的。令剑这部《不可测量的闪电》,语言是精致警策的,在口语中融入了诗家语,且运用借喻、通感、象征等手法,使语言富有张力和魅力。

上文列举的几首诗,可知令剑善于营造或密集或简洁的意象,表达想要呈现的意涵。再看这首《世间辞》,诗人如此表现“世间”这个词:“一个盒子,装了什么,那么多/却依然空荡如秋风”,写夜里肉身如风中一叶,目光如疑云;接下来两节:“无尽的黑,像磁铁/短暂的睡眠隔在中间/像一扇玻璃窗//黎明到来的时候,色彩复活/声音从这扇窗中再一次苏醒/带着阳光的透明”……诗人以一系列恰切、独特的意象,呈现出大自然尘世间的昼夜更替,以及人生存于其间的卑微和“不居之影”;这首诗的深意在结尾,“又一个睡眠等在那里/就像从南极走向北极”。作者视一夕睡眠无比漫长,透过对睡眠“消费生命”的无奈,难道不是在呼唤对醒来的生命时光的珍重吗?

诗集中有些小诗,以其精髓的富有哲思的语言取胜。比如《高度》:“获得高度的另一种现实/可能,就是待在原地/哪儿也别去,然后弯下身子/——开挖,挖,越深越好/但要提防,它超强的埋人能力”。再如《动与静》:“河水流动/无法把桥带走/你站在桥上/却被流水带走”。似乎有点卞之琳先生《断章》的意味。


三是以典型场景呈现独特的生命经验。


诗坛有不少诗人主张“在场写作”。我不知令剑有无这种追求,但他有些诗凸现了诗歌主人公的在场性,显示出日常生活某一时刻、某一场景经过艺术处理的逼真。

《场景》一诗描绘出某些座谈会的典型画面:虚无的坐而论道,没有空气的静寂,复制般统一的表情,悲伤和欢喜保持绝对的平衡……这不啻是对当下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的嘲讽和批判。我更欣赏《话题》,呈现的是一个人连续不断的“座谈会”:

“从夜色中剪下自己的影子/挂上身后空寂的墙/此刻,所有这些影子坐在一起/正谈论一个话题:/沿着一颗星星钻探的隧洞/如何开掘这夜晚之上的/另一片天空”。

这首诗不仅影子意象奇特,意旨也相当给力,可以想象一个人如何连续挑灯夜战攻关破垒。情景写作更为典型的是《红灯》和《夜窄巷》。

《红灯》呈现了诗人驱车在十字路口遭遇红灯被堵的一幕:

“一个矮小的男人,有着崖柏的脸/在车流中,就像在岩石的缝隙中//隔着车窗,他小心请求/递出一张钱币,他用双唇御住/多余的话语,多余的细菌……”

作者以黑白高楼闪出的一轮“红得发烫的夕阳”,与红灯相映对照,意在揭示一种社会现象,倾吐对弱势群体尤其残疾人怀有的悲悯之心。

《夜窄巷》写一次真实或者虚拟的“侧身走进一条黑漆的窄巷”的情景,而提供的则是人在遭遇困厄或险境如何应对与突围的体验。“……今天/被昨天捆绑,而明天是最终的释放/事物们在暗中缓缓显现,仿如/一次新生……”“而这黑暗常驻我身/作为光明之一种,那一夜/就是所有的夜,永恒的夜/在时间的表盘显示刻度”。我能感受到字行间厚重的意蕴。

从令剑的创作走向,看得出他在践行“生命诗学”,笔触在向生命的深处探进。里尔克在致一位青年诗人的信中提醒:“请你走向内心”。令剑明了此理,同时认为诗人的内心是敞开的,是联通世界万物、人间烟火的。《回忆之笔》一诗,透射出他的创作体验和奥秘:“一定,一定是用回忆之笔描摹/用回忆之光,缓缓铺开一条来路/一条通向未来而并不遥远的归途”,作者以水为载体,把抽象的记忆诗化为“仿佛太阳抛向湖面的一匹彩色绸缎”,这水里有着山川、草木、天空,白云的欢喜与忧伤……一系列意象给读者巨大的想象和思索空间。


诗人孔令剑手携一道“闪电”走进了诗刊社“青春诗会”方阵,从这部诗集的文本质量,从其在新诗第二个百年开启的节点推出,我以为这道“闪电”,对于山西诗坛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诗歌事件,是一枚呼唤山西诗人集结上路向高远处挺进的信号。

山西当代新诗在全国诗坛大约位于中游。山西诗人相比小说、纪实文学作家,在创作上存在短板,缺乏在全国拔尖的、有持续突破力的重量级诗人;但是也有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实力诗人,还有一些有希望的优秀诗人。在山西新诗版图上,以省直诗人和光线、天街小雨为标识的太原诗群,以原平为亮点的忻州诗群,还有挺拔迤逦的太行诗群,可谓“三足鼎立”;晋中、临汾、朔州、大同等地的诗歌队伍,也都处于跃动和上扬的态势。山西诗歌振兴的中坚力量,在50后至80后诗人,寄希望于他们及更年轻的青年才俊。能否有更多诗人尽快走向全国,有的走进全国诗人第一方阵?这需要省作家协会及其诗歌专业委员会、山西文学院领衔,省市文学期刊、报纸副刊为阵地,社会力量和民间有识之士支持,对诗歌给予重视,以切实的措施发现、帮助、激励、推举优秀诗人走向全国。当然振兴山西诗歌,归根结底还需诗人要争气,既提振信心又看到不足,在学习经典、体验生活、感悟生命、刻苦创作等方面,付出成倍的努力,付出更多心血、智能和辛苦。

但愿一道“闪电”划过,风雨彩虹丽日高照,三晋大地呈现出更加灿烂的诗花硕果。


 2019年12月6日pan >,据发言提纲写于太原斜阳书屋

 载《山西作家》2019年冬季号第4期




王立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中国作家》等国内外多家报刊发表诗歌1000多首,在《名作欣赏》《澳门月刊》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70余篇。诗歌入选《新世纪诗典》等70多部选集。主编《当代著名汉语诗人诗书画档案》。获全国第二十五届鲁藜诗歌奖,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13-2014)等多种奖项。



“我”是另一个“我”的侧面、背面和影子

——简评孔令剑诗集《不可测量的闪电》


文/王立世


我与令剑年龄差距并不小,但心理感觉很近,共同语言特别多,经常在电话上一聊个把小时,聊得忘记了人间烦恼。他第一本诗集《阿基米德之点》送我之后,几次萌生写点东西的冲动,无奈手头事多,再则我总觉得自己人不急,直到他诗集研讨会召开之际还未动笔,这个债一直欠到现在。

没几年,令剑的第二本诗集《不可测量的闪电》又出版了,而且添列第36届青春诗会诗丛,是《诗刊》社免费出的。青春诗会对一个诗人的意义大家都明白。现在出诗集大多是自己掏腰包,精神生产还得付出经济代价令人唏嘘。能免费出版确实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诗人的劳动终于受到应有的尊重,为诗人争回了面子。这些都是令剑的光荣,也是山西诗界可喜可贺的大事,也足以证明他在诗歌道路上已经走在很多同行的前面。如果我再不发声,无论什么理由都无法交待。当我认真地面对令剑的诗时,真的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令剑担任山西文学院副院长和省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这几年,参与组织了省内不少文学活动,他干工作兴致很高,总是尽心尽力,得到业界的认可和好评,但也挤掉不少个人的创作时间。他到焦煤双创基地为单位办事时,总要到我办公室坐一会儿。从认识之日起,时间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彼此都有了沧桑感,交流时我感到他的精气神没有变,还是我记忆中那个永不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对生活充满期待,对工作信心十足,对诗歌勇于探索,三架马车并驾齐驱,一路向前飞奔,给我这个暮气沉沉的中年人以青春的感染。读完这本诗集之后,我感到他的诗基本风格没变,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善思考,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言“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人有时真还没有一棵草坚韧,是自然界最脆弱的生物,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如果一个诗人人云亦云,没有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写出好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国学大师陈寅恪为王国维撰写过这样的碑文:“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物质只是暂时寄存于一个地方,只有精神与思想可以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令剑是具有哲学气质哲学禀赋哲学精神的诗人,他善于用哲学眼光透视一切,这注定了他的诗有高度,有境界。他的思考不是形而上的,一点儿也不抽象不空洞,而是形而下的,有鲜活的生活质感和浓厚的人间烟火气息。他的精神没有变,诗风没有变,但他诗的质量变了,有了水的灵动和气势,有了金属的光泽和重量。他像一只诗鸟,羽毛更丰满了,飞得更高更远了,鸣叫声更浑厚了,更有力道了,更有内涵了,与其他声音有了质的区别,在中国的诗天空有了他闪电一般的身影。

这本诗集以短诗为主,最短的只有四行。我一直提倡不要轻易写长诗,尤其是短诗还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时候。我认为短诗过关了,长诗也不一定能写好。短诗不过关,长诗更不可能写好。要纠正对短诗的偏见和误会,短不一定重量轻,短不一定水平低,短不一定价值小,短更不丢人。写好了,反而比那些漏洞百出的长诗更有份量,更有价值,更能赢得读者,就像古时候打仗一样,以少胜多不失为一种智慧。令剑吸引我的首先是短诗,有几首是我心目中的经典之作,我甚至认为有这几首就可以立足于诗坛,就无愧于诗人这一神圣的称号,也有可能传承得更久远一些。比如《动与静》:

河水流动

无法把桥带走

你站在桥上

却被流水带走

动与静既是物理现象,也是哲学关系,令剑却写出了生命的感悟。《论语·子罕》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首诗也许受到了圣人这句话的启示,但突破了原有的意境,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把流水与桥和人联系起来,产生了新的意味。流水无法把桥带走,这是客观之景。按正常逻辑,流水带不走桥,也就带不走桥上的人,但诗意就出在带走了桥上的人。桥经年累月都不会变,人却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就像刘希夷写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样,这就是诗的发现。流水把人带到了苍老还是成熟,快乐抑或悲伤,诗人不置一词,留给读者去想象。不同的读者会产生不同的想象。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好的作品才有这样的效果。差的作品却是不管有多少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甚至一个都模糊不清。令剑这首诗虽短,但创造出了无限大的审美空间,凸显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不同寻常的创新能力。

  

《领悟》也是一首独特的生命之诗:

  

我们对这人间的领悟

无非就是周末了,爬爬山

喘着气把自己一点一点抬高

仿佛一抬手,就够着了天

仿佛一喊,整个世界

就有了回应


读过不少写爬山的诗,感觉与令剑这首无法相提并论。令剑没有端起架子写,写得随心所欲,这种随心所欲不是谁也能随心所欲来的,是偶然中的必然,是功到自然成,是外化于物、内化于心的最佳体现。他不是为写爬山而写爬山,而是通过爬山写人生的感悟,写得准确而又空灵,传神而又意味深长。“喘着气把自己一点一点抬高”,完全是爬山时的神态和动感,好像又不完全是在写爬山,似乎是在写人生,美好的人生,奋斗的人生,有目标的人生,有理想的人生,有信仰的人生。两个仿佛,也是爬山的真实感觉,“仿佛一抬手,就够着了天”。感觉天空离我们越来越近,垂手可得,这是一种错觉,事实上离得还很远,不可能够着,能提振我们的信心,但万万不可当真,生活中的很多事就是这样。“仿佛一喊,整个世界/就有了回应”。这个回应其实是自己的回声,还谈不上世界的回应。世界并没有那么好说话,不会以诗人的意志为转移。诗人与世界的联系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有浪漫色彩理想情怀,但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因为脚始终站在大地上。令剑的爬山写得很逼真,具有及物性,但不是呆板的、僵硬的,而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写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在像与不像之间留下想象的空间、思考的余地。可以说通过有限的景象抵达无限的哲思,通过当下指向未来,在对自我确认后提出了精神重建的问题。

令剑写有一首《部分的部分》,这题目像哲学命题,好像与诗不搭边。当我深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情不自禁地叹为“观止”。一个诗人老在重复别人,写多少有啥用,这首诗显示出与别人鲜明的异质。异质不是猎奇,不是玩积木,不是搞文字游戏。有些诗人追求新奇走了样,变了味,把诗歌写成了谜语,写成了迷雾,特别是一些故弄虚弦、故作高深的诗人,语出是惊人,剥去语言漂亮的外壳,看到的是内心的空虚,既无情感,也无思想,无异于文字的行尸走肉。我们看看令剑是怎样写的:“身体是灵魂的一部分,这很确切/身体是灵魂的一座草房子,灵魂出去/又回来,总要回来,到这草木中”。身体与灵魂本来不存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令剑让它存在了,这就是诗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诗歌都是一笔一划把世界描下来,诗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令剑这样写,我们一点也不感到荒谬,反而觉得有趣,抬高了灵魂。诗人就是精神的卫士,就认为精神大于身体,有时就是唯心主义者。“这很确切”,毫无疑问,斩钉截铁,没有不妥之处。令剑高明就高明在强调灵魂的同时,没有作贱身体,没有把身体看成罪恶。他把身体比喻为灵魂的草房子,很形象,也很贴切。灵魂可以飞越千山万水,但最终总要回到身体这座温暖的草房子里,这又是唯物主义者的观点。精神大于物质,但又离不开物质。“总要回来”与前面的“这很确切”一样坚定。回到草木之中,非金银之中,这体现出诗人的平民思想。诗人还写到狼尾草是旷野的一部分,颤抖是秋风的一部分,突出生命的空旷和颤动。“毫无疑问/无论多么辽阔和剧烈,这秋风/那旷野,都会是你的一部分”。诗人最终回到“你”这个生命的主体,所有的都是生命的部分,生命大于一切,生命高于一切。诗意开始陡转,就像放风筝,放得开还能收得住,收得住又能放得开,放不能放乱,收不能收死,恰当好处,才有风景:“似乎,更确切的表述/是必须说灵魂,也是身体的一部分/旷野,是狼尾草的一部分,秋风/是颤抖的一部分”。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狼尾草是生命的象征,颤抖是生命的特征,反过来说正是强调生命的重要性。这种正反交错式的结构在诗歌中并不多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得出矛盾性的结论。这种矛盾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使情感起伏跌宕,容量扩大,凸显了思辨的巨大魅力。令剑写的是生命哲理,但意象鲜明,情感蕴藉,血肉丰满,完全是诗的表达。这首诗节奏感特别强,不是语言自身形成的节奏,而是内在的情感起伏形成的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音韵之美。

令剑还有很多短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门》《高度》《永恒》《父与子》《影子之一》《时间的孩子》等等,构思都很独特,哲理性都很强,读后让人眼睛一亮,心头一震。很多诗不乏哲理性的句子,比如,在《黎明》中写到:“没有梦夜不能成为标本”;在《话题》中写到:“在夜晚想起夜晚/总是另一个”;在《多和一》中写到:“我是被寄居的所有人,很可能不是我自己”;在《爱怀疑的鸟》中写到:“爱,在深爱中迷离/死,在不死中加剧”;在《酒事琐记》中写到:“最先醉倒的人/和酒量无关,也和酒/无关”;在《场景》中写到:“除了四壁,没有什么/可以支撑一个中心”;在《形象》中写到:“我敢保证出生那一刻/我完整无缺,我的哭声/也是如此”。这些诗句并不晦涩,而是清浅,但平中见奇,浅中显深,总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底蕴丰厚,思想深邃,流动着民族文化的血液,有名言警句的精辟,成为一首诗闪亮的诗眼。即使一首诗整体上一般,有这么一句就有了灵魂,画龙点睛般地飞起来了。


我讲不要轻易写长诗,并非否定长诗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而是说长诗不好写,写好更难。很多诗人下在长诗上的功夫效果甚微,甚至留下笑柄。令剑这本诗集中最长的是《声音或最初的世界》,有500多行,是他呕心沥血之作,也最能体现他的探索精神,因这首诗他获得了《都市》桂冠诗人。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认为:“与其一生写浩瀚的著作,不如写一个伟大的意象”。令剑在这首长诗中创造了“声音”这一经典的意象,声音本来很简单,但诗人把它当作一个角色去抒写,并展开了无比丰富的想象,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与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比如第二章第一部分从46个情感视角、第三章用63个客体言说的方式揭示声音这一生命现象的丰富内涵,在意蕴上得到有效的拓展和深化,灌注着对生命复杂而凝重的思考,正如波德莱尔所言“真正的诗人应该有能力描写一切”,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架构宏篇巨制的能力。诗人在本诗中也在探寻“我是谁”这一生命重大主题,试图从不同的方位确认自我的存在,在第一章中写到:“声音说:我如何成为/另一个我//哪怕,我只是/另一个我的/侧面//哪怕,我只是/另一个我的/背面//哪怕,我只是/另一个我的/扔掉不要的/乌云的影子”。对生命探索和思考的广度与深度令人惊叹。这首诗在艺术上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长诗用短促的语言写成,读起来十分轻松。长诗如果用欧化的长句,读起来就会气喘吁吁。长诗的结构容易因内容的拖沓而松散,这首诗始终围绕声音这条主线生命这一主旨,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和顶真、对比,写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虽长,但不乱,结构上有并列式、递进式、循环式,脉络上纵横交错,肌理上缜密无缝,给人的感觉是严谨的、完美的。

哲思是令剑诗歌的重要特征,他的哲思是有生活基础和现实支点的哲思,是情感充沛想象丰富的哲思,是生命丰盛而美妙的馈赠。在内容、情感、思想方面他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但也给人留下严肃有余、活泼不够的印象。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有时过度的哲理也会扼杀了鲜活的诗意,某些时候也让人觉得刻板和冰冷,也就是说他的诗还有精进的地方和提升的空间。令剑取得的成绩已经得到权威的认可,但诗歌没有止境,对于一个有抱负的诗人而言,这只能作为一个新的起点,还需要再出发。要写出真正能经得住历史和时间检验的好诗,与世界接轨的好诗,还有许多功课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期待明天的令剑能有更大的作为,到那时我再为他举杯祝贺。




孔令剑诗选


1.《部分的部分》


身体是灵魂的一部分,这很确切

身体是灵魂的一座草房子,灵魂出去

又回来,总要回来,到这草木中

几株狼尾草伸着脖颈,它们

是旷野的一部分,它们的颤抖

是秋风的一部分。毫无疑问

无论多么辽阔和剧烈,这秋风

那旷野,都会是你的一部分

你——大千世界的幻象

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往还

不知所终。似乎,更确切的表述

是必须说灵魂,也是身体的一部分

旷野,是狼尾草的一部分,秋风

是颤抖的一部分。而世界也只是你

一个深刻而不经意的动机


2.《沙事》


沙子美妙,每一粒都美妙

无比,像小的不能再小的孩子

每一粒都干净,轻,淡

在阳光下微光闪烁

仿若世间最小的真,最小的善

一粒一粒,它们半睡,又半醒

躺在呆呆岛的沙滩上

一副无论古今

随遇而安的样子,走过它们

就像走过——记忆,深一脚

浅一脚,就像年轻的父亲

再一次,从童年走向大海


3.《夜窄巷》


也许有了路灯的看护,街道

才不至于走弯路,也许秋风

本无意,才能把落叶送去所归

也许一个人走着走着,突然

侧身,走进一条黑漆的窄巷

才能听到自己的脚步

和心跳,时间之线绕作一团

抽出随便哪一截都不易,今天

被昨天捆绑,而明天是最终的释放

事物们在暗中缓缓显现,彷如

一次新生,你的降临

就是要与它们重逢,在短暂的

白天的别离。而这黑暗常驻我身

作为光明之一种,那一夜

就是所有的夜,永恒的夜

在时间的表盘显示刻度


4.《形象》


我敢保证出生那一刻

我完整无缺,我的哭声

也是如此。陆续

有人从我这里拿走:

一个嘴角——不小心漏掉的

几个词,某只眼睛——

事物飘动不羁的影子

有时,仅仅是一小截毛发

一点死去的细胞

于是我的肢体渐渐分布

如微尘,在空气中

我也不停从别人那里取回一些:

一段耳孔,倾听秘密的尾音

半管鼻息,要把握的一个节拍

一片儿似是而非的笑意,有时

仅仅是半个指纹

差不多就是我已经失去

即将失去的那些

于是,我终将会保全那一个

我想是而可能完全不是的

另一个。以便,当我决定离开

我能用微笑,换回

尽可能多的哭泣——如果有

如果需要,我会把它们

全部倒挂在树上,这样秋风一来

我就能听到自己,浑身在响


5.《世界的尺度》


火焰:我不羁的灵魂如何

能在流水的国度持存一种热情

上升对抗着下降,一个不变的方向


流水:无限的渴望,我如何丈量

才能开启大地的沉默之身

在花与树的枝梢,在群山之巅


大地:接受你,承载你,在我的

皮肤和毛发,我的物质之躯,如何感受

阳光,如同阳光在我身上感受自己


阳光:与空气同行,我如何

才能完成这世界的时空之旅,才能

实现此处即是此刻,此刻即是无处


空气:给我几个词,本质之词

我会把它们散播,在每一个虚空

让它们在每一个叶片上言语和震颤


声音:我消失之际,也许

才是我真的现身,在尘埃的寂静

你也许才能听到世界的意愿


空气:容纳你的言行,同时

我在你的心胸,我们相互携带

相互吞吐,就像虚与实相反相生


阳光:在我看你的时候

你看着我,一个疑团似的瞬间

正是你看不见的所见


大地:你在我这里留下足印

我在你那里埋下欲望,我成就你

你把我实现,我们彼此相安


流水:我的柔软,我的真诚

都不够渲染你一个人的形象

有限中的无限,无形中的有形


火焰:燃烧并不是永恒

你要注意察看——灰烬,那里

才有最终的色泽,最终的平和


简介:孔令剑,1980年生于山西绛县。现任山西文学院副院长,省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出版个人诗集《阿基米德之点》《不可测量的闪电》。




往期回顾(点击打开):


诗眼睛||理论园地:年轻的骨头咯咯作响——孔令剑诗歌印象(总561期)





名人名言:


      “一个诗人应该把自己隐藏在作品里,如同上帝把自己隐藏在万物中。

---福楼拜




理论园地与他评


1、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张无为  张无为 张无为   陈超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谭五昌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吴敬思  吴敬思  梁志宏  梁志宏  梁志宏  赵少琳  赵少琳  陈瑞  陈瑞  马鸣信  毕福堂  蒋言礼  吴小虫  吴小虫  耿占春  耿占春  吕达  巫昂  马晋乾  李成恩  李成恩  郭克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关海山  洛夫  唐诗  李杜  病夫   赵树义  潞潞  庄伟杰  庄伟杰   甲子   张锐峰  张锐锋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西川  陈小素  郭金牛  郭金牛  杜学文  赖廷阶  赖廷阶  王单单  王单单  王单单  左右  雷平阳  雷平阳  木行之  王立世  王爱红  潘洪科  潘洪科  大解  金汝平  肖黛  玄武  孤城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唐晋  刘阶耳  杨炼  杨炼  杨炼  孔令剑  赵建雄   赵建雄  赵建雄  李元业  石头  李元胜  李元胜  李元胜   李骏虎  李骏虎  李骏虎  雪野  闫海育  闫海育  悦芳  杜涯  杜涯  金铃子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邓朝晖  张新泉  刘川  刘川  简明  林旭埜  卢辉  张海荣  张海荣  葛平  百定安  百定安  人邻   李不嫁  林莽  苏美晴  树才  马启代  马启代  白桦  向以鲜  燎原  梁生智  谷禾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成小二  李成恩   三色堇  李不嫁  宗小白  曾瀑  宫白云  安琪   江苏哑石  潘加红  刘年  谢克强  王妃  草树  臧棣  李浔  西渡  高春林  瓦刀  张建新  何三坡  周所同  路也  张作梗   黄亚洲  桑恒昌  胡弦  翟永明  商震   汤养宗  罗伯特·勃莱  敕勒川  大卫   任先青  娜仁琪琪格  西娃  陈先发  李琦  六指   重庆子衣  向天笑  食指  黄礼孩  黄礼孩  黄礼孩  大解  张执浩  雷平阳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毕福堂  曹谁  王国伟  荣荣  约翰·阿什贝利  左右  郑小琼  乐冰   孙大梅   马亭华  左拾遗  田暖  大连点点  马尔克斯  马明高  马明高  汪曾祺  左岸  李霞  林荣  林荣  涂拥  葛水平  王祥夫  闫文盛  十首精短诗赏析  葛平  杨凤喜  刘郎  韩玉光  雷霆  王俊才  王二  木心  雪克  张作梗  张作梗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黄亚洲  李不嫁  苏童  韩东  谷禾  王恩荣  李少君  余华  吴言  唐依  李老乡  段崇轩  米沃什  张卫平  庞白  乔延凤  乔延凤  非飞马  辛泊平  辛泊平  辛泊平  芦苇岸  黄土层  黄土层  方文竹  安琪  安琪  余笑忠  谷冰  谷冰  谷冰  汉家  翟永明  胡弦  阿信  长篙  周所同  羽菲(法国)  李钥(美国)  众评  温柔刀  陈朴  西川  张清华  莫言  老刀客  王春林  王春林  王恩荣  汤养宗  郁葱   梁志宏  白公智  李唱白  宋晓杰  宋晓杰  王法  杨四平  吕本怀  吕本怀  吴思敬  汤养宗  行顺  余怒  张锐锋  段崇轩  郁葱  长安瘦马  罗振亚  黄亚洲  黄亚洲  黄亚洲  苗雨时  胡权权  聂权  王国伟  臧棣  臧棣  臧棣  贾平凹  流沙河  张执浩  张二棍  孟凡通  孟凡通  沈天鸿  大解  魏天无  魏天无  李不嫁  王恩荣  赖廷阶  徐敬亚  葛平  雷平阳  李泽慧  谢有顺  昌政  李曙白  殷龙龙  李犁  招小波  谷未黄  张远伦  刘庆邦

  

  

曹伊论战(1)  曹伊论战(2)  曹伊论战(3)  曹伊论战(4)  曹伊论战(5)  曹伊论战(6)  曹伊论战(7)  曹伊论战(8)  曹伊论战(9)


好诗点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       



我评(综评与一诗一评)


综评:


林静  路军锋  王俊才  姚宏伟  毕福堂  崔万福  白恩杰  张海荣  张二棍  葛平  杨丕梁  雷霆  荫丽娟  张琳  霍秀琴  韩玉光  王文海  王小泗   武恩利  罗广才  宗小白  韩庆成  《“地域写作”的传承与突破》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论马启代的现代诗》  张建新  王爱红  罗广才  牛梦龙  老刀客  任爱玲  雷霆  简明  张二棍   聂权  韩玉光  燕南飞  梁志宏



诗歌活动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二(总157期)

● 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 诗眼睛||快讯:“新时代都市诗歌创作与走向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修定版)(总622期)

● 诗眼睛||年度推荐:《诗眼睛》2018年推送入选《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的作品(总673期)

● 诗眼睛||书讯:《汉诗三百首·2018卷》目录和编后记(修正版)(总715期)

● 诗眼睛||海外诗会 传播文化:【多伦多诗友会】首届华人诗歌研讨会:切磋诗艺,共求美好(总719期)

● 诗眼睛||六告读者书:平台运作与六告读者书(总977期)(2017.3-2019.12 持续版)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张新泉、西川、黄亚洲、娜夜等五十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0期)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之二:欧阳江河、韩东、张执浩、大卫等五十八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2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晋中市纪念屈原诗歌征文获奖作品展播(总823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之二:余光中、欧阳江河、大解、娜夜、张执浩等古今诗人献给屈原之 汨 罗 诗 章!(总826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任爱玲诗歌研讨会暨《尘世之光》首发式在太原举行(收藏版)(总834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徐忠诚 赵玉兰《灯下絮语》《溪涧兰草》出版作品研讨会 (收藏版)(总871期)

 诗眼睛||七夕爱情诗专辑:余光中\朱湘\洛夫\食指\海子等一百首献给七夕节的现代诗精选, 情到深处便是诗!(总890期)

 诗眼睛||中秋节专辑:胡弦\臧棣\车前子\陈先发\雷平阳\大解\刘川等一百诗人写中秋月亮的现代诗歌精选,(总926期)

 汉诗三百首 || 《汉诗三百首》2019卷目录 (新年特刊)

 诗眼睛||快讯:《2019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由台湾甘露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总1036期)

 诗眼睛||快讯:《中国诗人生日大典》(2020卷)诗歌年选目录 (校正版)(总1037期)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