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悼简明专辑5:简明论好诗人诗选(总912期)

王恩荣主编 诗眼睛 2021-10-07




简明  诗选刊杂志社社长。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高贵》、《简明短诗选》》、《朴素》等9部;长篇报告文学《千日养兵》、《感恩中华》等5部;《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上下册);作品曾获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四届第八届第十一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首届孙犁文学奖等;诗歌作品入选上百种权威选本。参加文化部第二届(西安)第四届(绵阳)中国诗歌节,第一届(宜昌)中国诗歌节,第二届(西宁)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第三届(海宁)徐志摩中国诗歌节等。




1、符力诗歌:云在青天水在瓶


简明


符力作为诗人是绅士的,他的诗歌作品同样是绅士的。但是,与其说绅士精神是男人文化,莫若说是一种贵族文明;买一匹价值1万英镑的马,置一副价值3万英镑的鞍;形式高于一切——纽扣的象征意义,永远大于西服;这才是真正的绅士精神。

云在青天水在瓶,不在梅边在柳边。可以设想,符力的精神成长,历经了多少内心和情感的挣扎。敏感,青涩,萌动,好奇,向往沟通和理解。“像上当受骗了的年青人,一脸迷茫”。这是徐志摩式的情感模式和理想模式。

诗歌是一剂治疗“感伤”的良药。“青草们连续不断地经过我身边/扑哧扑哧的呼吸声,灌满我的耳朵。”;“风停下来的时候/青草们齐刷刷地站住了”;这首叫作《一群奔跑的青草》的诗,画面是“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的俗世慷慨,和“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淡世恬静。这种矛盾的鲜明和协调,给了符力诗歌双重的味道;比如《一棵青草的选择》,诗中散发出一种田园隐士的性情和随遇而安:我喜欢这里的和平与宁静/河南也好,河北也不错/我不会因为选择具体的住址而左右为难/因为这里全都是,中原的土地//。

友善地打量世界,发现和感受身边事物的善良与纯美。符力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或形式主义情调,有一种恍若隔世的婉约:爱尔兰诗人的《走过柳园》,译成中文,共八行,如今/风已渐停,我一句一句念给你来听//《在翠湖》。秋水流去的一切,春风/全都带了回来//《春日》。

一种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弥漫,儒家的文质彬彬,道家的虚静清明,使得符力在温文尔雅、心力节制中“凌空飞起来”。


附:符力诗歌


在翠湖


林木又已葱茏,我的发丝如此萧疏

爱尔兰诗人的《走过柳园》,译成中文,共八行,如今

风已渐停,我一句一句念给你来听



一群奔跑的青草


午后的山坡上,我遇见了一群

奔跑的青草。从南往北

青草们不停地跑着

风吹得越猛,他们就跑得越快


一棵接一棵,一拨接一拨

青草们你追我赶

不知道他们想到远方去干什么

也不知道他们这么卖命,到底累不累


青草们连续不断地经过我

扑哧扑哧的呼吸声

灌满我的耳朵。看起来他们就要凌空高飞了

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离开泥土半步


风停下来的时候,青草们

齐刷刷地站住了。此刻

他们全都木在山坡上的灰色里

像上当受骗的年青人,一脸迷茫



一棵青草的选择


这一生,我决定生活在一条河岸上

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朝夕相处

和善良的羊,忠实的狗,还有勤劳的百姓

一起生活在乡下

我喜欢这里的和平与宁静

河南也好,河北也不错

我不会因为选择具体的住址而左右为难

因为这里全都是,中原的土地



春日


秋水流去的一切,春风

全都带了回来

禾苗拔节,花苞爆裂

桃园一片响动

声音很别致,像流水,像火苗

又像麦芒

风吹纱帘,后面的那人

脸颊微微泛红



2、《黄亚洲诗歌:在唐诗宋词的炼狱中成就“修辞”绝技》


简明


一位来自中国的观光客,在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内,技痒难耐,大“秀”了一把他在唐诗宋词的炼狱中所成就的“修辞”绝技。黄亚洲的《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以三种抒情姿态出现:“火炬”的姿态、“少女”的姿态和“我”的姿态。这三个在抒情诗中司空见惯的意象,经过黄亚洲的语言策动,演义了一幕别开生面的三维动画。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以自我为参照,感受陌生世界。第一节入题;第二节点化,从第三节开始,黄亚洲分别使用了“她们袒露的肩膀,是白天的一部分”,“三千五百支细细的火苗,一直燃烧至今”,“我不会成为他们中间的一支火苗,但我确实燃烧得很苦”这样的奇妙造句,构建出与时间平行、互动的诗意空间。最后,这首诗最眩目的礼花从天而降:“因为我不知道,我是被谁点燃的”。精彩的结尾,点燃了整首诗。


对文本的剖析和解读,应该着眼对文本寓意的再发现、再挖掘和再拓展。解读诗歌文本,不是为了读出诗人说了什么,而是为了读出:诗人还有什么没有说出来。


黄亚洲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著作等身,是共认的高产作家,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井喷式”写作状态,依靠的是两大体系:庞杂的思想(语言)体系和繁茂的情感(经验)体系。黄亚洲是迄今为止,我所见过的最具抒情才华的诗人,他除了睡觉,几乎都在写作,一种让同行敬畏的、超越年龄的、可怕的发奋。2015年6月,我们曾一起去广西采风,三天行程,黄亚洲成诗20余首,而且采用的是“手写+移动互联网”的奇怪方式,即,先手写,再手机录入,再传给助手,再语音指导助手完成修改和编辑,再转发回来,再发布到诗歌网站上。第二首诗写成后,第一首诗的阅读量数据也出来了。“66岁的黄亚洲流程”把我这个资深的“互联网+诗歌”专家给震得“目瞪口呆”。

一个人的学养,甚至一个人的年龄,从他的文学作品中很容易辨识。黄亚洲从1970年开始习诗,主修现代诗,也曾仿写古体诗词和格律诗,修得文字功力。王维说:“散文易学而难工,韵文难学而易工;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小令易学而难工,长调难学而易工。”我认为,黄亚洲是深知“近体诗易学而难工”的真谛的。

黄亚洲的诗歌作品沿袭传统的艺术走向:明朗、明确、明白。不新潮,但也绝不落伍;不张扬,始终坚守本色。黄亚洲的《俄罗斯赤塔:十二月党人教堂》对蒙难的“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用情是那样真实,对人类的诉说又是那样真切,非常有力地实现了他的抒情意图:她们不是十二月党人,但是她们愿意/嫁给十二月的风暴//应当将她们的笑容,挂进全世界的教堂/让天下钟声,每一天/都把女人奏响//钟声响起的时候,我相信/严厉的一八二六年十二月的暴风雪/就会专程从赤塔赶来,在世上/每一个男人的脸颊上,撞出/雪水两行//。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他的众弟子说:我布置一项作业。请大家将双手抬起,再向后摔,每天做一百次。第二天,所有的弟子都完成了。十天后,一半以上的弟子完成了。一年后,只有柏拉图一人完成了。柏拉图最终成为与苏格拉底齐名的大哲学家。成就不来自天才,而来自坚持。


附:黄亚洲诗歌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这一柱白色火炬,是谁举着

三千五百支固体的白色火苗,高高窜跳

米兰的每一个黑夜,都被它燃成白天


十四世纪的这个灼热的温度,我至今尚能感觉

虽说此刻,我屁股下的大理石屋脊

冰凉冰凉


少女们,一群又一群,漫步于屋脊

火苗和避雷针,一齐簇拥着她们

她们袒露的肩膀,是白天的一部分


现在我们这个星球越来越热

那是由于富裕,另外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

这三千五百支细细的火苗,一直燃烧至今


不要拉我起来,让我

再坐一坐这个由大理石制成的结论

我不会成为他们中间的一支火苗,但我确实

燃烧得很苦


因为我不知道,我是

被谁点燃的



《俄罗斯赤塔:十二月党人教堂》


应当拨出三面木墙,挂上她们

集体的肖像

有她们在这里,这个教堂,似乎

很难再属于上帝


为了嫁给叮当作响的镣铐

她们穿越了整个俄罗斯


她们如愿,嫁给了

粗糙的洗衣板,嫁给了破损的铁勺

她们惯于在雪中的小木棚里,点亮半根蜡烛

庆祝又一个婴孩的降生


这时候,她们的丈夫一般会哭

而她们始终微笑

她们不是十二月党人,但是她们愿意

嫁给十二月的风暴


应当将她们的笑容,挂进全世界的教堂

让天下钟声,每一天

都把女人奏响


钟声响起的时候,我相信

严厉的一八二六年十二月的暴风雪

就会专程从赤塔赶来,在世上

每一个男人的脸颊上,撞出

雪水两行



3、李元胜诗歌:人在远行,故乡留在原地


简明


李元胜,1963年生,198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诗集《无限事》斩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代表作诗集还有:《李元胜诗集》、《重庆生活》、《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等。

我与李元胜的交往,是最近几年的事,我喜欢“昆虫兼美女”专家范儿的李元胜。李元胜是聊天高手,荤不油腻,素不寡淡,我曾与他聊过什么地域养“汉”的话题,看得出,李元胜阅历、见识和智力上的非同常人。李元胜待人体贴,讲究场面和分寸。但是他的诗歌却大简而“老境”,这与李元胜的礼仪大相径庭,李元胜的相貌特征,重点突出两点:一,十分“重庆”,形式浓郁而绵长;二,十分“故事”,内容古典而幽深。

写作中的李元胜,十分珍惜生命的“日照”,每有作品“出窑”,一定是经过思想情感的深度雪藏和反复提纯的,比如《十年》:“我们有着某种速度,像火车/车头向前,车尾永远留在原地/人在远行,故乡留在原地/最爱的人留在原地……”。“十年”意味深长,十年在个体生命流程中,像朝代一样跨度宏大;但在“无限拉长的道路”中,又是瞬间的“撕裂”。《十年》仅仅6行,入眼便入诗,精短不单薄;廖廖几笔,惜墨如金。整首诗达到了字无虚设、出神入化、极端抽象的艺术效果。

《空气》20行,也是短诗中的“战斗机”。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感怀是,一个死去的人,除了占用“春季最重要的一天”——清明,还占用了什么:那个死去的人/还占用着一个名字/占用着印刷、纸张/我的书架/占用着墓穴,占用着/春季最重要的一天//。当然,这个死去的人,必然是一个“大人物”,他除了“占用着告别,占用着我的疼痛”,“还占用着机场和道路”,“占用着印刷、纸张”。

《过张北镇》是我的约稿,我希望他能够像写《重庆生活》那样,写“美丽河北”:一生中,至少须两次过张北/一次你是帝王//另一次,你只是一个心碎的人//。这是我欣赏的写法。


一只篮子里,装不下哪怕最小的果园,诗意只是果园里的一只苹果。诗歌之精要,就是一个字:减。把“一篮子”水果摆上桌,则“一篮子”是对果园之减;取一只苹果、两枚香蕉、几颗草莓,制成果盘,则果盘是对“一篮子”水果之减。



附:李元胜诗歌



《十年》


我们有着某种速度,像火车

车头向前,车尾永远留在原地

人在远行,故乡留在原地

最爱的人留在原地

一切不过是撕裂、无限拉长的

道路,逐渐增加的空虚



《空气》


那个死去的人

还占用着一个名字

占用着印刷、纸张

我的书架

占用着墓穴,占用着

春季最重要的一天


那个离开的人

还占用着机场和道路

占用着告别,占用着我的疼痛

所有雨夜


其他的人

只能挤在一起

因为剩下的地方并不宽敞

他们拥挤在一起

几乎失去了形状


每天,每天

我眼前拥挤着空白

我穿过他们就像穿过层层空气



《过张北镇》



一生中,至少须两次过张北

一次你是帝王

马蹄搅乱了白云和黄沙

白云落在坝上,还原成羊群

黄沙落回河北,还原成村落

还要把大风,顺手系在那棵皂角树上

整个青春里,你都听到它的嘶鸣

另一次,你只是一个心碎的人

前面再美的草原也救不了你

你低着头,弯着腰

路也低着头,弯着腰

所有奔赴着的事物,只是强忍着

没有回头



4、雷霆诗歌:我是你流落他乡的新娘


简明


有的人,似乎什么也没有做,却越过了大多数人;有的人,做了许许多多,却依旧停留在原地。为什么?原因很是简单:第一类人,一生那怕只做两件事,甚至两件同样的事,第二件事,绝对是要站在第一件事肩膀上的;而第二类人,做一件事,与做百件事一样,目光永远只停留在自己的鼻尖上。一个不能够越过自己鼻尖的人,又怎么能够超越别人呢?

不断有人问我:什么样的诗人是好诗人?我认为,第一类人中间会产生好诗人。

据我所知,雷霆似乎就是:只做过两件事,而且恰好是两件同样的事。第一件事发生在1994年,这一年,雷霆参加了《诗刊》社组织的第十二届“青春诗会”,这届的名单如下:匡国泰,雷霆,李庄,叶舟,贾真,郭新民,李华,顽童,池凌云,刘亚丽,张执浩,巴音博罗,高凯,杨孟芳,汪峰。第二件事发生在2007年,这一年,雷霆以“天涯”的面貌“横空出世”,以组诗“官道梁系列”重返诗坛。

“官道梁”是个地名,这是雷霆说的;一个与“天涯”有关的地名,这是我说的——也许,我还没有说出全部,但是我至少说出了一半。雷霆重返诗坛后的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献给“官道梁”的:“秋天的官道梁燥热的圪针丛中/我又一次听到蚂蚱深沉的歌/也许时光已过了三十年,或者更长/像这样整齐的歌谣仍被风一路传颂//《我是你流落他乡的新娘》”;“从镰刀挂在屋檐下开始/我就成了没有秋天的人了/居家绣花闲时缝补衣衫/在雪花飘来之前天门关外/总要捎来微凉的消息//我一点点靠近生活用剪纸/贴遍故乡的老旧窗棂//《春秋爱人》”。

“官道梁系列”是黄土与苦难的颂歌,淳厚的高原情怀和荒凉的人文植被,敞亮的“高音区”和满目的贫瘠,雷霆笔下的“官道梁”,像山西民谣一样朴素,又像山西民谣一样起伏悠扬,她们在坡上起调,在梁上扬腔,在风中传颂,天涯渴望打动的是:“官道梁”的父老乡亲和“官道梁”的春夏秋冬。


这是一抹由远而近漫过来的绚烂

其中的蓝,更接近一块小小的麦田

接近尘世上那一颗颗不再安稳的心灵

——《以明亮的,辽阔的》


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官道梁,小的如同故土身上的一颗痣;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官道梁,又大的充盈了雷霆的心。

雷霆诗歌,蕴涵着一种悲悯故土、同情春秋的大情怀,袒露着一种善恶不弃、抱朴归真的大仁义,这是诗人的天赋,更是诗人的悲剧——真正的诗人都是天生的悲剧践诺者,或用诗歌,或用生命。正如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所说:“古往今来的诗人,哪一个不是黑人?”

“官道梁”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道梁子,它不过是大地怀中一个不起眼的折皱,比最矮的山还要矮,比最高的坡只高半头,却因为雷霆的倾情歌唱,破茧成蝶,成就了一道独立的诗意风光。



附:雷霆诗歌


《以明亮的,辽阔的》


今夜,一朵荷花将梦见家乡的山水

请给她让出一条小路吧,并且灌满凉爽的秋风

再把陪伴她的荷塘、她深陷的污泥呵护好


从今以后,她要靠剩余的名声活着

因为一个夏天的绽放,她的纯洁已疲惫

她五彩的嫁妆就要拥有夺目的光芒


瓷器一般的女儿,有着溪水的清冽

就说她怀抱清净,在渐冷的风中不忘含首

就说她踮起脚尖,就说她看到远方的炊烟


这是一抹由远而近漫过来的绚烂

其中的蓝,更接近一块小小的麦田

接近尘世上那一颗颗不再安稳的心灵


请给她明亮的、辽阔的,宁静的梦乡

让世间的远山和近水一样地携带云烟

让这驻足的开放,缓慢趟过青春的美好



《我是你流落他乡的新娘》


秋天的官道梁燥热的圪针丛中

我又一次听到蚂蚱深沉的歌

也许时光已过了三十年,或者更长

像这样整齐的歌谣仍被风一路传颂

用心灵感知去仰望粮仓的高度

用玉米的颜色代表富贵去张扬

溪水积劳成冰有黑夜里生锈的白银

当这只蚂蚱还没有最后谢幕

唢呐吹响我是大好河山迎娶的新娘

我到达的流水浪花已走散

空寂的河床上尘埃浮起河鸟

加入越来越近的马车的喧嚣

他乡偃旗息鼓回到圪针丛的燥热

我是你流落他乡的新娘这时节

我在牧羊人的山坡能够看见的

是起伏的风一路吹开古老的嫁妆



《滹沱河边》


秋风吹过大河

给渐冷的北方送去最后的赞美

因为空虚,芦苇跟着晃动了一下

好在不一会儿就站直了身子


两岸原野泛黄

让我想起早年的信笺

好像那些暖暖的言辞依然在路上

躲闪着微凉的风景


千里大河,秋水滔滔

像缓缓前进的马群

它们要回到出发的地方



5、王妃诗歌:好时光是用来浪费的


简明


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我,二是自我所面对的一切。自我是一面易碎的镜子。有时自大,纯平之心可折射三维的天下;有时量小,一丁点儿杂音便会应声而破裂。当然,破碎是灵魂的花朵,开放在躯体之外。所以,王妃诗歌说:好日子就是这样:有大把大把的时光/在不知不觉中被浪费——/譬如那池中开着的睡莲,我说着说着/它就睡了;//《好时光是用来浪费的》。


王妃这样驾驭她的语言列车。假如不说是一种“出发”,更不说是一种“抵达”,王妃有可能会展现一种一直平缓行进的姿态。由诗阅人,我以为可以窥见她的一点焦躁,甚至慌乱。心灵如何不突兀,不陡峭,不偏离朴素的人世空间?日常的词汇遮去了表面的抒情,平淡的词汇没有遮去深层的思考。王妃明白,现实的痛感不是赞美或吟唱可以抚平的。


王妃诗歌的语言是私密的,她渴望表达,但茫茫人世间,却没有一双耳朵善于倾听。王妃苦心经营的,只是自言自语:“每一次,那认真的飞行——/风,卷起波澜/香气在升腾///《晨练》。”


《晨练》是中国诗歌网推荐给我的2016年4月“每日好诗”备选作品,在选择的时候,我对这首诗是犹豫的,我不认为这首诗是王妃的好作品。由于我对诗人本身的了解,最终,我的阅读越过了文本,算是一种深度阅读吧。《晨练》单从诗题上理解,似乎更多叙述的成分,然而诗中描写性词汇并不多见。意象零星,想象随机:“阳台”、“香气”、“灰喜鹊”与“瑜伽”等,似乎不构成什么,似乎又有某种暗合,显出迷离的倾向和探究的企图。有种类似“美酒饮至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的美感。


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王妃诗歌大多是一些短小灵巧、语言机智的作品。短章与短句,一切都预示着王妃性格中的鲜明特质:温情和自信。作为诗人,王妃内心世界的飘泊感正如时光和流水一样,给她创作的激情与灵感。她像蜜蜂一样在生活的花海中勤奋穿梭,像蝴蝶一样舞蹈和留香,她一遍一遍地否定自己,又一遍一遍地找回自我,她就在这种否定与肯定中快速成长,并因此写出了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这也许正是王妃诗歌所形成的随机创作状态下的必然结果。这种自由状态下的写作,似乎较少功利,似乎更符合艺术规律、更需要天分。


王妃是70后,生长于“天下文章出桐城”的安庆桐城,工作在“登黄山天下无山”的徽文化肇源之地——黄山。童年与成年的离合方式,是触动情感与思考的“机关”。书写从容,更善于从简单的风吹草动,感悟内心的波澜壮阔。王妃用温和以及耐心将诗歌的围墙逐渐打开。认识到诗歌的语词意义,就像打开一扇封闭已久的玻璃窗,当阳光一路小跑进入房间,在那一线光的照耀下,诗歌诞生了。


王妃诗歌,有一种“顺风顺水,顺天顺地”的语感,和“单简澄明,平淡幽玄”的气象。将生活中的馈赠:苦难、忧伤、友情和帮助,视如荣誉一样珍贵。王妃属于诗人中非常稀有的真诚与勤奋者,与人为善,勤勤恳恳,不张扬,也不矫情。这种品质,在她的诗歌中,有着双重的表述:“总是有不断的注入,才会/有不断的输出。前三十年的饱满/将在后三十年慢慢干瘪——那些随流水/而去的盐粒、雪片和玫瑰/曾是身体里值得骄傲的部分//《脱落》。”


王妃诗歌题材宽阔,她温婉的表达策略,迫使同辈诗人关注她的作品,其诗歌作品的私密性也为她赢得赞赏——她还将这样走下去——这是她内心的指引。一个从不辜负生活的人,生活决不会辜负她。



附:王妃诗歌


《好时光是用来浪费的》


好日子就是这样:有大把大把的时光

在不知不觉中被浪费——

譬如那池中开着的睡莲,我说着说着

它就睡了;譬如这季节,我一转身

一滴寒露附着在一片落叶上

在我窗前,轻轻滑下


好时光就是这样用来浪费的

譬如这个下午,有人独自

焚香、品茶、抚琴、读书

而我什么都不想,和婆婆对坐在阳台上

拽着她细碎的话把子,把新收的花生

一粒一粒,小心地剥出来



《脱落》


总是有不断的注入,才会

有不断的输出。前三十年的饱满

将在后三十年慢慢干瘪——那些随流水

而去的盐粒、雪片和玫瑰

曾是身体里值得骄傲的部分

它们都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从春潮涌动,到秋后的坠落

和萎黄……从拒绝到接受

每一次的拾起、掸落、抹去……

我都小心翼翼。所有的脱落

是独立,是舍弃,

是与身体最后的告别


日复一日,洒扫庭除。

累了,我便抬头安慰自己

等风再吹一阵儿,雾气就会散尽

面前的大镜子,定能

空出自己的身子来



《晨练》


她在阳台上瑜伽

双手一次次抓向虚空

楼下的结香早已松开了拳头

香气在盛开和凋落里

连绵起伏


灰喜鹊成群结队

它们爪子收束,张开双翼

在结香上空穿来穿去


每一次,那认真的飞行——

风,卷起波澜

香气在升腾


她在灰喜鹊面前专注地

练习。抓,握……

她的十指灵巧,未染花香



6、何三坡诗歌:月光提着裙子从后山上下来


简明  薛梅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思想为中国封建文人所提供的最体面、最行之有效的退路是:回归自然,独善其身。仕途通达时兼济天下,仕途失意时独善其身。正如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所表达的情状:“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隐士,也称“幽人”、“逸士”、“高士”。“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天地闭,贤人隐”(《易》);“所高者独行”、“所重者逃名”(《旧唐书·隐逸》);“隐士须含贞养素,文以艺业”等。历史上,“隐士”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诸如:半仕半隐的唐代王维;忽隐忽仕的元末明初的王蒙和拖泥带水的明末董其昌;被讥为“翩翩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家”的假隐的明代陈继儒;名隐实官的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以隐求仕的春秋时期“垂钓客”姜太公;不得已而隐的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待“三顾茅庐”便出山的三国时期诸葛亮等等。由此可见,归隐,远非“归隐”表面上所呈现出的超脱、纯粹和淡薄,“隐”是“终南捷径”,“隐”的曲线目的是为了等待和获取更高一轮的价值发现,名利尽在其中。


真正意义上的归隐,不仅有其藏于山林、隐于河谷之行止,亦有其精神自由、淡薄名利之人格。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被邀出山而仕,他却以“宁愿曳尾于涂”拒之,一生不仕。庄子以其逍遥淡薄,独与天地神往,而不敖倪于万物,他一生追求无所待之状态,处在一个远离喧嚣的高端。宋代的林逋,也不屑做官,一生未仕,一人独在杭州小孤山上种梅养鹤,伴“梅妻鹤子”,醉“暗香浮动”。只可惜他隐的不是地方,隐在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越隐名气越大,死后皇帝赠他谥号“和靖先生”。东晋陶渊明,先以“大济苍生”的雄心入世,后因“误入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生厌,而“复得返自然”,携《归去来兮辞》,伴“悠然见南山”,终赢得“千古隐逸之宗”的美誉。


“归隐”构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外圆内方”的集体人格。学者南怀瑾在其《禅宗与道家》中说:“隐士是中国文化幕后的主角,隐士文化是左右中国文化的潜流”。

“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在古代知识分子心中,“小隐”最具吸引力,“遁迹山林,返归自然”,既合乎回归本性,也契合浪漫气质;既意味不与世俗浑浊的清高,更暗合高洁德行和气定神闲的生活方式:“雨来分畦种瓜,旱来引水浇麻”,“闲来几句渔樵话,困了一枕葫芦架”。


历史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归隐之路”绝非仅为古代知识分子所专属,在当今社会,因现代化、后现代化的环境压迫,心理空间在自我释放中的失落,生存状态在多元诱惑中的迷惘,人性在金钱追逐中的异化,就必然使得以追求自由精神为使命的当代知识分子,心存“归隐情怀”,如昌耀“归于”黄河河床、梅邵静“归于”陕北平原、翟永明“归于”静安庄……。当然,他们已经出离并超越了“穷则独善其身”的旧式,超越了行止上的秉承和转接,当代文人的“归隐”,更多的来自想象和诗意的憧憬。


诗人何三坡丰富了当代文人“归隐情怀”的内涵。首先,他在行止上选择了远离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大都市北京,躲在燕山脚下筑屋长居:“我只在远离城市的燕山上写作。城市对我手足无措,也一无所知”(《诗选刊》访谈)。其次,他发表了与现代化、后现代化快节奏的紧张生活相对立的“慢生活”宣言:“1、吃简单的食物;2、穿棉布衣服;3、不买轿车;4、尽量不结婚,万一结了,千万不要生孩子;万一生了,千万不要让他(她)去学校;5、不为任何单位工作,只做自己喜欢的工作;6、每天散步;7、冷水浴;8、尊重自然,带动身边的人爱护环境;9、与人为善。帮助穷人;10、拜访几个古人,多读几篇童话”。再次,他出版了一本定价为98元的诗集《灰喜鹊》,在网络博客上宣称:只签名售书300本,其余委托女诗人王雪瑶全国推广,销售所得均作为灾区儿童助学基金,被称为“最牛的诗集”。


我们假设何三坡就是一位庄子式的当代“隐士”,任何身份都视为挂碍,一生不仕,似乎还不确,因为何三坡还曾历任武警总部文工团创作员,武警总部报社编辑、记者,《生活》杂志总策划,并且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这一“官方集团”,颇有“御风而行”的凭借;再假设他是陶渊明式的当代“隐士”,居官而退,任何名份都无以羁绊心灵的翱翔,然何三坡却身兼“北京·上苑艺术馆”的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以及多种江湖评奖活动的评委,并热衷接受报刊的访谈,主张鲜明,个性突出,似更像鲁迅笔下“直刺着高而远的天空”的枣树形象。所以,“归隐燕山”的行为,盛名之下反倒多了一些嫌疑。倒是他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简单而辽远、纯粹而宁静的气象,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通灵的精髓,彰显了一位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


何三坡诗歌让人拍案之处颇多。常常只有两三行,二十几个字,但“语近情遥,含吐不露”,遥想的弦外音使人浮想,这种神奇源自何三坡的古典绝句的功力,寓繁于简,由博返约,缩龙成寸。比如《落叶》,仅三行,二十五个字,却巧妙表达了人生之慨。“秋天”既是收获季,也是迟暮岁,“堆满落叶”充满了傲慢,因为“它们颜色金黄/风也吹不动它们”。


再如《红树》:“一棵树红了/我看到还有一棵/比它更红”,让我们想起鲁迅后园里的“那一株是枣树,另一株还是枣树”的句式,都是句意反复,只不过鲁迅写内心的沉重,而何三坡写心灵的蓬勃:“它们张开翅膀/在早晨的白雾里飞/安静地飞大风/也不能将它们吹灭”,安静的蓬勃更见摄魄处:“像一个人的野心/比羞怯还美”。


再如《月光》:自古写月光的诗人不计其数,何三坡的“你提着裙子从后山上下来”,一下打开了冥思苦想之门,以其脱俗超尘、典雅清丽、飘飘若仙的风雅而独立。“树叶们在晚风中浮起”与“月光在木门上涌动”构成了因果倒置,而“你提着裙子从后山上下来”,又是更大一层的因果倒置,显现何三坡诗歌技巧上的娴熟和妥帖。


用“飘逸”比喻诗歌的神性,如同用“绝色”赞叹美女。“飘逸”是一种“神态”尺度,而不是“形态”尺度。“飘逸”是非凡的超度,“绝色”也是。

何三坡诗歌俱为短诗,吝啬笔墨,从中可见其智慧及学养:“美就是谜,只有耐心和智力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何三坡《向美丽的汉语致敬》)。不错,美没有短长,只有“持久的喜悦与赞美”(何三坡《向美丽的汉语致敬》)。



附:何三坡诗歌


《落叶》


秋天了我的院子里堆满落叶

它们颜色金黄

风也吹不动它们



《红树》


一棵树红了

我看到还有一棵

比它更红

它们张开翅膀

在早晨的白雾里飞

安静地飞大风

也不能将它们吹灭


像一个人的野心

比羞怯还美



《麻雀》


雪在大山下降落

房屋蹲在雪地里

屋顶上蹲着炊烟

麻雀们打扮成

秋天的叶子

从树杈上落下来

又顷刻间

回到树上去



《天鹅》


它们在山间

散步打盹清理翅膀

躲过了世上的尘埃



《亲人》


黄昏到来时

我坐在水库大坝上

想起城里的一位亲人

我捡起一块石子

扔出去

击中另外一块石子

听到它们碰撞的声音



《狗吠》


黑夜里

独自回家

猛然间花朵盛开

灯笼高举

温暖的风在四周涌动



《灰喜鹊》


这些白花花的阳光

从蓝天上倒下来

院子里的绿树就明亮了

几只灰喜鹊在树上跳跃

发出欢快的叫声



《月光》


你提着裙子从后山上下来

树叶们在晚风中浮起

月光在木门上涌动



《山岗》


在清晨,在燕山上

在万丈阳光里

树叶里躲藏着锦鸡和百灵

一阵风带走了闪烁的流水

此刻,我愿意做一个

没有理想的人

我愿意一直陪你坐到衰老

像草木一样安静



7、胡茗茗诗歌:她给了我一个爆炸


简明


给一个人的内心投入一粒种子,仅仅一粒,无需拓荒深耕,无需风调雨顺,这粒种子顷刻间就会变成浩瀚的森林。这样的人,母本神灵丰饶,是天生的诗人坯子。她的内心既通透开放,又封闭幽深;既习惯沉默,又渴望声张。在她日新月异的倾吐开始之前,她所需要的,仅仅是一粒种子、一个出口、一个使命:对于创造奇迹,诗人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胡茗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2004年以前,胡茗茗作为我的朋友,从来没有给过我惊喜,在友情和关爱的目光里,她总是顺理成章,包括她的妩媚,包括她小小的叛逆。而这一次,她给我的何止是惊喜,她给了我一个爆炸:北京洋葱,今夜我行走在你/第五层肌肤之下,汁液丰盈/那边有机场,机场里/有我大洋彼岸的亲人//(《北京洋葱》)。

在我还不算孤陋寡闻的视野中,胡茗茗身上的两样品质:漂亮与聪明,在女诗人圈中颇显奢侈。漂亮并非女人成为诗人的必需品,甚至聪明也不是。但我们既然强调了诗人的性别,就不必道貌岸然地回避性别特质。一个女诗人既漂亮又聪明,是一件多么美好、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呀,正因为,令人愉快的事情太少,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太多,我们就更不该忽视,或者忽略不计。


诗人在任何时代都与时尚格格不入。对于漂亮,胡茗茗本人并不刻意强调。她说:“我靠一支烟一支烟维系平静/靠写大量的诗维持清醒//”、“聪明的女人知道越多需要越少/成熟的男人体验越多宣泄越少//”。如此清醒,让人不能不刮目。知道自己要什么,还谈不上聪明;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懂得节制,就不仅仅是聪明,而是智慧了。


诗人是自我情感的挥霍者。让一颗假寐的心不再假寐,让一颗孤芳自赏的心不再孤芳自赏,让一颗疲惫的心不再疲惫,让一颗无所事事的心重新洞察,重新敏锐,甚至尖锐起来:“我预支了一枚杏子的辛酸,忽略了甜软/直接咬到内核,苦杏仁躲在里面/微微晃动——让我出去//殇,不在伤口,在地底下/根部露出来,叶子先会黄/一只鸟儿的重量也会让棵大树倒下//(《我所钟爱的水果们》之一)”。心存高远,才会“举目无亲”。胡茗茗的内心世界与客观外象有时若即若离,有时恍如隔世。内心的秩序如同计算机内部的程序,破译与解读,其实就是沟通与交融。


一个诗人评价另一个诗人,属于行内的交流;

一个男诗人评价一个女诗人,多少让外行人想入非非。


但是,想入非非就是诗歌:我看见了河流,很长的头发/上游盘卷,中游松散,下游直抵海洋/发梢是风尘,发根炎凉/我看见了岛屿,蓝色的碎裂心脏/它们分布于身体的边缘,中间隔着/海水,还有海水的闪烁/一张面孔——我所居住的城市/我于半年之内见证了他的衰老,沟壑密布/就像一个自律的女人对于皱纹疏于管理/一定是享用了爱情又受难于它//《午夜摊开中国地图》。


学会宽仁,学会悲悯,学会哭,学会批判,学会绝望。胡茗茗发出的每一张好牌,几乎都泡在“爱情”里,但胡茗茗的爱情吟唱绝非小女子的情歌,那是渗入了人生人性的感悟与哲理,渗入了俗世俗事的反讽与批判。哦,香蕉,你这个温柔的家伙/连名字都透露性感的味道/易于运输,不宜冷藏/外强中干而且善变/剥开皮来不出半日,尊严尽失//(《我所钟爱的水果们》之四)”。内心的占卜者,内心的信徒。女人只有经历了“爱情”,方能长大;女人也只有经历了“爱情”,方知人世。


如果非要说,阅读者在胡茗茗的诗歌中能够找到什么,一个恰当的比喻是:“内心的独白和音乐”。挥霍,淋漓尽致,但不泛滥。胡茗茗内心的向度远比我们预感到的更开阔、更神秘。女人的专注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力量,我丝毫也不怀疑,胡茗茗将有更为纵深的远涉和超越。



附:胡茗茗诗歌



《北京洋葱》


北京洋葱,今夜我行走在你

第五层肌肤之下,汁液丰盈

那边有机场,机场里

有我大洋彼岸的亲人

骑八爪鱼,着水藻衣

海水诺大没有一滴足以浇灌桑麻

层层包裹,晴为火药,阴雨为芯

而我,就是你足够干燥的火柴了


北京洋葱,今晚我不能深入你的腹地

剥开更多的皮,你的味道呛人

我的亲人会流泪

而烟花的绽放何等错误

它照亮一座城市的痛苦,桥的伤疤

蚂蚁的抽搐,蔬菜切割的惊叫

是什么被什么冲洗出纹理和光泽

拥我入怀,我也是一棵洋葱


——滴答,滴答,

我不能说出被时刻凿击的是什么

就像不能说出一块海绵,一方端砚

一马平川的夜,两袖清风的大逃亡



《午夜摊开中国地图》


许多年来,从未以这种姿态俯身一张地图

前半生的脚深陷北方,后半生的眼睛

四处张望,一双、两双、四双……

我要替他们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拿出笔来,到过的地方可圈可点

五省、三市……没了

这样的发现让我吃惊


我看见了河流,很长的头发

上游盘卷,中游松散,下游直抵海洋

发梢是风尘,发根炎凉

我看见了岛屿,蓝色的碎裂心脏

它们分布于身体的边缘,中间隔着

海水,还有海水的闪烁

一张面孔——我所居住的城市

我于半年之内见证了他的衰老,沟壑密布

就像一个自律的女人对于皱纹疏于管理

一定是享用了爱情又受难于它


现在,我看到无边的无边的黄叶从大兴安岭

飞临云贵高原,南海的台风用它好听的名字

席卷蒙古草原,众鸟的鸣叫无比悲壮,它们于

层云之上不停地盘旋,翎羽尽散,不肯下落

流星,以眷恋的眼神回望自己的倒影

它将永恒浸没于流水

群山可沉可浮,烈火脱口而出,峡谷

我所钟爱的峡谷,它因生计而断了生计


我在这千山万水间流亡

花,就那么一路诡异地开放

我但愿能看到更高处的风景,对厌倦

不必解释,对秘密不必严藏,同水妖

谈个恋爱,同山鬼握手言欢


我将止步于一座森林,在那里盖一座原木小屋

孩子们染满果汁的小手把地图翻过

背面,更多的通途被阳光打开




8、青小衣诗歌:我是张家的女儿


简明


所有的艺术都产生在自给自足的阳光和水土里。艺术史告诉我们,在任何历史时期,艺术都是不需要救赎的,诗歌当然也拒绝怜悯和救赎;无论是在人类的荒蛮岁月、文明萌芽的初始,还是荷马时代、唐诗宋词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这是因为,一切艺术都发自人类的内心,需要救赎的只是人类的精神空间和艺术的良知。

我对网络诗歌骨子里所表现出的“民间的自由向往”和“精神的火焰”,是推崇褒奖的;但对它偏颇无度和泼辣无忌的一面,也心存疑虑;过度的虚张声势是内心空虚徘徊的表现,旺盛的虚火终会导致艺术品质的内外兼泄。文学史上,无论低谷高潮,从未有过任何时期像当下网络文学这般的虚幻、繁荣和不可估量。

青小衣诗歌,基本上找不到上述在生存文本上的粗线条痕迹,既无“官方礼帽”上的雁翎,也无“民间靴子”上的草屑和泥巴。青小衣诗歌朴素端庄、安然恬静、温润典雅、表里如一,像“在眼里打一口井”那样,既能养她爱上的鱼,也能陈列她的另爱:团扇、旗袍、银簪、玉镯;甚至,内心的风景和夫君。给人绵延不绝的遐想:我不否认,水里的鱼/一上岸,就是美人。如果她来找我/我愿意拆掉所有的栅栏,站在屋檐下//在这五月的夜晚,我会请她/用我反复擦拭的瓷器喝茶,跟她聊聊一身的寒气/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爱上了水里的鱼》;青小衣在精神上是与“眼里的一口井”相依为命、浑然天成的。青小衣诗歌在宏观上的通达,在微观上的美妙或不偏不移,表面上似乎趋附中庸,细品之后,你会发现——中庸境界在人类与自然意象上物我合一的和谐完美和田园情致,以及诗人心性上的淡定和天性上的精致:


裹着张家的襁褓降世

白玉脸,黑玉眼,红玉的骨血

诵百忍歌,吟金鉴风

孝父母,敬公婆,相夫教子,过着秩序的生活


我食人间烟火,每一寸肌肤

都散发出稻谷的幽香

喜欢用手掌抚摸田垄,炊烟,井水,菜蔬

和各种颜色的布匹

——《我是张家的女儿》



女诗人对花的想象偏好和描述偏好,更多的来自她们内心的自恋,而非好奇;客观上,她们是生命从孕育、降生到成长过程的最直接的见证者;正像她们有权利见证花开花落一样,她们同样有权利见证缘生缘灭。花蕾当然会开放,也自然会凋谢。花开花谢,本就是叫人既开怀又伤感的世事。所以青小衣在诗歌《我想用一朵栀子花概括一生》中表白:“怀着小花刺,对世界质疑/却并不轻易伤人,把喜恶写在脸上,思考生命和永恒/即使在黑夜里,也不低微,不盲目索取/不事事推敲,不背叛白//”。《我想用一朵栀子花概括一生》是一首有宏大视野的诗,是一首有思考质量的诗,这在青小衣的大量的诗歌作品中格外显山露水:你说过:女人都是幌子/但栀子花不是幌子。我的心没有变,我也不是/风飞过高山,即使不再相爱/我也会选择相守//栀子花又大又白,我想用其中的一朵/来概括一生//。思想使诗人卓而不群,思想却使女人不伦不类;青小衣是思想的,青小衣也是抒情的,她不仅仅是一个思想着的诗人,也是一个抒情着的女人,更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这些故事属于她自已,当然也属于“张家”。

庞德说:“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在这几首诗中,青小衣的思想情感始终自然而然地与抒情相伴,形影相随:我想,那个给河起名字的人/一定是个女人/择岸而居,在四季的水里淘洗,捶打,揉搓/延续血脉,最先得知河的走向//《或者,我就是那个给河起名字的女人》。这条默默无闻的河姓张,流速缓慢,水草丰饶,她的名字叫:张世界。

世界需要抒情,更需要思想;而青小衣,思想与抒情比翼双飞。



附:青小衣诗歌



《我想用一朵栀子花概括一生》


从初春到盛夏,我戴少量的首饰

化淡妆,穿宽松的白色素裙,平底鞋,一再控制情绪

语气和行为,从街头走到巷尾

接近群体


怀着小花刺,对世界质疑

却并不轻易伤人,把喜恶写在脸上,思考生命和永恒

即使在黑夜里,也不低微,不盲目索取

不事事推敲,不背叛白


夏至将至,我还爱上了眉清目秀

情一深再深。我愿意

以挽救圣洁、和平和快乐的名义,对你说出:爱

陪你唱一出老少皆宜的戏


你说过:女人都是幌子

但栀子花不是幌子。我的心没有变,我也不是

风飞过高山,即使不再相爱

我也会选择相守


栀子花又大又白,我想用其中的一朵

来概括一生



《我爱上了水里的鱼》



我不否认,水里的鱼

一上岸,就是美人。如果她来找我

我愿意拆掉所有的栅栏,站在屋檐下


在这五月的夜晚,我会请她

用我反复擦拭的瓷器喝茶,跟她聊聊一身的寒气

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如果她打算长住,我愿意把团扇、旗袍给她

把银簪、玉镯给她,甚至,愿意把内心的风景给她

把夫君给她


如果她还想着水,我愿意在眼里打一口井

把她养在里面



《或者,我就是那个给河起名字的女人》



我想,水一定是从春天出发的

拐几个弯,就流成了河的形状

在河流的根部,水草抚摸石头,一条鱼

活在一群鱼里


我想,那个给河起名字的人

一定是个女人

择岸而居,在四季的水里淘洗,捶打,揉搓

延续血脉,最先得知河的走向


如今,春在溪头

河水流过的地方,万物拔节

我像他们的亲人

爱人。或者,我就是那个给河起名字的女人


我不再说出疼痛。顺河而下

我学会了在远处等待,在更远处停留

那些跳出水面的浪花

是我的,也是我的,还是我的



《我是张家的女儿》


裹着张家的襁褓降世

白玉脸,黑玉眼,红玉的骨血

诵百忍歌,吟金鉴风

孝父母,敬公婆,相夫教子,过着秩序的生活


我食人间烟火,每一寸肌肤

都散发出稻谷的幽香

喜欢用手掌抚摸田垄,炊烟,井水,菜蔬

和各种颜色的布匹


守着平声韵姓氏,我表里如一

不依仗玉皇大帝的权势,也不借助黄帝的威名

不笑燕雀不知鸿鹄之志

不谈鹏程万里


如今,我手捧书本

教书,煮饭,做梦,弓不离身

练就百步穿杨的本领

但绝不暗箭伤人



9、巫小茶诗歌:聆听就是对彼此的安慰


简明  薛梅


法国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罗兰·巴尔特在《写作的零度》中谈到:“作家的语言悬浮于废弃的和未知的形式之间,远不是一种基础,而是一种极限”。


巫小茶诗歌体现了这种极限。正如“巫小茶”的名字,有一种不刻意中刻意的魅惑和闪光。诗人的名字是诗人真正的代表作。一个叫“鸟”的诗人,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叫“鹰”的诗歌。这样的天方夜潭,连诗人自己都羞于认可。如果说,一个诗人的笔名,构建了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息场;那么,一个诗人的语言,必然承载着她的“一种可能的限定和期望”(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


《狗尾巴草》以对语言的刻意变形,走向对语言规范的刻意歪曲或冒犯。“狗尾巴草”这个意象,甚至跳跃着恣肆的个人得意和欢悦:“他在自己的回忆里开着火车”;画面变形的前奏和“蒙太奇”式的跳跃,记忆的火车急疾奔驰,情感的车厢绵延不绝,恍如电掣之风驶过身边,在大地与心灵的震动之中,我们只能驻足侧目。而“好像嘴里含着/一个女子”的突兀转折,则扩大和强调了“巫小茶气场”的生机勃勃和出神入化,一连10个排比的分镜头的组接整合,正如英国视觉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所说:“艺术品中的每一个形式,都得成为一个意味整体的组成部分,因为,把各个部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价值,要比各部分相加之和大得多”。10个“女子”句式中的断尾置头,以及句号收束的戛然,变幻中有齐整,整齐中又变幻,正是实现这种“整体价值”的极限所在。


“木棉”因其树形高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的气势,历来被视为“英雄”的象征。而巫小茶的《木棉》却是“安静地卧在病床上,安静的脸/没有挣扎的痕迹”的“生病”的木棉和人性的“木棉”:



作为回忆的一种植物

妹妹从疯狂的球场中间穿了过去

只是为了确认,那的确是

一株木棉。


——《木棉》


“安静的脸”与妹妹“疯狂”穿越球场的内心风暴,内外映衬,彼此烘托,“生病的木棉,掉光叶子的木棉”已幻化为“妹妹”本身;“妹妹”之病是相思,是纯情,是忧郁,“妹妹”与“木棉”已交融一体,“她说聆听就是对彼此的安慰”。


《情人》和《等待》则被语言的轻逸的想象力,推向极限:


像只鱼,误入我的身体,并没有溅出水花

这是座陋室,

孤立、无望,被时光雕琢。

在成为碎片以前,

我要通过美,与你隔水同居。

——《情人》



想象力之于诗人,正如“喜鹊嘴”之于喜鹊,“乌鸦嘴”之于乌鸦。想象力之于诗人之手,就是“四两拨千斤”的神助;想象力之于诗人之脚,就是“日行千万里”的神抵。我们深知:“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维特根斯坦《蓝皮书与棕皮书》)。



附:巫小茶诗歌


《狗尾巴草》


他在自己的回忆里开着火车,含着

一根狗尾巴草,好象嘴里含着

一个女子。他的

二十年来如一日没有变过名字的

女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的

女子,他看一眼扫把她就会去扫地的

女子,会种地织毛衣的

女子,想念他时会打喷嚏的

女子,他满嘴都是她头发的

女子,和他共用好多次枕头的

女子,他在刷牙而她在旁边上厕所的

女子,情人节送他一大把狗尾巴草的

女子,令他饱受那狗尾巴草折磨的

女子。



《木棉》


最初是一株木棉

安静地卧在病床上,安静的脸

没有挣扎的痕迹

作为回忆的一种植物

妹妹从疯狂的球场中间穿了过去

只是为了确认,那的确是

一株木棉。

雨下了

昨天很瘦,今天没有起色

妹妹掉了很多头发

各种颜色

拼起来比彩虹还美丽。妹妹

掉了很多头发

露出了小小的耳朵,新鲜而可爱的

轮廓。妹妹把它

紧紧地贴在木棉上

生病的木棉,掉光叶子的木棉

她说聆听就是对彼此的安慰


《情人》


请温柔靠岸,屏住呼吸。

像只鱼,误入我的身体,并没有溅出水花

这是座陋室,

孤立、无望,被时光雕琢。

在成为碎片以前,

我要通过美,与你隔水同居。



《等待》


沿着体内小径蜿蜒,任凭夜莺

沾满花粉。它们惊秫于

镜中的花园破碎,花枝雨

下了一场哀婉的春

旧日山岗种下了藤蔓和离歌

只为你邀我共赏


盘子越来越小。装不下海

真的,我有什么办法让歌声回到夜莺的体内?

海啸是因你在我耳边轻轻的一次呼吸

才显现出指缝中的山峦

可你却看不见

我藏住那一条年老时幽会的小径



10、李见心诗歌: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简明   薛梅


作家王小波说:“人仅有此生是不够的,还应拥有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李见心诗歌以其对事物的绵密“凝视”,营造出王小波式的“充满诗意的世界”。这种执迷而有悟,微观而穷理的思维方式,恰如李见心的诗观:“诗歌写到最后,拼的不是语言、思想,而是思维的诗意”。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是质感精神的现身。这种“等待”的姿态,有其“凝视”的对应物。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在《符号帝国》中写到:“你得到特许,可以是琐屑的,短小的,普普通通的,你有权利把你的所见、所感,引入词语的一种纤细的世界里,你会为此而感到兴致盎然;你自己(或是由你自身出发)有权利建立起自己的名气;你的句子,不管它是怎样的,将阐述一种寓意,将放出一个象征,你将变得深厚:以可能有的最小的代价,使你的作品变得‘内容充实’”。


“一个不会出现的人”并不改变诗人“等待”的预设,“等待”中的不期待,即“一个意料之中的意外”,反而将“凝视”放大:



等待一场哭,生命那么小

等待一场睡眠,死亡那么大

等待一场等待,过程般虚空


——《等待一个人出现》


画家吴冠中说:“人生是条长长的链子,‘等待’是各环节链子间的纽带”。所以,“一个不会出现的人”才能够最终成就“等待”本身: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我的等待才是等待

那个人也才是那个人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李见心说:“思维的乐趣像飞鸟,却不是飞鸟本身,而是它在天空中任意画出的一条条自然又奇妙的曲线,诱惑着我们撒出网去捕捞”。显然,李见心描述的“飞鸟”的诱人曲线,正如戏剧家塞谬尔·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描述的流浪汉的“曲线”: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比第一个人还早,比最后一个还晚

比死神还迟到的人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桃花峪的桃花》和《视觉桃花》中反复跳跃铺排的诗句,迷乱而热烈的情绪,以及重度强调的色彩冲击,狂飙而奔放,秾郁而狂张、激情而艳丽。这似乎在格调上离开了《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中的“坚韧”;然而,透过极致的感官体验所造成的神经质一般的机敏,我们发现其中的“坚韧”仍清晰可辩,变化的是趣味,本质一如既往。这也印证了李见心借用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话:“我只会着迷于本质,形式是水到渠成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诗经》明艳绚烂的文化背景之侧,有无数的桃花韵事,有无数的风流物语,岁岁年年,盛开在文学艺术的天空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是陶渊明幻想中的桃源世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白居易的《大理寺桃花》;“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是李白的荣衰之美;“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是苏轼的《桃花》,不着一“桃”字,尽得花风流。


李见心的《桃花峪的桃花》,以著名的“霸王别姬”故事为彩,极尽泼洒,用“温情”强化“暴力”,桃花已然超越了爱情单一范畴,成为生命冲动的象征:


桃花为春天输血

比呼吸更粉

比心跳更红

比时间更茁壮


——《桃花峪的桃花》


《视觉桃花》则把画面的“桃花”推向了“疯狂”。那“一张张”“另一张张”、“一片片”“另一片片”、“一串串”“另一串串”、“一滴滴”“另一滴滴”、“一双双”“另一双双”、“一群群”“另一群群”的思维的疯癫:


在桃花丛中,你如果没有疯狂

那是有人比你更疯狂


——《视觉桃花》


桃花不可貌相:“风景不是由对所谓外界具有关心的人,而是通过背对外界的‘内在的人’发现的”(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附:李见心诗歌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等待无人经过

等待无人喝采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等待一个不会出生的人

等待一个意料之中的意外


等待一场哭,生命那么小

等待一场睡眠,死亡那么大

等待一场等待,过程般虚空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我的等待才是等待

那个人也才是那个人


等待一个不会出现的人

比第一个人还早,比最后一个还晚

比死神还迟到的人



《桃花峪的桃花》


没有哪一场败仗比项羽打得更漂亮

没有哪一个活着的女人比虞姬死得更端庄

桃花峪的桃花,填平了历史的鸿沟

人心的界线

让兵戈铁马统统输给温柔的力量


桃花为春天输血

千年铁锈开出灿然一笑

让温柔成为一种暴力

羞涩成为一种声张


没有哪一种水流得比黄河更跌宕

没有哪一种酒醉得比杜康更大方

桃花峪的桃花,收紧了人们的面颊

洗劫了人们的眼睛

把爱情和诗篇重新逼进了人们的心上


桃花为春天输血

比呼吸更粉

比心跳更红

比时间更茁壮



《视觉桃花》


你看见一张张脸弄粉另一张张脸

你看见一片片嘴唇吻红另一片片嘴唇

你看见一串串心跳悬挂在另一串串心跳上


在桃花丛中,你如果感到不幸

那是没有找到一个相似的灵魂与你的碰撞


你看见一滴滴血叫喊着另一滴滴血

你看见一双双眼睛渴望着另一双双眼睛

你看见一群群人梦想着另一群群人


在桃花丛中,你如果没有疯狂

那是有人比你更疯狂


往期回顾:


1、诗眼睛||理论园地:吕进:诗人简明的“缝合术"(总634期)

2、诗眼睛||论写作:简明:诗人就是精通名词的人(总651期)

3、诗眼睛||荐读一诗:简明的七夕和顺采风诗(连载7)(总175期)

4、诗眼睛||悼简明专辑1:诗歌精神:文化自信中的英雄主义(连载1)(总905期)

5、诗眼睛||悼简明专辑2:在思想上舞蹈 ——读简明诗集《高贵》(总906期)

6、诗眼睛||荐读一诗:简明《归宿》(连载24)(总907期)

7、诗眼睛||悼简明专辑3:由天人同构,抵达大象无形——简明诗集《手工》的审美特征(总908期)

8、诗眼睛||荐读一诗:简明《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依赖》(连载25)(总909期) 

9、诗眼睛||悼简明专辑4:绽放与绝尘 ——序简明诗集《朴素》(总910期)

10、诗眼睛||荐读一诗:简明《最高处永远是一个人的舞台》(组诗)(连载26)(总911期)





理论园地与他评


1、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朵渔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曹谁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聂权    

张无为  张无为 张无为   陈超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谢冕  谭五昌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张清华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徐敬亚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罗振亚  罗振亚  罗振亚  吴敬思  吴敬思  梁志宏  梁志宏  梁志宏  赵少琳  赵少琳  陈瑞  陈瑞  张执浩  张执浩  张执浩  张执浩  马鸣信  毕福堂  蒋言礼  吴小虫  吴小虫  耿占春  耿占春  周所同  周所同  吕达  巫昂  马晋乾  李成恩  李成恩  郭克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苗雨时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郁葱  关海山  洛夫  唐诗  王恩荣   李杜  病夫   赵树义  潞潞  庄伟杰  庄伟杰   甲子   张锐峰  张锐锋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霍俊明  西川  西川  西川  陈小素  郭金牛  郭金牛  杜学文  赖廷阶  赖廷阶  王单单  王单单  王单单  左右  雷平阳  雷平阳  木行之  王立世  王立世  王立世  王立世  王立世  王立世  王立世  王爱红  潘洪科  潘洪科  大解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金汝平  肖黛  玄武

孤城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于坚  唐晋  刘阶耳  杨炼  杨炼  杨炼  孔令剑  赵建雄   赵建雄  赵建雄  李元业  石头  李元胜  李元胜  李元胜   李骏虎  李骏虎  李骏虎  雪野  闫海育  闫海育  悦芳  杜涯  杜涯  金铃子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沈天鸿  沈天鸿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李犁  邓朝晖  张新泉  刘川  刘川  张二棍  张二棍  简明  简明  简明  简明  简明  简明  简明  简明  简明  简明  林旭埜  卢辉  张海荣  张海荣  葛平  百定安  百定安  人邻   李不嫁  林莽  苏美晴  树才  马启代  马启代  白桦  向以鲜  燎原  梁生智   梁生智  梁生智  梁生智  谷禾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韩庆成  成小二  李成恩   三色堇  李不嫁  宗小白  曾瀑  宫白云  安琪   江苏哑石  潘加红  刘年  谢克强  王妃  草树  臧棣  李浔  西渡  高春林  瓦刀  张建新  何三坡  周所同  路也  张作梗   黄亚洲  桑恒昌  胡弦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李少君  周所同  周所同  翟永明  商震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汤养宗  罗伯特·勃莱  敕勒川  大卫   任先青  娜仁琪琪格  西娃  陈先发  李琦  六指   重庆子衣  向天笑  食指  黄礼孩  黄礼孩  黄礼孩  大解  张执浩  雷平阳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毕福堂  曹谁  王国伟   李唱白  荣荣  约翰·阿什贝利  左右  郑小琼  乐冰   孙大梅   马亭华  左拾遗  田暖  大连点点  马尔克斯  马明高  马明高  汪曾祺  左岸  李霞  林荣  林荣  涂拥  王恩荣  葛水平  王祥夫  闫文盛  十首精短诗赏析  葛平  杨凤喜  刘郎  韩玉光  雷霆  王俊才  王二  谢有顺  谢有顺  木心  雪克  雪克  雪克  雪克  雪克  张作梗  张作梗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黄亚洲  李不嫁  苏童  韩东  谷禾  王恩荣  李少君  李少君  余华  吴言  唐依  李老乡  段崇轩  米沃什  张卫平  张卫平  张卫平  庞白  乔延凤  乔延凤  非飞马  辛泊平  辛泊平  辛泊平  芦苇岸  黄土层  黄土层  方文竹  安琪  安琪  余笑忠  谷冰  谷冰  谷冰  汉家  翟永明  胡弦  阿信  长篙  周所同  羽菲(法国)  李钥(美国)  众评  温柔刀  陈朴  西川  西川  张执浩  张清华  张清华  莫言  老刀客  王春林  王春林  昌政  昌政  王恩荣  汤养宗  汤养宗  郁葱   梁志宏

 


  

曹伊论战(1)  曹伊论战(2)  曹伊论战(3)  曹伊论战(4)  曹伊论战(5)  曹伊论战(6)  曹伊论战(7)  曹伊论战(8)  曹伊论战(9)



我评(综评与一诗一评)


综评:


林静  路军锋  王俊才  姚宏伟  毕福堂  崔万福  白恩杰  张海荣  张二棍  葛平  杨丕梁  雷霆  荫丽娟  张琳  霍秀琴  韩玉光  王文海  王小泗   武恩利  罗广才  宗小白  韩庆成  《“地域写作”的传承与突破》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论马启代的现代诗》  张建新  王爱红  罗广才  牛梦龙  老刀客


一诗一评:


马启代(1)  马启代(2)   马启代(3)   马启代(4)   马启代(5)  马启代(6)   马启代(7)  马启代(8)  马启代(9)罗广才(1)  罗广才(2)  罗广才(3)  罗广才(4)  罗广才(5)  罗广才(6)  罗广才(7)  蒋言礼(1)  蒋言礼(2)  蒋言礼(3)  蒋言礼(4)  蒋言礼(5)  蒋言礼(6)  蒋言礼(7)  蒋言礼(8)  蒋言礼(9)山翠(1)   山翠(2)  山翠(3)  山翠(4)  山翠(5)  山翠(6)  崔万福(1)  崔万福(2)  崔万福(3)  崔万福(4)  崔万福(5) 姚宏伟(1)  姚宏伟(2)  姚宏伟(3)  姚宏伟(4)  姚宏伟(5)  姚宏伟(6)  姚宏伟(7)  姚宏伟(8)  姚宏伟(9)  姚宏伟(10)刘年(1)  刘年(2)  刘年(3)  刘年(4)  刘年(5)  月牙儿(1)  月牙儿(2)  月牙儿(3)  月牙儿(4)  月牙儿(5)余秀华(1)  余秀华(2)  余秀华(3)  余秀华(4)  余秀华(5)  余秀华(6)  余秀华(7) 

潇潇(1)  潇潇(2)  潇潇(3)  潇潇(4)  潇潇(5)  潇潇(6)原野牧夫(1)  原野牧夫(2)  原野牧夫(3)  原野牧夫(4)原野牧夫(5)  

王俊才(1)  王俊才(2)  王俊才(3)  王俊才(4)  王俊才(5)  王俊才(6)  宋清芳(1)  宋清芳(2)   曹谁(1)  曹谁(2)  帕斯  陈庆  雪铓  付海平  雷霆  简明  张二棍   聂权  崖山后人  长林晓歌  韩玉光  周所同  樊建军  燕南飞  许剑桐  梁志宏



诗歌活动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二(总157期)

● 诗眼睛||理论园地:王恩荣《对县域新诗写作中提出问题的试答--答榆州诗友问》(总535期)

● 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 诗眼睛||汇总:《诗刊》“E首诗”2018年山西入选者被推荐所有作品欣赏 (总514期)

● 诗眼睛||书讯:《三晋诗人》创刊发布会在太原龙城国际成功举办(总563期)

● 诗眼睛||快讯:“新时代都市诗歌创作与走向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修定版)(总622期)

● 诗眼睛||远方:梁志宏:行走俄罗斯(组诗)(珍藏版)(总638期)

● 诗眼睛||年度推荐:《诗眼睛》2018年推送入选《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的作品(总673期)

● 诗眼睛||书讯:《汉诗三百首·2018卷》目录和编后记(修正版)(总715期)

● 诗眼睛||海外诗会 传播文化:【多伦多诗友会】首届华人诗歌研讨会:切磋诗艺,共求美好(总719期)

● 诗眼睛||五告读者书:平台运作与五告读者书(总788期)(2017.3-2019.4 珍藏版)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张新泉、西川、黄亚洲、娜夜等五十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0期)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之二:欧阳江河、韩东、张执浩、大卫等五十八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2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晋中市纪念屈原诗歌征文获奖作品展播(总823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之二:余光中、欧阳江河、大解、娜夜、张执浩等古今诗人献给屈原之 汨 罗 诗 章!(总826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任爱玲诗歌研讨会暨《尘世之光》首发式在太原举行(收藏版)(总834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徐忠诚 赵玉兰《灯下絮语》《溪涧兰草》出版作品研讨会 (收藏版)(总871期)

 诗眼睛||七夕爱情诗专辑:余光中\朱湘\洛夫\食指\海子等一百首献给七夕节的现代诗精选, 情到深处便是诗!(总890期)



个人年度报告


● 诗眼睛||个人年度报告:王恩荣二〇一七年年度发表作品情况(总318期)

● 诗眼睛||个人年度报告:王恩荣2018年阳历1月份到12月份底刊发的作品情况(总670期)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