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访谈:周广学:依靠顽强的意志绵延我的句子 (总1158期)

王恩荣主编 诗眼睛 2021-10-07



周广学,女,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人,现居山西晋城。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晋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晋城市上党梆子研究会常务理事。诗歌见于《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探索》《中国诗人》等全国各地报刊,入选《中国年度诗歌》等多种年度选本和其他诗歌选集。曾获多种诗歌奖项。出版有诗集《含泪的花期》《周广学诗歌精选》《零的抑扬顿挫》《掩藏着鸟鸣》。




周广学:依靠顽强的意志绵延我的句子



  曾几何时,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缺少诗意,“抬头仰望星空”几乎成了一种奢望。然而,近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似乎诗词的春天又来了,除了《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掀起的人们对古诗词的再度热爱,当代诗坛也始终焕发着活力,一派盎然。

  山西诗坛亦如此。

  我省自古是文化名邦,在诗词创作领域独树一帜。“唐朝的月光”曾是中国诗歌永恒的丰碑和高度,不夸张地说,山西籍诗人群就是那个高度之一。而在当代,山西也算是诗歌大省,山西诗坛非常活跃,山西诗人人才济济,网络诗人也异军突起。

  今天,就想为大家介绍一位诗人,一位女诗人——周广学。我省著名诗人潞潞曾说:“周广学是非常擅长抒情的,所谓擅长意味着分寸和尺度。她自己说‘对于生活,我有一种内向的激情’,也许正是这种内向,使她的抒情得到了控制,因此,语言和情绪同时获得了张力,使诗中的抑郁更为抑郁。”

  在我理解,这种“抑郁”是一种深度。看过周广学的诗,内心似平静,其实翻涌,她写诗的力度之深、力道之韧,需读者用心体会。

  周广学,屯留人,现居晋城。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晋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她坚持诗歌创作30余年,诗歌见于《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诗探索》《中国诗人》等全国各地报刊,作品入选《中国年度诗歌》等多种年度选本和其他诗歌选集。出版有诗集《含泪的花期》《周广学诗歌精选》《零的抑扬顿挫》《掩藏着鸟鸣》。其中《掩藏着鸟鸣》2017年入选山西文学院“晋军新方阵”第五辑。她是一位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在山西颇有影响的诗人,被认为是山西代表性女诗人之一。



  纯美的抒情与哀惋的格调,使周广学的诗歌凸显出经典的女性气质;优雅的词语与持续的旋律感,使周广学的作品产生出绵长的诗意,这一切,构成了她得以超越时尚的恒久生命和非比寻常的感染力。与周广学对话,她说:“我的语言经历了磨砺,我依靠顽强的意志绵延我的句子。”也许,正是她顽强的意志让我们看到了山西诗坛繁盛中的一枝独秀,看到了山西女诗人美好风貌中的真正抒情。

  我的写作,总是在表达真实

  山西晚报:刚阅读了您的诗集《掩藏着鸟鸣》,内涵深厚、风格独特,叙事、抒情、哲思熔于一炉。许多圈内人对您诗歌的评价是“极会抒情”,著名诗人潞潞先生也曾评价您为“非常擅长抒情的”诗人。“抒情”这种传统诗歌的表达技艺在当下用得不多了,现实的、反讽的、自我救赎的诗歌题材倒挺多,您怎样看待自己的这种“抒情”写作?

  周广学:潞潞老师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诗人,他纯粹而深刻,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世俗生活中的瑕疵。他对我诗歌的称赞,令我特别感动。

  说到我诗歌中的抒情,我想和我的性情有关。年轻的时候,我说过我有一种内向的激情;那时的我,又是非常忧郁的,所以,在诗歌中抒情也就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虽然在抒情,但我的诗歌,一般都要找到合适的表现角度。只有角度好,诗歌才可能实现深刻、完整,言简意赅。这个寻找角度的过程,并不简单,它含有对事物的一种深入思考,并伴随着情绪的起伏。具体在诗歌的行进中如何抒情,我并没有选择什么方法,而是遵循内心的引领。潞潞老师在给我第一本诗集《含泪的花期》所作的序言中说:“也许正是这种内向,使她的抒情得到了控制,因此,语言和情绪同时获得了张力,使诗中的抑郁更为抑郁。”从这句评语中,我更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的诗歌。

  我觉得,诗歌即使运用了反讽、变形等现代艺术手段,仍然是关乎灵魂的——此乃诗歌的本质属性。因此,完全无动于衷的叙述或说教,必然陷于平庸。

  山西晚报:您认为一首好诗应具有的标准是什么?

  周广学:我觉得一首好的诗歌首先应该是一首完成了的诗歌。所谓“完成”,指的是一种立体的构建,即立体的思想、立体的情感、立体的表达三者的统一。每一首诗都应是一个自足的小宇宙。从结构上来讲,符合起承转合的规律,但迥异于散文,诗歌的起承转合不是一种逻辑,它更依赖于内在的节律;诗歌的完整,一定意义上是由诗句及字里行间的留白和结尾处显示的更大空间组成的。其次,好的诗歌,必须充满张力;惟其如此,才能保证一首诗歌的“完成”。

  山西晚报:那在您看来,自己的作品打动人的地方在哪里?

  周广学:我觉得,写诗贵在真实,也难在真实。一个无力表达真实的人,与诗歌无缘。我虽才情有限,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生活面前,我是真诚的;我的写作,总是在表达真实。我用诗的潜流说出的,是我不得不说的话。如果我的作品能够打动人,我想,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和对真善美最大限度的接近,乃是基础。我诗歌中所散发出的纯净的气息,以及多数诗歌中语言的方向感、少数诗歌中语言的大幅跳跃或戛然而止,也可能会带给读者审美的愉悦。

  山西晚报:您先后在长治、晋城两地生活,两地的文化底蕴深厚且差异不大,它们对您的诗歌创作有怎样的影响?您诗歌的“抒情”特点与两地的文化有关吗?

  周广学:长治和晋城同属山西东南部的上党地区,一条太行山将两地紧密地维系在一起。两地文化从古至今,大同小异。晋城古称泽州,长治古为潞州,泽潞相顾,民风相连,民俗相通。遍布两地的建筑、戏曲、鼓书、民谣等,每种都是同一条根上延伸出的枝叶,深刻地影响着两地人民的生活。

  两地的风土人情共同滋养了我的血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涵养了我的性情,老区人民特有的勤劳、朴素、淳厚的品格影响着我的价值取向。因此,面对大自然的日升月落,面对生活的波澜起伏,我常常觉得有话要说,而我最重要的言说方式即是诗歌。我诗歌中抒情的特点,应该说与两地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它们从深处给了我营养,无论我审视内心,还是面对现实,甚或打量宇宙时,所收获的诗的结晶,都不可避免地会打上它们的烙印。而且我有一些诗歌,直接就是抒写两地山川风物的。

  诗引领了我的事业和生活

  山西晚报:您是如何走上创作诗歌的文学道路的?

  周广学:我开始写诗时16岁,正在读书。因为离开了乡村的家,到了几十里以外的城市,感到非常孤独、无助,每天都觉得自己似乎会倒下去。于是,我一封一封地给父亲写信,

  周广学诗选

  俗世

  人们对诗人的诋毁,我多次听到

  就像高高在上的云彩,把阴影扑下来

  咒语之间夹着描述:“独坐山头痴望飞鸟!”

  “半夜三更在沙滩上游逛!”……

  而我只愿成为一位纯粹的诗人

  于是向蚯蚓学习柔韧

  掘开人群的土

  把自己藏得深些,更深些

  我生为零

  我生为零

  零即核心,或外延

  零即万物——

  它们太阳后太阴

  它们东与西,南又北

  透过万物,我看见了死亡

  我看见死亡对一切的成长叹息:

  零——

  而零在大地之上虚怀若谷

  并且激励万物



  诉说心中的苦楚。身为教师又热爱文学的父亲,一次次的回信语重心长,亲切深婉,支撑着我挺立起来。父亲告诫我:只有立志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生命才会充满意义。于是,我开始试着写诗,竟至于埋首其间而忘掉了一切。

  山西晚报:诗在您的事业和生活中处在什么位置?

  周广学:诗歌在我的心目中始终是神圣的,它体现出我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可以说,数十年来,它引领了我的事业和生活。在诗集《掩藏着鸟鸣》的自序中,我曾这样阐述了我与诗的关系及我对诗的理解:当我站在某种峰顶,或坐于某个核心,那一刻,我拥有了“道”。那时候,我便开始写诗了。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诗也如此。诗是“一”,即一个整体;而诗的展开,需要我与“寂静”二者对话,此为“二”;对话产生语言,此为“三”。诗的语言富有张力,虽言有尽,却意无穷,遂生成“万物”,呈现为诗的文本。

  山西晚报:您所欣赏的诗人有哪些?他们的哪些作品影响过您?

  周广学:我喜爱的中外诗人有很多,如果一定要说出“最”来,怕是漏掉的不仅有许多优秀的诗人,还会有不少伟大的诗人,名单有一长串。从他们的诗里,能读到人在世俗生活中的挣扎和脱颖而出,能读到人在天地间的短暂与辉煌。杜甫诗中说:“转益多师是汝师。”我从古今中外诗歌大师的作品中,获益颇多。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外国诗歌。比如,里尔克的诗歌有一种神秘而忧郁的情调,有一种男性诗人特有的硬度,他的诗歌让我感到高山仰止,他那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深度糅合,令我热血沸腾;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有一种东方的温馨情调,令人赞不绝口的是,它那奇妙的语言,从细微中透出的却是“无限”;女诗人萨福、米斯特拉尔是抒情的典范,她们的抒情诗惊天地,泣鬼神;茨维塔耶娃的诗歌中,那种因“绝对”而产生的弹性深深地让我迷醉。

  中国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本质是一致的,但由于属于不同的“体”,对我影响不像外国诗歌那么大。屈原、李白、杜甫等伟大的古典诗人,他们的精神持续地感染着我,他们作品中体现出的诗性及汉语的光辉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启迪。

  总之,影响过我的作品很多,这里恕不一 一举出。但有一句话我始终记得:“诗人是人类的儿童。”杰出的诗人,都那么令人心疼,因为他们像孩子一样赤诚;又都那么令人崇敬,因为他们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和煎熬,却用诗歌的美的形式呈现出了趣味、神性,以及高尚的情感。无论他们的诗歌显示出怎样的风格,都同样地用那样的语言——带着触角为我们探寻幽微、揭示广阔的语言,强烈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山西晚报:您的诗里的确也有童话般的诗意,评论家聂尔说您“习诗多年,为的正是纯净自我的醒觉”。那这么多年,从《含泪的花期》到《掩藏着鸟鸣》,您的诗歌内涵发生变化了吗?或者说您在创作过程中心境发生变化了吗?

  周广学:我出版的诗集按时间顺序,先后有《含泪的花期》《周广学诗歌精选》《零的抑扬顿挫》《掩藏着鸟鸣》四部。抒情是与青春期的激情和忧郁相伴而生的,因此第一本诗集中,几乎都是抒情诗;有一些诗,抒情中含有哲理。如果说早期的诗歌更具纯朴、清新的特点,那么,随着对现代生活日益深入的体认,随着对中外文化的学习和研究,36岁之后,我诗歌中的现代性得以增强。我一边感受现实,一边打磨记忆,往往呈现出时空交错下人的命运;抒情性较之过去更为含蓄,情感往往是藏在意象、细节和情景背后的,语言呈现出一定的探索性。后来的诗歌中,多了一些哲思意味更浓的诗歌,比如《我生为零》《路》《最高的乐趣》等,这些诗的特点是把哲思化为意象和画面。

  其实,无论我的诗歌怎样变化,一个贯穿始终的东西是:在写作中,我总是依靠顽强的意志来推进句子的绵延。我想,这也是诗歌这种简洁的艺术形式能够涵盖丰富内容的奥秘之一。

  山西晚报:您能否细说一下“依靠顽强的意志来推进句子的绵延”这句话的含义?

  周广学:一首诗的完成,往往是一个心灵遭受折磨的过程。如我上面说的,诗是“一”,每一个句子都在“一”的统领之下。作为潜在的主人公,我是被压抑又强烈地向往的“那一个”,那么,我每吐露一个字,每说出一句话,都要依靠顽强的意志,才能带动气息的跌宕起伏、韵律的抑扬顿挫。也就是说,我虽然一再隐忍,却不能不说。

  写诗最重要的是诗人的人格与修养

  山西晚报:您的诗歌灵感多来自于哪里?

  周广学:多来自于对已逝岁月的无限眷恋,或对眼前景象形而上的感知。总是在心灵的宁静中带着愉悦或痛感。

  山西晚报:您如何看待当下诗歌写作中闲暇生活与时尚元素入诗的现象?

  周广学:诗歌是一门关乎灵魂的艺术,无论什么生活、什么元素入诗,都需要经过心灵的筛选、灵魂的浸泡。同样的材料,不同的诗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一位真正的诗人而言,从闲暇生活中可能会捕捉到纯粹的、深邃的诗意,从时尚中也可能会感觉到灵动、浪漫的气息;对于伪诗人而言,从闲暇生活中可能感受到的是轻浮的享乐,从时尚中提取的可能是灯红酒绿。所以,写诗,最重要的是诗人的人格、修养。

  山西晚报:您认为现代诗歌“何以新之”?

  周广学:关键是写出高度、纯度。既要奋力走向自己的内心,又要全力抵达事物的核心。里尔克曾说:“……用深幽、寂静、谦虚的真诚描写这一切,用你周围的事物、梦中的图影、回忆中的对象表现自己。”

  山西晚报:长治、晋城两地的女性诗人写作实力不可小觑,您怎样看待这些女诗人?

  周广学:我刚刚写诗的时候,生活在长治。那时长治诗坛女诗人中,有两个领头雁,一个是孙喜玲老师,一个是王立敏老师。后来,到了晋城,我也多次去长治开诗会,认识了飞燕、小素、秋临等诗友,在晋城,又有秀清、韩莉、晋芳、翠英、旭霞、海青等诗友近在咫尺。她们有毅力,有才华,有担当,有作为。女性在繁杂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超脱出来,写作诗歌,实在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虽然晋城、长治两地女诗人的写作实力不容小觑,在全国也有一些影响,但我们的性格中,积极开拓的成分少一些,缺乏其他地方女诗人的那种冲劲儿。这是我们的不足。但愿今后我们能克服自己的弱点,在全国形成“晋东南女诗人”这道亮丽的风景线。

  山西晚报:您眼中的山西诗坛目前处于什么状态?山西的女诗人整体又是怎样一种风貌?怎样能更加促进山西诗坛的繁荣?

  周广学:山西诗人数量很多,又很下功夫,一直都在积极探索诗歌艺术,老中青都异常活跃,呈现出风格多样的诗歌景象。山西的女诗人同样拥有不凡的实力。但是无论男诗人还是女诗人,在全国叫得响的却并不多。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省对诗歌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小说,各大刊物为诗歌开辟的版面较少。现在尽管诗歌有了网络平台,但是纸媒的作用还是不可低估。如果有关方面能够对诗歌多一些倾斜,积极向全国推出本省的诗歌人才,想方设法办一份面向全国发行的诗歌报刊,可能更有利于山西诗歌的繁荣发展。

  山西晚报:您近期有什么写作打算?

  周广学:希望在诗艺上能有一个新的突破。功夫在诗外。人在中年,更应该在学识、思想等方面拓展自己。

                      

山西晚报记者 白洁 通讯员 王怡菲



往期回顾:


诗眼睛||理论园地:邢昊:像玻璃一样飞翔 ——读《周广学诗歌精选》所感 (总1124期)

 



访谈:


1、访谈:众诗友访谈张执浩与张二棍访谈(总984期)

2、访谈:废墟式的大格局(宫白云vs 殷龙龙)(总1030期)

3、访谈:葛水平:世界的本质就在于它有一种味道(总1072期)

4、访谈:张二棍:我恐惧自己在时光流逝中一无所获的悲剧(总1080期)

5、访谈:大解:诗歌与我的生命紧密相连(总1088期)

6、访谈:路也:“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总1106期)

7、访谈:张炜:作家是“心灵之业”,要服从生命的冲动(总1109期)

8、访谈:刘川:“玩”成独自行走的作家 (总1114期)

9、访谈:胡弦:诗人的写作与生活 (总1118期)

10、访谈:白鹤林:腾挪与戏谑 (总1119期)

11、访谈:夹缝里的抗争 ——诗人王立世访谈录(总1122期)

12、访谈:欧阳江河:深入“坚硬的内核”,走向“25岁” (总1151期)





名人名言:


      “一个诗人应该把自己隐藏在作品里,如同上帝把自己隐藏在万物中。

---福楼拜




理论园地与他评


张无为  张无为 张无为   陈超  谭五昌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吴敬思  吴敬思  梁志宏  梁志宏  梁志宏  赵少琳  赵少琳  陈瑞  陈瑞  马鸣信  毕福堂  蒋言礼  吴小虫  吴小虫  耿占春  耿占春  吕达  巫昂  马晋乾  李成恩  李成恩  郭克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关海山  洛夫  唐诗  李杜  病夫   赵树义  潞潞  庄伟杰  庄伟杰   甲子   张锐峰  张锐锋  西川  陈小素  郭金牛  郭金牛  杜学文  赖廷阶  赖廷阶  王单单  王单单  王单单  左右  雷平阳  雷平阳  木行之  王立世  王爱红  潘洪科  潘洪科  大解  金汝平  肖黛  玄武  孤城  于坚  唐晋  刘阶耳  杨炼  杨炼  杨炼  赵建雄   赵建雄  赵建雄  李元业  石头  李元胜  李元胜  李元胜   李骏虎  李骏虎  李骏虎  雪野  闫海育  闫海育  悦芳  杜涯  杜涯  金铃子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邓朝晖  张新泉  刘川  刘川  简明  林旭埜  卢辉  张海荣  张海荣  葛平  百定安  百定安  人邻  林莽  苏美晴  树才  马启代  马启代  白桦  向以鲜  燎原  梁生智  谷禾  成小二  李成恩   三色堇  宗小白  曾瀑  宫白云  安琪   江苏哑石  潘加红  刘年  谢克强  王妃  草树  臧棣  李浔  西渡  高春林  瓦刀  张建新  何三坡  周所同  路也  张作梗   黄亚洲  桑恒昌  胡弦  翟永明  商震   汤养宗  罗伯特·勃莱  敕勒川  大卫   任先青  娜仁琪琪格  西娃  陈先发  李琦  六指   重庆子衣  向天笑  食指  黄礼孩  黄礼孩  黄礼孩  大解  雷平阳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毕福堂  曹谁  王国伟  荣荣  约翰·阿什贝利  左右  郑小琼  乐冰   孙大梅   马亭华  左拾遗  田暖  大连点点  马尔克斯  马明高  马明高  汪曾祺  左岸  李霞  林荣  林荣  涂拥  葛水平  王祥夫  闫文盛  十首精短诗赏析  葛平  杨凤喜  刘郎  韩玉光  王俊才  王二  木心  雪克  张作梗  张作梗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黄亚洲  苏童  韩东  谷禾  王恩荣  李少君  余华  吴言  唐依  李老乡  段崇轩  米沃什  张卫平  庞白  乔延凤  乔延凤  非飞马  辛泊平  辛泊平  辛泊平  芦苇岸  黄土层  黄土层  方文竹  安琪  安琪  余笑忠  谷冰  谷冰  谷冰  汉家  翟永明  胡弦  阿信  长篙  周所同  羽菲(法国)  李钥(美国)  众评  温柔刀  陈朴  西川  张清华  莫言  老刀客  王春林  王春林  王恩荣  汤养宗  郁葱   梁志宏  白公智  李唱白  宋晓杰  宋晓杰  齐凤艳  王法  杨四平  吕本怀  吕本怀  吴思敬  汤养宗  行顺  余怒  张锐锋  段崇轩  郁葱  长安瘦马  罗振亚  黄亚洲  黄亚洲  黄亚洲  苗雨时  胡权权  聂权  王国伟  臧棣  臧棣  臧棣  贾平凹  流沙河  孟凡通  孟凡通  沈天鸿  大解  魏天无  魏天无  李不嫁  王恩荣  赖廷阶  徐敬亚  葛平  雷平阳  李泽慧  谢有顺  昌政  李曙白  殷龙龙  李犁  招小波  谷未黄  张远伦  刘庆邦  孔令剑  悦芳  三色堇  宝蘭  曹谁  霍俊明  阎连科  阎连科  葛水平  葛水平  马晓康  薄小凉  方方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燎原  韩庆成  张二棍  张二棍  刘年  刘年  刘年  贾浅浅  李不嫁  大解  慕白  梁平  霍俊明  张执浩  朵渔  项见闻  项见闻  项见闻  项见闻  李点  谢冕  温建生  雷霆  张建新  路也  王国伟  张炜  月色江河  梅尔  刘川  月牙儿  胡弦  白鹤林  峭岩  周广学  韩作荣  韩作荣  吴小虫  安琪  安琪  安琪   孙文波  余华  李少君  李海芳  朱光潜  霍俊明  水刃  王恩荣  戴望舒  欧阳江河  吴小虫  余光中  张二棍     

   

   

曹伊论战(1)  曹伊论战(2)  曹伊论战(3)  曹伊论战(4)  曹伊论战(5)  曹伊论战(6)  曹伊论战(7)  曹伊论战(8)  曹伊论战(9)


我评(综评与一诗一评)


综评:


林静  路军锋  王俊才  姚宏伟  毕福堂  崔万福  白恩杰  张海荣  张二棍  葛平  杨丕梁  雷霆  荫丽娟  张琳  霍秀琴  韩玉光  王文海  王小泗   武恩利  罗广才  宗小白  韩庆成  《“地域写作”的传承与突破》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论马启代的现代诗》  张建新  王爱红  罗广才  牛梦龙  老刀客  任爱玲  雷霆  简明  张二棍   聂权  韩玉光  燕南飞  梁志宏  王俊才  李海芳



诗歌活动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二(总157期)

● 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 诗眼睛||快讯:“新时代都市诗歌创作与走向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修定版)(总622期)

● 诗眼睛||年度推荐:《诗眼睛》2018年推送入选《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的作品(总673期)

● 诗眼睛||书讯:《汉诗三百首·2018卷》目录和编后记(修正版)(总715期)

● 诗眼睛||海外诗会 传播文化:【多伦多诗友会】首届华人诗歌研讨会:切磋诗艺,共求美好(总719期)

● 诗眼睛||七告读者书:平台运作与七告读者书(总1073期)(2020 持续版)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张新泉、西川、黄亚洲、娜夜等五十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0期)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之二:欧阳江河、韩东、张执浩、大卫等五十八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2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晋中市纪念屈原诗歌征文获奖作品展播(总823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之二:余光中、欧阳江河、大解、娜夜、张执浩等古今诗人献给屈原之 汨 罗 诗 章!(总826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任爱玲诗歌研讨会暨《尘世之光》首发式在太原举行(收藏版)(总834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徐忠诚 赵玉兰《灯下絮语》《溪涧兰草》出版作品研讨会 (收藏版)(总871期)

 诗眼睛||七夕爱情诗专辑:余光中\朱湘\洛夫\食指\海子等一百首献给七夕节的现代诗精选, 情到深处便是诗!(总890期)

 诗眼睛||中秋节专辑:胡弦\臧棣\车前子\陈先发\雷平阳\大解\刘川等一百诗人写中秋月亮的现代诗歌精选,(总926期)

 汉诗三百首 || 《汉诗三百首》2019卷目录 (新年特刊)

 诗眼睛||快讯:《2019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由台湾甘露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总1036期)

 诗眼睛||快讯:《中国诗人生日大典》(2020卷)诗歌年选目录 (校正版)(总1037期)

 诗眼睛||下雪诗专辑:欧阳江河/王小妮/李少君/胡弦/李犁/西渡/商震/娜夜等一百首关于下雪的现代诗精选(总1054期)

● 诗眼睛||清明节专辑:席慕蓉\叶延滨\黄亚洲\梁志宏\龚学敏\李犁\潇潇等87首清明节现代诗歌精选,(总1077期)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