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眼睛||品读6:尚仲敏/王家新/于坚/张曙光等10首诗 (总1385期)

王恩荣主编 诗眼睛 2021-10-07







目录


◆ 做人/尚仲敏

◆ 二月 / 王家新

◆ 在深夜,云南遥远的一角 / 于坚

◆ 雪中即景 / 张曙光

◆ 看落日 /  詹明欧

◆ 或许蝙蝠 / 寿劲草

◆ 自闭症 / 红朵

◆ 笔架山农家院,大雪中的清晨 / 人邻

◆ 壁虎与我同居一室 / 李之平

◆ 诗歌论 / 白鹤林








如何做一个烟酒不沾之人
如何做一个谦谦君子
先生,我已恭候多时
你来的时候
西风正起

你那随从,皮肤白净,垂手而立
如何做一个饮茶之人
做一个爱运动之人
美人迟暮,大姐成群结队
鱼贯而入
如何做一个坐怀不乱之人
饮酒而又能不醉
先生读万古书
飞檐走壁,大盗天下
如何做一个玉树临风之人
做一个身轻如燕之人
先生,你接着说
我洗耳恭听



作者简介:

尚仲敏,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在校期间开始写诗,曾主编《大学生诗报》,发起“大学生诗派”,后参与发起“非非主义”诗歌运动。是第三代诗歌的主要批评家和代表诗人之一。出版有诗集《歌唱》、《风暴》、《始终如一》、《尚仲敏诗选》等。获得首届草堂年度诗人奖和第七届天问诗人奖。


◆ 创作谈:打个比方
    
怎样写诗、诗歌何为,一直让我绞尽脑汁,苦思不得其解。诗歌的写法太多了,那些只纠结于一种写法而蔑视其他写法的诗人,和独裁者无异。我提出诗歌语言口语化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口语诗人,我只是用口语化的方式去写诗,但我不希望人们把我归于口语诗人这一类。打个比方,诗歌需不需要打个比方?一旦你选择了口语化的语言方式,比喻消失了,更深一层的隐喻消失了,修辞(更多的是形容词)消失了,晦涩难懂的意象消失了。叙事性写作成为了可能,日常生活、凡夫俗子、各色人等可以在诗歌中登堂入室,画面感、可读性使诗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趣甚至好玩,让人想读,成为了这类诗歌的特征之一。
语言决定一个诗人的格局,有很多写得很好的诗人,读了他们很多好诗以后,你记不住他们的一首诗,甚至记不住哪怕他们所有诗里的一句话。这就奇怪了。一个诗人的童年、故乡,他在现实世界的各种经历,他融入社会的方式,或者,一路走来,他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他的交往范围,他是一个什么性情的人,这都会构成他的格局。格局最终会通过语言体现出来。想想看,一个终其一生都在读书的人,肯定会写出好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所谓传统就是由书本构成的,可以反传统,不能反读书。但一些知识分子诗人为什么佳作频出却格局不够、难成大器?在他们前面,过往年代的大师,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成为了他们浓重的阴影。他们坐在书房里,纠结于字、词、词语的繁复解构,酷似一个语言的阴谋家。我敢说,叶芝、博尔赫斯、米沃什、布考斯基等等,包括西方那些哲学家,在带给我们伟大诗歌和伟大思想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很多毒鸡汤。当我们形成自身格局的时候,我们既不需要复制前人,其他人更无法复制我们。说到复制问题,我们仔细想一想,大部分诗人都在相互模仿、相互复制。有些诗人看起来很独立,好像有辨识度,其实是在自我模仿、自我复制,他们写了大量的诗,只要稍加归纳,就会发现,这些诗的套路、句式、情绪、想法是一样的,只是同一首诗的不同扮演。是时候走出书斋,把读书人的标签隐藏起来,到社会上大干一场了。
写写身边的事,这恰恰是最难的。一不小心我们的诗就会变成流水账和大杂烩,我们貌似处于语言的现场,但在行家眼里,无异于车祸现场。写诗是一项小心翼翼的事业,通过躲在暗处的反复观察、学习,我们通常会提炼出所谓事实的诗意,并发现这些事实中固有的幽默和玄机。诗歌语言的口语化方式,更易于使问题简单化,更易于精准打击事物的要害并节约词语的成本。这又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诗写得节制,如何在小心制作的同时,又能够把诗写得粗糙、随便、不露声色和大而化之。这个时代不乏精品,但什么时候我们能把诗写得自成格局、尽显大家风范?
一个优秀诗人生来就自带气场,这既是天分问题,又是人生历练问题。写作一篇小说需要构思、规划和谋篇布局,但一首诗的发生却是突如其来的。你无法计划一首诗,你只能等待。勤奋会成就很多事情,但不会成就一个优秀诗人。诗歌通常会在非写不可的时候从天而降,你甚至说不清楚它为什么会在此时来到你的笔端。上天赋予?换句话说,诗歌就是一项天赋的事业。但仅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见过的天才诗人还少吗?很多天才诗人一生只有那么一两首好诗灵光一闪就泯然众人、消失不见。这是因为诗歌的技艺同样重要。那么,技艺又是什么?只有天赋而缺乏历练,在一大堆词语中间,你会无从选择、茫然无措。天才的灵光和炉火纯青的技艺相结合,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气场,会多次、反复、源源不断生产出优美的诗篇,而不是只能一次性写出一首好诗。优秀诗歌中的气场会把你牢牢抓住,让你从标题开始,一口气读完,伴随着心跳、激动、幸福和感激,如同你痴迷于一个心仪的女人,而这个女人已经来到了你的床边。
我早期的诗歌节奏急促、紧张、沉重,甚至有点苦大仇深,现在我一直努力使我的节奏趋于舒缓,舒缓带来美和平静,有什么话不能慢慢地说呢?我还想让自己变得轻巧、惜力、身轻如燕,该打住的时候一定到此为止,事实上,满场飞奔的球员不一定就是好球员。欢快,也是我要追求的,和苦逼相比,人毕竟更需要快乐。在调侃和自嘲中发现语言的奥秘,并让我的朋友们会心一笑,这可能就是我写诗的意义所在。(尚仲敏)





“二月。墨水足够用来痛哭。”帕斯捷尔纳克的这句诗,这几天不断被人引用;它本来是一句关于幸福的诗,却流传在一个不幸的年代。 铁一样的夜。(似乎有人在摸黑下楼。)而我睁眼躺在床上,如同躺在黑暗船舱的一个铺位上。我听着身边妻子平稳的鼾声,好像就是它,在推动着这只船在茫茫黑夜里移动……



作者简介:

王家新,中国当代诗人,1957年6月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高中毕业后下放劳动,“文革”结束后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过教师、编辑等职,2006年起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聘任为教授,2010年起任博士生导师。王家新的创作贯穿了中国当代诗歌四十年来的历程,著有诗集、诗论随笔集、译诗集三十多种,另有中外现当代诗歌、诗论集编著数十种,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发表和出版。曾获多种国内外文学奖、诗学批评奖、翻译奖和荣誉称号。


◆ “平稳的鼾声”带来的祝福与救赎    一一王家新的诗《二月》导读
在我看来,读一个诗人的诗,除了关注其语言与修辞,其实更应该留意诗的语调和声音。原因在于,语言与修辞方式或许可以通过模仿而习得,但诗中那种独一无二的声音却是很难被模仿的。艾略特曾谈到过“诗的三种声音”:诗人对自己说话的声音,诗人对听众说话的声音,以及“当诗人试图创造一个用韵文说话的戏剧人物时诗人自己的声音”。或许在一首优秀的诗中,这三种声音很可能是同时存在的,它们彼此对话,互相辩驳,从而交织成一种有多个声部和丰富音色的“混音”。王家新的《二月》,正是这样一首包含了多种“声音”并在诗的空间中发生对话的诗,在读这首诗的过程中,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诗人说话的独特的语调,甚至发音的口型。很显然,这首诗的背景是那场至今仍在持续的疫情,在那个已经过去(或许永远不会过去)的春天,诗人们写下了大量的疫中诗,而这场修辞的集体“狂悲”,也引发了人们对灾难中写诗是否合适的诘问。这是一首悲悼之诗,也是一首恸哭之诗,更是一首祝福之诗。整首诗除了引用的诗句里的“痛哭”,并没有出现更多的跟悲伤和痛苦有关的词语,也没有渲染疫情下的种种悲苦、哀伤、恐惧,但诗中体现的情感力度仍足以让我们受到重重的一击,并在无声的“恸哭”中久久无言。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那种强烈的克制和隐忍所赐予的,或者说是那种压倒最低处的,甚至是无声的“低音”,与起句出现的“痛哭”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让一首短诗获得了足够的情感张力与内在深度。“铁一样的夜”“摸黑下楼”“平稳的鼾声”“茫茫黑夜里移动”……正是这些细微的,很容易被读者所忽视的声音(或仅仅是声音的暗示),无意中拨动了我们内心的那根弦索。“铁一样的夜”或许是让人绝望的,但诗人听到了“身边妻子平稳的鼾声”,这是苦难中的祝福和低诉,也是救赎的可能和起点,因为在诗人看来,正是这寻常的、不足为奇的“鼾声”,“在推动着这只船/在茫茫黑夜里移动……”。而在这艘“在茫茫黑夜里移动”的船上,“睁眼躺着”的诗人,拥有“黑暗船舱的一个铺位”。“铺位”这个意象同样很容易被轻轻略过,但诗人必须找到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铺位(位置),也只有来到这个铺位上,诗人才算真正来到了“现场”,才有资格用自己的嗓音发出声音,哪怕是轻声的嘟囔或梦呓。因为和其他乘客一样,诗人就在这条缓慢移动的船上,他无法置身其外,他就在命运或灾难的中心。读这些低沉缓慢的诗句,就像听诗人在对自己喃喃低语,当然他也在对你(那更多的“你”)说话,甚至你还能辨听出诗人创造出来的“一个用韵文说话的戏剧人物”在借用诗人的声音和语调说话。一首好的诗就是一场多种声音的对话,一个具有足够空间的微型剧场,王家新这首短短13行的诗,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蒋立波)
蒋立波,当代诗人,编辑。辑有诗集《折叠的月亮》《辅音钥匙》《帝国茶楼》《后视镜里的落日》(待出)。曾获“柔刚诗歌奖”主奖、黎巴嫩“纳吉·阿曼国际文学奖”创意奖等奖项。有诗作被译成英文、法文和希腊文。现居杭州远郊。






深夜 云南遥远的一角
黑暗中的国家公路 忽然被汽车的光
照亮 一只野兔或者松鼠
在雪地上仓惶而过 像是逃犯
越过了柏林墙 或者
停下来 张开红嘴巴 诡秘地一笑 
长耳朵 像是刚刚长出来
内心灵光一闪 以为有些意思
可以借此说出 但总是无话
直到另一回 另一只兔子
在公路边 幽灵般地一晃
从此便没有下文



作者简介:

于坚,诗人、作家、摄影作者、纪录片导演。
1970年开始写作至今。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著有诗集《于坚的诗》,诗文合集《于坚集》5卷。长篇散文《众神之河——从澜沧到湄公》《于坚随笔集》四卷《于坚诗选》《于坚文选》等。
纪录片:《碧色车站》(2003)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银狼奖单元。
《故乡》(2010) 与朱晓阳合作,获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德语版诗选集《零档案》获德国亚非拉文学作品推广协会"Litprom"(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Literatur aus Afrika, Asien und Lateinamerika e.v.) 主办的“感受世界”(Weltempfänger)- 亚非拉优秀文学作品评选第一名。
作品已经翻译成法、德、英、俄、日、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荷兰、瑞典、丹麦、波兰、印地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等文字。



时间是午夜。这是与日落和日出前的等距的时刻。午夜是从一天到下一天的过渡时间段,它是日期更改的时刻。因此,午夜是过去的时间和未来诞生的零时的重要时刻。这个的午夜是云南远方的午夜。云南的字面意思是云南或多云的高山之南。乌云密布的山峰南部的午夜,那里的黑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北部没有什么可辨别的。在云南,很明显我们也不能在午夜时分去干什么。换句话说,人生之路或道是不明显的。周围的幽暗中,生活陷入了停顿。黑暗的国道突然被大灯照亮。大自然的怪胎(惊慌失措从兔子)和历史的怪胎(柏林墙)使我们的理解感到困惑。确实,人类的生活常常被黑暗蒙蔽。但是就在那一刻,可能会有突然的大灯在周围的阴暗中向我们显示了道,这可能是孔子,老子或佛陀发出的光。一名越过柏林墙逃脱的囚犯。诗人的生活充满了无法形容的痛苦。我们既是Pancha Skandha(五蕴,五欲)的囚徒,它也是五个紧贴着我们的聚集者。在这首诗里,紧贴、欲望对象的是穿越柏林墙。柏林墙象征着当今世界缺乏自由。但是在孔子或老子智慧的突然照耀下,人们会发现一只松鼠或一只兔子像一条逃脱的囚犯一样在白雪皑皑的道路上匆匆而过。松鼠的离开也掩盖了坚果,松鼠也代表着社会化。因此,松鼠和兔子匆匆穿越雪路或尘世生活之路。雪是由水和土组成的,而地球代表物质,水则代表智慧和精神。换句话说,我们的世俗生活是100%的物质主义和100%的精神生活。是兔子和松鼠穿越雪地小径,攀登柏林墙并获得涅磐或自由。一只兔子爬上墙,停止并张开红色的嘴巴,狡猾的微笑,长长的耳朵仿佛刚刚长大。嘴巴张开表明贪婪已暂停。此刻长出的耳朵听见的是新的声音。兔子可以称为菩萨。一旦贪婪、欲望停止,人就听到宇宙间的和谐之音,心中一闪,意味生命开始有意义,但是谁敢肯定呢,谁又能对它们发言呢?除非有另外一个菩萨,否则这个菩萨就不会被理解。孔子只能理解老子。老子和孔子在一起是龙。与我们同在的诗人于坚是一位龙,真正的诗人,只能在时代中恰当地了解他。(睿明)

睿明(Ramesh Chandra Mukhopadhyaya Ramesh Chandra Mukhopadhyaya),印度,前加尔各答大学教授,智者,评论家和诗人,83岁。






1.
雪落在佩雷德尔基诺或更远的地方,
寒冷摇撼着木屋后面的冷杉林。
透过蒙着水汽的窗玻璃
他的目光变得严峻。
尤里死去了,在时代的旧电车旁
他的心因为爱和苦难而破碎。
无可挽回。暴力是对人类最恶毒的诅咒
而在荣誉和祖国间,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2.
另一个人在巴利的古堡中凝望
在纷乱的雪中逐次展开的原野。
曾经为一个女人和更为虚幻的影象发狂
但此刻似乎归于平静。“如果智慧在
世界上确实存在,那将毫无疑问地
存在于孤独的头脑。”想到了死去的朋友,
往壁炉中加几块泥炭,看着火光
欢快地跳动,他的思想变得生动而澄澈。
 
3.
习惯于在冬日的黄昏降临前完成
手边的工作,然后喝一杯酒
使心绪安闲而恬静。歌颂着春天
绿色的火焰,却跌入一个深深的冰川。
雪装饰着校园,麻雀们在空地上啄食,
庞大的塑像在渐渐臃肿。找到了
最后的归宿(还不算太坏),把生命和才华
融入大师们不朽的诗行。
 
4.
而那个令全世界感到目眩的天才
--有着狄更斯笔下人物的名字--
从挽起衣袖的双手间,飘逸出
飞舞的雪片,使这个小小的舞台
重现童年新泽西的冬天。
挣脱于现实和苦难,梦想
带我们飞升,像鸽子,扇动着白色的
翅膀,从遍布死亡足迹的雪地上掠过



作者简介:

张曙光,生于黑尤江省望奎县,1970年末开始写诗,著有诗集及译诗集若干,曾获刘丽安诗歌奖,诗歌与人奖,及诗建设主奖。现居沈阳。



◆ 张曙光创作谈


我的诗中经常会写到雪,以至有人讥诮说,张曙光的诗一年四季都在下雪。写雪自然与我的生活环境有关。在北方,一年中有近乎三分之一的时间处在寒冷中,雪构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洁白而美丽的外表下,雪有着严酷的一面,如同死亡。我笔下的雪多与自己的经历和内心感受相关,但这首诗却略有不同。诗中的每一节分别写到一个人物,对应于一种品质,而雪作为共同背景把四个人物联系在一起。第一节写帕斯捷尔纳克,佩雷德尔基诺是他度假的乡村,尤里是《日瓦格医生》中的主人公。诗人曾被授予诺奖,但当局要他在荣誉和国家间选择一个,他最终放弃了领奖。第二节是写叶芝,他曾买下巴利古塔并住在里面。他毕生追求莫德·刚却未能如愿。“虚幻的影像”暗指他的《幻相》一书,在里面他构建了一种神秘体系,但并未因此放弃对爱尔兰现实的关注。第三节是中国诗人穆旦,他早年写过一首《春》,充满对未来的期许,但后来只能把才华倾注在翻译中。以上三节写的都是人们熟悉的诗人,第四节却是写了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他与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同名,在一个很有意思的魔术中,他一袭白色衬衫,挽起袖子,深情地讲到他童年时生活在南方,没有见过雪,直到随父母搬到新泽西,看到漫天的飞雪惊呆了,随后,雪片般白色的纸屑从他手中不断抛洒,整个舞台都在飘雪。在我看来,诗和魔术有一致之处,就是从虚无中幻化出美丽的形象,同样依頼想象与情感,给人以梦想和希望。而大卫在我的眼中也称得上是位诗人。雪在这首诗中并非只是一种衬托,它也许代表着严酷的现实和死亡,生命正是要在其中得到升华。这首诗写于1997年,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日的心情不复存在,读来颇有隔世之感。(张曙光)





整个下午坐在公园长椅上,直至落日点燃西边一场大火。余晖在我的眼里慢慢变得黯淡,我是黑夜的知情者和预言者。空腹的饥饿产生了存在感,无奈麻木的存在。 我在这世上不会留下光的痕迹,就像随之而来的黑夜,将色彩湮没。渴望中午阳光的炫目灿烂,不过是自我麻醉燃烧的烟头,更多的是青烟,是口中吐出的灰白烟雾。 我是远处那座模糊的山峰,光亮已经霉斑点点。却以一个迟到者的身份,在此目睹太阳曾经的隆盛。我长时间地停留,不愿离去,并非为了一次例行的访问,只为了辨识体内的两个对抗者,截然不同的梦境。



作者简介:

詹明欧,又名詹小林。1985年创办主编《现代诗歌报》,影响巨大。出版诗歌、随笔、评论专著共五部。



优秀诗人都是自己灵魂的知己,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思想、情感、秘密、困惑、挣扎,并能准确地找到属于独我的音调把内心的感知诉诸于诗境之中,趋近完美地去完成心灵的路程或历险,把读者带到更深更远的地方,使同频的心灵产生共鸣。詹明欧的这首《看落日》就是如此。它不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是对生命接近黄昏时分的慨喟、不安、抗拒,以及悲剧意识。标题中的“看”和“落日”表明了一种具体的时间行为并构筑了一种落幕感的氛围,也为自我解剖式的内心独白有效地奠定了基调。“看落日”其实是表层,看自己的内心才是深层。诗人通过“看落日”与自己内心的落日水乳交融,让感性的意识充分地在自然场景中获得理性的落实。诗人“整个下午坐在公园长椅上,/直至落日点燃西边一场大火。/余晖在我的眼里慢慢变得黯淡,”在这样恢宏孤独的况味下,黑夜的到来与自身的饥饿,让诗人进入一种存在的场域与冥想的境界。在明灭的烟头中,诗人想到了中午阳光的炫目灿烂,又断然地加以否认。在存在与消失的交接点上,内心的无望、不甘开始躁动、挣扎,并把内心的独白拽了出来:“我是远处那座模糊的山峰,/光亮已经霉斑点点。/却以一个迟到者的身份,/在此目睹太阳曾经的隆盛。”与其说这是他自我的解刨,倒不如说是大自然提供了给他的一种无尽的生命形态。“落日”本来是诗人置身其间的环境,却成了诗人借助于此进入自己内心灵魂的通道。“我长时间地停留,不愿离去,/并非为了一次例行的访问,/只为了辨识体内的两个对抗者,/截然不同的梦境。”这种与“落日”共融的格局设定,潜藏着诗人努力申辩、梦想突围,又无力挣脱的一种"现实环境"的悲剧意向。这首诗的魅力并不在于它所携带了多少“意义”,而在于环境、情感、语言和心灵在瞬间的和谐而达至的丰富意旨与诗性审美。(宫白云)
宫白云,辽宁丹东人。中国诗歌流派网副总编辑。著有诗集《黑白纪》《晚安,尘世》,评论集《宫白云诗歌评论选》《归仓三卷》等。曾获2013《诗选刊》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第四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15—2016)批评奖,第三届《山东诗人》(2017)杰出诗人奖,第二届长河文学奖学术著作奖,首届“金种子杯”《安徽诗人》年度杰出诗人奖。





蝙蝠停在它自身的黑暗里它的周围都是它 那么多蝙蝠互为替身加深悬崖的颜色飞行犹如有声音的乌云 唯有这双翅膀背不动阳光它有一黑到底的耐心有理论上的洞穴供它安眠 蝙蝠穿着夜行衣与人世保持修辞上的一致它也以为,它的翅膀与天使一致 没有理由反驳你丢掉的落日不止一个你的羞愧短缺仍以白云的姿态向月亮劝酒



作者简介:

寿劲草,男,60后。读诗,写诗。现居西施故里,供职于诸暨市教育考试中心。



◆ 悬崖上的蝙蝠一一寿劲草《或许蝙蝠》赏读
我想不会有人否认,庚子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使得“蝙蝠”成为了一段时间以来诗歌书写中的一个热词。从诗歌发生学角度看,寿劲草的这首《或许蝙蝠》应该也与这一背景有着某种关联。然而,这首诗显然不是一首应景的疫情诗。它剔去了强加在蝙蝠身上的社会学附丽,让蝙蝠回到了自然界,回到了蝙蝠自身。这首短诗显示了诗人诗歌艺术的圆熟。它简洁、凝练、幽峭、蕴藉 ,在诸多同题材诗篇中,以一种浓墨重彩、酣畅渲染的表现手法,一种由强烈的主观感受对客体对象发起的强势审美观照所带来的浓郁现代主义特质见长。诗歌描绘了一帧“黄昏蝙蝠图”,极写蝙蝠的“黑暗”。诗歌一开篇即以蝙蝠为原点,铺设了三个递进的诗境:蝙蝠(原点)、它自身的黑暗、它的周围。一层诗境比一层诗境大,一层黑暗紧裹着一层黑暗。“蝙蝠停在/它自身的黑暗里/它的周围都是它”,极富哲学意味的句子,确立了诗歌的调性。第二节诗歌继续渲染蝙蝠的黑暗:“那么多蝙蝠/互为替身/加深悬崖的颜色/飞行犹如/有声音的乌云”。众多的蝙蝠,不仅加深了悬崖的黑暗,也让我们从中听到了时光悄然流逝的脚步声。第三节诗歌中,“唯有这双翅膀/背不动阳光”,暗示时间正值黄昏。“它有一黑到底的耐心”,拟人化的写法,将蝙蝠之“黑暗”渲染到极致。诗歌第四节,“蝙蝠穿着夜行衣/与人世保持/修辞上的一致”一句,暗藏批判的机锋。“它也以为,它的翅膀/与天使一致”,既写蝙蝠的外形特征,也反讽蝙蝠被人类视若恶魔的现实。最后一节诗歌,由客体回到抒情主体。面对消失在蝙蝠黑色帆翼下的落日,诗人不由自主地为自己虚度时光而羞愧。然而,诗人最终并没有畏惧于黑暗的强大,而是依然向往光明,“仍以白云的姿态/向月亮劝酒”。诗歌中,“理论上的洞穴”“修辞上的一致”两句,赋予诗歌以知识分子写作的属性与品位。而结尾处的“白云”与“月亮”,为黑暗的夜空带来了亮色,也使整首诗歌由此具有光亮与温情。(涂国文)
涂国文,国家二级作家,资深教育媒体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散文学会理事、杭州市西湖区作协副主席。著有诗集、随笔集、文学评论集、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集共九部,现供职于某高校杂志社。



当我沉浸于蝶的起舞中我便关闭了发声器坟场里,我埋下了十年、二十年的自己偶尔我会穿上花裙,推门去拜访花木看乌鸦牵着一场场暮色掠过窗口
瓢泼的雨曾使我陷于狼狈一枚钉子的责任未尽此外,便是空耗的无意义等待对于人群,我始终保持警惕如临深河远方之远,也未必让人偏安在这繁华之处,我,惟有影子

作者简介:

红朵,本名贾冠妃,浙江金华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诗文散见于《诗刊》《诗潮》《诗选刊》《中国新诗》《扬子江诗刊》(微刊)及平台,诗作入选多种选本,出版诗歌合集《中国诗人印象》。



◆ 红朵:创作谈

有人说,一首诗出来了,读者就会进行“二次创造”,“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放在诗歌上也是如此。有时候,别人的解读正好读到你心里,或者比诗歌的本意还要掘得更深,读者和诗人之间便有神交的“会心一笑”。但往往也有些解读完全曲解了本意,令人啼笑皆非,但细一思量,好像倒也能歪打正着。

那年与诗歌相遇,被其忽地触发,从此而不可收。白日里想诗,夜晚睡不着,满脑子的诗句缠绕,这样子高烧亢奋了三年左右,才渐渐回复正常。诗歌是迷人的,和我一起同行的诗友莫不已在诗坛显露峥嵘,而我因天赋有限还是踯躅不前。

不过,多年的耳濡目染,总还拾得一点“诗意”。我的诗大都是偶然的触感或是情境的再现,内省的也颇多。这首诗作于今年五月份,算是“有我之境”吧!盼望着,疫情终于渐渐削弱了。学校已正常开学,我们陆续回到正轨, 人与人之间也可以推开大门戴着口罩相处……这些看似寻常的日子此时变得格外珍贵。新冠无疑刷新了我们的认知,使相当一部分诗人重新审视起生命的意义。被禁闭的日子,也是学会独处,倾听自我的时机。我们常常耽于虚幻,生命是什么?哪怕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也只是“雪泥鸿爪”,也许有一点微小的痕迹,然而很快消失不见。语言往往带来误解或者节外生枝,所以我宁愿沉浸于“蝶的起舞中”,手捧一本书,或是练几个字,或是什么也不做,就对着窗外的天空出神。“心远地自偏”,何必去寻海景房呢?天空就是深海。何必一定要挤在人堆里?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度的距离,这便是后疫情时代我的思索。诗者的心可大可小,心境扩大了,便“无往而不利”。

我们的活着,并非为了贴上标签,有时只是尽本身该尽的一点义务罢了。“兴味萧然似野僧”,你可以说这是颓丧,也可以说是达观。

劫后余生,幸好在花家。





空气冷冽、清新,谦卑地透着丰收。院墙下整垛的白菜,一层层包裹着绿叶的白菜,每一棵都那么气定神闲。 这沉甸甸的白菜,根须上粘满了美好泥土的它们如此的气定神闲,实在配得上这个初冬,配得上这一场厚厚的大雪。

作者简介:

人邻,祖籍河南洛阳老城,现居兰州。出版诗集《白纸上的风景》《最后的美》《晚安》,散文集《闲情偶拾》《桑麻之野》《找食儿》《行旅书》,评传《百年巨匠齐白石》《李清照》等。获得过《星星》年度诗人奖、江苏省首届紫金·雨花文学奖等奖项。



◆ 我写《笔架山农家院,大雪中的清晨》





它悄没声息在我的夜梦里盯着蚊子突然奔跑起来的姿势像亿年前的恐龙 与龙同居一室我不用灭蚊剂少点蚊香让我的蜗居食物充足空气清新 灯光下,我们俩都一动不动对视着 捉住它也乖乖地,凝神望我认得我是前世的那人

作者简介:

李之平,女,诗人、诗歌评论家。1969年生于山西,9岁随家人迁居新疆伊犁,现于湖南、广东两地生活。诗歌、评论、翻译作品见诸各类文学刊物。著有诗集《敲打着楼下的铁皮屋顶》、《色空书》(与蔡俊合著)。



李之平的这首诗虽然短小,但仍旧需要反复阅读,方可领略其中的奥妙,因为它使用了概叙、回叙、一次性反复叙事等多种叙事手法。第一节说,“它悄没声息”,这里“它”自然是指下文所说的壁虎了。既然“悄没声息”,又是在“夜梦里”,“我”如何知道它“盯着蚊子”呢?如此表明,“我”观察壁虎已经很久了,甚至想象壁虎很久了。它“突然奔跑”,意味着这之前有一个长久的“一动不动”的过程。这就照应了第三节“灯光下,我们俩都一动不动/对视着”这个细节。这个地方采用的是一次性反复叙事手法,就是说,“我”与“壁虎”的“对视”不是一个孤立的动作,一次性行为,而是一个反复的行为,日常的生活内容,暗指我们“两人”之间有一种特别的关系,信任、默契或者相互依赖。“像亿年前的恐龙”这句话,不仅将壁虎的形体放大,也将整首诗的时空放大,从对视的时刻和“蜗居”的空间延展到亿年前史前史世界。第一节说壁虎像亿年前的恐龙,是比喻,第二节则实现了由“壁虎”到“恐龙”再到“龙”的引申,使用的是转喻的修辞手法,这一节其实是在“龙”这个本体上进一步想象的结果。“龙”是我的保护者,让我“食物充足” “空气清新”,这是“壁虎”或者“恐龙”做不到的,因为“壁虎”太渺小,“恐龙”不确定性太强,“龙”在中国文化语境里,是强大而友善的。壁虎不能给我庇护,恐龙强大但有可能带来伤害,龙才是我理想的保护神。第三节则是聚焦,我们“对视”,“一动不动”,是写实,也是写虚,是“我”对“我们”之间关系的想象。第四节在第三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我”产生了“捉住它”的念头,而壁虎也“乖乖地”“凝神望我”,这揭示“我”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一种更亲密的渴求,但同时也得到了壁虎对我的呼应。这还不够,似乎“我”觉得我们二者之间的关系还不够亲密,不够稳固,我的安全感没有得到更大的满足,于是诗歌又进了一层,“认得我是前世的那人”。这里没有说,“壁虎”是我前世的那人,而是说“我”是壁虎的前世那人,这里就有一个视角的转换和情感的转移。即是说,不仅仅是“我”希望“壁虎”,也就是眼前这条想象的“龙”是我的专属所有物,亲密无间,而且还希望“壁虎”,也就是眼前这条龙也这么认为,双方达成一致,我们本是一体,相互占有。到这里,诗歌的叙事是结束了,但是隐含的故事似乎刚刚开始。欲言又止,或者欲说还休。“我”与“壁虎” 的相互想象与呼应,似乎我们之间必有一花痴,或者二者都是,很有风趣,但这里也透露出一些微妙的信息。壁虎是渺小的,“我”能注意到它,幻觉它是“恐龙”,是“龙”,并且感觉到了安全和温馨,这无形中对“同居”这个行为,产生了反讽。对“男人”的失望,莫非是首诗的衍生主题?。(许道军)
许道军,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创意写作研究生导师,《中国创意写作研究》主编。



清晨街道上,见一老妇人
背两扇废弃铁栅门,感慨生活艰辛。
夜晚灯下读诗,恰好就读到
史蒂文斯《人背物》,世事如此神奇。
难道诗歌真能预示,我们的人生际遇
或命运?又或者,正是现实世界
早先写就了我们全部的诗句?
我脑际浮现那老人满头的银丝,
像一场最高虚构的雪,落在现实主义
夜晚的灯前。我独自冥想——
诗歌,不正是诗人执意去背负的
那古老或虚妄之物?或我们自身的命运?
背门的老人脸上并无凄苦,这首诗
也并不须讨厌和虚伪的说教,
(像某些要么轻浮滑稽,要么
开口闭口即怨天尤人的可笑诗人)
我只是必须写下如下的句子:在我回头
看老妇人轻易背起沉重铁门的瞬间,
感到一种力量,正在驱动深冬的雾霜,
让突然降临的阳光,照澈了萎靡者的梦境。



作者简介:

白鹤林,本名唐瑞兵,1973年生于四川蓬溪,现居四川绵阳。著有诗集《车行途中》、评论集《天下好诗:新诗一百首赏析》等多部。曾获四川十大青年诗人、全国鲁藜诗歌奖诗集类一等奖、骆宾王青年文艺奖等多种奖项。



◆ 只有魔鬼才会仇恨诗歌
    一一评《诗歌论》

白鹤林的《诗歌论》是一首以诗论诗的诗歌,挚爱出于其间,而在语言上又表现得冷静和克制。诗歌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如同我们问生命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一样,这两个问题都是一种极为人性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地具有人性中预设的伦理立场。
清晨街道上,见一老妇人背两扇废弃铁栅门,感慨生活艰辛。起首的落句非常老实,写老妇人的辛劳,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夜晚灯下读诗,恰好就读到史蒂文斯《人背物》,世事如此神奇。难道诗歌真能预示,我们的人生际遇或命运?又或者,正是现实世界早先写就了我们全部的诗句?夜晚读诗读到了史蒂文斯的《人背物》,这如同一个微妙的宿命论或先验式的心灵撞击。诗歌此时或多或少带有着一种人文性的命运之神的味道。在诗歌神秘的质地中,甚至具有迷幻的色彩。
我脑际浮现那老人满头的银丝,像一场最高虚构的雪,落在现实主义夜晚的灯前。我独自冥想——诗歌,不正是诗人执意去背负的那古老或虚妄之物?或我们自身的命运?老人满头的银丝是生命的自然过程,亦是时间的如假包换的刻痕。最高的虚构几乎等同于时间之手的魔力——这魔力即是一种孕育的力量,也是一种毁灭的力量。现实主义的夜晚使本诗回到了客观之中,而诗人却在主观中冥想:那诗歌本身正被诗人背负着——同样的时间之手在向诗歌本体施加力量——古老:历史性。虚妄:时间淹没一切生命的自然属性,或时间的不真实性。命运:诞生、生长、成熟、衰老与死亡,以及诗歌命运的不可逆性。——这些总和为诗歌的主观性的本体论。
背门的老人脸上并无凄苦,这首诗也并不须讨厌和虚伪的说教,(像某些要么轻浮滑稽,要么开口闭口即怨天尤人的可笑诗人)我只是必须写下如下的句子:在我回头看老妇人轻易背起沉重铁门的瞬间,感到一种力量,正在驱动深冬的雾霜,让突然降临的阳光,照澈了萎靡者的梦境。老人并无痛苦,因为她没有像诗人一样去思考任何形而上的本体论。诗人最终写下的句子,是他在主观经验中所感受到的力量,也许他的本意正是类似于老妇人一般的自然自觉,即在面对诗歌本体的时候,意识形态层面的辨析和终极性的诗学逻辑推究往往不如将一个诗人对诗歌的全部热爱都交付于自然自觉的行动中,即:背负起诗歌来,去行动,去经验,去感受——去把你梦境中的这首诗写下来!
《诗歌论》是一首诚恳地面对诗歌本体的作品,她好在不高高在上地一个人只面对自己一个观众而进行一场宏大而可笑的演讲,也好在不伪装成诗歌的所谓弱小和边缘,以博取廉价的眼泪和来自庸众的稀稀落落的掌声。她是诚实、健康的,甚至是正常的。“正常”是重要的,“正常”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现在大致生活在一个普遍性的诗意反常的虚假氛围之中。
但毕竟还有诗歌在,毕竟只有魔鬼才会仇恨诗歌。(汉家)

汉家,本名贾墨冰,1975年生于太原。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吞象》,短篇小说集《狮子乳》,散文集《汉家文章》《龙生龙》《咬巾衣》,诗集《火车大劫案》。


(以上内容皆来自公众号《雅士诗文》)





名人名言:


      “一个诗人应该把自己隐藏在作品里,如同上帝把自己隐藏在万物中。

---福楼拜




理论园地与他评


张无为  张无为 张无为   陈超  谭五昌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黄灿然   吴敬思  吴敬思  梁志宏  梁志宏  梁志宏  赵少琳  赵少琳  陈瑞  陈瑞  马鸣信  毕福堂  蒋言礼  吴小虫  吴小虫  耿占春  耿占春  吕达  巫昂  马晋乾  李成恩  李成恩  郭克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关海山  洛夫  唐诗  李杜  病夫   赵树义  潞潞  庄伟杰  庄伟杰   甲子   张锐峰  张锐锋  西川  陈小素  郭金牛  郭金牛  杜学文  赖廷阶  赖廷阶  王单单  王单单  王单单  左右  雷平阳  雷平阳  木行之  王立世  王爱红  潘洪科  潘洪科  大解  金汝平  肖黛  玄武  孤城  于坚  唐晋  刘阶耳  杨炼  杨炼  杨炼  赵建雄   赵建雄  赵建雄  李元业  石头  李元胜  李元胜  李元胜   李骏虎  李骏虎  李骏虎  雪野  闫海育  闫海育  悦芳  杜涯  杜涯  金铃子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马新朝  邓朝晖  张新泉  刘川  刘川  简明  林旭埜  卢辉  张海荣  张海荣  葛平  百定安  百定安  人邻  林莽  苏美晴  树才  马启代  马启代  白桦  向以鲜  燎原  梁生智  谷禾  成小二  李成恩   三色堇  宗小白  曾瀑  宫白云  安琪   江苏哑石  潘加红  刘年  谢克强  王妃  草树  臧棣  李浔  西渡  高春林  瓦刀  张建新  何三坡  周所同  路也  张作梗   黄亚洲  桑恒昌  胡弦  翟永明  商震   汤养宗  罗伯特·勃莱  敕勒川  大卫   任先青  娜仁琪琪格  西娃  陈先发  李琦  六指   重庆子衣  向天笑  食指  黄礼孩  黄礼孩  黄礼孩  大解  雷平阳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江一郎  毕福堂  曹谁  王国伟  荣荣  约翰·阿什贝利  左右  郑小琼  乐冰   孙大梅   马亭华  左拾遗  田暖  大连点点  马尔克斯  马明高  马明高  汪曾祺  左岸  李霞  林荣  林荣  涂拥  葛水平  王祥夫  闫文盛  十首精短诗赏析  葛平  杨凤喜  刘郎  韩玉光  王俊才  王二  木心  雪克  张作梗  张作梗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卢辉  黄亚洲  苏童  韩东  谷禾  王恩荣  李少君  余华  吴言  唐依  李老乡  段崇轩  米沃什  张卫平  庞白  乔延凤  乔延凤  非飞马  辛泊平  辛泊平  辛泊平  芦苇岸  黄土层  黄土层  方文竹  安琪  安琪  余笑忠  谷冰  谷冰  谷冰  汉家  翟永明  胡弦  阿信  长篙  周所同  羽菲(法国)  李钥(美国)  众评  温柔刀  陈朴  西川  张清华  莫言  老刀客  王春林  王春林  王恩荣  汤养宗  郁葱   梁志宏  白公智  李唱白  宋晓杰  宋晓杰  齐凤艳  王法  杨四平  吕本怀  吕本怀  吴思敬  汤养宗  行顺  余怒  张锐锋  段崇轩  郁葱  长安瘦马  罗振亚  黄亚洲  黄亚洲  黄亚洲  苗雨时  胡权权  聂权  王国伟  臧棣  臧棣  臧棣  贾平凹  流沙河  孟凡通  孟凡通  沈天鸿  大解  魏天无  魏天无  李不嫁  王恩荣  赖廷阶  徐敬亚  葛平  雷平阳  李泽慧  谢有顺  昌政  李曙白  殷龙龙  李犁  招小波  谷未黄  张远伦  刘庆邦  孔令剑  悦芳  三色堇  宝蘭  曹谁  霍俊明  阎连科  阎连科  葛水平  葛水平  马晓康  薄小凉  方方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洪烛  燎原  韩庆成  张二棍  刘年  贾浅浅  李不嫁  大解  慕白  梁平  霍俊明  张执浩  朵渔  项见闻  项见闻  项见闻  李点  谢冕  温建生  雷霆  张建新  路也  王国伟  张炜  月色江河  梅尔  刘川  月牙儿  胡弦  白鹤林  峭岩  周广学  韩作荣  吴小虫  安琪  安琪  安琪   孙文波  余华  李少君  李海芳  朱光潜  霍俊明  水刃  戴望舒  欧阳江河  吴小虫  余光中  张二棍  周广学  林旭埜  刘年  东方樵夫  王恩荣  原野牧夫  任爱玲   孙夜  雷霆  霍俊明  王文海  东方樵夫  韩玉光  刘年  刘向东  韩玉光  招小波  刘向东  汤养宗  聂权  梁志宏  雷霆  曹谁  刘向东  呆瓜  郭卿  林白  原野牧夫  石头  吴小虫  张作梗  张作梗  张作梗  蒲小林  王恩荣  金汝平  悦芳  王恩荣  金汝平  李小雨  刘向东  潇潇  月色江河  孔令剑  张作梗  金汝平  张二棍  王恩荣  青山雪儿  唐晋  王恩荣  赵少琳  唐晋  曹谁  雷霆  顾城  唐晋  吕本怀  毕飞宇  唐晋  薄小凉  孔德芳  明素盘  王恩荣  余华  张执浩  卞之琳  王立世  胡弦  郑小琼  潞潞  敬丹樱   扎加耶夫斯基  安琪  王立世  王安忆  刘庆邦  李犁  勒内·夏尔  迟子建  徐则臣  张战  呼岩鸾  黄亚洲  黄亚洲  施施然  阿剑  皮埃尔·勒韦尔迪  曹谁  李玫瑰  刘向东  刘向东  杜涯  乔延凤 朱光潜  刘向东  林馥娜  石头  卢辉  张绍民  蒲素平  海子  苗雨时  苗雨时  陋岩  青小衣  王宜振  于尔根·沃尔夫  王恩荣  念小丫  大卫  敬丹樱  黄亚洲  安琪  安琪  李文武  E·B·怀特  老家梦泉  江一郎  南狐  南狐  臧棣  王小妮  大连点点  于贵锋  王家新  林旭埜  李唱白  臧海英  臧海英  张执浩  项建新  李犁  李皓  李犁  黄亚洲  黄亚洲  南北  南北  林馥娜  李犁  陈超  李发模  李发模  黄亚洲  阎安  成路  李犁  周所同  伊农  蓝鸟  宋元

   

   

曹伊论战(1)  曹伊论战(2)  曹伊论战(3)  曹伊论战(4)  曹伊论战(5)  曹伊论战(6)  曹伊论战(7)  曹伊论战(8)  曹伊论战(9)



好诗点评(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4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品读:品读1  品读2  品读3  品读4  品读5



我评(综评与一诗一评)


综评:


林静  路军锋  王俊才  姚宏伟  毕福堂  崔万福  白恩杰  张海荣  张二棍  葛平  杨丕梁  雷霆  荫丽娟  张琳  霍秀琴  韩玉光  王文海  王小泗   武恩利  罗广才  宗小白  韩庆成  《“地域写作”的传承与突破》  《试论现代诗“好诗”的标准----论马启代的现代诗》  张建新  王爱红  罗广才  牛梦龙  老刀客  任爱玲  雷霆  简明  张二棍   聂权  韩玉光  燕南飞  梁志宏  王俊才  李海芳



诗歌活动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一(总155期)

● 和顺县“相约七夕、相遇和顺”大型诗歌采风笔会回放之二(总157期)

● 诗眼睛||缅怀大师,传播文化:多倫多「湖畔書院」主辦的洛夫詩歌朗誦賞析追思會纪实(总394期)

● 诗眼睛||快讯:“新时代都市诗歌创作与走向研讨会”在太原成功举办(修定版)(总622期)

● 诗眼睛||年度推荐:《诗眼睛》2018年推送入选《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的作品(总673期)

● 诗眼睛||海外诗会 传播文化:【多伦多诗友会】首届华人诗歌研讨会:切磋诗艺,共求美好(总719期)

● 诗眼睛||七告读者书:平台运作与七告读者书(总1073期)(2020 持续版)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张新泉、西川、黄亚洲、娜夜等五十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0期)

● 诗眼睛||母亲节专辑之二:欧阳江河、韩东、张执浩、大卫等五十八首献给母亲节的现代诗精选,每首诗都能让你流泪!(总802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晋中市纪念屈原诗歌征文获奖作品展播(总823期)

 诗眼睛||端午节专辑之二:余光中、欧阳江河、大解、娜夜、张执浩等古今诗人献给屈原之 汨 罗 诗 章!(总826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任爱玲诗歌研讨会暨《尘世之光》首发式在太原举行(收藏版)(总834期)

● 诗眼睛||诗歌活动专辑:徐忠诚 赵玉兰《灯下絮语》《溪涧兰草》出版作品研讨会 (收藏版)(总871期)

 诗眼睛||七夕爱情诗专辑:余光中\朱湘\洛夫\食指\海子等一百首献给七夕节的现代诗精选, 情到深处便是诗!(总890期)

 诗眼睛||中秋节专辑:胡弦\臧棣\车前子\陈先发\雷平阳\大解\刘川等一百诗人写中秋月亮的现代诗歌精选,(总926期)

 汉诗三百首 || 《汉诗三百首》2019卷目录 (新年特刊)

 诗眼睛||快讯:《2019中国微信诗歌年鉴》由台湾甘露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总1036期)

 诗眼睛||快讯:《中国诗人生日大典》(2020卷)诗歌年选目录 (校正版)(总1037期)

 诗眼睛||下雪诗专辑:欧阳江河/王小妮/李少君/胡弦/李犁/西渡/商震/娜夜等一百首关于下雪的现代诗精选(总1054期)

● 诗眼睛||清明节专辑:席慕蓉\叶延滨\黄亚洲\梁志宏\龚学敏\李犁\潇潇等87首清明节现代诗歌精选,(总1077期)

● 诗眼睛||书讯:《汉诗三百首》2020卷目录 (总1279期)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