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品读5:剑男/荣荣/李元胜/冰水等10首诗 (总1384期)

王恩荣主编 诗眼睛 2021-10-07







目录


◆ 有生之年/剑男

◆ 心舍利/荣荣

◆ 良宵引/ 李元胜

◆ 寒山湖忆旧/冰水

◆ 我羞于称自己为诗人 /慕白

◆ 爱在/吕煊

空空,才有覆盖和照耀/鄢子和

◆ 广陵散 /张道通

◆ 武林高手/阿德

◆ 在古代/小荒








说出来就短了一截,像一根燃烧的木头不是在末梢,而是在底部像新年的炮仗,远处有大响动但有一截已不复在人间有一副好身板,但要贴上中年的风湿膏有可以瞭望的远方但只够在寂灭中忆起这个缤纷世界的色彩像夕阳收敛光芒,山河褪回底色候鸟飞临它最后的涂滩有生之年,灰烬中的火焰归于平静心中有猛虎,但要倦卧在温顺的羊群之间像马车拆下轮辐守夜人睡在月亮的臂弯大地辽阔,却没有多余的道路可供选择曾经有过的青春、理想、诗歌和爱情以及如今捉襟见肘的思想都要认下,包括承认沙漏里剩下不多的沙子还在漏承认半生的较量,已输给了这不堪的人间



作者简介

剑男,本名卢雄飞,湖北通城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发表有诗歌、小说、散文及评论,有诗歌获奖、入选各种选集和中学语文实验教材,著有《激愤人生》《散页与断章》《剑男诗选》等。现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华中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



   ◆ 由中心开出的纷繁意象之花

      一一读剑男的《有生之年》


就我个人的喜好而言,比较欣赏这一类诗歌:既有纷繁意象烂漫飞舞,又凝神屏气“神不散”的,就像张开的手指伸向四面八方,随时又可以收拢成一个拳头,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这种收放自如,需要清晰的思路、严密的理性去稳定大好局面,力道也要擒拿得恰到好处。剑男的《有生之年》,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读后给人极大的美的享受,不但在想象力上得到了开拓,在思维力的抛洒与收拢上也得到了启示。从而有效避免了有些诗歌意象纷繁而收不住、一味凭着快感在跑马的弊端,很好地照顾了读者跟随的节奏。
诗中纷繁意象有:“燃烧的木头”、“新年的炮仗”、“中年的风湿膏”、“夕阳收敛光芒”、“山河褪回底色”、“候鸟飞临涂滩”、“灰烬中的火焰”、“猛虎倦卧在羊群”、“马车拆下轮辐”、“守夜人睡在月亮的臂弯”、“辽阔大地没有多余的道路”、“沙漏里剩下不多的沙子还在漏”。这些意象上天入地,有植物有动物,有天上有地面,有自然景观有人工器具,可谓纷呈多姿。在这纷呈多姿的背后,思路清晰地说出了有生之年对于逝去的人事隐痛以及认命。因为有些东西燃烧了,有些有过响动后从此消失了,有些身体外表看上去不错内在却有伤病,“但只够在寂灭中忆起这个缤纷世界的色彩”。如此深刻反思和清新认识后,内心回归了平静,不再出发寻找年轻时的“青春、理想、诗歌和爱情”,因为深刻感到生命已经所剩无几,再怎么较量,都会输给这并非理想中的现实。
“有生之年”,是很难描述的庞大又虚空的话题,一般人难以落笔成全一首诗,但诗人用纷繁的意象撑起了心中的思考,漂亮地完成了一首诗歌的创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与思想完美地结合,书写时用心与老到,不慌不忙。
(阿欧)






作者简介

荣荣,女,原名褚佩荣,1964年生,出版过多部诗集及散文随笔集等,参加过《诗刊》社第十届青春诗会,曾获《诗刊》《诗歌月刊》《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刊物年度诗歌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优秀作家贡献奖,全国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



   ◆ 重复回环的魅力

      一一荣荣诗歌《心舍利》赏析


读完荣荣的《心舍利》,永远记住了“猜忌,挑剔,使小性子”这几个词。在短短的九句诗行中,这一句诗重复了四次,然而,每一次重复都有着不同的意味。第一次出现的这个句子,道出了“星光”人物日常生活里的“小”:猜忌、挑剔、使小性子,“我”也针尖对麦芒,也猜忌、挑剔、使小性子。此时,青春期男女相爱时生趣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并让读者展开了他们在各类场景中“争吵”又深爱的想象。女性是柔和的,并渴望完美,在独处时,寂寞的暗夜里,无数次在心底里祈求这个男人不猜忌、不挑剔、不使小性子。可人无完人,金无赤脚,江山易改,本性如此难易。当一切劝说无效后,不是转身告别,不是失望地离开,而是更加依恋他、迷恋他,包括他的猜忌、挑剔、使小性子。可以说,在这首短小的诗歌中,诗人漂亮地完成了女性情感的千转百回。这样的情感呈现,正如米沃什评价辛波斯卡:探索着私人境遇,然而有时相当具有普遍性。也如辛波斯卡的回应:“诗歌只有一个职责:把自己和人们沟通起来。”《心舍利》使每位女性读者,包括男性读者,无不为人类这样复杂单纯又深沉挚爱的情感所迷恋。这首诗歌还让我们懂得文理要“曲尽其致”的道理,不能把一种意象一个意思一路铺过去,或者任凭激情一味澎湃地推进,只有不断地转折,才给读者意外地惊喜和闪亮。也懂得了有些诗句可以不断重复,就像音乐里复沓回旋,有一种游走在回廊迷宫的乐趣。马克·吐温的行文之所以为后人津津乐道,在于他的智慧,也在于转折式的重复:“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所以,不要一味地相信诗歌语言不能重复的理论,只要重复得巧妙得当,同样会意蕴绵长。(阿欧)




你读到爱时,爱已经不在你读到春天,我已落叶纷飞 一个人的阅读,和另一个人的书写有时隔着一杯茶,有时,隔着生死 我喜欢删节后的自我,很多人爱着,我剪下的枝条直到,奇迹出现了,你用阅读追上了我 你读到一粒沙的沉默而我,置身于它里面的惊涛骇浪中




作者简介

李元胜,诗人、博物旅行家。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曾获鲁迅文学奖、诗刊年度诗人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追踪阅读者终究会败下阵来

      一一读李元胜的《良宵引》


《良宵引》幽默机智又不乏深邃,内里似乎藏着一个追逐者与逃离者的故事,以一种奉劝的口吻道出在阅读上的一个警句:追踪阅读者终究会败下阵来。但在事实上并非如此直白,中间经历了二次退让,结尾处又来了一个惊天大逆转,使得这首句式跳跃、快速切换的诗歌读起来风生水起。
起句很好理解,当你读到爱时,爱已经不在,或逃离,或潜隐,当你读到春天,以为来到了一个繁花盛开的时节,想不到诗人的心已是落叶纷飞。这让人感到诗人有些冷漠苍凉衰老,其实是那些处于春天爱情年龄的人一时不能理解,这不能理解有时简直是隔着生死一般难以理喻的距离。写到这里,诗人作了第一次退让,也许是隔了一杯茶,似乎走得很近了,彼此可以面对面亲切交流了,但毕竟是隔着一杯茶,而不是同饮一杯茶,读者与作者之间总还是有一段距离。其实,诗人的内心并不复杂多疑,也不冷漠苍凉衰老,甚至不深刻,而是简单又干净,努力去除丰富,“我喜欢删节后的自我”。很多追踪的读者追到这时候倒变得丰富多彩了,爱着我剪下的枝条。这时,诗人作了第二次退让,“奇迹出现了,你用阅读追上了我”,也就是到达了诗人原先想达到的状态。殊不知,此时的诗人已经变回了最初的状态:简单又干净,读者所有的努力似乎都是刻舟求剑。这时追踪的读者似乎越来越深刻,也懂得了沉默的力量,但哪里知道,诗人却在读者的沉默中充满了惊涛骇浪的激情。这是一次非常大的逆转,回到最初阅读者的状态,但已经不是原始状态,已经螺旋式上升到另一个境界和高度。
阅读跟生命一样,是一个巧妙的轮回,是一场追逐与逃离的游戏,它会回到最初的原点,就像巴金老先生曾说的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当我们缺乏技巧的时候拼命学习技巧,真正掌握了技巧后,让人生和文本走得更远的是内心的干净和激情,以及由干净和激情伴随而来的思想。一首好的诗歌总是让读者在阅读时充满了想象,并参与其中,与作者共同完成一首诗歌的创造。(阿欧)





我指认红色为我的印玺
你的江山留下一枚唇印我建构的王国,一遍遍推倒一遍遍重来。我心中的王峨冠博带,正在册封这一处山河 天幕广啊。如果只有寒山子我们用废旧的船只坐回唐朝盘龙和凤池不要了讽世劝俗。山林隐逸。也不要了 我们只要可供复活的故地让沉埋的深渊再起波澜




作者简介

冰水,70后,浙江义乌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博士。出版诗集《虚像》。



   ◆ 隐忍克制中藏有真理

      一一简评冰水的《寒山湖忆旧》


冰水的诗歌,总是写得那么克制,隐忍,善于运用意象的隐喻,给语义的所指设置了假象,达到能指的无限延伸。她不想直白地面对这个世界,以及内心涌动的那部分。因此,她的诗歌在内容的呈现上,显出多义的复杂性,犹如雾纱笼罩山峰,飘忽,迷离,又神秘。
一旦走进她语义的迷宫,并找到了出口,那是巨大的享受。就拿这首《寒山湖忆旧》来说,第一节中什么印玺啊,山河啊,王啊,都是障眼法,这是抒写爱情之前的大腾挪。因为这是一首入骨入髓的情诗,表达了爱情高于一切的理念:高于江山,高于诗歌王国,高于天幕。为了这样爱情,可以一切都不要,一切都可以舍弃。只要回到前朝,回到可供爱情复活的故地,让埋藏内心深渊般的爱,掀起波澜。这正如沃尔科特所说:“爱是我们最高的欢乐和最深的悲愁”。
我吃惊于“天幕广啊”这四字,这一句本来可以写成一节的诗歌,诗人只给了半句,克制已到了极限。内心千言万语,犹如狂风下的海洋,在颤抖,想呼喊,但诗人只以力透纸背的断句,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余地。(阿欧)




我的心不够温暖我是一个卑微的人我的心长着一颗羞愧的灵魂 我不敢扶起面前摔倒的老人我不敢呼吸pm 2.5大于100的空气 我喝酒怕醉,吃肉怕肥我睡到凌晨3点就会醒来 我的欲望像春天的野草千里之外的微尘,就会让我胆颤心惊 我害怕躺下就不能起来我害怕闭上眼睛就不能睁开 我没有给穷人施舍过一枚硬币我没有给爱人买过一枝鲜花 我纠结于生活,写过虚伪的证词我的内心不止一只魔鬼我羞于称自己为诗人

 



作者简介

慕白,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有作品在《诗刊》《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新华文摘》《光明日报》《读者》等报刊上发表。诗歌入选多种年选。参加《诗刊》社第26届青春诗会。曾获《十月》诗歌奖、红高粱诗歌奖、华文青年诗人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等。著有诗集《行者》等3部。



   ◆ 内心之讼

      一一读《我羞于称自己为诗人》


     唐力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诗人慕白在词语中构建了法堂,词语在回答,而提问者在词语之外。同样的,他也在内心建立了法堂:自己是审判者、是诘问者,是灵魂的拷问者,这一个自己是游离在法堂之外,在虚空之中,但他的声音却在法堂之上盘旋;而另一个自己却是被审判的人,他小心地,谨慎地回答,他惶恐、羞怯、不安,剖析着自己,找出自己的“罪 过”。他审判的是自己:一个诗人,至高的道德律令指向的是自己,而不像大多数人一样,在内心私设公堂,审判的却是别人,道德律令的大棒永远指向他人。在这里,诗人不是先知、不是盗火者、不是立法者、不是审判者、不是坐在中间位置的威严的施问者。在这里,诗人站在被告席上,接受质问、诘问,审视、审问,这一位置的换易,意义重大,它昭示着“人”的回归,诗人终于回归到“人”,回归到普通大众之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诗人首先承认:“心不够温暖”,“是一个卑微的人”,由此他将面对一系列情境:“摔倒的老人”、污染的空气,给穷人施舍,给爱人鲜花……这些情境立即转化为内心的困境,也是道德的困境,但诗人并没有显示灵魂的伟大、高贵,而是羞怯地、忐忑地承认,他没有做过。同样地,他有很多害怕,这些害怕看起来了也很平常,也很琐碎,却和我们每一个人相关:“喝酒怕醉,吃肉怕肥”,“害怕躺下就不能起来”,欲望蓬勃,一粒微尘却又让其胆战心惊。诗人并不伟大,他也依然小心翼翼地活在这个世上。而最终的审问依然来自内心:“虚伪的证词”,“内心不止一只魔鬼”,诗人与生活不是对立,而是妥协;不是抗争,而是同谋,所以从这个⻆度上,诗人写道:“我羞于称自己为诗人”。在这里,他仍然将“诗人”置于“伟大者”的位置,而自己却站立在对立面,这其中潜藏着多么深刻的悲哀。诗中的“诗人”的种种行为,表示出“他”就是一个普通者,他的悲哀,就是所有普通人的悲哀;他的无奈,就是所有普通人的无奈。他以此反讽而深刻地揭示了生活与现实的吊诡与畸变。对于诗人慕白来讲,他“羞于称自己为诗人”,但是他敢于进行自我审视,进行内心的诘问、灵魂的煎烤,他就是一个诗人,他就是在“开采并掏出埋藏在每个个体化生命基础上的自我的贵金属”(希尼)的人。“已矣乎!吾未⻅能⻅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几千年前,孔子在感叹,它的尾音,在时空中袅袅不绝。
唐力,诗人,男,1970年11月生于重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5年参加《诗刊》第21届“青春诗会”。2006年-2015年任《诗刊》编辑,现为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作品发表在《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星星》等刊。曾在国内诗歌大赛中多次获奖。著有诗集《大地之弦》《向后飞翔》《虚幻的王国》,曾获第四届重庆文学奖、首届何其芳诗歌奖,第三届徐志摩诗歌奖、储吉旺文学奖、《十月》诗歌奖等。





爱在爱的子宫里沉睡,未知的迷雾像玫瑰的花园,阳面是盛开的妖娆,背面是阴冷的刺。对爱,许多人勇敢地泅过愉悦的潮水,忽视河底的暗礁和岔道,爱的阴沟也能让你全军覆没。 那些开拓者成功的宣言,将昨日的风雨挂在功劳薄上,轻描淡写,已挤不出一滴泪水。 我决不抄袭也不贪图快捷,用自己的方式,温柔地将你收于麾下。我的舌尖长着温度和韧性,但没有毒,一旦吻上你的青草地,贫瘠的群山也能种出绿意。我也爱你,起起伏伏的江山。 我选择,爱在日夜巡查,江河的潮起潮落。人间的日出充满光亮。

 



作者简介

吕煊,浙江永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致力于中国70后诗歌群体的收集和研究。已编辑出版《70后汉诗年选2018卷》、《70后代表诗人选》等 。现居杭州余杭。



   ◆ 理性解剖,顺着感觉走

      一一吕煊诗歌《爱在》的阐述及随想


爱这个字真是一言难尽,很难用几句话概括得了,因为每个人对爱的切入角度不同,于是,爱有了旋转的丰富性、立体感。正是爱的无限玄妙,使得一代代文人骚客,很想探究它内部的奥妙,吕煊这首《爱在》,为我们提供了其中一个探究的样本。《爱在》,首先操起理性解剖刀,认定爱是把双刃剑,既是迷雾,也是花园,既有“盛开的妖娆”,也有“阴冷的刺”,既有“愉悦的潮水”,也有“暗礁和岔道”。明白了爱的美妙与伤害,绝不犹疑退却,也不像那些浅薄者和挤不出泪水的无情者,只知到处宣扬自己在爱的战场上“赫赫战功”。诗人心里具备了足够温柔的耐心,等待真爱的到来,去享受那迷醉和疯狂。诗人相信肉体的爱也是伟大的,“一旦吻上你的青草地/贫瘠的群山也能种出绿草地”,她的身体看上去犹如起伏的江山。灵与肉完美结合的爱,就犹如“人间日出充满光亮”。这,就是这首诗歌思路上的清晰脉络,既显示了诗人强大的理性构思力量,也表明诗人运用意象去言说的非凡功力。这么难以描述的爱,诗人敢于去触碰,说明诗人骨子里有激情,有快乐的熔岩,以及沸腾的痛点。尽管以光明的句式结尾,但通读全诗,感到爱在这个时代注定是个艰难的话题,我们能感知爱的存在,但大多数人永远无法获得它的全貌,爱就像黑夜一样神秘又强大。人们常以为将火把扔进黑夜里便得到了爱,其实,黑夜最多后退几步,留出几个窟窿给你,当火光一一人类不断涌现出来的爱恋之光消失后,爱仍在远方。这有点像卡夫卡在表现派诗人选集中《人类之黄昏》所说的一段话:“这本书让我忧伤。诗人向人们伸出了手,但人们看见的却不是友好的手,而是痉挛地握在一起、对着他们眼睛和心脏的拳头。”(阿欧)





戈壁和草原的尽头空空往前,踏上更深的山脉和腹地连珠穆朗玛峰里面也是空的布达拉宫是空空的宫殿人头簇拥咪哞咪哞的颂经声透过阳光穿越的缝隙成为嵌入天空的榫卯是最大幸福
姐姐的天空,母性的照耀神佛加持,吹拂我置身荷田中央碧绿荷叶下面是空的我腿肚如莲藕,触及香灰泥和五彩石荷叶把整个天空举在空中红花朵朵,飞出盛放舍利子的莲蓬风吹开裙裾,荷茎架起天梯
我看见唐僧师徒,白马护驾下了通天河铁扇公主儿子红孩儿痴迷女儿国默念现实的八戒和神勇的悟空不要在伊甸园争斗伤及无辜莲荷举起端午的龙舟和七夕的鹊桥我站在荷中央,轻轻拨弄转经筒

 



作者简介

鄢子和,笔名老庙,浙江武义人。60后,1980年代开始写诗并创办诗社,中断多年又技痒。近年涂鸦分行2000多首,自认为写到位的不多。



   ◆ 愣头青的春天

      一一读鄢子和的诗

      

      吕煊


《空空,才有覆盖和照耀》这首诗,开篇作者就将自己置身于戈壁和草原的尽头,在宏大的气象面前,突然发现毕生的追求升华到涅槃时一切都是空的,很像一位一路跋涉的苦行僧突然间得道了,一路走来一路的放下其实都是修炼。“布达拉宫是空空的宫殿,人头簇拥咪哞咪哞的颂经声,透过阳光穿越的缝隙”。人活着就会有追求,形象再现了芸芸众生的当下情怀。在浙江武义柳城,这里的人们将一个草本植物奉为神的存在,是他们生活日常和精神内核的图腾,那就是宣莲---中国历史及当下的“三大名莲”之一。我可以武断地说,有审美诉求的武义人,一生都无法离开宣莲的照耀和恩赐。      认识鄢子和先生有二十四五年了,他早年的诗歌和现在创作的诗歌,我都在读。他的诗,似骨头一样坚硬,内核又荡漾着羊水般的宁静和脉脉温情,读者需要用心去"啃"读,才会有发现才会有感觉。他的诗,行文洗练,意象生动,气息明朗并伴随有乡间小调的因子,适合在酒席间或在酒酣耳热之后朗诵。如果用鄢子和家乡的土话,戏谑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但日常呈现的皮囊与笔下呈现的诗句常常映照互补。他早期应该受美国诗人惠特曼、俄罗斯诗人叶塞宁等大师的影响,诗中的抒情、铺垫的气息会显得浓郁些。第二,他的诗更“愣”,这个词来源于“愣头青”,在我的家乡,“愣”除了固执之外,我更看好这是一种“唐吉诃德式”的坚守和探索,有世外高人的高古和纯洁,但在没有被世俗认可之前还存在被虚化的风险。“愣头青”,在我故乡的原野里仍是一匹随时可能面对风险的小马驹,而恰恰是这种可能性也成就了鄢子和先生的诗歌语言的特质。坚硬的底色,承载历史直白的抒写。虽然阅读他的诗时,时常会有"顽石"挡道,但我仍把它归结为“愣”,是对这种精神的赞赏和支持。      身居小城一隅,鄢子和每天本色上演,他是武义的一道风景线,也是中国文人现实生态生存的典型缩影。自由自在的书写,对生活抱有应有的善意,对诸多名利不奢求也不迎合。      “成为嵌入天空的榫卯是最大幸福”,中年英雄面对历史的天空,发出最后的感慨,事物是大是小都是过客,在人生漫长的坚持里放下恢宏奋斗的幻想,坚固成一个榫卯凝结在恰好的点位,这是豁达也是人心的安宁的最佳状态。我非常看好这样的叙述。愣头青的春天,是我们每个诗写者的春天。      我赞同博尔赫斯的看法:只有当你不去人为地寻找什么特色的时候,这种特色才会自然而然的显示出来。对生活对诗歌也是一样的。老庙是鄢子和的笔名,上世纪末他写的杂文时评曾赢得了短暂的声誉。对于诗歌,他认为能写出不同、写出别人没写甚至不能,那就无需世俗加冕。        “我站在荷中央,轻轻拨弄转经筒”,这是诗歌的最后一句。从技巧上是回应诗歌的开头和主题,但我更认为这是对生活平静的委婉的谢意。我跟鄢子和先生一样也有相同的乡村教书的经历,那就让我们和这个世界一起转动虚实相间的经筒吧!     
吕煊,浙江永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致力于中国70后诗歌群体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已编辑出版《70后汉诗年选2018卷》、《70后代表诗人选》等 。现居杭州余杭。  




你所遇见的幽灵终于也来到我的梦里:他一言不发,而琴声淙淙,像是为了某一刻的道别。离乱的日子,适合与兰花对视,凝目间已过半生。战火并没有消磨我的意志,我似乎已经看到我的结局,那闪电般的屠刀将把我送上云端。噫,我没有贪恋这具陪了我几十年的肉身,却是辜负了这把好琴。我的头此刻是一块冰冷的铁,回望之处,青山依然青春,我伸出十指向天空拨弄,这孤绝的知音啊,会不会是南渡的飞雁,请代我向远方的故人问好。秋雨落了,滴在双颊,这是泪吗,兄且留步,我去烟波里坐坐。




作者简介

张道通,祖籍安庆,生长于浙江。每年不定期有作品发表,曾有作品入选诗歌春晚,并有多部作品进入全国年度诗歌选本。至今两个困惑:一是诗与语言究竟何种关系;二是如何才有可能完成一首好诗。现居杭州,从事文化策划工作。



   ◆ 生死一场,艺术一生

      一一张道通《广陵散》所传达的信息


品读张道通这首《广陵散》之前,不得不说一说《广陵散》这首乐曲与嵇康的关系。《广陵散》是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古琴曲之一,那时的音乐曲调大多以温和为主,《广陵散》是少有的以戈矛杀伐为主旋律的乐曲,有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正所谓“纷披灿烂,戈矛纵横”。嵇康在音乐上天赋极高,尤其善于演奏《广陵散》。这位魏晋奇才,思想上狂放不羁,行为处事上不受礼法约束,深恶痛绝仕途中的尔虞我诈,固守自己做人的清白。最后还是在小人钟会的煽风点火下,以“谋反”罪入狱,并于公元262年,被司马昭下令处以死刑。临死前,嵇康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一曲《广陵散》,然后从容地被屠刀割去头颅。这么个历史故事,被诗人张道通作为一首诗歌的题目,自然有其内在的愤激之情,孤傲的苦闷,以及看淡生死的通透,还有,放不下这颗艺术之心。所以,诗人感慨:“你所遇见的幽灵终于也来到我的梦里”,“凝目间已过半生”,“那闪电般的屠刀将把我送上云端”,“我没有贪恋这具陪了我几十年的肉身,却是辜负了这把好琴”。全诗截取了嵇康临死的片段,以一种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我”和嵇康之间某种命运微妙的关联,给生死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在那个时代,特立独行会遭小人陷害,并会招来杀身之祸,虽然现在没了杀身这一招,也仍然很不安全。唯有拓宽自己的精神维度,免于流俗和扎堆,才有可能抵达生命超拔的境地。每个人活着,是否都能活成自己所要的样子,这是每个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假如死神意外降临于身,会不会像嵇康一样盘腿坐在刑场上,要了一把琴,弹奏人生最后一曲后并且大声说出:“此生无悔”。事实上,我们现在缺的就是嵇康弹奏的《广陵散》所弥散出来的精神。诗人最后一句“我去烟波里坐坐”,是对生命虚无的深度切入和场景转移,貌似潇洒,实质上传达出宋朝文天祥的感慨:“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阿欧)




我的思考力已磨砺多年
锋利无比游刃于问题之间绰绰有余 有时也游刃于日常生活之间为避免伤及亲爱的人我要向武林高手学习在无需思考的时候装出一副笨笨的样子 民间神话里的武林高手会小心裹起削铁如泥的指头




作者简介

阿德,本名叶德荣,1962年出生,浙江台州人,现居北京。大学时代开始写诗,1985年大学毕业分配地方政府机关工作,1988年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在历史学、文学、艺术诸领域皆有所涉。主要著作有《汉晋胡汉佛教论稿》、《宗统与法统》等。



   ◆ 得道人的武功

      一一评阿德的诗歌《武林高手》


对于阿德这首《武林高手》诗歌的点评,我想另辟蹊径,不直接进入诗歌本身,只在外围上将阿德的一些刀枪亮相给大家看看,让读者自己杀入文本中去。再说,这首诗歌语言洁净得像刀锋发亮,我解构语言的木刀一旦与之碰撞,不仅自身粉身碎骨,还会坏了读者对这首冷峻诗歌品尝的胃口。因为通过任峻的信息,得知阿德的手机号,我们约在椒江三飨食府,见到三十多年前我认为中国牛逼的诗人阿德。1982年,阿德就系统读了现代派一系列诗歌,他说:读书不能寻章摘录,要跟整个历史语境文化背景结合起来读,才能全面掌握它的系统。阿德在四十岁的时候,决定割舍诗歌,潜心研究佛教,那是内心痛苦和绝望的一个时期,也是重生的一个时期。阿德幽默又傲气地说:我现在也写诗歌,但你们读不到我的诗歌,除非你的命比我长,在我死后也许有可能读到。现在人们写诗歌起点太低,根基太薄,与一些所谓的牛逼诗人坐下来没法聊天。当我想跟他聊聊古代诗人的诗歌,他说,你不要跟我聊李白诗歌的技巧,这是对我的不尊重,也是对我智商的侮辱。我说,那好吧,我们以后常见面。他说,三年能见一面就不错了,再见个五六面,也就可以告别了,各自安生。近三个小时慢聊,我觉得他是一条硬汉:硬汉即使躺下了也是条汉子,消失了,模糊的身影也比立在眼前的人高大。临别时,他赠我这首三年前写的诗歌。(阿欧)



打铁的,混于市井砍柴的,游荡山林都喝酒吧,干掉那些功与名 朝代啊,轮流换月亮啊,都一个样有多亮?还不是残缺多于圆满 千年后,别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千年前的古人有什么不同 还不是隐居、酗酒,无所事事还不是妥协、出仕,同流合污有什么不同




作者简介

小荒,70后,浙江衢州人,诗歌选入《年度最佳诗歌》《中国诗歌精选》《中国先锋诗歌“北回归线”三十年》等。



   ◆ 看透人生的把戏

      一一读小荒的《在古代》兼谈诗歌技术的完整性


小荒,是一位接近八零后的青年诗人,但思想非常老到,显示出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他似乎看透了历朝历代人们的把戏,在茫茫人生大海上无非是两条船,一条名来一条利,大都数人为了追名逐利才在这个世界上奔波操劳。想开了,无论地位高低,身在何处,其实都差不多,最后都会了断一生,无声无息地消失。唯有多一些快乐,多一些平等,才显示出存在的意义。小荒这首诗歌,在完整性上表述得非常好,每一段都围绕着主旨,从各种不同角度去丰富中心。前三段是三个大的层次:打铁的,砍柴的,虽然不同,但都会喝酒,一起干掉功与名;朝代差不多,月亮也差不多,大多是残缺多于圆满;我们看过去的人,跟未来的人看我们,也都差不多。最后总结,大多数人都在这条道上混,隐居、酗酒,无所事事,妥协、出仕,同流合污。当代有些诗歌的毛病在于完整性不足,上下节之间有些凌乱,没有内在逻辑的关联,这样的诗歌常常把读者搞晕,给人以不知所云的困惑。诗歌讲求形象思维,但要有内在理性思维支撑,或者有可供解构思维脉络的走向,如果一味追求诗句形象而忽略了整体完整性,这样的诗歌作者应该说是不成熟的,也会走不多远。多读小荒的《在古代》,对于整体完整性构造欠缺者,会发生有益的纠偏药效。(阿欧)

(以上内容皆来自公众号《雅士诗文》)





名人名言:


      “一个诗人应该把自己隐藏在作品里,如同上帝把自己隐藏在万物中。

---福楼拜




理论园地与他评


张无为  张无为 张无为   陈超  谭五昌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吴敬思  吴敬思  梁志宏  梁志宏  梁志宏  赵少琳  赵少琳  陈瑞  陈瑞  马鸣信  毕福堂  蒋言礼  吴小虫  吴小虫  耿占春  耿占春  吕达  巫昂  马晋乾  李成恩  李成恩  郭克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关海山  洛夫  唐诗  李杜  病夫   赵树义  潞潞  庄伟杰  庄伟杰   甲子   张锐峰  张锐锋  西川  陈小素  郭金牛  郭金牛  杜学文  赖廷阶  赖廷阶  王单单  王单单  王单单  左右  雷平阳  雷平阳  木行之  王立世  王爱红  潘洪科  潘洪科  大解  金汝平  肖黛  玄武  孤城  于坚  唐晋  刘阶耳  杨炼  杨炼  杨炼  赵建雄   赵建雄  赵建雄  李元业  石头  李元胜  李元胜  李元胜   李骏虎  李骏虎  李骏虎  雪野  闫海育  闫海育  悦芳  杜涯  杜涯  金铃子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邓朝晖  张新泉  刘川  刘川  简明  林旭埜  卢辉  张海荣  张海荣  葛平  百定安  百定安  人邻  林莽  苏美晴  树才  马启代  马启代  白桦  向以鲜  燎原  梁生智  谷禾  成小二  李成恩   三色堇  宗小白  曾瀑  宫白云  安琪   江苏哑石  潘加红  刘年  谢克强  王妃  草树  臧棣  李浔  西渡  高春林  瓦刀  张建新  何三坡  周所同  路也  张作梗   黄亚洲  桑恒昌  胡弦  翟永明  商震   汤养宗  罗伯特·勃莱  敕勒川  大卫   任先青  娜仁琪琪格  西娃  陈先发  李琦  六指   重庆子衣  向天笑  食指  黄礼孩  黄礼孩  黄礼孩  大解  雷平阳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毕福堂  曹谁  王国伟  荣荣  约翰·阿什贝利  左右  郑小琼  乐冰   孙大梅   马亭华  左拾遗  田暖  大连点点  马尔克斯  马明高  马明高  汪曾祺  左岸  李霞  林荣  林荣  涂拥  葛水平  王祥夫  闫文盛  十首精短诗赏析  葛平  杨凤喜  刘郎  韩玉光  王俊才  王二  木心  雪克  张作梗  张作梗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黄亚洲  苏童  韩东  谷禾  王恩荣  李少君  余华  吴言  唐依  李老乡  段崇轩  米沃什  张卫平  庞白  乔延凤  乔延凤  非飞马  辛泊平  辛泊平  辛泊平  芦苇岸  黄土层  黄土层  方文竹  安琪  安琪  余笑忠  谷冰  谷冰  谷冰  汉家  翟永明  胡弦  阿信  长篙  周所同  羽菲(法国)  李钥(美国)  众评  温柔刀  陈朴  西川  张清华  莫言  老刀客  王春林  王春林  王恩荣  汤养宗  郁葱   梁志宏  白公智  李唱白  宋晓杰  宋晓杰  齐凤艳  王法  杨四平  吕本怀  吕本怀  吴思敬  汤养宗  行顺  余怒  张锐锋  段崇轩  郁葱  长安瘦马  罗振亚  黄亚洲  黄亚洲  黄亚洲  苗雨时  胡权权  聂权  王国伟  臧棣  臧棣  臧棣  贾平凹  流沙河  孟凡通  孟凡通  沈天鸿  大解  魏天无  魏天无  李不嫁  王恩荣  赖廷阶  徐敬亚  葛平  雷平阳  李泽慧  谢有顺  昌政  李曙白  殷龙龙  李犁  招小波  谷未黄  张远伦  刘庆邦  孔令剑  悦芳  三色堇  宝蘭  曹谁  霍俊明  阎连科  阎连科  葛水平  葛水平  马晓康  薄小凉  方方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燎原  韩庆成  张二棍  刘年  贾浅浅  李不嫁  大解  慕白  梁平  霍俊明  张执浩  朵渔  项见闻  项见闻  项见闻  李点  谢冕  温建生  雷霆  张建新  路也  王国伟  张炜  月色江河  梅尔  刘川  月牙儿  胡弦  白鹤林  峭岩  周广学  韩作荣  吴小虫  安琪  安琪  安琪   孙文波  余华  李少君  李海芳  朱光潜  霍俊明  水刃  戴望舒  欧阳江河  吴小虫  余光中  张二棍  周广学  林旭埜  刘年  东方樵夫  王恩荣  原野牧夫  任爱玲   孙夜  雷霆  霍俊明  王文海  东方樵夫  韩玉光  刘年  刘向东  韩玉光  招小波  刘向东  汤养宗  聂权  梁志宏  雷霆  曹谁  刘向东  呆瓜  郭卿  林白  原野牧夫  石头  吴小虫  张作梗  张作梗  张作梗  蒲小林  王恩荣  金汝平  悦芳  王恩荣  金汝平  李小雨  刘向东  潇潇  月色江河  孔令剑  张作梗  金汝平  张二棍  王恩荣  青山雪儿  唐晋  王恩荣  赵少琳  唐晋  曹谁  雷霆  顾城  唐晋  吕本怀  毕飞宇  唐晋  薄小凉  孔德芳  明素盘  王恩荣  余华  张执浩  卞之琳  王立世  胡弦  郑小琼  潞潞  敬丹樱   扎加耶夫斯基  安琪  王立世  王安忆  刘庆邦  李犁  勒内·夏尔  迟子建  徐则臣  张战  呼岩鸾  黄亚洲  黄亚洲  施施然  阿剑  皮埃尔·勒韦尔迪  曹谁  李玫瑰  刘向东  刘向东  杜涯  乔延凤 朱光潜  刘向东  林馥娜  石头  卢辉  张绍民  蒲素平  海子  苗雨时  苗雨时  陋岩  青小衣  王宜振  于尔根·沃尔夫  王恩荣  念小丫  大卫  敬丹樱  黄亚洲  安琪  安琪  李文武  E·B·怀特  老家梦泉  江一郎  南狐  南狐  臧棣  王小妮  大连点点  于贵锋  王家新  林旭埜  李唱白  臧海英  臧海英  张执浩  项建新  李犁  李皓  李犁  黄亚洲  黄亚洲  南北  南北  林馥娜  李犁  陈超  李发模  李发模  黄亚洲  阎安  成路  李犁  周所同  伊农  蓝鸟  宋元

   

   

曹伊论战(1)  曹伊论战(2)  曹伊论战(3)  曹伊论战(4)  曹伊论战(5)  曹伊论战(6)  曹伊论战(7)  曹伊论战(8)  曹伊论战(9)



好诗点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4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品读:品读1  品读2  品读3  品读4



我评(综评与一诗一评)


综评:


林静  路军锋  王俊才  姚宏伟  毕福堂  崔万福  白恩杰  张海荣  张二棍  葛平  杨丕梁  雷霆  荫丽娟  张琳  霍秀琴  韩玉光  王文海  王小泗   武恩利  罗广才  宗小白  韩庆成  《“地域写作”的传承与突破》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论马启代的现代诗》  张建新  王爱红  罗广才  牛梦龙  老刀客  任爱玲  雷霆  简明  张二棍   聂权  韩玉光  燕南飞  梁志宏  王俊才  李海芳



诗歌活动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二(总157期)

● 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 诗眼睛||快讯:“新时代都市诗歌创作与走向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修定版)(总622期)

● 诗眼睛||年度推荐:《诗眼睛》2018年推送入选《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的作品(总673期)

● 诗眼睛||海外诗会 传播文化:【多伦多诗友会】首届华人诗歌研讨会:切磋诗艺,共求美好(总719期)

● 诗眼睛||七告读者书:平台运作与七告读者书(总1073期)(2020 持续版)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张新泉、西川、黄亚洲、娜夜等五十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0期)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之二:欧阳江河、韩东、张执浩、大卫等五十八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2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晋中市纪念屈原诗歌征文获奖作品展播(总823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之二:余光中、欧阳江河、大解、娜夜、张执浩等古今诗人献给屈原之 汨 罗 诗 章!(总826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任爱玲诗歌研讨会暨《尘世之光》首发式在太原举行(收藏版)(总834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徐忠诚 赵玉兰《灯下絮语》《溪涧兰草》出版作品研讨会 (收藏版)(总871期)

 诗眼睛||七夕爱情诗专辑:余光中\朱湘\洛夫\食指\海子等一百首献给七夕节的现代诗精选, 情到深处便是诗!(总890期)

 诗眼睛||中秋节专辑:胡弦\臧棣\车前子\陈先发\雷平阳\大解\刘川等一百诗人写中秋月亮的现代诗歌精选,(总926期)

 汉诗三百首 || 《汉诗三百首》2019卷目录 (新年特刊)

 诗眼睛||快讯:《2019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由台湾甘露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总1036期)

 诗眼睛||快讯:《中国诗人生日大典》(2020卷)诗歌年选目录 (校正版)(总1037期)

 诗眼睛||下雪诗专辑:欧阳江河/王小妮/李少君/胡弦/李犁/西渡/商震/娜夜等一百首关于下雪的现代诗精选(总1054期)

● 诗眼睛||清明节专辑:席慕蓉\叶延滨\黄亚洲\梁志宏\龚学敏\李犁\潇潇等87首清明节现代诗歌精选,(总1077期)

● 诗眼睛||书讯:《汉诗三百首》2020卷目录 (总1279期)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