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论写作:​刘向东:在诗歌学会的讲座(五) (总1277期)

王恩荣主编 诗眼睛 2021-10-07


中外名人论写作





刘向东,笔名雾灵山人、向东。河北兴隆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选刊》主编。





第二十讲 | 不故作高深的匠心才是真高深


▌ 夜巴黎


三根火柴一根一根地在夜里燃点

第一根火柴为了看看你整个脸

第二根为了看看你的眼

最后一根为了看看你的嘴

为了回到黑暗把你搂在怀里时

这些我都想得起来

(沈宝基  译)


普雷维尔处理身边事物的高超再次让人服气,仅有的三根火柴照亮了巴黎的夜晚。三根火柴,每一根都恰到好处,让一次“偶遇”具备了可触摸的真实。不管诗中的“你”有怎样的身份,她的眼、嘴、整个脸都会使人难以忘怀。如果终将或总有那样的时候,人要回到黑暗里,那我们就要有必需的三根火柴,以便对值得珍爱的东西能常常“想得起来”。

有人这样评论普雷维尔,说他“遣词造句表面上漫不经心,随手拈来,实际上都是独具匠心巧妙安排”。

不故作高深的匠心才真是高深。




第二十一讲 | 他的诗,全是爱


在布拉格诗人墓前,供奉着无数的鲜花和苦栗,清清亮亮的波希米亚玻璃器皿里,有清清亮亮的水,上面漂着燃烧的红蜡烛,而那清水里,有我的泪。在我模糊的泪眼中,闪过坟地里生长着的被捷克民族称作“母亲的魂灵”的小叶儿花,那是与马哈同时代的诗人爱尔本命名的:


母亲死去,

被送进了坟墓,

孤儿们留在了人世;

他们每天清晨去到墓地,

为了找回自己的母亲。

妈妈可怜这些小乖乖:

魂儿悠悠返回家,

化作朵朵小叶儿花,

盛开在自己的坟头上。


小叶儿花啊小叶儿花,你是母亲的魂灵,难道不也是诗人的魂灵吗?诗人死去,被送进了坟墓,读者尚在人世,他们经常到墓地去,带着鲜花、苦栗和泪水,为了找回自己的诗人。诗人化作了朵朵小叶儿花,开在自己的坟头上,前可以见古人,后可以见来者。

可惜我没能找到我心仪已久的诗人塞弗尔特的墓。我在所有埋葬着“妈妈”的坟前徘徊,看他如何找回母亲:


那是一面镶着椭圆金框的镜子,

背面的水银已经渐渐脱落,

几乎照不清楚人的模样。

妈妈的半辈子呀,

都是用它来照着梳理头发,

她是那样的秀丽端庄。


镜子挂在窗户旁的一个小钩子上,

它瞧瞧我,看看你,

怎能不舒坦地微笑?

妈妈曾是那般地欢乐,

连一丝皱纹也不曾有,即使有,

也是为数不多的啊。


她常常在小磨坊里,

哼着华尔兹舞曲,

还和爸爸一起,

幸福地跳上几步。

当她追忆青春年华,

她便忍不住地瞥一眼闪亮的镜子。


她从梳子上摘下脱落的头发,

把它缠成一个小团儿,顺手给炉火加餐。

当她把发团往炉门里扔时,

我看到了妈妈眼角旁的条条皱纹,

已是一把张开的小褶扇。


天长日久,镜框变了形,

境面也裂了些小缝,

它里面渐渐发了霉,

后来终于裂成了两半。

妈妈就用这破了的镜子,

继续梳理着她的鬓发。


时光飞逝,妈妈的头发渐渐斑白,

她已经不再去照镜子,

习惯于待在僻静的地方。

每当有人来敲门,

她便匆匆忙忙走出来,

头上系着一块黑色的头巾。


如今,我又走进屋来,

但我心绪不宁。

没人再站在门槛边等我了,

也没人再将我的手握得那样紧了,

我不知所措地四下顾盼:

那面镜子仍旧挂在墙上,

可是我已经看不清它,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帘。

(星灿 译)


写作这首《妈妈的镜子》的人,就是我特别心仪的诗人,被捷克人誉为“本民族伟大的经典诗人”的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84年,“由于他的诗富于独创性,新颖而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全面发展的自由形象”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多想找到那面镶着变了形的金框的已经裂开的镜子,我确信它的存在,它出于诗,但来自生命和生活,应该进入捷克国家博物馆。

塞弗尔特,你知道吗,就因为喜欢你的这首诗,我多少回凝视镜子,妄图在那些镜子的深处,看见你笔下的“妈妈”。可是看来看去,却总是看见镜子里的我,和我的母亲。

我也写过一些关于母亲的诗,写过似乎永远不会走路、总是一阵风似的奔跑着的妈妈,写过《娘的脊背》、《母亲的灯》,或许是因为再而三写母亲的缘故,有文学前辈曾非常认真地劝导我说:“也写写你父亲吧。”让我不知说什么好。塞弗尔特,我该怎么回答?

对母亲的爱是一切动物的天性。恰恰因其是天性,古今中外,表达这种爱的人就格外多,使其成为诗的基本母题之一。但多数人靠的是原始生命力的推动,一不留神,情感就扎了堆儿,很难拥有特立独行的艺术表达。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爱凝聚在一面镜子中,将母亲的一生浓缩在一面镜子中,塞弗尔特,这是你的发现和创造,你的“这一个”母亲的形象,是有史以来最明亮的母亲形象,没有变形却又成了天下所有母亲缩影的折射。

塞弗尔特有数不清的好诗,顺便抄出一首只有短短四行的《安慰》:


姑娘,姑娘,你为什么皱起眉头,

莫非你遇到了整日阴雨绵绵?

而那边那只小蜉蝣该怎么办啊,

它的一生都遇到阴雨绵绵!

 (贝岭  译)


诗行单纯到了不能再单纯,内涵却又丰盈到了十分。如果说它单纯,明明白白,不用我说;如果说它丰盈,坚实饱满,那其中只可意会、无法言说的意味,说也说不透。索性不说吧,只体会诗题:这是一个诗人给我们大家的诗的安慰,如此浅显又深沉博大,如此忧戚又豁达风趣,还有比这更值得让人安慰的安慰吗? 

以上是我在《诗人雕像诗人墓》一文中写到的塞弗尔特,意犹未尽。他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诗艺炉火纯青,不见丁点儿刀斧之痕,晚年甚至不用任何比喻和韵脚,只是用朴素的、类乎散文的语言表达极为本质的东西,抒写他复杂的内心感受和他对人生真谛的认识。在捷克,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他的诗集。 

塞弗尔特给世人留下《全是爱》等三十九部诗集和一部回忆录《世界美如斯》。诚如其回忆录副标题“故事与回忆”所提示的,在《世界美如斯》中,诗人没有采用一般回忆录按生活经历依次叙述的写法,着墨更多的也不是他本人的曲折身世,而是通过一则则小故事缅怀他漫长一生中所遇到的人和事,记叙了一些见闻和感受。在我对其中的《母亲出嫁的小教堂》一节与他写妈妈的诗篇交替着阅读时,意外地从非常客观的叙述中体会出他如何行使了诗人主观主义的权利。他说:

如果有人感兴趣,向我了解父母的婚姻状况时,我恐怕要用纯粹是今天的术语来概括这一婚姻关系的特点了:那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的人和平共处。父亲是社会民主党人,母亲则是一个娴静、温和的人,喜欢上教堂,借以摆脱刻板的日常生活,摆脱每天例行的机械劳动。上教堂是她的诗。领圣餐她却不常参加。不如说只有在生活中遇到不幸,她认为那是上帝的惩罚,需要求得上天的宽宥时才去。

就这样,在和睦共处中他俩各以自己的方式对生活做出反应。而生活往往并不顺遂,战争时期还经常挨饿。饥肠辘辘的滋味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母亲扑倒在日什科夫教堂冰冷、潮湿的方砖地上,当她虔诚地向圣母玛利亚倾诉自己的烦恼,徒然想把泪水串成念珠挂在圣母的纤纤手指上时,她的内心无疑感到了片刻的宽慰。而我则往返于两人之间,从这边跨到那边,从红旗歌到“千万次歌颂你”,也许就在一天一晚的时间内。

但愿读者不要认为我以一些无聊的个人琐事在此啰唆不休。现代诗人就往往完全从主观立场出发将诗歌拋到读者面前,以强调它的可能性,使它更有说服力。在我这不很重要的文学体裁中,我不免也要吹嘘一下这种主观主义的权利。不过这一文学体裁有其局限性,因为它不仅是可能,而且也往往就是真实的。我要证实时代错了,不管时代如何揭露我——虽然我还不很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塞弗尔特出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郊外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他未上完中学就跨入了社会,从事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1921年,他的第一部诗集《泪城》出版,他以贫苦大众的立场观察布拉格,以写实和抒情风格描绘了工人区发生的痛苦事件,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城市畸形生活的控诉和对未来的渴望。此后,塞弗尔特一边主持编辑刊物,一边体验母语内部的奥秘,对自己生命中潜意识、直觉、梦幻的成分进行挖掘,确立了他作为优秀诗人的地位。1929年诗人因不信任新当选的捷克共产党总书记而退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投身抵抗运动,告别了超现实主义诗风和“话语实验”色彩,写诗揭露法西斯的残暴,歌颂人民为争取解放而进行的斗争。20诗集50年代以后,诗人的思想变得开阔而深沉,他参与过捷克作协的领导工作,并连续出版了许多优秀诗集。在这些诗中他歌颂母亲,歌颂爱情,歌颂祖国和大自然,并追忆往事,沉思存在。1956年,塞弗尔特公开呼吁当局结束对文学的控制,认为“诗人是民族的良知”,不是政治传声筒,并撰文批判铁幕政治对艺术本质的扭曲。他始终坚持文学家独立的道义承担立场,在1968年“布拉格之春”运动中,他以自己的威望呼吁为那些受迫害的作家彻底平反。也因此之故,“布拉格之春”运动被扑灭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诗人的作品在捷克被暗中控制发表。等到他去世以后,时任总统胡萨克才终于站出来说:“他在自己一生浩繁的诗歌著作中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烈的热爱和与人民的亲密关系。” 

有论者指出,塞弗尔特一生的写作是朝着活力和自由展开的,围绕“活力”与“自由”,他不同时期的诗作无论是倾心于叙述性还是咏唱性,无论倾心于日常经验还是倾心于直觉,无论是隐喻还是日常口语,无论是使用自由体还是借鉴类古典抒情诗和民歌的形式,都做到了感情饱满而淳朴,措辞准确而内在。我却觉得,他的写作,是以活力和自由,朝着爱展开的,他那部诗集的名字《全是爱》,鲜明地概括了他一生的写作。

他的人,全是爱。

他的诗,全是爱。

前面我提到他的《妈妈的镜子》,那是诗集《妈妈》中的一首。说到这个书名,还有一个小插曲。诗集编好了,塞弗尔特花了好长时间寻找书名,怎么都觉得不合适。他的朋友费卡尔读过他的书稿,信手在封面上写下一个极普通的词:妈妈。正是这最朴素、在所有语言中发音都惊人地相似的两个字,表达了人类最初、最直接、最普遍的爱。诗集《妈妈》的卷首,是这首《窗旁》:


春来了,路边的树儿

迎着春光开了花。

妈妈静默无声,

脸朝窗外,泪珠儿滚滚淌下。

“你为何哭泣,为何悲伤?

告诉我,你这般难过为什么?”

“我会告诉你的,会告诉你,

等到有一天,树儿不再开花。”


雪纷飞,冰霜冻在

玻璃窗上。

窗外一片阴沉,

妈妈无声地编织着什么,

两眼噙着泪花。

“你为何哭泣,为何悲伤?”

“我会告诉你的,会告诉你,

等到有一天,不再大雪茫茫。”

(星灿 劳白 译)


诗中母子二人的“对白”,意味深长。在季节枯荣的两端,母亲脸朝窗外,表情滞重,空气比妈妈的静默无声更加沉凝。她“滚滚淌下”的泪珠儿和回答,使解读的空间越来越深越来越远。我们忍不住要搞清楚那个让妈妈忧伤的“有一天”究竟是哪一天。不是说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远吗,为什么那一天树儿不再开花?不是说到了冬天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吗,凭什么不再大雪茫茫?

于是我们想,有可能妈妈是在说她离开这世界的那一天。那一天即使树儿还在开花,大地上还是白雪茫茫,但对于她,两眼一闭一抹黑。或许她只是为自己生命必定的终结而流泪,为想到再不能看到儿子及眼前的一切而忧伤。以这样的方式表现母亲对儿女对人世的眷恋,进而表现诗人对母亲的依恋,诗意的纵深让人叹服。 

换一个角度想,是不是母亲扫了一眼窗外,蓦然想到末日,有了哪些担心?她老了,活透了,她知道,人活着,注定死,那个日子,到了时候一定要来。她为春花流泪,为飞雪流泪,为这个世界将被神明所弃流泪。表面可怜的妈妈并不可怜,她在向往,向往时间能减弱它的冲击,她珍惜美,留恋美,懂得悲悯。

当然还有更多解读的可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想象力和适度的敏感,需要我们了解一点宗教,或者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有更多的生命感发。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写这首诗时,诗人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诗人“我会告诉你的,会告诉你”这样的语气来看,这是倾向于沉默的对话,或者说是默默的内心独白。此时此刻,“妈妈”可能就在身边,也可能已经到了天堂。

和我曾经提到的《安慰》不同,那首短诗单纯到了十分,这首也短,却容纳了如此繁复的意蕴。

全是爱啊! 

塞弗尔特写亲情,也常常写到爱情,是个一生痴迷于爱情的诗人,他有一首四行短诗《爱情》:“即将死于霍乱的人们/吐出铃兰花香,吸进铃兰花香的人们/即将死于爱情。”爱情,对他来说似乎意味着一切,犹如他在《皮卡迪利的伞》中的表白:“我一生都在寻找/在这里一度有过的天堂,/只能在女子的唇际/与她那丰润的肌肤间/充溢着温馨的爱情里/寻得踪迹。”

在塞弗尔特这里,女人大概是神话人物,所有的女人加起来是一个女神。只是,他不是抽象“她”,而是具体“她”,让“她”活生生地活在语言里,让你感受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他的《爱情之歌》这样写道:


我听见了他人听不到的:

光着脚走在天鹅绒上的声音。


邮戳下的叹息声,

琴弦终止时的颤音。


有时我有意避开人们,

我看见了他人看不到的:


那充满在微笑中的

隐藏在睫毛下的爱情。


她的头发上已卷起了雪花,

我看到了灌木丛中盛开的玫瑰。


当我俩的嘴唇第一次碰到一起时,

我听到了爱情悄然离去的声音。


即或有谁要阻止我的愿望,

那我也毫不畏惧任何失望的袭击。


别让我跪倒在你的石榴裙下。

狂热的爱情才是最美最美的爱情。


即使是狂热的爱情,在两个身体到一起的那一瞬间就已经悄然离去,这种感觉不一定是每个人的,却是真实的,相当普遍的,到了诗中反而让人觉得独特,是因了诗人的真诚和言说的能力。再看《那些轻轻的亲吻之前……》:


当那些轻轻的吻

在你额头干涸之前

你弯着腰去喝

水晶清明的水

从来没人怀疑

你是否将接触那些嘴唇

某些时刻

不耐烦的血

从内部模铸你的躯体

比雕塑家的塑泥上

跑动着的手指更迅速


也许你会将她

年轻的头发放在手掌里

让它们掠过双肩

就像打开的鸟翅

你将沉重地追逐它们

那儿

在你眼前

并且在空气之下的深处

是那倾斜的,恐怖的

和甜蜜的空虚

渗透着点点滴滴的光。

(贾佩琳 欧阳江河 译) 


许多人认为这首诗是塞弗尔特处理复杂爱情经验的典范之作。塞弗尔特中年之后写爱情,常常同时融进对“时间”、“死亡”等意向的开掘。这样一来,爱情的浓烈与人生的短暂被扭结成一体。或许读来以为塞弗尔特是对爱本身忧心忡忡,其实是因为他知道爱的珍贵,他才痛惜人生的短暂。 

此诗一开篇,诗人的心境明澈如水,爱人那“轻轻的吻/在你额头干涸之前”,湿漉漉的让你确信爱情的永恒,你将有无尽的“水晶清明的”生命之水,它们哪里会干,就像不停地吻着,多么滋润。从第二节开始,“时间”的主题出现了,转折出现了:时间若水,在流逝,“不耐烦的血”沉积下来,形同淤泥,开始“从内部模铸你的躯体”,如果不是成为泥人,那就重又回到土中…… 那可怎么办呢?不同的人将有不同的选择。偶然听我妈妈对我爸爸说:“我想走到你前头去,又怕你吃不惯别人做的饭”,顿时让我有了满眼闪闪的“点点滴滴的光”。 

晚年的塞弗尔特,有一首《别了》,也有译者译成《那么告别吧》: 


对世界上的成百万行的诗句

我仅仅增加了一点点。

他也许不比一只蟋蟀的唧唧叫声更聪明。

我知道。原谅我吧。

我正在走入尽头。


他们甚至不是最初的脚印

踏在月球的尘埃中。

如果偶尔他们毕竟闪出光芒

那不是他们的光芒。

只因我爱这些语言。


那能使一双安详的嘴唇

战栗的语言

将使年轻的恋人们相吻

当他们漫步穿过金红色的田野

在落日下——

这日落比在赤道上还慢。


诗歌从开始就跟随着我们。

犹如爱情

犹如饥饿,瘟疫,战争。

有时我的诗就是那么令人不好意思地愚蠢。


但我不请求原谅。

我相信寻找美丽的词语

是更好的事

较之杀戮与谋杀。

(安妮 译)


诗人回望来路,以温和朴素的话语,为诗一辩。诗人“正在走入尽头”,生命的时日所剩无多,于是他请求读者原谅,更请求诗歌原谅,他认为自己没有写出像“最初的脚印踏在月球”那样令人类感到卓异的诗篇,甚至有时“令人不好意思地愚蠢。”但是,诗人也有着自豪,因为爱的深沉,他的诗篇使一双双安详的嘴唇战栗。诗人说,如果自己的诗篇“偶尔毕竟闪出光芒”,那也不必感谢他,“只因我爱这些语言”,去感谢语言吧。最后一节,语义平和而坚定。诗人由开篇的请求“原谅”,发展到“我不请求原谅”。前一个请“原谅”是基于诗人个人,而后一个“不请求原谅”则是为诗。诗人一生都在寻找并表达诗意,在他看来,这是美好的事,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正是在这缠绵和慨叹中,我们看到了一颗爱心。 




第二十二讲 | 好的诗歌的目的不只是抒情


▌一种生活

作者:诺德布兰德【丹麦】


你划亮火柴,它的火焰让你眼花缭乱

因而在黑暗中你找不到所要寻找的

那根火柴在你的手指间燃尽

疼痛使你忘记所要寻找的

(北岛  译)


丹麦诗人诺德布兰德的这首诗表达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经验:久置黑暗中的人们会渐渐“适应”黑暗,当一束小小的光焰在瞬间被擦燃时,人们一时感到刺眼,小小的光束照不到的地方显得加倍黑暗,“在黑暗中你找不到所要寻找的“东西”。“适应”黑暗的人固然是可悲的,但只有瞬间的光束而没有永恒光照的生活同样可悲。诗人在瞬间感到了更大的光明阙如的痛苦,“那根火柴在你的手指间燃尽/疼痛使你忘记所要寻找的。”诗人就这样从一个日常经验发现了生命和生存的真实境况,它以现实和超现实的融汇以及“浓缩的悖论”的方式,使我们沉浸在深深的反思之中。


好的诗歌的目的不只是抒情,它更专注于表达人生命的经验。诗人从自己经久而深刻的经验仓库中选择、浓缩与组织那些更具表现力与概括性的内容,来激发和召唤读者的加入。这时,“经验”对具体事物的实指性变得不再重要,而它所暗示的象征内涵却更强劲地统摄了我们的心智——这也正是诺德布兰德径直将日常经历中划火柴寻物这一小事,象征性地命名为“一种生活”的原因。




第二十三讲 | 像等待着情人一样等待着缪斯来临


有人说,倘若说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阿赫玛托娃就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1912年,阿赫玛托娃的第一部诗集《黄昏》出版,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她的诗语言简洁、准确,善于把抽象的感情用具体的细节来表达,在短短数行中完成戏剧的场景。我看最为典型的是这首《吟唱最后一次会晤》:


我的脚步那么轻盈,

可是胸房在绝望中战栗,

我竟把左手的手套

戴在右边的手上去。


台阶好像是走不完,

可是我知道——只有三级!

“和我同归于尽吧!”枫叶间

传递着秋天乞求的细语。


“我被那变化无常的

凄凉的恶命所蒙蔽。”

我回答:“亲爱的,亲爱的!

我也如此。我死,和你在一起……”


这是最后一次会晤的歌。

我瞥了一眼黑色的房。

只有寝室里的蜡烛

漠漠地闪着黄色的光。

(王守仁 黎华译)

   

阿赫玛托娃以其清新非凡的感知力,被布罗茨基认为是“一开始就以成熟的调子一鸣惊人。”这首诗把离别的感情写得一咏三叹,荡气回肠。富有张力的句子犹如摇曳的火苗,使全诗满溢着女性温柔细腻的复杂情感,犹如一幅色调鲜明而又清新的油画。这幅画由两个基本色调组成,其一是外部环境构成这幅画的背景:凄凉的秋风,险恶的处境,多舛的命运,生死离别,使诗中充满绝望的情绪。其二是暖色调,来自战栗的心房,情人之间的相互慰藉、生死相依的坚贞,这种坚贞爱情超越生死,暖透心灵。

题目已经告诉我们这个事件——会晤,它是全诗的起源与凝聚点,是产生此诗的“核”。开头已经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在绝望中战栗。”绝望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为此她选取了黑色这个色调。战栗则犹如摇曳的烛火,暖色的火苗轻轻地荡漾在黑色的屋里这个封闭的空间。诗中把情人告别的复杂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我竟把左手的手套/戴在右边的手上去。”这个细节不仅阐释了“胸房在绝望中战栗”的程度,还使离别更加愁肠百结,有了肉体的质感。

来自情人之间的对话是揪人心碎的:“我被那变化无常的/凄凉的恶命所蒙蔽。”情人诉说多舛的命运,流荡着凄凉感,使凄凉向时间纵深处延伸,增添离愁别恨,使之更加彻底。但是“诉说”这一行为由情人之口发出,向情人倾诉,带有渴望得到慰藉的愿望,还有一丝寻求怜悯与体谅的愿望。得到的回答是更为坚贞不渝、深挚的:“亲爱的,亲爱的!我也如此。”一声声呼唤,既是对爱与信赖的回应,是安慰,更是对往昔亲密岁月的召唤,让那已逝去的温馨抚慰凄凉的现实处境。为了对抗和超越现在,情人更是发出了对未来的信念:“我死,和你在一起……”坚贞的柔情逼退死亡的终结,显示超越性、永恒性。

“最后一次会晤”事件本身是冷的,充满绝望,但是有了情的温暖、眷恋,就犹如在黑色的屋子里点燃一支摇曳着黄色光芒的蜡烛。诗人用一冷一暖两个色调,两个系列的意象,相互映衬,紧紧纠缠,将这个场景谱成一支爱的歌唱,一幅爱的图画。最后一段黑色屋子里燃烧着黄色烛光的场景成为这个会晤场面的隐喻,永远留在诗人心中。    

《缪斯》是阿赫玛托娃另一杰作:


深夜,我等待着她的来临,

好像我的生命十分危险。

什么荣誉,什么青春,什么自由,

都摆在这位手持诗笛的可爱客人面前。


她来了!她撩开披巾,

仔细看了看我。

我对她说:“是你给但丁口授了

《地狱篇》?”她回答:“是我。”

(陈耀球 译)


赞美缪斯曾经是诗人们的日常功课,如同基督徒的祈祷。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第一句就是“歌唱吧,女神!”《奥德赛》第一句是“告诉我,缪斯,那位聪慧的凡人的经历”。维吉尔的《埃涅阿斯》开头向诗神求助,但丁在《炼狱篇》中也祈求缪斯们用音乐伴随他的歌唱。 

传说中的缪斯有九位,各司其职。似乎诗人故意混淆了这一点,把九位缪斯视为一体。

诗人在诗中充分表达了对诗歌的敬畏、喜爱和赞美,并将这些情感置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她像等待着情人一样等待着缪斯来临,在她看来,诗歌艺术远比荣誉、青春和自由更为重要。至于说缪斯向但丁口述了《地狱篇》,还有什么是比这更高的赞美呢?




往期回顾:


诗眼睛||论写作:刘向东:在诗歌学会的讲座(一) (总1177期)

诗眼睛||论写作:刘向东:在诗歌学会的讲座(二) (总1180期)

诗眼睛||论写作:刘向东:在诗歌学会的讲座(三) (总1186期)

诗眼睛||论写作:刘向东:在诗歌学会的讲座(四) (总1205期)






名人名言:


      “一个诗人应该把自己隐藏在作品里,如同上帝把自己隐藏在万物中。

---福楼拜




理论园地与他评


张无为  张无为 张无为   陈超  谭五昌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吴敬思  吴敬思  梁志宏  梁志宏  梁志宏  赵少琳  赵少琳  陈瑞  陈瑞  马鸣信  毕福堂  蒋言礼  吴小虫  吴小虫  耿占春  耿占春  吕达  巫昂  马晋乾  李成恩  李成恩  郭克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关海山  洛夫  唐诗  李杜  病夫   赵树义  潞潞  庄伟杰  庄伟杰   甲子   张锐峰  张锐锋  西川  陈小素  郭金牛  郭金牛  杜学文  赖廷阶  赖廷阶  王单单  王单单  王单单  左右  雷平阳  雷平阳  木行之  王立世  王爱红  潘洪科  潘洪科  大解  金汝平  肖黛  玄武  孤城  于坚  唐晋  刘阶耳  杨炼  杨炼  杨炼  赵建雄   赵建雄  赵建雄  李元业  石头  李元胜  李元胜  李元胜   李骏虎  李骏虎  李骏虎  雪野  闫海育  闫海育  悦芳  杜涯  杜涯  金铃子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邓朝晖  张新泉  刘川  刘川  简明  林旭埜  卢辉  张海荣  张海荣  葛平  百定安  百定安  人邻  林莽  苏美晴  树才  马启代  马启代  白桦  向以鲜  燎原  梁生智  谷禾  成小二  李成恩   三色堇  宗小白  曾瀑  宫白云  安琪   江苏哑石  潘加红  刘年  谢克强  王妃  草树  臧棣  李浔  西渡  高春林  瓦刀  张建新  何三坡  周所同  路也  张作梗   黄亚洲  桑恒昌  胡弦  翟永明  商震   汤养宗  罗伯特·勃莱  敕勒川  大卫   任先青  娜仁琪琪格  西娃  陈先发  李琦  六指   重庆子衣  向天笑  食指  黄礼孩  黄礼孩  黄礼孩  大解  雷平阳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毕福堂  曹谁  王国伟  荣荣  约翰·阿什贝利  左右  郑小琼  乐冰   孙大梅   马亭华  左拾遗  田暖  大连点点  马尔克斯  马明高  马明高  汪曾祺  左岸  李霞  林荣  林荣  涂拥  葛水平  王祥夫  闫文盛  十首精短诗赏析  葛平  杨凤喜  刘郎  韩玉光  王俊才  王二  木心  雪克  张作梗  张作梗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黄亚洲  苏童  韩东  谷禾  王恩荣  李少君  余华  吴言  唐依  李老乡  段崇轩  米沃什  张卫平  庞白  乔延凤  乔延凤  非飞马  辛泊平  辛泊平  辛泊平  芦苇岸  黄土层  黄土层  方文竹  安琪  安琪  余笑忠  谷冰  谷冰  谷冰  汉家  翟永明  胡弦  阿信  长篙  周所同  羽菲(法国)  李钥(美国)  众评  温柔刀  陈朴  西川  张清华  莫言  老刀客  王春林  王春林  王恩荣  汤养宗  郁葱   梁志宏  白公智  李唱白  宋晓杰  宋晓杰  齐凤艳  王法  杨四平  吕本怀  吕本怀  吴思敬  汤养宗  行顺  余怒  张锐锋  段崇轩  郁葱  长安瘦马  罗振亚  黄亚洲  黄亚洲  黄亚洲  苗雨时  胡权权  聂权  王国伟  臧棣  臧棣  臧棣  贾平凹  流沙河  孟凡通  孟凡通  沈天鸿  大解  魏天无  魏天无  李不嫁  王恩荣  赖廷阶  徐敬亚  葛平  雷平阳  李泽慧  谢有顺  昌政  李曙白  殷龙龙  李犁  招小波  谷未黄  张远伦  刘庆邦  孔令剑  悦芳  三色堇  宝蘭  曹谁  霍俊明  阎连科  阎连科  葛水平  葛水平  马晓康  薄小凉  方方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燎原  韩庆成  张二棍  刘年  贾浅浅  李不嫁  大解  慕白  梁平  霍俊明  张执浩  朵渔  项见闻  项见闻  项见闻  李点  谢冕  温建生  雷霆  张建新  路也  王国伟  张炜  月色江河  梅尔  刘川  月牙儿  胡弦  白鹤林  峭岩  周广学  韩作荣  吴小虫  安琪  安琪  安琪   孙文波  余华  李少君  李海芳  朱光潜  霍俊明  水刃  戴望舒  欧阳江河  吴小虫  余光中  张二棍  周广学  林旭埜  刘年  东方樵夫  王恩荣  原野牧夫  任爱玲   孙夜  雷霆  霍俊明  王文海  东方樵夫  韩玉光  刘年  刘向东  韩玉光  招小波  刘向东  汤养宗  聂权  梁志宏  雷霆  曹谁  刘向东  呆瓜  郭卿  林白  原野牧夫  石头  吴小虫  张作梗  张作梗  张作梗  蒲小林  王恩荣  金汝平  悦芳  王恩荣  金汝平  李小雨   刘向东  潇潇  月色江河  孔令剑  张作梗  金汝平  张二棍  王恩荣  青山雪儿  唐晋  王恩荣  赵少琳  唐晋  曹谁  雷霆  顾城  唐晋  吕本怀  毕飞宇  唐晋  薄小凉  孔德芳  明素盘  王恩荣  余华  张执浩  卞之琳  王立世  胡弦  郑小琼  潞潞  敬丹樱   扎加耶夫斯基  安琪  王立世  王安忆  刘庆邦  李犁  勒内·夏尔  迟子建  徐则臣  张战  呼岩鸾  黄亚洲  黄亚洲  施施然  阿剑  皮埃尔·勒韦尔迪  曹谁  李玫瑰

   

   

曹伊论战(1)  曹伊论战(2)  曹伊论战(3)  曹伊论战(4)  曹伊论战(5)  曹伊论战(6)  曹伊论战(7)  曹伊论战(8)  曹伊论战(9)


我评(综评与一诗一评)


综评:


林静  路军锋  王俊才  姚宏伟  毕福堂  崔万福  白恩杰  张海荣  张二棍  葛平  杨丕梁  雷霆  荫丽娟  张琳  霍秀琴  韩玉光  王文海  王小泗   武恩利  罗广才  宗小白  韩庆成  《“地域写作”的传承与突破》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论马启代的现代诗》  张建新  王爱红  罗广才  牛梦龙  老刀客  任爱玲  雷霆  简明  张二棍   聂权  韩玉光  燕南飞  梁志宏  王俊才  李海芳



诗歌活动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二(总157期)

● 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 诗眼睛||快讯:“新时代都市诗歌创作与走向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修定版)(总622期)

● 诗眼睛||年度推荐:《诗眼睛》2018年推送入选《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的作品(总673期)

● 诗眼睛||书讯:《汉诗三百首·2018卷》目录和编后记(修正版)(总715期)

● 诗眼睛||海外诗会 传播文化:【多伦多诗友会】首届华人诗歌研讨会:切磋诗艺,共求美好(总719期)

● 诗眼睛||七告读者书:平台运作与七告读者书(总1073期)(2020 持续版)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张新泉、西川、黄亚洲、娜夜等五十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0期)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之二:欧阳江河、韩东、张执浩、大卫等五十八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2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晋中市纪念屈原诗歌征文获奖作品展播(总823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之二:余光中、欧阳江河、大解、娜夜、张执浩等古今诗人献给屈原之 汨 罗 诗 章!(总826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任爱玲诗歌研讨会暨《尘世之光》首发式在太原举行(收藏版)(总834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徐忠诚 赵玉兰《灯下絮语》《溪涧兰草》出版作品研讨会 (收藏版)(总871期)

 诗眼睛||七夕爱情诗专辑:余光中\朱湘\洛夫\食指\海子等一百首献给七夕节的现代诗精选, 情到深处便是诗!(总890期)

 诗眼睛||中秋节专辑:胡弦\臧棣\车前子\陈先发\雷平阳\大解\刘川等一百诗人写中秋月亮的现代诗歌精选,(总926期)

 汉诗三百首 || 《汉诗三百首》2019卷目录 (新年特刊)

 诗眼睛||快讯:《2019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由台湾甘露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总1036期)

 诗眼睛||快讯:《中国诗人生日大典》(2020卷)诗歌年选目录 (校正版)(总1037期)

 诗眼睛||下雪诗专辑:欧阳江河/王小妮/李少君/胡弦/李犁/西渡/商震/娜夜等一百首关于下雪的现代诗精选(总1054期)

● 诗眼睛||清明节专辑:席慕蓉\叶延滨\黄亚洲\梁志宏\龚学敏\李犁\潇潇等87首清明节现代诗歌精选,(总1077期)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